泥鳅人工繁殖手稿及寸片死分析资料.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835528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7.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泥鳅人工繁殖手稿及寸片死分析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泥鳅人工繁殖手稿及寸片死分析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泥鳅人工繁殖手稿及寸片死分析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泥鳅人工繁殖手稿及寸片死分析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泥鳅人工繁殖手稿及寸片死分析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泥鳅人工繁殖手稿及寸片死分析资料.docx

《泥鳅人工繁殖手稿及寸片死分析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泥鳅人工繁殖手稿及寸片死分析资料.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泥鳅人工繁殖手稿及寸片死分析资料.docx

泥鳅人工繁殖手稿及寸片死分析资料

泥鳅人工繁殖手稿及“寸片死”分析资料

营养脱节和车轮虫,是泥鳅寸片暴死的原因,寸片死的时候很瘦。

在你培养轮虫的时候,同样也培养了车轮虫,当你的鱼苗吃完了能吃的轮虫,剩下来的不能吃的形成了强势种群,如遇阴雨天,显现暴发性发生,这是鱼苗出现白头白嘴的原因之一,当你用显微镜观察时,会发现很多的车轮虫,以小型的笑笑车轮虫为主。

连绵低温和阴雨,不但会发生车轮虫暴发,还有可能出现真菌病,及时人工补充营养,是较为好的办法。

“泥鳅‘寸片死’不是发生在鳅苗体长3厘米左右,而是发生在体长1厘米左右,此时鳅苗体色已从黄色转为黑色,正处于由黑色转为黄色。

鳅苗一旦从黑色转为黄色,繁育基本上成功了。

“鳅苗‘寸片死’发生的根本原因是转食不成功,卵黄快耗尽时,水体中的轮虫跟不上。

”专家创造了一种新型鳅苗培育法——网移育苗法,即在不同的时间,将育苗网箱移植到轮虫密集的水域,保证鳅苗有足够的生物饵料,顺利完成营养转型。

 总结其成功经验时,着重强调了育鳅苗先育水这一法宝。

他购买了显微镜、水质测试盒,时刻监控池塘水质,适时泼洒微生物制剂、水质改良剂量育虫育水,为鳅苗生长创造良好环境。

有没有谁遇到过泥鳅苗的寸片死啊?

我所遇到的搞泥鳅繁殖的都没遇到过寸片死的情况,可能是他们用的是土池育苗的方式吧,但据说如果用水泥池的话,鳅苗长到2厘米就必须卖掉否则就会出现寸片死的情况,但我却没真正遇到过,我也查过很多关于泥鳅寸片死的资料,能总结出来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从泥鳅苗生理学的角度来看,在这阶段泥鳅苗内鳃形成而肠呼吸功能尚未形成,而且泥鳅在这阶段的前肠与后肠的比例为1:

1.5,而其他时期都为1:

2,这阶段肠道发育变化剧烈,综合这两方面的因素,可能导致泥鳅苗的寸片死,

2、由于水泥池育苗时,由于密度较大,经过较长时间的培育,池底积累大量粪便,如果底部饵料清理得不好,则很容易导致底质恶化,泥鳅苗由于是底栖的习性,鱼鳔不发达,所以只能长期生活于池底,而池底条件恶化,再加上鳅苗这阶段生理变化剧烈对环境要求较高,从而引起鳅苗大量死亡,如果再加上一点缺氧,则更加严重。

3、另外还有一种说法是泥鳅在这阶段便开始钻泥,如果没泥,则会大量死亡,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主要是因为鳅苗可能与泥中某些微生物有一种互利共生的关系或者能从泥土中通过皮肤吸收某种微量元素,但事实却不太支撑则一点,因为我七月份繁殖的一批苗,我把一万尾苗放到一口十平米的水泥池中(无泥)没喂任何东西,但还是成活了一两千条(我本来以为会全死万的,因为没肥水,没喂东西),而且现在泥鳅的无土养殖也已经成功,所以从这些事实来看,和泥土无关。

具体什么原因,我由于没遇到确切的案例,所以没有确定的原因,希望各位看到这篇帖子的出现过寸片死而找不到原因的可以与我联系,我是水产专业的,研究这个很久了,希望能一起来分析分析原因,

苗期有三种常见病  气泡病。

白霉和白尾病性质相同。

车轮虫定期用药是关键

败血症也是导致死亡的很大原因之一,以前的时候我不知道,前年碰到一个搞水产30多年的老师傅才知道的,败血症的主要原因是营养跟不上,那个老师傅的泥鳅水花育片在国内不管规模还是技术是我见过的最好之一!

再者杀菌消毒我建议用硫醚沙星,效果好安全性高!

育片首先技术然后规模,不然完全供给不了市场的!

败血病的问题,我在跟大榕树交流时他的也出现了,刚开始我还不相信,认为育苗一般不太容易患这病,但今天看到朋友你也有这方面的见解才开始相信了,用硫醚沙星是个不错的选择,对皮肤的渗透力强,比较适合泥鳅小苗。

好好讨论一下出现败血病的原因吧,因为相同育苗条件其他鱼类却不常出现此病,唯独出现在泥鳅身上,肯定有其原因,而且肯定不只是饲料营养问题

我的苗孵出来第六天大面积死亡是啷个回事也?

小王?

看情况,主要看水质,你用手绞一下水闻闻味。

 详情回复发表于2012-5-306:

33

月4日-两池。

其中一池昨晚死亡10%,另池正常。

主要分析:

在23点时观察苗在池水全中游动(正常应呆周围与池...

这么快水就坏了呀  可以用改底霸王或EM灌底试试

天天换箱没用,密度太大天气不好没来急转池全完,用芽饱杆菌的,明显有变化,但担心溶解氧。

 

我的现在出来17天了,还比较正常,但昨天发现水有点坏,我今天把它转到田里去了。

不知道到时候会怎么样

我是新来的,我的苗开口5天,刚准备下塘,发现大量死亡,却不知道原因,开口5天来,每天换三分之一的水,溶氧量也正常,池底确实看见像条虫一样,越2厘米的垃圾体,原来密度相对高,死亡原因是高密度还是水质问题?

我是新手,才开始用一个月,5月3日开始引进种鳅的,请大家帮帮我。

水质与密度

我的苗这段时间肥水下塘中午太阳晒着气泡病很严重求解决!

用遮阳网降温,用盐缓解病情,换入清水二、三分之一。

我9平方的网箱,一个得多少苗合适?

1W,隔几天要分级一次。

折大师,可否告之你用的显微镜的型号,是否具有拍照功能

640倍的显微镜加数码相机拍摄出来的效果,显微镜配电子目镜也能达到此效果。

楼主,问个问题,褶皱臂尾轮虫是在咸水和半咸水才能生存繁殖吧,你是在水花培育池培育轮虫的么?

淡水么?

...

大池淡水粗养轮虫,堆肥就搞定,简单

你好,大师,现在水温南方也没到20度,我湖南的,前段时间孵化了一次,全白了,可以温度低,坏死了,也可能是水质差,等等了,我想请教一下大师,现在这个温度要怎么处理好一些,我用是用盆子孵化,还有,感谢能分享你的经验

 

一、泥鳅育苗池处理和水花饲喂

 

 育苗池塘要求面积400平方米以下,水抽干后晒塘,待白皮以后加水,水深度30-40cm,不用任何化学药物消毒,水要用60-80目网过滤,不培水肥水即可以作为孵化用水,育苗池塘处理前期处理一般以太阳晒为好,清水下苗,不培水,不下药。

下苗2个小时后就可用洒秋兴牌泥鳅缓释开口饲料,用量见说明书,最后几天可以加混入准备饲喂的泥鳅饲料过渡。

水深度30-35cm,以后慢慢加深。

当泥鳅鳅苗到1.6-2cm时用“纤灭”连续泼撒2天,每天一次,第一天用量减半。

 育苗口诀:

水源要好,清水下苗,苗后给料,水位三十,逐渐加高,土池育苗,全程切记,禁化学药。

 育苗池不要用任何药物消毒,池塘消毒后的药物残留一样对水花有刺激。

用天然太阳光曝晒是最好的办法,育苗池最好用土池,也可以用砖墙泥底的形式。

起苗时,可以用拉网,也可以把育苗池设计成自动收苗的模式。

泥鳅苗在3cm左右(所谓的鱼苗“寸片”)器官已经发育成熟,正在体现泥鳅进泥的习性,不管什么育苗池起苗尽量在泥鳅苗未体现进泥习性前收苗。

起苗前泼洒一次“霉平”加“水霉净”,这是为了收获的泥鳅寸片无病、无虫、无伤。

 

 二、泥鳅水花到寸片的生物学变化

 在泥鳅小苗的口裂、呼吸器官和活动能力发育到能吃轮虫之前,轮虫对小苗就是害虫,是不能和大量轮虫共存的。

在能吃轮虫的时候,还要能够满足它的要求,这个时间上的衔接很重要。

水花要在6天以后才能吃轮虫,四大家鱼是3-4天。

卵黄囊只能管3天, 适应环境也必须是在卵黄囊消失前完成的,否则苗下迟在适应环境中就没有能量补充了,所以在下苗时间上要掌握好。

一定要在卵黄囊消失前下苗,中间还有3天吃什么,鳃丝外露时活的食物吃不了。

我的观察开口是吃藻类。

如果是培水肥水育苗,就需要换算时间准确, 这就是为什么水培早了虫抬苗的原因,时间的把握很重要。

水花的生理发育过程, 鳅苗刚孵出时全长约3.5毫米,吻端具黏着器,此时泥鳅苗都粘在鱼巢或其他物体上。

孵出后8小时左右,苗长约4毫米,口裂泛起,口角有1对芽基;腮丝露出在腮盖外,形成外鳃;胸鳍逐渐扩大,全身泛起稀疏的玄色素。

这时泥鳅苗由刚孵出时呈透明的“逗点”状到体色逐渐变黑。

孵出后约33小时,苗长4.5毫米,口下颚已能流动,口角泛起2对须,卵黄囊缩小,外鳃继承生长,胸鳍能往返煽动,体表玄色素增加。

孵出后约60小时,苗长5.5毫米。

已能做简朴的游动,须3对,鳃盖扩大,已延伸到胸鳍基部,但鳃丝仍有部门外露,螵已泛起,卵黄囊接近消失。

鱼苗已启齿摄食轮虫等食品。

所以孵出后约3天便要开始喂食,如不喂食,第5天便开始死亡,10天后全部死亡。

孵出后84小时,苗长7毫米左右,外鳃已缩入鳃盖内,螵已渐圆,具须4对,卵黄囊全部消失,肠管内可见食品团充积,泥鳅苗能自由游动。

孵出后12天,苗长11毫米,鳃已发育完整,具须5对,螵成圆形,胸鳍缩小,尾鳍条增多,背鳍条和殿鳍条均已经发生。

 孵出后21天,苗长达到15毫米以上,形态已与成品泥鳅相仿。

这时候泥鳅苗的呼吸功能由鳃呼吸逐渐转化成兼营肠呼吸。

也就是说,这时候的肠除了消化吸收功能之外,还具有呼吸功能,此时不能投喂太饱,以免影响肠呼吸功能。

通过前期培育(约21天),泥鳅苗的形态已长得与成体相似,呼吸功能也逐渐健全,这时便转入泥鳅夏花培育阶段。

 

 三、泥鳅寸片死 

 泥鳅小苗在2.6公分前是器官发育的阶段,所谓的寸片死原因有几种:

 1.水花受伤是在下池5天前死亡的;

 2.当水花质量不好下育苗池后不能适应环境导致不开口的是7天前;

 3.药物过重是导致器官发育不好也是一个原因,为什么要出现这样的情况就要找你的流程了。

催产药、种泥鳅消毒药等等。

当你的流程到位,水花在黄素消失前就适应了育苗池的环境,开口没问题后自然你的泥鳅苗就没问题了。

目前可以解决的只能是外环境。

病毒跟细菌不一样,病毒在营养液里也不能正常生长,必须寄身在细胞中才能生长繁衍,病毒的组成主要是蛋白质和DNA或者RNA,病毒在进入细胞以后,会利用细胞里的物质来复制自己的DNA和蛋白质。

说起泥鳅,很多人都知道,它的营养价值高,又被称作水中人参。

作为我国主要的淡水经济鱼类之一,出口量一直非常大的,尤其是日本和韩国。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很多地方搞起了泥鳅的自繁自养。

刚大学毕业不久,家住四川省简阳市东溪镇的唐思军也加入到了这个行业,可没想到,泥鳅先就给他来了个下马威。

小唐:

泥鳅太滑,逮不住。

不有句谚语这样说嘛:

泥鳅遇见黄鳝,滑头对滑头啊。

107108这滑可是泥鳅的一大特点。

泥鳅的皮下黏液腺比较发达,所以体表黏液丰富,这些滑滑的黏液不仅能够帮助泥鳅抵御病菌的入侵,还能帮它们防身呢。

当它们受到惊扰的时候,会分泌出很多的粘液,从而就能顺利“滑”走。

不过,这“滑”这对于人工繁殖来说可是件麻烦事。

小唐:

那个催产药无法打进泥鳅的体内。

为什么要给泥鳅打催产激素呢?

这得从泥鳅自身的繁殖特性说起。

泥鳅也是鱼,所以它和普通鱼类一样,属于卵生,雌雄亲鱼排卵、排精是在水中同步进行的。

在自然环境中,泥鳅的排卵、排精时间不一致,有早有晚。

早的4月下旬就开始了,晚的得拖到8、9月份呢,这样很不方便生产管理,所以在人工繁殖的情况下,就用打催产激素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因为催产激素能够促使性腺发育到一定程度的泥鳅,在短时间内快速发育成熟,并在一个时间段内集中排卵或排精。

可现在倒好,一个“滑”的问题让这催产素打不进去,这可把小唐给难为住了,怎么办呢?

小唐:

首先想到的方式是用麻醉药。

那么用过麻醉剂之后,它就不动了。

你瞧,就这么几滴,就这么十几秒钟,它们就逐渐安静了下来。

麻醉剂可以降低泥鳅的呼吸频率和新城代谢,让它们逐渐进入昏迷状态。

这样打起催产素可就方便多了。

可是小唐用了两次之后,就放弃了。

小唐:

麻醉剂毕竟是一种化学物质,而且成本也比较高,很贵,一小瓶很贵的,长期这样用下去,也不是办法。

是啊,小唐刚刚开始创业,对他来说,每一分钱都要节省,再说,这些都是即将要做父母的种鳅,给它们用麻醉剂,小唐不放心。

有没有对泥鳅来说即安全又经济实惠的方法呢?

小唐:

资料上有一部分记载的是用毛巾,把泥鳅裹住,让它不动。

用毛巾把泥鳅裹住,只露出打针的部位。

这样方法即能防滑,又经济实惠,而且对泥鳅来身说也没什么损伤,是个不错的方法,可用过之后,小唐觉得并不理想。

小唐:

毛巾这种方法太慢了,打少量的泥鳅用这种方法可以,如果说上百条的打,用这种方法就感觉效率很低,麻烦。

那就得再想辙。

一次偶然的网上查阅,让小唐看到了解决的方法。

小唐:

用米糠或麦麸这两种东西,能够把泥鳅体表的黏液吸去。

米糠或麦麸具有很强的吸水性,把它们放在里面一滚,不但能去掉它们身上的黏液,还提高了工作效率。

小唐:

我当时试了一下,米糠沾到泥鳅体表是硬的,会挫伤它的体表黏液,把体表划伤。

就是说这种方法也不可行。

米糠或麦麸太粗糙了,泥鳅的皮肤很薄,打针的时候要按住它们的身体,如此一来容易把它们的皮肤划伤,这可就得不偿失了。

但是通过这次尝试,小唐有了灵感。

小唐:

用家里面的面粉做了一下。

唉,这是个好主意。

面粉可温柔多了,不会把泥鳅的皮肤划伤。

而且去除黏液的效果更好。

就用它了!

可是好景不长,很快,小唐就发现大事不妙!

小唐:

面粉掉在池底的时候,在无形当中增加了池底的污物,对卵粒的孵化也是不好的。

在水的浸泡下,泥鳅身上的面粉掉到池底,这对于泥鳅的繁育来说很不利。

一是污染水,二是导致它们的孩子也就是卵粒不能正常活动。

在正常的情况下,卵粒孵化的时候,有一个微弱的力,会动。

但是掉在水底的面粉,让卵粒失去了运动的自由。

小唐:

最终导致那个小苗出不来,变成不了小苗,卵粒就会死掉。

面粉不仅影响卵粒的孵化,对这些种鳅来说,也有很大的危害。

因为面粉的粘性太大,粘在它们身上一时半会下不来,从而影响到黏液的分泌,没有了黏液的保护,泥鳅的皮肤很容易感染病菌。

(死鱼)怎么办呢?

小唐:

通过比较,我觉得还是用毛巾方式比较好一点。

这种方法就减少了对泥鳅的刺激。

在反复试验、比较之后,小唐又回到了用毛巾给泥鳅去除黏液的方式上,不过他改进了一下,把毛巾换成了吸水性比较强的棉质床单,这样效率就提高了,也没有的什么成本,省力、省钱、还保险!

但是有几个小细节得注意。

小唐:

泥鳅吸水到这个程度就可以了,身上有一定的黏液,但抓在手里又不会跑掉,便于我们打针就行了。

这些都是即将做父母的种鳅,所以在用床单给它们吸水、去除黏液的时候,揉搓的时候力度不能太大。

小唐:

如果力度过大,对泥鳅的损伤就比较大,有的会死掉,有的会生病。

此外还需要注意,每次放到里面的泥鳅不能太多,20—30条就可以了,如果一次放的量太多,落在后面打针的泥鳅脱水时间就太长了,这对于它们后期的繁殖是不利的。

想不到给泥鳅打个针这么费劲,但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多次尝试之后,小唐总算找到了一种合适的方式,能让这滑头滑脑的泥鳅乖乖听话,可是泥鳅听话了,催产素却打不进去。

小唐:

那个药液打进去了之后呢,它这个背鳍上会立马鼓一个包。

然后它的药液呢有一部分呢会漏出来。

意思很明白,这催产的药基本进入不了泥鳅的体内,通过针孔都渗漏出来了。

为什么这药打不进去呢?

小唐搞不明白,只能请教专家。

专家:

主要是泥鳅的肌肉比较薄,本身个体小,入针的深度浅,药液就容易漏出来。

原来是入针太浅了,那就打深点,可药液还是往外渗啊?

专家:

打深了就容易达到骨骼上,打到脊背上的话,药液就进入不到鱼的体内,效果也不好。

这可不好办,入针深了不行,入针浅了也不行。

其实啊,要想把药液注射到泥鳅体内,得先找准注射的位置:

小唐按照他看的资料,采取的背部肌肉注射,注射点是背鳍前方的这块肌肉,注射深度是0.2厘米,听起来很容易,可操作起来不好掌握,因为背部肌肉注射的时候,得让泥鳅立起身子才容易找准位置,这泥鳅是一活物,稍一扭动,就打偏了,所以这催产药不容易打进去,不但浪费了药,还埋下了隐患。

小唐:

通过针孔它会感染细菌或者病毒之类的,那么造成它的背鳍的腐烂,那么这条鱼呢等于说是损失掉了。

这可怎么办呢?

小唐只能再次请教专家,专家告诉他,其实从另外一个部位注射相对来说更简单易行。

小唐:

现在我们就改用那个腹腔注射。

那么这个腹腔注射呢,它就不会出现药液的渗漏,那么它也不会出现鼓包这种情况。

腹腔里可没有骨头,比背部柔软多了,容易进针,而且进行腹腔注射的时候,泥鳅可以平躺着,人好操作,但是要注意注射的位置不能错,不然会把泥鳅打死的。

小唐:

最准确的位置是在腹鳍前面一厘米左右再往前一点也可以,再往后一点也可以。

但是不能在腹鳍的左面和后面。

就是腹鳍上方一厘米左右,这一块地方都可以。

小唐:

入针的深度是0.2—0.3厘米。

不能太深,太深了会把它的内脏刺穿。

为了准确的掌握入针深度,小唐在针头上做了一点改进。

小唐:

就是一个线管套在针上面。

限制这个针不能插得太深,起一个固定的作用。

简单却很实用。

把长度合适的细胶管套在注射针的基部,只露出0.2—0.3厘米的针头,这样打针的时候就不用顾虑入针的深浅了。

完催产针之后,小唐把种鳅们放进了“产房”。

泥鳅属于底栖鱼类,在自然环境中它们喜欢阴暗、遮蔽的环境,光线太强的话会影响他们的生长发育。

所以人工繁殖的时候要注意这一点。

如果像小唐这样,是把泥鳅的产卵房建在大棚里的话,大棚顶部必须有遮阳网,此外产卵池上也需要盖遮阳网,这样有利于种鳅们的“生产”。

20个小时之后,产卵基本会结束。

那么产卵量能不能让小唐满意呢?

小唐:

产卵量感觉不是很明显,就是一条算下来就是几百粒卵粒,那么特别的少。

这个结果让小唐觉得很失望。

按他的想法,产卵量应该很高,至少每条雌鳅不应该少于2000粒卵。

小唐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想法,他是觉得他选的种鳅底子好啊。

一般来说,雌鳅长到8厘米的时候性发育就成熟了,怀卵量一般在2000粒左右。

雌鳅的体长越大,怀的卵就越多,像这种体长23厘米左右的雌鳅,怀卵量能超过30000多粒呢。

所以在选种鳅的时候,小唐选了很多这么大的雌鳅,可是产卵的结果却不尽人意。

这是怎么回事呢?

小唐:

首先想到的是这个催产药的剂量比较少,是不是剂量少,那么药浓度低了造成卵粒比较少。

在给泥鳅进行人工催产的时候,应该注射多少剂量的催产素才能让它们快速发育成熟,繁衍后代呢?

小唐参照的是资料上的剂量。

如果按照资料上记载的剂量来注射的话,每条种鳅都能正常发挥,可结果是非正常的,卵特别少。

小唐觉得这是因为催产素的剂量不够,没把母鳅体内的卵粒催下来,所以在原来的基础上他把催产素的浓度翻了一倍。

小唐:

前期效果很好,那么到后期这个小苗孵出来之后,大概20—30天这个时候,整齐度差异非常明显,大的很大,小的很小,那么大的和小的差别在什么程度呢?

就是大的呢可以把小的当成饵料吃掉这种情况。

这是怎么回事呢?

小唐找了专家,答案很简单,催产素用多了,把一些种鳅身上该产的卵和不该产的卵都催给下来了,所以健康差异很大。

其实,小唐完全没有必要加大催产素的药量,因为他开始用的催产素的剂量没问题的,之所以母鳅产的少,专家说,问题出在种鳅身上。

专家:

本身母鳅自身的怀卵量就少,发育没有成熟。

原来由于小唐经验不足,在选种鳅的时候,他认为只要母鳅性成熟了,就可以作为种用,其实是个错误的选择。

因为性成熟并不意味着母鳅体内的卵粒发育成熟。

就像这两条母鳅,年龄一样,但卵粒的发育情况却不一样。

目前来说只有这条可以做种用。

你瞧,她的肚子呈粉红色,而且中间鼓起来了,专业的说是腹中线不明显,像这样的就说明卵粒已经成熟。

可这条雌鳅性发育成熟了,但是卵粒没有成熟。

因为他的腹部颜色是黄绿色,而且腹中线很明显,所以临时不能做种用,可是小唐却给它们注射了催产素,强行让他们产卵,这种情况下产的卵,后期发育能好吗?

除此之外,小唐在选种的时候还犯了一个大错误。

小唐:

觉得雌鱼越大越好,感觉它的怀卵量好一点,所以大量选择了那些大个体的雌鱼。

所谓的大个体雌鳅,就是这种体长超过20厘米的,这种雌鳅怀的卵虽然很多,但是产卵效果并不好。

为什么呢?

因为它们的年龄大了,已经过了最佳生育期。

一般来说,雌鳅能生育的时间有5年,但是高产期只有3年。

所以,理想的高产种鳅应该是那些卵粒成熟,体长在8厘米到20厘米之间的雌鳅,这个时期的雌鳅怀卵量虽然不是最多的,但正处在精力旺盛的最佳生育期,所以排卵量和受精率都很高。

而小唐选择的那些体长超过20厘米的雌鳅,生育能力已经走下坡路了,很多时候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这种情况对排卵和受精都会产生很大影响。

而且,那些体长超过20厘米的雌鳅,交配起来也会有很大的麻烦。

小唐:

假如说这个是一条雌鳅那么雄鳅它得这样缠绕住雌鳅,然后它把卵粒给挤出来,然后它同时排精。

泥鳅属于多次产卵类型的的鱼类。

当临近产卵的时候,雄鳅会拦腰环绕挤压雌鳅的腹部,雌鳅受到这样的刺激之后,开始排卵,雄鳅也开始排精,进行体外受精,这是一次交配产卵的过程,之后,雌雄泥鳅会暂时休息。

稍后它们又开始追逐、雄鳅再次卷住雌鳅,这种交配产卵的过程要重复进行8---12次。

在交配过程中,一旦雌泥鳅的个体太大,就会出现这种情况:

(缠不住)

小唐:

雄鳅缠绕不住雌鳅,那么造成卵粒它也挤不出来。

卵粒挤不出来,可不能怪雄鳅个子太小缠不住,这是他们先天条件决定的。

在发育过程中,同年龄的雄鳅比雌鳅个体要小,因为他们发育的早。

雌鳅是8厘米左右性发育才成熟,而雄鳅6厘米的时候就发育成熟了,但这时候不能做种用,因为个子太小,而且体内的有效精子也不多。

所以得再等等,等它们长到8-----12厘米的时候是最适合做种的。

这时候不论是个头还是体质都能和雌鳅匹配。

如果母鳅过大,雄鳅根本缠绕不住。

除了个头太大的母鳅不易选作种用以外,小唐还总结出了一个经验,在选种的时候,这样的母鳅也不能要,就是在她们的腹鳍两侧带有这种白色斑点状的伤痕。

小唐:

伤痕越明显越深,表明这条鱼产的越彻底,那么没有伤痕的话,就表明这条泥鳅没产过。

说白了就是,母鳅的腹鳍两侧如果有这种白色斑点状的伤痕,就说明她的肚子里已经没有卵了,这是为什么呢?

得从雌鳅和雄鳅的不同说起。

从外表上看,除了雌鳅个子比雄鳅大一些,这雌鳅和雄鳅没什么不一样,但仔细瞧,你会发现,它们胸鳍的形状不同,雌鳅的胸鳍末端比较肥大,像圆扇形,而雄鳅的雄鳍末端比较细长,像尖刀形。

再者,雌鳅的胸鳍基部没有骨板,而雄鳅的胸鳍基部有这么一块小骨板,就是因为这个小骨板,雌鳅的腹部两侧才会出现白斑状的伤痕。

因为在交配的时候,雄鳅必须用很大的力量才能把雌鳅肚子里的卵给挤出来,力度一大,雄鳅身上的小骨板就容易把雌鳅的皮肤咯伤,从而使她们身上的小型鳞片和黑色素脱落,留下了这样的伤痕。

所以从这种伤痕就可以判断出来,这样的母鳅已经交配过了,在当年来说,不能再做种用。

如此看来,要想给泥鳅催产成功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儿,不仅得掌握好打针的手法,还得明白哪些种泥鳅能用,哪些种泥鳅不能用。

其实啊给泥鳅催产只是人工繁殖的第一步,这一步走稳了,走准了,下面的路才好走,怎么走呢?

我们将在以后的节目中介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