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835101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6.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docx

《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docx

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1—4课)

板书设计:

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一、元谋猿人:

最早、170万年

二、北京人:

时间:

70---20万年

生活方式:

群居生活

发展水平:

用天然火

三、山顶洞人:

时间:

1.8万年

生活方式:

氏族生活、工具进步

发展水平:

人工取火

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

附:

板书设计

一、河姆渡的原始农耕

1、时间---距今7千年2、生活位置:

河姆渡居民位于长江流域

3、农业:

河姆渡居民种植水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4、河姆渡居民会建造房屋,还会开挖水井。

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

1、时间---距今五六千年

2、生活位置:

半坡居民位于黄河流域

3、农业:

半坡居民种植粟。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

4、半坡居民会制造彩陶。

三、大汶口居民

1、时间---距今四五千年2、地点---山东大汶口

3、在后期,出现了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

第3课华夏之祖

板书设计:

尧舜禹

炎黄战蚩尤华夏族形成

禅让制

黄帝的贡献人文初祖

奴隶社会

夏朝

原始社会终结

禹时

讲评课

讲评第一单元测试题

[教学目的]

1、分析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矫正错误,查缺补漏,巩固提高;

2、抓住共性问题进行点评,从实际出发,培养能力。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类型]讲评课

[教学重点]中国古代人类主要生产生活、情况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2、总评:

本次测验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在作选择题时,个别学生审题不清;

2)在作填空题时,有少数学生写错别字。

3)有些学生在回答问答题时,答案不全。

采取补救措施:

1)培养学生仔细审题的习惯;

2)加强对学生“写”的训练;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点评:

分析试卷,按选择、填空、问答的顺序有重点的讲解。

在选择题中,重点讲解第1、3、8、11、15题

在填空题中重点讲解第1、4、5题。

(其他详见附页---单元测试题)

4、留出时间让学生改错、巩固

5、练习(使用微机)

1)元谋人发现的时间_____;地点:

_____;地位:

_____;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______。

2)、北京人发现的时间______;发现地点_____;河姆渡的原始农耕距今时间是______;生活位置:

_____流域;

3)“人文初祖”是_____;___发明了文字。

6、作业:

整理试卷,巩固所学内容。

 

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5—11课)

第五课“夏、商、西周的兴亡”

附:

板书设计

一、夏朝

1、建立时间:

公元前2070年2、都城:

阳城3、建立人:

4、地位---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

5、禹死后,传位给启,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6、夏朝最后一个国王是桀

二、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

1、在公元前1600年部落商在汤率领下灭夏2、商朝最后一个国王:

3、周武王继位,在公元前1046年,周、商在牧野大战,商朝灭亡,西周建立。

一、西周在政治上实行分封制。

西周后期,政局混乱,发生了国人暴动,赶走了周厉王,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

 

第6课灿烂的青铜文明

附:

板书设计

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1、在原始社会末期,我国出现青铜器;

2、到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

著名的有司母戊鼎----至今发现的最大青铜器和四羊方尊

3与商周同期,在我国西南的成都平原,也盛行一种青铜文化,即“三星堆”文化。

 

第7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

附:

板书设计

一、春秋争霸:

1、在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

2、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3、著名的霸主有:

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

4、在公元前7世纪中期,葵丘会盟,标志着齐桓公的霸业达到顶峰,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5、城濮大战:

公元前7世纪晋楚双方在城濮大战,晋胜,楚败。

二、战国七雄:

1、战国从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

2、韩、赵、魏三分晋国,后来田氏建立齐国。

3、列举战国七雄:

齐、楚、燕、韩、赵、魏、秦(结合图位置:

最北是燕国;最南是楚国;最东是齐国;最西是秦国)

4、这个时期的战役有桂陵之战、马陵之战。

5、公元前260年,秦、赵之间发生了长平之战,赵国战败,从此,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

第8课大变革的时代

附:

板书设计

一、农业的进步:

1、春秋时期,铁器在农业和手工业生产上开始使用。

2、牛耕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

3、秦国李冰在岷江修都江堰,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

二、商鞅变法:

1、背景:

生产力的发展。

2、时间---在秦孝公支持下,公元前356年商鞅推行变法。

3、变法的内容:

土地私有;奖励耕战;建立县制。

4、变法意义:

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封建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加强,逐步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第9课中华文化的勃兴

(一)

附:

板书设计

1、商朝的文字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称为“甲骨文”

2、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

3、商周的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叫“金文”

4、历法产生于夏朝,完善于商朝,战国时测出24节气。

5、名医扁鹊,望、闻、问、切四诊法。

6、战国时期,楚国的屈原创造出一种新的诗歌体裁,称为“楚辞”。

7、战国时期盛行“钟鼓之乐”

第十课中华文化的勃兴

(二)

附:

板书设计

一、道家学派----创始人是老子,著有《道德经》朴素辨证法的思想。

二、儒家学派----创始人是孔子,他在思想、教育、文化上的贡献:

1、思想上他提出“仁”的学说。

2、对教育的贡献:

A:

兴办私学,广收门徒

B:

“温故知新”

C:

学习的态度要老实

3、他编订了《春秋》

4、孔子的弟子编写的记录孔子言行的书叫《论语》

三、墨家学派----创始人是墨子,主张“兼爱”“非攻”

四、儒家学派---战国时期:

是孟子,他反对战争,提出“春秋无义战”,实行“仁政”

五、法家---代表人是战国的韩非,主张A:

实行法制;B:

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著作是《韩非子》

六、兵家---创始人是春秋时期的孙武著有《孙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兵书,还提出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七、道家在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是庄子,他提出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12—20课)

 

第12课“秦王扫六合”

板书设计:

一、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都:

咸阳。

二、秦朝巩固统一加强统治的措施

1、政治上;2、文化方面;3、思想方面;4、修筑长城和开发边疆

 

第13课“伐无道,诛暴秦”

第14课大统一的汉朝

附:

板书设计

一、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1、西汉建立:

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

2、文景之治:

我国封建社会历史上汉朝出现过第一个盛世局面。

二、汉武帝的大一统:

1、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2、盐铁经营权、铸币权,收归中央;中央统铸五铢钱,实现了经济上的大一统。

3、“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太学是我国古代的最高学府。

4、军事上: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进攻匈奴,取得胜利,进一步发展和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总之,汉武帝在位时,西汉出现了政治、思想、文化大一统的局面,封建中央集权统治得到巩固和加强。

三、东汉的统治

1、公元9年王莽夺权,西汉灭亡;

2、公元25年,刘秀(光武帝)建立东汉,都:

洛阳。

 

第15课两汉经济的发展

附:

板书设计

一、农业成就:

1、汉武帝和东汉明帝时,两次治理黄河;东汉明帝时派王景治理黄河。

二、丝织业:

汉朝使用提花机。

三冶铁:

杜诗发明水排,比欧洲早一千多年。

四、经济措施:

1、汉武帝将盐铁经营权、铸币权,收归中央;统铸五铢钱,实现了经济上的大一统。

2、西汉的都城长安和东汉的都城洛阳称为东西二京,商业区叫“市”。

 

第16课秦汉王朝与匈奴的和战

附:

板书设计

一、匈奴

1、匈奴的首领称为“单于”

2、秦末汉初,匈奴首领冒顿单于统一蒙古草原。

二、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

公元前119年,卫青、霍去病

三、昭君出塞:

公元前1世纪,汉元帝把昭君嫁给呼韩邪单于。

四、东汉明帝派窦固、窦宪攻击匈奴,取得胜利。

五、列举两汉时期汉与匈奴的关系的事例

 

第17课两汉经营西域和丝绸之路

附:

板书设计

一、张骞出使西域:

1、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称为西域。

2、公元前138年,公元前119年,张骞出使西域。

3、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管理西域事务,这是西域各国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的开始。

二、丝绸之路:

从长安往西经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运到西亚,再由西亚转运到欧洲。

三、班超经营西域:

1、公元73年,东汉政府派班超出使西域。

2、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

3、166年,大秦的使臣来到东汉,这是欧洲国家同我国直接友好往来的开始。

 

第18课"昌盛的秦汉文化

(一)"

附:

板书设计

一、造纸术:

1、中国是世界上首先发明纸的国家(西汉前期)

2、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称“蔡侯纸”

二、《九章算术》--成书于东汉的一部数学著作。

三、医学成就:

1、华佗:

“麻沸散”--世界最早的麻醉药剂,“五禽戏”

2、“医圣”张仲景(东汉)著有《伤寒杂病论》,在书中全面

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

张衡(东汉)地动仪:

世界上最早的测定地震的议器

第19课昌盛的秦汉文化㈡

附:

板书设计

一、佛教的传入:

1、佛教发源于古印度,在西汉末年传入我国。

2、东汉明帝派人到西域求佛经,并在洛阳建成我国最早的佛教寺院白马寺。

二、道教的出现:

道教源于中国,在东汉时兴起。

三、王充《论衡》:

王充批判迷信鬼神的思想说,世界上根本没有鬼神存在。

四、司马迁与《史记》:

《史记》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叙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

创立了纪传体的体例;

 

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21—27课)

第21课三国鼎立教案

附:

板书设计

一、官渡之战200年袁绍与曹操

二、赤壁之战208年孙权刘备联军与曹操

三、三国鼎立

220年曹丕建魏,都:

洛阳;

221年刘备建立蜀国,都:

成都;

222年孙权建立吴国,都:

建业

第22课江南地区的开发

附:

板书设计

一、317年司马睿建立东晋,都:

建康

二、从420年到589年南方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朝代,这些朝代都在建康,历史上总称“南朝”。

三、江南地区的开发:

原因:

A:

北方人南迁,充实了江南的劳动力;

B:

南北人民共同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开垦了许多良田

第23课北方的民族大融合

附:

板书设计

一、北方的统一和融合

1、北魏建立2、统一北方3、融合的概况

二、迁都洛阳:

1、迁都的原因2、迁都的作用

三、孝文帝改革

1、历史背景2、主要措施3、历史作用

四、北朝的形成

 

第24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

附:

板书设计

一、祖冲之:

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比欧洲早1000多年,著有《缀术》。

二、地理学:

郦道元著有《水经注》

三、农学:

贾思勰《齐民要术》--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农书。

第25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

(二)

附:

板书设计

一、思想:

范缜著有《神灭论》

二、书法艺术:

“书圣”王羲之《兰亭序》“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三、绘画艺术:

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二、石窟艺术--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