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学年九年级中考模拟化学试题II卷.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835068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33.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学年九年级中考模拟化学试题II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人教版学年九年级中考模拟化学试题II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人教版学年九年级中考模拟化学试题II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人教版学年九年级中考模拟化学试题II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人教版学年九年级中考模拟化学试题II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学年九年级中考模拟化学试题II卷.docx

《人教版学年九年级中考模拟化学试题II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学年九年级中考模拟化学试题II卷.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学年九年级中考模拟化学试题II卷.docx

人教版学年九年级中考模拟化学试题II卷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中考模拟化学试题(II)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盐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

B.浓硫酸盛放在烧杯中较长一段时间,溶质质量分数会变大

C.固体氢氧化钠露置于空气中保存

D.打开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会飘出白雾

2.丙氨酸的化学式为C3H7O2N,其分子结构如图所示,关于丙氨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丙氨酸是由四种原子构成的

B.丙氨酸是一种化合物

C.丙氨酸分子中C、H、O、N四种原子的个数比为3:

7:

2:

1

D.丙氨酸中氮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2:

1

3.构建模型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

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请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物质丙的化学式为H2

B.x的数值为2

C.该反应中分子和原子的种类都发生了改变

D.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4.掌握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关键。

下列化学用语与所表述的意义相符合的是()

①Fe2+——铁离子;②2Ca2+——2个钙离子;③O2——2个氧原子;④

——钠离子;⑤2H2O——2个水分子;⑥2H——2个氢元素;⑦

——氮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零

A.①⑤⑦

B.②③④⑥

C.①②⑤⑦

D.②⑤⑦

5.下列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

B

C

D

物质

干冰

小苏打

盐酸

性质

导热性

升华吸热

能与酸反应

能与活泼金属反应

用途

制作铁锅

人工降雨

治疗胃酸过多

除铁锈

A.A

B.B

C.C

D.D

6.下图是某保健品标签的部分内容,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该保健品的主要功能是补钙

B.锌属于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

C.维生素D对钙的吸收没有任何帮助作用

D.严重胃溃疡患者最好慎用该药品

7.下列实验能用如图表示的是

A.向一定质量的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铁粉

B.常温下,向饱和的澄清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钙

C.向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中加入锌片

D.常温下,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

8.下表对部分化学知识的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健康常识

人体缺铁元素会导致缺铁性贫血二氧化碳属于空气污染物

B生活常识

热水瓶中水垢可用食醋除去肥皂水可区分硬水和软水

C防治污染

废旧电池不必集中回收处理工业“三废”处理达标后排放

D安全常识

电器着火用水扑灭进入深井前做灯火实验

A.A

B.B

C.C

D.D

9.硼是作物生长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硼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硼的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

B.属于金属元素

C.原子核内中子数是5

D.相对原子质量为10.81g

10.宣传科学、揭露伪科学,是科学工作者的义务,下列各项中属于伪科学的是()

A.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

B.钻石恒久远,一颗永留传

C.用催化剂将水变成汽油

D.用液态氢发射火箭

11.下列有关化学实验的“目的→操作→现象→结论”的描述都正确的是

选项

目的

操作

现象

结论

A

检验某固体物质中是否含有碳酸根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

固体逐渐消失,有气泡产生

该固体物质中含有碳酸根

B

检验集气瓶中是否集满二氧化碳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燃着的木条熄灭

集气瓶中已集满二氧化碳

C

比较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

分别向盛有空气和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伸入燃着的木条

燃着的木条在空气中继续燃烧,在呼出气体中熄灭

空气中的氧气含量高于呼出气体

D

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一氧化碳

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澄清石灰水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得到二氧化碳

A.A

B.B

C.C

D.D

12.通常条件下水的沸点是100℃。

压强增大,沸点升高;压强减小,沸点降低。

如图是研究水沸点随气压变化的实验。

关闭止水夹,连接好装置,再将液体A滴入试管②中,打开夹子,试管①内的水立刻沸腾。

则液体A和物质B的组合可能是

序 号

A

B

C

D

液体A

双氧水

石灰水

稀盐酸

物质B

二氧化锰

氧气

二氧化碳

大理石

A.A

B.B

C.C

D.D

13.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铜丝可用作导线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稀有气体用于霓虹灯

D.工业用CO冶炼生铁

14.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矿泉水

B.硬水

C.墨水

D.蒸馏水

15.下列关于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用途中,只利用了其物理性质的是()

A.氧气能用于急救病人

B.干冰用作人工降雨

C.二氧化碳用来生产汽水等碳酸饮料

D.二氧化碳可以用作气体肥料

16.下列生活用品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

塑料盆

B.

紫砂壶

C.

木铲

D.

铁锅

17.不符合“酸和盐反应生成另一种酸和另一种盐”的反应是()

A.盐酸和硝酸钠溶液

B.稀硫酸和氯化钡溶液

C.稀盐酸和硝酸银溶液

D.硝酸和碳酸钙

18.在区别下列各物质的方法中,不可行的是

A.CO与CO2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

B.O2和CO2分别通往灼热的氧化铜

C.H2和CO2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

D.CO和O2分别通入灼热的铜网

19.下列关于氮分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氮气液化时氮分子体积变小了

B.参加反应的氮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C.氮分子能保持氮气的性质

D.氮分子是由氮原子构成的,但氮原子不能保持氮气的化学性质

20.在粗盐提纯的实验中,若过滤后滤液仍浑浊,不可能是()

A.滤纸破了

B.漏斗下端没有紧靠烧杯内壁

C.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D.承接滤液的烧杯没洗干净

二、填空题

21.“辽宁舰”是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建造航空母舰需要大量的金属材料,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建造航母使用到特种钢,特种钢是一种_______(填“合金”或“纯金属”)

,特种钢的硬度通常比纯铁_______ ;

(2)航母船体长期浸没于海水中,往往出现锈迹,原因是____________;

(3)除铁锈的化学方法常用稀盐酸,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4)为了防止钢铁锈蚀,人们常采用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

(任举一例)

22.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当今社会,随着汽车数量的急剧增加,能源和环保问题日趋严峻,用电力驱动代替燃油的电动汽车被称为“未来汽车”。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标示物属于金属材料的是_____(填序号),属于合成材料的是______(填序号)

(2)汽车制造要使用大量的钢铁,请写出以赤铁矿为原料炼铁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3)铬(Cr)为不锈钢主要的添加的元素。

比较Cr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相同温度下,取大小相同、表面光亮的Cr、Mg、Cu三种金属薄片,分别投入________________相同的足量稀盐酸中(生成物中Cr显+2价),现象如下:

金属

Cr

Mg

与盐酸反应现象

放出气泡速率缓慢

放出气泡速率较快

①上述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

②从上述实验可知,Cr能跟CuSO4溶液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23.在浓硫酸的催化作用下,固体草酸(H2C2O4)受热分解生成碳的氧化物和水。

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对碳的氧化物的成分进行了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如何通过实验确定碳的氧化物的成分。

【收集资料】a.浓硫酸有吸水性,可用于干燥某些气体;

b.氢氧化钠溶液能与CO2反应,可除去CO2气体。

【猜想】

猜想1

猜想2

猜想3

只有CO

只有_______

CO和CO2都有

【设计实验】基于猜想3,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

【实验探究】

①实验过程中观察到______________装置(填字母)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CO2气体。

②实验过程中还观察到以下实验现象:

Ⅰ.C装置中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Ⅱ.E装置

中_____________;Ⅲ._____________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CO气体。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探究证明:

猜想3成立。

【问题讨论】①有同学想验证草酸分解是否有氢气生成,则需在上述装置中的合适位置添加适当的仪器和药品,具体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C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装置还需完善之处是_______________。

【计算】若有4.4g的二氧化碳通入到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则理论上可以得到沉淀的物质的量为多少摩尔?

(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__________________

24.25℃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加热到50℃时现象如图2,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3,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甲、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_______

(2)图2中一定为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填“甲”或“乙”)

(3)图3中固体甲对应的溶解度曲线是_______.

25.化学知识中有许多“一定”和“不一定”需要我们辨别清楚。

(1)原子____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2)若有化学反应A+B==C,当5gA与5gB充分反应后,生成C的质量____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等于10g。

(3)分子_________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是由原子构成的。

三、实验题

26.实验室开放日,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进行气体制取和性质的探究,请回答有关问题:

(1)请写出图中标有字母b仪器名称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填写装置的字母代号,下同),其中二氧化锰起___________作用。

(3)用上图中的装置A来制取氧气,试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来制取二氧化碳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_________(填写装置的字母代号,下同),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如果要检验收集的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你会选择的药品是________,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_,

(5)如图F所示,向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且密度比空气的大,利用该性质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

四、简答题

27.通过一年的化学学习,同学们对身边的常见物质有所认识,并能用所学的知识解释一些问题。

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服用含Al(OH)3的药物来治疗胃酸过多,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2)鉴别铵态氮肥(含有铵根离子)、磷肥、钾肥三种化肥,首先看外观,_______的是磷肥,然后将另两种化肥各取少许,分别和少量的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能嗅到气味的是_______。

(3)三支试管中分别装有少量白色固体,它们分别是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钙中的一种,只要加入足量的________就能将它们一次性鉴别出来;

(4)将稀盐酸、Na2CO3溶液、Ca(OH)2溶液倒入同一烧杯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A和滤液B。

滤液B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

五、推断题

28.已知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B是黑色固体,D为无色无味气体,E为一种可溶性的盐,B、C、D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C中不含B、D中的元素,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反应,“→”表示种物质可以转化成另一种物质,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回答下列问题:

(1)C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

(2)A和B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

(3)写出由D→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六、科学探究题

29.(9分)操作和保存药品不当,标签常常易损毁。

现有四瓶溶液①②③④的试剂标签已破损(如下图),但是已经知道这四瓶试剂是NaOH、Ca(OH)2、Na2CO3、KCl溶液中的一种,某兴趣小组同学决定对四瓶破损标签溶液成分进行实验探究(实验另外药品只提供盐酸和酚酞溶液):

(提出问题)标签已经破损的①②③④四瓶溶液分别是什么溶液?

(实验探究1)第④瓶试剂肯定是:

      (写化学式)。

(实验探究2)兴趣小组对①②③④瓶溶液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探究:

序号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

取①②③瓶溶液少量

于三支试管中,分别

加入酚酞试液

 

 

 

 

酚酞试液不能将其中

的一种溶液鉴别出来

2

再取①②③瓶溶液少

量于另外三支试管中

分别加入     溶液

加入了①溶液的试管

中             ;

其余两支试管中无明显现象

①瓶溶液为Na2CO3

3

取②③瓶溶液少量于

两支试管中,分别加

入         溶液

加入了②溶液的试管

中            ;

加入了③溶液的试管

中              ;

②瓶溶液为

③瓶溶液为

Ca(OH)2

(反思与交流)为了防止标签发生破损,我们在倾倒溶液时应注意:

               。

七、计算题

30.实验室中可用KClO3在MnO2的催化下受热分解制取氧气,反应过程中氧气的质量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

请计算:

(1)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_克。

(2)原混合物中KClO3的质量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二、填空题

1、

2、

3、

4、

5、

三、实验题

1、

四、简答题

1、

五、推断题

1、

六、科学探究题

1、

七、计算题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