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府世纪二期C区测量方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826852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964.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湘府世纪二期C区测量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湘府世纪二期C区测量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湘府世纪二期C区测量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湘府世纪二期C区测量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湘府世纪二期C区测量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湘府世纪二期C区测量方案.docx

《湘府世纪二期C区测量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府世纪二期C区测量方案.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湘府世纪二期C区测量方案.docx

湘府世纪二期C区测量方案

目录

编制说明2

1、编制依据2

2、编制单位及人员2

3、发放部门2

第一章施工测量技术2

1测量概述及准备2

1.1工程概况2

2建立平面控制网2

3平面控制轴线网的引测方法6

4高程控制网的建立及其引测方法16

5施工层标高的抄测17

第二章建筑物沉降观测17

1观测方法17

2基准点埋设要求19

3沉降观测点的布设位置及构造:

20

4沉降观测记录内容21

5沉降观测的次数、时间和报警值21

6沉降观测资料21

第三章施工测量管理22

1人员及仪器管理22

2测量质量管理23

3施工测量要达到如下目标:

24

4施工测量安全管理24

编制说明

1编制依据

1.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1.2《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

1.3《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97

1.4湘府世纪二期C区施工蓝图及电子版图

1.5相关国家或行业规范、规程、技术法规、标准、图集,地方标准、图集

1.6中建五局三公司《工程手册》、《技术手册》

1.7业主指定的市政坐标控制点和水准点

2、编制单位及人员

本方案由中建五局三公司湘府世纪二期C区项目经理部编制。

姓名

职务

审核

胡元文

项目总工

编制

李鹏辉

质量员

—编制日期:

2016年4月22日

3、发放部门

3.1分公司:

中建五局三公司长沙分公司技术部、工程部。

3.2项目部:

项目经理、项目生产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工程部、技术部、质量安全部、物质设备部、商务合约部、机电部、综合办及作业施工队。

 

第一章施工测量技术

1测量概述及准备

1.1工程概况

本工程是长沙世纪御景房地产有限公司开发建设的湘府世纪住宅小区二期C区项目,建设地点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省府板块。

总建筑面积约19.3319万m2。

项目合计10栋高层住宅、三栋小商业楼、一栋公寓、一栋幼儿园,另包含有两个地下车库,其中南边D1地下室设有人防,最大高度53.2m,本工程施工区土方大开挖及外运正在进行。

2)主要内容:

大地坐标系与建筑坐标系转换,平面和高程控制网引测人工挖孔桩、筏板基础定位放线、塔楼的垂直度、标高及轴线偏差控制测量,变形观测。

3)重点:

塔楼的垂直度、标高及轴线偏差控制测量,分析总结恶劣天气条件对测量作业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4)与土方施工单位的交接:

(1)资料交接。

查验测量资料(包括建筑物工程定位,支护桩定位放线,各种监测资料等)是否齐全、完整且符合行业标准;以书面形式进行交接,并对竣工验收要求符合资料管理规程的资料重新整理、归档;完善、整改所有资料以满足整体竣工验收要求。

(2)基坑支护施工单位布设的排桩的支护及周围市政建筑变形监测点交接。

在进场开工时,对现场周边毗邻的道路、市政设施和建筑物进行检查,并对现有的损坏或缺陷做必要的文字、照片和图示记录并将一份完整的此类记录及时递交给监理工程师。

查验各监测点位置并重新核测,准确无误后正式书面交接;制定监测专项方案,定期监测(重点为支护变形、滑移)并将成果上报。

(3)以书面形式对水准点、坐标点、红线桩交接后,重新复测并核定误差。

2建立平面控制网

工程开工后,测量小组根据业主给定的坐标点基西点坐标、基东点坐标(二点均位于书香路,基西点坐标:

X=103880.508,Y=48535.443,Z=33.069,

基东点坐标:

X=103848.930,Y=48647.974,Z=32.3167),建设方移交的总平面布置图中建筑物角点定位坐标作为放线依据。

因坐标控制点在施工过程中不能长久保存,我方利用这些控制点对单体引出施工临时控制坐标点,根据施工图设计的主轴线建立控制网,控制网用全站仪投测,场内引测轴线控制点。

与此同时也可以将有条件的控制轴线,引测到固定的基坑外围土层上作为外控的依据,并与内控点进行校核;控制桩的具体设置地点在施工时根据场地条件进行适当调整。

根据《总平面布置图》,结合现场实际情况,住宅区:

用坐标放样法放出如图2.1所示的8个主控制点;公寓区:

用坐标放样法放出如图2.2所示6个主控制点;对放出主控制点进行复核、校准。

用S3水准仪从甲方提供的标高控制点,将标高引测至各标高主控点,返测,复核各主控点标高,确认无误后,做好主控制点的保护措施,标注出该主控制点的编号。

图2.1

图2.2

 

1)确定各平面控制网的层级关系

本工程平面控制网共分为三级控制。

其中首级控制网为市政提供的坐标点,二级控制网为布置在基坑边提供外控依据的坐标点,三级控制网即建筑轴线网,主要为施工时方便引测柱框线、门、洞边线及剪力墙和楼层梁位置时用。

2)首级测量控制网移交

进场后在业主监理的主持下办理首级测量控制网的移交手续及进一步的复核确认。

3)控制轴线点的埋设:

控制桩位须用混凝土保护,地面以上设醒目的围护栏杆,防止施工机具车辆碰压。

4)坐标系的转换

本工程定位采用的是大地坐标系,为便于今后施工测量放线,我们将该系统转换成建筑坐标系,见图1。

图1坐标系转换

设α为建筑坐标系(AO’B)的纵轴O’A在测量坐标系(XOY)内的方位角,a、b为建筑坐标系原点O’在测量坐标系内的坐标值,则P点在两坐标系统内的坐标X、Y和A、B的关系式为:

X=a+Acosα±Bsinα

Y=b+Acosα±Bsinα

A=(X-a)cosα+(Y-b)sinα4

B=±(X-a)sinα±(Y-b)cosα

3平面控制轴线网的引测方法

1)地下部分

由于本工程现场面积大,给测量放线带来一定难度,在稳定的地方(道路边)共布设住宅区8个、公寓区6个永久测量控制点,由于住宅区基坑分段开挖,基坑分为3个大区进行测量控制,其中Ⅰ区设3个临时测量控制点,Ⅱ区设3个临时测量控制点,Ⅲ区设2个临时测量控制点,用经纬仪和钢尺内控测量,利用全站仪的坐标放样功能,用“外控法”进行地下室的施工测量核对。

 

图2住宅区测量控制点位布置和地下室及裙楼施工测量控制网示意图

 

 

图3公寓区测量控制点位布置和地下室及裙楼施工测量控制网示意图

 

2)地上部分

地上群楼分栋号进行,各区域内测量放线采用整体控制、分区自成体系测设的方法。

由于各栋楼层均在17~18层、公寓楼14层,故拟在建筑物内布设内控点,采用“内控法”利用激光垂准仪向上引测平面控制点。

裙楼和塔楼内控点的设置见图

1#栋

 

4#栋

2#栋

 

4#栋

 

 

2#栋

 

5#栋

6#栋

 

8#栋

 

9#栋

 

10#栋

 

 

3#栋

 

7#栋

 

 

公寓楼

图5各栋号内控点布置示意图

当砼结构施工至±0.000m后,即根据基坑外围布置的坐标基准点和工作点,使用高精度电子全站仪引测激光控制点到±0.000m层混凝土楼面,并做好点位标记。

±0.000m层由于人员走动较频繁,激光点测放到楼面后需进行特殊的保护,激光点穿过功能楼层时需在浇筑砼前预留200×200的孔洞,浇筑砼后需测放引线在各功能楼层。

做法如

下表1所示:

表1坐标基准点和工作点做法及保护

±0.000m楼面点位做法及保护

穿过功能楼层做法

说明:

将钢板加焊锚脚预埋在砼楼面上然后打上阳冲眼标示中心点位置。

说明:

浇筑砼后木盒不拆除,以防楼面垃圾物堵塞孔洞。

对点时用麻线绷紧在小铁钉上以便找准中心点,用完后将麻线拆除,以免堵塞激光孔。

由于主楼属高层建筑,计划分阶段进行垂直引测(分2阶段),每一阶段控制9层左右(详见图6),综合考虑到下面2个因素:

1)提高工作效率。

向上投测内控点时,仪器架设层至施工层之间的预留洞口有可能会被各种材料或者垃圾等堵塞,需要派人清理,从而影响工作效率。

穿越层数越多,效率越低;

2)提高投测精度。

投测层数越高,激光束越易飘移,且光斑直径越大,影响投测精度。

将激光垂准仪安置在已作好的控制点上,对中整平后,仪器发射激光束,穿过楼板洞口而直射到激光接收靶上,激光垂准仪操作人员将激光点调至最小最亮,转动仪器,使激光点在接收靶上形成圆圈,上面操作接收靶人员见光后移动接收靶,使靶交点与圆圈中点重合,此时固定靶位,接收靶中心即控制点位置。

投测时,测量人员互相之间用对讲机进行联络。

利用激光垂准仪将内控点投测到转换层后,先用高精度电子全站仪复核内控点间距离和各边角度,再用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从1层引测3个控制点上来,进行比较,较差满足规范要求时,进行平差,确定点位,这样可减少投测的累计误差。

控制点位置确定后,利用经纬仪和钢尺放出墙、梁、柱轴线,并放出墙梁边线及200mm控制线,以及通道出入口、电梯井中心线、边线及200mm控制线。

3)由于本工程工期较长,将跨越冬季和夏季;本工程主楼较高,在风的推力作用下整体结构的晃动影响较大,且随着高度的增加晃动给测量施工的影响会愈明显,故施工前需对当地的原始气象资料作针对性的分析,以便在施工过程采取有针对性的技术措施将气象环境影响降至最低。

在冬季进行测量基准引测时(同时注意避开日照影响)可选定午后2~4时最高气温条件下进行,而在夏季可选定日出前或者日落后,在这两个时段的气温条件与设计的常温条件相差最小且变动幅度不大,在进行测量基准引测时受温度变形的影响最小,当结构在一定高度范围内施工时甚至可忽略不计。

轴线竖向投测允许偏差见表2。

表2轴线竖向投测的允许误差

项目

允许误差(mm)

每层

3

高度(H)

H≤30m

5

30<H≤60

10

60<H≤90

15

90<H≤120

20

120<H≤150

25

施工层放线允许偏差见表3。

表3施工层放线允许偏差

项目

允许误差(mm)

高度(H)

L≤30

±5

30<L≤60

±10

60<L≤90

±15

L>90

±20

细部轴线

±2

承重墙、梁、柱边线

±3

非承重墙边线

±3

门窗洞口线

±3

4高程控制网的建立及其引测方法

1)相对标高与绝对标高换算关系

本工程±0.000m南地块住宅区:

65.750m;北地块:

68.000m;幼儿园:

68.850m。

为了方便对控制点位进行统一的维护,确定高程基点组后与基坑周围的二级平面控制网合二为一。

点位尽量远离基础沉降区及受重型施工机械施工影响的区域,且通视条件要良好,便于与城市导线网进行联测。

测量控制点通过引测、复核也作为高程控制点,布设位置见图2.1/2.2。

标高竖向传递允许偏差见表4。

表4标高竖向传递允许偏差

项目

允许误差(mm)

每层

3

高度(H)

H≤30m

5

30<H≤60

10

60<H≤90

15

90<H≤120

20

120<H≤150

25

2)引测方法:

(1)、地下室部分

首先用水准仪和5m塔尺将标高引测到塔吊标准节上,再用50m钢卷尺顺着塔吊标准节往下引测至地下室3~4个固定点位形成闭合线路。

因为塔吊基础会有一定的沉降,必须及时将塔吊上的标高转移到比较稳定的地方。

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也可沿着测量预留洞口或钢管架向上拉尺传递标高。

(2)、地上部分

每40~50m划分为一个垂直引测阶段,然后阶段内引测的基准标高通过50m钢卷尺顺着激光预留洞口垂直往上引测,然后通过架设水准仪引测到墙柱上,每施工流水段引测3个基准点。

图6激光控制点及标高控制基准点向上分段传递示意图

5施工层标高的抄测

基准标高引测上来后,即可进行主体结构标高的抄测。

根据基准标高,放出每层结构面+1.000m标高,并用墨线和红油漆作标识。

第二章建筑物沉降观测

1观测方法

采用独立水准系,在远离施工影响范围以外两侧各布置一组稳固水准点,沉降变形监测基准网以上述永久水准基准点作为起算点,组成水准网进行联测。

基准网观测按照国家Ⅱ等水准测量规范要求执行,精密水准测量的主要指数参照下表:

表5沉降观测技术要求(单位mm)

每千米高差

中误差(mm)

水准仪等级

水准尺

观测次数

往返较差、附合或环线闭合差(mm)

±1

±2

DS1

因瓦尺

往返测各一次

L为往返测段、环线的路线长度(以km计)

外业观测使用电子水准仪(标称精度:

±0.3mm/Km)往返实施作业。

经精度估算,本方案高程控制网精度如下:

每千米高差中误差:

 0.30mm

最大点位中误差:

 0.47mm

最大点间中误差:

 0.42mm

观测措施:

本高程监测基准网使用电子水准仪及配套因瓦条形码尺,外业观测严格按规范要求的二等精密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执行。

为确保观测精度,观测措施制定如下。

(1)作业前编制作业计划表,以确保外业观测有序开展。

(2)观测前对电子水准仪及配套因瓦条形码尺进行全面检验。

(3)观测方法:

往测奇数站“后—前—前—后”,偶数站“前—后—后—前”;返测奇数站“前—后—后—前”,偶数站“后—前—前—后”。

往测转为返测时,两根标尺互换。

(4)测站视线长、视距差、视线高要求见下表:

表6沉降观测技术要求(单位mm)

标尺

类型

视线长度

前后视

距差

前后视距

累计差

视线高度

仪器等级

视距

视线长度

20m以上

视线长度

20m以下

因瓦

DS1

≤50m

≤1.0m

≤3.0m

0.5m

0.3m

(5)测站观测限差见下表

表7沉降观测技术要求(单位mm)

基辅分划读数差

基辅分划所测

高差之差

上下丝读数平均值

与中丝读数之差

检测间歇点高差之差

0.5㎜

0.7㎜

3.0㎜

1.0㎜

(6)两次观测高差超限时重测,当重测成果与原测成果比较其较差均没超限时,取三次成果的平均值。

沉降基准网外业测设完成后,对外业记录进行检查,严格控制各水准环闭合差,各项参数合格后方可进行内业平差计算。

内业计算采用EPSW平差软件按间接平差法进行严密平差计算,高程成果取位至0.1mm。

按国家二等水准测量规范要求,对沉降观测点进行观测。

历次沉降变形监测是通过工作基点间联测一条二等水准闭合线路,由线路的工作点来测量各监测点的高程,各监测点高程初始值在监测工程前期两次测定(两次取平均),某监测点本次高程减前次高程的差值为本次沉降量,本次高程减初始高程的差值为累计沉降量。

沉降观测网应布设附合或闭合路线,其主要技术要求和测法应符合表的规定。

表8沉降观测技术要求(单位mm)

等级

相邻基准点

高差中误差

每站高差中误差

往返较差、符合或环线闭合差

检测已测高差较差

使用仪器、观测方法及要求

二等

±1.0

±0.30

DS05或DS1型仪器,按国家二等水准的技术要求施测。

注:

n为测站数

2基准点埋设要求

1)坚实稳固,便于观测,不少于3个;

2)埋设在变形区以外,标石底部应在冻土层以下,基准点的标石形式可参考《建筑变形测量规程》;

3)基准点大样见下图:

 

图8沉降基准点构造图

3沉降观测点的布设位置及构造:

具体位置详见下图:

单单元沉降观测点布置示意

 

双单元沉降观测点布置示意

 

图9观测点布设示意图

观测点做法详见下图

图13观测点做法

4沉降观测记录内容

沉降观测中,每次应记录观测时建筑物A的荷载变化、气象情况与施工条件的变。

5沉降观测的次数、时间和报警值

沉降观测时,仪器应避免安置在空压机、搅拌机、卷扬机等振动影响范围内,主体施工阶段每上升一层施测一次,主体结构竣工后每月不少于一次,工程竣工交付业主使用前还需与监理共同观测一次后向业主进行沉降点的移交。

报警值:

累计3H/1000

6沉降观测资料

沉降观测资料应及时整理和妥善保存,并应附有下列各项资料:

(1)根据水准点测量得出的每个观测点高程和其逐次沉降量。

(2)根据建筑物的平面图绘制的观测点的位置图,根据沉降观测结果绘制的沉降量、地基荷载与连续时间三者的关系曲线图及沉降量分布曲线图。

(3)计算出的建筑物的平均沉降量、弯曲和相对倾斜值。

(4)水准点的平面布置图和构造图,测量沉降的全部原始资料。

(5)施工时建筑物标高的水准测量记录及气象情况资料。

(6)根据上述内容编写的沉降观测分析报告。

第三章施工测量管理

1人员及仪器管理

测量工作是本工程的一个技术重点环节,是本工程的难点之一,为此由项目部总工程师领导下,设置项目部测量组,配备专职测量员和装饰等专业公司设置专职或兼职测量员。

作业队及专业公司测设的关键控制点的测量成果都要经过项目部测量组复核,本工程施工测量设立两级测量机构,采用三级管理的模式进行。

施工测量是保证施工质量的重要工作之一,项目部配备的专职测量人员,必须明确职责、严格岗位责任制,搞好施工测量工作。

各级施工测量组织应配备足够精度和数量的测绘仪器和设备,各仪器和设备应具备年检合格证书。

施工测量前,测量技术人员要认真熟悉设计图纸和设计资料,对于设计图纸和设计资料中的有关数据必须进行复核。

所有测量放样数据必须进行复核,放样的点位、轴线必须采用不同的测量方法进行检核。

1)测量组工作职责:

(1)负责制订整个项目的施工测量方案,并对土建作业队及专业公司施工测量工作进行统一管理。

(2)负责从土方施工单位接桩并进行复核和引测工作,并向施工队交桩。

(3)负责施工测量控制点加密。

(4)负责对施工队所施测的轴线控制点、中线控制点、施工水准点等重要施工测量控制点和控制轴线进行检测。

(5)对现场平面和高程控制成果定期(一般15天)进行检测,确保其可靠、准确。

(6)负责测量资料填写、报验及归档等工作。

(7)负责测量仪器的校验。

2)仪器管理:

(1)所有仪器设备都应有检定合格证,并按周期检定。

(2)仪器检定按照国家各类设备检定规程规定的周期、简单方法、建议准则在国家授权的计量单位进行检定。

(3)保存检定记录,建立仪器管理台账,内容主要包括:

型号、数量、检定时间、搬运、收发使用等。

(4)现场设仪器柜,测量人员负责仪器日常管理。

(5)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杜绝冒险、违章。

(6)各作业队及专业公司应将使用仪器清单及有关资料上报项目部测量组,统一管理。

(7)进场时向业主和监理提供仪器的相关资料。

(8)仪器配置见下表

表9测量器具配置表

设备名称

型号

数量

用途

精度指标

GPS

1套

2mm+2ppm

全站仪

1台

轴线控制网布设及坐标放样

2mm+2ppm

水准仪

DSZ3

4台

标高测量控制

lmm/km

精密水准仪

S1

1台

沉降观测

±0.3mm

激光准直仪

DZJ2

2台

控制点的竖向投递

1/200000

电子经纬仪

J2

4台

楼层轴线测量

2″

激光水平仪

SJ2

4台

标高水平线测设

1″

钢尺

50m

5把

轴线量测

Ⅰ级

对讲机

4对

通讯联络

以上仪器设备均经技术监督局检定合格。

2测量质量管理

1)质量控制保证措施

(1)放线数据的验算

将所有控制点和放线点在CAD图上编号,并将编号及坐标输入全站仪存储,放线前从CAD图上拾取所需数据并输出放线数据表,放线时与全站仪坐标放样程序自动生成的数据进行验核,两者一致方可进行点位放线。

否则查出错误原因,重新组织数据。

每次放线抽取10﹪且不少于三个点进行手算验核。

(2)不合格项的管理

实测过程中,当闭合差超出规范要求时,由测量工程师查出超差原因,并写出重测报告,报项目总工程师批准后实施重测,同时将超差及重测情况记录存档,严禁随意调整点位处理超差情况发生。

(3)验线制度

所有轴线、细部线和标高线,测量人员必须百分之百自检,自检合格后填写测量放线资料。

地面定位线、垫层墨线由项目总工程师签字并组织验线。

其余线位由专业测量工程师签字后报监理验线。

验线合格后,测量工程师与工长、施工队技术员进行交接,三方签字后存档。

严禁不经验线进入下道工序的情况发生。

(4)做好现场平面、高程控制网点的保护,并定期复核。

(5)配备精密仪器,减少仪器本身误差对测量精度的影响。

(6)现场使用的测量仪器设备按照规定进行检校、维护和保养,发现问题后立即将仪器设备送检,确保测量仪器本身的精确。

(7)测量工程师要根据施工进度和测量方案要求,安排现场测量放线工作,并作好施工测量日志;

(8)现场测量人员固定,控制施工测量的人为误差。

3施工测量要达到如下目标:

(1)确保建筑物按设计准确就位,在施工中不产生因施工放样测量超差而引起的建筑定位及轴线偏位等质量事故。

(2)快捷、高效,充分满足工程施工的进度要求。

(3)方案经济合理、节约成本。

(4)施工测量成果及资料满足创优要求

4施工测量安全管理

1)坚决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调动作业人员的积极性,不断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素质和安全意识。

2)作业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遵守工地的各项安全管理规定。

进入现场必须佩戴安全帽,系好帽带。

3)施工人员进入现场要服从安全员的指挥和监督。

4)严禁酒后作业。

5)高空作业传递设备禁止投掷,特别是仪器必须有100%的安全系数方可上下传递。

6)作业过程中,仪器要有专人负责。

无论何时何地,作业人员不得离开仪器。

仪器携带坐车时不得将仪器放在车厢上,要抱在身上或放在座位上。

7)每周组织作业人员召开安全会进行学习,加强安全意识。

8)作业前须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交底。

9)风力5级以上,停止测量

10)在基坑边、洞口边测量时,要系好安全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水产渔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