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版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细则安装部分.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826191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8.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版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细则安装部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企业版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细则安装部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企业版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细则安装部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企业版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细则安装部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企业版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细则安装部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企业版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细则安装部分.docx

《企业版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细则安装部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版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细则安装部分.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企业版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细则安装部分.docx

企业版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细则安装部分

一、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

1、管道和设备安装前,必须清除内部污垢和杂物,安装完毕的敞口处,应临时封闭。

2、管道穿过基础、墙壁和楼板,应配合土建预留孔洞。

给水引入管,管顶上部净空一般不小于100mm;排水排出管,管顶上部净空一般不小于150mm。

3、管道穿过地下室或地下构筑物外墙时,应采取防水措施。

对有严格防水要求的,应采用柔性防水套管,一般可采用刚性防水套管。

参照标准图集或施工手册进行。

4、在同一房间,安装同类型的采暖设备、卫生器具及管道配件,除有特殊要求外,应安装在同一高度上。

5、采暖、给水及热水供应系统的塑料管及复合管垂直或水平安装的支架间距应符合下列规定:

DN≤25,间距500mm;DN>25间距1000mm;钢管水平安装的支吊架间距2500mm一个。

采用金属制作的管道支架,应在管道与支架间加衬非金属垫或套管。

6、采暖、给水及热水供应系统的金属立管管卡安装,层高小于或等于5米,每层须加一个;层高大于5米,每层不得小于2个。

管卡安装高度距地面1.5-1.8m,2个以上应匀称安装,同一房间管卡应安装在同一高度上。

7、弯制钢管,弯曲半径;1)热弯:

应不小于管子外径的3.5倍;2)冷弯:

应不小于管子外径的4倍;3)焊接弯头:

应不小于管子外径的1.5倍;4)冲压弯头:

应不小于管子外径。

8、管道穿过墙壁或楼板,应设置金属或塑料套管。

安装在楼板内的套管,其顶部应高出装饰地面20mm;安装在卫生间及厨房内的套管,其顶部应高出装饰地面50mm,底部应与楼板底面相平;安装在墙壁内的套管其两端与饰面相平。

穿过楼板的套管与管道之间缝隙应用阻燃密实材料和防水油膏填实,端面光滑。

穿墙套管与管道之间缝隙宜用阻燃密实材料填实,且端面应光滑。

管道的接口不得设在套管内。

9、穿过吊顶的各种管道根部应用专用配件管件封扣处理。

10、对于公共建筑的设备层,应按设计要求,对管道进行文字和涂色标识:

蒸汽—红色;生活给水—底色绿色,黄色色环;热水—底色绿色,蓝色色环;中水—绿色;消防—红色(消防局规定)。

11、管道的对口焊缝或弯曲部位不得焊接支管。

弯曲部位不得有焊缝,接口焊缝距起弯点应不小于一个管径,且不小于100mm;接口焊缝距管道支、吊架边缘应不小于50mm。

不宜在管道焊接及其边缘上开孔。

12、给水引入管与排水排出管的水平净距不得小于1m。

室内给水与排水管道平行敷设时,两管间的最小水平净距不得小于0.5m;交叉铺设时,垂直净距不得小于0.15m。

给水管应铺在排水管上部,若给水管必须铺在排水管的下部时,给水管应加套管,其长度不得小于排水管管径的3倍。

13、给水水平管道应有2‰-5‰的坡度坡向泄水装置;给水立管和装有3个及3个以上配水点的支管始端,均应安装可拆卸的连接件。

14、冷、热水管和水龙头并行安装时,应符合1)上、下平行安装时:

热水管应在冷水管的上方;2)垂直安装:

热水管应在冷水管面向的左侧;3)卫生器具上安装冷、热水龙头时,热水龙头应安装在面向的左侧。

15、安装箱式消火栓,栓口应朝外,并不应安装在门轴侧,栓口距地1.1m,允许偏差±20mm;阀门中心距箱侧面为140mm,距箱全内表面为100mm,允许偏差±5mm;箱体安装垂直度允许偏差3mm。

16、管道从门窗或其他洞口、梁柱、墙垛等处绕过,其转角处如高于或低于管道水平走向,在其最高点或最低点应分别安装排气或泄水装置。

17、连接连接散热器的刚支管应有坡度。

当只管全长小于或等于500mm,坡度值为5mm;大于500mm为10mm。

当一根立管连接两根支管,任其一根超过500mm,其坡度值均为10mm,坡度值正负偏差不超过设计要求坡度值的1/3.长度大于1.5m,应在中间安装管卡或脱钩。

18、地面构造由楼板或与土壤相邻的地面、绝热层、加热管、填充层、找平层和面层组成,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工程允许地面按双向散热进行设计时,各楼层间的楼板上部可不设绝热层。

(2)对卫生间、洗衣间、浴室和游泳馆等潮湿房间,在填充层上部应设置隔离层。

当采用发泡水泥为保温材料(绝热层),厚度一般为40-50mm。

19、加热管与分水器、集水器连接,应采用卡套式、卡压式挤压加紧连接;连接件材料宜为铜制;铜制连接件与PP-R或PP-B直接接触的表面必须镀镍。

20、加热管的环路布置不宜穿越填充层的伸缩缝。

必须穿越时,伸缩缝处应设长度不小于200mm的柔性套管。

21、分水器、集水器宜在开始铺设加热管之前进行安装。

水平安装时,宜将分水器安装在上,集水器安装在下,中心距宜为200mm,集水器中心距地面不应小于300mm。

分水器根部管道应加设套管。

22、每个环路加热管的进、出水口,应分别与分水器、集水器相连接。

每个分水器、集水器分支环路不宜多于8路,其单管道长度不宜超过100m。

每个分支环路供回水上均应设置可关断阀门。

在分水器之前的供水连接管道上,顺水流方向应安装阀门、过滤器、阀门及泄水器。

在集水器之后的回水连接管上,应安装泄水装置。

23、填充层的材料宜采用C15豆石混凝土,豆石粒径宜为5-12mm。

加热管的填充层厚度不宜小于50mm。

当地面荷载大于20KN/m2时,应会同结构设计人员采取加固措施。

加热管上部的填充层应用网扣为150mm*150mm,钢丝直径为4mm的钢丝网片满铺,钢丝网片的搭接宽度≥200mm。

24、加热管应设置固定装置。

可采用下列方法之一固定:

1)用固定卡将加热管直接固定在绝缘板或设有复合面层的绝缘板;

2)用扎带将加热管固定在敷设于绝缘层上的网格上;

3)直接卡在铺设于绝缘层表面的专用管架或管卡上。

4)直接固定于绝缘层表面凸起间形成的凹槽内。

加热管弯头两端宜设固定卡;加热管固定点的间距,直线段固定点间距宜为0.5-0.7米,弯曲管段固定点间距宜为0.2-0.3米。

23、加热管应按照设计图纸标定的管间距和走向敷设,加热管应保持平直,管间距的安装误差不应大于10mm。

24、加热管安装时应防止管道扭曲;弯曲管道时,圆弧顶部应加以限制,并用管卡进行固定,不得出现“死折”;塑料管及铝塑复合管的弯曲半径不宜小于6倍管外径。

26、在分水器、集水器附近以及其他局部加热管排列比较密集的部位,加热管外部应采取设置柔性套管等措施。

27、加热管出地面至分水器、集水器连接处,弯管部分不宜露出地面装饰层。

加热管出地面至分水器、集水器下部球阀接口之间的明装管段,外部应加装塑料套管。

套管应高出装饰面150-200mm。

28、混凝土填充层施工中,加热管内的水压不应低于0.6MPa;填充层养护过程中,系统水压不应低于0.4MPa。

29、卫生间应做两层隔离层。

卫生间过门处应设置止水墙,在止水墙内侧应配合土建专业做防水。

加热管穿止水墙处应采取防水措施。

30、排水管道的横管与横管、横管与立管的连接,应采用45º三通或45º四通和90º斜三通或90º斜四通。

立管与排出管端部的连接,宜采用两个45º弯头或弯曲半径不小于4倍管径的90º弯头。

31、立管上应每两层设置一个检查口,但在最低层和有卫生器具的最高层必须设置,其高度由地面至检查口中心一般为1米允许偏差±20mm应高于卫生器具上边缘150mm。

在连接二个或二个以上大便器或三个及三个以上卫生器具的污水横管应设置清扫口。

污水管起点的清扫口与管道相垂直的墙面距离,不得小于200mm,若污水管起点设置堵头代替清扫口,与墙面距离不得小于400mm,在转角小于135º的污水横管上,应设置检查口或清扫口。

32、通气不得与风道或烟道连接,高出屋面不得小于300mm在通气管出口4m以内有门窗,通气管应高出门窗顶600mm或引向无门窗一侧;在经常有人停留的平屋面上,通气管应高出2m。

33、硬聚氯乙烯管道,不得穿越烟道、沉降缝和抗震缝。

管道不宜穿越伸缩缝,当需要穿越时,应设置伸缩节。

当管道设置伸缩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层高小于或等于4m时,污水立管和通气立管应每层设伸缩节;当层高大于4m时,其数量应根据设计伸缩量和伸缩节允许伸缩量计算确定。

2)污水横支管、横干管、器具通气管和汇合通乞管上无汇合管件的直线管段大于2m时,应设伸缩节,但伸缩节之间最大间距不得大于4m。

3)伸缩节设置位置应靠近水流汇合管件:

①立管穿越楼层处为固定支承且排水管在楼板之下接入时,伸缩节应设置于水流汇合管件之下。

②横管上设置伸缩节应设置于水流汇合管件上游端。

③伸缩节插口应顺水流方向。

④埋地或埋设于墙体混凝土柱体内的管道不应设置伸缩节。

34、Φ75以下(含75)的立管管道,间距不大于1m,每层不少于2个固定支撑;Φ75以上立管管道,每层加一个固定支撑。

水平主干管在始末端必须加固定支撑,中间部位,Φ75以下(含75)每50cm一个固定支撑;Φ75以上每1m设1个。

水平干管变径处,大边角在下,小边角在上;立管变径处,小边角靠墙面。

35、为了便于安装和维修,排水立管中心距与抹灰后墙面的距离为:

管径为50mm时,为100mm;(净距7.5厘米)管径75mm时,为110mm;(净距7.25厘米)管径110mm时,为130mm;(净距7.5厘米)管径为130mm时,为150mm。

(净距8.75厘米)立管管卡间距不得超过3m,当楼层高度小于、等于4m时,立管上可只设一个管卡,管卡应设在承接口上面。

36、卫生器具的安装应采用预埋螺栓或膨胀螺栓安装固定。

37、排水栓和地漏的安装应平正、牢固,低于排水表面,周边无渗漏。

地漏水封高度不得小于50mm。

38、安装工程中专业管路交叉多、作业面狭窄的部位:

管井、走廊吊顶等,安装前应根据各专业施工图纸、二次装修图纸及各专业规范的要求深化设计,进行管路的综合布局,绘制综合管线图、剖面图及相关方案经分公司技术负责人审查后进行施工。

原则:

1)确保整体建筑物功能;

2)满足国家施工验收规范、地方法规要求;

3)满足业主对建筑物空间及顶棚、工艺设备安装高度的要求;

4)所有管线的安装位置和标高综合考虑,宜采用综合(共用)支架,保证观感质量;

5)管线上的设备及阀门等设施维修保养方便。

39、省优以上目标工程中给水管管径小于等于100的镀锌管道,必须采用丝接或卡箍连接,严禁焊接。

40、采暖、消防、生活给水及硬聚氯乙稀管道穿墙(楼板)应按设计要求及规定加设套管,套管规格比管道规格大两个。

安装在楼板内的套管顶部高出地面2厘米;在卫生间、厨房等用水量较大的场所高出地面5厘米,底部与楼板底饰面平齐;安装在墙体内的套管两端与墙饰面相平。

套管间隙一致,填塞密实。

41、成品地漏安装在楼地面的最低处,卧入地面位置、深度正确,成活后篦子活动自如,篦子顶应低于成活地面5mm,周边封闭严密、平整光洁,同一工程标准一致。

42、消防水泵和消防水池分别为两个独立基础时,其刚性管道的连接应加装柔性连接管,消防水泵吸水管阀门应采用蝶阀。

43、防水套管成品或加工件应在端部显著位置有清晰标识:

制造厂或厂标、套管名称、型号、公称直径、材料等;各类防水套管及使用符合设计及国家标准要求,套管穿墙处非混凝土墙时应局部改用混凝土墙壁,其浇筑范围比翼环直径大200mm且一次将套管浇围于墙内;柔性(刚性)套管穿墙处墙厚应不小于300mm(200mm),否则应将墙壁一边或两边加厚,加厚部分直径不小于环翼直径+200mm。

44、地下室穿墙电缆管道处的做法:

穿墙管子加设止水钢板;穿墙管必须刷防锈漆处理;管道外侧加法兰盘、盲板连接并加设油麻水泥填充。

45、水系统管道与电工穿线管拐弯处的支架设置水系统管道和电工穿线管拐弯处的支架,支架距离弯头的距离、设置位置、数量等,可按以下几种做法:

46、支架制作埋墙部分必须打燕尾。

予留的给排水及采暖管道支托架要用水泥砂浆灌实,水泥砂浆表面应凹入墙面面层10mm,以备土建面层抹灰。

47、对于消防工程的水泵泄水和湿式报警阀泄水应采用管道直接排至集水坑。

48、对于明装管道支架,应采取将角钢沿45度割开,然后进行斜焊接,接口处进行打磨平整。

49、暖气干管分环路进行分支连接时,应考虑管道伸缩要求,一般不得采用丁字型直线管道连接。

正确的安装形式见下图:

50、给水管道不得穿越变电间、电子计算机房、网站、配电间(室外)、电表间,并不得通过配电盘(柜)、仪表盘(柜)等的上方。

51、地下采用铸铁管、地上采用塑料管的排水系统,应保证铸铁管承口不露地面,插入铸铁管的塑料管端应用砂纸打毛后进行石棉水泥接口。

52、不安装卫生器具的排水接口甩口高出地面100-150mm,并临时封堵。

53、采暖镀锌钢管不得采用补芯,应采用异径接头。

54、供暖系统立管上安装自动排气阀的,自动排气阀的安装高度为距离顶板300mm为宜。

55、散热器支管应设置乙字弯管。

56、自动喷洒管道系统:

自喷末端试水装置的压力表应安装在阀门之后。

57、室内装饰立面上的风口要居板块中并与立面造型协调一致。

吊顶上的风口安装时,确保风口处于板中,所有风口横平竖直,处于一条直线,且确保风口与吊顶板结合紧密。

58、风管安装做法为:

1)风管连接时,法兰螺栓穿接方向应与风管内空气的流动方向相同,且螺栓穿接长度应长短一致。

2)支吊架槽钢头及角钢的朝向,同一区域内应该只有两个朝向(横向和纵向)。

且风管支吊架间距应统一、均匀,弯头两端均应加设支吊架。

3)吊杆距横担的端头1.5厘米;

4)安装期间,吊杆外留5厘米;安装、保温、打压等工作完,通过报验后,对吊杆进行切割,吊杆在螺帽外留1厘米。

5)横担两端打45度坡口,并打磨光滑。

59、风管保温

1)如设计和业主无要求,明装风管保温层外宜进行通长铁皮包角,外缠压沿膜,压沿膜不得松动,缠绕时相互搭接,使保温材料外表面形成两层压沿膜缠绕,甩头要用胶粘牢,以保证平整美观。

2)风管保温外如需采用钢板或铝板进行外保护时,要求板材搭接缝应顺水,且连接严密。

闭合所用自攻螺丝应采用短型,避免破坏保温层。

60、与通风机等振动设备连接的风管,应装设柔性短管,长度一般为150-300mm,不得作为异径接管使用,连接处应严密、牢固、可靠。

柔性短管在制作安装过程中不得出现扭曲现象,两侧法兰应平行。

61、管道弯头处橡塑保温做法;

1)弯头部位的橡塑海棉板不允许裁剪拼接,均为整体一次性拉制成型。

2)按弯头形状统一放样制作模具,按模具裁成整体的橡塑板块。

3)从弯头外侧开始向内侧用力挤压、拉伸,方向与力度要一致。

62、阀门、过滤器等不规则体橡塑保温做法:

(采用镀锌板支撑体外橡塑保温法)

1)阀门最大部位的外周长尺寸加上80mm的铆拉距离,为镀锌板支撑体的裁剪长度。

2)阀门的整体厚度加上两侧保温层的厚度,为镀锌板支撑体的裁剪宽度。

3)将裁好的薄镀锌板紧固在阀门上,用拉铆钉固定,在阀体与支撑体之间的空置部位满塞保温材料。

4)在镀锌板支撑体和裁好的橡塑海棉板内侧均涂刷好专用粘结剂,从阀门中间部位开始粘结,然后向两侧平展,由两人同时均匀用力轻轻挤压对缝粘结成型。

63、PVC雨水管的卡具间距不应大于2m,每4m设置一个伸缩节,卡具应固定在伸缩节上;PVC雨水管由于温度变化伸缩较大,所以卡具必须固定在伸缩节上。

水落管的根部距散水高度不应大于20厘米,并用5#角钢进行加固,防止碰损坏脱落。

64、落水管安装时,排水铸铁管必须涂刷防锈漆,漏水斗必须打卡子固定,当落水管卡子为PVC时,其固定间距为1米;当为铁质材料时,固定间距为1.5米,每单体工程的每道卡子必须在同一水平位置,卡子与饰面交界处打密封胶处理。

落水管最好位于窗垛中间,提高观感。

二、建筑电气工程

1、金属导管严禁对口熔焊连接;镀锌和壁厚小于等于2mm的钢导管不得套管熔焊连接。

以专用接地卡跨接的两卡间连线为铜芯软导线,截面积不小于4mm2;采用套管连接时,套管长度宜为管外径的1.5-3倍,对口处应位于套管中心,采用焊接时,焊缝应牢固严密,采用紧定螺钉连接时,螺钉应拧紧,在振动的场所,紧定螺钉应有防松动措施。

连接处两端应焊接跨接接地线或采用专用接线卡跨接。

2、当电线保护管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中间应增设接线盒或拉线盒;1)管长每超过30米,无弯曲;2)管长每超过20米,有一个弯曲;3)管长每超过15米,有2个弯曲;4)管长每超过8米,有3个弯曲。

金属电线保护管和金属盒(箱)必须与保护地线有可靠的电气连接。

电线保护管的弯曲处,不应有褶皱、凹陷和裂缝,且弯曲程度不应大于管外径的10%,配管的弯曲半径不宜小于管外径的6倍。

3、当导管在砌体上剔槽埋设时,应采用强度等级不小于M10的水泥砂浆抹面保护,保护层厚度大于15mm。

4、金属导管的内外壁应防腐处理:

埋设于混凝土内的导管内壁应防腐处理,外壁可不防腐处理。

5、建筑物的顶棚内,必须采用金属管、金属线槽布线;吊顶上的灯位及电气器具位置先放样,且与土建及各专业施工单位商定,才能在吊顶内配管;接入器具的柔性导管的长度在照明工程中不大于1.2米。

6、保护电线塑料管的外壁应有间距不小于1米的连续阻燃标记和制造厂标;塑料管管口平整光滑;管与管、管与盒(箱)等器具采用插入法连接时,连接处结合面涂专用胶合剂,接口牢固密封。

7、金属软管与刚性金属导管、桥架(线槽)、设备、器具等的连接采用专用接头,过渡连接处应做接地跨接。

火灾自动报警、联动系统敷设的金属软管外壁应同刚性金属导管一样进行防火处理。

复合型金属软管阻燃指标应满足建筑装修设计要求并提供相应的材质证明或检测报告。

8、导线的连接当设计无特殊规定时,导线的芯线应采用焊接、压板压接或套管连接。

9、电线、电缆的回路标记应清晰,编号准确。

10、顶棚内由接线盒引向器具的绝缘导线,应采用可挠金属电线保护管或金属软管等保护,导线不应有裸露部分。

11、当采用多相供电时,同一建筑物、构筑物的电线绝缘层颜色选择应一致,即保护地线(PE线)应是黄绿相间色,零线用淡蓝色;相线用;A相——黄色、B相——绿色、C相——红色。

12、线盒内导线的预留长度不宜小于150mm。

13、管内穿线宜在建筑物抹灰、粉刷及地面工程结束后进行,穿线前,应清除管内杂物和积水。

管口应有保护措施,不进入接线盒(箱)的垂直管口穿入电线、电缆后,管口应用胶带密封。

14、不同回路、不同电压等级和交流与直流的电线,不应穿于同一导管内,但下列几种情况或设计有特殊规定除外。

1)电压为50V及以下的回路(不含火灾自动报警系统);2)同一台设备的电机回路和无抗干扰要求的控制回路;3)照明花灯的所有回路;4)同类照明的几个回路,可穿入同一根管内,但管内导线总数不应多于8根。

15、同一交流回路的导线应穿于同一钢管内。

导线在管内不应有接头和扭结,接头应设在接线盒内。

管内导线包括绝缘层在内的总截面积不应大于管子内空截面积的40%。

16、暗敷在现浇板内的配管应在吊顶上板前吹管、穿线,发现不通及时整改,确保上板后不再上顶棚作业;上板后把灯位定好、开孔。

17、安装电气照明装置时,应采用预埋吊钩、螺栓、螺钉、膨胀螺栓、尼龙塞和塑料塞固定,严禁使用木楔。

当设计无规定时,上述固定件的承载能力应与电气照明装置的重量相匹配。

18、危险性较大及特殊危险场所,当灯具距地面高度小于2.4米时,应使用额定电压为36V及以下的照明灯具,或有专用保护措施。

19、当灯具距地面高度小于2.4米时,灯具的可接近裸露导体必须接地(PE)或接零(PEN)可靠,并应有专用接地螺栓,且有标识。

20、灯具及其配件应齐全,无机械损伤、变形、涂层剥落和灯罩破裂等缺陷。

灯具不得直接安装在可燃构件上;当灯具表面高温部位靠近可燃物时,应采取隔热、散热措施。

21、变电所内(包括设备层的配电室),高低压配电设备及裸母线的正上方不应安装灯具。

22、对装有白炽灯泡的吸顶灯具,灯炮不应紧贴灯罩;当灯泡与绝缘台间的距离小于5mm时,灯泡与绝缘台间应采取隔热措施。

23、采用钢管作灯具的吊杆时,钢管内径不应小于10mm,钢管厚度不应小于1.5mm。

吊链吊灯的灯线不应受拉力,灯线应与吊链编叉在一起。

软线吊灯的软线两端应做保护扣;两端芯线应搪锡。

同一室内或场所成排安装的灯具,其中心线偏差不应大于5mm。

灯具固定应牢固可靠。

每个灯具固定用的螺钉或螺栓不应少于2个;当绝缘台直径为75mm及以下时,可采用1个螺钉或螺栓固定。

公共场所用的应急照明灯和疏散指示灯,应有明显标记,无专人管理的公共场所照明宜装设自动节能开关。

24、当灯具重量大于3kg时,应采用预埋吊钩或螺栓固定;当软线吊灯灯具重量在0.5kg及以下时,采用软线自身吊装,大于0.5kg的灯具采用吊链,且软电线编叉在吊链内,使电线不受力。

25、嵌入顶棚内的灯具应固定在专设的框架上,导线不应贴近灯具外壳,且在灯盒内应留有余量,灯具的边框应紧贴在顶棚面上。

矩形灯具的边框宜与顶棚面的装饰直线平行,其偏差不应大于5mm。

日光灯管组合的开启式灯具,灯管排列应整齐。

其金属或塑料的间隔片不应有扭曲等缺陷。

26、花灯吊钩圆钢直径不应小于灯具挂销直径,且不应小于6mm。

大型花灯的固定及悬吊装置,应按灯具重量的2倍做过载试验。

27、插座的接线;单相两孔插座,面对插座的右孔或上孔与相线连接,左孔或下孔与零线连接;单相三孔插座,面以插座的右孔与相线连接,左孔与零线连接;单相三孔、单相四孔及三相五孔插座的接地(PE)或接零线(PEN)接在上孔。

插座的接地端子不与零线端子连接。

同一场所的三相插座,接线的相序应一致。

接地(PE)或接零线(PEN)在插座间不串联连接。

当交流、直流或不同电压等级的插座安装在同一场所时,应有明显的区别,且必须选择不同结构、不同规格和不能互换的插座;配套的插头应按交流、直流或不同电压等级区别使用。

28、暗装的插座应采用专用盒,专用盒的四周不应有空隙,且盖板应端正,并紧贴墙面。

在潮湿场所,应采用密封良好的防水防溅型插座,其安装高度不低于1.5m。

29、埋于土壤中的人工垂直接地体宜采用角钢、钢管或圆钢‘埋于土壤中的人工水平接地体宜采用角钢、圆钢,圆钢直径不应小于10mm,扁钢截面不应小于100mm2,其厚度不应小于4mm,角钢厚度不应小于4mm,钢管壁厚不应小于3.5mm。

人工垂直接地体长度宜为2.5m,接地体的距离及人工水平接地体间的距离宜为5m;埋设深度不应小于0.6m。

30、当设计无要求时,突出屋面的放散管、风管、烟囱等物体可装接闪器,但应和屋面防雷装置相连。

在屋面接闪器保护范围之外的非金属物体应装设接闪器,并和屋面防雷装置相连。

31、避雷网带焊缝应饱满均匀,满足搭接长度,防腐良好。

32、金属软管的使用应限于过渡性连接,敷设应规范:

1)动力工程中长度不大于0.8mm,照明工程中长度不大于1.2mm。

2)金属软管与刚性金属导管、桥架(线槽)、设备、器具等的连接采用专用接头,过渡连接处应做接地跨接。

3)火灾自动报警、联动系统敷设的金属软管外壁应同刚性金属导管一样进行防火处理。

4)复合型金属软管阻燃指标应满足建筑装修设计要求并提供相应的材质证明或检测报告。

33、安装在同一建筑物、构筑物内的开关,应采用同一系列的产品。

开关的通断位置应一致,且操作灵活,接触可靠。

开关安装的位置应便于操作,且不宜装在门后。

开关边缘距门框边缘在距离为0.15-0.2m,开关距地面高度宜为1.3m,拉线开关距地面高度宜为2-3m,且拉线出口应垂直向下。

托儿所、幼儿园及小学不宜小于1.8m,同一场所安装的插座高度应一致。

车间及试验室的插座安装高度距地面不宜小于0.3m,特殊场所暗装插座不应小于0.15m,同一室内安装的插座高度差不宜大于5mm,并列安装的相同型号的插座高度差不宜大于1mm,落地插座应具有牢固可靠的保护盖板。

相线应经开关控制,民用住宅严禁装设床头开关。

34、照明配电箱的金属框架必须接地(PE)或接零(PEN)可靠;装有电器的可开启门,门和框架的接地端子间应用裸纺织铜线连接,且有标识。

3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