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文学复习提纲.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822730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67 大小:84.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比较文学复习提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比较文学复习提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比较文学复习提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比较文学复习提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比较文学复习提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比较文学复习提纲.docx

《比较文学复习提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比较文学复习提纲.docx(6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比较文学复习提纲.docx

比较文学复习提纲

比较文学

第一编 绪论

第一章比较文学的定义与目标

第一节“比较”的真谛----跨越与开放

什么是比较文学?

此中“文学”属文学研究,不包括文学创作。

比较文学属文学研究的一个分支。

雷马克的定义

美国学者亨利·雷马克(HenryRemak)认为:

比较文学是超出一国范围之外的文学研究,并且研究文学与其它知识及信仰领域之间的关系,包括艺术、哲学、历史、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宗教等等。

简言之,比较文学是一国文学与另一国或多国文学的比较,是文学与人类其它表现领域的比较。

两种比较观念与意义,1,跨国,地域上打通国家与民族的界限, 2,跨学科,即文学与其它知识表现领域之比较。

可见,“比较”的真谛在于跨越和打通既定界限,比较文学的本质也在于它是一种跨越界限的文学研究。

比较文学的开放性

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它体现出其开放性,它表现在其视野不受时空的限制,同时富有开拓精神,克服观念的束缚,探索新问题与新方法。

总之,比较文学不是简单的文学加比较,比较是以跨越为前提,以开放为特征,是一门新学科。

第二节 比较文学的定义

任何一门学科的定义与界定都在不断地调整以反映实际。

雷马克定义中跨国性说法的局限性,“国家文学”与“民族文学”,国家包括一种或多种民族,国家有历史限定性,民族则比较稳定。

所以,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是跨越民族的界限,而不是跨越国家的界限。

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又是民族的首要特征,跨民族界限往往与跨语言界限紧密联系。

所以,用跨民族和跨语言的提法比跨国界的说法更为准确些。

跨文化

东西方文化比较的盛行,跨文化研究出现。

跨文化不仅超越民族文化,更是超越文化体系。

美国学者昆斯特,维斯坦因(曾经反对在不同文化体系的文学进行比较,后来因自己的偏狭而后悔)、国际比较文学学会前主席佛克马对中国学者进入学界后可能会带给西方理论的冲击给予了正面评价。

跨民族的比较研究进入到跨文化体系的比较研究,意味着对比较文学真谛有更深层的理解。

跨学科

文学与其它艺术门类、与社会科学、人文学科及自然科学的关系,出现了许多交叉、边缘、综合学科,这种跨学科(interdisciplinary,或cross-disciplinary)的文学研究日益受到重视。

开拓了新的研究领域。

既研究其互相影响、渗透的关系,又超出其直接联系而研究其互相阐发印证的关系,以便更好地提示文学作品的内在蕴涵和文学发展的规律。

因此,把比较文学看作是四个跨越,更为合理。

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

“四个跨越”补充说明

一、四个方面是对比较文学作为一门学科的总体的全面的概括,而不是指具体的研究实践。

在具体的研究实践中,只要涉及了其中的一个方面即可。

另,四个方面也不能等量齐观,跨民族是最根本的。

二、“四跨”具有广泛的含义,即指比较文学的研究视野,也指比较文学研究对象的一个必备的特性,也可指比较文学的特殊视角和特殊方法,甚至可指评论者的心态。

三,“四跨”中,除跨学科外,其余三“跨”互相联系,内容上有重叠,但各有所指。

“四个跨越”补充说明

四,跨文化是定义的新意,指的是跨越文化体系。

对比较文学来讲,跨民族是基本的,是其底线,跨民族与跨文化有所区别。

五,跨学科文学研究的提出,为比较文学开拓了广阔的领域,因此,要把握好这个跨越的限度,否则,会千万学科的模糊,甚至学科自身被淹没。

最后,学科的定义只能是对该学科本质属性与本质特征的规定,不能把一切问题都容纳起来。

所以对学科定义的把握只能从主体与整体精神上加以理解。

马克思与恩格斯论述“世界文学”

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

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

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

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

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

民族文学指:

在某个民族土壤上产生的具有自己独特的历史传统和民族特色的文学。

它受制于本民族的文化背景,由民族的政治、社会、心理、语言等条件所决定,同时也反映了本民族的审美心理与美学品格。

世界文学概念有多种解释。

本文所指的是,马克思与歌德的视见。

世界文学是他们对文学未来的一种远瞻,指人类文学将发展到一个新的理想的历史阶段。

在这个阶段里,早先割裂的状况必将消除,各民族文学将成为人类的共同的精神财富,它们统一起来,构成一个伟大的绚丽多彩的综合体。

从民族文学走向世界文学

世界文学与民族文学并不互相对立,也不互相代替。

各民族文学共同构成了世界文学的整体。

所以,世界文学的到来并不是民族文学的消亡,相反,世界文学是以民族文学的繁荣为基础的。

世界文学也离不开民族文学。

不存在一个抽象的世界文学。

民族文学的稳定性,独特性与差异性,

实际上,从民族文学走向世界文学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民族文学的差异不可能消除,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民族文学还会发生碰撞与冲突,因此文化差异与文化冲突,况且,意识形态的差异更使文化冲突彰显。

文化差异与文化冲突

文化对话与交流

文化交流要有平等的态度与真诚的对话。

找到双方都能理解的新话语,共同的话题进行多视角与多层次的讨论,通过翻译。

以世界文学为背景,以它种文学为参照系,在比较之中重新认识自己,了解他人。

探求人类文学的共同规律。

如钱钟书言“比较文学的最终目的在于帮助我们认识总体文学乃至人类文化的基本规律。

第二章比较文学的历史和现状

第一节国外比较文学

一、史前史——比较文学的孕育过程

一些西方学者把比较文学作为一门正式学科产生之前的历史,即它的“史前史”一直追溯到古希腊罗马时期。

在史前阶段,研究者的比较意识是自发的,并无理论和方法上的自觉。

(一)古希腊-亚里斯多德(前384~前322)

亚里斯多德在《诗学》中创立的“模仿说”是后来产生比较文学渊源学的直接理论根源。

他正是在进行文学比较中提出这一学说的:

(二)古罗马

能对不同国家的文学进行比较的,则是古希腊文化的直接继承者——古罗马人。

贺拉斯:

罗马帝国初期的诗人和文艺批评家,他是首先将希腊与罗马文学进行比较的批评家。

贺拉斯在他的《诗艺》一书中,通过不同国家的文学的比较,来阐发他的“寓教于乐”的主张;

但丁(1265~1321)

中世纪的欧洲,由于共同的信仰和语言,人们开始产生整体观念。

但丁在《论俗语》中按照方言的不同将欧洲文学分成北、南、东三个部分,并加以对照比较。

他也曾将自己同法国三位诗人的作品进行比较。

但丁所作的比较有个显著的特点,即不再象过去的传统那样,只着眼于古希腊文学比较,而是开始转向同他年代相近的别国作家进行比较了。

整个文艺复兴运动时期资产阶级在借助于“古典学术话语再生”的过程中,从当时的需要和新的创作经验出发,去探讨柏拉图、亚里斯多德、贺拉斯等人的理论,从而出现了古与今的鉴别以决定取舍的热潮。

十七世纪以法国为代表的古典主义大师们继承了“比较”的传统,经古典主义运动和“古今之争”(布洛瓦-贝洛),这种方法在文学评论中得以广泛应用和发扬。

(五)启蒙时期

启蒙思想风靡欧洲,法国和英国的政治思想文化及文学对全欧的影响进一步扩大;东方文化传入欧洲。

比较文学的理论和方法逐渐萌芽。

伏尔泰(1694~1778)

比较文学理论和实践的远祖之一。

《论史诗》等著作中,首先提出用比较的方法来研究欧洲各民族史诗的意见。

他希望通过对不同时代、民族、风格的诗人的研究,探寻“共同的法则”,同时又维持并增强民族个性。

评论(与欧洲同类剧比较)并按照自己的启蒙思想和理性原则改编中国元杂剧《赵氏孤儿》为《中国孤儿》。

莱辛(德,1729~1781)

《汉堡剧评》,用比较的方法讨论欧洲戏剧。

如亚里士多德和法国古典主义的理论比较,莎翁《哈姆莱特》和伏尔泰《塞密拉密斯》中的”鬼魂”比较等,作了平行研究和影响研究方面的尝试。

《拉奥孔》,诗与画的比较,探索了文学和艺术的关系这类跨学科的问题。

赫尔德(德,1744~1803)认为文学史应该是一个整体。

所编《民歌集》是第一本较为丰富的“世界文学”选集。

歌德(1749~1832)提出“世界文学”的概念。

施莱格尔兄弟和斯达尔夫人都以自己深刻的文学观和比较的方法推动了比较文学的建立。

施莱格尔兄弟,兄从总体上描述了整个西欧的文学史,比较古典的文学和浪漫的文学;弟,比较语言学。

斯达尔夫人(法,1766~1817)

《论文学》通过比较的方法提出了文学取决于社会生活和地理环境的著名论点,

《论德国》则对德法两国的文学传统、社会生活和客观环境作了比较.

二、学科史

比较文学是一门研究对象由一个民族文学扩展到两个或两个以上民族文学的学科,其诞生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一是民族文学的建立及充分发展,二是跨文化视域的形成。

十九世纪后半期,这两个条件已基本形成。

使长期以来即隐含着的比较的方法得以系统化,使一直处于蕴涵和萌芽状态的比较文学在十九世纪终于发展成为一门有自己独特理论体系的学科。

100多年的比较文学学科建设史大体上可以为三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50年代)学科诞生与法国学派

1.比较文学诞生的标志:

比较文学杂志的出现

1877年匈牙利的梅茨尔创办《世界比较文学》

1887年,德国学者马克斯·科赫创办《比较文学杂志》,1901年又创办《比较文学史研究》

(一)第一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50年代)学科诞生与法国学派

比较文学理论著作的问世

1886年,英国学者波斯奈持出版世界上第一部比较文学理论专著《比较文学》

在大学开“比较文学”讲座和课程;

1870年,俄国维谢洛夫斯基在彼得堡大学开设总体文学讲座;

1871年意大利桑克蒂斯在那不勒斯主持比较文学讲座;

同年,谢克福德在美国康奈尔大学开办“总体文学与比较文学”讲座;

1892年,法国戴克斯特在里昂大学创办了比较文学讲座。

(一)第一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50年代)学科诞生与法国学派

比较文学学位论文、专著与工具书的出现

1895年戴克斯特(法)完成博士学位论文《卢梭与文学世界主义的起源》;

1895年贝茨(德)完成博士论文《海涅在法国》,并于1899年发表了《比较文学目录初稿》;

丹麦文学批评家勃兰兑斯完成了名著《十九世纪文学主流》(1872~1890)。

(一)第一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50年代)学科诞生与法国学派

2.法国学派:

比较文学的发展是从研究两国文学的相互影响和关系开始的,法国是比较文学的发祥地之一。

其理论主要在19世纪中叶以孔德为代表的实证主义哲学的影响下形成的。

法国学者为欧洲比较文学学科的建立和第一阶段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为此,20世纪五十年代以前,法国一直是国际比较文学的中心。

既使现在,法国学派也仍然是国际比较文学界的一面大旗。

(一)第一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50年代)学科诞生与法国学派

法国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戴克斯特

是法国第一位从现代意义上说的比较文学专家,他的博士论文《卢梭和文学世界主义的起源》是第一篇科学的比较文学专著。

最重要的贡献是使比较文学成为大学里的一门学科。

从1892年他就在里昂大学开设比较文学性质的讲座,他的学术活动具有划时代意义,标志着比较文学正式成为一门有条理、有系统的学科。

(一)第一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50年代)学科诞生与法国学派

巴尔登斯贝格维尔曼

是第一个系统地采用严密的考证方法研究外国文学对法国文学的影响的学者。

他治学严谨、知识广博,不但写了许多重要的著作,而且还对比较文学的书目作出了重大贡献。

(一)第一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50年代)学科诞生与法国学派

梵·第根

是第一个全面阐述法国学派观点的人。

他的《比较文学史》比较全面地,从比较文学的历史到方法和成果都一一作了系统的论述,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当时法国学派的观点。

全书共分“导言”、“比较文学的形成与发展”、“比较文学的方法成绩”、“总体文学”四部分。

(一)第一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50年代)学科诞生与法国学派

卡雷和基亚

确立法国学派体系。

基亚:

《比较文学》集中总结了这一时代法国学派的观点。

卡雷作了著名的序言,为比较文学下了著名的定义。

(一)第一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50年代)学科诞生与法国学派

法国学派的基本观点是:

(1)比较文学是文学史的一个分支,是国际文学关系史;

(2)比较文学只能研究各国作家及作品之间确实存在的相互影响的关系,即事实关系;

(3)不用美学观点去解释作品,或探讨不同作品之间的美学关系。

法国学派的三个失误:

A研究范围限于西欧文化体系与文化遗产的范围之内;

B有时过分拘泥于实证主义,忽略了同时要对文学作品的美学分析;

C有民族沙文主义的倾向的存在。

(二)第二阶段(20世纪50~70年代)美国学派的崛起和平行研究

美国比较文学可以追溯到19世纪70年代,沙克福德、盖利等在大学中开设了有关比较文学的专题讲座,此后又有一些比较文学杂志创办。

二战后,由于国际文化交流的加强,美国比较文学得到迅速发展。

主要代表人物有韦勒克、雷马克、列文、韦斯坦因、奥尔德里奇等

(二)第二阶段(20世纪50~70年代)美国学派的崛起和平行研究

韦勒克:

耶鲁大学教授、新批评派代表人物

1953年发表《比较文学的概念》,对法国学派提出批评,从此揭开两派论战的序幕。

教堂山会议

1958年,国际比较文学学会在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所在地教堂山举行第二次大会(教堂山会议)。

韦勒克宣读了论文《比较文学的危机》,对法国学派提出全面尖锐的批评。

这篇报告被认为是美国学派的宣言书,并引起两派长达十年的论战。

韦勒克对法国学派的批评

批评其影响研究的狭隘性,使比较文学缩小成了研究文学的“外贸”,而不能完整地研究艺术品。

批评其实证主义的方法,不能为作品研究提供什么有价值的东西。

批评其违背比较文学反对狭隘民族主义的初衷而陷入民族主义和文化扩张主义的泥潭。

不赞成排除美学评价的做法。

(二)第二阶段(20世纪50~70年代)美国学派的崛起和平行研究

雷马克:

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教授

1962年发表了《比较文学的定义和功用》,重新定义“比较文学”。

奥尔德里奇:

伊利诺大学教授

其《比较文学:

内容与方法》是美国比较文学界的又一部重要理论著作理论上的主要贡献主要是对无事实联系的“纯粹比较”的阐述,以及对“类同”和“对比”概念的考辩。

近年他提出了“环宇文学”和“文化多元主义”的观点。

(二)第二阶段(20世纪50~70年代)美国学派的崛起和平行研究

美国学派的基本观点是:

(1)比较文学是超越国界的平行研究;

(2)比较文学还研究文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美国学派的出现,拓宽了比较文学的研究领域,给比较文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其出现了新的生机。

(二)第二阶段(20世纪50~70年代)美国学派的崛起和平行研究

美国学派倡导平行研究的原因:

(1)美国多民族、多文化混合的文化背景,眼界开阔;

(2)美国历史短,在文学传统上无法与法国比;

(3)受盛行美国的新批评派影响。

该理论反对以作者生平、文学传统、社会背景为研究中心的传统批评方式,认为文学作品本身应有其独特的审美价值。

美国学派的三个失误:

A让比较文学研究几乎是无所不包;

B将“比较文学”导向了“比较文化”,从而有可能消失自己的学科特征;

C其比较文学研究仍然没有跨越东、西方两大文化体系。

前苏联比较文学的“复兴”

俄苏比较文学渊源:

“俄国比较文学之父”——维谢洛夫斯基19世纪末在彼得堡大学等创立总体文学讲座和课程。

主要研究各国文学间漫长的关系史和各民族文学间的异同现象。

他认为文学作品的类型发展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相类似的,具有阶段性的特征。

十月革命后的发展:

“否定——复苏——发展”

日尔蒙斯基:

“历史类型学”。

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在老师观点基础上发展。

侧重于文学现象与社会发展的内在联系的研究。

也较早地注意到了东西方文学的比较研究。

俄苏学派

(1)三个主要代表:

A维谢洛夫斯基:

其《历史诗学三章》提出了“借用说”和“多源说”.

开创了一种比较文学研究的新方法:

历史比较研究;

B日尔蒙斯基:

四种主要著作:

《文学的历史比较研究问题》(1960)、《作为国际性现象的文学流派》(1967)、《作为比较文学研究对象的中世纪文学》(1970)《比较文艺学:

东方和西方》。

C康拉德:

《现代比较文艺学问题》。

俄苏学派

(2)俄苏学派的四个特点:

A历史比较文艺学;

B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

C一种新的类型学研究;

D同时重视西方文学和东方文学,但做得不够。

俄苏学派

(3)俄苏学派的三个失误:

A局限于文艺学范围之内;

B时有“苏联中心主义”观念;

C以政治观念代替学术研究。

(三)第三阶段,20世纪70年代以后,经受三股世界性潮流冲击,面临新的挑战和生机

1.理论大潮

比较文学在20世纪60年代西方开始出现的诗学复兴现象的冲击下,开始将一些新理论(如现象学、阐释学、结构主义、符号学、女性主义、新历史主义接受美学、后殖民主义、解构主义等)引入比较文学的研究中。

(三)第三阶段,20世纪70年代以后,经受三股世界性潮流冲击,面临新的挑战和生机

(三)第三阶段,20世纪70年代以后,经受三股世界性潮流冲击,面临新的挑战和生机

2.东西比较文学的兴起

20世纪下半叶,随着东方和第三世界文化的崛起,西方文化一统天下的格局被打破,以此形成了东方学派。

(三)第三阶段,20世纪70年代以后,经受三股世界性潮流冲击,面临新的挑战和生机

东方学派主要以中国(包括港台)、印度、日本为主体,以有着悠久传统和辉煌遗产的、以中国文化和印度文化为背景的东方美学为其理论基础;其研究对象以跨东西方文化传统、跨语言界限的平等理论对话和一种既可用于西方、又可用于东方的文学阐释理论的探索为主要特色,同时把传统的比较文学的影响、平行和跨学科研究诸方法扩大到了一个广阔的语境,即东西方交流和沟通的语境。

中国的比较文学就是在这一形势下建立起来的。

(三)第三阶段,20世纪70年代以后,经受三股世界性潮流冲击,面临新的挑战和生机

3.文化研究热潮

20世纪中期以后国际文学研究“向外转”,强调了语境或背景对于理解和阐释作品的重要意义,自然指向了文化。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文化关系引起了普遍的重视。

亨廷顿《文明的冲突》引起了国际性争论,说明各国、各种文化类型的人们都开始意识到文化关系问题。

对比较文学的影响:

比较文学界对文化理论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且在文本研究中引进文化比较的视角,在文化层面上探寻根源,追求具有文化意义的结论。

第二节中国比较文学的历史

一、史前史

(一)中国比较文学的渊源——魏晋至唐宋

“格义”:

佛教传入之后的西晋时期,佛教界为弥合文化隔阂,调和思想冲突,借汉学典籍附会印度佛理。

第二节 中国比较文学的历史

一、史前史

(一)中国比较文学的渊源

自魏晋至唐宋即中外文化开始大规模交流的时期内,比较文学中探讨不同文学间的渊源、影响(唐段成式《酉阳杂俎》中对南朝吴均在《续齐谐记》中所写的“许彦鹅笼”故事的佛教来源作过研究等)、媒介(佛典翻译中“直译”、“意译”的争论)乃至平行类比(《酉阳杂俎》中对中印“月中蟾蜍”传说的不同说法作对照)、互相阐发(“格义”)的各种类型的研究都有了萌生的痕迹,但又是零散的、微弱的、不易察觉的。

(二)进一步发展(鸦片战争至五四前夜)

帝国主义列强侵入中国,激发志士仁人救亡图存、向西方学习的热潮。

中国比较文学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其特点有三:

一是在翻译西学极为繁盛的情况下,有关翻译理论的讨论继承了第一阶段的传统,有了较大的发展(如林纾翻译的西方小说,严复提出的“信、达、雅”的翻译标准等);

(二)进一步发展——鸦片战争至“五四”前夜

二是在中学西学孰优孰劣的讨论热潮中,文学研究中平行研究的文章增加了;

如梁启超盛赞西方小说在社会变革中的重要作用,贬抑中国小说“诲盗诲淫”;而保守派的代表徐念慈则盛赞中国小说,诋毁西方小说。

(二)进一步发展——鸦片战争至“五四”前夜

三是比较文学研究的范围较前扩大,出现了象王国维、梁启超等博古通今、融汇中西的学者,以及一些颇有见地的论文。

王国维:

“取外来之观念,与固有之材料互相参证”(陈寅恪语),借叔本华的悲剧理论阐发《红楼梦》,立论高超。

鲁迅的1907年作的《摩罗诗力说》和《文化偏至论》比较分析了各民族文学发展的特色。

他指出应在众多的比较中才能找到发展中国新文学的途径。

“意者欲扬宗邦之真大,首在审己,亦必知人,比较既周,爰生自觉。

”“别求新声于异邦。

(三)趋向成熟——从“五四”到1949年

这30年间,中国比较文学研究进入其第三阶段。

有三大特点:

一、从鸦片战争以后开始的中学西学孰优孰劣的讨论发展为一场关于东西文化的深入持久的论战,对中国社会各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中国比较文学的成熟与这一思想运动息息相关;

论战的过程:

表面上罗列、对比东西文化的异同→深入比较本质上的差异和相似,探讨是否可以调和的问题→转入对封建文化、资本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文化这三种不同形态的文化关系等重大问题的讨论

(三)趋向成熟——从“五四”到1949年

二、这一时期的文学研究者大都兼具西学背景和国学功底,具备了进行比较文学研究的自觉性和能力,却因为国内政治动荡和连年的战争所阻断;

他们百分之八九十都曾游学欧美或东洋,有的直接接受过法国比较文学的熏陶和训练,他们对西方有深切的了解和感受,而且有较为深厚的旧学功底,回国后于高校执教(如吴宓、陈寅恪、朱光潜等)或主办杂志(郑振铎、茅盾等),自然将中国文学同西方文学进行比较,将中国文学放在世界文学的大格局中去研究。

同时,一些西方比较文学的论著也被译介过来:

章锡琛翻译本间久雄《新文学概论》;傅东华翻译洛里哀《比较文学史》;戴望舒翻译梵第根《比较文学论》等。

(三)趋向成熟——从“五四”到1949年

三是比较研究的规模、内容和方法上都较前一阶段有了长足的进展,出现了许多以明确比较为题的论文和专著,而且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取得了卓著的成绩,但是成熟的中国比较文学并没能促成学科的建立。

(三)趋向成熟——从“五四”到1949年

规模:

著名学者数十人,论著数百种;

研究方法:

明确提出了比较研究等新的方法。

郑振铎提出归纳法、进化论的引用和类似影响研究的方法;茅盾在神话方面的比较研究;不少学者引用西方的理论来阐释中国的文学问题,使其研究获得了新的研究角度。

(三)趋向成熟——从“五四”到1949年

研究的内容和范围:

影响研究(中印、中德、中英),平行研究(朱光潜-中西诗,尧子-中西戏剧,袁圣时-中西小说等),跨学科研究(主要集中在文学与艺术、文学与宗教)

钱钟书的《谈艺录》:

更自觉地采取了跨文化的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

东海西海,心理攸同;南学北学,道术未裂(《谈艺录》序)

二、学科史

(一)20世纪60、70年代:

中国比较文学在海外及港台地区的发展

率先开展中西文学比较研究的,是旅居海外的一批华裔学者。

身处东西方文化的交汇点,得天独厚的学术背景和深厚学识使其理论和实践对至今仍有很大影响。

例如:

刘若愚(中西诗学的比较),叶维廉(寻求“模子”)叶嘉莹(用西方理论辨析中国古诗词)

台湾学者在70年代开始注意比较文学的研究,并把研究重点放在中西文学的比较方面,“阐发法”即是他们在具体的学术实践中提出的一个重要研究方法,还与香港的学者先后提出了建立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设想。

二、学科史阶段:

比较文学的全面复兴

(20世纪80年代之后)

大陆建立比较文学学科是在20世纪80年代。

随着国家对外开放和世界文化交流的迅速开展而掀起高潮,很快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

1979年钱钟书《管锥编》(创作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生物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