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旅游发展总体规划.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817979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53.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保山旅游发展总体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保山旅游发展总体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保山旅游发展总体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保山旅游发展总体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保山旅游发展总体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保山旅游发展总体规划.docx

《保山旅游发展总体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保山旅游发展总体规划.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保山旅游发展总体规划.docx

保山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第一章规划总纲

1.1规划范围

本规划范围为保山市行政区域所辖的范围,包括隆阳区及腾冲、龙陵、施甸、昌宁四县,总面积19637平方公里。

1.2规划期限

本规划有效期限为2004年至2020年,分近、中、远三期进行规划,其中近期为2004——2010年;中期为2011——2015年;远期2016——2020年。

1.3规划依据

1、《旅游发展规划管理暂行办法》(国家旅游局,2000年);

2、《旅游规划通则》(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GB/T18971-2003);

3、《中国旅游业发展“十五”计划和2015、2020年远景目标纲要》(国家旅游局,2001年4月);

4、《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GB/T17775—2003);

5、《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1982年11月8日);

6、《风景名胜区暂行条例》(1985年6月7日);

7、《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1998年4月修订);

8、《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

9、《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建设部,GB50298—1999);

10、《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国务院,1993年);

11、《旅游安全管理暂行办法》(国家旅游局,1990年2月);

12、《旅游安全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国家旅游局,1994年1月);

13、《云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世界旅游组织、国家旅游局及云南省旅游局,2001年);

14、《保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保山市发展计划委员会);

15、其它相关法律及规范标准。

1.4规划原则

1、地域特色原则

突出其地方特色,尤其是异于云南省其它地区的地域特色,通过塑造特色旅游产品而后来居上。

2、市场导向原则

从分析市场出发,针对市场需求,对旅游资源进行筛选、加工、设计、制作,规划、开发成适销对路的旅游产品。

3、可持续利用原则

规划既要带来最佳的经济效益,也要考虑到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体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保护相协调。

做到开发与保护的一致,现状与未来的一致,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

第二章旅游资源与市场

2.1旅游资源

2.1.1旅游资源赋存

保山市旅游资源状况的分类统计如下:

景系

景类

景型

统计内容

备注

 

地文

景观

火山景型

腾冲火山、地热国家地质公园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神柱谷

景观山岳

云峰山

峡谷景型

澜沧江峡谷、怒江大峡谷

洞穴景型

清平洞、仙人洞、千佛洞

泉景型

腾冲热海旅游风景区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巴腊掌热泉旅游度假区

石瓢旅游度假区

鸡飞温泉风景名胜区

湖泊景型

北海湿地保护区

国家级重点保护湿地

瀑布景型

城市火山瀑布

河流景型

槟榔江

橄榄河热泉景区

气候

生物

景观

风景林景型

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联合国“世界生物圈保护区”

来凤山火山森林公园

国家森林公园

蕨树林、红花油茶林

天台山秃杉林

 

 

 

人类文化遗址景型

永昌古道

保山汉庄遗址

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李根源故居、艾思奇故居

传统聚落景型

和顺侨乡

保山历史文化名城

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腾冲历史文化名城

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楼阁景型

玉皇阁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纪念地

国殇墓园

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松山抗战遗址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惠通桥、霁虹桥、双虹桥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宗教/礼制建筑景型

梨花古坞

云峰寺、光尊寺

龙潭寺、华严寺、文庙

水映寺

现代人文吸引物

主题公园

太保公园、永昌文化园、腾越文化园

现代水工建筑景型

“808”湖山公园

茄子山水库生态旅游区

秧田洼风景区

其中火山、热海、高黎贡山属于保山品级最高的旅游资源,应作重点开发。

2.1.2旅游资源评价(见附表)

保山的旅游资源特点:

1、旅游资源总量丰富。

既有独特的自然资源,又有丰厚的人文资源。

2、资源品级较高。

腾冲的火山地热分布位居全国之冠,高黎贡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

3、资源分布密度较高,尤其是腾冲周围。

4、资源独特,与周边的旅游产品有较大的差异性。

2.2 客源市场定位及预测

2.2.1 市场定位

根据保山旅游业发展现状、经济发展水平、区位条件以及旅游资源的品级,保山市的市场定位应立足云南、积极拓展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以及环渤海经济带这三个经济发达的地区。

海外市场,除了巩固缅甸市场外,重点拓展东南亚、日本和港澳台市场,提高相应的市场份额。

1、国内市场定位

⑴一级市场:

以省内游客为主,为休闲、度假、观光的游客,其份额约占50%。

⑵二级市场:

主要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经济带三地的观光、休闲、度假游客,其份额约占30%,属于消费水平高的市场,消费额占到总消费额的一半以上。

⑶机会市场:

周边省份的观光度假游客,来云南参加会议会展的商务游客。

2、国际市场定位

⑴一级市场:

东南亚市场,特别是靠近保山的缅甸北部地区,如克钦邦等地。

⑵二级市场:

日本市场,港澳台地区,作为东南亚市场的重要补充,在规划的中远期将有快速增长。

⑶机会市场:

为欧美市场,主要通过新加坡、香港两个国际旅游中转站分流的欧美游客。

以及其它进行专项科学考察的游客。

2.2.2客源市场预测

根据保山市近几年旅游业的发展情况,经研究分析后预测游客增长如表

 旅游市场规模预测表

时间

年均游客数(万人次)

增长幅度(%)

近期

466

12.5%

中期

887

8%

远期

1184

4%

2004——2010年作为营销方案实施及项目建设时期,保证游客数稳步增长,达到一个较高平台。

2011——2015年接待设施及景点容量都有较大扩充,营销方案实施有了显著效果,游客数量有大的提升,达到一个较高平台,并期待质的突破。

2016——2020年游客流在市场选择下理性调整,增长速度减缓,有质的提升,即游客停留时间及消费额都有大的增加,旅游产业达到一个较高的经济平台,实现高效运行。

第三章产业目标及发展战略规划

3.1产业定位的总体描述

全国(旅游)亮点

省内(开发)热点

区域(效益)高点

地方(经济)支点

3.2发展目标规划

3.2.1总体目标

1、提高保山在国际和国内的市场竞争力和吸引力,把保山建成中国最具特色的精品旅游区之一,建成为中国连接南亚、东南亚的国际旅游枢纽和连接滇西北、滇西南和滇中的区域性旅游集散地,完成全省旅游热点“西移”的战略构想。

2、通过旅游业带动国民经济中商贸、服务业的发展,促进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

3、通过旅游业加快保山市城市化的步伐,促进城市基础设施的改善和城市功能的完善,使保山成为环境优美的现代化中小城市,成为云南省一个新兴旅游城市。

保山市及腾冲县力争进入全国优秀旅游城市的行列。

3.2.2发展思路

把握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良好契机,抓住中国加入WTO、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以及云南省培植旅游支柱产业、建设绿色经济强省等机遇,突出特色、选择亮点、点线互动,创立精品,做大做强保山旅游产业。

3.2.3阶段目标及指标

1、近期(2004——2010年)目标

⑴目标:

本期未即2010年,实现接待海外游客35万人次,接待国内外游客700万人次,旅游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5%左右

⑵思路:

选择在国内旅游发展中具有比较优势的腾冲这一亮点,率先突破,先发造势。

然后顺序开发高黎贡山、潞江坝产业旅游、松山战役遗址等景区。

同时,以南方古丝绸之路这条金线,把一个个沿线众多景区、景点连接成一条精品旅游线。

早日开通保山——缅甸密支那——印度雷多旅游线路,也就是著名的“史迪威公路”,大力发展边境旅游。

2、中期(2011——2015年)目标

⑴目标:

本期未即2015年,实现接待海外游客56万人次,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015万,旅游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8%。

⑵思路:

随着中国连接东南亚、南亚国际大通道的开通,将这条黄金旅游线沿着古丝绸之路向前延伸,拓展更大的旅游发展空间,最终把保山建成中国最具特色的精品旅游区和边贸旅游区之一。

3、远期(2011——2020年)目标

⑴目标:

规划期末即2020年,实现接待海外游客68万人次,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235万人次,旅游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接近24%。

⑵思路:

在国家的支持下,加强与缅方、印方等东南亚国家的国际合作,建成为联接南亚、东南亚旅游集散的和枢纽,成为有较大国际影响力的旅游区域。

3.3发展战略规划

3.3.1 错位竞争战略

在保山的周围,省内、省外、国外已经形成了许多著名的旅游地。

保山如果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争得一席之地,就必须创造出与周边地区不同的旅游产品。

由于保山在旅游资源方面确有其独特的方面,保山应选择自己最具特色的资源进行整合、开发,利用比较优势,增强地区旅游业的竞争力。

3.3.2 项目引擎战略

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是靠项目推动的,项目在旅游发展中处于核心的地位。

在保山推出一些具有较高的旅游价值,形成一定规模的重点旅游项目,以项目为突破口,促进保山旅游业整体发展水平的提升。

3.3.3 立体开发战略

在现有资源基础上,精心筛选,多维立体开发,多层次、多侧面地展示资源地域魅力,力推多维复合式旅游产品,以适应不同的目标市场需求。

3.3.4 区域合作战略

在保山旅游业发展的过程中,要放眼向外,置身于大的区域环境中,加强和周边地区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区域之间的合作有助于推动保山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市场的拓展。

3.3.5 资源变资产战略

保山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但经济欠发达,资金缺乏成为制约旅游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吸引外资和东部发达地区的资金来开发,可以迅速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优势。

第四章旅游开发空间布局规划

4.1 空间格局

经过对区域空间、资源品位的比较分析及对产业空间、市场机会的综合研判,确定本案总体空间布局为:

一片热土:

腾冲南部火山地热片区

一束彩带:

高黎贡山怒江峡谷生态体验带

一条古道:

滇西南古丝绸之路

一条边境:

中缅边贸边境游

4.2 重点片区(线)规划纲要

4.2.1 腾冲南部旅游区

1、位置范围

腾冲中南部的大范围区域,总面积约150平方公里。

2、功能定位

康体休闲、度假疗养、科普地学、文化体验、宗教感悟。

3、景观特色

地热奇观、火山孑遗、岩层剖面、宗教建筑。

4、项目开发方向

热海温泉疗养、火山地质观光。

4.2.2 高黎贡山怒江峡谷生态体验带

1、位置范围

北起芒宽,南至勐糯,约160公里段的怒江峡谷,包括高黎贡山部分山体,贯穿保山、龙陵、施甸沿江地区,总面积约200平方公里。

2、功能定位

生态体验、科学考察、登山漂流、挑战极限、休闲竞技。

3、景观特色

峡谷怒涛、特色植被、文化印迹。

4、项目开发方向

潞江坝热带作物园、民俗风情园、百花岭度假区、怒涛漂流、空中飞翔。

4.2.3中缅边境旅游区

1、位置范围

中缅边境口岸(猴桥、滇滩、自治口岸),特别是猴桥国家级口岸,通向缅甸密支那,作为中缅印国际通道的喉口,有重大战略意义。

其它还有滇滩等多个小型口岸通往缅甸。

2、功能定位

边境贸易、旅游购物、玉器集散。

3、景观特色

边陲风光、异国风情、边侨小镇。

4、项目开发方向

猴桥口岸规划建设宝石玉器市场和边境贸易区,及印缅文化风情园,开通保山----腾冲----猴桥---密支那购物游线。

槟榔江风光、瑞滇热泉、黑泥塘热泉、胆扎热泉、云岩寺等。

4.2.4 古道寻旧文化线

1、位置范围

东起古渡霁虹桥,攀登罗岷山石凿云梯路,过保山坝、青岗坝、怒江双虹桥,翻越高黎贡山斋公房入腾冲出缅甸,串联沿线景点,成串珠式结构。

在保山境域总长约120km。

2、功能定位

文化寻踪、历史追念、民俗风情、宗教感悟、综合接待。

3、景观特色

地域风情、特色建筑、宗教风采、古道幽情。

4、项目开发方向

永昌故郡观光区,古道寻迹,宗教之旅。

4.3 县区旅游规划纲要:

4.3.1 隆阳区

1、发展方向

⑴世界级“高黎贡山、怒江峡谷”生态旅游带的开发建设。

⑵建设旅游城市、营造城郊休闲带—采纳大众观光概念,走社区旅游发展道路。

2、旅游开发重点

⑴高黎贡山怒江峡谷生态体验区(龙头项目):

科学考察、古道探迹、二战觅踪、高山探险、森林浴、农业生态观光等。

⑵永昌文化区:

太保山公园、梨花坞宗教旅游区、永昌文化园、孝感泉、易罗池

⑶龙王塘公园

⑷卧佛寺宗教旅游区

⑸北庙湖度假区

⑹哀牢王御花园

⑺东海子

⑻大观庙

4.3.2 腾冲县

1、发展方向

⑴世界级休闲度假基地——“中国生态SPA康乐园”、“全国地质科考基地”、提升为世界地质公园

⑵滇西观光名城——游客集散地和接待地、申请“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向世界文化遗产努力。

⑶边贸特区——猴桥口岸、滇滩口岸、自治口岸。

保山旅游新的支撑点。

⑷文化热土——腾越文化、抗战文化、商贸文化、侨乡文化、历史遗迹。

2、旅游开发重点

⑴热海风景名胜区

⑵火山国家地质公园、北海湿地

⑶腾越文化区:

李根源故居、国殇墓园、和顺侨乡、来凤山国家级森林公园、绮

罗文昌宫、叠水河景区

⑷云峰山宗教旅游区

⑸猴桥边境旅游区

⑹胆扎傈僳族风情旅游区

⑺江苴——曲石文物旅游区

⑻大树杜鹃生态旅游区

4.3.3 龙陵县

1、发展方向

⑴区域节点—连接腾冲、隆阳区、德宏州三大旅游区的枢纽。

⑵温泉疗养

⑶战地回忆

⑷生态旅游

2、旅游开发重点

⑴邦腊掌温泉度假区

⑵松山抗战遗址

⑶小黑山、茄子山水库生态旅游区

4.3.4施甸县

1、发展方向

人文忆旧、归返自然、节假休闲

2、旅游开发重点

⑴石瓢温泉度假区、

⑵清平洞风景旅游区

⑶野鸭湖湿地旅游区

⑷摩苍寺森林公园

⑸姐妹湖度假区

⑹鱼洞旅游区

⑺三块石水库旅游区

4.3.5 昌宁县

1、发展方向

乡土休闲、温泉疗养、水域观光

2、旅游开发重点

⑴橄榄河热泉度假区

⑵鸡飞温泉度假区

⑶小桥温泉度假区

⑷龙潭寺风景区

⑸澜沧江生态旅游区

第五章项目组群及概念性规划

5.1 项目组群规划

本规划确定三个龙头项目、七个重点项目以及二十个补充项目见下表:

项目组群规划一览表

                     内   容

名  称

位置

龙 头

项 目

腾冲火山热海度基地

腾冲南部

高黎贡山怒江峡谷生态体验带

芒宽—勐糯怒江峡谷段

中缅边境旅游区

腾冲县

永昌故郡区

隆阳区

古道文化线

霁虹桥—双虹桥—腾冲

龙王塘度假区

隆阳区

腾越文化区

隆阳区

云峰山旅游区

腾冲县

邦腊掌热泉旅游度假区

龙陵县

松山抗战选址

龙陵县

二关避暑山庄、茄子山水库生态旅游区

龙陵县

石瓢旅游度假区、清平洞度假区、野鸭湖旅游区、娲女温泉、摩苍寺森林公园、姐妹湖风景区

施甸县

鸡飞温泉、秧田洼风景区、橄榄河热泉、小桥温泉、澜沧江生态旅游区、

昌宁县

胆扎傈僳族风情区、大树杜鹃生态旅游区

腾冲县

金鸡古镇、北庙湖、龙潭寺、瓦渡石林、哀牢王御花园、浦缥阿里山庄

隆阳区

5.2 龙头项目

5.2.1 腾冲火山热海度假基地

主要位于腾冲县南部,面积约150平方公里。

由二部分组成:

北部火山地质观光科考区,南部热海片区(腾冲南部温泉度假基地)。

1、北部火山地质观光科考片区

⑴现状概况

最典型的火山地质景观居全国之冠。

⑵创意构思

以保护为主,开发特色旅游产品,强调保持火山群原貌及原有生态,杜绝人为破坏及不合谐建筑,力争建成“中国地质科考基地”。

⑶功能组团

分为地质景观区、火山观光区两个片区产品

⑷规划要点

①地质景观区

以火山群、柱状节理、火山湖为依托,开发层次分明、内蕴丰富的垄断性产品,出售地质科学的美感与快感,强化特色体验项目,同时加大高科技含量,体现科学精神。

主要项目有:

北海湿地、叠水河、来凤山国家森林公园、打鹰山等,建设中应当注意:

●建筑材料以火山石材为主,较少修饰

●主题建筑与周边环境契合,体现项目内蕴

●以自然景观为主要展示内容,故应严格控制建筑数量、规模、布局,避免造成审美障碍。

●参与性项目设施应尽量采用天然竹、木材料,增强野韵、野趣。

②火山观光区

现有火山公园基础上,以保护为主,以认识自然、科普教育为主要功能,开发特色旅游产品,强调火山群原貌及原有生态,杜绝人为破坏及不合谐建筑。

主要项目有:

火山公园、顺江火山湖、柱状节理露头等,规划游客接待中心一座,提供资讯、展览及其它服务事宜。

建设中应当注意:

●建筑风格结合当地特点,同时又能体现科学内蕴,与火山景观契合。

●资讯方面提供导游服务及各类科普宣传材料,尽量加大科技含量,引入语言导览系统。

●展览方面可设“火山的履历”、“火山群自然生态及环境”、“世界火山”“火山与腾冲”等主题及表现地域特色的表现艺术展等。

●其它应加强门票、商店、急救、安全、通讯等各专项规划。

2、南部温泉度假基地

⑴现状概况

位于腾冲县南部,以热海为中心区,西至荷花乡,东到沙坝林场,南抵牛角山一线,北至和顺乡以南,面积约30平方公里,包括热海区与坝派巨泉、沙坝林场几大片区。

⑵创意构思

依托特色资源,面向特定市场,采取度假基地模式,走康体休闲旅游之路,重点发展康体、休闲、科考、养生系列产品,挖掘地域文化内涵,形成高附加值的特色产品体系,营造“中国生态SPA康乐园”,打造世界性休闲品牌。

⑶功能组团

分为坝派观光、热海洗浴、林场实践几个片区产品。

①荷花片区

●功能定位:

地质生态观光、水景观赏、民俗感受。

●主要项目

A、坝派巨泉

B、傣家村寨

②热海片区

●功能定位:

康体疗养、休闲度假、特色观光。

●主要项目

室内:

凯撒宫、扶桑苑、KURHAUS保养馆

室外:

阳光沙滩、星月广场、生态SPA康乐园

⑷规划要点

A、在温泉项目上,突破现有形式与规模的制约,多产业多维度综合开发,实现温泉旅游质的飞跃:

●形式多样化:

引入超声波水力按摩泉、林温泉、石温泉、花草温泉、药物温泉、酒温泉、咖啡温泉、瀑布温泉、冲喷温泉等。

●规模扩大化:

主要是突破原有地形限制,用保温管道导流,将温泉水引至开阔地,设温泉沙滩、广场及大型露天浴池等。

●功能定位明确化:

主要定位为康体、休闲、养生三大功能。

康体包括健身与美容两个方面;休闲则包括洗浴、桑拿、按摩等;养生则包括祛病、延寿等多种功能。

●产品专门化:

主要包括食、浴、疗、康、观等系列专项产品。

B、阳光沙滩:

穿井用管道将泉水引至开阔地或河谷沙滩等处,建设以温泉为主题的沙滩、广场及罗马式、日本式的巨型浴室、室内游泳池。

体现人本、人性关怀,创造日常性生活场景,将自然的赐予在阳光下展示给人,在更广阔的空间,让尽可能多的人参与这种沐恩的盛典,共同创造一种和谐、自然、平和的氛围,客观上造成一种行为主义艺术效果。

C、室内洗浴开发中华养生文化宝藏,推出宫庭美容汤系列、宫庭健身汤系列及宫庭康复汤系列。

室内巨型浴室及泳池可设罗马风格及日本风格,材质不同,风貌各异,能满足不同层次游客的需要。

D、洗浴之后的按摩放松,推拿服务应有特色。

结合传统医学,借鉴不同流派的手法,形成一脉。

E、生态SPA康乐园。

强调与环境互动,让身心在最自然的状态中完全展开,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和态度。

产品包括ResortSpa(SPA度假村,其特色是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户外与室内皆有宽阔的视野)和CitySpaitySPA(都会型SPA保养中心,注重专业级保养与按摩)。

F、KURHAUS保养馆。

属于长期停留的温泉保养区,充分利用泉水特性,结合大自然的环境,配合住宿设施及运动设施,开发出深受大众喜好,具社交功能的温泉社交馆。

由温泉活水保养馆、健康餐厅、培训基地、会议中心、产权酒店等组合而成。

G、突出火山矿泥洗浴及美容产品系列产品的开发。

H、设计要点

●景区大门及沿途建筑展示当地建筑风格,同时作适当艺术化处理。

●室内浴室:

罗马式的采用天然石材,单体形式,雄浑、大气,体现理性与崇高美感;日本式则采用群体园林形式,材料用湖石、天然木材及其它天然材料,风格含蓄、自然,体现亲情与宽容的东方意蕴。

●景区雕塑小品结合环境及周边建筑选取相应内容,多采用西南民族神话内容,表现地域文化色彩。

●建筑装饰采用地方民族特色工艺品,如木雕、竹雕、各类纺织物及挂件等。

●整体建筑布局要求和谐、自然,与周围环境相契合,不可破坏天然景观。

5.2.2 高黎贡山怒江峡谷生态体验带

1、现状概况

怒江峡谷被誉为世界第二大峡谷,高黎贡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三江并流”区域申报“世界自然遗产”成功,是本区开发的优势条件,以大峡谷将上述因素组合起来。

怒江峡谷东有怒山,西有高黎贡山,两岸夹峙,在保山区内252公里,近期选取芒宽——勐糯段开发,远期向南延长至木城边境,北边与怒江州衔接,共组滇西大旅游区,创造名牌精品旅游产品。

规划区选取其中若干段最有开发价值的河段结合高黎贡山特色资源,综合开发,主要包括:

芒宽片区、百花岭-江苴片区、潞江坝-石瓢片区、勐糯片区、木城片区等,其中木城片区作为二级项目,后续开发。

2、创意构思

依据区域特有资源现状,生态资源丰富而河谷较宽,典型峡谷风光不多,故着力开展生态体验为内容的旅游产品,同时也适当选址开展极限运动、各种趣味性运动项目及特色项目。

生态概念取其外延之意,突破常理,将生态分为两类:

一类是自然生态,另一类是人文生态,本区项目全依此涵义而设。

3、功能组团

⑴芒宽片区

①功能定位:

峡谷揽胜、挑战自我、民俗感受。

②主要项目:

●三叠水瀑布

●漂流

●傈僳族民族风情、民族节庆、婚俗

●独树成林、舞厅树、餐厅树

●怒江第一滩(芒宽沙滩)

⑵百花岭-江苴片区

①功能定位:

科学考察、峡谷度假、极限运动、康体疗养。

②主要项目

●高黎贡山生态体验

●登山、攀岩

●森林浴场

●双虹古桥、斋公房古驿站

●江苴古镇

●抗日战场遗址

●腾北大树杜鹃探赏

⑶潞江—石瓢片区

①功能定位:

生态体验、极限运动、温泉疗养。

②主要项目:

●潞江生态农业

●民俗风情:

十几个民族的节庆及生活习俗。

●石瓢温泉:

江边环境温泉沙滩开发项目。

●松山遗址:

抗战文化项目。

●运动项目:

漂流、水上飞机等。

⑷勐糯段

①功能定位:

特色观光

②主要项目

●仙人洞

●傣族风情

●亚热带河川风光

●影视基地

4、规划要点

⑴极限运动及其它趣味运动项目

主要包括漂流、滑翔机、水上飞机、气艇、直升机观光、登山探险、降溪、远足等。

主要是体验高山峡谷风光的雄奇与壮阔,是水上项目、空中项目、高山项目的组合,立体开发战略的体现。

⑵自然生态体验项目

主要包括自然景观的欣赏,自然生态的综合接触,如芒宽的三叠水瀑布、百花岭的峻岭重山、潞江风光、勐糯亚热带河川风景以及高黎贡山原始森林、峡谷特有生态资源及水生资源的实践认识,如大树杜鹃、树蕨等植物,白眉长臂猿、华南虎等动物及水生物种。

⑶人文生态体验项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