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精品教案集全册.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816465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238.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精品教案集全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精品教案集全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精品教案集全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精品教案集全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精品教案集全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精品教案集全册.docx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精品教案集全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精品教案集全册.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精品教案集全册.docx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精品教案集全册

 

教育科学出版社小学科学

二年级下册

 

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一、教材解读

二年级下册教科书由“磁铁"和“我们自己”两个单元组成,其中“磁铁”单元7课,“我们自己”单元6课,还有一个“科学阅读”内容,两个单元合计13课,原则上每课需1课时来完成教学。

1.“磁铁”单元

本单元的7课课题分别是:

《1.磁铁能吸引什么》,《2.磁铁怎样吸引物体》,《3.磁铁的两极》,《4.磁铁与方向》,《5.做一个指南针》,《6.磁铁极间的相互作用》,《7.磁铁和我们的生活》。

其中,1-2课研究的是磁铁能吸引怎样的物体以及怎样吸引,3-6课研究的是磁铁两极的特点以及指南针的制作,第7课是本单元的总结课。

本单元的学习线索有两条,分别是“磁铁与周围物体之间的作用”和“磁铁两极的特性”,这两条学习线索贯穿整个单元。

学生在趣味化的探究中观察与交流磁铁的特性,了解磁力能使两个不接触的物体产生相互作用,认识指南针的结构、功能和原理,利用磁铁的性质创造性地制作指南针以及磁铁玩具,从而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

在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做到以下三点:

(1)让学生多“体验”,体验磁铁实验带来的意外和惊奇;

(2)让学生多“观察”,仔细观察磁铁实验中的各种现象;(3)让学生多“论证”,利用磁铁实验中收集到的证据展开讨论。

特别说明的是,“磁铁”单元的学习不是小学生认识磁现象的终点,教科书依照课程标准,在高学段设置“能量”单元,从能量角度来探究磁和电的相互转化,从而体现“学习进阶”思想。

2.“我们自己”单元

本单元的6课课题分别是:

《1.观察我们的身体》,《2.通过感官来发现》,《3.观察与比较》,《4.测试反应快慢》,《5.发现生长》,《6.身体的“时间胶囊”》。

其中,1-4课从身体的结构人手,逐步发展到对感觉器官的认识,5-6课为学生提供了一次关注自身健康成长的机会。

本单元从认识人体的外部结构引入,设计了一些用感官(眼、耳、鼻、舌、皮肤)感知各种环境刺激的活动,并引导学生感受自己的成长发育过程,以此促进他们理解人的生命特征,并为他们在小学中、高学段学习人体系统打下基础。

在这个单元中,学生将有机会观察讨论人体的基本结构,将眼、耳、鼻、舌和皮肤作为帮助我们认识世界的感觉器官来认识,尝试回顾自己的生长以及期盼自己身体的生长变化。

学生主要完成两个任务:

一是通过用感觉器官进行观察,了解自已感觉器官的基本功能。

在观察中,发现感觉器官所接收的信息和已有的经验,能够帮助学生对周围的事物在识别的基础上进行比较、分析和判断。

二是要发展自己的健康意识,通过回顾之前的生长变化,学生将对自己身体健康生长的意识与对未来几年身体生长变化的期盼相结合,形成初步的健康意识。

上述两个单元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

仔细观察、如实记录,并能在观察和记录的基础上进行猜想和推理;当发现事实与自已原有的想法不同时,能尊重事实,养成用事实说话的意识;能围绕一个主题做出猜测,尝试从多个角度、用多种方式认识事物。

二、学情分析

1.思维层次和行为习惯

经过一个半学年的科学学习,学生的观察与描述能力有了明显的发展,但依然处于形象思维阶段,抽象概括和语言表达能力仍然比较弱,因此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仍然非常重要。

除了教科书为学生提供的“科学词汇”外,教师还要注重观察、记录方法的示范和引导,注重提供语言表达的范例。

二年级的学生已能初步控制自己的情感和行为,但还常有不稳定的现象,自制力还不强,意志力较差,遇事很容易冲动,活动的自觉性和持久性都比较差,且常与兴趣密切相关。

另外,他们精力旺盛、活泼好动,具有好奇、好动、好模仿等特点,在活动过程中需要通过不断巡视来关注学生的观察体验进展,用学生喜欢的形式(如游戏、积分、奖励)来促进学生更好地开展观察体验等活动。

2.知识衔接和学习基础

“磁铁”单元的学习学生是有良好的学习基础的。

因为磁铁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大多数学生都见过、玩过磁铁,对许多磁现象有一定的了解,也产生了一些疑惑,这就成为教学的起点。

“我们自己”单元是继“植物”和“动物”之后的第三个有关生命科学的单元。

从一年级开始,不同的观察活动都将感觉器官的观察活动作为一个活动重点来处理,学生对于感觉器官的功能已经很熟悉,所以在感觉器官的认识活动中,重点呈现了感觉器官对于人认识世界所具有的学习功能的表现,教学中的活动表现出从感觉入手到知觉判断的过程。

三、教学目标

1.“磁铁”单元

(1)科学概念目标

●推力和拉力是常见的力。

●磁铁能吸引铁一类的物体。

●磁铁可以隔着一段距离、一些物体对铁-类的物体产生吸引作用。

●磁铁不同部分的磁力强弱不同,磁力最强的部分叫磁极,一个磁铁有两个磁极。

●磁铁能指示南北方向。

指南的磁极叫南极,用字母“S” 表示;指北的磁极叫北极,用字母“N"表示。

●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是利用磁铁能够指示南北方向的特点制成的。

●钢针经过磁铁摩擦能变成小磁针,可以用来自制指南针。

●相同的磁极相互排斥,不同的磁极相互吸引。

(2)科学探究目标

●能用简单材料和方法做探究磁铁性质的实验。

●能通过移动小车感受推力和拉力是常见的力。

●能用语言、示意图初步描述观察到的磁铁实验现象,并由此开展基于证据的、初步的科学论证活动。

●能在讨论和交流中,表达、倾听、评价对磁铁性质的想法。

●能仿制一个水浮式指南针,并就制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改进。

(3)科学态度目标

●能对磁铁及磁现象表现出探究兴趣。

●能采用合适的方式如实地记录和表达有关磁铁的信息。

●能围绕磁铁的相关研究故出自己的猜测,并尝试用多种实验方法来验证自己的想法。

●愿意倾听他人的意见,乐于分享自己的经验。

●能按要求进行合作探究学习。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了解常见的利用磁铁及其性质的产品,体会它们给人类生活带来的便利。

●体会我国古代在指南针的研究与应用上所做的贡献,意识到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的促进作用。

●初步体验包括设计、实施、改进在内的简单的技术与工程实施过程。

2.“我们自己”单元

(1)科学概念目标

●我们的身体是由共同的外部结构和许多内部结构构成的,这些可以被观察和描述。

●眼、耳、鼻、舌、皮肤是我们的感觉器官,能够帮助我们认识周围的事物及其变化等,具有学习的功能。

●从出生到现在,我们在不断生长。

(2)科学探究目标

●能够从外部观察头、颈、躯干和四肢组成的身体的基本结构。

●能够用摸、听等方法,探知自已身体内部的情况。

●能够认识到感觉器官能让我们观察到具体的事物,以此区分事实与想象。

●能够认识到通过感觉器官能获取事物的相同与不同特征,用比较的方法识别不同事物。

●能够知道感觉器官的综合运用,能够更加全面地认识事物和做出反应。

●能够通过比较、测量,知道身体在生长变化。

●能够关注未来身体的生长,认同健康生活是自己的责任。

(3)科学态度目标

●能够如实讲述观察到的事实。

●能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和角度观察认识事物。

●能够保持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保持科学研究的兴趣。

●愿意在小组合作中表达自己的想法,并愿意倾听他人的意见。

(4)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目标

●能够关心自己的生长发育过程,为自己的健康成长做必要的准备。

四、单元科学词汇

1.“磁铁”单元

●力:

力是物体和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推力:

向前推动物体的力。

●拉力:

拉动物体的力。

●磁力:

磁场对电流、运动电荷和磁体的作用力。

●磁极:

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

一个磁体有且只有两个磁极,即南极(S极)和北极(N极)。

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2.“我们自己”单元

●身体:

人或动物各生理组织构成的整体。

●感觉器官:

人体能够接收外界信息的器官,一般包括眼、耳、鼻、舌、皮肤等。

●感觉:

人对某一感觉器官接收到的信息的反应,如眼睛看到颜色是视觉,耳朵听到声音是听觉等。

●感知:

人通过一个或多个感觉器官接收信息后做出的分析,如一块白色的石头摸着又硬又凉。

●比较:

对比几种事物的相同和不同。

反应:

人体接收信息后引起的活动。

●生长:

人体的体重、身高等方面的增加。

●推测:

根据已经知道的事情,想象不知道的事情。

五、具体教学措施

1.培养学生科学学习的兴趣和良好习惯

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利用教材所提供的素材,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

教学时,时常关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允许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想法。

让每个学生喜欢上课、喜欢教师,进而喜欢学科学。

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上课坐好、举手发言等外在的形式,更重要的是要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品质。

2.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科学

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科学知识,鼓励每一位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参与科学的学习过程。

3.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与同伴合作交流

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

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在具体活动中进行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

在思考与交流的过程中,老师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善于选择学生中有价值的问题或意见,引导学生开展讨论,寻找问题的答案。

老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与人交流的愿望和习惯,使学生逐步学会运用适当的方式描述自己想法,学会注意倾听他人的意见。

4.培养学生初步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特别注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科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科学问题,并尝试从日常生活中发现科学问题,了解科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科学的重要性。

5.创造性地使用科学教材,及时反思

科学探究能力是整体性发展的,科学探究的各种类型在教学活动中应得到系统运用。

教材只是提供了学生科学活动的平台,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活动。

教师还应适时记录下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以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

课题

作者

页码

1-1《磁铁能吸引什么》

3

1-2《磁铁怎样吸引物体》

6

1-3《磁铁的两极》

10

1-4《磁极与方向》

14

1-5《做一个指南针》

18

1-6《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22

1-7《磁铁和我们的生活》

25

2-1《观察我们的身体》

29

2-2《通过感官来发现》

34

2-3《观察与比较》

41

2-4《测试反应速度》

46

2-5《发现生长》

49

2-6《身体的“时间胶囊”》

53

 

《磁铁能吸引什么》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磁铁很常见,在一些玩具里就能发现磁铁的踪影,一些学生可能还接触过不同形状的磁铁。

对于磁铁,学生有正确的认识:

“磁铁能吸住一些物体”“磁铁与磁铁之间也会吸在一起,有时候会相互推开”。

但是,学生对磁铁只停留在“玩”的阶段,形成的相关认识是模糊的甚至是错误的。

例如,很多学生认为“磁铁能吸大部分金属”,这就需要我们组织主题明确、结构严谨、体验深刻的探究活动来转变其错误的前概念。

学生在本课先认识各种形状的磁铁;再经历“磁铁能吸引什么样的物体”的探索活动,知道磁铁能吸引铁一类物体;最后利用磁铁辨认有铁的物质,进一步完善“磁铁能吸引铁一类的物体”这一科学概念,并感受科学探究的乐趣。

单元封面图片是学生非常喜欢玩的磁铁钓鱼玩具,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磁铁游戏的回想,说一说“磁铁有哪些特点”“我们能用磁铁做什么”,以唤起前概念,激发探究磁铁的兴趣。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目标

●磁铁的形状有条形、蹄形、环形等。

●磁铁能够吸引铁一类的物体

2.科学探究目标

●根据已有的经验,对“磁铁能吸引什么”做出猜想和预测。

●用证据来检验自己的猜测,与同学交流探究的过程与结论。

●通过多次测试识别物体是否含有铁。

3.科学态度目标

●感受对磁铁进行科学探究的乐趣。

●体会重复测试在探究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能够在获取证据后,如实地讲述事实。

●通过多次的检测活动,养成认真仔细的实验态度。

●愿意跟同伴共同操作、交流研讨。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知道在很多产品里含有磁铁,磁铁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

●了解到生活中很多的物品是用铁做的。

●认识到可以用工具来认识物体的特征。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发现磁铁能够吸引铁一类的物体。

2.教学难点

通过多次测试识别物体是否含有铁。

【教学准备】

教师:

多媒体课件,钓鱼套件,条形磁铁,蹄形磁铁,环形磁铁

小组:

回形针,铁钉,易拉罐,玻璃珠、长尾夹、木片、纸片、铜导线、水龙头、橡皮筋、铅笔、塑料尺、橡皮、砖块、石,以及其他不同金属材质的物体、不同材质的硬币、学生活动手册。

【教学过程】

一、聚焦:

揭示课题(预设5分钟)

[材料准备:

钓鱼套件,条形磁铁,蹄形磁铁,环形磁铁]

1.出示钓鱼套件,提问:

谁想来试一试?

邀请1-2个学生上台体验。

学生钓着鱼后在教室里绕一圈展示。

提问:

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回答后引出磁铁。

2.出示各种各样的有磁铁物品图片,学生随机说说这些物品的作用。

3.出示条形磁铁、环形磁铁、蹄形磁铁,引导概括:

条形磁铁、环形磁铁、蹄形磁铁

4.揭示课题:

磁铁能吸引什么

二、探索:

磁铁能吸引什么?

(预设20分钟)

1.小组讨论:

磁铁能吸引什么

组织反馈,师生一起将大家提出的物体进行分类,按磁铁能吸、不能吸分成两类,记录在黑板上(有争议的物体写在中间)。

2.实验探究:

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

[材料准备:

回形针、铁钉、易拉罐、玻璃珠、长尾夹、木片、纸片、铜导线、水龙头、橡皮筋、铅笔、塑料尺、橡皮、砖块、石]

(1)说明实验步骤:

1.编号;2.预测;3.实验;4.记录

(2)各组领检测器材,按老师要求统一编号,记录在活动手册表格里。

(3)进行预测,不能吸打“×”,能吸打“√”,记录在活动手册上。

(4)分发磁铁,进行实验,实验前教师要强调实验的规范操作:

用条形磁铁轻轻接近被测物体,观察物体是否被磁铁所吸引。

为了让实验结果更准确,每种物体应该重复测三次。

(5)记录实验结果,整理实验材料。

(6)协助学生完成表格最后一列(组成材料)。

三、研讨:

实验发现(预设10分钟)

1.组织学生交流:

你有什么发现?

小结:

磁铁能吸引的物体都是铁做的。

(或者含有铁)

可以让学生交流:

哪几个物体自己预测错误了,错误原因是什么?

2.讨论:

拾起木屑中的回形针,有哪些方法?

(用磁铁吸引,用手直接捡,用水分离……)

教师提问:

你喜欢哪种方法?

说说为什么。

(研讨后可以做下演示实验)

四、拓展:

磁铁还能吸什么(预设5分钟)

1.重要提醒:

不能用磁铁去吸引手机、磁卡、电脑屏幕等,以免物品被损坏。

2.教师介绍:

科学家研究磁铁时,测试过很多材料。

他们发现磁铁不但能吸铁,还能吸镍和钴。

镍和钻在工业生产中运用比较广泛。

(板书补充:

磁铁还能吸引钴、镍。

3.出示小资料:

硬币的成分,学生认真阅读。

1元硬币是钢芯镀镍的,也可以被吸引。

我们可以用磁铁来找一找哪些硬币含有铁和镍。

[材料准备:

不同材质的硬币]

【板书设计】

1.磁铁能吸引什么

磁铁能吸引:

铁、钴、镍……

 

2.磁铁怎样吸引物体

【教材简析】

本课主要是引领学生探究通过直接接触和不直接接触让小车运动起来的方法,并对如何让小车运动产生思考与设计的兴趣。

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已经知道推或拉能让小车前进与后退,但绝大多数学生没有用实验手段研究过小车运动与力的关系。

人对小车施加的作用力,可以用“推力”和“拉力”等来描述。

上一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发现磁铁对铁一类物体的吸引力,这是一种不需要接触物体就能起作用的力,磁铁甚至可以隔着一段距离就把物体吸引过来。

本课使用“磁力”一词,学生将在本课以及本单元的学习中,逐步领会到它的含义是指磁铁和铁、磁铁和磁铁之间的作用力。

探究活动分为3个层次:

第1个是检验通过直接接触小车而让小车运动起来的方法;第2个是检验不直接接触小车而让小车运动起来的方法;第3个是当磁铁和小车之间隔着一些物体时,用磁铁能否让小车运动起来。

用棉线拉动小车前进,用手指推动小车前进,要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推力和拉力,需让学生多感受几次,尝试着说说力的名称。

当然,仅凭这个“推”“拉”小车的活动,学生还不足以建立起对“推力”和“拉力”的科学认识,教学中可以再增加其他推力和拉力的体验活动,例如可以借助扭扭车等。

对于不直接接触小车而让小车动起来的方法,学生可能会想到用嘴吹,这是用气流来推动小车,好比大自然中风的力量,可看作从“直接接触”到“不直接接触”的思维过渡。

另一种不直接接触小车而让小车动起来的方法就是用磁铁隔着一定距离吸引小车。

对于教学中提供的磁铁教师要在课前进行测试,以保证隔着一定的距离能让小车动起来。

学生在多次测试了磁铁能让小车动起来后,需要画一画这种力量,通过这个环节,学生才能感受到磁力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和推力、拉力一样,是确实存在的力。

研讨环节,磁铁隔着纸片、木片、布片、塑料片都能吸小车,那是不是可以这么说:

磁铁隔着所有物体都能吸铁呢?

对于这个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充分开展交流与研讨,说说各自的理由。

最后教师要小结磁铁可以隔着一些物体吸铁,但我们只是测试了几个物体,没有测试更多的物体。

磁铁有我们肉眼看不见的磁场,磁场可以穿透一些物体。

因为磁铁隔着铁片会改变磁场的大小和方向,另外,磁铁隔着较厚的物体就很难吸引铁了。

所以,磁场可以穿透的物休是指非铁、较薄的物体。

拓展环节,玩“蝴蝶飞”的游戏,教师要鼓励学生耐心地做这个活动,特别是精确地控制好磁铁和回形针之间的距离,在失败了几次后,会有更多的学生成功。

通过这个游戏,学生能充分感受到磁铁隔着一定距离吸铁的磁力作用,也将会引发学生去思考有关磁铁更多的玩法。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磁铁可以隔着一定距离和一些物体对铁产生吸引作用。

●推力和拉力是常见的力,可以让小车运动起来。

2.过程与方法

●能运用推力、拉力和磁力,让小车运动起来。

●能简单讲述探究过程,并与同学交流研讨。

●初步形成对探究过程进行评价与改进的意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围绕探究主题进行思考。

●能根据观察获得的证据,完善和修正自己的想法。

●能按要求进行合作探究学习。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对如何让小车运动产生思考与设计的兴趣。

●体会方法的不断改进对科学与技术发展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引领学生探究通过直接接触和不直接接触让小车运动起来的方法,并对如何让小车运动产生思考与设计的兴趣。

2.教学难点

能根据观察获得的证据,完善和修正自己的想法。

【教学准备】

教师:

多媒体课件、条形磁铁、小车、滑板车。

学生:

磁铁、小车、棉线、布片、塑料尺、薄木片、纸、玻璃、装水的小塑料袋、铁片、回形针、纸蝴蝶、学生活动手册。

【教学过程】

一、聚焦:

怎样让小车动起来(预设3分钟)

[材料准备:

小车一辆]

1.出示一辆放在桌面上的小车:

怎样让小车动起来?

2.学生自由发言:

用绳子拉;用手推;用嘴吹……

二、探索:

让小车动起来(预设25分钟)

1.拉动小车和推动小车

[材料准备:

各组一份,小车1辆,棉线一条]

(1)出示小车和棉线,讨论实验操作方法。

(2)分组领材料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3)组织反馈,提问:

是什么力量让小车动起来?

(4)拓展:

用扭扭车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推力”、“拉力”。

2.用嘴吹能否使小车动起来

学生尝试用嘴吹动小车,并进行交流说说感受。

3.用磁铁让小车动起来

[材料准备:

各组一份,小车1辆,条形磁铁1块]

(1)出示小车和磁铁,学生说说实验的操作方法。

(2)分组领取器材进行实验。

(3)学生研讨实验现象和操作中的发现或感受。

(4)在活动手册上画一画用磁铁吸引小车的这种力量。

小结:

磁铁不能接触小车,却能让小车动起来,这种力量就是磁力。

4.隔着一些物体,磁铁是否还能让小车动起来?

[材料准备:

各组一份,布片、塑料尺、薄木片、纸、玻璃、装水的小塑料袋、铁片等,小车1辆,条形磁铁1块]

(1)出示实验材料,生说说怎样操作,小组如何分工合作。

实验提示:

合理分工,先预测后实测;每次检测至少重复做三次,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完成实测后在活动手册上做好记录,结束时整理好实验器材。

(2)分组进行实验,并在活动手册上做好记录,教师指导。

(3)各组整理实验器材,准备汇报。

三、研讨:

总结归纳(预设4分钟)

1.提问:

不接触小车,磁铁为什么能让小车动起来?

各小组汇报实验结果,并完成活动手册第4页内容。

2.提问:

隔着物体吸引小车这个实验,你有什么发现?

还想研究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四、拓展:

“蝴蝶飞”游戏(预设8分钟)

[材料准备:

纸蝴蝶1只,回形针1个,棉线1条,条形磁铁1块]

1.介绍“蝴蝶飞”游戏。

2.课件出示“蝴蝶飞”游戏的制作方法。

3.学生小组合作玩“蝴蝶飞”游戏。

4.讨论:

你能解释蝴蝶飞的原理吗?

【板书设计】

2.磁铁怎样吸引物体

推力、拉力

磁力——隔物吸铁

 

《磁铁的两极》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本节课教科书围绕探索磁铁的两极,聚焦2个问题开展:

磁铁的各个部分都有磁力吗?

磁体的大小相同吗?

通过探索活动,最后建构磁铁有两极的具体概念。

学生在认识了磁铁能吸引铁一类物体,了解到磁铁具有一种看不见的磁力后,应当发现磁力有强有弱,但是他们大多不清楚磁铁不同部分磁力的大小,也不清楚磁铁的磁力是怎样分布的。

在上节课做磁铁吸引小车运动的实验时,学生自觉或者不自觉地用条形磁铁的两个极去吸引,他们隐约知道磁铁这两处的磁力很大。

教科书设计了有层次的三个活动:

首先是用回形针感受条形磁铁的各部分磁力有大小;其次是通过吸引5枚回形针发现磁铁的不同部位磁力有大小,而且两端磁力最大;第三是用铁粉盒观察到两端的磁力最大,从而让学生从感受、现象中得出结论。

这样的设计层层递进,符合学生的探索进程。

最终建立磁极的概念。

学生还将通过判断蹄形磁铁的磁极,进一步体会其他形状的磁铁,也有两个磁极。

为学生归纳磁铁的各部分磁力有大小,两端磁力最强叫做磁极,磁铁有两个磁极。

教科书的活动设计是符合二年级学生的认识水平和实验操作水平。

活动手册上的记录,也不断培养及时记录、准确记录的好习惯。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目标

●条形磁铁的磁力分布是两端磁力大,中间磁力小。

●磁铁上磁力最强的部分叫磁极,磁铁有两个磁极。

2.科学探究目标

●能在观察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问题作出推测。

●通过实验测试获取证据,用证据检验预测。

●能运用多种实验方法检验磁铁不同部位的磁力大小。

●能初步运用证据进行信息描述。

3.科学态度目标

●能体会认真实验、细致观察的重要性。

●能初步了解研究一个问题可以设计不同的实验方法。

●能体会到多个证据对研究结论的得出具有重要的作用,尝试用多种方式认识事物。

●培养用事实说话的意识。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知道运用适当的实验方法能使研究更加深入。

●初步运用简单材料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磁铁上磁力最强的部分叫磁极,磁铁有两个磁极。

条形磁铁的磁力分布是两端磁力大,中间磁力小。

2.教学难点

能在观察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问题作出推测。

【教学准备】

教师:

多媒体课件,条形磁铁,回形针

小组:

条形磁铁、小钢珠、铁粉盒、塑料尺、回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判决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