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补修课程教学要求.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814533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1.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会计补修课程教学要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管理会计补修课程教学要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管理会计补修课程教学要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管理会计补修课程教学要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管理会计补修课程教学要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管理会计补修课程教学要求.docx

《管理会计补修课程教学要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会计补修课程教学要求.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管理会计补修课程教学要求.docx

管理会计补修课程教学要求

管理会计补修课程教学要求

第一部分 教学说明

一、课程性质

《管理会计》课程,系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会计学专业(本科)的补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现代会计的管理职能,掌握有效地利用会计信息来预测前景、参与决策、规划未来和控制现在的知识和技能,以便更好地发挥会计在经济管理中的能动作用。

《管理会计》课程与《财务管理》和《成本会计》课程在部分内容上有交叉情况。

《财务管理》中有关资金耗费的内容,分流到《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其中有关资金耗费的核算部分放到《成本会计》中,有关资金耗费的其他部分置于《管理会计》中。

 

二、课程的基本内容

管理会计的形成和发展,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联系与区别,管理会计的基本内容;成本按照职能的分类和按成本习性的分类,混合成本的分解;变动成本法的应用;预测分析的基本概念,利润、销售、成本、资金需要量的预测分析;决策分析需要考虑的成本概念,短期决策分析常用的方法;长期决策分析需要考虑的因素,长期决策分析的基本方法及其应用;全面预算的内容以及编制方法;责任中心及其种类,对责任中心的评价与考核,内部转移价格;成本的事前控制和日常控制,成本差异的账务处理,存货管理,订价决策在经营决策中的应用;不确定分析的应用。

三、教学媒体使用和教学过程建议

(一)学时和学分

1.课内学时:

722.学分:

4学分

(二)教学媒体介绍及使用说明

根据《管理会计》课程的性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特点,该课程选择文字教材作为主要媒体,录像教材、直播课堂、IP课件、期刊辅导、网上教学资源等作为辅助媒体。

1.文字教材

文字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主要用书,是教学的主要媒体和课程考核的基本依据,本课程的文字教材是吴大军编著的《管理会计》,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9年出版。

本教材将管理会计方面的内容划分为十二章,章与章之间既关联又独立,有机构成管理会计的内容体系。

《管理会计》课程文字教材采用合一型模式,力求在书中综合体现远距离教育的特点和要求,努力使其成为适应学生需要的、深受学生喜爱的高水平的远距离教材。

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深刻体会到学习这些知识对于他们的工作和以后的继续学习确实有用。

方便自学,通过文字教材就可以使学生较完整地掌握课程基本知识。

2.录像教材

录像教材是本课程的重要教学环节,力求充分有效地利用录像媒体丰富的表现力和各种现代化的教学形式、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考问题,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学水平和应用能力等。

录像教材针对成本会计的课程特点并考虑到资源的合理使用,不进行系统讲授,而是按照课程内容,划分模块,采用专题讲座、案例分析等多种方式,以讲解重点、难点为主,指导学生学习,加深学生对文字教材内容的领会。

根据本课程的内容需要,录制11课时(各地区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及学生的实际水平自行安排,可多于本课时,但不得少于本课时安排)。

学时分配表

序号

章名

课内学时

录象学时

1

第一章总论

4

0.5

2

第二章成本性态分析

6

0.5

3

第三章变动成本法

6

1

4

第四章本量利分析

6

1

5

第五章预测分析

4

1

6

第六章短期决策分析

8

1

7

第七章长期投资决策要素

8

1

8

第八章长期投资决策分析

8

1

9

第九章全面预算

6

1

10

第十章成本控制

6

1

11

第十一章责任会计

6

1

12

第十二章不确定分析

4

1

学时合计

72

11

注:

总课时包括教学课时、自学课时和电视课时。

3.直播课堂

为帮助学生熟悉和掌握管理会计的基本知识、基本核算与分析方法,提高管理会计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本课程安排2次直播课堂以配合教学进度,其内容包括各章节重、难点解答、学习方法及学习时应注意的问题及解题思路的提示、期末复习要求。

4.IP课件

IP课件主要是学习辅导,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上的困难,是助学的一个有利工具。

本课程录制5讲IP课。

(三)教学环节

1.自学及面授辅导

《管理会计》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课程难度较大,要求学生在理解管理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的基础上,熟练掌握管理会计的基本分析方法,要达到这一教学要求,除学生自学外,面授辅导课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

辅导老师要提高面授辅导的效率及效果,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配合文字教材、录像课,对学生进行辅导,负责教学答疑并按中央电大的统一教学要求布置并批改作业。

要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完善的教学服务,帮助他们掌握本课程教学大纲要求学习的内容。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扬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最好能定期组织学生进行讨论,组织学生收看录像课和直播课。

2.网上学习资源

管理会计课程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利用计算机网页编制网上学习资源,内容包括课程说明、教师介绍、教学大纲、教学设计方案、课程辅导、直播课堂、IP课件,同时推出网上教与学讨论、电子邮件答疑等手段帮助学生学习。

3.直播课堂

本课程将安排2次直播课堂以配合教学进度,其内容包括各章节重、难点解答、学习方法及学习时应注意的问题及解题思路的提示、期末复习要求。

具体播出日期见中央电大通知。

4.作业

作业是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学习环节,它可以检验学生掌握课程内容的程度,是师生沟通的重要方面。

管理会计课程以考核说明为依据,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大量的习题,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熟悉各种管理会计分析方法的应用。

管理会计课程本学期学生必须按时、按质按量完成4次作业,否则不能参加学期末的期终考试。

中央电大将集中安排4次大作业,除此以外,各试点电大可以根据教学大纲的教学要求、实际的教学进度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组织专题讨论、小组学习。

作业成绩占期末总成绩的20%。

四次大作业及期中测验进度安排:

第一次作业:

第一章-第三章

第二次作业:

第四章-第六章

第三次作业:

第七章-第八章

第四次作业:

第九章-第十二章

辅导教师要认真批改作业并有详细记录,使作业真正成为学生巩固学习内容,掌握所学知识的必不可少的环节,防止送分、人情分情况的出现。

中央电大将对学生完成作业情况和试点电大教师批改作业的情况进行不定期抽查。

5.考试

本课程考试由全国统一命题,统一评分标准,统一考试时间。

考试内容以教学大纲、考核说明为依据,难度适中,题量适度。

具体的考试要求及题型以中央电大下发的本课程考核说明为准。

学员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80%。

(四)教学层次

根据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对教学内容分成了解、掌握、重点掌握等三个层次要求。

属于了解层次的,考试时所占份量较轻;属于掌握和重点掌握层次的是考试的重点,一定要深入理解。

试卷题目的难易程度分为:

易、中、难三个等级。

在一份试卷中,各个等级所占的分数比例大致为:

易30%、中40%、难30%。

第二部分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第一章总论

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重点掌握管理会计的定义、职能和内容,熟悉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主要区别和联系;了解管理会计产主的背景及发展趋势,一般了解管理会计原则和管理会计机构。

教学内容:

一、管理会计的含义

1.管理会计的定义

2.管理会计的职能

3.管理会计的基本内容

二、管理会计的形成与发展

1.管理会计的历史沿革

2.管理会计形成与发展的原因

3.管理会计的发展阶段及其趋势

三、管理会计假设与原则

1.基本假设,管理会计主体,理性行为,合理预期,充分信息

2.基本原则,经济求利,最优化,相关性,重要性

四、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关系

1.管理会计与则务会计的联系

(1)同属现代会计

(2)最终目标相同

(3)部分信息共享

2.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

(1)目标不同

(2)工作依据不同

(3)方法、程序不同

(4)信息特征不同

(5)观念取向不同

五、管理会计的地位及其组织

1.管理会计的地位

2.管理会计的组织

(1)西方注册管理会计师

(2)中国的管理会计人员

(3)管理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

第一章成本性态分析

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重点掌握,成本的主要类型,固定成本,变动成本,混合成本的含义、特点、内容,进一步分类,降低途径、项目、相关范围,成本性态分析目的与方法,各种决策成本的定义;一般掌握边际利润。

教学内容:

一、成本及其分类

1、管理会计中成本的概念

2、多种成本的分类

(1)成本按经济用途分类

(2)成本按核算用途分类

(3)成本按实际发生的时态分类

(4)成本按可盘存性分类

二、成本性态与相关范围

1.成本性态的含义

2.成本按其性态分类

(1)固定成本

(2)变动成本

(3)混合成本

3.相关范围的意义

三、成本性态分析

1.成本性态分析的含义与目的

2.成本性态分析程序

3.成本性态分析方法

(1)直接分析法

(2)高低点法

(3)散布图法

(4)回归分析法

第二章变动成本法

本章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重点掌握变动成本法的含义、前提,尤其是变动成本法损益计算方法程序,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在成本和收益确定上的区别;一般掌握两种成本计算方法的损益,计算变动规律和变动成本法的应用。

教学内容:

一、变动成本法概述

1.成本计算的各种方法

2.变动成本法的理论前提

(1)产品成本内容

(2)期间成本内容

3.变动成本法的优缺点

4.变动成本法的沿革与发展趋势

二、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区别

1.应用的前提条件不同

2.产品成本、期间成本的划分依据及构成内容不同

3.存货成本及销货成本的水平不同

4.销货成本的计算公式不同

5.损益确定程序不同

6.提供的信息用途不同

三、两种基本计算法净收益差额变动规律的揭示

1.营业净利润差额的概念

2.差额出现的原因

3.广义差额的变动规律

4.差额简算法

四、变动成本法的应用

1.各种设想

2.在单轨制下的应用

第四章本量利分析

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重点掌握本章的全部内容。

教学内容:

一、本量利分析概述

1.本量利分析的含义

2.本量利分析的前提

3.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内容

4.本量利分析的基本等式

二、保本分析

1.保本点的含义、形式、计算公式

2.单一品种的保本分析

(1)保本分析的基本概念

(2)保本点的含义及其确定

(3)企业经营安全程度的评价

①安全边际

②保本作业率

(4)保本状态的判定

三、保利分析

1.保利点的含义及其计算、

2.成本与其他因素的关系

3.单价与其他因素的关系

4.利润与其他因素的关系

四、本量利分析的其他问题

1.本量利关系图

(1)本量利分析图的含义

(2)本量利分析图的特点

2.因素变动对相关指标的影响

3.多品种条件下的本量利分析

(1)多品种条件下本量利分析的方法

(2)加权平均法的应用

(3)其他方法的应用

第五章预测分析

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重点掌握定量预测方法和利润预测;一般掌握销售预测,成本预测和误差分析。

教学内容:

一、预测分析概述

1.预测分析的意义

2.预测分析的特征

3.预测分析的内容

4.预测分析的步骤

二、预测分析方法

1.定量分析法

(1)趋势外推法

(2)因果分析法

2.定性分析法

三、销售预测分析

1.销售预测概述

2.销售的定性预测

3.销售的定量分析

(1)平均法

(2)平滑指数法

(3)回归分析法

(4)非线性预测法

四、利润预测分析

1.目标利润及其预测分析

2.经营杠秆系数在利润预测中的应用

五、成本预测与资产需用量预测

1.成本预测

(1)成本预测的意义

(2)成本预测的内容

(3)成本预测方法

因素测算法,高低点法,技术测定法

2.流动资金需用量预测

第六章短期经营决策分析

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重点掌握短期经营决策方法、生产决策、存货决策;一般掌握价格决策。

教学内容:

一、决策分析概述

1.决策分析的含义

2.决策分析的特征

3.决策分析的原则

4.决策分析的程序

5.决策分析的类型

二、短期经营决策必须考虑的因素

1.短期经营决策的含义

2.短期经营决策的目标

3.短期经营决策的类型

4.决策方案的设计

5.生产经营能力与相关业务量

6.相关收入与相关成本

三、生产经营决策分析

1.生产经营决策的前提条件

2.生产经营决策的常用方法

3.亏损产品的决策

4.是否转产的决策

5.新产品开发的品种决策

6.零、部、配件取得方式的决策

7.生产工艺技术方案的决策

四、定价决策

1.定价决策的范围

2.以成本为导向的定价决策方法

3.以需求为导向的定价决策方法

4.以特殊目的为导向的决策方法

5.定价策略

第七章长期投资决策要素

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重点掌握货币时间价值和现金流量。

教学内容:

一、长期投资决策概述

1.长期投资决策的含义

2.长期投资决策的类型

3.长期投资决策分析必经考虑的经济要求

二、关于长期投资项目的内容

1.投资项目及其类型

2.长期投资的构成内容

3.项目计算期的构成

4.投资方式

5.投资主体及其类型

三、现金流量

1.现金流量的含义

2.确定现金流量的前提

3.现金流量的内容

4.现金流量表的编制

5.净现金流量的计算

四、货币时间价值

1.货币时间价值的概念

(1)含义

(2)实质

(3)表现形式

2.复利终值和复利现值

3.年金及其分类

(1)普通年金终值与年偿债基金的计算

(2)普通年金现值与年均回收额的计算

(3)递延年金现值的计算

(4)永续年金现值的计算

4.货币时间价值系数表的应用

第八章长期投资决策分析

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重点掌握长期投资决策分析方法和几种主要长期投资决策。

教学内容:

一、长期投资决策评价指标及其类型

1.评价指标的含义

2.评价指标的内容

3.评价指标的类型

二、静态评价指标及其计算

1.投资利润率

2.年平均报酬率

3.原始投资回收率

4.投资收回期

三、动态评价指标及其计算

1.净现值

2.净现值率

3.获利指标

4.内部收益率

四、长期投资决策评价指标的运用

1.一般原则

2.单一方案财务可行性评价

3.多个互斥方案比较决策

第九章全面预算体系与方法

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重点掌握预算体系的内容,编制程序,弹性预算和零基预算;一般掌握滚动预算。

教学内容:

一、全面预算的概述

1.全面预算的含义

2.全面预算体系的构成

3.全面预算的编制程序

4.全面预算的编制期

二、传统的全面预算体系

1.销售预算

2.生产预算

3.直接材料预算

4.直接人工预算

5.制造费用预算

6.产品成本预算

7.销售及管理费用预算

8.现金预算

9.预计损益表及利润分配表

10.预计资产负债表

三、编制预算的具体方法

1.固定预算与弹性预算

2.定期预算与滚动预算

3.增量预算与零基预算

第十章成本控制

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重点掌握标准成本的意义、制定和差异分析方法;一般掌握账务处理。

教学内容:

一、成本控制概述

1.成本控制的含义

2.成本控制的分类

3.成本控制的原则

4.成本控制的程序

二、标准成本控制

1.标准成本控制系统的构成

2.标准成本及其制定

3.成本差异及其计算分析’

4.成本差异的账务处理

三、批量成本控制

1.采购经济批量控制

2.最优生产批量控制

第十一章责任会计

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主重点掌握责任会计的体系,责任中心的条件和划分各种中心的考核指标;一般掌握内部价格转移问题和责任报告。

教学内容:

一、责任会计的概述:

1.责任会计的含义

2.责任会计系统的构成

3.建立责任会计系统应遵循的原则

二、责任中心的设置与业绩考核

1.责任中心的含义及其类型

2.成本中心的设置与考核

3.利润中心的设置与考核

4.投资中心的设置与考核

5.责任预算、业绩考核与责任报告的关系

三、内部转移价格的含义与应用

1.内部转移价格的含义与作用

2.制定内部转移价格的原则

3.内部转移价格的类型

4.运用内部转移价格进行内部结算和责任结转

第十五章不确定分析

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敏感性分析和不确定性分析,了解因素变动极限分析的原理及分析方法。

教学内容:

一、不确定分析概述

1.不确定分析的含义

2.不确定分析的类型

二、敏感性分析方法的应用

1.敏感性分析原理

2.利润预测中的敏感性分析

3.投资决策中的敏感性分析

三、其他方法的应用

1.概率分析法及其应用

2.大中取大法及其应用

3.小中取大法及其应用

4.大中取小法及其应用

5.折衷决策法及其应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