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论.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811536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37.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论.docx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论.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论.docx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论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论

(新课程改革)

 

 

杨文奇

2011.9.15

 

第一章新课程改革概述

课程的基本概念与理论

国内外课程改革的趋势及情况

第二章新课程改革的具体措施

课程目标

课程结构

课程内容

课程实施

课程评价

课程管理

第三章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改革

素质教育

新的教育观念

第四章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管理

课程资源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校本课程

信息技术教育

第五章新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

新课程改革中教师面临的挑战

新课程改革中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课程概述

(一)课程概念:

课程是指为实现学校教育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的总和。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涉及教学过程中教师教什么和学生学

什么的问题。

目前我国中小学课程主要由课程计划,课程

目标和教材三部分组成。

(二)课程要素:

课程主要是由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实施、

课程评价与课程管理六要素组成。

(三)课程类型:

1.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

据课程内容的属性来区分。

学科课程:

传承人类文明,掌握文化遗产。

经验课程:

获得关于现实世界的直接经验和真切体验

2.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

据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区分。

分科课程:

获得逻辑严密与条理清晰的文化知识。

综合课程:

整合相关学科,促进学生认知的整体发展。

形成解决问题的广视野与多种方法。

3.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

据课程计划对课程实施的要求。

必修课程: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共性。

选修课程:

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学生的个性。

4.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

据课程设计,开发与管理的主体区分。

国家课程:

体现国家教育意志

地方课程:

满足地方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

校本课程:

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与特色。

5.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

据课程任务区分。

基础型课程:

注重学生基础学力培养的课程

拓展型课程:

注重拓展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的课程

研究型课程:

注重培养学生探究态度和能力的课程

学校的课程结构应当是由各种课程

类型共同构成的一个有机统一体。

 

课程理论

 

(一)几种典型的课程理论:

1.理性主义的课程理论:

知识为核心,学科为中心,教师为主体(传统)

2.经验主义的课程理论:

经验为基础,儿童为中心,实践活动为形式

(1)

3.建构主义的课程理论:

以“知识建构”为基本理论、以创设“学习环

境”为主要任务,以主动学习为核心(新课程)

(二)传统课程理论的特点:

1.课程被窄化为学科。

(课程成指令,教材成圣经)

2.教学是课程传递和接受的单向“授”—“受”过程

3.教师与学生外在于教程

(三)新课程理论的特点:

1.课程是民主的、开放的、科学的、课程不仅仅是预设的、而且是生成的

2.教学不只是忠实地传递和接受课程的过程,更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

3.教师与学生是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

新的课程观把教学与课程这两个概念统一起来,课程由“专制”走向民主,

由封闭走向开放,由专家走向教师,由学科走向学生。

 

国内外课程改革的趋势及情况

 

(一)国外课程改革的趋势

1.注重基础学力的提高

2.信息素养的养成

3.创造性与开放性思维的培养

4.强调价值观教育和道德教育

5.尊重学生经验,发展学生个性

以上课程改革的基本理论,反映在课程设计中,体现以下特点:

1.重视课程的整体功能能

2.强调课程的基础性

3.重视智力开发,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个性的发展

4.重视个性差异

5.加强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6.重视课程的文化内涵、坚固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国际交流

国外课程改革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几点启示

1.课程目标的制定方面:

强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对于儿童发展的重要性,同时重视价

值观教育和学生自主精神与道德的培养。

2.课程内容的实施方面:

关注学生经验,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来设置综合课程和分

科课程,处理好选修课与必修课的关系。

3.课程管理方面:

采取灵活的课程管理体制,由集权型管理向三级管理体制转变

我国现行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1.课程目标:

过于强调知识传授,忽视学习态度与学习习惯能力养成,忽视全面发展。

2.课程结构:

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繁多,相互分离,缺乏整合。

3.课程内容:

繁难偏旧,过于注重书本知识,远离生活与实际,忽视学生兴趣的培养。

4.课程实施:

强调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忽视学生的主体性与自主学习。

5,课程评价:

强调教育的选拔功能,忽视了评价的检查,诊断,导向,激励功能。

6.课程管理:

单一的自上而下的集权管理不适合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特点。

我国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结构、内容与评价方式,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新体系。

 

发展趋势

1.以学生的全面、主动发展作为课程目标的基本价值取向

2.课程结构的综合化,均衡化和选择性

3.改变课程内容的“难繁偏旧”的状况

4.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在教室的引导下自主地探究学习,合作学习。

5.改变课程的管理方式,实现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6.改善课程和评价方式,注重过程性和全面性

 

新课程改革的具体措施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

 

(一)课程目标概念:

广义:

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教育的意图。

狭义:

教育与学生的关系。

美国学者艾斯纳将课程目标分为1.行为目标。

2.问题解决目标。

3.表现性目标。

我国学者借鉴外国将课程目标分为1.行为取向目标。

2.生成性

课程目标。

3.表现性课程目标。

A.行为取向性目标:

定义:

就是期待学生的学习结果,具有导向功能,控制功能,激励功能,评价功能。

1.泰勒的课程目标理论

课程目标必须指明课程结束后学生身上所发生的变化,强调以行为方式来叙写课程目标。

确认行为目标有三个要素:

①要有可观察的行为。

②要有行为发生的条件。

③要有可接

受得行为标准。

(学生能用普通话朗读)

2.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

①认知领域的目标分类

知识(识记):

主要指记忆知识。

对学过的知识和有关材料能识别和在现。

理解(领会):

主要指对知识的掌握。

能抓住事物的实质。

把握材料的意义和中心。

应用:

把所学知识应用与新情境。

分析:

能将知识进行分解。

综合:

与分析相反,把各个元素或部分分组成新的整体。

评价:

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事物给予价值判断。

六类目标有层次和顺序。

②情感领域的目标分类

接受(注意):

指学习者愿意注意特殊的现象或刺激。

反应:

指学习者不仅注意到某种现象,而且主动参与,作出反应。

价值评价:

指学习者将特殊的对象,现象或行为与一定的价值标准相联系。

价值观的组织:

指学习者遇到许多价值观念出现的复杂情境时,克服价值观之间的矛盾、冲突,对各种价值观加以比较。

接受重要的价值观和价值标准,形成个人的价值观体系。

价值或价值体系的个性化:

指学习者通过对价值观体系的组织,逐渐形成个人的品行。

观念、信仰和态度融为一体,最终表现为个人世界观和人生

哲学的形成。

③动作技能领域的目标分类

知觉:

运用感官获得信息,了解与某动作技能有关的知识、性质、功用以便指导动作。

准备:

稳定的活动准备。

包含心理定向,生理定向和情绪准备。

(知觉是其先决条件)

有指导的反应:

指能在教师指导下表现出有关的动作行为,包括模仿和试误。

机械动作:

经过一定程度练习,学习者的反应形成习惯能以熟练、自信水平完成动作。

复杂的外显反应:

指包含复杂动作模式的熟练动作操作。

适应:

这一阶段练就的动作技能具有应变能力。

学习者修正自己的动作模式以满足具体环境的需要。

创作:

指学习者在学习某动作技能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种创造新的动作技能的能力。

B.生成性课程目标

生成性课程目标不是由外部事先规定的目标,而是在教育情境之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目标。

它关注的是学习活动的过程,而不像行为目标那样重视结果。

它考虑学生的兴趣、能力的差异、强调目标的适应性、生成性。

C.表象性课程目标

指在教育情境中每一个学生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

关注学生的创造精神、批判思维。

以上意义

为课程内容和方法的选择、为课程与教学的组织、为课程的实施、

为课程与教学的评价提供依据。

 

(二)影响课程目标制定的因素

课程目标的基本来源是学习者的需要、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和学科的发展。

怎样确定学习者的需要?

确定学习者需要的过程本质上是尊重学习者个性、体现学习者意志的过程。

一句话。

即是学习者自由选择的过程,也是教师或其他成人对儿童提供帮助,也是一个儿童的发展需要进行引导以及使其上升为儿童的自觉需要的过程,而非不顾儿童的选择而强加成人意志的过程。

近代以来的“经验课程论”主要由三种形态:

1.以卢梭、裴斯泰洛奇、福禄贝尔等为代表的“浪漫自然主义经验课程论”2.以杜威为代表的“经验自然主义经验课程论”3.形形色色的“当代人本主义经验课程论”

怎样将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确定为课程目标:

需要贯彻三条原则:

1.民主性原则。

2.民主性与国际性统一原则。

3.教育先行原则。

(三)学科体系

在确定课程目标的过程中首先要考虑学科本身的功能。

应把学科体系、社会需要和学生

需要三者辩证地结合起来。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目标的主要特征

1.注重基础性与发展性相结合,突出目标的发展性

2.注重适应性和超越性相结合,突出目标的超越性

3.注重科学性和人文性相结合,突出目标的人文性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目的

课程目标直接指向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四)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全面贯彻党的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整合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五)新课程改革的总目标(基础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或义务教育的课程目标)

1.要是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

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革命传统。

2.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

4.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思。

5.具有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

6.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

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六)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课程结构

 

(一)课程结构定义

课程结构是指课程各部分的组织和配合,即课程内容有机联系在一起的组织方式。

课程结构师课程目标转化为教育成果的纽带,是课程活动顺利展开的依据。

课程的横向结构:

课程内部结构,各门各类课程所占的比例关系及其相互关系

课程的纵向结构:

1.直线型课程,将课程内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在逻辑上

前后联系,直线推进,不重复地进行排列。

2.螺旋式课程:

按照巩固性原理,在相邻的学习单元或年级安排大体

相同但在深度和广度上不同的内容。

(二)新课程对课程结构的调整

1.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

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

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

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

2.逐步走向课程综合化

体现:

①学科领域的综合化。

②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做选修课。

内容包括:

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

(三)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我国各级学校课程设置的特点)

1.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

2.高中以分科为主

3.农村中学课程要位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四)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

课程结构的均衡性是指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各种课程类别、

具体科目和课程内容能够保持一种恰当合理的比重。

如何在实践层面上落实:

1.承认每门课程的独特性和独特价值

2.要承认每门课程的特殊性和局限性

3.要承认课程之间在教学任务上有轻重之分。

(五)新课程结构的综合性

针对过分强调学科本为、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而提出

体现:

1.加强学科的综合性。

重视学科知识、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整合,加强了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

2.设置综合课。

综合性的集中体现。

3.增设综合实践活动。

(六)新课程结构的选择性

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

 

课程内容

 

(一)课程的内容

1.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的发展规律的基础知识(科学知识体系)

2.关于一般智力技能和操作技能的知识经验

3.关于对待世界和他人态度的知识经验(道德、审美、情感教育)

 

(二)课程内容的三种认识P234

(三)课程内容的具体表现形式

1.课程标准的含义

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依据,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与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

2.课程标准制定的依据

幼儿园教育要依据各门课程的特点和教育规律,坚持保教结合。

义务教育应普及义务教育的要求体现国家对公民基本素质的要求。

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应该再坚持使学生普遍到达基本要求的前提下,体现层次性和选择性。

3.新课程标准的主要特点

①将素质教育的理念落实到课程标准中。

②突破学科中心

③改善学习方式

(四)教材

教材是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系统阐述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它是知识授受活动的主要信息媒介,是课程标准的进一步展开和具体化。

(五)新课程内容的选择

1.走进学生生活、尊重“儿童文化”,强调直接经验的积累,

强调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

2.反应当代社会生活,联系社会实际,注重关心当前文化的变革与发展、

努力吸收人类进步文化的营养。

 

课程实施

 

(一)新课程实施的策略

1.教学过程:

把教学过程视为师生交往、持续发展的过程。

2.学习方式:

转变学习方式,提倡自主,合作与探究。

3.个性发展:

提倡学生富有个性地学习。

4.信息技术教育:

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二)传统的学习方式

1.重理论轻实践2.重理性轻感性3.重结论轻过程

(三)学习方式的转变

A.自主学习

特征:

1.学习者参与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的提出,

自己制定学习进度,参与设计评价指标

2.学习者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在解决问题中学习

3.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有情感的投入,有内在动力的支持

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4.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队认知活动能进行自我监控并做出相应的调整。

B.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针对教学条件下学习的组织形式而言的。

定义: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

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合作学习的要素:

1.积极的相互支持,融合,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互动。

2.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

3.期望所有学生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

之间的相互信任,有效的解决组内冲突。

4.对于完成的任务进行小组加工

5.对共同活动的成效进行评估,寻求提高其有效性的途径。

C.探究学习

定义:

所谓探究学习即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

创建一种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境。

通过学生自主独立的发现问题,实验,操作,

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

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探究学习的特点:

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开放性

探究学习的三个目标:

1.理智能力的发展和深层次的情感体验2.建构知识

3.掌握问题的方法

(四)教学方式的转变

A.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与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向新的学习方式转变

1.教师要改变对自身的认识和对学生的认识(学生的引导者与合作者,不以权威自居)

2.教师确立新的教学观,积极转变教学方式

3.传统的教学忽视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亲身体验

B.教育工作者要积极探索新的学习形式,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1.法国的“做中学”活动

主要特征是教师引导学生针对某种科学现象进行发问,讨论,引导学生锻炼口头和

书面表达能力,让学生去发现并表述真实的世界。

活动原则:

1让儿童观察生活中某一个现象,从中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并进行试验

2在整个活动中让孩子及时表达自己对现象的观察、提出的假设、得出结论与同伴讨论。

3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引导学生循序渐进的进行活动。

4整体安排“做中学”活动方案,使每项活动有内在联系。

5儿童每人准备一个试验记录本,并用他们自己的语言记录活动的整个过程。

6主要目标是让学生逐步掌握科学知识和操作技术,同时会用口头与书面表达。

2.美国的“动手做”方案

目的在于让学生以科学的方法学习知识

特点:

1.强调动手实践,强调从周围生活中取材

2.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

3.强调学生学习方法,思维方法,学习态度的培养

4.提倡合作交流

5.每个主题都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探索交流。

3.我国的研究型学习

是指教师或其他成人不把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在教师的指导下

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

(五)现代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

1、主动性特征

这是现代学习方式的首要特征,其表现为“我要学习”。

强调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内在、直接的学习动机,使学生越学越想学、越爱学,学习变成了学生生活中的最大追求。

同时学生认识到学生与自己的生活、生命成长密切相关,认识到学习不仅是一种乐趣,更是一种义务和责任。

2、独立性特征

这是现代学习方式的核心特征,其表现为“我能学会”。

强调教师要相信,每一个学生身上都隐藏着发展的巨大潜力和能量,都具有很强的学习潜在能力。

教师的责任就是要把这种潜在的能量和能力开发出来。

尊重学生学习的独立性,鼓励学生独立学习,并创造机会让学生独立学习,逐步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

3、独特性的特征

每一个学生都具有自己独立认识世界的方式、态度,也有着不同的精神世界和内在感受,也就是说,学生学习的方式上存在着个性差异。

教师的责任就在于承认差异、尊重差异,根据差异因材施教,这是一种客观存在并很有价值的教育资源。

4、体验性特征

这是指让学生参与认识过程,获得直接经验过程中所产生的情感和意识。

体验给知识注入生命,因为了有体验,知识的学习就扩展到心理的范畴。

学习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人身心发展和人格形成的过程。

为此,新的教育方式注重让学生参与,强调让学生去感知、去操作、去实践,去思考,获得最直接的个人经验,并通过交流、合作、互相启发,互相交流,达到共同发展。

5、问题性特征

人类的进步与发展都是从问题开始的,“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问题的生长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

感知只能获得直接经验,而产生的问题才是促使学生探究、学习的根本原因。

没有问题就不能真正诱发学生的学习求知热情,学生也就不会深入地进行钻研和思考。

由此可见,问题产生于实践,它是诱发学习的真正动力。

教师要善于让学生在感知中观察、思考、提问,多问几个“为什么”,帮助学生建立问题意识,在教学设计中抓住“问题”这一线索,设计环环相扣的问题,引发积极进行思考、探究。

 

课程评价

 

(一)现代教育评价的理念

发展性评价与激励性评价。

以被评价者的发展为本,基于评价对象的过去,重视评价对象的现在,更着眼于评价对象的未来,为评价对象确定个性化的发展目标,发挥评价对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现代教育评价的发展趋势

1.现代教育评价强调创设适合并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环境

2.现代教育评价由关注终结性目标向关注评价的形成性目标发展

3.现代教育评价的评价主体由一元向多元发展,评价对象由被动等待向主动参与发展

4.现代教育评价的评价方法向综合、多层次、全方位方向发展

(三)现代教育评价的改革重点

1,建立促进学校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

对学校课程执行的情况、课程实施中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估,调整课程内容、改进教学管理。

2.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

3.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

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

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制度。

5.继续改革和完善考试制度

实行小学毕业生免试就近升学的方法,完善初升高的考试管理制度

考试内容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联系,重视考察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评价的类型

A.按照评价目的分类

1.诊断性评价(活动开始之前。

预测性与测定性评价。

目的了解评价对象的情况,为制定教学措施做准备,为因材施教提供依据)

2.形成性评价(教学过程中。

了解某项教学活动的效果,不注重等级,只注重发现问题。

3.终结性评价(教学结束之后。

评定成绩作出结论。

B.按照评价主题分类

1.外部评价(被评价者之外的专业人员的评价)

2.内部评价(自我评价)

C.按照评价方法分类

1.相对评价(在评价对象集合中选取一个或多个基准,然后把各评价对象与基准比较)

2.绝对评价(在评价对象的集合之外确定一个标准,然后之间进行比较)

3.个体差异评价(对被评价者的过去和现在进行比较,或比较对象的不同方面)

(四)现代课程评价发展的基本特点

1.重视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

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化

2.重视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

3.强调性质评价,定性与定量想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4.强调参与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5.注重过程,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

(五)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