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知识点第二部分.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809424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1.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知识点第二部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知识点第二部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知识点第二部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知识点第二部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知识点第二部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知识点第二部分.docx

《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知识点第二部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知识点第二部分.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知识点第二部分.docx

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知识点第二部分

第二部分财政

第十一章公共物品与财政职能

一、公共物品的定义及其融资与生产

Ø公共物品及其特征

(1)定义:

指增加一个人对该物品的消费,并不同时减少其他人对该物品的消费的那类物品。

(2)纯公共物品的两大特征:

消费上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1.消费上的非竞争性:

是主要特征,强调了集体提供公共物品的潜在收益。

指某种公共物品一旦被提供,增加一个人的消费并不增加任何额外成本,即增加一个人的消费的边际供给成本为零。

2.消费上的非排他性:

为派生特征,指出了通过市场机制提供公共物品的潜在困难。

指一种公共物品一旦被提供出来,要排除一个额外的消费者在技术上不可行,或者尽管技术上排他是可行的,但这样做的成本过高。

Ø公共物品的需求显示

(1)公共物品的需求是通过具有强制性的政治交易实现的。

指人们通过事先同意的某种投票程序选择他们所倾向的公共收入和支出方案,或通过投票给他们认为能够代表其利益的政治家和官僚,间接地表达对公共物品的需求。

(2)现实生活中的决策机制往往界于独裁和一致同意之间,称之为“多数决策规则”或“少数服从多数”:

相对多数决策、二轮决选制、逆向排除法、博尔达计分法、孔多塞规则、赞同投票等。

Ø公共物品的融资与生产:

即公共物品供给的两重含义。

(1)公共物品的融资:

指公共物品的资金来源,即谁为公共物品付费、以何种方式付费。

1.政府融资:

政府作为公共物品供给的资金提供者,以强制税收的形式为公共物品融资。

缺点是难以满足社会成员对公共物品的多样化需求。

2.私人融资(自愿融资):

在公共物品的受益结构和成本分担都比较清晰的小规模集体中,或者当提供者同时也是该公共物品的主要受益者时,缺点是可能导致公共物品供给的数量不足和结构不平衡。

3.联合融资:

对政府来看,通过价格机制激励私人自愿提供公共物品,而不是亲自提供是最理想的。

常见的手段:

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

(2)公共物品的生产:

指由谁负责、如何将公共物品投入要素转化为公共物品的产出。

1.政府生产:

指代表公众利益的政治家雇佣公共雇员,与他们签订就业合同,合同中对所需提供的物品颧服务做出具体规定。

2.合同外包:

指政治家首先与私人厂商签约,再由这个私人厂商与其雇员签订劳务合同,按政府的要求完成公共物品或服务的生产任务。

3.特许经营、合同委托等是介于政府生产和合同外包之间的供给方式。

Ø公共物品供给的制度结构:

理性的社会成员将利用其智慧,通过规则的创新,以获取来自公共物品交易的共同利益,并公正地分享收益和分担成本。

1.公共物品供给的决策制度:

是该制度结构的核心;

2.公共物品供给的融资制度;

3.公共物品供给的生产制度;

4.公共物品的受益分配制度。

二、市场与政府的经济活动范围

Ø市场和市场效率

(1)市场系统:

是由居民、企业和政府三个相对独立的主体组成的。

市场就是商品交易的场所,市场机制的基本规律是供求规律。

1.政府:

为市场提供诸如基础设施、教育和社会保障之类的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

同时是一个服务和政治权力机构,可以通过法律、行政和经济等手段干预市场。

2.居民:

或者说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其基本目标是满足需要和效用水平的最大化。

3.企业:

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基本单位,其基本目标是利润最大化并实现扩大再生产。

Ø政府经济活动范围

(1)提供公共物品或服务

(2)矫正外部性

(3)维持有效竞争

(4)调节收入分配

(5)稳定经济

三、财政的基本职能

Ø财政具有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

(1)资源配置职能:

主要是将一部分社会资源集中起来形成财政收入,然后通过财政支出分配活动,由政府提供公共物品或服务,引导社会资金流向,弥补市场缺陷,最终实现全社会资源配置效率的最优状态。

(2)收入分配职能:

指政府运用财政手段调整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结果的职能。

旨在实现公平收入分配的目标。

(3)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

是指通过财政活动对生产、消费、投资和储蓄等发生影响,达到稳定和发展经济的目的。

其四大目标是:

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四、公共选择与政府失灵

Ø公共选择:

可定义为非市场决策的经济学研究,从与经济学同样的个人主义方法论和“经济人”假设出发,对个人在政治环境中的行为,做出科学的分析与判断。

(1)公共选择的三大理论基石:

1.个人主义方法论:

即人们只能通过对个人及其行为的理解来理解社会。

2.经济人假设:

政治场景中的个人与市场环境中的个人一样,都是自利、更改和效用最大化者。

3.作为一种交易的政治过程。

Ø政府失灵及其表现形式

(1)选民“理性的无知”与“理性的非理性”:

1.理性投票人假说(唐斯):

理性的个人投票与否,取决于参加投票的期望净收益。

2.理性的无知:

指理性的选民由于不指望自己的一票能够影响选举结果,因而没有动力花费时间和成本去搜寻有关选举的信息。

3.理性的非理性:

指正是由于手中的一票对于选举结果无足经重,即使拥有必要的信息,选民也不愿意投入精力和时间,他们不会好好利用这些信息。

(2)政治家(政党)选票极大化:

只有符合中间选民偏好的纲领或提案,才有助于实现选票极大化的目标。

(3)投票循环:

又称作孔多塞悖论,有明,某些情况下简单多数疦凤有结果,即出现投票循环现象,没有哪个假造对象能够稳定地胜出。

“阿罗不可能定理”:

认为当选项超过三个、社会成员超过三人时,所有的投票规则都是有缺陷的,除非通过某种方式武断地决定胜出方案,否则民主投票将没有任何结果。

(4)官僚体系无效率:

尼斯坎南的官僚理论。

官僚理论的两大特征:

1.官僚在给定需求约束和成本约束条件下,最大化本部门总预算。

2.官僚机构(行政部门及其公务人员)负责生产某种公共物品与服务(或其组合),以与其服务对象(立法机构或其中间投票人)的预算拨款相交换。

(5)利益集团与寻租。

五、建立现代财政制度

Ø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重要意义

Ø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方向与主要任务

(1)建立完整、规范、透明、高效的现代政府预算管理制度。

(2)建设有利于科学发展、社会公平、市场统一的税收制度体系。

1.优化税制结构;

2.完善调节功能;

3.稳定宏观税负;

4.推进依法治税。

(3)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

第十二章财政支出

一、财政支出及其分类

Ø如何理解财政支出数据

(1)财政支出:

是指政府为履行职能、取得所需商品和劳务而进行的资金支付,是政府行为活动的成本。

(2)从三个方面理解财政支出的有关数据。

1.财政支出规模:

指财政支出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

2.财政支出结构:

指在财政支出总额中各类支出所占的比重。

3.财政支出的经济性质:

指各项财政支出的具体经济构成。

Ø财政支出分类方法

(1)财政支出分类:

指从不同角度,根据一定标准把各种不同的财政支出进行的划分和分类。

(2)适用于编制政府预算的统计分类:

1.财政支出功能分类:

按照政府提供公共物品与服务的产出性质进行的分类,反映政府的职能活动,即政府的钱到底被拿来做了什么事;

2.财政支出经济分类:

按照政府生产公共物品的成本投入进行分类,反映政府支出的经济性质和具体用途,说明政府的钱是怎样花出去的。

(3)根据交易的经济性质进行分类:

1.购买性支出(或消耗性支出):

指政府为了履行职能,从私人部门取得物品与劳务并支付相应资金而发生的费用。

2.转移性支出:

政府扮演中介者的角色,依法向受益对象拨付财政资金但并不要求获得相应的物品与劳务。

Ø中国的政府支出分类改革

(1)中国传统的政府支出分类:

2007.1.1之前,是一种功能与性质混合的分类方法:

按支出功能分为经济建设费、社会文教费、国防费、行政管理费、其他支出五大类;按支出用途分为若干项目。

(2)政府支出分类改革。

二、财政支出规模及其增长趋势

Ø衡量财政支出规模的指标:

(1)财政支出规模:

是一个财政年度内政府通过预算安排的财政支出总额。

(2)衡量财政支出规模可采用两大指标:

绝对规模指标和相对规模指标。

1.财政支出绝对规模:

是政府在预算年度的财政支出总和。

2.财政支出相对规模:

是将财政支出规模用与其他经济变量的关系来反映。

一是当年财政支出占当年国内生产值(GDP)的比重;反映政府干预经济的程度。

二是当年中央财政支出占全国财政支出的比重。

反映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控制程度。

Ø财政支出规模变化的指标

(1)财政支出增长率:

表示当年财政支出比上年同期财政支出增长的百分比,可以说明财政支出的增长趋势。

∆G(%)=∆G/Gn-a=(Gn-Gn-1)/Gn-1

(2)财政支出增长的弹性系数:

指财政支出增长率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之比。

Eg=∆G(%)/∆GDP(%)

(3)财政支出增长的边际倾向:

表明财政支出增长额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额之间的关系,即国内生产总值每增加一个单位时财政支出增加多少,或财政支出增长额占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额的比例,

MGP=∆G/∆GDP

Ø工业化国家财政支出规模的历史趋势:

各工业化国家的财政支出规模先是持续增大,后来渐渐稳定在相对较高的水平上,这是一个普遍趋势。

Ø财政支出规模增长的理论解释

(1)瓦格纳法则——“政府活动扩张法则”(19世纪,德国,瓦格纳):

财政支出规模不断扩大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客观规律。

(2)皮考克和魏斯曼——“梯度渐进增长理论”(20世纪60年代,英国,皮考克和魏斯曼):

公共支出水平在正常年份表现出随着税收收入的增长而逐渐上升的趋势,当社会经历战争、危机或自然灾害等突变时,公共支出会急剧上升。

公众可容忍税收水平的提高,是公共支出增长的内在原因。

(3)马斯格雷夫——“经济发展阶段增长理论”(马斯格雷,美国):

财政支出数量的变化,是随着不同时期财政支出作用的变化而变化的。

初期上升快,中期变慢,成熟阶段又增快。

(4)鲍莫尔——“非均衡增长理论”(鲍莫尔,美国):

对财政支出增长原因作出解释。

(5)公共选择学派的解释:

1.选民:

“财政幻觉”,更为关心扩大公共支出能给自己所带来的好处,而忽视税收负担也有可能同时增长;

2.政治家:

倾向于以更大的财政支出作为争取选民的手段;

3.官僚机构:

提出规模较大的预算供代议机关表决,以最大化部门和个人的权利与利益;

4.民主制度:

“互投赞成票”。

三、我国的财政收支矛盾与支出结构优化

Ø财政支出总量快速增长、支出结构有所调整

Ø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存在的问题

(1)购买性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长期偏大,转移性支出的比重处于较低的水平。

(2)相对于消费性支出而言,投资性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近年来虽然略有下降趋势,但仍徘徊在较高的水平上。

(3)社会性支出的比重近年来虽有上升,但仍有待进一步增加数量和改善质量。

Ø优化我国财政支出结构

(1)严格控制一般性开支

(2)优化转移性支付结构

(3)大力支持教育事业的发展

(4)大力支持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5)大力支持社会保障和就业工作

(6)大力支持生态环境建设

四、财政支出绩效评价

Ø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含义:

(1)财政支出绩效:

是指财政支出目标完成所取得的效果、影响及其效率。

(2)财政支出绩效评价:

是指运用一定的考核方法、量化指标及评价标准,对部门为实现其职能所确定的绩效目标的实现程度,以及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安排的预算的执行结果所进行的综合性考核与评价。

(3)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主体是:

政府及其财政部门,绩效评价的对象是使用财政资金的部门或机构,评价的内容是公共委托一代理理项,绩效评价是按某种确定的规则、绩效目标和指标进行的。

(4)“3E”原则:

1.经济性(Economy),指从事某一项活动并使其达到合格质量的条件下耗费资源的最小化;

2.效率性(Efficiency),指投入资源和产出的产品、服务或其他成果之间的关系;

3.效果性 (Effectiveness),指目标实现的程度和从事一项活动时期望取得的成果和实际取得的成果之间的关系。

4.公平性(Equity),后来加入的指标。

Ø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内容与方法

(1)预算绩效评价体系,指通过评价财政分配资金的合规性、合理性和有效性,提高财政支出的使用效率,优化财政支出的直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目的与原则

1.目的主要是通过对部门绩效目标的综合评价,合理配置资源,优化支出结构,规范预算资金分配,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与效率。

2.原则:

统一领导;分类管理;客观公正;科学规范。

(3)内容与方法

1.主要内容:

包括制定明确、合理的财政支出绩效目标、建立科学、规范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评价结果提高预算编制、执行和管理水平。

2.方法:

比较法;因素分析法;公众评价法;成本效益分析法。

(4)指标选择:

相关性原则,可比性原则,重要性原则,经济经原则。

(5)绩效评价程序一般分为前期准备、实施评价和撰写评价报告三个阶段。

第十三章财政收入

一、财政收入的含义与分类

Ø财政收入及其分类

(1)财政收入的含义:

是指政府为改造其职能、实施公共政策和提供公共物品与服务需要而短信的一切资金的总和。

(2)政府收入的分类:

税收、社会缴款、赠与收入和其他收入。

1.税收:

是政府从私人部门获得的强制性资金转移。

2.社会缴款:

包括社会保障计划收入和雇主提供的退休福利之外的其他社会保险计划收入。

3.赠与收入:

从其他政府或国际组织那里得到的非强制性的转移。

4.其他收入:

主要包括出售商品和服务的收入(如使用费和规费)、利息和其他财产收入(如国有资产经营收入)、除赠与以外的其他现金或实物形式的自愿转移以及罚金和罚款。

Ø财政集中度与宏观税负

(1)财政集中度:

通俗称为宏观税负,是指国家通过各种形式,从国民经济收支环流中截取并运用的资金占国民经济总量的比重。

二、税收

Ø税收的基本含义与特征

(1)税收:

是指公共机关依法强制收取的、对纳税人不附带直接回报义务的课征。

(2)税收的三大基本特征:

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

1.强制性:

指政府以社会管理者的身份,直接凭借政治权力,通过法律形式对社会产品实行强制征收。

体现在税收分配关系建立及征收过程的强制性。

2.无偿性:

指政府向纳税人进行的无需偿还征收。

是税收本质的体现。

3.固定性:

指国家通过法律形式预先规定了征税对象、税基及税率等要素。

Ø税制要素:

指构成一国税收制度的那些主要因素,包括纳税人、课税对象、税率、纳税环节、纳税期限、减税免税、违章处理、纳税地点等。

其中纳税人、课税对象和税率最重要。

(1)纳税人:

即纳税主体,指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负税人:

是最终负担税款的单位和个人。

扣缴义务人:

指法委、行政法规规定负有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2)课税对象:

即征税课体,指税法规定的征税的目的物。

是不同税种间相互区别的主要标志。

主要课税对象:

所得、消费和财富。

1.税源:

税收的经济来源或最终出处。

2.税目:

税法规定的课税对象的具体项目。

代表征税的广度。

3.计税依据:

指计算应纳税额的依据。

(3)税率:

指税法规定的应征税额与征税对象之间的比例,是计算应征税额的标准,是税收制度的中心环节。

应征税额=课税对象*税率。

1.比例税率:

指对于同一征税对象,不认其数量大小都按同一比例征税。

2.定额税率:

是税率的一种特珠形式,指按征税对象的一定计量单位规定固定税额。

3.累进税率:

税率随着课税对象的增大而提高。

(4)纳税环节:

指在国民收入与支出环流的过程中,按照税法规定应当缴纳税款的环节,

(5)纳税期限:

指税法规定的纳税人发生纳税义务后向国家缴纳税款的期限。

(6)减税和免税:

指税法对某些纳税人或征税对象给予鼓励和照顾的一种特殊规定。

(7)违章处理:

指税务机关对纳税人违反税法的行为采取的处罚性措施,是税收强制性的体现。

(8)纳税地点:

是纳税人应当缴纳税款的地点。

Ø税收分类

(1)按课税对象不同:

所得税、流转税和财产税。

1.流转税:

以商品交换和提供劳务的流转额为征税对象的税收,占税收收入的60%左右。

2.所得税:

以纳税人的所得额为征税对象的税收。

3.财产税:

指以各种财产(包括动产和不动产)为征税对象的税收:

土地增值税、房产税、车船税、契税等。

4.资源税和行为税。

(2)按计量课税对象的标准不同:

从价税和从量税。

(3)按税收与价格的关系划分:

价内税和价外税。

1.价内税:

指税款构成商品或劳务价格组成部分的税收;

2.价外税:

指税款作为商品或劳务价格以外附加的税收。

(4)按负税能否转嫁划分:

直接税和间接税。

(5)按税收管理权限和使用权限划分:

中央税、地方税、中央和地方共享税。

Ø拉弗曲线与征税的限度

(1)拉弗曲线:

是对税率与税收收入或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形象描述,基本含义是保持适度的宏观税负水平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条件。

三、税负转稼

Ø税负转嫁的方式

(1)税负转嫁:

是指纳税人在缴纳税款后,通过各种途径将税收负担全部或部分转移给他人的过程。

1.前转:

也称顺转或向前转嫁,指纳税人将其所纳税款通过提高其所提供商品价格的方法,向前转移给商品的购买者或者最终消费者的一种形式。

是最典型和最普遍的形式,多发生在流转税上。

2.后转:

也称逆转或向后转嫁,指在纳税人前转税负存在困难时,纳税人通过压低购入商品或者生产要素进价的方式,将其缴纳的税收转给商品或者生产要素供给者的一种税负转嫁方式。

3.混转:

也称散转,指纳税人既可以把税负转嫁给供应商,又可以把税负转嫁给购买者,实际上是前转和后转的混合方式。

实践中比较常见。

4.消转:

指纳税人用降低征税物品成本的办法使税负从新增利润中得到抵补。

实际上是从生产者应得的超额利润抵补税负。

5.旁转:

也称侧转,指纳税人将应负担的税负转嫁给购买者或者供应者以外的其他人负担,利如运输者。

6.税收资本化:

也称资本还原,指生产要素购买者将所购买的生产要素未来应当缴纳的税款,通过从购入价格中预先扣除(压低生产要素购买价格)的方法,向后转嫁给生产要素的出售者。

是税收后转的特殊形式,即现在承担未来的税收,主要发生在土地和收益来源较具永久性质的政府债券。

Ø影响税负转嫁的因素

(1)应税商品供给与需求弹性:

是决定税负转嫁状况的关键因素。

(2)课税商品的性质:

生活必需品税负容易转嫁,非生活必需品税负不易转嫁。

(3)课税与经济交易的关系:

经济交易是税负转嫁的必要条件。

(4)课税范围的大小:

范围越广越容易转嫁。

四、国债

Ø国债的基本含义

(1)国债:

指一国中央政府作为主体,依据有借有还的信用原则取得的资金来源,是一种有偿形式的、非经常性的财政收入。

(2)国债产生的两个条件:

经济方面发展到一定水平,社会有闲置资金;财政方面国家不充裕。

(3)国债的特征:

自愿性、有偿性和灵活性。

Ø国债的种类

(1)内债与外债:

按发行地域不同

(2)短期国债、中期国债和长期国债:

按政府从借入债务到偿还债务的时间长短划分

(3)固定利率国债与浮动利率国债

(4)上市(流通)国债与非上市(流通)国债:

一般不能上市流通的多为长期国债,中短期国债能够上市流通。

(5)货币国债与实物国国债

Ø国债的政策功能

(1)弥补财政赤字:

实质是将属于社会支配的资金在一定时期内让渡给国家使用。

(2)筹集建设资金:

以国债资金来扩大建设规模是发行国债的重要目的之一。

(3)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

(4)调控宏观经济

Ø国债的负担与限度

(1)国债的负担:

1.认购者负担

2.债务人负担(政府负担)

3.纳税人负担

4.代际负担

(2)衡量国债相对规模的三个指标:

国债余额,当年发行的国债总额,当年到期需还本付息的国债总额。

(3)衡量国债相对规模的两大指标:

1.国债负担率:

又称国民经济随能力,是指国债累计余额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

是研究控制债务问题和防止出现债务危机的重要依据。

国债警界限:

发达国家不超过60%,发展中国家不超过45%。

2.债务依存度:

指当年的债务收入与财政支出的比例关系。

分为全国财政依存度和中央财政依存度。

国际公认的债务依存警戒线在15%-20%之间。

(4)李嘉图等价定理:

在某些条件下,政府无论用债券还是税收筹资,其效果都是相同或等价,即税收和债务等价。

(5)国债的制度:

一般由发行制度、偿还制度和市场交易制度构成。

1.国债发行制度:

是关于国债发行、企业和个人认购事项的原则与安排的规定。

由国债发行条件和国债发行方式构成。

国债发行条件是政府以债券形式筹集资金时所申明的各项条款或规定,包括国债种类、发行日期、发行权限、发行对象、发行数额、票面金额、发行价格、利息率、利息支付方式以及国债流动性和安全性等的规定。

国债发行方式主要有公募招标方式、承购包销方式、直接发售方式、“随买”方式。

2.国债偿还制度:

是国家对国债偿还及与偿还相关的各个方面所作的规定。

偿还方式主要有抽签分次偿还、到期一次偿还、转期偿还、提前偿还和市场购销法等。

3.国债市场制度:

指以国债为交易对象而形成的供求关系的总和。

国债市场分为国债发行市场:

一级市场,包括作为国债发行者的中央政府、发行中介机构和投资购买者;国债流通市场:

二级市场,指已经发行的国债的交易场所。

在证券交易所内进行的国债交易按国债成交订约和清算的期限划分,分为:

现货交易方式、回购交易方式、期货交易方式、期权交易方式。

(6)国债市场的功能:

实现国债的发行和偿还、调节社会资金的运行。

(7)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

1.我国政府性债务的分类与规模:

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政府可能承担一定求助责任的债务,政府或有债务。

2.中央政府债务管理制度:

余额管理。

3.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制度:

建立规范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地方政府举债规模的报批;对地方政府债务实行规模控制和分类管理;严格限定政府举债程序和资金用途;建立债务风险预警及化解机制;建立考核问责机制。

第十四章政府预算

一、政府预算的职能与原则

Ø政府预算的含义:

是具有法律规定和制度保证的、经法定程序审核批准的政府年度财政收支计划。

(1)技术方面:

形式上是政府的财政收支计划,内容上是政府对财政收支的计划安排。

是政府理财的主导环节和基本环节。

(2)政治方面:

是重大的政治行为。

(3)本质上:

是国家和政府意志的体现。

Ø政府预算的职能:

反映政府部门的活动;监督政府部门收支运作的情况;控制政府部门的支出。

Ø政府预算的原则:

指政府选择预算形式、体系和在预算编制、审查、执行过程中所必须遵循的指导思想,是制定政府财政收支计划的重要方针。

(1)早期预算重控制性,后开始强调周密性,凯思斯时代演变为功能性;

(2)基本原则有:

完整性、统一性、可靠性(谨慎性)、合法性、公开性、年度性。

Ø政府预算的分类:

(1)按预算编制形式分类:

单式预算和复式预算;

(2)按预算编制依据的内容和方法分类:

增量(基数)预算和零基预算;

(3)按预算作用时间长短分类:

年度预算和多年预算;

(4)按预算收支平衡状况分类:

平衡预算和差额预算;

(5)按预算项目是否直接反映经济效益分类:

投入预算、绩效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