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复习提要.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808510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7.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史复习提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国古代史复习提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国古代史复习提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国古代史复习提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国古代史复习提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史复习提要.docx

《中国古代史复习提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史复习提要.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古代史复习提要.docx

中国古代史复习提要

中国古代史复习提要

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

考点一:

北京人的生活时间及地点。

(识记)。

  名称:

北京人。

  发展阶段:

早期人类。

  生活地点:

北京周口店龙骨山。

  距今时间:

约70万至20万年之间。

  生产劳动状况:

会制造工具,把石头打制成石器,把树枝砍削成木棒,群居,已经使用天然火,有了简单的语言,以采集、狩猎为生。

  特征:

能直立行走,上肢与现代人相似,但头部还保留着猿类的一些特征。

    考点二:

原始的农耕生活。

(识记)。

  名称:

河姆渡人。

  距今时间:

6000多年。

  生活地点:

长江下游浙江余姚市河姆渡镇浪墅村。

  生产生活状况:

使用磨制石器和骨器等生产工具,种植水稻(: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会烧制黑色陶器。

饲养猪、狗、水牛等家畜,过着定居生活。

  评价:

长江流域原始农耕的代表。

  名称:

半坡人。

  距今时间:

5000多年。

  生活地点:

黄河中游的陕西西安半坡村。

  生产生活状况:

已种植粟和蔬菜:

表明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和蔬菜的国家,出土的磨制石器中,很多是农业生产工具,出土的陶器也很丰富,主要是生活用具,饲养猪、狗等主要家畜,能纺织麻布,缝制衣服,住半地穴式房屋,过定居生活,生活中已经有了绘画、雕塑、刻画符号和装饰等内容。

  评价:

黄河流域原始农耕的代表。

    考点三:

炎帝、黄帝的传说。

(识记)。

  生活时间、地点:

4000多年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

  贡献:

炎帝(姓姜,号神农氏)和黄帝(姓姬,号轩辕氏)结成部落联盟在涿鹿大败蚩尤(九黎族首领),黄炎联盟在打败蚩尤后,也走向破裂,结果炎帝被黄帝打败。

后来,黄帝和炎帝又结成联盟,九黎族部分也加入进来,形成了以后的华夏族,黄帝和其部属有很多发明,如用玉做兵器,造车、船、宫屋,教人挖井,染五色衣裳,黄帝的妻子嫘祖养蚕,仓颉造文字、大挠作干支、伶伦制乐器,炎帝改进农具,教民农耕,是农业生产的创始人。

为了给人们寻找治病的草药,尝遍百草。

  历史地位:

后人尊奉炎帝、黄帝为华夏族的祖先,认为黄帝是中华文明的创始者,被称为“人文初祖”。

  禅让制:

传说黄帝之后,尧成为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尧老了,召集部落联盟会议,大家推举有德有才的舜为继承人,协助尧处理事务。

尧死后,舜就成为部落联盟首领。

后舜也以同样方式传位给禹,这种公共推举、首领让贤的办法,历史上称为“禅让”。

    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考点一:

夏、商、西周的兴亡。

(识记)。

  夏朝:

  建立:

大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都城在阳城(:

今河南登封)。

禹死后,其子启继承父位,从此,父子、兄弟相承的王位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公天下”变为“家天下”。

夏朝设置了官吏、军队和监狱,制定了刑法,建立起一整套国家机构,以巩固自己的统治。

夏朝的统治中心在今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一带。

  意义:

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国家的产生。

  商朝的建立与发展:

  商汤灭夏:

  原因:

夏朝最后一位国王桀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他穷奢极欲,奴役百姓,武力征伐其他部族,致使民生困苦,怨声载道。

  概况:

黄河下游的商部落首领汤乘机起兵攻夏,于公元前1600年推翻夏的统治,建立商朝,定都于亳(:

今河南商丘北)。

  盘庚迁殷:

商朝前期曾几次迁都,直到公元前1300年,商王盘庚将都城迁到殷(:

今河南安阳西北),统治才稳定下来。

  西周的建立与灭亡:

  武王伐纣:

  原因:

商朝末代国王纣是个暴君,他好酒淫乐,不理朝政,加重赋税,用酷刑镇压百姓和对他不满的王室大臣,致使众叛亲离。

  概况:

约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亲率大军讨伐商纣。

周军与商纣的军队在牧野决战,周军大获全胜,攻进朝歌,商朝灭亡。

武王灭商后,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

  分封诸侯:

  目的:

为了加强周王室对全国广大地区的统治,实行以周王室为中心的分封制度。

  分封制:

周天子将王族、功臣以及旧贵族的后代分封到各地做诸侯,建立诸侯国。

先后分封的有卫、齐、鲁、晋、宋、燕等几十个诸侯国。

  嫡长子继承制:

西周规定天子、诸侯、卿大夫等职位,只有正妻所生的长子才有资格继承。

它保证了王室、贵族统治权力的顺利继承,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

  意义:

不但巩固了对原来商朝地区的统治,而且扩大了统治范围,加速了全国经济的发展。

  平王东迁:

公元前771年,犬戎攻破镐京,杀死幽王,西周结束。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

    考点二:

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

(识记)  东周:

东周分为春秋(前770至前476年)和战国(前475至前221年)两个时期。

  春秋五霸:

  背景:

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不再听从周天子的命令,大国之间为了争夺土地、人口和支配别国的权力,展开了争霸战争,胜利者成为霸主。

  霸主:

著名的霸主有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等(:

春秋五霸指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

  

(1),葵丘会盟:

齐桓公任管仲改革,以“尊王攘夷”为号召,通过征战,提高了齐国的地位,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召集诸侯在葵丘会盟,周天子派代表参加,齐桓公成为春秋首霸。

  

(2),晋楚争霸:

晋文公继位后,重用人才,救济贫弱,减轻赋税,发展农工商业。

公元前632年,晋国在城濮打败楚国军队(退避三舍),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

后来,楚军在邲之战中打败晋国(问鼎中原、一鸣惊人),楚庄王跃升为中原霸主。

(3),吴越争霸:

春秋末期,吴王阖闾打败楚国,成为霸主。

后吴越争霸,越王勾践获胜,成为春秋最后一个霸主。

  影响:

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给人民带来了灾难,但诸侯国减少,各民族之间交往增多,客观上有利于国家走向统一。

  战国七雄:

  诸侯国:

战国初年,韩、赵、魏三家瓜分晋国。

稍后齐国大夫田氏,取代原来的国君,建立田氏齐国。

这样形成了齐、楚、秦、燕、赵、魏、韩七雄并立局面,史称“战国七雄”著名  战役七国之间不断进行兼并战争,著名战役有:

  

(1),桂陵之战(围魏救赵)。

(2),马陵之战(减灶诱敌)。

(3),长平之战(纸上谈兵)。

    考点三:

商鞅变法。

(理解)。

  背景:

(1),铁器、牛耕的广泛应用,使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

(2),各国改革,封建制度确立,新兴地主阶级实力逐渐强大,要求获得政治上的权利,并废除贵族特权,发展封建经济。

(3),诸子百家争鸣,为变法提供指导思想。

  时间、人物:

公元前356年,秦孝公、商鞅。

  目的:

富国强兵。

  主要内容:

(1),承认土地私有,准许自由买卖。

(2),奖励耕战,按功劳大小封爵、授田、赐宅,废除没有军功贵族的特权。

(3),推行县制,全国设31县,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性质:

是一场比较彻底的地主阶级改革。

(是战国各国变法中最为彻底的)。

  影响:

经过变法废除了旧制度,促进了农业生产,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诸侯国,为以后兼并六国、统一中国,打下了坚实基础。

  成败讨论:

商鞅变法成功了。

因为经过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军事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为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一场社会变革是否成功,主要是看变法的目的是否达到,不在于实施变法者的生死。

商鞅虽然被杀害了,但是商鞅变法的措施却继续沿用了下来,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因此,商鞅变法是一次成功的变法。

    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    考点一:

秦朝的统一。

(识记)。

  秦兼并六国:

  概况:

秦王嬴政先后吞并六国,完成统一,于公元前221年建立秦朝,定都咸阳。

  意义:

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的分裂割据,开创了中国历史上首次大一统的局面。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促进了历史的发展。

  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政治上:

  内容:

建立了一整套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制度。

(1),自称皇帝。

(2),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合称“三公”。

(3),在地方,推行郡县制。

中央和郡县的主要官员都由皇帝任免,并绝对服从皇帝的命令。

  影响:

皇帝把从中央到地方的权力都掌握在自己手中,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经济上:

  内容:

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圆形方孔铜钱),修筑驰道、统一车轨。

  影响:

促进了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

  文化上“  内容:

以小篆作为全国统一的标准文字(后来隶书流行),为加强思想控制,“焚书坑儒”(秦始皇下令除朝廷外民间只许收藏秦史、医药、占卜、种树的书,其他书籍一律焚毁。

秦始皇还把在背后指责他的儒生和方士数百人活埋)。

  影响:

“焚书坑儒”给我国古代思想文化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军事、民族关系上:

  内容:

为解除北方匈奴的威胁,秦派大将蒙恬率大军出击,收复被匈奴占领的河套地区。

为防止匈奴再次南下,还修筑了西起临洮、东到辽东,全长一万多华里的万里长城。

  影响:

解除了匈奴的威胁,巩固了统一。

  秦朝的疆域:

东到东海,西到陇西,南到南海,北到长城一带,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

统一有利于人民生活安定和社会生产的发展,有利于经济文化的交流,秦朝统一中国,使国家规模(如疆域)得到扩大、统治方法(政治文明)得到加强和丰富,为中华文明的发展与进步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模式,奠定了我国统一的基础。

  秦的暴政:

秦始皇实行残暴的统治,刑法苛严,赋税沉重,兵役徭役繁多,人民苦不堪言,秦始皇死后,秦二世继位,宦官赵高控制朝政,统治更加残暴。

    考点三:

汉武帝的“大一统”。

(运用)。

  汉武帝大一统措施:

  政治上:

(1),背景:

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建立汉朝,定都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史称“西汉”。

刘邦就是汉高祖。

汉初,在实行郡县制的同时,分封了一些王国,以巩固统治。

诸侯王权力很大。

王国势力的发展,严重威胁中央政权的统治。

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加强了对王国的控制。

  

(2),措施:

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颁布推恩令,从王国中分出许多侯国,后来又陆续削压大批列侯爵位。

削弱诸侯王国势力解除了王国对中央的威胁;强化中央集权,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经济上:

统一盐、铁的经营权和铸币权。

(铸造五铢钱)。

  思想文化上:

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排斥其他学说,大兴儒学教育,任用儒生做官,在长安兴办太学(:

中国古代的最高学府),学习儒家思想,把儒家学说定为治国的指导思想,儒家思想在古代中国的统治地位从此确立。

  军事上:

对匈奴展开多次大规模的反击战。

公元前119年,卫青、霍去病兵分两路,深入漠北决战,大败匈奴,基本解除了匈奴对北部边郡的威胁,并在河西地区陆续设郡,派兵屯田驻守,巩固西北边疆。

  对外交往方面:

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通往西域以至中亚的丝绸之路,加强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联系。

  评价汉武帝:

  评价:

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

他在位期间采取一系列措施实现了大一统的局面,使西汉达到鼎盛。

但是汉武帝连年征战,耗费了大量的民力和财力,给人民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痛苦。

晚年下诏“悔过”,改正了自己的错误。

  认识:

(1),汉武帝实行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在思想上使秦始皇创立的封建中央集权政治制度巩固了下来,并将儒家思想确立为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这是中国封建社会延续两千多年的思想基础。

(2),汉武帝的大一统是西汉强盛的顶点,经济上的发展是大一统的物质基础,从而认识统一是国家强盛的重要原因。

      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考点一:

三国鼎立的形成。

(识记)。

  官渡之战:

(1),背景: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割据一方的军阀互相混战,黄河中下游的袁绍和曹操成为北方实力最强的的军事集团。

(2),概况:

200年,为了争夺黄河中下游的统治权,曹操同袁绍大军在官渡大战,曹军以少胜多,大败袁军,随后又陆续消灭了一些割据势力,基本上统一了北方。

  赤壁之战:

(1),背景:

曹操统一北方时,孙权占据长江中下游一带,在江东建立了比较稳固的统治。

刘备依附于荆州地方势力刘表,没有固定地盘。

(2),概况:

公元208年,曹操率领大军南下荆州,企图占领南方,统一天下。

孙权、刘备组成联军利用火攻以少胜多,在赤壁打败曹军,这就是历史上的著名战役——赤壁之战。

  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国家:

魏。

  建立时间:

220年。

  建立者:

曹丕。

  都城:

洛阳。

  国家:

蜀。

  建立时间:

221年。

  建立者:

刘备。

  都城:

成都。

  国家:

吴。

  建立时间:

229年。

(222年称王)。

  建立者:

孙权。

  都城:

建业。

    考点三:

北魏孝文帝改革。

(理解)。

  北方少数民族内迁:

西晋时,北方少数民族大量内迁。

内迁的民族主要有匈奴、鲜卑、羯(jié)、氐(dī)、羌(qiānɡ)等。

北方少数民族的内迁有利于民族融合,在历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

  北魏的建立:

386年,鲜卑拓跋部的首领拓跋圭建立魏国,历史上叫做北魏。

  北魏孝文帝改革:

  背景:

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互相影响,民族融合的趋势增强。

  目的:

为了革除落后习俗,吸收汉族的先进文化,巩固北魏的统治。

  措施:

(1),实行官吏俸禄制,严惩贪污。

(2),颁布均田令。

(3),迁都洛阳(494年)。

(4),革除鲜卑习俗,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性质:

一场封建性质的改革。

  影响:

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促进了北方各族社会的进步,也促进了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进程,加快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进程。

  认识与启示:

(1),认识:

孝文帝顺应历史潮流,冲破守旧势力的阻挠,坚持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和社会发展。

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封建皇帝,也是有胆识、有魄力、有创新精神的改革家。

(2),启示:

民族融合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各民族相互学习,友好往来,共同缔造了中华民族的历史。

我们要树立民族平等,友好交往的意识。

社会的进步离不开改革,要发展则必须改革,只有改革才能使社会发展。

  

  第五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考点一:

科举制度。

(识记)。

  隋朝统一南北:

581年,杨坚废北周皇帝,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杨坚就是隋文帝。

589年,隋朝灭掉南方的陈朝,南北统一,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局面。

  开凿大运河:

605年,隋炀帝下令开凿大运河。

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通涿郡,南达余杭,全长2000多千米,是南北交通的大动脉。

大运河的开凿,对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国家统一的巩固起了很大的作用。

  科举制:

  创立:

隋文帝改革官吏选拔办法,通过分科考试选拔人才,开科举制的先河,隋炀帝时又创设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

  完善:

唐朝科举的常设科目是明经科和进士科。

明经科主要考试儒家经典,进士科主要考试诗赋和政论,难度很大,是做高官的主要途径。

  影响:

科举制打破了门第的限制,给一般的知识分子提供了做官参政的机会,同时选拔官吏的权力也从地方集中到了中央,为统治者吸收、笼络人才拓宽了道路。

科举制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

    考点二:

唐太宗和“贞观之治”。

(运用)  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唐朝建立后不久,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做了皇帝。

李世民就是唐太宗。

  贞观之治:

627年,李世民改年号为“贞观”。

唐太宗在位期间,政治较为清明,经济得到发展,国力逐渐强盛,史称“贞观之治”。

  唐太宗的治国举措:

  经济上:

轻徭薄赋。

多次减免租税,保证农民的土地和耕作时间,大力提倡节俭,力戒奢侈浪费。

  政治上:

(1),知人善任,重视纳谏。

重视选官用人,虚怀若谷,从善如流,任命富于谋略的房玄龄和善断大事的杜如晦,人称“房谋杜断”,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和能征善战的大将李靖、李勣等。

(2),加强中央权力,沿用隋朝三省六部制,增加宰相人数,既有利于防止宰相专权,又能集思广益,减少政策失误,合并州县,大力精减机构,以节省财政开支,提高行政效率。

  文化上:

完善科举制度,重视文化教育。

  评价唐太宗唐:

太宗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

他造就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其各种制度、用人政策、重视发展生产力的方针等一直影响到唐玄宗统治时期,为唐朝盛世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考点三:

女皇武则天。

(识记)。

  武则天称帝:

唐太宗去世后,继位的高宗体弱多病,朝政逐渐由皇后武则天执掌。

中宗继位,武则天继续掌权。

后来她废中宗、睿宗,自己做皇帝,改国号为周。

  评价: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在她当权的半个世纪中,重用有才能的人,重视发展农业生产,进一步完善科举制度,创立武举和殿试。

社会经济继续发展,为唐朝走向全盛奠定了基础,史称她的统治有“贞观遗风”,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    考点四:

开元盛世。

(识记)。

  出现的原因:

唐玄宗统治前期,励精图治,政绩卓著。

他选拔德才兼备的姚崇、宋璟、张九龄为相,大力发展生产。

他还整顿吏治,严格执法,从而使社会稳定,经济空前繁荣,国力强盛,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因唐玄宗前期年号为开元(713至741年),史称“开元盛世”。

  表现:

(1),唐朝农业发展迅速,生产工具改进,出现和筒车,全国耕地和人口大大超过前代。

(2),唐朝都城长安建筑宏伟,布局严整,商业繁荣,人口达百万,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当时著名的国际性大都市。

(3),唐朝全盛时期人才兴旺,仓廪丰实,社会秩序良好。

    第六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与民族关系的发展    考点一:

辽、宋、西夏、金政权的并立。

(识记)  北宋与辽、西夏的并立:

  契丹族的兴起:

916年,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各部,于上京称帝,建立契丹国,后来契丹改国号为辽。

  北宋建立:

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黄袍加身,夺取后周政权,建立宋朝,定都东京,史称北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

  西夏建立:

1038年,党项族李元昊在兴庆(今银川)称帝,国号大夏,夏在宋西北,史称西夏。

  辽、宋、夏的和战:

  澶渊之盟:

1004年秋,辽军进攻北宋,逼近黄河北岸的澶州,威胁东京,宋真宗亲征,击退辽军,第二年初,辽宋在澶州达成协议,双方约定各守边界,这就是“澶渊之盟”。

此后,辽宋之间100多年保持和平往来,经济文化交流得到加强。

  宋夏和战:

李元昊称帝后,多次进攻北宋,未取得进展,却损失巨大。

北宋也无力进攻。

1044年,宋夏订立和议。

以后几十年间,双方在边境地区进行贸易,经济文化交流十分密切。

  金、南宋、西夏的并立:

  金的建立:

1115年,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在会宁称帝,建立金国。

  辽的灭亡:

1125年,金灭辽。

  南宋建立:

1126年,金兵攻破东京,钦宗投降。

1127年,金兵北撤,虏走了徽宗、钦宗,北宋灭亡,史称“靖康之变”,1127年,赵构即位,定都临安,史称南宋,赵构就是宋高宗。

  岳飞抗金:

南宋抗金名将岳飞从金军手中夺回建康。

1140年,金朝派兀术为主帅,率军攻宋。

岳家军在郾城大败兀术主力骑兵。

兀术不敢再战,准备撤兵。

宋高宗担心战争胜利影响求和,又害怕抗金将领权力太大,威胁朝廷,勒令岳飞退兵。

  宋金和议:

1141年,宋金达成和议,主要内容是:

双方以东自淮水中流、西至大散关为界,宋向金称臣,每年向金贡送银25万两、绢25万匹。

这就是“绍兴和议”,至此,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认识:

从历史发展进程来看,宋辽金夏等政权关系有战有和,战争是短暂的,和平是长久的,是历史的主流。

在这一时期,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频繁,进一步加强了民族融合,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前进。

    考点三: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和忽必烈建立元朝。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蒙古族是我国北方的古老民族,长期游牧在蒙古高原,13世纪初,蒙古族一个部的首领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

1206年,蒙古各部贵族聚会,推举铁木真做全蒙古的大汗,尊称成吉思汗,建立了以和林为都城的蒙古汗国。

  忽必烈的统治:

  元朝建立:

1271年,蒙古大汗忽必烈改国号为大元,次年定都大都(今北京),忽必烈即元世祖。

  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

(1),政治上:

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建立行省制度,并在中央设宣政院,管辖吐蕃,西藏正式成为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行政区域,设置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

(2),农业上:

重视农业生产,禁止把农田改作牧场,鼓励垦荒,兴修水利,把新增田地和人口的多少作为考核官吏的重要条件,促进了农业的恢复与发展。

(3),手工业上,用棉花纺纱织布已成为江南地区的主要家庭副业。

松江成为全国棉纺织中心(黄道婆为棉纺织业的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

(4),商业与城市繁荣,元大都是闻名世界的国际性大都市,泉州是对外贸易的最大港口。

  统一全国:

1276年,元军攻占临安,南宋灭亡,1279年,元军消灭南宋最后一支抵抗力量,统一全国。

    第七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考点一:

明朝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

(识记)。

  明的建立:

  元朝末年,社会矛盾激化,加上天灾连年,农民无法生活下去,爆发了红巾军大起义。

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称帝,建立明朝,年号洪武。

同年攻占元大都,结束元朝在全国的统治。

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

  在中央:

撤销中书省,废丞相,六部长官直接听命于皇帝。

为了监视官吏、镇压人民,设厂卫制度,(锦衣卫、东厂、西厂,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是明朝皇权空前加强的表现),厂卫都由皇帝直接控制。

  在地方:

废行省,分权于三司,分管民政、刑狱和军政。

全国军政大权集中于皇帝一人。

  文化:

实行八股取士制度。

朱元璋沿用前代科举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吏。

科举考试内容限于四书五经,应考者不能发挥个人见解,文体严格限于八股文。

这种八股取士制度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不利于社会进步。

    考点三:

戚继光抗倭。

(理解)。

  背景:

明朝初年,日本的一些武士、商人和海盗组成武装集团,经常到我国东南沿海一带进行掠夺和骚扰,沿海人民把他们叫做倭寇。

明朝中期,倭寇与沿海奸商、海盗勾结,大肆烧杀抢掠,沿海人民纷纷组织起来反抗。

  概况:

16世纪中期,明朝政府派戚继光等将领组织倭寇,他率领的抗倭队伍纪律严明、作战勇敢。

1561年,戚家军在台州九战九捷。

1566年,东南沿海的倭寇基本被平息。

戚继光率领戚家军荡平了浙江倭寇,接着又在福建、广东和另一抗倭名将俞大猷共同作战,取得了抗倭斗争的最后胜利。

这是一场反抗外来侵略的民族自卫战争。

戚继光成为人人称颂的抗倭英雄。

    考点四:

雅克萨之战。

(理解)。

  背景:

明末,沙俄侵略者闯入黑龙江流域,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清军入关后,沙俄又强占雅克萨、尼布楚等中国领土,作为其侵略据点。

  概况:

于1685年和1686年组织了两次雅克萨自卫反击战,中国均战胜,沙俄被迫同意通过谈判解决中俄边界问题。

  《尼布楚条约》:

1689年,清朝与沙俄通过平等协商,签订了《尼布楚条约》,这是中俄第一个边界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

    考点五:

清朝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

(识记)。

  清朝建立:

明后期,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

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

今辽宁新宾西老城)称汗,国号大金,史称后金。

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清,改族名为满洲。

1644年,清军占领北京,顺治帝迁都北京。

随后,清朝平定各地反清斗争,确立了在全国的统治。

  军机处的设立:

  目的:

强化专制统治,进一步加强皇权。

  设立:

雍正时,设立军机处,处理军政大事,军机大臣由皇帝选派亲信的满、汉大臣组成,完全听命于皇帝。

  作用:

使皇权进一步加强,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办事效率。

  文字狱:

  目的:

实行思想文化专制,对反清思想严加防范和压制。

  影响:

清朝前期不少人因文字而招来杀身灭族大祸,清朝统治者通过文字狱加强了集权统治,阻碍了学术文化的发展,造成万马齐喑的局面。

    考点六:

清朝维护国家统一的措施。

(识记)。

  平定三藩:

清初,明朝降将吴三桂、耿仲明、尚可喜被封为藩王,称为“三藩”。

他们统治云贵和粤闽等地,拥兵自重,给清朝以严重威胁。

康熙帝决心撤藩,吴三桂首先反叛,尚可喜、耿精忠先后起兵响应。

经过八年战争,康熙帝平定了三藩叛乱,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平定准噶尔:

康熙年间,漠西蒙古准噶尔部的噶尔丹勾结沙俄,妄图分裂中国。

康熙帝三次率军亲征,大败噶尔丹。

乾隆时,设置乌里雅苏台将军管辖漠北地区。

  对新疆的管辖:

清朝前期,居住在天山南路的维吾尔族称回部。

乾隆时,回部首领大、小和卓兄弟发动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