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行业发展现状统计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807787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5.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园林行业发展现状统计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中国园林行业发展现状统计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中国园林行业发展现状统计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中国园林行业发展现状统计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中国园林行业发展现状统计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园林行业发展现状统计分析报告.docx

《中国园林行业发展现状统计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园林行业发展现状统计分析报告.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园林行业发展现状统计分析报告.docx

中国园林行业发展现状统计分析报告

中国园林行业发展现状统计分析

   就世界围而言,园林景观行业已被公认为“永远的产业”,其独特的绿色环保和生态概念已经获得愈来愈多的认同,展现出越来越广阔的市场前景。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园林行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就发展现状来看,存在很多问题,并与国际水平相差很大距离,展望中国园林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如何发展出有中国特色的体系化、现代化的风景园林,是值得探讨的。

 

  园林业是以建设、维护和调整园林并提供服务为主要技术构成的从业人员及相关物资的集合。

而就园林业的起源看,园林业起源于逐渐从农林业分工而独立开来的花卉和苗圃业,经过绿地和庭院建设业,目前已发展成为包括养护管理及其它服务在的综合的技术经济系统[1]。

中国的园林业经过改革开放近三十年的快速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行业之一,在国际上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但是,随着WTO进程的推进,加速了园林行业市场化操作,园林行业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现实难题。

在新的形势下,如何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园林?

如何发展出有中国特色的,体系化、现代化的风景园林?

这些都是我们必须面对的课题。

  1我国园林行业的发展现状

  1.1行业法制及技术标准体系起步较晚

  我国园林行业法制标准化工作起步较晚,从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制定风景园林技术标准,早期的标准主要有:

1991年,建设部修订发布了《城市园林绿化行业技术标准体系表》,列出百余项拟编制的技术标准,已颁布《公园设计规》、《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风景名胜区规划规》等近十项标准。

1992年,建设部颁布《城市园林绿化条例》,2002年又颁布了《城市绿线管理办法》。

据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城市绿化专业委员会统计,在建设部现有颁布的城市绿化技术规、规程和标准有26项。

我国园林行业国家和地方颁发的法规文件,共368项,其中由全国人大批准颁布的条例4项;国务院令8项;国家建设部颁发的规定类43项、资质标准类11项、技术标准类15项;各省、区、市颁发的法规和标准272项。

这些法规和标准是在我国园林绿化行业建设中逐步建立并巩固、推广,在规生产、组织生产、指导生产、提高生产效率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为我国园林行业全面提高质量管理奠定了基础。

同时,这些法规和标准建立实施,为在推动我国园林整个行业系统高度协调统一,使我国园林行业管理逐步走向规化、程序化、科学化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1.2   行业发展迅速,行业容不断扩大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园林绿化进程突飞猛进。

1991年12月,在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第一届理事会上提出,“九五”期间的城市园林绿化工作应有总体的量化指标,如人均公共绿地、绿化覆盖率、绿地率等,并提出创建“花园城市”、“园林城市”等设想。

至2006年末,全国655个设市城市,城市建成区绿化绿化覆盖率34.38%,建成区绿地率30.27%,人均公共绿地7.94平方米,分别比“九五”末增长6%、6.01%和3.38平方米。

建设部开展“园林城市”的创建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各城市绿化建设的积极性,至今,先后建立了国家城市湿地公园22个,命名了国家园林城市97个、园林城区4个。

  近20年的迅速发展,园林行业自身日渐壮大并逐渐走向成熟。

据统计,目前全国拥有四级以上资质的园林企业约1.5万家,其中拥有园林绿化一级资质的企业127家,二级企业2000余家。

全国有地市级园林管理局680个,有园林规划设计院和设计公司1200家,其中甲级设计企业48家,外资品牌设计单位10余家。

物业管理公司4.5万家,花卉市场2397家。

2005年全国花/苗农125万户,花卉苗木企业6.5万家,从业人员440万人,分别比2004年增长10%、21%、35%。

  随着我国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园林行业结构也逐渐变化,行业容不断丰富扩大。

例如,20世纪90年代以前,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单位很少,几乎都有自己的特点。

近几年由于市场的扩大,如林业和工艺美术等也打破了行业界限,分别以生态和景观的名义进入风景园林的设计领域,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也和其他专业如城市规划、建筑、旅游策划等有了更多的交叉和融合[ii]。

大型的跨国公司的进驻,带来了新的思想理念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与国企业共同分享行业市场同时,也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国园林行业的发展。

  1.3行业产值持续增长,市场潜力巨大

  城市化建设催生园林绿化大市场,园林行业迎来发展的春天。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园林行业每年产值1500亿元左右。

据城市建设统计公报统计,从2002年至2006年,全国650余个设市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固定资产投资持续上升,平均每年投资4741亿元,以平均20.55%的速度增长,其中城市园林绿化平均每年投351亿元,投资平均增长速度达16.42%,2006年城市园林绿化投资达427亿元。

  据2006年全国及地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统计,2006年,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9382亿元,比上年增长21.8%,商品房竣工面积53019万平方米。

若按1:

2的容积率,50%的景观面积,200元/平方米的造价计算,园林景观工程量在265亿元左右,房地产开发持续升温、开发档次迅速提升,园林绿化市场的需求进一步扩大。

旅游度假村兴建、企业基建和高校新建、搬迁,现已成为园林绿化行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就北京在郊区县立项拟建的休闲旅游项目34余个。

仅以博鳌度假项目为例,园林工程就高达14亿元。

据统计,我国每年旅游度假项目园林绿化工程量在50--80亿左右。

  此外,我国的园林绿化养护市场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就目前国市场而言,仅北京市草坪的绿化面积就达21152公顷,而每平方米的养护费就大于6.5元。

根据有关资料统计,全国绿化养护每年产值约200-300亿,园林养护的市场前景看好。

据农业部花卉产销数据库统计,至2006年,全国苗木产值267亿元,从2000年至2006年平均增长15.97%,高于全国GDP增速。

我国每年园林设计产值达30亿元以上,并以10%的速度增长。

  2、中国园林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园林行业标准体系不完善

  一个行业的标准化程度,代表这个行业的整体技术水平。

自1992年建设部开展创建“园林城市”和2001年国务院召开城市绿化工作会议以来,我国园林行业标准化虽然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存在标准化程度很低、标准体系结构不合理、系统性不完善、标准体系总体发展不平衡、标龄过长、技术含量低等一系列问题。

目前在建设部已颁布的近1200个标准当中,涉及城市园林绿化方面的不到20项,仅占1.7%。

我国园林绿标准体系未能涵盖风景园林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的主要专业领域,难以真正反映行业的结构和特点,尤其在资源和生态区域等方面的关注不够。

有的领域发展快,标准比较全面,有的领域标准少,例如花卉领域标准多而全面,园林绿化工程质量、安全、管护标准却很少。

有些标准随着行业的发展,许多容已经满足不了需要,比如,市场管理、项目管理、招投标管理、施工设计以及风景园林师制度的确定等都应该有进一步的改进。

随着我国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快速发展,建立健全园林绿化行业标准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2.2缺乏专业化的行业协会和中介咨询机构

  在市场经济运行中,行业协会和中介机构作为政府、市场、企业之间联系的纽带,具有政府行政管理不可替代的作业。

协会可以利用其组织优势和组织效率,为政府提供准确的行业信息,协助政府实施园林国扶持政策,行业协会还可以通过与国企业的沟通,协调园林产品国国际市场价格,加强与国际联系,帮助行业开拓国际市场,拓展生存空间。

从我国园林行业看,目前基本没有或尚缺乏能统合各方面的实力,代表各方面利益与要求的中介机构和行业协会。

园林企业的发展要依赖整个行业的进步。

我国有待大力培养育和发展专业化的园林中介机构和行业协会,协助政府帮助园林企业解决发展中的难题,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2.3缺乏行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和效益的系统研究

  园林行业的发展与当代社会经济的关系相辅相成的。

园林绿化是对社会环境资本的投入,融合在社会生产的全过程中,其形成的“经济波澜”渗透在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其经济效益将大大超过投资额。

园林绿化所形成的环境效益,不受疆域的约束,具有普遍性等特点。

但是,目前对绿化的环境效益,还处在有认识无评价或有评价无计量的状况,多数单位对绿化的效益还停留在从概念到概念的水平上。

中国园林行业应从法制和管理上推行绿化环境效益的评价、计量,以便比较具体地反映绿化的经济效益,这是确立园林行业的作用、地位,促进园林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iii]。

  2.4注重园林建设,轻视养护管理

  “三分建,七分管”养护管理是园林绿化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它是一种长期、反复的工作,园林绿地的建成并不代表园林景观的完成,只有高质量、高管理的园林养护,园林景观才能逐渐的形成与完美。

在我国很多城市绿化建设中,经常可以看到“重建轻养”现象,能有上亿元的建设投入,却不考虑日常维护上的投入,使得辉煌一时的国际或国“一流”,维持不了“一流”的水平,发挥不出“一流”的效益[iv]。

  3、与国际园林行业的比较

  我国现代园林行业发展却相对较晚,通过快速经济发展的带动,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就目前的规模与发展程度看,同国外相比目前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像美国等西方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社会总体目标是追求高水平的生活质量与高水平的生存环境、景观质量,特别重视人的生存环境质量的“质”,而我们才刚开始注重环境质量的“量”。

国外先进园林相对我国而言,注重“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有着高程度、完善合理的技术标准规体系,在新优品种、新材料、新产品开发上有着成熟的经验。

而在园林行业市场化操作上日趋完善和成熟,例如,美国的园林景观工程产业已经成为绿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美国园林苗圃协会数据推算,2007年美国园林景观产值达到582亿美元,其中,58%的产值来自于园林维护保养,35%的产值来自于园林工程建设,7%的产值来自园林设计。

  4、我国园林行业未来发展的趋势

  园林行业的发展是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而发展的,不管其容与形式,还是服务对象,在不同的社会时期和发展阶段,有着很大的变化。

展望我国园林行业,有以下发展趋势。

  

(1)风景园林市场逐步走向社会资本化。

  风景园林建设在城市建设、生态建设、精神文明以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全局性、基础性和先导性,是明显的全民共享的公益事业[v]。

目前,我国园林绿化行业的资本主要来源是以政府投资为主,民间资本和社会资本的注入为辅。

纵观发达国家园林绿行业资本市场,是全社会积极参与的资本市场。

我国未来园林行业的发展,将是在政府引导前提下,多渠道、多元化的发展方式,主要以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参与,吸引大量民间资本和外资进入园林建设领域,进行风景园林建设。

  

(2)园林规划设计理念扩展,走向多元化设计

  与过去十几年相比,风景园林规划设计项目的种类、深度和广度均已大大扩展,正在从传统园林设计转向以现代景观规划设计。

未来园林设计的发展,在传统理论的基础上(美学理论、功能理论、环境美化理论、田园城市理论、休闲游憩理论、绿地空间结构理论等),吸收借鉴环境伦理学、环境心理学与生态哲学等新的观念[vi],将以人为本,以人与自然协调为目标,逐渐走向生态设计、文化设计、区域设计、科学和艺术结合的设计。

  (3)“生态城市”是当代城市园林建设的发展趋势。

  几十年来,关于“生态城市”的讨论,环保意识的深化,使人们对园林在城市中的地位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升华。

随着科学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已将城市园林绿化的发展和水平提高到保护生态平衡高度来认识。

生态园林是以保持生态平衡、美化环境为主导思想,主因地制宜、适地适栽,遵循生态学原理。

生态园林的主体是自然生物群落或模拟自然生物群落,强调人工园林和自然生物群落的有机结合。

城市园林是以人工生态系统为主体的景观,如城市综合公园、动物园、植物园、小游园、街头绿地等等。

城市园林绿化成为城市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现代化城市的重要标志,城市园林绿化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性日益显著,实现城市园林生态化已成为世界各国城市园林发展的必然趋势。

  (4)风景园林行业在后50年进入保护与建设并举时代。

  我国风景园林事业的总目标是推进自然和人文资源的保护事业,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和谐的、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的城乡人居环境。

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三化合一”的时代,对我国整体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进行保护和可持续的利用以及建设城乡人居环境是风景园林事业发展的主要容[vii]。

  5结语

  总之,中国园林事业是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事业,也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事业。

随着中国景观建筑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即将结束的中国加入WTO保护期,正是快速发展的园林行业的机遇和挑战。

我们要充满信心,参与国际竟争,发挥中国园林的传统优势,做大做强整个园林产业。

 

①我国绿化苗木行业现状

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市场出现结构性过剩。

由于生态环境建设和城乡绿化的发展,以及农村调整产业结构等刺激因素作用,近年来,绿化苗木生产规模扩大非常迅速。

统计表明,2000年-2005年,盆栽植物和观赏苗木的平均种植面积的增长速度分别为22.07%、44.63%,要高于销售额的增长速度20.92%、30.71%,尤其是观赏苗木更加明显,说明我国绿化苗木场已经开始接近饱和。

据国家林业局统计:

从1998年到2003年,短短六年的时间,苗木花卉种植面积由3.6万公顷增加到23.3万公顷,增长了5.5倍。

近年,苗木花卉生产规模扩大非常迅速,有些地方甚至是以几何基数增长的。

新建的苗圃集中在以下三类地区:

大、中城市周边;著名苗木之乡附近;“林业六大工程”带动的西部省区。

由于近年育苗面积迅速扩,苗木数量大幅度提高,大大超出了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需要,加上宏观调控后国家政策侧重于粮食生产,退耕还林面积大大减少,对造林苗木需求量降低,导致苗木供大于求,其中常规树种和小苗过剩现象尤其严重。

当前,我国许多地区出现的绿化苗木生产结构性过剩使苗木花卉产业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区域特征明显,产品结构地区差异显著。

我国绿化苗木种植行业的生产经营存在一定的区域性。

从全国围来看,绿化苗木行业的竞争主要体现在以同一产销区域的企业竞争为主。

我国绿化苗木种植业的发展存在区域不平衡,不同省份之间由于起步时间不同,产业化发展水平、规模有较大差异。

目前,我国形成了绿化苗木种植业的四大主要产销中心,分别为:

一是以、为主要生产区域,其主要市场为长江三角洲地区;二是以、为主要生产区域,其主要市场为北京、天津地区;三是以、为主要生产区域,其主要市场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四是以、、为主要生产区域,其主要市场为西南地区。

因各地气候、资源和区位市场条件的差异,各地品种结构也存在很大的区别。

总体上讲,北方多数省份以柳槐为主,南方诸省各有特色:

如以雪松、广玉兰、龙柏、小檗等为主,以黄、桂花、杜鹃、红枫、金叶女贞和木兰科树种等见长,以红花继木起家,以黄打市场,用热带树种满足自己,各地都根据自身优势发展绿化种苗产业。

生产经营主体多元化,行业竞争更为激烈。

随着国家对生态环境建设的高度重视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苗木花卉生产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苗木花卉生产的经营主体过去主要是以国营苗圃为主,现在则转向国有、集体、个体共同参与,而且社会参与苗木生产的比例不断提高。

大量民间资本的投入成为促进苗木花卉产业生产格局改变、树种和品种更新、生产技术革新的最大动力。

国家林业局林木种苗统计数据显示:

近年来,在绿化苗木发展过程中,个体苗圃的比例由1998年的45.5%提高到2004年的73.7%,而国有和集体的比例正逐年下降。

苗木花卉市场的竞争已演化为规模和技术的竞争。

近年来,苗木花卉生产领域出现了几个资产上亿、规模上万亩的大型私营园林苗木花卉生产企业。

例如,蓝天园林集团现有园林绿化苗木1.3万亩,投资超过6000万元;昌邑金丝达集团现有园林绿化苗木1.1万亩;鸿宝园林集团投资1.1亿元,发展园林绿化苗木1万亩以上。

这些大型园林绿化苗木企业在资本运作、品种选育、市场开发、园林绿化苗木销售以及“公司+农户”生产模式的扩方式上都有一定的创新。

使我国的苗木花卉行业出现“资本+技术”的企业运营模式,跳出了以往个体苗圃的“低投入、低产出”的发展套路,推动了绿化种苗产业的机制创新和技术创新。

②我国绿化苗木行业的市场前景分析

西部大开发、生态环境建设带动绿化苗木市场。

近年来,国家相继启动了西部大开发工程、万里绿色通道工程以及林业六大工程等重大项目,这些生态工程的建设的主要载体是造林,这样就给绿化造林工作带来了巨大的空间,给苗木产业带来了无限的商机。

据了解,2003年全国造林计划任务安排1066.7万公顷,其中人工造林925万公顷,年需种子1905万公斤,年需苗木226亿株,而全国实际当年可出圃苗木产苗量约288亿株。

 

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绿化种苗需求稳步增加。

根据2001年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通知,到2010年,全国城市规划绿地率达到35%以上,绿化覆盖率达到40%以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0平方米以上。

2001年全国城市建设统计公报显示,2001年全国城市新增公共绿地为20093平方千米,人均公共绿地达到4.6平方米。

若要达标,在2002~2010年间,全国平均每年城市公共绿地面积还要增加2万多平方千米。

除公共绿地稳步增长外,各地居住区、单位、防护绿地和借地绿化也将快速发展,在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城市的非公共绿地的发展将会高于公共绿地的增长,城市绿地总量将迅速扩大。

道路绿化、城市森林建设种苗需求迅速增长。

2000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全国绿色通道建设的通知》下发后,各省(市、区)绿色通道建设发展迅速,2001年全国共完成绿色通道工程总里程12.05万公顷,折合绿化面积22.79万平方千米。

、等省在“十五”期间将建成包括公路、铁路、河道和海塘沿线总长万里的绿色通道,浙北的地区万顷农田绿化造林正在规划,上海宽400米的环城绿化带开始建设,苏锡常地区启动建设三市九县的“绿色都市圈”,北京“五河十路”通道工程加快实施,其它省(市、区)绿色通道和城市森林建设也方兴未艾。

绿色通道和城市森林建设成了绿化种苗市场需求的又一新的增长点。

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是绿化种苗产业发展的又一潜在市场。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明确提出加快城镇化建设进程,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小城镇的环境整治已经全面展开,北京市2001年卫星城、小城镇完成绿化面积600平方千米,2002年又把小城镇绿化列入北京市十大绿化工程之一;市把小城镇绿化列入林业八大工程;省2003年起启动万村整治工程。

小城镇建设步伐的加快为绿化种苗产品市场的持续稳定增长奠定了基础。

加入世贸组织(WTO),开拓了我国花木业的国际市场。

加入WTO后,意味着中国经济将与世界经济逐步一体化。

国际上一些高档花卉进口量增加的同时,也为我国苗木花卉产业打入国际市场提供了机会。

如果我国苗木花卉企业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从产品品质、档次、规模及服务上创造出自己独特的品牌和信誉,就能大幅度增强和提高我国花卉种苗的出口能力。

同时,通过进一步改善中国的投资环境,增加外国投资者对在中国发展花卉种苗产业的兴趣,可以吸引更多的外资投入绿化苗木产业的开发。

2、我国花卉行业生产经营状况与发展前景

①我国花卉行业现状

我国发展花卉产业只有20多年的时间,作为一项新兴产业,其发展迅猛。

从1984年到2003年的20年间,我国花卉种植面积增长了27倍,产值增长了57倍,出口创汇增长了47倍,分别达到了43.5万公顷、353亿元和9756万美元。

花卉产品结构严重失衡。

我国花卉产品结构严重失衡,绿化苗木、草皮等产品占了绝大多数。

据介绍,我国花卉销售额最高年份时达到540亿元,但是八成以上是观叶植物、绿化苗木和草皮,鲜切花和盆花所占比例有限。

产业效益低下。

与一些花卉大国相比,我国花卉产业效益还很低下。

我国花卉栽培面积位居世界第一,但是鲜花总量占国际市场的比例约为3%。

据了解,我国大多数大中城市的鲜花六成以上都是进口的,自产鲜花的份额微不足道。

由于重视程度和投入不够,不少本地花卉还在节节萎缩。

产业发展缺乏科技后劲和涵。

我国花卉产业缺乏科技后劲和涵,正面临考验。

传统的大路货花卉由于不注重科研更新和提纯复壮,品种严重退化,已经难登大雅之堂。

国际市场竞争力低。

近年来,我国花卉产业呈现出超常规发展态势,生产面积增长过快、产品结构不合理,导致质量低、效益低,导致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低下。

②我国花卉行业的发展前景

花卉是大有潜力的产业。

我国花卉消费绝大多数属于集团消费和节假日消费,全国城镇人口年平均消费鲜切花3枝,按全国人口计算人均消费不到1枝,个人消费人均不到2元。

如果我国人均鲜花消费能力提高到人均5元,仅国个人年消费总值就增加37亿元以上,所以国花卉市场的潜力巨大。

西部大开发战略将带动花卉市场的发展。

当前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专家预测,以生态环境建设为切入点,西部12省区仅退耕还林对苗木的年需求量就在400亿株以上,缺口很大。

西部广大地区的退耕还林、治理沙漠化、石漠化、泥石流、建设绿色通道工程等对花卉苗木有很大的需求量。

小城镇建设为花卉业提供了较大的发展空间。

全国围的城市与小城镇建设将掀起城市绿化、美化的热潮。

以广西为例,按照规划,“十五”末广西的城镇化水平将由目前的23%提高到31%,届时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将分别达到36%、30%和10平方米。

这为花卉业提供了较大的产业发展空间。

国际花市的活跃为我国花卉业开辟了另一增长点。

目前,国际花卉市场异常活跃,近几年行业产值(包括鲜切花、盆花、盆景、绿化苗木、草皮等)每年以10%以上的速度递增。

就鲜花消费来说,世界人均年消费额为3美元,西欧、北美人均年花卉消费额在100美元左右。

我国也已跻身世界花卉生产和消费大国行列,特别是我国的盆景和珍稀花卉在国际市场上十分抢手,出口前景广阔,近10年来,我国花卉出口创汇额达2.6亿元以上,以后,随着我国花卉产品的品质、规模等不断提高,花卉出口业还将呈不断增长趋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职高对口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