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专题强化训练 植物的激素调节.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805329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73.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专题强化训练 植物的激素调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考生物专题强化训练 植物的激素调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考生物专题强化训练 植物的激素调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考生物专题强化训练 植物的激素调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考生物专题强化训练 植物的激素调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专题强化训练 植物的激素调节.docx

《高考生物专题强化训练 植物的激素调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专题强化训练 植物的激素调节.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生物专题强化训练 植物的激素调节.docx

高考生物专题强化训练植物的激素调节

专题强化训练16 植物的激素调节

一、选择题

1.下列生产活动或自然现象中,与生长素的作用无关的是( C )

A.扦插枝条时保留芽,易于生根成活

B.摘除棉花的顶芽,使其多开花多结果

C.移栽树苗时去掉部分叶,提高移栽成活率

D.倒伏的玉米苗,茎背地生长以更好地接受光照

解析:

扦插枝条时保留芽,芽能合成生长素,生长素促进生根,易于成活;摘除棉花的顶芽,解除顶端优势,使其多开花多结果;移栽树苗时去掉部分叶,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提高移栽成活率,与生长素作用无关;倒伏的玉米苗,在近地侧生长素分布较多,生长较快,茎背地生长,以更好地接受光照。

2.(2018·河南开封一模)下表是用2,4

D溶液处理黄瓜花蕾以后的植株结实情况。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 )

项目

未处理的组

2,4

D处理的组

浓度(ppm)

0

1000

850

720

630

平均结果率(%)

27

100

100

100

100

平均株产量(kg)

0.16

0.73

0.92

0.91

0.72

平均单果重(g)

186

247

277

273

243

A.实验表明:

2,4-D促进细胞分裂、伸长,而促进果实的发育

B.对照组结果率低,是因为植物体内2,4

D的合成量较低

C.不同浓度的2,4-D对同种植物的结果情况影响一定不同

D.实验结果说明一定浓度的2,4-D促进黄瓜结果

解析:

分析表格可知,本实验中实验的自变量为2,4-D溶液的浓度,因变量为平均结果率、平均株产量、平均单果重;而2,4-D溶液的浓度为0的作为实验的对照组,因此通过与对照组结果的比较,不同浓度的处理均具有促进作用,并且其中浓度为850ppm的促进效果最好。

但实验不能表明2,4-D是通过促进细胞分裂和伸长,而促进果实的发育;2,4-D是人工合成的生长素类似物,植物体内不能合成;由于2,4-D的作用具有两重性,在最适浓度两侧存在两种不同的浓度其促进作用相同;对照组和实验组比较,平均结果率增加,可以说明一定浓度2,4-D能促进黄瓜结果。

3.(2018·湖北黄冈调研)下列关于植物激素及其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D )

A.生长素的极性运输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和消耗能量

B.植物激素的合成既受基因组的调节,又影响基因组的表达

C.细胞分裂素主要是由根尖合成的,对根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

D.脱落酸主要是由茎尖、成熟的叶片合成的,可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脱落

解析:

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一种主动运输,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和消耗能量;植物激素的合成受酶的催化,而酶的合成受基因的控制,同时植物激素也对基因的程序性表达具有调节作用;细胞分裂素主要在根尖合成,促进细胞分裂,可促进根部细胞分裂;脱落酸主要由根冠、萎蔫的叶片合成,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脱落。

4.(2018·河南郑州高三一测)为研究植物生长素的作用,设计如下实验:

将胚芽鞘尖端放在琼脂块上并给予单侧光照,如图1;一段时间后将A、B琼脂块分别置于相同的去尖端胚芽鞘甲和乙的一侧,数天后生长结果如图2,该实验能得到的结论是( C )

A.光照导致向光侧生长素的分解

B.胚芽鞘甲生长速度快于乙

C.B琼脂块中的生长素含量多于A

D.单侧光干扰生长素向下运输

解析:

光照不能导致向光侧生长素的分解,只能使生长素在尖端发生横向运输,A错误;图2中乙弯曲的程度大于甲,因此胚芽鞘甲生长速度慢于乙,B错误;乙弯曲的程度大于甲,胚芽鞘乙生长速度快于甲,因此B琼脂块中的生长素含量多于A,C正确;单侧光会影响生长素的横向运输,而不会干扰生长素极性运输,D错误。

5.(2018·安徽合肥一检)下图为植物幼苗中生长素相对含量的分布。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C )

A.生长素主要在生长旺盛的部位合成

B.生长素促进了b处对应细胞的生长

C.b、c处对应细胞合成的生长素通过极性运输到a处对应的细胞

D.a处对应浓度的生长素作用于根尖细胞,可能会抑制根尖细胞的生长

解析:

生长素的合成部位是幼嫩的芽、叶、发育中的种子等生长旺盛的部位;a点是芽尖分生区部位的细胞,b是芽尖下部伸长区细胞,生长素促进了b处对应细胞的生长;生长素的运输是极性运输,只能从a向b、c运输,不能倒过来;根细胞对生长素敏感,若将a点对应浓度的生长素作用于根尖细胞,可能会因为生长素浓度过高抑制生长。

6.(2018·江西上饶一模)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一些叙述,正确的是( D )

A.大多植物激素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

B.植物幼嫩叶片中的酪氨酸可转变为生长素

C.植物根的向地性和茎的向光性都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D.脱落酸有“逆境激素”之称,其在植物体的主要合成部位是根冠和萎蔫的叶片

解析:

大多植物激素的化学本质不是蛋白质;植物幼嫩叶片中的色氨酸可转变为生长素;茎的向光性中背光侧和向光侧均为促进作用,未体现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脱落酸在植物体的主要合成部位是根冠和萎蔫的叶片。

7.(2018·山东潍坊一模)下列关于植物激素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C )

A.对果树进行打顶处理,可使其树形开展、多结果

B.用乙烯处理豌豆黄化幼苗茎切段,可抑制其伸长

C.用脱落酸处理成熟的豌豆种子,可促其萌发

D.用赤霉素处理大麦种子,可使其无须发芽就产生淀粉酶

解析:

打顶处理后,顶端优势就被解除,侧芽萌动,加快生长;乙烯含量的增高,会抑制生长素促进切段细胞伸长的作用;脱落酸的主要作用是抑制细胞分裂,抑制种子萌发,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用赤霉素处理大麦种子,可以使大麦种子无须发芽就可以产生α-淀粉酶。

8.(2018·山东枣庄一模)科研人员选择成熟、饱满、健康的野牛草种子为实验材料,分别用20mL浓度为1000mol·L-1、1500mol·L-1、2000mg·L-1的赤霉素溶液,250mol·L-1、350mol·L-1、450mg·L-1的生长素溶液和蒸馏水浸种14小时后,置于适宜条件下培养,14天后测定种子的发芽率,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

A.由图可知赤霉素浸种可提高野牛草种子的发芽率,实验浓度下其发芽率随赤霉素浓度的升高而升高

B.该实验不能确定赤霉素提高野牛草种子发芽率的最适浓度,但能确定450mg·L-1的生长素是促进野牛草种子萌发的最适浓度

C.图示表明,在实验浓度下,赤霉素和生长素在促进野牛草种子发芽方面表现为协同作用

D.赤霉素、生长素通过调控基因组的表达影响野牛草种子发芽属于植物的激素调节,这也是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唯一方式

解析:

由图可知,赤霉素浸种可提高野牛草种子的发芽率,实验浓度下其发芽率随赤霉素浓度的升高而升高;该实验能确定在实验浓度下,450mg·L-1的生长素条件下种子的发芽率最高,但不知道生长素浓度大于450mg·L-1时的情况,所以该实验不能确定450mg·L-1的生长素是促进野牛草种子萌发的最适浓度;该图示没有赤霉素和生长素混合使用时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所以图示不能表明在实验浓度下,赤霉素和生长素在促进野牛草种子发芽方面表现为协同作用;激素调节只是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一部分,而不是唯一方式。

9.(2018·山东泰安一检)如图表示某植物种子成熟过程中生长素、脱落酸和有机物总质量的变化情况。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

A.图中体现了植物生长素调节生长具有两重性

B.图中曲线反映出生长素抑制脱落酸的合成

C.蜡熟期脱落酸含量最高,抑制细胞分裂

D.完熟期有机物总质量减少可能是大分子有机物分解成小分子有机物

解析:

图中曲线只反映了不同时期生长素含量的变化,不能体现两重性;图中曲线信息不能反映出生长素与脱落酸的正比或反比关系;蜡熟期脱落酸含量最高,脱落酸可以抑制细胞分裂;大分子有机物分解成小分子有机物需要结合水,有机物总质量增加,完熟期有机物总质量减少应该是小分子有机物合成大分子有机物。

10.(2018·湖北八市3月联考)下列关于人和植物激素调节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C )

A.寒冷刺激可增大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以增强代谢、增加产热

B.高温作业的人因失水过多使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可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尿量减少

C.植物体各个部位都可以产生乙烯,乙烯具有促进果实发育和成熟的作用

D.植物激素在植物体内含量很少,不直接参与细胞内的代谢活动

解析:

寒冷刺激可增大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以增强代谢、增加产热;高温作业的人因失水过多使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尿量减少;植物体各个部位都可以产生乙烯,乙烯具有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没有促进果实发育的作用;植物激素在植物体内含量很少,植物激素只属于信号分子,不组成细胞结构,不提供能量,不直接参与细胞内的代谢活动。

11.(2018·四川成都一诊)某课题组为研究生长素和赤霉素对不同品系遗传性矮生豌豆生长的影响,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 )

A.该实验结果表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B.赤霉素对生长速率越慢的豌豆作用越显著

C.赤霉素通过促进生长素的合成来促进生长

D.不同品系豌豆自身合成赤霉素的量都相同

解析:

据图分析可知,生长素和赤霉素对不同品系遗传性矮生豌豆的生长都有促进作用;赤霉素比生长素对不同品系遗传性矮生豌豆生长的促进作用强,并且随生长速率的升高,促进作用减弱;由图可知,生长素和赤霉素对不同品系遗传性矮生豌豆的生长都有促进作用,据图无法得出赤霉素可以通过提高生长素的含量间接促进植物生长这一结论;赤霉素具有促进植物茎秆伸长的作用,由图可知,生长速率越低的矮生豌豆喷施赤霉素促进生长的效果越明显,即生长速率越慢的品种,对赤霉素生长反应越显著,由此可以推断出不同品系遗传性矮生豌豆自身合成赤霉素的量不同。

12.(2018·山西五地市高三联考)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IAA)、赤霉素(GA)及植物激素抑制剂S处理水仙茎切段,48小时后测得水仙茎切段的伸长率(伸长率=

×100%)如图所示,该实验数据不能支持的结论是( D )

A.在无外源的IAA和GA时茎切段仍能生长

B.IAA和GA均能促进茎伸长,IAA的作用效果更好

C.IAA和GA在促进茎伸长时具有协同作用

D.植物激素抑制剂S能抑制IAA和GA的作用

解析:

柱形图显示:

①组为对照组,无外源的IAA和GA处理,茎切段的伸长率=20%>0,说明在无外源的IAA和GA时茎切段仍能生长;②、③、④组茎切段的伸长率均大于①所示的对照组,且这三组茎切段的伸长率由小到大的排序为④②③,说明IAA和GA均能促进茎伸长,IAA的作用效果更好,而且IAA和GA在促进茎伸长时具有协同作用;②组的茎切段的伸长率=⑤组的茎切段的伸长率,说明植物激素抑制剂S不能抑制IAA的作用,④组的茎切段的伸长率>⑥组的茎切段的伸长率,说明植物激素抑制剂S能抑制GA的作用。

二、非选择题

13.(2018·四川绵阳二诊)植物体内普遍存在着一类以甾类化合物为骨架的激素——油菜素内酯(BR),BR在植物的生长发育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BR之前,科学家已经发现了五大类植物激素,如能促进种子萌发的    (激素名称)。

 

(2)用BR处理油菜幼茎节间,引起该部位显著伸长且细胞数目增多,节间膨大甚至开裂,这说明BR具有          的功能。

 

(3)为研究BR在不同器官向性生长中的作用,科研人员用野生型和BR合成缺陷突变体的油菜幼苗进行实验,三组幼苗均水平放置,其中一组野生型幼苗施加外源BR,另外两组不施加,测定0~14h内三组幼苗胚轴和主根的弯曲度,结果如上图所示。

分析实验结果可知,主根和胚轴弯曲的方向    (填“相同”或“相反”)。

施加外源BR的野生型幼苗的胚轴、主根在    h时就可达到最大弯曲度,而BR合成缺陷突变体的最大弯曲度形成的时间较其他两组延迟,说明  

 。

 

解析:

(1)赤霉素主要生理功能:

促进细胞的伸长;解除种子、块茎的休眠并促进萌发的作用。

细胞分裂素主要生理功能:

促进细胞分裂;诱导芽的分化;防止植物衰老。

乙烯主要生理功能:

促进果实成熟。

(2)由

(1)解析结合题意可知,BR具有促进细胞伸长和分裂的作用。

(3)由实验结果可以知道,主根和胚轴弯曲的方向相反;施加外源BR的野生型幼苗的胚轴、主根在第4小时就可达到最大弯曲度;BR合成缺陷突变体的最大弯曲度形成的时间较其他两组延迟,说明BR促进胚轴和主根的向性(弯曲)生长。

答案:

(1)赤霉素 

(2)促进细胞伸长和分裂

(3)相反 4 BR促进胚轴和主根的向性(弯曲)生长

14.(2018·广东汕头毕业班教学质检)某生物兴趣小组开展“探究NAA(萘乙酸)促进红薯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实验记录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NAA浓度

(g·L-1)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0-10

10-11

10-12

水培

时间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表示生根,“-”表示不生根)

(1)用NAA处理红薯插条的方法有    法和    法。

 

(2)据表分析,NAA促进红薯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范围是      g·L-1,理由是 。

 

(3)如果要了解NAA对红薯插条的作用是否具有两重性,则该实验还必须增设一组,其NAA浓度应为    g·L-1。

 

解析:

(1)用NAA处理红薯插条的方法有浸泡法和沾蘸法,其中浸泡法要求溶液的浓度较低,沾蘸法要求溶液的浓度较高。

(2)据表分析可知,在NAA浓度为10-7~10-9g·L-1范围内,红薯生根所需时间最短(水培第2天就生根),说明促进红薯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范围是10-7~10-9g·L-1。

(3)两重性指的是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需要与不施加NAA的组别对照,因此该实验还必须增设NAA浓度为0g·L-1的对照组。

答案:

(1)浸泡 沾蘸 

(2)10-7~10-9 在该浓度范围内,红薯生根所需时间最短 (3)0

15.(2018·湖北武汉模拟)当盆栽植物平放时,根会向地生长而茎则背地生长,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与茎生长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若生长素浓度为a和b时(a

 

(2)根的向地生长体现了生长素生理作用的    。

现有生长状况相同的某新鲜植物插条若干、生根粉(生长素类似物)及蒸馏水,请设计实验,通过观察插条生根的数目验证生长素的该生理作用特性(写出简要的实验设计思路并预测结果,施加生长素的方法不作要求)。

 

解析:

(1)生长素由于重力作用分布不均匀,近地侧生长素浓度比远地侧浓度高,茎的近地侧比远地侧促进生长作用强,茎向上弯曲生长;根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较高,抑制生长,而远地侧促进生长。

若生长素浓度为a和b时(a

(2)根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抑制生长;远地侧生长素浓度低促进生长,说明了生长素对生长作用具有两重性。

实验设计,根据生长素作用两重性的特点,可设置不同生长素类似物浓度的溶液浸泡插条,以蒸馏水作对照组,观察生根情况。

预测结果:

高浓度组生根的数量小于对照组,低浓度组生根的数量大于对照组。

答案:

(1)根与茎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根对生长素敏感程度高于茎) 0~a

(2)两重性 实验设计思路:

将生根粉溶于蒸馏水得到高、低浓度的两种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将新鲜的植物插条均分为3组,分别施加等量两种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另一组施加等量蒸馏水作为对照,培养相同时间后观察插条生根的数量。

(或配制一系列浓度梯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必须有高、低浓度及对照组,合理即可)

预测结果:

高浓度组生根的数量小于对照组,低浓度组生根的数量大于对照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