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远程教育汇报材料范本5篇.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801898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1.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区远程教育汇报材料范本5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社区远程教育汇报材料范本5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社区远程教育汇报材料范本5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社区远程教育汇报材料范本5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社区远程教育汇报材料范本5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社区远程教育汇报材料范本5篇.docx

《社区远程教育汇报材料范本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区远程教育汇报材料范本5篇.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社区远程教育汇报材料范本5篇.docx

社区远程教育汇报材料范本5篇

  农村远程教育汇报材料的格式是怎样的?

有哪些注意事项?

对此,为您提供了“农村远程教育汇报材料范本5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本文章仅供参考,更多精彩内容尽在。

  社区党员干部远程教育接收站点工作在新达街道远教办的领导下,坚持对上经验,对下求实效,抢抓机遇,强化措施,克服困难,整体推进的原则抓好“远教”站点工作,在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中,结合打造“学习型社区”的理念,充分发挥其重要作用,取得较为明显的成果。

现将远程教育站点工作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爱民佳苑社区属于XX区采煤沉陷区居民搬迁改造项目之一,占地面积15.5万平方米,位于XX区污水处理厂以西、矿务局住宅楼以东,共建住宅楼42栋,现有居民5406人,社区党员22人,辖区居住在职党员73人,离退休党员65人。

远程教育模式为电信模式,播放室面积400平方米,拥有配套桌椅72套。

  二、工作方法及措施

  2011年爱民社区远程教育站点,把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作为提升党员干部素质、致富一方群众、促进城市发展的重要手段来抓。

成立了远程教育领导小组,配备了专职管理人员,制定了相关管理制度,以构建“学习型社区”为契机,按照“管、学、用”并重的原则,针对社区实际,制定教学计划,不断提高远程教育教学标准,不断扩大“党、干、群”受教育面。

使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根据社区居民需求,开阔了居民群众的视野,激发了居民科学致富、自主创业的积极性。

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在“建”字上下功夫,着力打造一流的“远教”平台

  开展现代远程教育,“建”是基础。

只有配足配好必备的设施,搭建有效的工作平台,远程教育之“米”才能“炊熟炊好”。

为此,我们从整合和优化配置各类资源入手,大力加强远程教育的基础建设,着力打造一流的工作平台,为有效开展远程教育夯实基础。

  1.抓硬件资源的整合和配置。

我们立足自身资源条件,充分利用现有办公场所,将爱民社区400平米的会议室作为远程教育接收点,积极筹措资金,配备了全新的电脑、投影仪等设施,接入速度快、容量大的网络宽带,并配齐“远教”ip、office办公、杀毒、防火墙等10多个工具软件,使资源得到整合和优化。

为便于开展流动教学,我们还购置了一整套的放映设备,从而大大改善了远程教育条件。

  2.抓软件资源的整合和配置。

我们在接收点制作并设置了规范、美观的指示牌和远程教育成果展厅,展示远程教育的各种宣传图片和成果;制订了一系列工作措施、操作流程和具体规范并一一上墙公布,要求有关人员全面掌握,便于引导和指导党员干部群众更好地开展学习。

  3.抓人力资源的整合和配置。

站点管理员经过上级部门的专业培训和考核,该同志在对设备进行经常维护的同时,还承担定点、定时、定量开展“远教”的一系列组织实施工作,包括远程节目接收和播放、管理平台建设、各类活动组织、资料档案整理和教学信息收集反馈等,以确保远程教育工作保持正常的最佳运行状态。

  

(二)在“教”字上下功夫,着力打造一流的“远教”质量

  开展现代远程教育,“教”是核心。

只有在“教”这个环节下足功夫,远程教育才能取得应有的成效。

为此,我们按照“学出效果、用出效益”的要求,坚持学用结合,从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形式等关键环节入手,科学制定计划,切实抓好各项工作措施的组织落实,致力提高远程教育的质量和实效。

  一是在教育对象上求“广”,充分调动积极性。

我们十分注意调动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努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把单一的党员教育学习拓展到全民教育,包括青年团员、普通群众、外来人员都可以参加学习,从而大大拓展了远教的受惠群体,扩大了远教的覆盖面和影响力,提升了远教在普及型教育和个性化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一方面,加强宣传,营造浓厚氛围。

主要是通过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刊出板报、发放资料等形式,大力推介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使远程教育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另一方面,培育典型,发挥示范作用。

主要是挖掘、培养和推介积极参与远程教育并已从中受益的学用典型,让党员干部群众真切地看到远教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和作用。

再一方面,深入一线,融入干部群众。

主要是通过流动放映、送“教”上门、学习辅助、宣传演示“远教”平台等深入一线的方式方法,举办各类参与性、娱乐性都比较强的活动,直接带动党员干部群众参与远程教育。

通过这些措施,古街社区党员干部群众参与远程教育的积极性得到较好的调动,并呈现日益高涨态势。

  二是在教育内容上求“精”,切实增强针对性。

我们始终坚持“党员干部群众需求什么,接收点就播放什么”,开通订单电话、问卷调查、座谈会,定期向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询问,及时了解他们对“远教”的需求情况,并将相关信息输入电脑,建立远教需求信息库。

在此基础上,按照“精而管用”的要求,丰富站点片库,拓展站点功能,按图索骥确定播放内容。

如针对老年人,我们组织学习保健、医疗卫生等相关科普知识;针对育龄妇女,组织学习计划生育和生殖保健知识;针对青少年朋友,组织学习《青年与创新》、法制教育等方面的知识;针对党员同志,学习《中国共产党章程》和《党的基础知识》、《艰苦奋斗、廉洁从政》主题教育党课、《杨善洲先进事迹报告会》等,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接收点运行一年多来,根据受惠群体的不同需求播放的内容,进一步激发了党员干部的宗旨意识,促进了学先进、赶先进、争先进氛围的形成,同时也提高了居民文化素质,促进了和谐社区建设,深受居民群众的欢迎。

  三是在教育形式上求“活”,不断提升实效性。

灵活多样的方式和方法,是远程教育取得实效的关键。

为此,我们努力在创新上做好文章,利用社区打造学习型社区的契机,充分利用社区课堂开展远程教育课程。

社区四大课堂建设,以远程教育为基础,依托XX区党校开设红色课堂,聘请党校教员实地讲授;依托新达司法所、综治中心开设司法课堂,定期现身说法;依托XX区书协,开设书法课堂,每周三、周六定期为讲授软笔书法;依托XX区卫生系统,每月开设养身保健课堂。

通过“社区课堂“的开设,逐步树立“学习为本”、“终身学习”等全新的学习理念,在社区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

同时“远教”站点专门开辟就业指导专拦,播放《家政服务员基本知识》、《劳动技能培训》、《外来工法律维权知识》等专题片,还与XX区就业局联系,为有创业意向的居民开设syb培训班,吸引了很多社区居民和外来人员参与,有效增强了社区党员群众的致富本领,促进了社区居民增收。

我社区居民贾敬梅参加完syb培训班后深有感触地说:

“送金送银不如送信息、送技术,远程教育好比为我们脱贫致富送来了一把金钥匙。

  社区党员干部远程教育接收站点工作在新达街道远教办的领导下,坚持对上经验,对下求实效,抢抓机遇,强化措施,克服困难,整体推进的原则抓好“远教”站点工作,在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中,结合打造“学习型社区”的理念,充分发挥其重要作用,取得较为明显的成果。

现将远程教育站点工作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爱民佳苑社区属于XX区采煤沉陷区居民搬迁改造项目之一,占地面积15.5万平方米,位于XX区污水处理厂以西、矿务局住宅楼以东,共建住宅楼42栋,现有居民5406人,社区党员22人,辖区居住在职党员73人,离退休党员65人。

远程教育模式为电信模式,播放室面积400平方米,拥有配套桌椅72套。

  二、工作方法及措施

  2011年爱民社区远程教育站点,把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作为提升党员干部素质、致富一方群众、促进城市发展的重要手段来抓。

成立了远程教育领导小组,配备了专职管理人员,制定了相关管理制度,以构建“学习型社区”为契机,按照“管、学、用”并重的原则,针对社区实际,制定教学计划,不断提高远程教育教学标准,不断扩大“党、干、群”受教育面。

使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根据社区居民需求,开阔了居民群众的视野,激发了居民科学致富、自主创业的积极性。

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在“建”字上下功夫,着力打造一流的“远教”平台

  开展现代远程教育,“建”是基础。

只有配足配好必备的设施,搭建有效的工作平台,远程教育之“米”才能“炊熟炊好”。

为此,我们从整合和优化配置各类资源入手,大力加强远程教育的基础建设,着力打造一流的工作平台,为有效开展远程教育夯实基础。

  1.抓硬件资源的整合和配置。

我们立足自身资源条件,充分利用现有办公场所,将爱民社区400平米的会议室作为远程教育接收点,积极筹措资金,配备了全新的电脑、投影仪等设施,接入速度快、容量大的网络宽带,并配齐“远教”ip、office办公、杀毒、防火墙等10多个工具软件,使资源得到整合和优化。

为便于开展流动教学,我们还购置了一整套的放映设备,从而大大改善了远程教育条件。

  2.抓软件资源的整合和配置。

我们在接收点制作并设置了规范、美观的指示牌和远程教育成果展厅,展示远程教育的各种宣传图片和成果;制订了一系列工作措施、操作流程和具体规范并一一上墙公布,要求有关人员全面掌握,便于引导和指导党员干部群众更好地开展学习。

  3.抓人力资源的整合和配置。

站点管理员经过上级部门的专业培训和考核,该同志在对设备进行经常维护的同时,还承担定点、定时、定量开展“远教”的一系列组织实施工作,包括远程节目接收和播放、管理平台建设、各类活动组织、资料档案整理和教学信息收集反馈等,以确保远程教育工作保持正常的最佳运行状态。

  

(二)在“教”字上下功夫,着力打造一流的“远教”质量

  开展现代远程教育,“教”是核心。

只有在“教”这个环节下足功夫,远程教育才能取得应有的成效。

为此,我们按照“学出效果、用出效益”的要求,坚持学用结合,从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形式等关键环节入手,科学制定计划,切实抓好各项工作措施的组织落实,致力提高远程教育的质量和实效。

  一是在教育对象上求“广”,充分调动积极性。

我们十分注意调动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努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把单一的党员教育学习拓展到全民教育,包括青年团员、普通群众、外来人员都可以参加学习,从而大大拓展了远教的受惠群体,扩大了远教的覆盖面和影响力,提升了远教在普及型教育和个性化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一方面,加强宣传,营造浓厚氛围。

主要是通过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刊出板报、发放资料等形式,大力推介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使远程教育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另一方面,培育典型,发挥示范作用。

主要是挖掘、培养和推介积极参与远程教育并已从中受益的学用典型,让党员干部群众真切地看到远教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和作用。

再一方面,深入一线,融入干部群众。

主要是通过流动放映、送“教”上门、学习辅助、宣传演示“远教”平台等深入一线的方式方法,举办各类参与性、娱乐性都比较强的活动,直接带动党员干部群众参与远程教育。

通过这些措施,古街社区党员干部群众参与远程教育的积极性得到较好的调动,并呈现日益高涨态势。

  二是在教育内容上求“精”,切实增强针对性。

我们始终坚持“党员干部群众需求什么,接收点就播放什么”,开通订单电话、问卷调查、座谈会,定期向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询问,及时了解他们对“远教”的需求情况,并将相关信息输入电脑,建立远教需求信息库。

在此基础上,按照“精而管用”的要求,丰富站点片库,拓展站点功能,按图索骥确定播放内容。

如针对老年人,我们组织学习保健、医疗卫生等相关科普知识;针对育龄妇女,组织学习计划生育和生殖保健知识;针对青少年朋友,组织学习《青年与创新》、法制教育等方面的知识;针对党员同志,学习《中国共产党章程》和《党的基础知识》、《艰苦奋斗、廉洁从政》主题教育党课、《杨善洲先进事迹报告会》等,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接收点运行一年多来,根据受惠群体的不同需求播放的内容,进一步激发了党员干部的宗旨意识,促进了学先进、赶先进、争先进氛围的形成,同时也提高了居民文化素质,促进了和谐社区建设,深受居民群众的欢迎。

  三是在教育形式上求“活”,不断提升实效性。

灵活多样的方式和方法,是远程教育取得实效的关键。

为此,我们努力在创新上做好文章,利用社区打造学习型社区的契机,充分利用社区课堂开展远程教育课程。

社区四大课堂建设,以远程教育为基础,依托XX区党校开设红色课堂,聘请党校教员实地讲授;依托新达司法所、综治中心开设司法课堂,定期现身说法;依托XX区书协,开设书法课堂,每周三、周六定期为讲授软笔书法;依托XX区卫生系统,每月开设养身保健课堂。

通过“社区课堂“的开设,逐步树立“学习为本”、“终身学习”等全新的学习理念,在社区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

同时“远教”站点专门开辟就业指导专拦,播放《家政服务员基本知识》、《劳动技能培训》、《外来工法律维权知识》等专题片,还与XX区就业局联系,为有创业意向的居民开设syb培训班,吸引了很多社区居民和外来人员参与,有效增强了社区党员群众的致富本领,促进了社区居民增收。

我社区居民贾敬梅参加完syb培训班后深有感触地说:

“送金送银不如送信息、送技术,远程教育好比为我们脱贫致富送来了一把金钥匙。

  一、村基本情况

  光辉村位于老洲乡最南端,东与铜陵县仅一江之隔,南与铜陵长江大桥隔江相望,西与枞阳依江毗邻。

总面积9.63平方公里,辖4个自然村,23个村民组,713户,2538人。

耕地面积3188亩,农业主导产业为蔬菜,其中有611户从事蔬菜种植,种植面积达2500亩,占全村耕地面积的82%,现有2000亩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是我市“菜蓝子”经济重点工程之一。

为进一步做大做强本村蔬菜产业,2008年6月,由村“两委”主要成员发起,成立了有386户村民参加的蔬菜专业合作社,在合作社的组织带领下,2008年全村蔬菜种植实现产值2200多万元,人均纯收入7600元(同期全县人均纯收入为5469元)。

2009年蔬菜种植实现产值2350万元,人均纯收入8320元(同期全县人均纯收入为6048元)。

2009年,通过蔬菜专业合作社的组织申报,全村100公顷蔬菜生产基地获得了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其中黄瓜、丝瓜、番茄、辣椒、毛豆等5个蔬菜品种获得了国家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无公害农产品认证。

  自2007年以来,我村先后获得了市级生态村、“一村一品”示范村、省专业示范村称号。

光辉蔬菜专业合作社先后获得了市、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和信息化建设示范社称号,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获得安徽省安全优质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称号。

  二、远程教育开展情况

  自远程教育工作开展以来,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和市、县远程办的得力指导下,我村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远程教育工作的安排部署,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率管理、高质量运用”的要求,着眼于远程教育的长期性和学用的实效性,加强领导,健全机构,强化措施,规范管理,同步推进硬件、软件建设,较好地完成了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的建设工作。

  

(一)加强站点的领导和管理

  1、领导重视,制度健全。

领导层的高度重视和管理人员的素质高低是决定远程教育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所在。

我村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协调配合、齐抓共管”的原则,落实领导责任制。

成立了由党总支书记任组长、村主任任副组长,支部委员任成员的远程教育领导小组,设立了专门的站点管理员,明确职责和任务,确保了机构运行正常。

为使远程教育工作做到有章可循,将统一制作的相关管理制度全部上墙,使各项制度一目了然。

同时对管理员的职责范围和行为规范做了明确的界定,及时、准确的做好活动记载,对收看内容、信息反馈、设备运行、维修和考勤记录等,逐一登记造册,使站点管理规范化、运行正常化。

  2、认真抓好管理队伍建设。

一是注重对管理员进行政治理论、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学习,全面提升管理员对远程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和爱岗敬业的精神;二是注重对远程教育设备的操作和维护的学习,管理员积极参加县组织的培训班。

在日常工作中反复操作训练,并向兄弟村委会相互学习,逐步提高了操作的熟练性。

通过学习使管理员的思想政治素质、业务知识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也保证远程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为党员干部群众收看节目打好了良好基础。

  3、高标准的抓好硬件设施和场地建设。

根据上级远程办的要求,统一配备了电视、投影仪、音响等整套远程教育设备,安装了宽带网络。

村部建有固定的“党员远程教育活动室”并挂牌,活动室宽敞明亮,可同时容纳近百人。

完善了防雨、防盗、防潮,防晒等设施,活动室桌椅齐备,符合教学与管理要求。

在网络维护上,严格落实网络管理维护措施,根据远教设备特点,制定了防盗、防尘、防火、防潮等安全管理和日常维护措施,保证了远教工作管理有序。

  

(二)结合实际,落实培训

  1

  制定好具体的教学培训计划,保证培训工作正常开展。

根据节目播出安排表和干部群众的不同需求,分层次、分内容的指导正确收看,科学地制定有针对性、实用性的学习培训计划。

按照每月4-5次的集中学习任务,安排集中收看内容和时间,并及时、准确的做好记录。

  同时,我村利用蔬菜合作社的平台,多次进行蔬菜种植培训。

今年,我村于2月和8月举办了两次培训班,人数达200人。

  2、抓好培训管理,确保培训计划的落实。

如把远程教育学习培训与“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结合起来,通过视频教学对党员干部进行培训,加强党员干部的政治理论水平;把远程教育与创卫工作、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结合起来,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向广大党员群众宣传文明创建知识,推进新农村建设,构建农村新面貌;把远程教育站点与农村基层党建、法制教育、农民学校等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一站多用”的作用。

同时,我村远程教育工作还与发展高效农业有机结合在一起,为让农民真切地感受到远程教育带来的实惠,进一步发挥远程教育的最大效益,我村多措并举,在收看远程教育节目后,多次组织干部群众到省内各地进行观摩学习,解放思想,实地查看种植大棚蔬菜基地。

在春耕时节,为确保农民群众买上放心、优质的农用物资,我村切实发挥"远程教育综合服务站"农资供应主渠道的优势,结合农民群众对农用物资需求的实际,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综合服务站"销售网络,积极参与"远程教育综合服务站"农用物资的选购、储备和配送等工作,确保春耕生产中农用物资的正常供应,并实施零差价销售给农民,为其提供方便、节省资金。

同时积极发展订单农业,形成“合作社十农户+基地+远程教育”发展格局,成立无公害蔬菜基地和蔬菜专业合作社,拓宽了村民增收的路子,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共带动农户386户,2009年共带动农户增收267万元,平均每户每年增收6917元,实现了群众致富、集体增收互利双赢。

  3、联系远程教育专家顾问团,及时为农民解疑。

我村多次与市远程教育专家顾问联系,合办主题活动。

市远程教育专家顾问团通过网络在线互动与现场咨询服务相结合,深入我村田间地头指导,与我村远程教育课堂教学相补充,在涉农项目申报、农业融资、财政扶持政策、种植养殖技术、创业辅导、法律法规咨询等方面为农村党员群众释疑解惑。

同时还向村民发放了《便民服务联系卡》。

  (三)切实加强信息反馈和设备保障措施

  一是收集、反馈农村党员干部想看什么、需要什么的信息,明确专人负责,并及时反馈。

二是将设备运行期间出现的故障和接受信息状况及时向乡远称点汇报。

管理员严格按照接收软件使用说明进行操作,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了设备的正常运行。

  我村的远程教育工作才刚刚起步,取得了一些经验,但离上级组织和党员群众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进一步提高和巩固。

我们将借这次中组部远程办领导检查指导工作为契机,从加强领导,加强管理,规范建设入手,力争通过卓有成效的工作,形成长期、规范、有效的远程教育工作管理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远程教育作用,使广大农村党员干部长期受教育,让人民群众长期得实惠。

  东港里社区的曹贵友师付是港务局的退休老工人,今年已经74岁了,自从退休以后人他一直热心于社区的公益事业事,无怨无悔地奉献着自己的余热,帮助邻里和社区居委会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受到了居民和社区居委会的一致好评。

  曹师付是个闲不住的人,每天早晨他很早就来到社区居委会门前等社区干部来开门,进门第一句话就是“今天有什么需要我做的事吗”?

如果得知没有什么重要活动,曹师付就拿起托布帮助社区居委会做室内外卫生,把社区办公室内外打扫得干干净净,看着整洁干净的办公环境,无论是社区居民还是社区干部都很舒心。

居民来办事曹师付就成了社区的义务导办员,居民一进门曹师付就问“您办什么事儿”?

问明白后曹师付向里面高喊“梁娜,交党费。

”“李静,退休认证”。

听到喊声,分管相关工作的社区干部就出来接待来办事的社区居民。

久而久之,曹师付已经成了社区日常工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社区居民和社区干部都熟悉了曹师付那特有的大嗓门,如果哪一天曹师付有事没来,社区干部就都觉得好象缺少了些什么一样。

  曹师付退休前是从事公安工作的,他对社区治安工作有着特殊的敏感性,在他的带领下成立了社区义务巡逻队、义务消防队。

坚持每天在社区巡逻,细心排查消防隐患。

今年6月的一天下午2点多钟,曹师付带领社区义务巡逻队员在社区内巡视,发现有三辆出租车停在社区公厕前的空地上,三名司机正在大声吵闹,其中一个人拿起手机又在四处联络人,曹贵友师傅一看阵式,知道可能要发生群殴事件。

公厕前的马路是进社区的必经之路,这些人一旦打起架来必然会影响社会治安,同时也会给社区内的交通造成堵塞。

他赶紧打电话给派出所报警,五分钟后警察赶到现场把这三名出租车司机带走了。

正是曹贵友对社区安保工作高度的责任感,制止了一起恶性斗殴事件的发生。

前不久,他还抓住了两名以化缘为名,实则诈骗的假和尚,配合公安机关端掉了三个传销窝点。

社区义务巡逻队在他的带领下大大地打击和威慑了犯罪分子,维护了社会稳定,提高了居民的安全感。

  曹师付特别爱干净,看到小区里哪块环境卫生差,他比自家里的事儿还着急。

在一个下雨的午后,曹师付发现29栋楼前马路上积了较深的雨水,他便停下来查找积水的原因。

原来是马路的雨水排放井内已堆满了尘土及塑料袋等各种垃圾,曹师傅二话没说就从自家拿来铁锹等工具,喊来社区的义务巡防队员们开始清掏排水井。

有的巡防队员说:

咱们只要做好巡逻就可以了,何必去掏雨水井呢?

曹师傅却说:

社区内住的大部分是老年人,本来雨天路就滑,再加上马路上的积水,弄不好就会有人摔倒,我们既然是巡防队员,保人平安也就是我们应该做的。

就这样在曹贵友的带领下,巡防队员们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冒雨作业,终于把29栋楼前6个雨水井全部清掏干净。

马路干净了,曹贵友的脸上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有的社区居民向社区反映,曹师付经常自己掏钱清理小区垃圾,社区要为曹师付报消一部分,曹师会说什么也不肯,到现在社区也不知道曹师付到底为小区垫付了多少清运费。

  今年8月份,奥运会在北京举办,秦皇岛是北京奥运会的分赛场,曹师付就象自己家办喜事儿一样忙前跑后,得知社区要成立奥运志愿者队伍,他第一个来到社区报了名。

自从当上了奥运志愿者后,曹贵友师傅就利用休息时间充当了平安奥运的义务宣传员和社区消防义务监督员,逢人便向人宣传平安奥运的小知识,宣讲奥运安保工作的重要性,他还动员周围邻里党员和热心居民参加奥运志愿者,在他积极努力下,一支以党员为骨干其它热心居民参与的高素质奥运安保志愿者队伍很快就组建好了,帮助社区居委会在短时间内高质量地完成了任务。

在奥运期间他常常白天黑夜连轴转,一天工作超过16小时以上。

有的巡逻队员事不能出勤了,他顾不上休息一下,就替人上岗去了。

当有人问他:

曹师傅,您都七十多岁了,这么忙忙碌碌的,您累不累呀?

他总是笑呵呵地说,举办奥运会是我们中国人的百年梦想,能够为北京奥运会尽一份心,出一份力是我最大的心愿,怎么会觉得累呢?

  曹贵友师付做为一名普通的党员,时刻不忘自己的党员身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影响的带动周围的居民,不计个人得失,为社区默默地贡献着自己退休后的余热。

现在曹贵友师付已经成为了东港里社区党员和居民心目中的一面光辉的旗帜,他身上发出的光和热温暖了每一个社区居民和社区干部的心,正是因为有了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