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 复习提纲.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796353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7.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政学 复习提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财政学 复习提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财政学 复习提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财政学 复习提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财政学 复习提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财政学 复习提纲.docx

《财政学 复习提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政学 复习提纲.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财政学 复习提纲.docx

财政学复习提纲

1.公共产品的概念理解

2.外部性概念的理解,解决外部性的手段

3.瓦格纳法则,梯度渐进增长理论,经济发展阶段论对财政支出增长的解释

4.税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5.供给学派的三个命题

6.地方政府债务扩张的原因

7.政府年底突击花钱的原因

8.政府收支划分的原则

9.政府间事权划分的通行规则

10.财政政策工具

11.财政政策时滞

 

一、公共产品:

1、是指由一个社会全体成员共同享用的产品或劳务。

是在消费过程中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斥性的产品。

非竞争性:

在消费过程中,对某一种产品的消费不会影响另一些人对这一产品的消费。

非排斥性:

产品在消费过程中所产生的收益,不为某个人或某些人所专有,要将一些人排在消费过程之外是不可能的,或者成本很高。

2、定义:

指其消费的受益范围大于一个人或一个厂商的物品。

举例:

灯塔、朝阳、晚霞、国防、路灯等。

非竞争性和非排斥性

竞争性VS非竞争性

竞争性:

产品一经提供,增加一个人消费的边际成本为正

非竞争性:

产品一经提供,增加一个人消费的边际成本为0。

排斥性VS非排斥性

排斥性:

阻止其他人消费该产品很容易

非排斥性:

阻止其他人消费该产品的成本很高或者不可行。

注意:

虽然每个人消费的公共产品数量相同,但是他们对其的评价可以不一样。

定义一项产品是否属于公共产品并不绝对,依赖于市场条件和技术水平如灯塔,曾经是私人产品,如今是公共产品。

更多的公共产品只满足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两个特性中的一种。

私人产品并不完全由私人提供,政府也会提供私人产品:

publiclyprovidedprivategoods

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并不意味政府一定生产公共产品。

怎样辨别公共产品:

第一步,看该种物品或服务的消费是否具有非竞争性。

如果具有非竞争性,则转入第二步分析。

第二步,看该种物品或服务的受益在技术上是否具有非排他性。

公共产品的提供方式:

某些私人产品也可能是由政府提供,如个人住房、个人医疗保健服务。

公共产品的分类:

1、按特征:

1)纯公共产品—面向全体社会成员提供且在消费上非竞争和排他的产品。

----政府提供

2)俱乐部产品(不纯粹的公共品)—可以排他但一定限度内非竞争的产品。

--政府或私人提供,可收费

3)公共资源产品(不纯粹的公共品)—非排他但竞争的产品—政府提供并管制或调节。

4)私人产品—既竞争又排他的产品—私人提供

2、按消费属性:

1)满足人们物质消费需求的公共品。

大都具有明显的外在物质表现形式,人们消费的是物品自身的物质性使用价值。

如基础设施,邮政通讯,路灯,公园等。

2)满足人们精神消费需求的公共品。

一般不具有外在的物质形态,消费与物品的生产过程合一。

如行政管理,教育,公安,国防,科研等。

3)意义:

注意公共品的结构变动,有利于投资者选择公共品的方向和参与度。

3、按与社会经济联系:

1)属生产资料的公共品。

使社会经济活动以较低的成本正常运转。

2)属消费资料的公共品。

3)一项公共品对不同消费者和付费来源可以同时是消费资料和生产资料。

4)意义:

认识公共品对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政府从何处入手调节结构。

4、按受益范围:

1)地方性公共品:

消费受区域限制,主要由当地居民受益,超过一定范围会大大减少效用。

如,城市建设维护,地方政府劳务。

2)全国性公共品:

全国公民共同受益的公共品。

如,国防,外交,环境治理。

3)地区性公共品:

跨国界但由一定区域内的国家公民共同受益的公共品。

如,欧盟规则,区域关系协调。

4)国际性公共品:

各国居民共同受益的公共品。

如,维和行动,联合国规章,WTO规则。

私人产品最优供给

完全竞争性市场中,私人产品消费市场均衡时,私人市场均衡即为社会有效率均衡,是帕累托有效的。

完全竞争性市场下,私人的边际收益和社会边际收益相等。

私人边际替代率等于社会边际收益。

公共产品最优供给:

私人产品,消费者面临同样的价格选择不同的消费量,因此市场需求曲线为私人需求曲线横向加总。

公共产品消费中,消费者面临同等的数量,具有不同的边际支付意愿,因此社会需求曲线为私人需求纵向加总

政府通过强制性征税,通过公共支出提供公共产品,可以达到有效率的产出,从而每个人都受益。

因此公共产品供给有效率均衡时,个人边际替代率加总与边际成本相等,这即为萨缪尔森公共产品供给均衡条件。

这是因为公共产品是非竞争性的,同一个数量的公共产品可以由多人消费,因此应该考虑所有消费者的偏好。

免费搭车问题的存在使得私人供给公共产品会导致供给不足

真实披露信息的激励机制——克拉克税

什么是克拉克税?

如果某人声称的个人收益或损失改变了关于公共产品是否提供的成本——收益计算结果,则这个人要交税。

即公共支出是否发生的决定过程中,具有决定性的个人需要付钱。

个人缴税的数量等于因为公共支出决定变化导致的其他人损失的总和。

税收不用于支付该项公共工程,也不以任何其他方式在工程所涉及到的人员中分配税收收入。

公共产品供给的林达尔均衡:

林达尔均衡的假设条件:

(1)每个社会成员都愿意准确地披露自己可从公共产品或公共劳务消费中获得的边际收益。

(2)每个社会成员都清楚地了解其他社会成员的爱好以及收入状况。

现实中往往会出现信息披露不真实,因而林达尔机制很难在现实中实现。

二、外部性

1、定义

当一个人的效用受到其他人的消费或厂商行为的影响时,就会产生外部性。

当一个厂商的利润受到另一个厂商的生产行为或个人的消费影响时,也会产生外部性。

举例:

当您走在街上,飞奔而过的小轿车排出的乌黑的尾气就是对您的一种外部性。

2、分类:

按承受者的不同:

外部效应的承受者既可能是消费者,也可能是生产者,据此可分为:

对消费者的外部效应

——当某人在地铁上吸烟时,地铁上的其他乘客即接受了负的外部效应

对生产者的外部效应

——养蜂者的蜜蜂增加了果园主的果子生产数量,果园主即接受了正的外部效应。

按发起者的不同:

外部性的发起者可能是消费者,也可能是生产者,据此可分为:

消费活动产生的外部效应

——如吸烟者对其他乘客产生了消费的负外部效应。

生产活动产生的外部效应

——如果园主的苹果花粉对养蜂者产生了正的生产外部效应。

按结果不同:

外部效应可能对承受者有利,也可能对承受者不利,据此可分为:

正的外部效应

负的外部效应

外部性的私人解决方案:

私有产权、私人谈判与科斯定理、税收和补贴、管制与许可证发放

3、财政职能:

市场条件下财政起因:

市场失灵——政府干预——财政介入

政府职能:

调节收入分配、生产或提供公共物品或服务、促进经济稳定发展

1、资源配置职能:

资源配置职能的特点:

通过政府本身的财政收支活动为政府提供公共产品提供财力,引导资源流向,弥补市场失灵,最终实现全社会资源配置的最优效率状态。

总量配置:

社会资源有多少归财政配置

结构配置:

横向部门配置、纵向部门配置

2、收入再分配职能

财政可以说天然地具有作为进行再分配工具的有利条件。

政府拥有强制征税的权力,这使得它可以大规模地介入国民收入的分配过程,通过税制设计上的巧妙安排,把资金从那些应该减少收入的人们手中征集上来,然后,再通过各种类型的转移性支出项目,把资金移转给那些应该增加收入的人们。

Ø收入再分配的手段

●税收:

税制结构的调整,税种的选择,税制要素的设定等等。

●财政支出:

转移支付支出(社会保障支出,补贴,税式支出)

●政府管制:

规范工资制度(最低工资制)、价格管制制度(农产品收购价格管制)等等。

3、宏观经济调控和稳定职能

财政之所以履行稳定经济的职能,是由于市场经济不可能自动、平稳地向前发展。

稳定经济,就是指政府作为市场上的一种经济力量,运用宏观上的经济政策手段有意识地影响、调控经济,实现既无失业又无通货膨胀的经济增长。

这一概念是建立在市场经济不可能自动、平稳地向前发展的认识基础上的。

在政府所拥有的各种宏观经济政策手段中,公共财政的地位举足轻重,它在维持总供求的大体制方面具有无法被替代的作用。

4、财政支出规模增长

Ø如何衡量政府规模:

●公共产品和服务产出占GDP比重(难以测度)

●政府公共部门员工占总就业人员数比重

●政府收入占GDP比重

●政府支出占GDP比重

(常用的是第3、4种测度方法)

Ø财政支出变动趋势的特点:

●无论是财政支出绝对规模还是相对规模在过去一个世纪以来都有了明显增长。

●财政支出占GDP比重的变动呈现出阶段性特点,20世纪80年代以前一直是上升,而这之后有些发达国家的财政支出比重出现了下降趋势。

●财政支出比重的增长呈现出非对称性特点。

Ø什么导致了财政支出的高速增长

⏹瓦格纳法则:

人均收入增长的自然发展过程

⏹梯度渐进增长理论:

战争、灾害等偶然事件引发的梯度渐进增长

⏹经济发展的财政支出增长理论:

不同经济发展阶段,财政支出有不同的侧重

【4、瓦格纳法则:

●德国社会政策学派代表人物瓦格纳在考察了英国产业革命当时的美、法、德、日等国的工业化状况之后最早提出。

又称为政府活动扩张论,从政府职能扩张的角度分析财政支出增长。

●定义:

当国民收入增长时,财政支出会以更大比例增长。

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政府支出占GNP的比重将会提高,这就是财政支出的相对增长,这一思想是瓦格纳提出的,又被后人归纳为瓦格纳法则。

●瓦格纳认为,国家财政是获得并消费有形财富即货币的一种强制经济。

这种强制经济产生无形财富(公共福利、公共利益等)。

因为这种创造表现出有形财富向无形财富的转移过程,而无形财富对国民经济生活来说也是必不可缺少的,所以国家财政经费应是生产性的。

●对财政支出增长的解释:

工业化→人均收入增加→政府活动扩张→财政支出比率提高

1)经济发展和劳动分工的扩大,使得经济生活和市场关系更为复杂,需要商业法规和司法系统的建立,这便需要更多的公共支出;

2)新技术引起生产过程中对大量资本的需要,相伴产生了生活拥挤和环境污染等外部性问题,政府投资能够通观全局,既考虑经济效益,也考虑社会效益;

3)随着人们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必然产生对公共产品更多的更高层次的需求,致使国家在那些社会效益不能进行经济估价的领域,如教育、文化、卫生、福利方面的支出不断增加。

●评价:

1)瓦格纳的模型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建立的,这一背景就是工业化。

工业化既是经济增长的动力,也是财政支出扩张的源泉。

可是一旦经济发展到成熟阶段或出于滞涨阶段,如果解释财政支出的膨胀趋势?

2)该理论在解释财政支出增长时,没有考虑政治制度、文化背景,特别是公共选择等因素。

如果公共选择的结果是充分私有化,财政支出不论是在绝对规模上还是相对比率上都有可能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而下降。

3)瓦格纳法则主要站在需求的角度来解释财政支出的增长。

也就是说,该法则只解释了公共物品需求的扩张压力,没有从供给方面考察财政支出的增长。

4)瓦格纳法则不能解释,为什么政府支出在1870年到1913年间没有增长。

【5、梯度渐进增长理论:

●由英国经济学家皮科克和怀斯曼(PeacockandWiseman,1967)提出;也称时间型态理论、非均衡增长理论、内外因素论;是公共支出时间模型中最著名的分析法。

●主要内容:

1)对英国1890年后的财政支出历史数据进行经验分析后,认为财政支出的增长并不是均衡、同一速度向前发展的,在正常年份财政支出呈现一种渐进上升的趋势,但是,当社会经历激变时(如战争、经济大萧条或其他严重灾害),财政支出会出现跳跃性增长,之后财政支出水平将下降,但不会低于原来的趋势水平。

2)这种非均衡增长是在一个较长时期内进行的,在这一时期内稳定增长和突发性增长是交替进行的,因而这一理论又称为“时间型态理论”。

3)揭示了财政支出增长的两类因素,即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故也称为内外因素论。

●理论基础

建立在公共支出的政治理论基础上:

政府愿多花钱,人们不愿纳税,因此政府必须注意其公民的意愿。

基于上述政治理论基础,他们将公共支出的分析,转向投票箱的影响上来。

●对财政支出增长的解释:

1、内在因素

Ø财政支出增长的内在因素是指公民可以忍受的税收水平在相对稳定中会有所提高。

Ø随着经济增长,收入也随着增长,税收在税率不变的情况下也会增加,这就使公共支出随着GNP一起增长。

Ø因此,在平时,公共支出是相对稳定的,渐进上升趋势的,而且这种上升是不易为人所察觉的。

2、外在因素

Ø财政支出增长的外在因素指社会动荡对财政支出造成的压力。

此时的财政支出必然打破过去的渐进式增长趋势,而呈现出阶梯式、跳跃式上升。

Ø产生这种阶梯式、跳跃式增长趋势的原因,皮考克和怀斯曼归集为三种效应,即替代效应、审视效应和集中效应的存在。

替代效应:

在战争等突发性事件出现时,社会公众能够忍受比平时更高的租税水平,当增税大量增加以满足财政支出需要时,相应地整个社会的私人支出就减少了,这种公共支出代替私人支出的现象称之为“替代效应”。

在社会动荡结束之后,财政支出并不会相应减少至动荡前的水平,原因是:

由于社会动荡造成的后果还需要政府去处理。

审视效应:

社会突发性事件的出现,往往会暴露社会存在的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使人们认识到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性,在这种情况下,社会成员就会同意增加税收,以满足为解决这些问题所需的财政资金需求。

集中效应:

在正常时期,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职责分工相对而言是固定的,但在社会动荡时期,中央政府集中更多的财政资金的这种做法却易受社会的认同,中央政府职能的扩大增大了财政收支的规模。

这时,集中效应就出现了,由于集中效应的出现,使得政府的财政支出规模趋向于进一步增长。

【6、经济发展的财政支出增长理论:

●经济发展的财政支出增长理论主要是由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两人提出的。

●主要内容:

主要是通过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不同财政支出不同变化来分析财政支出增长原因。

(1)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财政支出在社会投资总额中所占比例较高,政府需要提供社会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服务事业,为经济发展和私人投资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此时,财政投资是促进经济起飞的必备条件。

(2)在经济发展的中期阶段,财政仍需继续投资,但这已是对私人投资增长的补充。

在整个经济发展时期,都存在着市场失灵,并阻碍经济趋于成熟,因此,为了弥补市场失灵,需要增加政府干预,政府财政支出总额占国民收入的比重是上升的。

(3)当经济进入到成熟阶段,财政投资占GNP的比重会有所下降,但支出总额不会减少,并且财政支出的侧重点将从对基础设施的投入转向不断增长的教育、保健和福利等方面。

旨在维持收入和推行收入再分配的项目将在财政支出中占较大比重,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国民素质和经济福利水平。

四、税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供给学派的税收观点

西方经济学将供给学派的税收观点归结为三个基本命题:

高边际税率会降低人们的工作积极性,而低边际税率会提高人们的工作积极性;高边际税率会阻碍投资,减少资本存量,而低边际税率会鼓励投资,增加资本存量;边际税率的高低和税收收入的多少不一定按同一方向变化,甚至可能按反方向变化。

供给学派的三个基本命题可以从供给学派的代表人物拉弗设计的“拉弗曲线”得到说明,拉弗曲线是说明税率与税收收入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函数关系的一条曲线。

世界银行经济学家凯思·马斯顿选择了具有可比性的20个国家20世纪70年代的经验数据,对宏观税率的高低对经济增长率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基本结论是:

较低的宏观税税率对提高本国的经济增长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减税政策评析

供给学派税收主张存在的广泛理论争议。

美国自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以来曾多次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在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中,有时没有实行减税政策,有时实行了减税政策,而减税政策有的取得了成功,有的则归于失败。

罗斯福新政没有实行减税政策。

五、供给学派的三个基本命题

——PPT,看背景资料

六、地方政府债务扩张成因

近年来,为了增加基础设施投入,更快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地方政府纷纷走上了举债的道路。

地方政府性债务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也带来了较大的债务风险。

刘家义审计长在审计工作报告指出,截至2009年底,全国18个省、16个市和36个县本级政府性债务余额已达2.79万亿元,且在融资、管理和使用等环节上还存在很多违规现象。

地方政府性债务问题如果与中央政府债务、国有金融机构不良资产、社会保障资金缺口等财政风险综合考虑,它的不良影响将更大。

全国人大原副委员长成思危甚至提出“当它没有还款能力的时候,会造成中国的次贷危机,最后的结果只能让国家来买单或者造成通货膨胀”。

问题如此严重,它到底是怎样产生的呢?

本文试对地方政府性债务的成因进行一个粗浅的剖析。

  地方政府性债务的现状

  目前,关于政府性债务的定义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本文所使用的政府性债务的概念为地方政府(含政府部门和机构)直接借入、拖欠或因提供担保、回购等信用支持形成的债务,以及经费补助事业单位、公用事业单位、融资平台公司等为公益性(基础性)项目建设直接借入、拖欠或因提供担保、回购等信用支持形成的债务。

根据这样的界定,目前地方政府性债务呈现出了以下特点:

  1.总体规模较大、增速较快,债务水平已超警戒线。

根据审计工作报告的数据,审计调查的18个省、16个市和36个县本级截至2009年底,政府性债务余额合计2.79万亿元。

其中当年新增1.04万亿元,增长了59.43%,这个比率是相当高的。

从债务余额与当年可用财力的比率看,有7个省、10个市和14个县本级超过100%,最高的达364.77%。

按照国际确定的标准,这样的比率已表明部分地方政府偿债压力较大,存在一定的债务风险。

  2.隐性债务难于监管和控制,部分债务显性化风险较大。

至2009年末,审计署调查范围内的政府负有兜底责任的或有隐性债务余额达0.66万亿元,占债务总额的23.65%。

此类债务的主体多样化,且具有一定的独立自主权,难于监管与控制,容易滋生各类问题。

同时部分隐性债务转化成显性债务的可能性较大。

如教育部门所属学校,因择校费、资助费收入很难大幅增长;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所属的公用事业单位主要以承担社会责任为重点,盈利能力普遍较弱,上述单位或有隐性债务转化为显性债务的可能性较大。

需要说明的是,此类隐性债务一旦显性化,也就意味着债务主体财务状况恶化,还有可能带来一定的社会问题。

  3.债务偿还对土地出让金依存度大,土地被地方政府性债务“捆绑”。

目前,地方政府性债务偿还的主要来源是土地出让金收入,有的债务直接就是使用土地进行抵押贷款形成的。

在现今国家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的背景下形成了这样的格局:

一方面土地出让金收入成为偿还政府性债务的最主要资金来源,政府必须依靠大量出让土地来筹集还款资金;另一方面由于土地出让金收入受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较大,特别是今年因房地产政策调控,土地出让受到影响后,政府依靠土地出让金还本付息能力有了一定程度的下降,增加了债务偿债风险。

而土地抵押融资也使得大批土地因抵押期未到而不能及时出让和开发利用。

当然也有部分地区由于近年来储备了一定的土地,对地价也依然持有良好的预期,所以对利用土地出让收入偿还贷款持乐观态度。

  4.债务偿还存在借新还旧和逾期未还情况,政府性债务还款压力已显现。

目前各地方借新债还旧债和逾期未还的情况已时有发生。

审计署报告中指出,从偿债资金来源看,2009年这些地区通过举借新债偿还债务本息2745.46亿元,占其全部还本付息额的47.97%,财政资金偿债能力不足,债务还款压力已显现。

 地方政府性债务的成因分析

  为保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通过举借债务,有效缓解了资金需求矛盾,加快了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建设,促进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

但由于大量举债也带来了政府性债务剧增,财政风险加大等问题。

对政府性债务成因笔者作分析如下:

  1.经济社会发展的大量资金需求与地方政府有限财力之间的矛盾是债务问题形成的直接原因。

近几年来,国家提出了“保增长”、“保民生”、“达小康”等战略要求,开展了“西部大开发”、“长三角一体化”、“沿海开发”等战略举措,进行了扩内需等决策部署和政策措施。

各地为圆满实现了战略目标,抢抓战略机遇,于是普遍加大了基础设施投入,努力占据发展先机。

而地方财力有限,特别在日常运转支出因素日益增多的情况下(如教师实行绩效工资、医保体系进一步健全等),可用于基础公益性项目的财力与实际需求相差甚远。

  2.现行财政体制和投融资体制中的某些欠缺是形成债务问题的根本原因。

我国财政体制在分税制改革之后,财政的集中度大幅提高,但相对应的中央与地方的事权科学划分没有能很好的实现,大量事权下沉,地方财政刚性支出项目不断增多,形成事权与财权不匹配的状态,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求保运转、保发展,便产生了举债行为的内在压力。

在现有投融资体制下,城市建设投入主要依靠政府,在财政拨款较为有限的情况下,资金筹集主要依赖融资渠道。

而地方政府不允许发行公债,地方政府缺乏必要的正规融资渠道,只得成立融资平台进行举债,如2009年某市本级城建资金来源中,财政拨款11.29亿元,而通过融资平台融资就达63.28亿元,是财政拨款的5.6倍。

同时这种变相融资模式成为众多债务问题产生的根源。

  3.现行党政干部考核机制是推动债务问题形成的内在因素。

现行党政干部考核机制中存在“重视政绩考核、轻视债务考核”、“重视资金投入、轻视效益评价”的倾向,如政府领导班子业绩考核中通常仅有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工业增加值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指标,未将债务数额及风险情况纳入考核范围。

在政府债务与领导者的业绩及升迁联系不紧密、且政府债务期限远远超过领导人任期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往往具有很强的投融资冲动,较多关注经济增长而轻视债务规模与风险防范。

  4.地区竞争日益紧张和银行放贷政策宽松是债务问题产生的外部因素。

在地区竞争日益紧张的今天,通过金融杠杆来加大投入,提升竞争力,成了政府加快发展的“智慧”。

这也派生出“能借到钱就是本事”的债务价值观。

而2009年由于扩内需政策的需要,各大银行放贷政策相应放宽,放贷任务加大。

在此背景下,政府融资平台成了银行放贷的“优质客户”,大量银行贷款流入政府融资平台,这便造成了各地2009年政府性债务增量大、增速快的状况。

  5.政府主导发展模式是债务问题产生的深层次的原因。

目前地方经济发展的模式依然是政府主导的发展模式,许多应有市场进行投入发展的领域还是由政府来挑大梁。

过多的职能需要相应的资金来支撑,就现今的地方财力根本就无法满足,举债是“全能政府”必然要走的道路。

  6.对政府性债务统筹监管的缺乏是形成债务风险的温床。

在管理基础工作方面,目前政府性债务的统计、反映、计量体系还没有建立,决策层对债务的整体情况很难把握,并且政府各部门对政府性债务的内涵存在不同认识,有关的统计数据缺乏可比性。

在管理机构和制度方面,地方政府没有规定政府性债务的扎口管理部门,也未对举债程序、规模、方式和化债机制等出台相应的规章制度。

在监督体系方面,人大、政府等相关部门还未对政府性债务从防范财政和金融风险的高度来实施监管,地方政府的债务体系尚未建立常态监督机制。

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对本级政府为推动经济发展而筹措资金及开展重大项目建设等系列行为的恰当性及风险等,尚未进行有效而系统的监督。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形成由来已久,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但真正大规模的出现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

尽管预算法等有关法律严格禁止地方财政出现赤字和地方政府举债,但事实上,一些地方政府正依靠举债度日或负债运行。

在我国城镇化、工业化的大背景下,地方政府为推动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化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