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晋祠导游词.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788800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7.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晋祠导游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山西晋祠导游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山西晋祠导游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山西晋祠导游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山西晋祠导游词.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西晋祠导游词.docx

《山西晋祠导游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晋祠导游词.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西晋祠导游词.docx

山西晋祠导游词

晋祠导游词

 大家好!

首先,我代表***旅行社欢迎您参加本次旅游活动。

希望我的讲解能陪伴您度过这次美好时光。

  人云:

“不到晋祠,枉到太原。

”又有人说:

“初到太原的人,不去参观晋祠,犹如外国友人到北京未去游览紫禁城那样遗憾。

”那姐姐,晋祠到底怎么样呢?

  呵呵,这位小朋友已经迫不及待了,好,接下来,就让我把晋祠介绍给大家!

  晋祠是具几十座古建筑的中国古典园林游览胜地。

环境幽雅舒适,风景优美秀丽,素以雄伟的建筑群、高超的塑像艺术闻名于世。

从大门入,自水镜台起,经会仙桥、金人台、对越坊、献殿、钟鼓楼、鱼沼飞梁到圣母殿。

这是晋祠的主体,建筑结构严谨,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北部从文昌宫起,有东岳祠、关帝庙、三清祠、唐叔祠、朝阳洞、待风轩、三台阁、读书台和吕祖阁。

南部从胜瀛楼起,有白鹤亭、三圣祠、真趣亭、难老泉亭、水母楼和公输子祠。

这里是舍利生生塔的所在地,它初建于隋开皇年间,宋代重修,清代乾隆年间重建,为七级八角形,高30余米,每层四面有门,饰以琉璃勾栏。

登塔远眺,晋祠全景历历在目。

现在大家可以上去看看.噢,太好啦,姐姐我们一起上吧.

  这里是晋祠最著名的建筑圣母殿,创建于宋代天圣年间(公元1023—1032年)。

圣母传为姬虞之母邑姜。

圣母殿原名“女郎祠”,殿堂宽大疏朗,存有宋代精美彩塑侍女像43尊(含后补塑2尊),这些彩塑中,邑姜居中而座,神态庄严,雍容华贵,凤冠霞披,是一尊宫廷统治者形象。

塑像形象逼真,造型生动,情态各异,是研究宋代雕塑艺术和服饰的珍贵资料。

  姐姐,这是什么?

这是我们今天介绍的最后一处景点------鱼沼飞梁,它建于宋代,呈十字桥形,如大鹏展翅,位于圣母殿前,形状典雅大方,造型独特,是国内现存古桥梁中仅有的一例。

.

  好啦,景点介绍完啦,大家可以自由参观.欢迎下次再来.

  晋祠导游词2017【篇二】

  晋祠位于太原市西南郊,距市中心五一广场约25公里,坐落在汾河西畔悬瓮山麓,为晋水源头。

这里依山傍水,古树参天;亭台池沼,星罗棋布;楼阁殿堂,雄伟壮观;气候宜人,风光秀美。

有山西“小江南”之称,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古代园林式祠庙建筑群,是太原最著名的风景名胜区和游览胜地。

祠内存有许多国内仅有的文物精品,当中包含着许多美丽动人的历史掌故,国务院1961年3月4日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下面我先从晋祠的历史讲起。

  晋祠,又名唐叔虞祠,因纪念姬虞这位晋国开国元勋而得名。

姬虞的封地古称唐国,本人为周成王之弟,故被叫做唐叔虞。

围绕叔虞封唐有一段奇妙的故事。

西周初年,武王姬发死后,长子姬诵年幼,便在周公姬旦辅佑下做了国君,即周成王。

有一天,成王和弟弟姬虞在花园里玩,他把一个桐叶剪成圭形,送给弟弟并说:

把这玉圭给你,封你去做唐国之侯吧!

在旁的史官立即请成王择吉日良辰封叔虞为侯。

成王不以为然地解释说:

我是和他闹着玩的。

史官却很认真地说:

天子无戏言。

周公旦也认为史官言之有理,成王便真的封叔虞到唐地作了诸侯。

这就是广为传诵的“桐叶封唐”或“剪桐封弟”的故事。

  叔虞到任之后,为政有方,领导人民兴修水利,发展农业,使人民生活平安富足,深受百姓爱戴。

后人为纪念叔虞的功德便修建了一座祠堂,即唐叔虞祠。

因祠堂位于晋水源头,叔虞为晋开国诸侯,所以唐叔虞祠又称晋祠。

  晋祠的创建年代现已无从稽考,不过,根据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所著《水经注》和《魏书"地形表》有关记载可知,晋祠早在北魏之前已经有了。

这样看来,晋词至少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了,而且当时已经是祠堂鱼沼皆有,游客贵人光顾的游览胜地了。

  北齐天保年间(公元550?

559年),文宣帝高洋在晋祠“大起楼观,穿筑池塘”,是文字记载中晋祠的第一次大扩建。

北齐后主高伟曾改晋祠为“天崇皇寺”。

唐朝对晋祠又进行了一次大修葺,而且唐太宗亲临晋祠,留下著名的《晋祠之铭并序》大碑一通,诗仙李白亦写下“晋祠流水如碧玉”的佳句,五代年间,后晋高祖石敬塘于天福六年(公元941年)追封唐叔虞为“兴安王”,晋祠又被称为“兴安王庙”。

宋太宗灭北汉,虽毁掉晋阳古城,但在晋祠则大兴土木,进行了为期五年的扩建,其中包括圣母殿,并刻碑以记,仍名晋祠。

宋熙宁年间(公元1068?

1077年)晋祠曾一度改名为“惠远祠”。

明嘉靖四十二年(公元1563年)在圣母殿南侧建水母楼,晋祠之名得以恢复。

  宋初圣母殿建成之后,晋祠布局较前大为改观。

圣母殿成为祠内主体,规模最为宏大,殿前重修了鱼沼飞梁,会仙桥西树金人台。

金代增建献殿,明万历年问在献殿前建对越坊、钟鼓楼、水镜台等。

从而形成以圣母殿为主体的一组祠庙建筑群。

除了上述景点,元明清各代还添建或改建了两侧的其他建筑:

朝阳洞、三台阁、关帝庙、吴天祠、东岳殿、文昌宫、三圣祠、胜瀛楼、景清门等,这就形成今天规模宏大的园林式建筑格局。

  大致了解晋祠的来龙去脉之后,我带大家游览晋祠的各主要景观。

  水镜台

  进入大门,我们首先看到的这一建筑是水镜台。

它坐东朝西,是一座戏台。

“水镜”之名取自《汉书》名句“清水明镜不可以形逃”,寓意为善恶忠奸尽人皆知。

从建筑学的角度来看,水镜台体现了殿、台、楼、阁四种风格。

从东边看去,上部为重檐歇山顶,它像座楼;下部为宽阔的宫殿形制,它又是殿。

上部所悬匾额“三晋名泉”,是清康熙武举杨廷翰所书,书体清秀,笔力遒劲。

从西边看去,上部是单檐卷棚顶,像座阁;而下面又是宽敞的高台。

这是一座由殿楼和卷棚合而为一的特殊建筑,殿楼建于明代,而卷棚则是清代补建,这种形制国内极为罕见。

上悬正额“水镜台”,是清乾隆翰林、名书法家、晋词人杨二酉所题,以秀丽著称,被誉为晋祠三大名匾之一。

有趣的是,杨二酉是杨廷翰之侄,伯父与侄儿,一武一文,各题名匾,一前一后,同悬于水镜台上,为这座戏台增色许多。

  唱戏是祭祀活动和庙会的重要内容。

晋祠年要举行数十次祭祠活动,其中的十三个祭日要唱戏,除了祭关帝时在那边的钧天乐台演出,其余都在水镜台上进行。

每逢唱戏总是观众踊跃,特别是七月初二圣母生日那天,前来看戏的更是人山人海。

那么我们就要问,离戏台较远的观众能不能听到演员的唱腔和道白呢?

这的确是个问题。

不过,我们的祖先非常聪明,想到了一个理想的扩音办法,那就是在台前两侧各埋下4个大瓮,每两个扣在一起,形成4个“大音箱”,从而把声音传向较远的地方。

据说,因为有了这大瓮音箱,观众不论站在庙里何处,都能听到台上的声音。

大瓮扩音的原理,用现代物理学来解释,就是利用了声音共振以及声音沿固体的传播速度快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的原理。

  水镜台在1952年进行过一次大修,1980年又进行了彩绘。

值得告诉大家的还有,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生前参观水镜台时,产生了一个愿望,即在水镜台上唱一出京戏。

令人遗憾的是梅大师这一意愿未能实现。

  会仙桥

  水镜台正西跨越智伯渠上这座小桥叫做会仙桥。

此桥本身并无特别引人注目之处,可能是晋祠人觉得此桥太平淡无奇,与晋祠的其他景观相比反差太大,所以赋予了它一段动听的传说,以引起游人对这座通向圣母殿必须经过的小桥的注意。

  据传说,此桥是明朝翰林罗洪先与仙女相会的地方,所以取名“会仙桥”。

这罗洪先本是明代大奸臣大贪官严嵩的儿女亲家,但他为官清正廉明,与严篙多有抵牾。

有一年严嵩造了一座豪华客厅,其中的一根梁是大鱼的骨头。

前来庆贺的人对客厅均大加赞赏,惟独罗洪先老实不客气地说:

“好是好,就是梁太小。

”严嵩以为罗当众侮他“气量太小”,于是准备罗织罪名加害于他。

严嵩的女儿不忍未来的公爹大祸临头,但又不便明言,急中生智就泡了一碗茶,命侍女送去。

未过门的媳妇敬公爹一碗茶不为违礼。

罗洪先揭开碗盖一瞧,内浮两颗红枣一撮茵香,罗沉思良久,恍然大悟:

枣枣茴香莫不是早早回乡之意。

于是连夜逃走,罗洪先就这样被罢官免职。

  丢了官职的罗洪先云游四海。

有一天来到晋祠,当他信步走到智伯渠上的木板桥边时,见桥的西头有一手携竹筐的农家少妇,衣着得体,鬓发如云,楚楚动人,罗不由地随口吟出赞美的诗句:

“世人常夸西施美,余视娇妇胜西施。

”妇人听罢大为恼火,立马回敬两句:

“官丢位去宜收敛,满口秽语怎学仙。

”说罢飘然逝去。

罗欲跨桥追赶,只见木板骤然起火。

罗洪先方才醒悟:

村姑并非凡人。

从此罗洪先潜心于佛道,成为对佛教道教造诣很深的学者,并写下咏晋祠诗一首:

“悬瓮山中一脉清,龙蟠虎伏隐真名。

水飘火劫山移步,五十年来帝母临。

”后来人们在烧毁的木板桥处修了石板桥,会仙桥由此名声大噪。

  金人台

  过会仙桥,前面这座砖砌短栏方形台就是金人台。

中央这座琉璃瓦小阁是明代建筑,四角各立一尊铁铸武士,身披铠甲,十分英武,因为铁属五金,所以称此台为金人台。

  按照传统说法,金人台为镇水而建。

北宋元?

初年,晋水泛滥成灾,时人认为晋祠为晋水源头,应以金神镇之,方能止住水患。

于是在元?

四年(公元1089年)铸了第一尊铁人,即现立于东南角这位(头为1926年补铸)。

元?

五年(公元1090年)铸第二尊,立于东北角,但明代之前已毁,明弘治十一年(公元1498年)补铸,又毁,现在所看到的是1913年再度补铸的。

绍圣四年(公元l097年)铸第三尊,即西南角这位。

绍圣五年(公元1098年)铸第四尊,即西北角这位(头为明永乐二十一年即1423年补铸)。

这样,十年之内铸齐了4尊金人。

  稍作比较,大家就会发现,不论是铸造工艺,还是姿势神态,最为杰出的是西南角这尊,而且也是惟一原物保存至今的铁人。

据胸前铭文所知是由太原府张元圭等人捐资铸造。

据传,为了铸好金人,特地从中岳嵩山请来名师,名师确实高明,他所铸成的金人,不仅神态逼真,体态英武,而且风雨之中不蚀不锈,至今已有900多年仍光亮如初,可见其冶炼与铸造技艺之高。

因为这尊铁人是出自外来匠师之手,所以被称为外来户,而其余三尊则是出于当地工匠之手的本地户。

  仔细观察,金人手中像是持有兵器,但为什么现在没有了呢?

大概由于他们手中的兵器是木制的,日久天长,便自然毁坏了。

  对越牌坊

  金人台西边这座对越牌坊,建于明代万历四年即1576年。

它不仅造型优美,结构壮丽,雕刻玲珑,彩绘鲜艳,极富观瞻价值,而且它的问世饱含着一段母子情深的故事。

  相传,明代书法家晋祠附近东庄高应元为治其母亲偏头疼顽症,到吕祖爷面前求签,所求签上写有“添砖加瓦”四个字,意为应在晋构内建筑点什么,方能消灾去病。

高应元在祠内仔细观察,发现殿、堂、楼、阁、亭、台、桥样样都有,惟独少了牌坊。

所以,决定建一座牌坊,地址就选在圣母殿前不远处献殿和金人台之间。

计划中的牌坊比较小巧,但动工后不久母亲的头疼病就好了,因此高应元更改计划,改建成如今这座高大的牌坊,取名“对越”,并亲手书写匾额,悬于中央,这就是有“雄伟之笔”美誉的晋祠三大名匾之一的“对越”二字。

  “对越”一词源出于《诗经》,原义是报答宣扬祖先功德,这里寓意报答宣扬母德高尚,母亲在这儿既指唐叔虞之母邑姜,又指高应元之母。

  对越牌坊两侧的钟楼和鼓楼,恰似牌坊的两翼,使中轴线上的建筑不显得孤寂,而为之增色不少。

钟鼓楼建于明万历三十四年(公元1606年)。

同时铸造了一口高2米,外径1米多,壁厚16厘米,重达9999斤的大钟,名为“九九钟”。

但这口大钟悬于南边留山湖畔的大钟亭内,钟楼上所悬这口钟要小得多。

顺便告诉大家,中国古代寺庙建钟鼓楼始于南北朝。

寺庙有规矩,早晨先敲钟后击鼓,日落先击鼓后敲钟,俗称晨钟暮鼓。

如果大家留意的话,会发现寺庙里的钟大多很大,但都不会达到万斤。

这主要是因为避讳皇帝,皇帝称万岁,钟的重量绝对不能达到万斤。

  献殿

  对越牌坊西边这座看似凉亭的建筑叫“献殿”。

献殿也就是供奉圣母祭品的享堂,始建于金大定八年(公元1168年),明万历二十二年(公元1594年)重修,1955年用原料照原式翻修。

  献殿面宽3间,进深4椽,单檐歇山顶。

前后檐明间敞门,四周无壁,只是在槛墙上安直棂栅栏,从形制上看很像一座凉亭。

殿顶架构极为简洁,梁身不弱不肥,简单轻巧,四角构造合理,坚固耐久。

殿内敞朗,檐头舒展,给人以稳健舒适的感觉。

献殿在中国古寺庙建筑中不乏其例,但多为明清建筑,此前极为少见。

而晋祠的献殿建于金代。

是国内同期现存的古建中所独有,颇具代表性和历史价值,所以被文化部鉴定为晋祠三大国宝建筑之一。

  鱼沼飞梁

  站在献殿月台西看,宏大的圣母殿前有一座独特的十字形桥梁,这就是晋祠古建中的又一国宝?

?

鱼沼飞梁。

  古人对水塘的命名是,圆者为池,方者为沼。

因沼中原为晋水第二大源头,流量甚大,游鱼众多,所以取名鱼沼;沼上架十字形板桥,古人云:

“飞梁石磴,陵跨水道”,“架虚为桥,若飞也”,所以称飞梁。

  鱼沼飞梁至少已有1500年的历史了。

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里记道:

“山海经曰,‘悬瓮之山,晋水出焉’……后人……蓄以为沼……结飞梁于上”。

这说明飞梁始建于北魏之前。

现存建筑,沼中八角石柱和柱础仍保持北朝风格,但整个架梁皆为宋代遗物。

与圣母殿同修于北宋时期。

本世纪50年代初进行翻修,并增加了上面的大理石护栏,使古桥焕发新颜。

沼中共立石柱34根,柱顶架斗拱和枕梁,承托十字形桥面与四岸相结。

桥面东西宽5米,高于地面1.3米,长15.5米,把圣母殿与献殿接连;南北长18.8米,宽3.3米,由中心渐向下倾如翼,有展翅欲飞之势。

  古代桥梁多为一字形,惟独此桥连通沼岸四方结成十字形,可谓独具匠心。

十字飞梁的形制构造是国内现存古桥中仅有的孤例,因而极为珍贵。

  鱼沼飞梁东侧这对铁狮亦是宋代作品,铸于宋徽宗政和八年(公元1118年),一雄一雌,骨骼强健,造型生动,毛发拉直,威武而独特,算得上是古代铸品佳作。

  圣母殿

  圣母殿是晋祠的主殿,位于全祠中轴线西端,前临鱼沼,后拥危峰,坐西向东,独冠中居,是晋祠三大国宝建筑中价值最高的一处。

其珍贵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大殿建筑本身和殿内塑像两方面,可谓宋代建筑水平和泥塑艺术的代表之作。

  据记载,宋代以前晋祠并无圣母殿。

传统上认为圣母殿建于北宋天圣年间(公元1023年一1032年),但据最新考证,大殿建于北宋太平兴国四一九年(公元979年?

984年),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不过,刚建成时并不叫圣母殿,熙宁十年(公元1077年)为唐叔虞之母邑姜加号“昭济圣母”后始称圣母殿。

因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发生强烈地震,对大殿多有损坏,所以于崇宁元年(公元1102年)进行了重修。

即使从此时算起,圣母殿也有近删年的历史。

现在我们所看到的大殿是1954?

?

1996年用原料照原样翻修后的,不知大家能否看得出来。

  大殿的结构与形制甚为独特。

殿顶为重檐歇山式,殿堂面阔7间,进深6间,近似正方形。

如此宽广的大殿,内部竟无一根明柱,只是殿身四周设以廊柱与据柱各一围承托殿顶屋架,这在建筑学上叫做减柱营造法。

殿内共减少16根柱子,从而使前廊和内殿十分宽敞,为设置神龛和塑像创造了足够的空间。

而且,四周的柱子皆微微内倾,制成“侧角”,四根角柱又明显升高,造成“生起”,这样既增强了建筑的稳固性,又使前檐四角翘起,显出曲线之美。

如此设置殿柱反映出宋代木构建筑的高超技巧。

柱上一周用斗拱承托着深远翼出的屋檐,斗拱形制复杂多样,上檐与下檐伸缩有致,交相生辉。

大殿前廊进深两间,廊柱上的8条木质蟠龙是宋元?

二年(公元1087年)太原府吕吉等人捐资所雕,造型精巧,栩栩如生,这也是中国现存木构建筑中最早的蟠龙大柱。

  圣母殿是晋祠楹联匾额最为集中的地方,共有楹联10副、匾额16块,款款都是立意鲜明而深长,书写和雕刻手法极为精炼的上乘佳作。

最为引人注目的除了前廊正中所悬慈禧御笔“三晋遗封”外,当数“永锡难老”一匾,此匾为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祁县渠本翘所书,原本是弧形贴金大阴字,由于技艺高超,阳光反射映人人们视觉的却是时凸时凹,人称活字匾。

  殿内43尊彩塑更是晋祠文物中的精华,也是我国古代泥塑艺术的珍品,作品为宋代原物,迄今已有近900年的历史。

  主像圣母邑姜,头戴凤冠,身穿蟒袍,霞被珠璎,凝神端坐于中央,一副主人贵妇的仪表气质。

42尊宫女宦官分立左右两旁,排列有序,职责有别,仪表各异,逼真地反映出宫廷侍女内心世界的喜怒哀怨。

其中有着男服的女官4尊,宦官僚5尊,侍女像33尊。

女官穿男服大概是为了出入宫廷方便,宦官是宫中不可缺少的角色,更多的当然是丫环侍女了。

  圣母两边这4位少女,显然可说是圣母的贴身丫环。

而前面这两位宦官大概是负责传令的,看他们的身姿微微倾向圣母,双目侧斜视,生怕听漏了一字半音。

  圣母北侧面北的这5尊一定是唱戏侍女,自东而西分别扮演生、旦、净、末、丑诸种角色。

当中最出色的便是这位头扎红饰唱花旦的宫女,不仅眉清目秀,身段苗条,而且含羞带笑,一副满足的神情,大概是刚刚唱罢,受到了圣母的夸赞。

可是如果我们从侧面看去,则是另一番表情。

隐约可见其红肿的眼睛和含泪的眼角,反映出她内心的苦楚,很显然是强压心中的辛酸在圣母面前尽可能表现得欢快些。

梅兰芳大师曾在此尊侍女前仁立良久,仔细品味她的动作和内心,并且大加赞赏。

  北侧面东的这5尊年龄较长的侍女,显然丰华年岁已过,失去了圣母的宠爱,显得失落而哀怨。

北侧面南的这8尊可以说成是管事侍女,其中这位身高体胖手执碎银的中年侍女,面露傲气;可谓侍女中的领导,财大而气粗。

而旁边那位年幼的侍女,一定深得圣母宠爱,看她那副趾高气扬、目中无人的刁钻样,一定是在其他宫女面前耍威风。

  圣母南侧面南的这5尊是圣母的文笔侍女,东数第二位手里拿的是圣母的印空。

面东的这5尊是圣母的起居侍女,负责为圣母梳妆打扮,北起第二位手里拿着胭脂盒,肯定不是自己享用,而是替圣母化妆的。

面北的这8尊是打扫卫生和饮食服务的,东起第2位宦官,肩披毛巾,若有所思,显然是圣母的厨役,似乎正在为下一顿饭如何能够博得主人的赏识而犯难。

旁边这位身材最为消瘦的侍女以前一定是个舞女,现在虽然年事稍高,但笔挺的腰板,纤细的身姿使人想起她年轻时优美动人的舞姿。

  总之,这些真人大小韵味无穷的侍女令所有参观过的游客叹为观止。

1954年雕塑艺术大师刘开渠教授参观之后专门写了一篇文章,盛赞晋祠侍女像是“中国古代雕塑的杰出作品”,文中写道,侍女群像“各有各的特殊形象:

身体的丰满与俊俏,脸形的清秀与圆润,各因性格和年龄大小而异;口有情,目有神,姿势自然,衣纹轻快随身体动作而转动。

我们站在这些雕像中间,不但看见她们轻巧的动作,还像听见了她们清脆的笑声,快乐的言谈,或不乐意的小小地讽言讽语,清楚的了解她们彼此间的思想感情关系;这是……令人难忘的抒情的美的境界……古今中外历史上最伟大的雕塑品之一。

  这群活灵活现、栩栩如生的侍女像被誉为晋祠“三绝”之一,(其余二绝为周柏和难老泉)相信会给大家留下终生难忘的美好回忆。

  难老泉

  难老泉是晋祠“三绝”之一,亦是晋水的主要源泉。

走出艺术殿堂圣母殿,驻足向两侧观望,即会发现南北各有一个八角亭。

原来,亭下各有一泉,北为善利泉,南为难老泉,加上中间的鱼沼,构成晋祠三大神泉。

只可惜,鱼沼和善利泉均早已干涸,仅剩难老泉了。

  难老泉有“晋阳第一泉”之称,泉水自悬瓮山下的岩层中涌出,潜流十多米,从水塘西岸半壁的石雕龙口注入溏中,看似白练飞舞,听如鸣琴合奏,构成晋祠八景之一的“难老泉声”。

泉水温度为18℃,冬温而夏凉,碧玉般清澈,不分旱涝,奔涌不息。

所以北齐时有人取《诗经"鲁颂》中的佳句“永锡难老”,命名为“难老泉”。

  泉上凉亭始建于北齐天保年间(公元550?

559年),明嘉靖年间(公元1522?

15历年)重修,但其梁架结构仍保留了北齐的建筑风格。

难老泉亭虽然不大,但荟萃了众多名联困额,其中以傅山所书“难老”立匾最负盛名,用笔苍劲洗炼,颇具神韵,被誉为“神奇之笔”,为晋祠三大名匾之一。

  泉水东侧这汪水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传说。

西边这爿名为不系舟的小型石舫是1930年所建,当年冯玉样将军曾为不系舟题匾书联,可惜已不存。

“不系舟”典出《老子"道德经》:

“巧者劳,智者优。

……蔬食而敖游,泛若不系之舟”。

意指不拴榄绳之船,逍遥自在,令人神往。

南边曲桥一围,方便了游人戏水。

而北边这道南北走向的石堤和堤旁的“中流砥柱”则包含着一段异常沉重的往事。

相传北宋年间,晋祠一带时有干旱,晋祠南北两村常为争水而械斗,甚至闹出人命。

于是官府出面调解,但调解的方法却十分荒唐而残忍,调解官在潭边支一口滚沸的大油锅,锅里放了10枚铜钱,代表10分泉水,哪方有人能当众从锅里取出几枚,就分得几分泉水,一经判定,永免争执。

这一裁决令双方犯难。

但只见北村队伍中走出一个青年,以大无畏的气概勇敢地将手臂伸人油锅,并捞取了7枚铜钱。

这样,北渠便分得7分水,南渠只得3分。

这就是堤上10孔南3而北7的由来。

  但这位姓张的青年却因烫伤过重不治身亡。

人们为了纪念他的勇敢和献身精神,将其葬于中流砥柱之下。

  难老泉水世代浇灌晋词附近的千顷良田,造就了“千家灌禾稻,满目江南田”的丰饶景象。

因泉水含有多种矿物质,水温恒定,水质优良,所以晋水培育出的晋祠大米,米质晶莹,颗粒饱满,吃起来口感香醇,回味无穷,是与天津小站大米齐名的米中极品。

令人遗憾的是由于水位的下降,难老泉水量已大大减少,由古时每秒近2立方米降为每秒不足0.1立方米,亟待采取切实的保护措施,保证这股万年古泉能够涌流不息,永锡难老。

  水母楼

  难老泉亭西边这处两层建筑叫水母楼。

水母楼是奉祀晋源水神的祠堂,俗称梳妆楼,别号水晶官,建于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是一座重檐歇山顶二层楼阁。

四周围廊,但一层为三洞砖窑,形制特别。

上下两名匾“悬山响玉”“沾濡悬瓮”,不仅道出晋祠风光的最大特色,也表达了对恩泽百姓的晋水的感激之情。

  中间洞内这尊水母像为铜铸,高1米多,端坐于瓮形莲花座上,神态自若,束发未竟,一副村姑模样,与一般神像大不相同。

水母的这一形象源于一段美丽的传说。

相传,水母名叫柳春英,太原金胜村人,嫁到古唐村(晋祠)为媳。

春英生性善良贤慧,勤劳俭朴,能忍能让。

而她的婆婆却十分刁蛮。

柳氏所做饭菜,婆婆嫌缺盐少醋,常常倒掉重做;柳氏从好几里以外挑来的水,婆婆嫌身后桶里的水不干净而倒掉,只吃前桶,这样害得春英天天都得去挑水。

但春英对这些刁难并无怨言。

  有一天,她正挑着水往回走,半道上遇到一位牵着白马的老头,请求让他的马喝点水。

柳氏指着后桶水说,喝吧。

老人为难地说,这马只喝前桶的水。

柳氏爽快地答应。

如此三日,柳氏都满足了老人的要求。

尽管自己多挑了三趟水,但第三天饮完马柳氏正要返回重挑时,老人对春英说:

我是白衣大仙,你是位心地善良的大嫂,我送你一条马鞭,把它放在水瓮里,用水时只要轻轻一提,水就会上涌,要多少就提多高,但千万不要提过瓮沿,不然就会遭水淹,切记!

说罢,老人和白马化作一朵白云而去。

柳氏望着空中拜了几拜,就高高兴兴地回了家,从此免却了挑水之苦,而且四邻五舍也不用翻山越岭去挑水了。

但这引起了婆婆的不快,一天她趁柳氏回娘家不在,想把马鞭藏起来,可马鞭刚一提出水瓮,滔滔大水顷刻涌上,转眼间淹了整个村庄。

正在娘家的春英闻讯,来不及把头梳完便急急赶回家中,把一草垫扔在瓮上不顾一切地往上一坐,大水顿时变小,只剩下一股泉水从坐下溢出,这使是晋水源头?

?

难老泉。

洞中这尊铜像正是依照这一传说塑造的。

  楼上水母则是供奉梳妆后的水母坐像。

值得指出的是,两侧这8尊侍女塑像,从前面看完全是身段苗条的美少女;而从后面看则呈鱼形,衣纹飘动十分优美,可以称得上中国的“美人鱼”。

  周柏唐槐

  晋祠三绝我们已领略其二,所剩一绝便是这齐年古柏。

  晋祠古木众多,若论树龄之长,就数植于周代的两株柏树了。

一株为东岳祠西南的长龄柏,高15?

16米,干粗2米多,形如卷龙,叶如浓云,挺拔壮美。

另一株就是圣母殿北侧的齐年柏。

原本大殿两侧各有一株,相传同植于周代,原生长于悬瓮山南涧,圣母殿建成后,将这对连理柏移来分栽于两侧,有比翼齐年之意,故称齐年古柏。

可惜的是南侧那株被迷信的乡民在道光初年砍伐,只剩北侧这一株了。

大概是失去了手足亲人之后悲痛过度,高大的古柏渐渐向南倾斜下去,而且腰干一凹节处每遇刮风还会流出悲伤的“泪水”。

古柏已有2800多年的树龄,高10余米,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