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台湾文化旅游产业考察报告可编辑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782769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4.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赴台湾文化旅游产业考察报告可编辑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赴台湾文化旅游产业考察报告可编辑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赴台湾文化旅游产业考察报告可编辑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赴台湾文化旅游产业考察报告可编辑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赴台湾文化旅游产业考察报告可编辑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赴台湾文化旅游产业考察报告可编辑版.docx

《赴台湾文化旅游产业考察报告可编辑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赴台湾文化旅游产业考察报告可编辑版.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赴台湾文化旅游产业考察报告可编辑版.docx

赴台湾文化旅游产业考察报告可编辑版

赴台湾文化旅游产业考察报告

赴台湾文化旅游产业考察报告

20**年12月11日到至18日,我随“中原文化宝岛行”代表团,赴台湾进行了为期8天的文化旅游产业考察。

在台期间,我们先后到台中、台南、嘉义、台北等市县,考察了中正纪念堂、垦丁国家公园、日月潭、中台禅寺、太鲁阁公园、101大楼、中台山博物馆、阿里山高山茶博物馆、桧木博物馆、大理石博物馆、五彩石博物馆、珊瑚博物馆、台北故宫博物院、邵族文化村、台北自由广场、台北圆山饭店、两蒋文化园等景区景点。

现将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台湾文化旅游资源概况

台湾位于我国东南海域,东临太平洋,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相望,南靠巴士海峡与菲律宾群岛接壤,北面东海。

全岛总面积为35989.76平方公里,是我国最大的岛屿,其中包括台湾本岛,澎湖列岛、钓鱼岛、赤尾屿、兰屿、火烧岛和其他附属岛屿共88个。

目前全台湾共有台北、高雄、基隆、新竹、台中、嘉义、台南等7个省辖市和16个县以及24个县辖市,总人口2240万人。

台湾是一个形似芭蕉叶的狭长形岛屿,南北最长达394公里、东西最宽为144公里。

其地貌类型十分复杂,地形的总趋势是东高西低。

全岛有河流150多条,大多流程短、落差大、水势急,多险滩和瀑布。

台湾海峡长约300公里,宽不足200公里,最狭处位于福建平潭县与台湾新竹市之间,为130公里。

台湾海峡为中国南北方之间的海上交通要道,是著名的远东海上走廊。

她与庙岛群岛、舟山群岛、海南岛,构成一条海上“长城”,为中国东南沿海的天然屏障,历史上有“东南锁钥”、“七省藩篱”之称,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台湾省现有各级公路总长度近3万多公里,以南北高速公路为骨干,环岛公路、横贯公路、滨海公路和其它公路等为连接线,构成了纵横交错的公路交通网络,铁路里程计1129公里,台湾有桃园、高雄2处国际机场。

台湾海上交通发达,是维持台湾经济发展的生命线,有5个国际港口:

高雄、基隆、台中、花莲和苏澳。

台湾是举世闻名的旅游胜地。

早在清代就有“八景十二胜”之说。

这八景是:

玉山积雪、阿里山云海、双潭秋月、大屯春色、鲁阁幽峡、清水断崖、安平夕照、澎湖渔火;十二胜则是:

清流见底的碧潭、温泉汹涌的北投、风光明媚的大溪、群峰错落的角板山、高耸入云的五指山、佛教圣地狮头山、扼控南北的八卦山、波光闪闪的虎头埤、古朴清幽的旗山、奇岩怪石的大里筒,翠绿可爱的太平山、素有樱都之称的雾社。

台湾省现存历史古迹340多处,它们展示了台湾开发历史的业绩,也反映了台湾与祖国大陆之间的密切关系。

台湾是世界上少有的热带“高山之岛”,除西岸一带为平原外,其余占全岛2/3的地区都是高山峻岭。

台东山脉、中央山脉、玉山山脉,号称“台湾屋脊”,海拔3997米。

最著名的是阿里山,为台湾秀美风光之象征。

台湾地处亚热带海洋中,气候温和宜人,长夏无冬,适宜于各种植物的生长。

因此岛上大部分土地都覆盖翠绿的森林,有“海上翠微”之美誉。

重山峻岭间,植物种类繁多,森林风姿多变,原始森林中的千岁神木,比比皆是。

台湾山峻崖直,河短水丰,瀑布极多,且各种形态,应有尽有,十分壮观。

除了瀑布,岛上更是温泉磺溪密布,具有很高的疗养治病之功效,吸引着众多游客。

关仔岭温泉还有“水火同源”的胜迹;而宜兰苏澳冷泉,更是世之稀有。

西部平原海岸宽广笔直,水清沙白,柳林成群,极宜泳浴,充满着海滨的浪漫情调。

北部海岸又别有洞天,被台风、海浪冲蚀的海蚀地貌,鬼斧神工、千奇百怪,构成一幅幅天然奇境,具有“海上龙宫”的雅号。

台湾也是个富饶的宝岛。

宜人的气候、肥沃的土地,以及丰富的资源,造就了台湾“山海秀结之区,丰衍膏腴之地”,人们为此给予她无限的誉。

台湾盛产大米,其中最著名的是“蓬莱米”,为此有“米仓”之誉;盛产蔗糖,因而有“东方糖库”之称;盛产茶叶,其中冻顶乌龙茶,驰名中外;盛产水果,香蕉、菠萝、柑桔、荔枝、龙眼、木瓜、柚子、批杷、芒果、橄榄、槟榔、椰子等,一年四季不断,因而素有“水果之乡”之称;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号称“森林之海”;盛产食盐,有“东南盐库”之称;此外还有“兰花王国”、“蝴蝶王国”、“珊瑚王国”、“鱼仓”等美誉,不胜枚举。

二、台湾文化旅游的成功经验

一是张扬的个性文化与精细的商业化运作密切结合。

近年来,由于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台湾制造业优势风光不再,旅游成为产业发展的新选择。

许多县乡顺应大众消费,注重文化感受和实行每周“双休日”的闲暇时间变化,打文化品牌,走产业振兴之路。

为了在激烈竞争中胜出,他们立足当地文化资源,竞相追求个性文化内涵发掘、创意设计与艺术塑造,形成鲜明特色和核心竞争力。

位于台湾中部的云林县古坑乡,几年前是一个农业为主的泥石流重灾区,在重建中精心发掘70多年的咖啡种植历史,提炼升华为独特的咖啡文化,成为风靡全岛的咖啡文化旅游区。

新竹县北浦乡原是“被遗忘的部落”,近年来刻意发掘当地客家人种茶历史和淳朴的生活风俗,打造出古风古韵的客家茶文化,成为远近闻名的休闲文化旅游区。

不少乡镇旅游区还从“软”、“硬”两方面扩大个性文化的品牌影响力。

“软”的是每年举办文化节,宣传造势;“硬”的是发展个性化的主题博物馆,抬升文化层次。

台北县有29个乡镇,其中19个乡镇有文化节,25个乡镇有博物馆。

台湾文化旅游界人士说,文化节庆和博物馆虽然较多,由于个性化突出,效果一般都不错。

他们还介绍,在个性文化背后,都有精细的商业化运作。

这些旅游区都把文化作为旅游行销的第一环节,认为个性文化才能获得旅游者的认同感,个性文化越彰显,越能在这种氛围中热销。

为此,他们以个性文化整合资源,使各类资源都打上个性文化的标记,形成产业链。

在古坑乡咖啡文化旅游区,游客看的是咖啡林,听的是咖啡历史,品的是咖啡茶,吃的是咖啡菜,住的是咖啡民宿,观的是咖啡山灯景。

经过如此的咖啡文化洗礼,许多游客兴趣盎然,成了“义务广告员”和回头客,推动旅游区的“蛋糕”越做越大。

二是参与性的文化体验与旅游产品延伸增值密切结合。

台湾的文化旅游区普遍注重旅游者特别是少年儿童的参与性活动。

他们认为如果只有观览产品,游客的文化体验只能局限在视觉一个部分,持续一个小时就会兴退而返。

所以,他们各出招数,开发具有个性文化特色的参与性旅游产品,使游客的文化体验由视觉向触觉、听觉、嗅觉、味觉,以至知性感觉全方位延伸,多方面激发和吸引游客的兴趣,增加游客停留时间和商家行销机会。

台北县莺歌镇素有“陶都”之称,其参与性项目是指导游客制陶泥胎和陶盘彩绘,颇受欢迎。

一只白陶盘折合人民币不过5-6元,经过游客彩绘和离家当场烤制定型成为“艺术品”,身价陡增10余倍,由创作的游客购回珍藏。

据经营户介绍,这类活动收入占他们总收入的三成左右。

新竹县北浦乡客家文化的参与性项目是擂茶,商家在陶罐中放少许茶沫及一定量的熟芝麻、花生、核桃仁等,指导游客用木槌将其搓揉成油性粉状物,然后取出以开水冲泡,让游客品尝自己的“劳动果实”。

擂茶、品茶需一小时左右,游客直接体验了客家人生活,商家完成了服务产品增值。

感觉好的游客往往还当场购买当地的名茶带走。

三是服务环境营造和丰富多彩的旅游商品创新密切结合。

台湾许多文化旅游区和博物馆一面致力于服务环境营造,一面致力于旅游商品的开发,并使二者巧妙连通。

它们营造服务环境的形式多样,通常是不收门票,参观;设置“游客服务中心”,展示主要景点照片或提供多媒体由游客自助使用,提供游览图,团队旅游还可以请导游讲解。

即使是名声很大的台北故宫博物院也带头去做,区别仅是岛内游客要购票参观。

台湾学者称之为“人文形象塑造”和“义务支出”。

与此同时,它们公开宣示进行“企业化运作”,具体体现在下功夫开发、创新旅游商品上。

各文化旅游区的旅游商品千姿百态,但都紧贴当地个性文化,不与其它旅游区雷同。

莺歌镇的旅游商品都与陶瓷相关,从琳琅满目的陶瓷艺术品、生活用具到介绍世界各地陶瓷的书籍、影碟,都透示着陶瓷文化,甚至小纪念品、文化衫、服饰也标识着陶瓷。

台北故宫博物院最热闹、最拥挤的地方是旅游商品超市,大至稀世珍宝(字画等)的复制品,小至邮品、书签、钥匙链、光盘、磁带等应有尽有,都再现着馆藏各种文物的丰采。

许多游客在这里一掷千金,比的门票要高出几十倍、上百倍。

台湾文化旅游界人士介绍,营造服务环境为的是增强游客对个性文化的“亲和力”,开发创新具有个性文化的旅游商品是“企业化运作”的核心,两者的内在联系看似无形,实际非常紧密。

四是产业界、研发机构和个体经营群体密切结合。

台湾的文化旅游区大都是产业界、研发机构和个体经营群体密切结合的产物。

这三者之间既有分工,又相互促进。

研发机构和大学在台湾被称为“创意产业”,专门负责个性文化创意、总体布局规划、旅游产品设计、营销策略制订等活动。

产业界主要是实力强的大企业和连锁经营集团,按照个性文化创意和总体布局规划,在大型项目选择、主体商业设施投资、连锁经营方面发挥作用。

个体经营群体根据文化创意和布局规划发展旅行社、餐馆、茶社、咖啡屋、民宿、商店等多样化的服务经营点。

台湾文化旅游区非常重视研发机构和个性文化创意,认为这是最具决定意义的环节,创意成功收获的是效益,创意失败带来的是风险,因此反复筛选反复论证,务求定位准确,新颖独特。

个体经营群体在文化旅游区中发挥着中坚作用,每户投资不大,但由于数量多,产业链配套完整,出现了“产业集群”效应。

县乡文化旅游区的发展繁荣实际上是他们创造的这方面,运作最成功、最有说服力当数位于云林县虎尾镇的黄俊雄金光布袋戏园(现在已成为一个旅游景点)。

布袋戏本是一种传统的民间木偶戏,经黄老先生及后代的改革,在形式和内容上均有所创新,并在造型上增添现代感,使布袋戏在1970年就风靡台岛,如今已在台北设立了一家电视台专门播放布袋戏,收入自然颇丰。

 

附送:

赴台湾旅游业考察报告

赴台湾旅游业考察报告

我局随云南省旅游协会景区分会的考察团赴台湾进行了考察交流,有机会考察了台湾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加强了对台湾的认识和了解,学习了台湾旅游业发展中的成功经验,现将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台湾旅游业发展概况

台湾的旅游业是从1956年起开始有计划地发展起来的。

据可查资料,从1961到2006年45年间,台湾入境游客增长了83倍(“境”特指关境,下同)。

但是,台湾基本上属于客源输出地,出境旅客多于入境旅客,观光收益逆差较大。

例如,2006年台湾共接待入境旅游者352万人次,其中外国游客286万,华侨游客66万,其中日本为台湾的主要客源市场,年接待日本游客约120万人次。

但是2006年台湾国民出境旅游人次则为715万人次,入境旅游人次和出境旅游人次比例约为3:

7。

总体而言,台湾入境旅游业落后于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近年来由于经济出现衰退,台湾当局注意力正从加工制造业逐渐转移到旅游业上来。

目前正实施“二十一世纪发展观光新战略”,力图打造“观光之岛”,争取一跃成为亚洲主要旅游目的地之一。

二、旅游资源开发

台湾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自然旅游资源特色突出,拥有火山、地热、海岸、湿地、高山、峡谷、湖泊、森林等复杂奇特的地貌景观;从海平面到3500米海拔的垂直气候,造就了从热带风光到高原雪山丰富的景观类型和种类繁多的动植物,使得台湾的旅游景点景区星罗棋布,全岛观光游憩区共计279处,较具代表性的有100处左右。

这些景点景区的经营管理因行政体制隶属不同,分为“国家”风景区(12处)“国家”公园(6处)、“国家”森林游乐园(16处)、“国家”农场、自然保留区和保护区以及县、市级风景区等。

值得一提的是,阿里山、阳明山、太鲁阁、垦丁、东部海岸等处景区的开发已具有世界级水平。

随着现代旅游业的发展,传统的自然风景区已经无法满足需求,许多主题公园如海生博物馆和众多的休闲农场相继被开发出来。

台湾还日渐重视对人文旅游资源如文物古迹、建筑、民间艺术、民俗风土、特色美食等的开发,使其与自然景观融合一起,充分体现历史价值和人文特色。

此外,旅游资源的开发范畴不断向都市景观、工农业生产景观、科技园区、博物馆、展览馆等延伸,极大地丰富了旅游的内容。

台湾在开发旅游资源的同时,较为重视旅游资源的保护和持续发展问题,有效整合公、私部门的旅游投资计划,公私并进,鼓励民间资本发展旅游业。

中长期贷款与投资由当局和公营机构执行,较短期投资则多鼓励私人投资,由旅游管理部门给予辅导。

开发原住民部落资源,辅导原住民就业,带动地方盐田、养殖产业转型发展产业观光及生态观光,创造就业机会,促进地方经济繁荣。

台湾公共交通设施较为发达,岛内密布的高速公路网和高速铁路将整个台湾打造成“一日生活圈”。

针对旅游者的需要,整合了台湾现有各地客运公司,仿效日本「哈都巴士」系统,建立以机场、主要铁路车站为起点,连接至主要旅游地区之观光旅游巴士系统以串接全岛铁路及航空运输系统。

与观光巴士配合建构全岛观光交通服务网,提升使用大众运输工具游客的旅游便利性及质量。

同时,按照以“人”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建设以休闲自行车道系统,建成串联各各县市休闲运动设施及主要旅游景点以及休闲区域的「绿廊」,衔接环岛及区域路网,形成完善的绿色休闲观光路网。

其次、整合国家森林游乐区、国家公园、国家风景区等游憩点之步道建构适合生态休闲游憩的步道系统,兼顾当地居民经济与生活,并结合周边山村小区之民宿及生态导览系统,发展以体验自然野趣及山村文化为主之森林生态旅游。

三、旅游市场

台湾经济和教育基础较大陆要好。

经济水平发展较均衡,城乡差异不大,社会保障体系较为完备,国民收入水平较高,为国民的出境旅游奠定了资金基础,加之休假制度较为完善也为出游提供了时间上的保证,每年台湾民众出境率超过20%,平均每人出境次数0.4次左右、停留天数约10天。

因此,台湾的出境旅游市场巨大。

2006年台湾出境旅游人数达867万人次,其中前往亚洲的占84%,前往美洲的占8%,前往大洋洲的占4%,前往欧洲的占3%,其他占1%。

其中,在前往亚洲的约725万旅游者中,有58%计423万游客是前往港澳地区或通过港澳地区前往中国大陆。

因此,台湾对于大陆来说是一个每年至少200-300万人次的入境旅游市场。

而2006年我市接待台湾游客近20万人次,相比之下仍有较大市场开拓潜力。

台湾的旅游行业发展水平相对高一些,从业人员素质较好,待遇和各行各业的大体水平一致,导游享有带团补贴和基本工资,购物回扣不是导游收入的唯一来源;台湾景区景点门票价格普遍较低,主要是作为公共设施或科普教育基地体现;餐饮小吃,品种丰富、独具特色、口味尚佳,吸引了岛内外大量游客;旅游车辆宽敞舒适,符合旅游观光的使用需求,司机姓名和投诉电话均标注在车俩后部显着位置,方便游客进行监督和投诉。

商务团标准高,游览时间充裕,属高质量团,但当地旅行社也接待一定数量的非正规渠道经第三地前往台湾的大陆旅游团,存在零负团费现象,质量低劣,有损宝岛形象。

与亚洲主要旅游目的地如香港、泰国、新加坡、韩国、印度尼西亚等相比,到访台湾的国际旅客数明显偏少。

例如与香港比较,台湾的面积与人口远多于香港,旅游资源的种类和数量也毫不逊色,但赴台湾的游客仅相当于香港的20%。

台湾的大多数从业者迫切希望尽快开放两岸观光,吸引更多的大陆游客去台旅游。

四、对XX市旅游业发展的几点启示和建议

综观台湾旅游业发展的历程,有一些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一是开发特色旅游和精品旅游,丰富旅游产品结构。

台湾根据自身条件和优势,有针对性的开发旅游产品。

如:

银发族之旅、青年旅游。

高尔夫球之旅、自驾旅游、小火车怀旧之旅、花卉生态农特产之旅、原住民传统祭典之旅、温泉之旅、潜水之旅等主题旅游,提高旅游的品位。

其次通过不断创新,开发工业旅游、农业旅游等新型旅游产品,以适应市场需求多元化、个性化的趋势,旅游产品的种类丰富,结构合理。

XX市的旅游资源与台湾具有很多相似之处,如温泉、高尔夫都是台湾游客喜爱的旅游项目,台湾游客对昆明的气候和自然环境都比较适应,很愿意在昆明停留较长时间,因此丰富我们的产品类型,开发合适的休闲度假产品是进一步挖掘台湾旅游市场潜力的重要手段。

二是大力开展宣传促销。

台湾当局较重视对旅游目的地的形象宣传和品牌打造,各旅游企业则密切配合,形成高效率的旅游营销网络。

促销手段也较为多样化,如邀请台湾著名演艺明星拍摄旅游宣传片或担任旅游形象代言,利用明星的国际影响力开拓重点客源市场;在机场、车站设置统一识别标志的旅游服务中心,向旅客推介旅游线路、景点;利用国际互联网开展旅游宣传和电子商务。

相比之下,昆明目前的旅游宣传促销还局限于传统宣传方式,旅游服务中心的建设和网络宣传、电子商务的推广都还存在较大差距,目前XX市已经开始着手筹备旅游服务中心和旅游信息网站的建设,台湾目前的成功经验将对我市产生重要的借鉴作用。

三是台湾对发展休闲农业极为重视,在农委会下设立休闲农业管理、辅导处和推广科,各县市也相应设立休闲农业管理、辅导机构,台湾从上到下形成了观光休闲农业的管理和辅导体系。

政府主要负责制定政策法规,编制和审批规划,安排资金补助和贷款,支持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信息咨询,制定评价标准,定期检查和评估,加强与旅游部门联系。

虽然台湾的休闲农业园区已达1102家,但经过农委会筹建的只有206家。

农委会与休闲农业学会合作推动了园区和农业旅游景点的检查评证,并颁发认证标志。

台湾休闲农业园区检查评证分别以核心特色、园区规划、创意运用、解说与营销、组织与人力管理、环境与景观管理、小区参与、观光资源等八项进行评证。

而在我市农业旅游点的空间布局主要为“城市郊区型”“景区边缘型”,呈现出“遍地开花型”,其主要弊端表现在:

自发建设多;挂个牌子就采摘;各自为政,缺乏系统管理;发展特点不突出,缺乏宏观系统的规划等。

在加强园区建设的规划和检查评证工作中我们可充分借鉴台湾发展休闲农业中的经验,使我市农业旅游景点和农业园区建设步入正轨。

四是由于台湾当局未全面开放大陆人士赴台旅游,两岸间也尚未实现直接通航,所以目前呈现的是游客单向旅游的特征。

但是应该看到,全面开放大陆人士赴台旅游和两岸直航是大势所趋。

我在岛内考察时深刻的体会到台湾旅游业者对开放大陆居民赴台旅游有着迫切期待,大陆和台湾旅游的合作前景十分广阔,他们正在积极呼吁台湾当局早日开放大陆居民台湾游,旅游活动加强了两岸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力的促进了祖国统一大业的早日实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自然景观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