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职业学校三年发展规划设计.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781786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4.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XX职业学校三年发展规划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XX职业学校三年发展规划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XX职业学校三年发展规划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XX职业学校三年发展规划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XX职业学校三年发展规划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XX职业学校三年发展规划设计.docx

《XX职业学校三年发展规划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职业学校三年发展规划设计.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XX职业学校三年发展规划设计.docx

XX职业学校三年发展规划设计

XX职业学校三年发展规划

(2010-2012)

XX职业学校合校七年以来,在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经过全体师生的艰苦努力,各项工作协调发展,办学水平不断提高。

在第二个三年发展规划期间(2006-2009),学校成功晋升为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获得了山东省依法治校示范学校、山东省绿色学校、山东省档案管理特级先进单位、山东省教代会优秀星单位、XX市文明单位标兵、XX市德育先进集体、XX市高中教学先进学校等40多项集体荣誉。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职业教育正面临新的挑战。

为了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中求得更好的发展,我们要认真总结建校以来学校取得的成功经验,树立科学发展、质量兴校的思想,凝聚全校师生的智慧和力量,实现学校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努力办出让XX区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和《中共XX市XX区委XX区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意见》,深刻认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落实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重大举措,是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提升我国综合国力,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实现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增强学校改革和发展的使命感和紧迫感。

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以加强高技能师资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骨干专业建设、文明修身工程、学生专业技能培训、校园文化建设为重点,坚持走内涵发展道路;以面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和办学模式改革为突破口,以创建国家级改革发展示范校为目标,创建高新职校品牌,为XX区打造XX技术产业核心区、国际旅游度假区和现代服务业聚集区,建设充满活力和人文魅力的现代化新城区服务,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贡献。

二、背景分析

(一)外部背景分析

1.外部环境概况

XX职业学校位于XX区XX街道办事处XX社区,主要服务范围是全区4个街道158个社区。

XX区现有户籍居民23万余人,流动人口达10万人以上。

2008年,全区生产总值达到262.9亿元,人均GDP达到8.5万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9853元。

XX区居民勤劳纯朴,忠厚善良,文明节俭;重视子女教育,思想比较传统;留恋本土,大多不愿离乡创业。

2.外部环境优势

(1)区内含XX高科技工业园,拥有XX度假区和XX风景名胜区。

区域内集中了XX大学、XX大学、XX科技大学、XX海洋研究所等高校和科研院所;每年承办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XX国际啤酒节、国际家电博览会等重大节庆活动。

区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66家,年销售过亿元的企业25家,主要涉及海洋化工、电子电器、通讯设备、电线电缆、汽车销售与维修等行业。

目前,XX区着力打造XX技术产业核心区、国际旅游度假区和现代服务业聚集区,加快建设充满活力和人文魅力的现代化新城区,为XX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优越的外部环境。

(2)国家出台多项优惠政策,支持职业教育发展。

当前,国家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一项战略决策,对职业学校学生给予很多优惠措施。

国家已经从2007年开始,对农村学生和城镇经济困难家庭学生按每年1500元给予生活补助,从2010年开始,国家将实施对农字号专业和农村经济困难家庭学生减免学费的政策。

3.外部环境劣势

(1)XX区地域狭小,人口少,每年初中毕业生2000人左右,且成下降趋势,按照普职1:

1比例,每年职校生源约1000人左右,还有部分学生到外省市上普通中专或技校,或到本地兄弟学校就读我校没开设的专业,实际生源约在600-800人左右,造成生源不足,影响学校规模发展。

(2)XX区居民中有相当比例人群,对职业教育缺乏了解,存有偏见,不鼓励子女接受职业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社会氛围不够浓厚,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社会力量薄弱。

(3)教育费附加应当用于职业教育部分没有得到全面落实,造成学校建设、实训室设备购置与更新资金不足,发展迟缓。

(4)政府在经费拨付上也表现出“重普高,轻职教”的倾向。

在职业学校因实践教学需要,专业实训耗材使用量大,校企结合密切,教育成本高的情况下,生均办公经费连续20年执行每生每年400元的标准,仅为普通高中的1/5。

现有的办学经费拨付标准,不能满足职业学校实践教学和学生实训需要,大大制约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发展。

(二)内部背景分析

1.学校概况

学校占地135亩,建筑面积3.3万平方米。

经过7年的发展,学校成为XX区规模最大、声誉良好的中等职业学校。

学校现有正式教职工224人,其中高级职称67人,中级职称102人,一线教师均为本科以上学历,其中研究生学历7人。

设有大专、普专、职专、成人大学等办学层次。

普通中专和职业中专开设计算机及应用、汽车维修、机电一体化、服装设计与工艺、旅游服务与管理、会计、国际商务7个专业,67个教学班,在校生2604人。

大专部开设英语、日语、韩国语三个专业,成人教育开设教育管理、建筑工程、工商管理、会计学、金融学、计算机网络等本、专科专业,并开设20余个工种的技术培训。

2.内部环境优势

(1)有一个团结务实的领导班子。

学校领导班子分工明确,团结协作,有较高的决策水平。

班子成员廉洁勤政,求真务实,凝聚力强,受到全校师生的高度评价。

(2)有一支职业素养优秀的教师队伍。

学校有一支工作风气好,讲团结,重师德的教师队伍。

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比较合理,学科结构也在逐步得到调整。

现有省级优秀教师2人,市级优秀教师5人,青年教师优秀专业人才12人,市级以上教学能手7人,区级拔尖人才1人。

专业教师与文化基础课教师数量大体相当,专业教师中,“双师型”教师达80%以上,其中技师18人。

(3)学校具有一流办学条件。

校园功能布局合理,风景如画,绿树、草坪、花坛、雕塑与气势恢宏的楼群相互映衬,彰显出人与自然的和谐。

学校拥有校园网总控室一个,配有多媒体教学系统的网络化标准教室65个,拥有大中型多媒体教室、学术报告厅、多功能厅、大礼堂、各专业实验实训室以及体育馆、塑胶运动场、网球场等体育设施;图书阅览实现了计算机化管理;教师办公实现每人一机。

(4)学生出路有保障,就业形势好。

学校大力开拓校外实习就业基地,绝大多数毕业生走上了较为理想的就业岗位。

在就业问题得到解决,实习生、毕业生供不应求的情况下,学校提出“优质就业,跟踪服务”的要求,在确定实习就业单位时提出四项基本条件:

即具有完善的劳动保障体系,具有安全的工作环境和良好的食宿条件,具有较高的工资待遇,工作岗位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

学校坚持以学生为本,为学生发展服务,为学生未来负责的做法,得到了省、市教育部门领导和学生家长的充分认可。

(5)精细化管理促进学校工作协调发展。

学校实行的以“人人包、处处包、事事包”为核心的精细化管理呈现特色,带来学校各方面工作的高效率、高质量、高效益,为学校的全面协调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3.内部环境劣势

(1)学校主要开设工科类、商贸类、服务类等专业,在XX市同类职业学校中,专业特色不突出,专业竞争力不强。

(2)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专业课教师数量不足,技能型专业教师不足,缺乏能引领学科建设的学科带头人,缺乏在XX市有较强影响力的名师。

(3)课堂教学模式亟待创新,部分教师课堂教学方法陈旧,没有突出职业教育教学特点。

(4)学生对口就业率和优质就业率有待提高。

(5)学校管理方面存在不足,如学校运行管理机制还不够科学,制度还不够完善,执行不够严格。

(6)办学经费不足。

作为新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与改造、实验实训设施配备所需资金巨大,但近几年主要靠自筹资金完成了部分项目的建设。

资金不足成为严重困扰我校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问题。

三、办学理念和发展目标

(一)办学理念:

以人为本,和谐发展。

这一思想与时代发展主题相适应,体现了教育发展与人才成长的基本规律和内在要求。

这里的“人”是发展的主体,人是教育活动中永远的主角,是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创造的学生和教师;这里的“发展”是人的发展,促进人的发展是教育永恒的主题,是学生和教师按照自身成长规律和时代要求,健康、和谐发展,实现自身价值。

“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理念,大力弘扬人的主体价值,追求“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辩证统一,追求人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化发展的辩证统一,追求学校发展与师生发展的辩证统一,这是对时代主旋律的积极回应。

(二)办学目标:

贯彻“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共同发展,利用三年时间,把学校建成为XX市一流、山东省知名的职业学校。

(三)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健全人格与过硬技能的高素质劳动者。

培养学生有理想、讲道德、有文化、守纪律,具有艰苦创业精神和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技术素质;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习惯、忠于职守的敬业精神;具有掌握从事某一专业工种所必备的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健康的体魄,健全的人格,成为能为社会建设服务、为家庭负责,能自食其力劳动者。

(四)办学特色:

管理精细化,技能专业化,发展多元化。

1.管理精细化:

是以“人人包,事事包,处处包”为核心的目标管理模式。

“人人包”:

人人都有自己的“责任区”。

“不养闲人”,是学校用人管理的准则,要求人人都满工作量,甚至超工作量,使每人每天都在高质量、高效率的完成各自的工作任务。

“事事包”:

不管大事小事,事事都有目标,事事都有责任人,让每个人都最大限度的参与到学校的工作中来,没有“旁观者”,都是“当事人”。

“处处包”:

把全校的场所、公物、绿地都划块分片,以班级、办公室为单位承包,班主任和处室负责人再分包给学生和老师。

把“学校的”变成了“你的”“我的”“他的”,人人都把“自己的”看起来,保护好,使用好。

2.技能专业化:

目标是教师业务专业化,学生技能专业化。

3.发展多元化:

追求学生、教师、学校共同发展,学校多元化发展,学生多元化成才。

四、学校发展目标定位

(一)三年发展目标:

继续推进办学模式改革,加快学校建设,在校生人数达到3000人,每年短期培训1000人,实现毕业生100%就业,2012年前创全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示范学校。

(二)优先发展项目

1.继续推进办学模式改革,建立以学校为主体,学校、企业、行业、社会共同参与的人才培养模式。

2.加大教师培训力度,每年投资30万元用于教师队伍建设。

加强实训指导教师的培养和引进,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建设一支专兼结合,技术过硬,结构合理,数量足够的教师队伍。

3.加强专业建设。

重点考虑专业设置与XX区经济的结合程度和专业技术含量,淘汰一批技术含量较低的专业,巩固一批发展前景良好的专业,打造一批高新技术骨干专业,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企业提供一流的技术工人。

4.加强实践教学,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加大各专业实验室、实训室的投入,实验实训设备和工位数量能满足学生技能训练需要。

5.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约3000万元,建成XX区公共实训基地。

力争2010年完成立项,2011年完成主体工程,2012年完成设施配套并投入使用;投资1000万元,新建一栋宿舍楼、一栋餐厅楼,力争2010年投入使用。

四、主要工作任务和实施方案

(一)办学方向和体制建设

目标:

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指导方针,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根据当地经济发展需要,及时调整专业发展方向,实施办学模式创新,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年度目标

具体措施

标志成果

责任人

2010年:

学校办学思想、具体措施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专业建设与社会发展需要相吻合。

1.各处室各部门根据学校三年发展规划制定切实可行的部门发展规划。

2.进行专业调整,加强骨干专业建设。

3.大力发展成人教育:

举办开放教育学历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下岗和再就业培训、外来务工培训效果明显;办好各种短期培训班。

1.确立先进的办学理念,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

2.各部门制定部门三年发展规划,部门目标与学校三年发展规划制定的目标相一致,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

3.计算机、服装、汽车维修3个专业达市级骨干专业。

4.完成招生1000人,各种短期培训人数1000人。

5.创XX市办学模式改革示范学校。

校长

各处室

专业部

2011年:

继续进行办学模式改革,形成学校、行业、企业共同参与的多元化办学格局。

1.继续实施“工学结合”“订单培养”“顶岗实习”办学模式。

2.发挥联合办学指导委员会的作用,加强与企业联合办学。

3.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外来务工、下岗和再就业培训力度。

1.完成学校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按照“五合一”要求,完成实训目标。

学生每年到企业实践2个月。

2.订单培养200人。

3.联合办学指导委员会举行活动不少于2次。

4.完成招生1000人。

各种短期培训1000人。

5.企业参与校本教材开发。

教务处

招生实习处

成训处

2012年:

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鲜明,在当地具有示范和引领作用

1.及时进行专业发展调研,调整专业设置,骨干专业在招生人数、教育质量、学生发展各方面都有较大进步。

2.大力发展“工学交替,半工半读”,实现由学生到职工,从学校到企业的无缝对接。

3.形成“管理精细化,技能专业化,发展多元化”特色。

1.完成各专业发展可行性调研报告,指导专业建设。

2.“管理精细化,技能专业化,发展多元化”发展特色受到师生、家长和社会认可,师生满意率、用人单位满意率和社会满意率均达到90%以上。

3.完成招生1000人。

各种短期培训1000人。

4.创全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示范学校。

校长

各处室

专业部

(二)队伍建设

目标:

以师德建设为核心,造就一支思想作风过硬、师德高尚,技术精湛,有强烈责任感、事业心,富有创新能力和奉献精神、协作精神的专业化教师队伍和干部队伍。

锻造有个性、有才华、有成就的能引领学科建设的名副其实的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让青年教师脱颖而出。

年度目标

具体措施

标志成果

责任人

2010年:

师德建设年。

大力倡导广大教师把“做学问”与“做人”统一起来,在行为上做学生的表率,在事业上做学生的榜样,以无私奉献的精神塑造人,以渊博的知识培养人,以科学的方法引导人,以高雅的气质影响人。

1.在教师中开展“讲师德、强素质、树形象”的师德学习和师德楷模评选活动。

2.开办“高新讲坛”,围绕师德建设,展开即时、互动、有效的交流。

3.完善学生评价教师体系,开展“我最喜爱的教师”评选活动。

4.举办多种形式校本培训。

1.教师无违纪行为。

2.高新讲坛,每月一讲。

3.评选师德模范,榜样引领效果明显。

4.邀请专家讲座不少于两次。

5.教师考核评价体系修订完毕并实施。

学生对教师满意率达到95%以上。

6.培训资金30万元。

7.干部教师理论学习不少于20课时。

工会

教务处

学生处

专业部等

 

 

2011年:

素质提高年。

加强教育改革与研究,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继续实施“校园名师培养工程”,完善“拜师带教”制度,采取群体带教模式培养青年教师,迅速提高其独立教学能力。

1.定期开展教研活动,每个学科都有研究课题。

2.充分利用假期时间进行干部、教师全员培训。

3.继续开办“高新讲坛”。

4.继续实施“校园名师培养工程”。

5.抓好青年教师的培养。

按照“一年掌握规范、三年胜任熟练、五年能挑重担、十年力争骨干”的培养目标,采取结对子、压担子、搭台子的策略,鼓励教师争当“领头雁”,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成才、成名创造机会。

1.培养校级骨干教师18人,人人有研究课题,一半骨干教师走上高新讲坛。

2.中青年教师都能开设高质量的校、区、市级公开课。

3.外出培训的干部教师不低于60%。

4.“双师型”教师占专业教师的90%,技师占20%。

骨干教师占专任教师的30%。

5.50%的专业课教师到企业挂职2个月,50%的文化课教师到企业调研,形成调研报告。

6.举行市级公开课教师不少于2名。

7.确定2名中青年骨干教师按照市级名师标准进行培养。

8.培训资金30万元。

  

教务处

2012年:

教师专业化发展建设年。

建立适合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良好机制。

1.建立教师专业化发展三年规划,建立教师“实力银行”。

2.完善学校优秀教师、师德先进等评选制度,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3.支持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研、教学比赛,检验教师自身教学水平。

 

1.建立教师“实力银行”,档案完善,专人管理。

2、中青年骨干教师专业技术更加熟练,占专任教师的35%以上。

“双师型”教师占专业教师的95%,技师占30%。

3、培养市级骨干教师6人,省级以上骨干教师4人。

4.教师参加区级及以上比赛获奖率95%以上。

5.教师培训资金不低于30万元。

教务处

 

(三)德育管理

目标:

目标:

以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为核心,以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发展为宗旨,不断创新和改进德育工作方法,突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达到学校德育目标分层递进、德育途径内拓外延、德育方法灵活多样、德育网络全面覆盖的目标。

 

年度目标

具体措施

标志成果

责任人

2010年:

抓好学生养成教育,规范学生言行,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营造积极、和谐的德育氛围。

1.以爱国主义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为重点,进行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系列主题教育活动。

2.开展“文明修身”、“职业生涯规划”、“文明风采”系列活动,突出以诚信、敬业为重点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和创业教育。

3.抓好学生量化管理,养成教育常抓常新。

4.加强德育队伍建设,提高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

5.建立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德育教育网络。

1.学生有良好的精神面貌,“知荣辱、明礼仪、习规范”,举止文明,积极向上。

2.月月有活动主题,周周有管理重点。

3.修订《XX职业学校学生管理手册》,完善学生管理各项规章制度。

4.召开德育工作理论研讨。

班主任深受学生喜爱,对班主任的满意率在90%以上。

5.开发德育管理校本教材。

6.在区级以上刊物发表德育论文4篇以上。

7.家长学校社会满意率达80%以上。

8.学生无违法犯罪行为。

 

学生处

 

 

2011年:

创新德育工作方法,抓好校风学风建设,促进德育工作稳步发展。

1.完善德育管理机制、德育科研机制、德育评价机制、德育激励机制。

2.针对新时期教育规律和职校生的特点,加大科研力度和新课题研究。

3.组织班主任培训和外派学习,提高德育管理质量,建立星级班主任评比制度。

4.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发挥学生自主化管理作用。

5.完善班级考核办法和班主任考核办法。

德育评价指标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1.校风正、学风浓,校园秩序井然有序,学生行为文明健康。

2.学生自主化管理渗透到纪律、卫生、体育、生活等多个方面。

3.星级班主任评比制度发挥激励作用.

4.召开德育工作经验交流会、研讨会,育人队伍不断加强。

  

学生处

2012年:

德育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取得成效。

形成学生自主化管理特色。

1.改进德育工作方式,开展特色鲜明、吸引力强的主题教育活动。

2.校园文化建设取得显著效果。

密切校企合作,引入企业文化,形成融学校文化和企业文化于一体的职业教育文化特色,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

3.继续开展“文明修身”活动、“职业生涯规划”活动及“文明风采”活动。

1.班风、学风、校风积极向上。

学生家长、企业及社会各界对我校办学满意率达到90%以上。

2.后进生转化措施得力,效果显著,学生无违法犯罪行为。

3.班级文化建设渗透企业文化、体现专业特点。

4.“文明修身”、“职业生涯规划”、“文明风采”活动取得显著教育成果。

5.邀请知名企业家及优秀毕业生来校做教育报告。

学生处

(四)教学管理和课程改革

目标:

全面深化教学模式改革,以骨干专业建设为重点,以提高教师素质为突破口,突出实践教学,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的成才服务,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服务。

年度目标

具体措施

标志成果

责任人

2010年:

教学管理规范年。

完善教学评价机制,规范课堂教学。

1.明确常规管理规范和目标,完善教学管理各项制度。

2.注重过程管理,加大过程检查力度。

3.加强课程设置、教材使用、考试考核、技能鉴定等方面的管理力度,规范教学过程。

4.完善各种教学评价和奖惩制度,建立以结果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机制,真正调动起广大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

5.开展语言文字工作。

1.修订教学管理制度。

2.成立教学督导小组,明确各自分工和责任,实施日检查月总结,及时反馈。

3.加强教学档案管理,筹建教师“实力银行”。

4.改革教学评价制度,加大过程性评价的份额。

5.完善学分制管理制度,配备学分制管理系统。

6.各专业实训、实习工位能满足学生需求,中级达级率超过80%,“双证”率100%。

7.师生讲普通话,写规范字。

 

教务处

2011年:

教学模式改革年。

全面深化教学模式改革,突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1.在不同专业、学科中探讨适合各自特点的教学模式。

2.以技能教学为重点,探索培养学生良好的工作素质和职业技能的新方法。

3.专业课教学中推广实施“项目教学”、“理实一体化”等教学方法。

4.加强校企联合,从企业中引进高技能人才担任专业课教师或实习指导教师。

5.明确企业在参与教学中的权利和责任,做到实训计划落实、实训场地落实、师傅配备落实、管理措施落实。

1.积极推进“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等教学模式改革。

2.举行优秀教学法评选活动,力争形成2-3种优秀教学法,并在全校加以推广应用。

完成2本相应教学法的校本教材。

3.相关专业采用“项目教学”,探索使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

4.学生专业技能水平明显提高,中级达标率达到85%以上。

双证率100%。

5.学生参加区市级以上技能大赛,成绩良好。

6.聘任企业高技能人才担任兼职教师。

7.制定兼职教师管理规定。

8.普通话成为校园语言,校园内无不规范用字。

 

教务处

2012年:

专业建设年。

根据区域经济发展需要,调整专业设置。

1.对当地经济发展状况进行调研,预测各类专业人才需求情况,调整专业设置和专业发展方向。

2.在教学实践中引进现代制造业和服务业的新工艺、新标准,加强特色学科建设。

3.加强实训基地建设,配备先进的教学设备设施。

1.成立专业建设委员会,对当地经济发展状况以及人才需求情况进行调研分析,形成科学有效的人才需求分析报告和专业发展调研报告。

2.建成3个市级骨干专业。

3.各专业推出一门特色学科。

4.各专业实训、实习工位能满足学生需求,中级达级率超过90%,双证率100%。

5.建成教师“实力银行”,并投入使用。

 

教务处

(五)教科研工作

目标:

立足学校,着眼于解决实际问题,全面开展教科研工作,推广教科研成果,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推动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年度目标

具体措施

标志成果

责任人

2010年:

培养教师教科研意识,提高教师教科研水平。

1.全面推进“读书工程”,以专业部为单位,实行每周一读,通过读书活动,提升教师的知识水平和教研素养。

2.请专家到校做关于如何进行课题研究的报告。

3.加强教科研队伍培训,提高教师的教科研水平。

4.成立教科研领导小组,建立健全教科研管理制度,规范教科研工作。

5.组织教师进行教法、学法交流。

1.组织撰写读书心得,评选“读书之星”、“书香专业部”。

2.采取专家培训、集体学习、自我学习等形式加强理论学习,教师写出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院校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