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国际机场扩建工程航站楼钢结构工程监理实施细则doc.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77494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52.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济南国际机场扩建工程航站楼钢结构工程监理实施细则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济南国际机场扩建工程航站楼钢结构工程监理实施细则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济南国际机场扩建工程航站楼钢结构工程监理实施细则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济南国际机场扩建工程航站楼钢结构工程监理实施细则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济南国际机场扩建工程航站楼钢结构工程监理实施细则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济南国际机场扩建工程航站楼钢结构工程监理实施细则doc.docx

《济南国际机场扩建工程航站楼钢结构工程监理实施细则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济南国际机场扩建工程航站楼钢结构工程监理实施细则doc.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济南国际机场扩建工程航站楼钢结构工程监理实施细则doc.docx

济南国际机场扩建工程航站楼钢结构工程监理实施细则doc

 

济南国际机场扩建工程航站楼

钢结构工程

监理实施细则

 

编制人:

何万喜、于保前

批准人:

 

中咨工程建设监理公司

第三监理部(8)项目部

2003年6月

一、工程概况

1、专业工程的特点

航站楼屋盖钢结构表面由对称的两个圆环相交切割而成,设计为双曲空间曲面,平面投影呈飞鸟形。

总长486m,宽度为66.7~145m,屋面高度14m~32m,整个屋面分为A、B、C三个区,屋盖的水平投影面积为50406m2。

航站楼的两翼区域(1~6轴、31~36轴)采用单跨,最大跨度为76.3m,中间区域(7~30轴)由于跨度较大(85.9~122.8m),在中间增设V形支柱,成为双连跨门形空间桁架,最大跨度为62.6+60.2m。

空间桁架断面是由三根钢管作为弦杆组成的等腰三角形,上边长5m,三角形高约3.9m。

桁架的弦杆是具有相同轴心的圆环上的圆弧。

两边的边柱是由4根钢管组成的,支撑在下弦节点;中间支柱是由4根圆钢管组成的V字形,分别支撑在两个下弦节点上。

主结构用钢管选用Q345C无缝钢管,屋面次梁及连接板选用Q345B热扎H型板和钢板;屋面支撑采用圆钢管。

连接螺栓采用10.9S级高强度螺栓。

钢结构总重量5270吨,单位面积用钢量104.6Kg/m2。

详见表1.1:

支柱与桁架及混凝土结构之间为铰接,桁架节点采用钢管相贯焊接连接,屋面次梁与桁架上弦的托座铰接。

2、质量控制目标

钢结构工程质量控制目标:

符合《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和施工合同对工程质量目标要求。

钢结构工程质量不影响航站楼整体工程创鲁班奖的质量目标。

钢结构用钢量统计表表1.1

名称

用钢量(t)

单位面积用钢量Kg/m2

钢桁架及支柱

2681

53.2

屋面次梁

1803

35.8

支撑系统

786

15.6

合计

5270

104.6

二、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点

1.关键工序

钢结构工厂加工制作和施工现场的拼装、安装都是监理控制公结构工程的关键工序。

2.质量控制点

钢结构主要构件的定位放线;原材料验收(含取样复试)、焊接工艺评定的检查、检查焊工的上岗证、钢结构焊接、弯管和相关线加工、预拼装和钢结构安装。

 

三、监理工作流程

监理工作流程图

三、监理依据

1.依据文件及标准规范

(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2)《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3)《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GB8923)

(4)《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

(5)《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分级法》(GBJ18)

(6)《钢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照相和质量分级》GB3323

(7)《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栓、螺钉和螺柱》GB3098

(8)《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JGJ82

(9)工程施工合同

(10)监理合同

(11)施工图纸(含深化设计图纸)

(12)审查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

(13)审查批准的施工方案

2.主要规范及文件内容摘录

(1)摘自《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

3.0.1钢结构工程施工单位应具备相应的钢结构工程施工资质,,施工现场应有经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批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等技术文件。

3.0.2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必须采用经计量检定、校准合格的计量器具。

3.0.3钢结构工程应按下列规定进行施工质量控制:

1、采用的原材料及成品应进行仅场验收。

凡涉及安全、功能的原材料及成品应按本规范规定进行复验,并应经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技术负责人)见证取样、送样;。

3.0.4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应在施工单位自检基础上,按照检验批、分项工程、分部(子分部)工程进行。

3.0.5分项工程检验批合格质量标准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主控项目必须符合本规范合格质量标准的要求;

2、一般项目其检验结果应有80%及以上的检查点(值)符合本规范合格质量标准的要求,且最大值不应超过其允许偏差值的1.2倍;

3、质量检查记录、质量证明文件等资料应完整。

4.2.2对属于下列情况之一的钢材,应进行抽样复验,。

1、国外进口钢材;

2、钢材混批;

3、板厚等于或大于40mm,且设计有Z向性能要求的厚板;

4、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一级,大跨度钢结构中主要受力构件所采用的钢材;

5、设计有复验要求的钢材;

6、对质量有疑义的钢材。

4.3.2重要钢结构采用的焊接材料应进行抽样复验,复验结果应符合现行国家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

5.1.3碳素结构钢应在焊缝冷却到环境温度、低合金结构钢应在完成焊接24h以后,进行焊缝探伤检验。

5.2.2焊工必须经考试合格并取得合格证书。

持证焊工必须在其考试合格项目及其认可范围内施焊。

5.2.3施工单位对其首次采用的钢材、焊接材料、焊接方法、焊后热处理等,应进行焊接工艺评定,并应根据评定报告确定焊接工艺。

5.2.4设计要求全焊透的一、二级焊缝应采用超声波探伤进行内部缺陷的检测,超声波探伤不能对缺陷作出判断时,应采用射线探伤,。

5.2.6焊缝表面不得有裂纹、焊瘤等缺陷。

一、二级焊缝不得有表面气孔、夹渣、弧坑裂纹、电弧擦伤等缺陷。

且一级焊缝不得有咬边、未焊满、根部收缩等缺陷。

5.2.11焊缝感观应达到:

外形均匀、成型较好,焊道与焊道、焊道与基本金属间过渡较平滑,焊渣和飞溅物基本清除干净。

5.3.1施工单位对其采用的焊钉和钢材焊接应进行焊接工艺评定,其结果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瓷环应按其产品说明书进行烘焙。

6.3.5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终拧后,螺栓丝扣外露应为23扣,其中允许有10%的螺栓丝扣外露1扣或4扣。

6.3.7高强度螺栓应自由穿入螺栓孔。

高强度螺栓孔不应采用气割扩孔,扩孔数量应征得设计同意,扩孔后的孔经不应超过1.2倍d(d为螺栓直径)。

7.3.1碳素结构钢在环境温度低于16C、低合金结构钢在环境温度低于12C时,不应进行冷矫正和冷弯曲。

7.3.3矫正后的钢材表面,不应有明显的凹面和损伤,划痕深度不得大于0.5mm,且不应大于该钢材厚度负允许偏差的1/2。

8.3.3顶紧接触面应有75%以上的面积紧贴。

9.1.3预拼装所用的支承凳或平台应测量找平,检查时应拆除全部临时固定和拉紧装置。

9.2.1高强度螺栓和普通螺栓连接的多层板叠,应采用试孔器进行检查,。

10.1.5安装偏差的检测,应在结构形成空间刚度单元并连接固定后进行。

10.1.7在形成空间刚度单元后,应及时对柱底板和基础顶面的空隙进行细石混凝土、灌浆料等二次浇灌。

10.2.1建筑物的定位轴线、基础轴线和标高、地脚螺栓的规格及其紧固应符合设计要求。

10.3.2设计要求顶紧的节点,接触面不应少于70%紧贴,且边缘最大间隙不应大于0.8mm。

10.3.5钢柱等主要构件的中心线及标高基准点标记应齐全。

10.3.6当钢桁架(或梁)安装在混凝土柱上时,其支座中心对定位轴线的偏差不应大于10mm;当采用大型混凝土屋面板时,钢桁架(或梁)间距的偏差不应大于10mm。

10.3.7钢柱安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本规范附录E中表E.0.1的规定。

表E.0.1单层钢结构中柱子安装的允许偏差(mm)

项目

允许偏差

柱脚底座中心线对定位轴线的偏差

5

柱基准点标高

有吊车梁的柱

+3,5

无吊车梁的柱

+5,8

弯曲矢高

H/1200,且不应大于15

柱轴线垂直度

单层柱

H10m

H/1000

H10m

H/1000,且不应大于25

多节柱

单节柱

H/1000,且不应大于10

柱全高

35

四、主要监理控制措施

建立有效的钢结构工程监理机构,在施工现场和钢结构加工厂设专门监理人员进行监督控制,严格对工厂加工制作和施工现场拼装和安装质量进行监督控制。

原材料进厂验货、取样试验、下料和工厂的相关线加工由驻厂监造人员负责;施工现场的拼装和安装由现场监理人员负责。

为实现对工程进度、工程质量、工程投资三大控制目标和施工安全的有效控制,监理将按事前、过程中和事后三阶段对工程施工实施全面控制,重点工作放在事前控制,落实预控,狠抓计划管理;同时严格过程管理,监督管理每道程序,使实际情况与计划协调一致,及时发现问题,有效实施纠偏;严格事后控制,善于处理工程控制的最后一道关,最终实现工程计划目标。

在工程进度控制方面,首先,认真审查施工单位编制报审的施工进度计划,使进度计划科学合理,严格结合工程实际,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执行过程中,监督检查进度计划的落实执行情况,加强信息管理,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纠正实际进度与计划的偏离,使进度计划始终发挥指导施工进度作用。

在工程投资方面,积极与建设单位配合,使工程资金使用走上有计划的良性轨道,并使工程款支付有明确目标。

同时严格处理设计变更、洽商,认真执行工程计量和工程款支付制度,实现工程投资控制的计划目标。

在施工安全控制方面,首先应使全体监理人员明了工程施工安全是监理的生命,工程安全高于一切,没有安全就没有质量,工程施工安全管理贯穿于监理的全过程,落实到每道工序和各个细节。

建立健全安全监理制度,落实责任制,每个监理人员都是安全施工检查员;严格审查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施工内容,不含有效安全控制措施和手段的施工组织设计不予审批;检查施工单位的安全施工制度和安全管理体系,注重检查施工单位安全生产的执行和落实情况,善于发现和解决问题。

五、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1、事前控制:

严格审查施工单位的组织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以及施工安全制度,检查其制度的有效性和落实情况,坚决杜绝其制度和措施只停留在口头和文字上。

检查专业工种岗位证书,焊工必须经考试合格并取得合格证书,必须在其考试合格项目、有效期内和认可范围内施焊。

施工单位应具备相应的钢结构工程施工资质,强化市场准入制度管理。

严格审查工单位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等技术文件,施工单位上报的方案必须是经过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批的有效文件。

认真审查施工单位拟用于工程的计量器具,其必须是经过权力部门,根据计量法规定检定、校准的合格计量器具,并保证在有效期内使用;同时应注意计量器具的使用情况,根据使用要求使用,必须严格按有关要求、规定正确使用计量器具。

2、钢材原材、焊接材料和紧固件等材料进场控制:

首先,进场的材料品种、规格必须符合设计和国家标准规定,各种保证资料齐全,检查资料包括:

出厂合格证、检验报告、复试报告等。

对于进口材料,尚应检查质量合格证明文件、中文标志及商检报告。

材料代换必须有设计单位出具的书面证明,强化原材料变更管理,强调变更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并按已确认的变更程序办理和发放,否则监理应视为无效变更,不予承认。

对于进口钢材,应按设计和合同规定的标准进行验收。

坚决杜绝不合格原材料用于工程。

3、试验管理:

对于进场原材料和各种零配件,在质量保证资料齐全的前提下,应按设计、规范和有关其它规定进行取样复试。

需复试的项目有:

(1)钢材有6种情况需进行复试,且应实行见证取样、送检——国外进口钢材,但当具有国家进出口质量检验部门的复验商检报告时,可以不再进行复试;钢材混批;板厚等于或大于40mm,且设计有Z向性能要求的厚板;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一级,大跨度钢结构中主要受力构件所采用的钢材;设计有复验要求的钢材;对质量有疑义的钢材(指对质量证明文件有疑义、质量证明文件不全、质量证明书中的项目少于设计要求)。

(2)焊接材料:

重要钢结构采用的焊接材料应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