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现状原因及预防对策.docx
《论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现状原因及预防对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现状原因及预防对策.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论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现状原因及预防对策
一、青少年违法犯罪现状及特点……………………………………………………1
(一)青少年违法犯罪现状…………………………………………………………1
(二)我国青少年犯罪的特点………………………………………………………2
二、青少年犯罪的成因分析…………………………………………………………3
(一)受社会经济负面效应的影响…………………………………………………3
(二)受社会不良文化影响…………………………………………………………3
(三)不正确的家庭教育给孩子造成难以矫治的人格障碍………………………3
(四)学校缺乏给学生一个全面发展的良好环境…………………………………3
三、青少年犯罪的预防对策…………………………………………………………4
(一)家庭教育是至关重要的………………………………………………………4
(二)转变家长教育理念……………………………………………………………4
(三)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4
参考文献………………………………………………………………………………5
内容摘要
我们一直都在说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直接影响着祖国未来的发展方向,然而事实却并不那么乐观。
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快速发展,与青少年相关的许多问题也接踵而至,作为社会特殊群体的他们的健康成长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健康发展方向。
然而近年来青少年犯罪却呈上升趋势,并由单一性、松散性、突发性、偶然性向纠合性、紧密性、智力性、反复交叉感染等新的特征转化,已严重地影响着社会秩序和人民生活的安定,牵动着千家万户。
据有关统计资料表明,青少年犯罪总数已经占到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更不要说青少年违反治安管理处罚规定的行为更是多不可数。
可见,其违法犯罪的极度严重性己经到了让我们不得不去重视,不得不采取多方而有效的措施去预防和解决的地步,它已成为我国现代社会犯罪中一个越来越突出的问题,青少年犯罪问题给社会面造成的负面影响以及对国家未来发展的间接影响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热点。
引发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有很多,纠其根本不外乎三个方面:
家庭、学校教育及社会影响是导致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
青少年违法犯罪现状原因预防对策
论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现状、原因及预防对策
【内容摘要】我们一直都在说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直接影响着祖国未来的发展方向,然而事实却并不那么乐观。
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快速发展,与青少年相关的许多问题也接踵而至,作为社会特殊群体的他们的健康成长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健康发展方向。
然而近年来青少年犯罪却呈上升趋势,并由单一性、松散性、突发性、偶然性向纠合性、紧密性、智力性、反复交叉感染等新的特征转化,已严重地影响着社会秩序和人民生活的安定,牵动着千家万户。
据有关统计资料表明,青少年犯罪总数已经占到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更不要说青少年违反治安管理处罚规定的行为更是多不可数。
可见,其违法犯罪的极度严重性己经到了让我们不得不去重视,不得不采取多方而有效的措施去预防和解决的地步,它已成为我国现代社会犯罪中一个越来越突出的问题,青少年犯罪问题给社会面造成的负面影响以及对国家未来发展的间接影响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热点。
引发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有很多,纠其根本不外乎三个方面:
家庭、学校教育及社会影响是导致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
青少年违法犯罪现状原因预防对策
随着社会日新月益的快速发展,与青少年相关的许多问题也接踵而至,作为社会特殊群体的他们的健康成长,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健康发展和稳定。
然而近年来青少年违法犯罪却呈上升趋势,并由单一性、松散性、突发性、偶然性向纠合性、紧密性、智力性、反复交叉感染等新的特征转化,已严重地影响着社会秩序和人民生活的安定,牵动着千家万户,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问题。
我认为家庭负面影响、学校应试教育模式和社会不良风气等是构成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原因。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各方共同努力。
一、青少年违法犯罪现状及特点
(一)青少年违法犯罪现状
1、从犯罪性质看,犯罪类型增多,以侵犯财产犯罪为主。
许多青少年贪图吃、喝、玩、乐等物质享受,又想不劳而获,从小偷小摸走向盗窃犯罪;其次是抢夺、抢劫、寻衅滋事等犯罪人数众多;再者就是盲目模仿电影电视中的主人公作案手法,逞“英雄”,往往不顾后果挥刀作案,以致犯故意杀人或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等严重罪行。
2001年至2003年间,青少年暴力犯罪与侵犯财产犯罪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
综合三年间青少年暴力犯罪与侵犯财产犯罪有关数据,暴力犯罪已由2001年的58%,上升到2002年的60%,2003年发展到67%,逐年上升趋势明显。
侵犯财产犯罪也由2001年的75%,上升到2002年的80%,2003年发展到81%,同样呈现逐年上升趋势。
值得重视的是,青少年犯罪中既属于暴力犯罪,又属于侵财犯罪的抢劫罪,所占比例较大
2、从犯罪形式看,两人以上共同犯罪人数增多。
2002年青少年团伙犯罪案件9件17人,人数占青少年犯罪人数的36%;2003年青少年团伙犯罪案件15件36人,人数占青少年犯罪人数的57%;2004年青少年团伙犯罪案件19件41人,人数占青少年犯罪人数的54%;2005年青少年团伙犯罪案件21件46人,人数占青少年犯罪人数的55%。
出现团伙犯罪增多的原因主要是青少年犯罪行为受从众心里的支配较大,很多青少年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讲“江湖侠义”、“哥们义气”,只要有人提议就附和,盲目跟从,蹈入犯罪。
青少年犯罪团伙具有鲜明的特征:
形成容易,形式松散,随意性强,传染性强。
3、从犯罪后果看,作案手段残忍,犯罪后果严重。
某市一名少年犯杀人案,该少年看着手表杀人,计算杀一个人需多长时间,杀完以后还准备杀第二个人。
有的少年犯罪手段已经达到智能化、成熟化。
作案前周密策划,多次踩点,选择时机,准备作案工具;作案时分工明确,注意配合;有的已会运用反侦察手段;有的一人就犯有数罪,而且情节都比较为严重。
(二)我国青少年犯罪的特点
1、疯狂性。
青少年时期正处于人生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时期。
由于某些青少年在社会化进程中没有形成健全的人格,往往容易走上歧途,并且由于年青人逞强好胜,在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过程中,常常带有很大程度的疯狂性。
2、突发性。
由于少年的犯罪动机往往比较简单,其目的单一,随意性强。
一般地说,较少有预谋,没有经过事前的周密考虑和精心策划,常常是受到某种因素诱发和刺激,或一时的感情冲动而突然犯罪。
这种突发性行为反映了青少年情感易冲动,不善于控制自己。
3、连续性。
对某些具有偷窃、抢劫等犯罪行为的青少年,一般在初次作案得手之后,侥幸心理便得到强化,从而对物质享受产生了贪得无厌的欲求。
产生连续性犯罪。
4、组织结构的团伙性和犯罪结合的偶合性。
从组织结构看,一般都是临时纠合,时聚时散性的,而且这种组合往往是一拍即合,一哄而起的团伙性犯罪,这与有组织有策划的团伙性犯罪有所区别,这种偶然性的纠合也往往随着一个犯罪活动的终结而自行解体。
5、犯罪故意的突发性且犯罪手段的残忍性。
青少年犯罪一般没有事前的充分考虑和酝酿过程,没有预谋,而往往只要受到某种影响和刺激,一时冲动,就可能立即萌生犯意,突发犯罪;而且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计后果,从而酿成恶性犯罪。
6、犯罪动机的单一性和犯罪目的的荒诞性。
青少年犯罪的动机往往是出于好胜猎奇,对照模仿;其目的往往是好奇好玩或争强好胜。
他们有的是简单地模仿电影电视中的某个镜头和情节,有的是模仿小说或现实社会新近发生的一些作案的犯罪伎俩,有的是同学或朋友间所谓的争强好胜,
二、青少年犯罪的成因分析
(一)受社会经济负面效应的影响
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指出,犯罪是社会不协调的产物,而非仅仅教育导致的结果。
社会上的负面影响,会使所有正面的教育功亏一篑,这就是我们常说的5+2=0现象
(二)受社会不良文化影响
目前在文化市场上,图书报刊、音像制品、文化娱乐等中充斥着大量的封建迷信、凶杀暴力、淫秽色情以及其它有损人民群众健康的内容,既对社会文化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又对涉世不深生活在这种环境下的青少年产生极大的消极影响。
(三)不正确的家庭教育给孩子造成难以矫治的人格障碍
家庭是青少年的第一课堂,父母是第一任教师,正确的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极其重要的。
不正确的家教在青少年的心理形成人格障碍,形成不正确的人生观。
父母的行为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因此父母要特别注意自己的不良行为,主要有:
一是父母不和、闹离异,经常吵架,秽语连嘴,在家乱摔东西,给青少年造成心理伤害;二是家庭经济差,平时很少给孩子零花钱,造成青少年去偷、抢;三是父母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在这种“高压”下,孩子的心理畸形;四是父母行为不检点、不务正业,严重影响孩子世界观的形成;五是溺爱孩子,视独生子女为掌上明珠重视物质方面的满足,助长了子女的自私和奢侈;六是父母没有履行好法定的监护义务,不关心子女,任其发展,不闻不问。
青少年在这种不良的家庭环境耳濡目睹,久而久之,使他们孤独、自卑、怨恨、狂妄,极易被坏人所利用,极易走上犯罪的道路。
(四)学校缺乏给学生一个全面发展的良好环境
一是素质教育已实行行多年,但不少学校还热衷于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德育教育,对一些基本的社会常识、做人道理和社会公德规范的教育不够;二是法制教育缺乏,很少对学生上法制课、出法制黑板报等进行普法教育;三是在具体教育中联系实际缺乏,盲目的超越阶段,忽视了青少年成长特点和接受能力,满堂灌,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甚至有的还逃学;四是有些教师岐视后进生,动不动就进行所谓的“批评”,甚至是人格侮辱,极大的伤害了学生幼小的心灵,影响了身心健康;五是市场经济的影响,有些学校周末补课的要交补课费,无法参与补课,自认为低人一等,产生悲观,形成畸形心理;六是学校缺乏与家长的联系、沟通,没有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情绪变化,无法及时对学生的不良“苗头”性问题进行抑制;七是班主任缺乏对本班学生的了解和关心,对学生的情况缺乏全面掌握;八是教师的教育方法缺乏科学,有的采取变相体罚,致使一些学生弃学、辍学,甚至流浪社会。
在校生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中学习,极易走上邪路。
三、青少年犯罪的预防对策
(一)家庭教育是至关重要的
青少年的父母、亲友的影响巨大,家庭教育责无旁贷。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教育的好坏,直接影响孩子的人格品质和思想品质的形成。
蔡元培说过:
“习惯固能成性,朋友亦能染人,然较之家庭,则其感化之力远不及也。
”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二)转变家长教育理念
家长要以民主、平等、宽容取代专横、权威、独断、惟命是从,承担起为人父母的教养责任,和他们谈心,倾听他们的烦恼,化解他们的忧虑,努力缩小代沟,以文明的谈吐举止,乐观的态度,高尚的情操,进取的精神感染子女,尊重孩子的人格,多鼓励提高孩子的上进心、自信心。
注意孩子在社会受到的不良影响,在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时,更要关心孩子的思想品德修养。
(三)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
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是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与预防犯罪的决定性环节。
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延伸和继续,是惟一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的教育,对青少年的培养、教育起着主要的作用。
学校的教师和其他工作人员,对青少年的培养教育负有重大的责任。
所以,学校要真正把基础教育作为塑造中小学生健全人格的启蒙教育,彻底改变那种只重分数,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不良倾向。
学校要在传播文化知识培养兴趣爱好,引导个性发展的前提下,使青少年首先学会做人。
因此,学校教育要克服家庭教育中存在的缺陷,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端正办学思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改进和完善管理制度与教育方法,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要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把德育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把培养学生做人放在第一位。
同时还要开展法制教育,切实担负起加强法制教育的重任,使青少年从小树立牢固的法制观念。
青少年是祖国母亲体内最年轻最新鲜的细胞,直接关系着祖国母亲的健康发展。
从长远来看,他们的好坏与否切实影响着祖国未来的发展,我们的家庭、学校和社会做得还远远不够。
我想,这需要全社会对青少年共同关心和努力,才能把这项工作做好,让青少年这个群体更好的服务于社会,成为栋梁之材。
参考文献:
1.《青少年犯罪预防、控制问题研究》,《青少年犯罪研究》,康惠农、王汉林
2.振想:
《青少年犯罪学》,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6月北京第1版。
3.史焕章、武汉:
《犯罪学概论》,华东政法学院编(1993年5月)。
4.王春光:
《澳洲反家庭暴力法律机制及启示》,载于《法律适用》,2004年第10期。
5.陈光学:
《青少年犯罪的动机及对策》,《中国法院网》2003年7月2日。
6.王文波:
《三道“防线”需要社会共同筑牢》,载于《人民法院报》2004年11月18日第1版。
7.王银盛:
《“为了明天—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程”启动》,载于《人民法院报》2004年11月30日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