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俗区域地理实习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772233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72.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婚俗区域地理实习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婚俗区域地理实习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婚俗区域地理实习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婚俗区域地理实习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婚俗区域地理实习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婚俗区域地理实习报告.docx

《婚俗区域地理实习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婚俗区域地理实习报告.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婚俗区域地理实习报告.docx

婚俗区域地理实习报告

云南省区域地理调查研究报告

调查主题:

云南省婚俗地理调查

调查专业:

09级地理科学

指导教师:

王仕莲

调查人员:

常乐20091061106

姚巧玉20091061112

婚姻习俗区域地理实习报告

1、婚俗的概述:

1.1相关概念的界定:

1.1.1婚俗的定义:

(1)在中国,各民族人民都有着自己民族的风俗节日。

各族人民依据本民族为庆祝婚姻活动所习惯的庆祝仪式,并且在一代代的传承与发扬之中而形成的各民族举行婚姻活动的特色,从而就产生了婚俗。

婚俗具有各自浓厚的民族独特风采,最能代表各民族的文化特色。

(2)婚俗地理:

强调婚俗的地域特色,主要是研究同一名族在不同地域以及同一地域不同民族之间婚俗的起源、发展变化过程的差异以及共同点,从而形成婚俗习俗在地理空间上的地域分布规律。

1.1.2婚俗文化的定义:

婚俗文化:

是指围绕着人们的恋爱和嫁娶所形成的文化现象。

中国的婚俗文化源远流长,据《史记·补三皇本纪》记载:

“太槔庖牺氏,风姓,代隧人氏继天而王。

……于是始制嫁娶,以俪皮为礼。

”可见在上古神话传说时代,就已经出现了中国婚俗文化的雏形。

关于婚俗文化,在《礼记》中说:

“夫妇者,万世之始也。

”作为“万世之始”的婚姻所产生的习俗,人们称之为婚俗,而一切关于婚俗所产生的各种思想行为理念、风俗习惯以及由此所辐射出来的活动就称为婚俗文化。

  各种婚俗文化有着明显的时代印记,它展示了不同民族、不同社会群体的生活面貌。

婚俗文化在朝代更迭、生产发展、风俗承袭过程中,已经深深的融合到社会生活和文化传统之中

  婚俗文化经历各个年代的发展,其寓意也在不断的丰富和变化,但是有很多寓意得到了传承。

传统的婚俗文化,代表了生生不息的繁衍文化、趋吉避凶的吉祥文化以及追求幸福的精神寄托等。

1.2、婚俗的起源和演变:

1.2.1、婚俗的起源:

1.2.1.1、婚姻的语源

《礼记.昏义》中的「昏」,原文作昬,由于古人娶妻,婚礼的亲迎是在黄昏时进行,这时太阳将要下山,月亮就要出来,含有「阳往阴来」的意思,因而得名,后来才加上「女」字偏旁写作「婚礼」。

婚姻二字本作「昏姻」或「昏因」,有三种意义:

一是指嫁娶之仪式:

汉代郑玄说:

『婚姻之道,谓嫁娶之礼』,唐代孔颖达疏谓『男以昏时迎女,女因男而来,……论其男女之身谓之嫁娶,指其好合之际,谓之婚姻,其事是一,故云婚姻之道,谓嫁娶之礼也。

』在过去婚礼以昏为期,男方必须於黄昏时前往女方家迎娶,女方嫁入男方家,透过嫁娶而形成家庭,历代重视形式婚,除去仪式则非婚姻,因此所谓的婚姻所指的就是嫁娶之仪式。

二是指夫妻双方之称谓:

『婿曰昏,妻曰姻』《礼记.经解注》,孔颖达疏谓『…尔雅据男女父母,此据男女之身,婿则昏时而迎,妇则因而随之,故云婿曰昏,妻曰姻』,男女双方於昏时进行嫁娶,所以称婿为昏,妻为姻,所指为婚姻用语,是基於婚礼一义而产生的。

三是指姻亲之关系:

由姻亲关系又可分亲家及两家亲属『婿之父为姻,妇之父为婚,……妇之父母,婿之父母相谓为婚姻,……妇之党为婚兄弟,婿之党为姻兄弟。

』几千年来,男方於昏时迎娶女方,妇因男而来,并随而订定夫妻与戚属的关系,因此婚姻也可用来表明夫妻一方与他方亲属的关系。

1.2.1.2结婚仪式的起源

相传中国最早的婚姻礼仪从伏羲氏制嫁娶、女娲立媒约,才开始有婚姻关系。

流传於河南省周口地区淮阳县的一个洪水神话:

传说在远古时期洪水泛滥,把世界上几乎所有人、动物都淹死了,只剩下伏羲、女娲兄妹。

太白金星叫他们结婚,生育后代,但他们认为两人是兄妹,便不肯答应。

但是如果不这样人类就会灭绝。

他们提出,如果能将割成许多段的竹子再接起来,就可以结婚。

后来果真把竹子接上了,而且下许多竹节。

两人还是不愿答应,又提出,从两座山上往下滚两盘石磨,如果石磨能滚合到一起,就可以结婚。

但是当石磨又合在一起后,他们仍然不肯答应。

女娲又出了一个主意,如果伏羲能够追上自己,就可以成婚。

结果,伏羲始终追不上女娲,一只乌龟教伏羲从山的另一面沿著相反的方向追赶。

女娲没有防备,果然一下子被伏羲抱在怀里;两人只好成婚。

由於伏羲、女娲的成婚,才传下了后世的人烟。

1.2.1.3传统婚俗典故:

(1)、结发夫妻的由来

在我国古代,不论男女都要蓄留长发。

那时男子到二十岁时要行“冠礼”,即把头发盘成发髻,叫做“结发”,再戴上冠(帽子),表示成年了。

所以,男子二十岁也称“弱冠”。

女子到十五岁行“笄簪子礼”,即把头发盘成发髻,再插上簪子,表示长大成人了。

所以女子十五岁也叫“及笄”。

可见“结发”一词原指男女年轻的时候。

当女子订婚后,即用丝缨束住发辫,表示她已经有了对象,到成婚的当夜,由新郎解下。

古籍《仪礼·土昏礼》中记载:

“主人入室,亲脱妇之缨。

”又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娶妇》中记载:

“凡娶妇,男女对拜毕,就床,男左女右,留少头发,二家出匹缎、钗子、木梳、头须之类,谓之合髻”。

此种礼仪是结发的变种,盛行于唐、宋以后。

新婚夫妇,在饮交杯酒前各剪下一绺头发,绾在一起表示同心。

后来,人们就称首次结婚为“结发夫妻”,即元配夫妻,若再婚,男方称续弦。

(2)、交杯酒的由来

新人在婚礼上喝交杯酒是婚礼上的重要仪式之一。

这种习俗起源于秦代。

根据史料记载,当时新人各持一片瓢饮酒,其意是两个至此合二为一,夫妻间有相同的地位,婚后相亲相爱,百事和谐。

到了唐代才将容器更换成酒杯。

如今,交杯酒仪式已经和当初有了很大的变化。

但是,不管这个习俗的表现方式有什么不同,它的是一致的,象征着结永好,不分离,同甘共苦。

(3)、闹洞房的由来

  拜堂完毕后,新郎、新娘在众人簇拥下进入洞房。

晋中、晋南等地,要在洞房门前或门槛上事先放一马鞍,等新娘前脚刚跨过去,便立即将马鞍抽去。

洞房内除了有一些生活用品外,还要在门口贴喜联,窗户贴大红双喜字,屋内点大红花烛。

忻州等地,洞房门头还要挂一个面塑兔子。

沁县一带,洞房里摆着斗,斗内装有五谷,铜镜等镇物,用于照妖避邪;灯烛悬挂高墙,通宵不火,俗称“长命灯”。

雁北平鲁一带,入洞房之后,新郎要手持弓箭向四面虚射,名为“撵白虎”。

晋中、晋南的一些地方,则把弓箭悬挂在墙上。

  民间认为,洞房易受邪魔侵扰,如果不禳解、镇压,就会出现异常事故,于新郎、新娘不利。

晋中祁县等地,入洞房后,新郎、新娘并肩坐炕沿上,由“全福人”招呼,把新娘的衣角压在新郎袍襟之上。

新郎用秤杆挑去新娘头上的“盖头红”,然后退出。

新娘的嫂嫂即动手脱去新娘脚上的新鞋,为她另换一双。

所谓“换新鞋,就新范”,意思是新娘以后行事要按男家规矩,受婆家约束。

忻州河曲一带,新郎挑去新娘的红盖头以后,还要用梳子象征地给新娘梳几下头发,俗称“上头”,表示这位女子从今以后成为他的媳妇了。

早先新郎、新娘入洞房后,还要用同一器皿饮食,行“合卺(谨)礼”。

  一般是新郎、新娘先各端酒杯稍饮一点,然后将两杯酒搀兑,两人换杯饮完。

山西各地风俗稍异,雁北平兽一带是新郎、新娘共喝一盅酒,称为“玉皇酒”,又名“和好酒”;闻喜等地则衍变为新郎新娘在新婚之夜同吃“合婚面”。

新婚之夜,晋南一些地方还有“踩四角”的习俗。

新郎拉着新娘在炕上左转三圈,右转三圈.踩时,还要有人在旁边念诵赞语:

“踩,踩,踩四角,四角娘娘保护着。

娃多着,女少着,婆夫两个常好着……”山西和全国各地一样,都有“闹新房”的习俗,洞房之夜,热闹非凡。

俗语说:

“不闹不发,越闹越发”;民间还有“新婚三日无大小”的习惯,婚后三天,宾客、乡邻、亲友不分辈份高低,男女老幼都可以汇聚新房参与逗闹新郎、新娘。

人们认为,闹新房不仅能增添新婚的喜庆气氛,还能驱邪避恶,保佑新郎、新娘婚后吉祥如意,兴旺发达。

(4)、双喜字的由来

人们办喜事,总爱在门窗上贴个大红“囍”字,渲染喜庆气氛。

这一传统民间习俗,传说是与宋代的王安石有关。

  王安石(公元1021年—1086年,北宋抚州临川人)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

他从小才华出众,23岁那年进城赶考,在马家镇稍歇,饭后上街,偶见马员外家挂的走马灯上闪出“走马灯,灯马走,灯息马停步”的对子,显然在等人对下联。

王安石见了不由得拍手连称:

“好对!

好对!

”站在一旁的管家马上进去禀告员外,待出来时,已不见了王安石。

  第二天,王安石在考场一挥而就,交了头卷。

主考官见他聪明,便传来面试,指着厅前的飞虎旗曰:

“飞虎旗,旗虎飞,旗卷虎藏身。

”王安石想起马员外家的上联,于是信口对上:

“走马灯,灯马走,灯息马停步。

”他对得又快又好,主考官赞叹不已。

  王安石考毕回到马家镇,想起走马灯对他的帮助,便信步走到马员外家。

员外请他对对子,王安石信手写道:

“飞虎旗,旗虎飞,旗卷虎藏身。

”员外见对得又巧又工整,马上把女儿许给他,并择吉日在马府完婚。

原来,走马灯上的对子,是马小姐为择婿而出的。

结婚那天,正当新娘新郎拜天地时,报子来报:

“王大人金榜题名,明日请赴琼林宴。

”马员外大喜,即命重开酒宴。

王安石则喜上加喜,带着三分醉意,在红纸上挥笔写了一个大“喜”字。

写毕犹未尽兴,便一气呵成又写了一个“喜”字,两个“喜”字紧紧相联,合成一个硕大的“囍”字,命人贴在门上,并高声吟道:

“巧对联成双喜歌,马灯飞虎结丝罗。

”从此,贴“囍”字的风俗便逐渐形成了。

1.22、婚俗的演变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云南各个少数民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各少数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都受到国家文化及其他民族的影响。

这些影响也同样反映在各民族的婚姻制度与习俗上,各民族的婚姻文化事实上在20世纪50年代以来已经发生看很大的变化,因此谈及云南少数民族的婚姻文化时必须把握其时代特征,才能科学客观地认识少数民族的婚姻文化。

了解这些变化,对认识各少数民族婚姻的真实现状及变迁规律是十分重要的。

概括而言,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云南各少数民族在婚姻方面的变化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民族之间通婚限制的开放

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由于各种历史背景的影响,云南各少数民族虽然支系众多,但是各民族之间往往具有严格的通婚限制,相互通婚的现象较少,在有点民族之间甚至根本不通婚。

例如在傣族地区,傣族同当地共同居住的其他民族如基诺族、佤族、哈尼族、布朗族等从来没有通婚的关系。

但是随着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社会文化变迁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首先是各民族之间民族平等思想深入人心,社会的开放促使人们的婚姻观念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因此今天很多历史上从来不通婚的民族之间有了较多的通婚实例,各民族之间互相通婚已经不鲜见,甚至历史上从来不通婚的傣族与基诺族、哈尼族、景颇族等民族之间出现了很多通婚现象。

过去很多少数民族不与汉族通婚,而今天汉族与各少数民族通婚现象已经十分普遍,因此,各民族通婚的范围还会不断地扩大,这成为一种婚姻变迁的趋势。

二、村寨内婚的变化

在历史上,很多民族不仅仅彼此之间不通婚,甚至一个民族之间通婚的范围也有较大的限制,很多民族婚姻限制在本村寨内,甚至不同的支系之间也不能通婚,例如彝族中黑彝与白彝之间不通婚,在傣族、景颇族等少数民族中,不同的封建社会阶层之间也不通婚。

而20世纪50年代以来这种现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村寨内婚制度已经基本被打破,现在很多青年人都跨出本村寨与其他村寨的人通婚,甚至与其他民族通婚,例如在基诺族中,很多村寨在历史上从来不与其他村寨发生通婚关系,但是到目前为止,在大部分基诺山寨,寨外通婚已经占主导地位。

三、通婚的地域在不断扩大

在过去,婚姻限制在村寨、支系、民族中,因此云南少数民族婚姻尽管丰富多彩,但是一个较大的特征就是婚姻的封闭性,婚姻的地域范围十分有限。

随着20世纪50年代以来社会经济的变迁、社会的开放以及各民族之间相互交往的增加,打破了地域对于婚姻的限制,各民族的通婚地域都空前扩大,很多民族内通婚已经不仅仅限于突破村寨、民族以及传统的一些支系、阶层等的影响已经在地域上扩大到了很宽的范围。

例如在基诺山,20世纪80年代末期,已经有二十余名女青年跟随前来基诺山区做短工的工人嫁到四川、湖南及本省内地的一些县份,基诺族与汉族、傣族、布朗族也有了通婚关系,同时在当时还有十余个四川等地的民工在基诺山与基诺族姑娘结婚安家。

到了目前,基诺族女青年外加嫁的已不下百人。

在西双版纳景洪市的勐飞龙村,目前嫁到湖南、北京、上海、广东等省区的女青年已达十余人之多,还有人嫁到的国外。

在勐海县内的布朗山等地,很多人不仅嫁到了内地,甚至嫁到了泰国、缅甸、老挝等国家。

婚姻地域的开放以及民族之间、村寨之间传统限制的改变,对于各民族发展都是有利的,都是一种机会。

四、婚姻观及婚姻选择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在云南各少数民族中,历史上婚姻的选择权是有较大的差异的,有点民族如布朗族、傣族、基诺族、瑶族、独龙族、布依族、水族等民族,从恋爱到结婚都有较大的自主性,恋爱自由,最终组成家庭也能够自我做主。

但是在白族、苗族、彝族、瑶族等很多民族中尽管也有婚前的恋爱自由,但是婚姻没有自主性,婚姻的决定权在父母。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这种状态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各个民族中的青年人中婚姻自主已经成为了一种普遍的趋势。

各民族青年不仅恋爱自由,对于婚姻的选择以及达成婚姻也有决定权,甚至在过去很多有种种传统限制的民族中人们也不再遵守传统的限制,如社会阶层、民族、村寨、地域的限制,而选择自由通婚,同时父母包办婚姻的现象也越来越少,父母已经不能阻挡子女的婚姻,子女自主婚姻成为一种趋势。

在婚姻观方面,历史上由于社会的封闭性,人们选择结婚对象主要是看对方勤奋、憨厚、勤劳、或者长相、孝敬父母等等因素,今天这些传统的因素仍然存在,但是在青年人中,婚姻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不仅看重传统的价值标准,同时也注重一些新的标准。

据在傣族、白族、佤族、等民族中的调查,这些优先标准分别是:

到外面工作有了固定的职业、有公职的国家干部、受过更高级教育、为人们所公认有本领发展经济、长相好,另有一些民族如傣族、基诺族等更乐于选择有机会与汉族通婚。

五、婚姻进入法制化进程

各民族过去婚姻的缔结都是传统的制度而实施的,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以及婚姻法的实施,各民族的婚姻也逐步纳入了法制的轨道,在传统的基础上,与法制进行了有效的结合。

各民族在办理结婚是时候都很注重办理结婚证,依法登记结婚。

根据法律的规定,结婚的年龄在各民族中都有了较大的变化,在传统社会中,大多数少数民族中女青年十五六岁,男青年十六七岁就已经结婚,有点甚至更小。

但现在初婚年龄已经达到或超过二十岁。

历史上一些民族中存在的近亲结婚现象,也由于法律的限制而消失。

在传统的基础上,结合法律的进程,推动了各民族婚姻制度的发展。

通过贯彻婚姻法,很多民族传统上存在的逃婚、早恋、婚前同居与婚前生育现象已经减少。

概括而言,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各民族的婚姻文化总体上是从封闭到开放,从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婚姻文化现象到融合了其他民族的婚姻文化,以及传统的婚姻制度与当代的婚姻法制相结合的特点,这一切都标志着各民族的发展进步,这些变化对于云南少数民族的民族长远利益与发展、人口素质的提高等都是有益的。

因此,婚姻进步成为各少数民族进步的一个标志。

1.3、婚姻习俗的存废情况和流行地区

1956年各少数民族地区通过民主改革,废除了封建等级制,确立了社会主义社会的新型的生产关系,这否定了婚姻中的等级内婚制,但这是一个渐变的过程,四十多年云南少数民族等级内婚制的观念正在发生变化。

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深入,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得云南少数民族的局部地区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在西双版纳,永宁沪沽湖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生产力的提高,家庭结构及婚姻观念也出现渐变的趋势。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经过几代人,甚至十几代人的努力才能走完,云南省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变迁也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时间,随着这个历史阶段的完成,云南少数民族的婚姻家庭也才会发生历史性的变化。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经济水平提高,原来的氏族生活逐步解体,族民向外流渗,从而使具有少数民族的文化向外蔓延;另一种就是外出的青年把外来的文化带入部族内部,这就使传统的文化慢慢被侵蚀融合。

婚俗是民族文化的一个重大方面,因此,婚俗文化在历史的变迁中也不可避免的遭到其他民族文化的同化,因为汉族的广泛而大量分布,使少数民族风俗的汉化现象十分严重。

另外,在各个地理分布区域还分布着其他的民族,各民族的通婚,地理界限上的临近,各种民族文化的网格式交互影响,使当今的名族婚俗制度或多或少遭到改变,抢婚的习俗或产生了其他的形式,或直接被其他的婚俗仪式所取代,形成了随现代社会发展和地域分布差异密切相关的婚俗文化。

这里以傣族为例,分析下存废情况及流行地区。

傣族是分布于云南南部的一个跨境而居的少数民族,人口约一百万,在中国境内,傣族主要集中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以及金平、孟连等县,同时在缅甸、老挝及泰国北部均有分布,傣族是一个以种稻为主的农业民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及生活方式,全民信仰上座部佛教。

傣族婚姻是婚姻的封闭性,盛行寨内婚,不大与外寨通婚,更不与其它民族通婚。

再次,傣族的家庭

规模普遍较小,平均人口仅4人左右。

这种情况,与傣族社会的上地制度有关。

傣族村是上地的拥有单位。

在民主改革前,村寨定期向各家分配上地。

家庭中子女长大成人,结婚后即另立新户,以此能从村寨得到一份上地。

因此,在傣族地区,二代同堂的大家庭几乎找不到。

在封建领主时代,傣族的家庭是一个生产单位、消费单位,却不是农业的最重要的生产资料—上地的拥有单位。

我们从傣族家庭幼女继承则一产优先的制度以及“不落夫家”的婚姻家庭习俗,还依稀可看到母系制的痕迹。

傣族社会从本世纪五十年开始发生变化,这一时期,经历了和平协商,民主改革等一系列社会变革。

在1956年后上地改革时期,国家把约30—50万亩的上地分配给农民,标志着封建领主的政治经济体制全而瓦解。

木来傣族农民分到了土地,家庭第一次成为上地的拥有单位,但它还未对傣族家庭结构产生影响,i9s}年开始了集体化兴办各种类型的合作社,到1958年成立了集农业生产、工业、商业、文化、教育、军事为一体的人民公社。

傣族社会发生了结构性变迁。

这一变迁对傣族家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这一时期,傣族婚姻家庭发生了二个显著的变化;第一,即封建等级制废除后,傣族通婚的等级观念逐渐发生了变化;第二,寨内通婚的范围逐渐扩大,与外村寨的通婚,与外民族通婚的情况也随之出现。

据调查,变化最大的是婚姻的封闭性被打破,如西双版纳景洪市的曼飞龙村。

在婚俗上保持着的“不落夫家”的习俗,也有变化,一般木村人结婚,男方要到女家住二二年,但随着娶外村姑娘增多,男方象征性地到外村住几个月,年轻人不愿到外村长期居住。

这种情况,在经济发达、交通便利的地区尤其明显。

2、婚姻习俗的地域分布特征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

各具

特色的传统婚俗文化,反映着各民族不同的社会发展和历史进程,表现着共同追求自由、幸

福、美一好生活的愿望。

位于中国西南部的云南是个多民族的省份,归纳人类学的研究成果,云南省的种稻民族在婚姻家庭方而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普遍盛行“不落夫家”的习俗,第二,家庭规模不大。

第三,虽然是父系社会,但妇女在家庭中仍有相当地位。

这些民族是傣族、水族、布依族、哈尼族等。

居住在山区、半山区的彝族、纳西族、藏族、景颇族等畜牧或半农半牧的民族却有另外的特征,主要是:

第一,家庭规模较大,第二,父系而缘的家族、宗教相当发达。

2.1、婚姻习俗在分区中的分布

2.1.1滇中地区

滇中地区主要分布着彝、汉、僳僳、苗、傣、回、白、哈尼、拉枯等9个少数民族。

当然这几个少数民族的独特的婚姻习俗,在滇中都会得到体现,彝族有其独特的姑娘房,汉族有其传统结合现代的婚姻习俗,傈僳族有以歌为媒,苗族的"逛花房"和"踩月亮",傣族的入赘等等。

在婚俗日趋西洋化的今天,滇中地区传统的婚嫁习俗仍在延续,即便步骤有所省略,但形式不变,整个婚嫁过程仍要从头到尾进行一次。

  以云南玉溪市通海县汉族为代表,就男方而言,第一步要走的就是说媳妇。

说媳妇即相亲,这里的“说”字,不单指说话的“说”,而应该是男方认识女方、了解女方、追求女方的过程的总称。

旧时信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在“说”之前,男女是互不相识的,待到适婚年龄,男方的父母托媒人问寻合适的女子,打听到后,便与媒人一道上女方家提亲。

男方第一次上女方家,需由长辈陪同,并带糖果酒水作为礼物,对姑娘作初步了解,中意的话,隔天再去,以后不间断上女方家,直到定亲。

若女方不喜欢男方,则可通过媒人回绝。

男女双方相互了解并决定是否继续相处的过程,就是“说媳妇”的过程。

现在时代进步,提倡自由恋爱,男女双方多半早就相识,媒妁之言虽仅是个形式,但仍需尊行,无媒不成婚,双方定亲,仍需托媒人参与,做个见证,现成媒好做,不需要磨嘴皮子,而“说”的过程也简单多了。

  双方决定交往前,还需要合婚,合婚即请算命先生掐算双方的生辰八字,占卜吉凶,看两人日后是否适合生活在一起。

合婚是唯心的做法,旧时盛行,是不可或缺的步骤,但现在基本不用了。

  接下来是察家,察家是指女方受男方邀请,到男方家做客吃饭。

通过察家,女方可知晓男方家庭地址、家庭关系、家境身世、为人处事等情况。

到男方家察家,女方大部分亲眷都会参与,以最大程度了解男方。

察家饭是男方专为女方准备的一顿白食,也是男方充分显摆的机会,打扫几间干净的房屋,操办几桌上乘的宴席,以表示自己的富有和慷慨,在女方面前争脸面。

到了吃察家饭这一步,实际上以表示双方均有结亲的意向。

  结亲意向明确,就要吃小酒,吃小酒即定亲。

定亲的礼数统称为过礼。

选个好日子,男方选送小饼子、夹沙酥、沙糕、蛋糕等若干点心用谷篮挑去给女方,由女方分发给亲朋好友、街坊邻居,由此向外界表明女儿已经许亲。

挑点心要用新谷篮,新扁担,挑点心去女方家的人,一般是八到十人,清一色的俊俏未婚小伙子。

过礼这天,女方也会邀请自己的小伙伴参加,因此,过礼是少男少女相互结识的好机会;过礼也包括男方向女方送彩礼,彩礼的品种有衣物、首饰、现金、存折等,彩礼越多,礼金越高,说明男方越富足慷慨,而女方也显得身价越高,面子越足。

过礼这天女方要操办宴席,招待男方去的人。

过礼后,说明女子名花有主,身许他人,其他男子不会再上她家“说媳妇”。

此后,女方可用男方送来的彩礼购置家具、缝制嫁衣。

自过礼后到成婚前的日子里,但逢节日,男方需接女方到自己家里过节。

  男方装修好房子,买全家具,便可操办婚礼了。

办婚礼前双方要瞧日子,即请算命先生推算黄道吉日,举行成婚典礼。

  婚礼是最重要的环节,称为讨媳妇,即在黄道吉日,新郎邀约自己的伙伴到女方家迎娶新娘。

在讨媳妇的头天下午,男方把为女方准备的嫁衣首饰装箱,另备两只鸭子,由两个未成婚的小伙子挑去女方家,女方沐浴更衣,行梳头大礼,梳头即把女子的长发盘起,梳头后女子不方便再睡觉,就在闺房等候天亮新郎前来迎亲。

男方在婚礼的头天就已热闹非凡,天黑后伙伴们会陆续来送红包祝贺,进门前每人先要燃放一挂鞭炮,鞭炮响过后便可直接闯入新房,把红包递给新郎,但已婚的伙伴及女人不得进入新房。

门前的鞭炮响声越长,鞭炮纸堆得越多,说明新郎的朋友弟兄越多,人气越旺。

头天晚上还是双方的亲眷好友、街坊邻居前来送礼的黄金时间,主家要在客厅准备好葵花籽、米花、甜白酒、糖果等吃食招待来宾。

旧时送礼多半是米和红糖,现在都改送现金了。

夜深,送礼的人走后,需要照衣服。

月亮出来,找一眼古井,把新郎的婚衣叠好放在筛子里,摆在井栏上,让月光照射,老斋奶焚香念经,请求神明保佑新郎迎亲顺利。

新郎入睡需要震床,即铺好新的床单被子枕头,由一个或两个童男陪新郎入睡,也可由新郎的未婚伙伴陪新郎震床,以保证新床的贞洁。

天亮,吉时快到来,新郎出发前,需先上家堂向祖先磕头,然后吃下由长辈煮熟的糖鸡蛋,准备红包,然后秋车。

这里的秋是一个动词,意为烟熏,老斋奶在车前点香,焚烧锡箔,打一壶清水,绕车浇水,念经三圈,以保清洁平安。

旧时没有车,秋的是轿子、马,后来是马车、自行车直到现在的汽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动物植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