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二轮复习专题综合测试4.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771589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97.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专题综合测试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专题综合测试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专题综合测试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专题综合测试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专题综合测试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专题综合测试4.docx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专题综合测试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化学二轮复习专题综合测试4.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专题综合测试4.docx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专题综合测试4

专题综合测试四

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0分

第Ⅰ卷 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绿色烟雾

B.红热的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颗粒

C.点燃的硫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D.钠在空气中燃烧,发生黄色的火焰,生成淡黄色固体

解析:

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实验现象的描述。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苍白色火焰,有白雾生成,A错。

答案:

A

2.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或操作正确的是(  )

A.镀层未破损的镀锌铁和镀层破损后的镀锌铁分别与盐酸反应时产生H2的速率相同

B.用50mL酸式滴定管可准确量取25.00mL的Na2CO3溶液

C.往新配制的淀粉溶液中滴加碘水,溶液显蓝色,加入足量NaOH后溶液褪色

D.配制稀H2SO4溶液时,先在量筒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再在不断搅拌下慢慢加入浓H2SO4

解析:

A项,镀层破损后的镀锌铁在盐酸中更易形成原电池,产生H2的速率更快,A错;B项,酸式滴定管不能用来盛Na2CO3溶液;D项,配制稀H2SO4溶液时,不能在量筒内进行。

答案:

C

3.下列有关实验原理、装置、操作或结论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有关装置中的夹持仪器略去未画)(  )

A.实验室用大理石与盐酸制取CO2

B.制取SO2、检验SO2的漂白性

C.分离Cl2与KI溶液反应生成的碘

D.实验室用乙醇和浓硫酸制乙烯

解析:

因碘在溶液中具有一定的溶解性,它不会从溶液中析出,故无法用过滤的方法分离。

答案:

C

4.下列关于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SO2能使品红溶液、酸性KMnO4溶液褪色,加热后都能复原

B.用铂丝蘸取某溶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到火焰颜色为紫色,说明原溶液中不含Na+

C.用滴加BaCl2溶液,观察有无白色沉淀的方法来鉴别K2CO3和NaHCO3

D.少量CO2通过CaCl2的溶液能生成白色沉淀,CO2过量时白色沉淀溶解

解析:

A项,因二者漂白原理不同,SO2使品红溶液褪色后加热能复原,酸性KMnO4溶液褪色后不复原;B项,也可能含有Na+,因为即使有钠原子也可能被蓝色钴玻璃滤去了;D项,无论少量还是过量,都无白色沉淀生成。

答案:

C

5.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①除去乙烷中少量的乙烯:

光照条件下通入Cl2,气液分离;

②除去乙酸乙酯中少量的乙酸:

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涤,分液、干燥、蒸馏;

③除去CO2中少量的SO2:

气体通过盛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洗气瓶;

④除去乙醇中少量的乙酸:

加足量生石灰、蒸馏。

A.①②          B.②④

C.③④D.②③

解析:

①乙烷中混有少量乙烯应用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进行洗气。

若按题目叙述在光照条件下通入Cl2,不仅会引入新的杂质,而且会反应掉主要的物质乙烷。

②因乙酸能与饱和碳酸钠溶液反应而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的溶解度较小,因此②是正确的。

因为CO2会与碳酸钠溶液反应CO2+H2O+Na2CO3===2NaHCO3,从而使主要物质CO2消耗,应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除去,因此③是错误的。

若乙醇中混有少量的乙酸,加入生石灰后会反应掉,再利用蒸馏可以得到纯净的乙醇,所以④是正确的。

答案:

B

6.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操作或现象不正确的是(  )

A.下图锥形瓶中滴入浓盐酸后充满黄绿色气体,试管中出现浅黄色浑浊

B.下图放置一段时间后,饱和CuSO4溶液中出现白色晶体

C.用玻璃棒蘸取某溶液做焰色反应实验,火焰呈黄色不能说明该溶液中含有钠元素

D.蒸馏时,将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支管口处

解析:

做焰色反应实验,火焰呈黄色能说明该溶液中含有钠元素。

答案:

C

7.下列实验操作与预期实验目的或结论均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预期实验目的或结论

A

下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下端管口放出后,关闭活塞,然后再将上层液体从上端倒入另一容器

取出分液漏斗中的上层液体

B

将CH3CH2Br与NaOH溶液混合加热,再滴加AgNO3溶液,无浅黄色沉淀

CH3CH2Br未发生水解

C

把混有少量乙烯的乙烷气体通过盛有酸性KMnO4溶液的洗气瓶

除去乙烷中的少量乙烯

D

将某气体通入淀粉和KI的混合溶液,溶液变蓝色

该气体一定是Cl2

解析:

B项,因未加入稀硝酸中和多余的碱液,故加入AgNO3溶液,无浅黄色沉淀,但不能说明CH3CH2Br未发生水解;C项,因酸性KMnO4溶液氧化乙烯生成CO2,故不能用于除去乙烷中少量的乙烯;D项,NO2也能氧化KI生成I2,故该气体不一定是Cl2。

答案:

A

8.下列实验设计和结论相符的是(  )

A.将碘水倒入分液漏斗,加适量乙醇,振荡后静置,可将碘萃取到乙醇中

B.某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该气体水溶液一定显碱性

C.某无色溶液中加Ba(NO3)2溶液,再加入稀盐酸,沉淀不溶解,则原溶液中一定有SO

D.在含FeCl2杂质的FeCl3溶液中通足量Cl2后,充分加热,除去过量的Cl2,即可得到较纯净的FeCl3溶液

解析:

A项,乙醇不可以作为萃取剂,错;B项,石蕊变蓝,则肯定为碱性,正确。

C项,若原溶液中含有SO

,生成BaSO3,再加入HCl,则与溶液的NO

相遇,相当于HNO3,则可以氧化BaSO3至BaSO4,沉淀不溶解,故错;D项,加热时,FeCl3会水解,错。

答案:

B

9.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汽油萃取溴水的实验中,汽油应从分液漏斗的下端放出

B.可用100mL容量瓶量取50.00mLKMnO4溶液

C.将pH试纸润湿放在盛有HCl气体的集气瓶瓶口,可验证HCl为酸性气体

D.配制100mL0.10mol·L-1的Na2CO3溶液时,应用托盘天平称取1.06gNa2CO3固体

解析:

汽油的密度比水的小,故有机层应从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出;容量瓶上只有一个刻度,只能用来配制固定体积的溶液;检验气体的酸碱性,可将pH试纸润湿;托盘天平的精确度为0.1g,故不能称量1.06gNa2CO3固体。

答案:

C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除去苯中混有的少量苯酚:

加入浓溴水,过滤

B.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少量乙酸:

加入NaOH溶液,加热,分液

C.检验FeCl3溶液中含有的少量FeCl2:

加入少量稀高锰酸钾溶液,观察颜色的变化

D.除去KCl溶液中的少量MgCl2:

加入适量NaOH溶液,过滤

解析:

A项苯酚与浓溴水反应生成的三溴苯酚均易溶于苯,无法达到分离目的;B项NaOH溶液在加热条件下会导致乙酸乙酯水解;D项中发生反应MgCl2+2NaOH===Mg(OH)2↓+2NaCl,引入了NaCl新杂质。

答案:

C

11.下列与实验装置正确的是(  )

A.实验室制氯气        B.制取O2

C.氨气的制取    D.二氧化硫的制取与检验

解析:

A项是实验室制取氯气的装置;B项收集氧气应该“长进短出”;C项氯化铵固体分解生成氨气和氯化氢,氨气和氯化氢在试管口又化合成氯化铵固体,得不到氨气,甚至可能会堵塞导管;D项浸有稀硫酸的棉花团不能吸收SO2,应改为“浸有NaOH溶液的棉花团”。

答案:

A

12.下列与实验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浓硫酸,沿烧杯内壁缓慢倒入蒸馏水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

B.配制溶液时,若加水超过容量瓶刻度,应用胶头滴管将多余溶液吸出

C.酸碱滴定时,若加入待测液前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将导致测定结果偏高

D.乙酸与乙醇的密度不同,所以乙酸与乙醇的混合溶液可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

解析:

浓硫酸稀释时,应向蒸馏水中慢慢加入浓硫酸,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故A错误;若将多余的溶液取出,会使得浓度偏小,加水超过容量瓶的刻度线的处理方法是重新配制,故B错误;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则消耗的标准液会偏多,导致结果偏高,C正确,乙醇和乙酸是互溶的,不分层,所以无法用分液法分离,故D错误。

答案:

C

13.下列与实验操作完全正确的是(  )

编号

实验

操作

A

钠与水反应

用镊子从煤油中取出金属钠,切下绿豆大小的钠,小心放入装满水的烧杯中

B

配制一定浓度的氯化钾溶液1000mL

准确称取氯化钾固体,放入到1000mL的容量瓶中,加水溶解,振荡摇匀,定容

C

排除碱式滴定管尖嘴部分的气泡

将胶管弯曲使玻璃尖嘴斜向上,用两指捏住胶管,轻轻挤压玻璃珠,使溶液从尖嘴流出

D

取出分液漏斗中所需的上层液体

下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下端管口放出,关闭活塞,换一个接收容器,上层液体继续从分液漏斗下端管口放出

解析:

此题考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规范性。

A要吸干表面的煤油再切,B中容量瓶不能配制溶液,D中分液时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答案:

C

14.下列实验或操作正确的是(  )

A.制氨气     B.蒸发、浓缩、结晶

C.配制稀硫酸    D.用KMnO4溶液滴定

解析:

B项,结晶应在蒸发皿中进行;C项,稀释浓硫酸应在烧杯中进行;D项,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应盛在酸式滴定管中。

答案:

A

15.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且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

A.制备氢氧化亚铁并观察其颜色

B.收集氧气

C.制备并检验氢气的可燃性

D.浓硫酸稀释

解析:

制备氢氧化亚铁沉淀时,应将滴管伸入溶液中,以防止在液体滴落的过程中带入氧气氧化氢氧化亚铁,因此A选项错误。

氧气难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因此B选项正确。

C选项中产生的气体为可燃性氢气,应验纯后再点燃,以防止爆炸,故C选项错误。

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注入水中,因此D选项错误。

答案:

B

 

第Ⅱ卷 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5分)

16.(10分)实验室常见的几种气体发生装置如图A、B、C所示:

(1)实验室可以用B或C装置制取氨气,如果用C装置,通常使用的药品是________。

检查C装置气密性是否良好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气体的性质是选择气体收集方法的主要依据。

下列气体的性质与收集方法无关的是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

①密度 ②颜色 ③溶解性 ④热稳定性 ⑤是否与氧气反应

下图是某学生设计的收集气体的几种装置,其中不可行的是________。

(3)若用A装置与D装置相连制取并收集X气体,则X可能是下列气体中的________。

①CO2 ②NO ③Cl2 ④H2

其中在D装置中连接小烧杯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采用B装置制备氨气时应选用消石灰和氯化铵固体;C装置适用于固体与液体不需要加热的反应,故应选用浓氨水和氧化钙(或碱石灰、固体氢氧化钠等)。

检查C装置气密性的操作是将导管通入水槽中,用手捂或酒精灯微热圆底烧瓶底部,如果导管口处有气泡产生,松开手或停止加热后,在导管里形成一段水柱,则说明C装置气密性良好。

(2)选择气体收集方法,无需考虑气体的颜色和热稳定性,根据密度和是否与氧气反应选择能否采用向上或向下排空气法,根据溶解性判断能否选择排水或排其他液体的方法。

收集气体时不应采取bc装置,前者密闭不能排出空气,后者伸入试管内的导管过长。

(3)制取CO2时不需加热,也不必处理尾气;NO常温下与氧气反应,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制取H2时不需加热,应采用向下排空气法,尾气处理时一般用点燃的方法,故X可能是氯气。

D装置中的小烧杯是用来吸收尾气,防止污染空气。

答案:

(1)浓氨水和氧化钙(或碱石灰、固体氢氧化钠等) 将导管通入水槽中,用手捂或酒精灯微热圆底烧瓶底部,如果导管口处有气泡产生,松开手或停止加热后,在导管里形成一段水柱,说明C装置气密性良好 

(2)②④ bc (3)③ 吸收尾气,防止污染空气

17.(10分)(2011·四川,27)三草酸合铁酸钾晶体(K3[Fe(C2O4)3]·xH2O)是一种光敏材料,在110℃可完全失去结晶水。

为测定该晶体中铁的含量和结晶水的含量,某实验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1)铁含量的测定

步骤一:

称量5.00g三草酸合铁酸钾晶体,配制成250mL溶液。

步骤二:

取所配溶液25.00mL于锥形瓶中,加稀H2SO4酸化,滴加KMnO4溶液至草酸根恰好全部氧化成二氧化碳,同时,MnO

被还原成Mn2+。

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一小匙锌粉,加热至黄色刚好消失,过滤,洗涤,将过滤及洗涤所得溶液收集到锥形瓶中,此时,溶液仍呈酸性。

步骤三:

用0.010mol/LKMnO4溶液滴定步骤二所得溶液至终点,消耗KMnO4溶液20.02mL,滴定中MnO

被还原成Mn2+。

重复步骤二、步骤三操作,滴定消耗0.010mol/LKMnO4溶液19.98mL。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配制三草酸合铁酸钾溶液的操作步骤依次是:

称量、________、转移、洗涤并转移、________、摇匀。

②加入锌粉的目的是________。

③写出步骤三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④实验测得该晶体中铁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在步骤二中,若加入的KMnO4溶液的量不够,则测得的铁含量________。

(选填“偏低”“偏高”“不变”)

(2)结晶水的测定

将坩埚洗净,烘干至恒重,记录质量;在坩锅中加入研细的三草酸合铁酸钾晶体,称量并记录质量;加热至110℃,恒温一段时间,置于空气中冷却,称量并记录质量;计算结晶水含量。

请纠正实验过程中的两处错误:

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溶解 定容 ②将Fe3+还原为Fe2+

③5Fe2++MnO

+8H+===5Fe3++Mn2++4H2O

④11.20%或0.112 偏高

(2)加热后在干燥器中冷却 对盛有样品的坩埚进行多次加热、干燥器中冷却、称量并记录质量,直至称量质量几乎相等

18.(13分)(2011·天津,9)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合成1-丁醇,查阅资料得知一条合成路线:

CH3CH===CH2+CO+H2

CH3CH2CH2CHO

CH3CH2CH2CH2OH

CO的制备原理:

HCOOH

CO↑+H2O,并设计出原料气的制备装置(如图)。

请填写下列空白:

(1)实验室现有锌粒、稀硝酸、稀盐酸、浓硫酸、2-丙醇,从中选择合适的试剂制备氢气、丙烯。

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用以上装置制备干燥纯净的CO,装置中a和b的作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和d中盛装的试剂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用以上装置制备H2,气体发生装置中必需的玻璃仪器名称是________;在虚线框内画出收集干燥H2的装置图。

(3)制丙烯时,还产生少量SO2、CO2及水蒸气,该小组用以下试剂检验这四种气体,混合气体通过试剂的顺序是________(填序号)。

①饱和Na2SO3溶液 ②酸性KMnO4溶液 ③石灰水

④无水CuSO4 ⑤品红溶液

(4)合成正丁醛的反应为正向放热的可逆反应,为增大反应速率和提高原料气的转化率,你认为应该采用的适宜反应条件是________。

a.低温、高压、催化剂

b.适当的温度、高压、催化剂

c.常温、常压、催化剂

d.适当的温度、常压、催化剂

(5)正丁醛经催化剂加氢得到含少量正丁醛的1-丁醇粗品。

为纯化1-丁醇,该小组查阅文献得知:

①R—CHO+NaHSO3(饱和)→RCH(OH)SO3Na↓;②沸点:

乙醚34℃,1-丁醇118℃,并设计出如下提纯路线:

试剂1为________,操作1为________,操作2为________,操作3为________。

解析:

(1)制备氢气选用锌粒和稀盐酸,反应方程式见答案;制备丙烯选用2-丙醇和浓硫酸,反应方程式见答案。

(2)在题给装置中,a的作用是保持分液漏斗和烧瓶内的气压相等,以保证分液漏斗内的液体能顺利加入烧瓶中;b主要是起安全瓶的作用,以防止倒吸;c为除去CO中的酸性气体,选用NaOH溶液,d为除去CO中的H2O,试剂选用浓硫酸;若用题给装置制备H2,则不需要酒精灯。

(3)检验丙烯和少量SO2、CO2及水蒸气组成的混合气体各成分时,应首先选④无水CuSO4检验水蒸气,然后用⑤品红溶液检验SO2,并用①饱和Na2SO3溶液除去SO2;然后用③石灰水检验CO2,用②酸性KMnO4溶液检验丙烯。

(4)题给合成正丁醛的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为增大反应速率和提高原料气的转化率,选b。

(5)见答案。

答案:

(1)Zn+2HCl===ZnCl2+H2↑ CH3CH(OH)CH3

CH3CH===CH2↑+H2O

(2)恒压 防倒吸 NaOH溶液 浓H2SO4 分液漏斗、蒸馏烧瓶

(3)④⑤①②③(或④⑤①③②) (4)b

(5)饱和NaHSO3溶液 过滤 萃取 蒸馏

19.(12分)碱式碳酸铜可表示为:

xCuCO3·yCu(OH)2·zH2O,测定碱式碳酸铜组成的方法有多种。

(1)现采用氢气还原法,请回答如下问题:

①写出xCuCO3·yCu(OH)2·zH2O与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装置用下列所有仪器连接而成,按氢气气流方向的连接顺序是(填入仪器接口字母编号):

(a)→(__)(__)→(__)(__)→(__)(__)→(__)(__)→(__)(__)→

(1)

③称取23.9g某碱式碳酸铜样品,充分反应后得到12.7g残留物,生成4.4g二氧化碳和7.2g水。

该样品的结晶水质量为________g,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2)某同学以氮气代替氢气,并用上述全部或部分仪器来测定碱式碳酸铜的组成,你认为是否可行?

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本题的碱式碳酸铜与氢气反应看似一个很难的信息,其实细心一点只要把它理解为CuCO3和Cu(OH)2受热分解后产物CuO再与氢气反应,第①题便可以解决;对于②要能分析出测定反应后CO2和H2O质量,因此对于氢气发生器后仪器的选择是除氯化氢和水蒸气,防止对后续测定影响就可以了,因为测定H2O和CO2分别用浓硫酸和碱石灰是固定的。

(2)其实在分析

(1)①方程式书写时便得到了碱式碳酸铜热分解方程式:

xCuCO3·yCu(OH)2·zH2O===(x+y)CuO+xCO2↑+(y+z)H2O↑,稍加分析可知,依据碱式碳酸铜、CuO、CO2和H2O质量(或其中任意三个量),即可计算出其组成。

答案:

(1)①xCuCO3·yCu(OH)2·zH2O+(x+y)H2===(x+y)Cu+xCO2↑+(x+2y+z)H2O↑

②a→k,j→gf(hi)→de(ed)→hi(gf)→bc(cb)→1

③1.8 CuCO3·Cu(OH)2·H2O

(2)可行 根据反应xCuCO3·yCu(OH)2·zH2O===(x+y)CuO+xCO2↑+(y+z)H2O↑,依据碱式碳酸铜、CuO、CO2和H2O质量(或其中任意三个量),即可计算出其组成。

20.(10分)浓H2SO4和木炭在加热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H2SO4(浓)+C

CO2↑+2H2O+2SO2↑,请从下图中选用所需的仪器(可重复选用)组成一套进行该反应并检出反应产物的装置。

现提供浓H2SO4、木炭和酸性KMnO4溶液,其他固、液试剂自选。

(连接和固定仪器用的玻璃管、胶管、铁夹、铁架台及加热装置等均略去)

将所选的仪器按连接顺序由上至下依次填入下表,并写出该仪器中应加试剂的名称及其作用。

选用的仪器

(填字母)

加入的试剂

作用

 

解析:

成套装置包括反应装置、检验装置和尾气处理装置。

C中加入浓硫酸和木炭作为反应物的发生器,产物中必须先检验水,因为在检验其他物质时会在其它试剂中混入水,可选用装置B,放入无水硫酸铜,若变蓝则说明有水。

接着检验SO2气体,用装置A,放入品红检验,若品红褪色,则说明有SO2气体产生,再用装置A,放入酸性KMnO4溶液以除去SO2,最后再用装置A,放入澄清石灰水来检验CO2的存在,因SO2也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要先除去SO2。

答案:

C 浓硫酸和木炭 产生反应物

B 无水硫酸铜 检验是否有水

A 品红    检验SO2

A 酸性KMnO4 除去SO2

A 澄清石灰水 检验CO2的存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职高对口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