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必修1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单元测试解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771128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09.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物理必修1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单元测试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高中物理必修1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单元测试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高中物理必修1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单元测试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高中物理必修1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单元测试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高中物理必修1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单元测试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物理必修1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单元测试解析.docx

《高中物理必修1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单元测试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物理必修1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单元测试解析.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物理必修1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单元测试解析.docx

高中物理必修1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单元测试解析

第一章第一节:

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

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在每小题所给的答案中有一项或几项是正确的,选对但不全得2分)

1.下列物体中,哪些可以看作质点()

A.研究绕地球的运动轨道运行时的航天飞机B.从北京开往上海的一列火车

C.地面上被翻转着移动的木箱D.研究行驶中的汽车后轮边缘运动轨迹时的汽车车轮

2.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点就是体积很小的物体B.只有做直线运动的物体才能看成质点

C.转动着的物体不可以看成质点D.任何物体在一定的条件下都可以看成质点

3.两条平行的铁轨上匀速行驶着甲、乙两列火车。

某时刻两列火车正好交汇,甲车上的一名乘客从一侧车窗看到田野上的树木向北运动,从另一侧窗口看到乙车向北运动,但比树木运动的慢,则()

A.甲、乙两车同时向北运动,乙比甲快B.甲车向南运动,乙车向被运动

C.甲、乙两车同时向南运动,但乙车比甲车慢D.甲车向南,乙车没动,停在了铁轨上

4.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一名法国飞行员在2000m的高空中飞行时,发现座舱边有一个与他几乎相对静止的小“昆虫”,他顺手抓过来一看,原来是一颗子弹头。

发生这个故事是因为()

A.子弹静止在空中B.子弹飞行的很慢

C.飞机飞行得很快D.子弹与飞机同方向飞行,且飞行速度很接近

5.甲物体以乙物体为参考系是静止的,甲物体以丙物体为参考系是运动的,那么,以乙物体为参考系,丙物体()

A.一定是静止的B.一定是运动的

C.可能是静止的,也可能是运动的D.无法判断

6.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

②因为质点没有大小,所以与几何中的点是一样的

③凡是小的物体,皆可以看作质点

④如果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于研究的问题属于无关或次要因素时,即可把物体看作质点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7.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参考系是江岸

B.我们说“太阳从东方升起”是以太阳为参考系

C.研究某学生骑车回校的速度时可以把学生和车看作质点

D.研究某学生骑车姿势进行生理分析可以把学生和车看作质点

8.关于时刻和时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时刻表示时间极短,时间表示时间较长;

B.我们学校作息时间表上的数字均表示时刻;

C.1分钟只能分成60个时刻;

D.时间轴上的点表示时刻,两点间的间隔表示时间。

二、填空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把最简结论填到横线上)

1.指出以下所描述的各运动的参考系分别是什么?

A.太阳从东方升起,向西方落下。

(参考系是)

B.月亮在云丛中穿行(参考系是)

C.车外的树木向后倒行(参考系是)

D.行驶的车中人是静止的(参考系是)

2.第5s表示是s钟的时间,第5s末和第6s初表示的是,5s内和第5s内表示的是。

3.参考系:

物体运动的参照物。

“小小竹排江中游”的参考系是,“巍巍青山两岸走”的参考系是,“太阳东升西落”的参考系是。

三、论述计算题(共3题,共33分,解答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运算步骤,直接给结果的不得分。

原则上第一大题为论述题,最后一题为一题多解或变式题

1.试分析下列物体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看成质点,什么情况下不能看成质点

(1)运动中的汽车

(2)百米赛跑的运动员

(3)弧线飞行的足球(俗称:

香蕉球)

(4)飞行中的直升飞机

2.有句成语叫“刻舟求剑”。

用你所学的物理知识分析一下其中的道理。

 

3.古希腊天文学家拖勒密提出了“地心说”,即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其他天体都围绕地球转动。

后来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

即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太阳系中所有的行星都围绕太阳转动。

你对这两个学说是怎么看的呢?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2、D;3、C;4、D;5、B;6、D;7、AC;8、BD。

二.填空题:

1、地球、云丛、车、车;2、1、时刻、时间;3、江岸、竹排、地球

三.论述计算题:

1、

(1)研究汽车向前沿直线或曲线运动时可以将汽车看成质点,研究汽车上的车轮转动时不能将汽车看成质点。

(2)研究运动员运动时可以看成质点,研究运动员身体各部分的生理运动时不能将运动员看成质点。

(3)研究足球在空中飞行时可以看成质点,研究足球的转动时不能将足球看成质点。

(4)研究直升机飞行时可以看成质点,研究直升机上面的螺旋桨转动时不能看成质点。

2、虽然剑是在船的某一个位置掉到水里去的,但相对于水底,船是运动的。

刻舟的这个人没有认识到静止的相对性。

3、拖勒密的“地心说”是以地球为参考系,而哥白尼的“日心说”是以太阳为参考系。

对于太阳系而言,以太阳为参考系的“日心说”更科学,对于研究太阳系中各个天体的运动更方便。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1.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

一、选择题(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参考系必须选择地面;

B.研究物体的运动,参考系选择任意物体其运动情况是一样的;

C.选择不同的参考系,物体的运动情况可能不同;

D.研究物体的运动,必须选定参考系。

2.关于质点,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A.质量很小的物体可看作质点;B.体积很小的物体可看作质点;

C.在某种情况下,地球可看作质点;

D.作平动的物体肯定可以看作质点,作转动的物体肯定不可以看作质点。

3.关于参考系,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参考系必须选择静止不动的物体;B.参考系必须是和地面连在一起的物体;

C.任何物体都可以被选做参考系;D.参考系就是被选做假想不动的物体。

4.下列关于质点的概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任何细小的物体都可以看做质点;

B.任何静止的物体都可以看做质点;

C.一个物体是否可以看做质点,要看研究问题的具体情况而定;

D.一个物体在某种情况下可以看做质点,那么在另外的情况下也可以看做质点。

5.下列情况的物体哪些可以看做质点()

A.研究绕地球飞行时的航天飞机;B.研究汽车后轮上一点的运动情况的车轮;

C.研究从北京开往上海的一列火车;

D.研究在水平推力作用下沿水平地面运动的木箱。

6.甲、乙、丙三架观光电梯,甲中乘客看一高楼在向下运动;乙中乘客看甲在向下运动;丙中乘客看甲、乙都在向上运动.这三架电梯相对地面的运动情况可能是()

A.甲向下、乙向下、丙向下B.甲向下、乙向下、丙向上

C.甲向上、乙向上、丙向上D.甲向上、乙向上、丙向下

7.平直公路上一汽车甲中的乘客看见窗外树木向东移动,恰好此时看见另一汽车乙从旁边匀速向西行驶,此时公路上两边站立的人观察的结果是()

A.甲车向东运动,乙车向西运动;B.乙车向西运动,甲车不动;

C.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D.两车均向西运动,乙车速度大于甲车。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太阳系中,只能说“地球绕太阳运动”,而不能说“太阳绕地球运动”;

B.汽车驶过一座桥梁,只能说“汽车是运动的”,而不能说“桥梁是运动的”;

C.一座房子造好后,固定在地面上位置不变化,所以它是绝对静止的;

D.宇宙是由运动着的物质组成的,自然界中不存在绝对静止的物体。

9.在研究下述运动时,能被看作质点的物体是()

A.研究地球的自转运动;B.研究乒乓球的旋转效应;

C.研究杂技演员在走钢丝的表演时,杂技演员可以当作质点来处理;

D.研究地球的公转运动。

10.观察图1中的烟和小旗,关于甲、乙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是

A.甲乙两车一定向左运动;

B.甲乙两车一定向右运动;

C.甲车可能运动,乙车向右运动;

D.甲车可能静止,乙车向左运动。

二、填空题(把答案填在相应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

11.我们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可以不考虑物体的和,把它简化为一个点,称为质点,质点是一个的物理模型。

12.在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选来作为物体,叫做参照系。

对同一个运动,选择不同的参考系时,观察到的结果。

实际选取参考系的时候,需要考虑到使运动的描述尽可能简单,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通常取或者不动的其它物体做参考系比较方便。

13.“小小排江中游”是以为参考系,“月亮在白莲花的云朵中穿行”是以为参考系,平常我们说日升日薄西山落是以为参考系。

14.以自己的生活经验各举两个关于质点的例子

(1)能被看成质点的是:

(2)不能被看成质点的是:

三、解答题(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

15.如图2所示,小红从家里(图中坐标原点O点)到学校(图中A点),则从家里到学校的直线距离是m。

可否就此题设计一个坐标轴,而不是如图的坐标系来表示小红的位置变化情况,你能做到吗?

16.请收集有关描述物体运动的诗句(至少三句),并谈谈你对诗中物体运动的认识。

17.坐在向东行驶的甲汽车里的乘客,看到路旁的树木向后退去,同时又看到乙汽车也从甲汽车旁向后退,则乙汽车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

(至少答出两种情况)

18.在校运会4×100m接力赛跑中,你班的两位同学出现交接棒失误,结果他们得了最后一名.如果你是他们的赛跑教练,你应该用怎样的物理知识指导他们?

答案:

1、CD2、C3、CD4、C5、ACD6、CD7、D8、D9、D10、D11、形状,大小,有质量的点,理想化12、标准的另外的,可能不相同,地面,相对于13、河岸,云朵,地面14、

(1)研究飞机从北京到上海的时间,可以把飞机当作质点

(2)研究火车通过路旁一根电线杆的时间时,不能把火车当作质点来处理。

15、500m,可以:

取家为坐标原点O点,学校为A点。

以从家到学校的方向为坐标轴x的正方向。

16、例如: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17、乙汽车的运动情况可能有三种:

静止、向西或向东但速度比甲车慢。

18、接力赛中要避免失误,应该是交接棒的两同学速度相差不大或相对静止.所以最理想的交接棒是送棒同学不减速,尽全力跑;接棒同学在适当的时候开始提前跑,直至交接棒时两人相对速度不大.当然交接棒要规定的区域内完成。

第一章第二节时间和位移

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在每小题所给的答案中有一项或几项是正确的,选对但不全得2分)

1.下面给出的物理量中,哪一个物理量是标量( )

A.位移    B.力C.路程     D.速度

2.如图所示为甲、乙两质点的v-t图象。

对于甲、乙两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点甲向所选定的正方向运动,质点乙与甲的运动方向相反

B.质点甲、乙的速度相同

C.在相同的时间内,质点甲、乙的位移相同

D.不管质点甲、乙是否从同一地点开始运动,它们之间的距离一定越来越大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质点作直线运动,第一秒的位移是1m,第二秒的位移是1m,故此质点作匀速直线运动

B.匀速直线运动是方向不变的运动

C.在任意相同时间内位移相等的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D.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位移和路程相等

4.皮球从3m高处落下,被地板弹回,在距地面1m高处被接住,则皮球通过的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分别是()

A.4m、4mB.3m、1mC.3m、2mD.4m、2m

5.一质点在x轴上运动,它在连续第n秒末所对应的坐标记录在如下表格中,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t/s

0

1

2

3

4

5

x/m

0

5

-4

-3

-8

2

A.第4s内的位移大小最大B.第2s内的路程最大

C.前3s内的路程为2mD.第5s内的位移大小最大

6.某人沿着半径为R的水平圆周跑道跑了1.75圈时,他的()

A.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均为3.5πRB.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均为

R

C.路程为3.5πR、位移的大小为

RD.路程为0.5πR、位移的大小为

R

7.甲、乙两小分队进行军事演习,指挥部通过现代通信设备,在屏幕上观察到两小分队的具体行军路线如图所示,两小分队同时同地由O点出发,最后同时到达A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分队行军路程s甲>s乙

B.小分队平均速度

甲>

C.y-x图象表示的是速率v-t图象

D.y-x图象表示的是位移s-t图象

8.如图所示为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A、B两质点的x-t图象,由图可知( )

A.t=0时,A在B的前面

B.B在t2时刻追上A,并在此后跑在A的前面

C.B开始运动的速度比A小,t2时刻后才大于A的速度

D.A运动的速度始终比B大

二、填空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把最简结论填到横线上)

9.一支长为150m的队伍匀速前进,通讯兵从队尾前进300m后赶到队前传达命令后立即返回,当通讯兵回到队尾时,队伍已前进了200m,则这个过程中通讯兵的位移为m,通讯兵走过的路程为m。

10.一所中学的垒球场的内场是一个边长为16.77m的正方形,在它的四个角分别设本垒和一、二、三垒,如右图所示。

一位击球员击球后,由本垒经一垒、二垒直跑到三垒。

他运动的路程是m,位移是m,位移的方向。

11.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甲、乙两运动员同时参加了在主体育场举行的400m田径决赛,甲在第二道,乙在第六道,则两人在比赛过程中通过的位移大小关系是甲的位移乙的位移;通过的路程大小关系是甲的路程乙的路程(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三.论述计算题(共2题,共33分,解答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运算步骤,直接给结果的不得分。

12.如图甲所示,一根细长的弹簧系着一个小球,放在光滑的桌面上,手握小球把弹簧拉长,放手后小球便左右来回运动。

小球某次经过中间位置O开始计时,其有关时刻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图中B为小球开始返回的位置。

若测得OA=OC=7cm,AB=3cm,则自0时刻开始:

(1)0.2s内小球发生的位移大小是多少?

方向如何?

经过的路程等于多少?

(2)0.6s内小球发生的位移大小是多少?

方向如何?

经过的路程等于多少?

(3)0.8s内小球发生的位移是多少,方向如何?

经过的路程等于多少?

(4)1.0s内小球发生的位移大小是多少?

方向如何?

经过的路程等于多少?

 

13.明明同学讲了一个龟兔赛跑的故事,按照明明讲的故事情节,聪聪画出了兔子和乌龟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请你依照图象中的坐标,并结合物理学的术语来讲述这个故事。

在讲故事之前,先回答下列问题。

(1)小李故事中的兔子和乌龟是否在同一地点同时出发?

(2)乌龟做的是什么运动?

(3)兔子和乌龟在比赛途中相遇过几次?

(4)哪一个先通过预定位移到达终点?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2、A;3、C;4、D;5、D;6、C;7、AD;8、AB。

二.填空题:

9、200、400;10、50.31、16.77;11、小于、等于;

三.论述与计算题:

12、7cm、方向向右、7cm、方向向左、13cm、0、20cm、7cm、方向向左、17cm;13、

(1)是

(2)乌龟做匀速直线运动(3)相遇两次(4)乌龟(讲述内容略)

第一章第三节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第3课时)

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在每小题所给的答案中有一项或几项是正确的,选对但不全得2分)

1.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

B.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它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

C.瞬时速率有时简称速率,它表示瞬时速度的大小,是标量

D.若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零,则它在这段时间内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一定等于零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平均速度为瞬时速度的平均值

B.火车以速度v经过某一段路程,v是指瞬时速度

C.瞬时速率即瞬时速度的大小

D.子弹以速度v从枪口射出,v是平均速度

3.做直线运动的一质点经过P点时的瞬时速度为3m/s,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在经过P点后的1s内的位移是3m

B.它在经过P点前的1s内的位移是3m

C.它在以过P点的时刻为中间时刻的1s内的位移是3m

D.若从P点开始匀速行驶1s,它在1s内的位移是3m

4.为了传递信息,周朝形成了邮驿制度.宋朝增设了“急递铺”,设金牌、银牌、铜牌三种。

“金牌”一昼夜行500里,每到一个驿站换人换马接力传递。

“金牌”的平均速度是()

A.与成年人步行的速度相当B.与人骑自行车的速度相当

C.与高速公路上汽车的速度相当D.与磁悬浮列车的速度相当

5.下面的几个速度中表示平均速度的是()

A.子弹射出枪口的速度是800m/s,以790m/s的速度击中目标。

B.汽车从甲站行驶到乙站的速度是40km/h

C.汽车通过站牌时的速度是72km/h

D.小球第3s末的速度是6m/s.

6.如图所示,表示作匀减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的是 ( )

7.某中学正在举行班级对抗赛,张明明同学是短跑运动员,在百米竞赛中,测得他在5s末的速度为10.4m/s,10s末到达终点时的速度为10.2m/s,则他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为()5.D

A.10.4m/sB10.3m/sC10.2m/sD10m/s

8.下面是某品牌电动自行车的铭牌如下:

车型:

20吋(车轮直径:

508mm)

电池规格:

36V12Ah(蓄电池)

整车质量:

40kg

额定转速:

210r/min(转/分)

外形尺寸:

L1800mm×W650mm×H1100mm

充电时间:

2~8h

电机:

后轮驱动、直流永磁式电机

额定工作电压/电流:

36V/5A

根据此铭牌中的有关数据,可知该车的额定时速约为()10.C

A.15km/hB.18km/hC.20km/hD.25km/h

二、填空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把最简结论填到横线上)

9.有一只小老鼠离开洞穴沿直线前进,它的速度与到洞穴的距离成反比,当它行进到离洞穴距离为d1的甲处时速度为v1,则老鼠行进到离洞穴距离为d2的乙处时速度v2=____________11.

10某一施工队执行爆破任务,已知导火索的火焰顺着导火索燃烧的速度是0.8cm/s,为了使点火人在导火索火焰烧到爆炸物以前能够跑到离点火处120m远的安全地方去,导火索需要m才行。

(假设人跑的速率是4m/s)

11.足球守门员在发门球时,将一个静止的质量为0.4kg的足球,以10m/s的速度踢出,若守门员踢球的时间为0.1s,则足球的平均加速度为______________m/s2;足球沿草地作直线运动,速度不断减小,设加速度大小恒为2m/s2,3s后足球运动到距发球点20m的后卫队员处,则此过程中,足球运动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______m/s,后卫队员接到球时,足球的速度为______m/s。

12.我国列车第四次提速后,出现了“星级列车”。

T14次列车从上海始发,途经蚌埠、济南等城市,最后到达北京。

T14次列车时刻表如下,由其时刻表可知,列车在蚌埠至济南区间段运行过程中的平均速率为____________km/h14.

T14次列车时刻表

停靠站

到达时刻

开车时刻

里程(km)

上海

┅┅

18:

00

0

蚌埠

22:

26

22:

34

484

济南

03:

13

03:

21

966

北京

08:

00

┅┅

1463

三、论述计算题(共3题,共33分,解答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运算步骤,直接给结果的不得分。

13.(论述题)请同学们回想百米赛跑的场面,思考裁判员和自己评价运动员快慢的指标有何不同?

 

14.亮亮星期天跟妈妈去商厦购物,亮亮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

他发现,乘自动扶梯上楼,如果站在扶梯上不动,扶梯可以在3min内把他送到楼上去.若扶梯不动,他可用1.5min沿扶梯走到楼上.试计算亮亮在仍以原来的速度沿扶梯向上运动,同时扶梯也开动的情况下,需用多长时间才能到楼上?

15.一架飞机水平匀速的在某位同学头顶飞过,当他听到飞机的发动机声从头顶正上方传来时,发现飞机在他前上方约与地面成60°角的方向上,据此可估算出此飞机的速度约为声速的多少倍?

 

综合素质训练与测试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C;2、C;3、D;4、B;5、B;6、A;7、D;8、C;

二.填空题:

9、v2=d1v1/d2;10、0.24;11、100;6.7;4;12、103.66

三.论述计算题:

13、裁判员评价运动员的指标是跑完100m所用时间的长短,而观众评价运动员的指标是在相同的时间内谁跑的最远。

14、.解析:

设沿着扶梯从楼下到楼上的距离为x,扶梯的运动速度为v1,亮亮的速度为v2,站在扶梯上不动,扶梯把他送到楼上去的时间为t1,扶梯不动,他沿扶梯走到楼上去的时间为t2,则有x=v1t1x=v2t2啊;亮亮和扶梯同时运动时,x=(v1+v2)t;解以上三式得t=1min

所以,亮亮以原来的速度沿扶梯向上运动,同时扶梯也开动的情况下,需用1min时间才能到楼上。

15.解析:

如图所示,设飞机在人头顶正上方时到地面的高度为h,发动机声传到地面所用时间为t,声速是v0,有h=v0t,

在这个时间t内,设飞机又飞出x,飞机速度是v,有x=vt,

两式相比得v∶v0=x∶h=cot60°=0.58,即飞机的速度约为声速的0.58倍

第一章第四节《实验:

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同步练考

(第4课时)

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在每小题所给的答案中有一项或几项是正确的,选对但不全得2分)

1.打点计时器振针打点的周期决定于()

A.交变电流的高低B.交变电流的频率

C.永久磁铁的磁性强弱D.振针与复写纸的距离

2.如果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的痕迹不是间隔清晰的点,而是间隔清晰的短划线,其可能的原因是()

A.电源电压偏高B.电源电压偏低

C.振针与计时器底板的间隔偏大D.振针与计时器底板的间隔偏小

3.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我们可以不利用公式计算就能直接得到的物理量是()

A.时间间隔B.位移C.速度D.平均速度

4.在“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根据打出点的纸带判断纸带表示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还是变速直线运动时()

A.可以通过测出每相邻两点的距离,看其是否都相等来判断

B.应通过测出纸带表示的运动的全路程来判断

C.必须通过计算任意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来判断

D.必须通过计算全程的平均速度来判断

5.采用下列哪些措施,有利于减少纸带受到摩擦而产生的实验误差()

A.改用直流6v电源B.电源电压越低越好

C.先拉动纸带再接通电源D.纸带应理顺摊平,不要让纸带卷曲和歪斜

6.在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发现打点计时器打点的周期不稳定,可能是下列什么原因()

A.交流电的电压不稳B.永久磁铁的磁性不稳

C.电源的频率不稳定D.振动片的固有频率与交流电源的频率有偏离

7.某同学将纸带穿过限位孔,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拉动纸带,但在纸带上打不上点,其可能的原因是()

A.复写纸放反或未放复写纸B.振针松动或过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