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57701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100.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案.docx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案.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案.docx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案

六、整理和复习

教学要求:

通过总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小学阶段学过的数和数的运算、代数初步知识、应用题、量的计算、几何初步知识、简单统计等知识。

使学过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结合复习内容,向学生进行“事物之间是互相联系的”,“每一事物都有其规律性”等观点的教育,培养学生严格认真的学习态度。

教学指导

本单元内容是本册教材的重点,也是小学阶段数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学生系统完整地掌握小学阶段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对于掌握这一阶段所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及知识规律,对于全面复习和巩固知识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为此,在组织学生复习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使学过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

为了便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系统地整理和复习,本单元在内容编排上,把小学所学过的数学知识划分为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数和数的运算;第二部分是代数初步知识;第三部分是应用题;第四部分是量与计量;第五部分是几何初步知识;第六部分是简单的统计。

在复习各部分知识时,应让学生把以前不同年段学过的同类知识,通过疏理形成一定的条理,能系统地掌握知识。

如在数和数和运算中,应使学生明确已经学过的数有:

自然数、整数、分数、小数。

这里主要包括各种数和意义、性质、数的读法、写法、有关数的运算等知识。

又如在复习应用题时,教材中主要根据解答应用题步骤和方法把应用题分为四个类型,即简单应用题、复合应用题、列方程解应用题,用比例知识解应用题。

为人便于学生撑,复习中还可以列出图表,更清楚地列出各类不同的知识。

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回顾知识,形成系统,又有利于理解掌握,同时为沟通各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奠定了基础。

2、在加强基础和知识复习的过程中,注重沟通各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使学生掌握知识规律。

在复习各部分知识时,应使学生在进一步理解基础知识的基础上,熟练地掌握。

应注重让学生理解各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如整数、分数、小数的意义与数的读、写之间,与数的四则计算之间的关系。

数的意义是基础,数的读写及四则计算是数的意义的运用过程,在运用的过程中,也是对其意义进一步理解的过程。

又如,用算术与用列方程解答应用题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正比例的反比例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简单应用题与复合应用题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以各种应用题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等。

中掌握知识规律,培养学生的能力。

3、查漏补缺,因材施教,提高复习效益。

复习前,应全面调查了解每个学生对各部分知识掌握情况,制定相应的复习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的指导。

要树立面向全体学生的思想,精心组织复习内容和方法,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都有提高,都得到发展。

课时安排:

30课时

数和数的运算

教学内容:

数的意义、数的读法和写法(教材91-94页,96页的1-2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自然数、整数、分数、小数等有关概念,理解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能运用这些概念来解决有关的问题。

2、理解掌握整数、分数、小数的读写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读写这些数。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从今天开始,我们学习第六单元---(整理和复习)。

本单元内容不仅是本册教材的一个重点,也是小学阶段数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部分内容是对小学阶段数学知识的总结和概括,同时又是中学数学知识的重要基础。

为此,必须认真地学好本单元,要积极主动地搞好整理和复习,使学过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

二、复习数的意义

举例说说,小学阶段学习了哪些数?

教师板书:

自然数、整数、分数、小数。

理解整数、自然数、0之间的关系。

自然数:

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0、1、2、3……。

整数自然数0: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

比0小的数(以后学习的内容)

练习73页“做一做”

三、理解小数与分数之间的关系。

提出问题:

小数与分数之间有什么联系?

小数分几种情况,划分的根据是什么?

当学生总结后,可归纳如下:

有限小数:

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

小数无限小数(循环小数):

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

整数和小数位顺序表,理解整数与小数之间的联系。

让学生填写教材74页整数和小数数位顺序表。

请学生观察数位顺序表,回答问题:

什么叫数位?

整数与小数之间有什么联系?

练习教材75页上的“做一做”。

四、理解百分数的意义及有关术语。

举例说说什么叫百分数。

练习教材75页下的“做一做”

五、复习数的读法和写法

请同学们总结整数的写法。

请同学们想一想:

小数和分数应怎样读?

怎样写?

练习教材76页上的“做一做”

六、巩固练习

做78页练习十五中第1题、第2题中的

(1)

七、全课小结。

课后反思:

 

数的改写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数的改写方法,能正确熟练地把一个较大的多位数改写以“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和求近似数;能正确熟练地进行分数改写以及分数、小数、百分数之间的互化。

2、进一步理解整数、小数、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这些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过程:

一、讲述复习内容,提出目标要求

二、复习数的改写

(1)读出下列各数:

235800345000345000000

当学生读出来以后,让学生思考:

如何将这两个数分别改写成以万、亿作单位的数?

如何求一个整数近似数?

把一个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数与求一个整数的近似数人什么联系和区别?

235800=23.58万345000000=3.45亿

235800≈24345000000≈3亿

应使学生明确,把一个数改写成以万、亿或其它单位的数,得到的是准确值时,用等号联接两个数,而求近似数,得到的是近似值,用约等号联接两个数。

(2)复习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并比较与求整数近似数人何相同点?

让学生讲清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然后,找出二者相同点:

一般都是用四舍五入法。

“舍”或“入”都是由规定位数的下一位数值决定的。

完成教材76页下的“做一做”

(3)复习分数之间的改写和分数、小数、百分数之间的互化。

先让学生举例说说分数有哪几种,然后做练习,

分数

小数

百分数

1/20

0.75

45%

举例说说怎样判断一个分数能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4)复习数的大小比较

练习教材77页的“做一做”

三、巩固练习

教材78页第2题中

(2)题、79页3题、4题。

教材79页5题、6题。

课后反思:

 

数的整除;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整除、约数、倍数、公约数、公倍数、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质数、合数、互质数、质因数、分解质因数、能被2、3、5整除数的特征等概念,并进一步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2、进一步理解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教学过程:

今天我们复习有关数的整除的知识和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

这部分知识的要领较多,它又是有关运算和解决这些概念,掌握有关概念的联系。

一、复习数和整除

由“整除”这个基本概念引出有关概念。

举例说说什么叫整除,什么叫约数和倍数。

如24÷6=436÷12=3

24能被6整除36能被12整除

思考:

3÷2=1.56÷1.5=4这两个式是否表示整除关系?

为什么?

总结整除的概念:

应注意两点:

1)被除数和除数(不等于0)必须是整数:

2)商也是整数且没有余数。

进一步理解质数、合数、互质数、质因数、分解质因数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把24、36分解质因数,通过分解来进一步理解上述概念)

举例说说能被2、3、5整除数的特征,以及偶数与奇数。

通过上述分析过程,逐步形成下列板书:

 

教材81页上的“做一做”

二、复习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并说出根据。

1/2=()/4=6/()=()/206/18=()/6=3/()=1/()

在()里填“>”“<”或“=”

12.05()12.0501.402()1.4200.03()0.03000.08()0.8

举例说说小数点移动位置后,小数大小会发生什么变化?

完成81页下的“做一做”

三、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练习十六中第1、2题。

写出能同时被2、3、5整除的最小两位数。

完成教材练十六中第3、4、5、6题。

练习十六第7~12题。

四、全课小结。

课后反思:

 

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

教学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四则运算的法则,进一步理解它们的联系,能正确、熟练地进行四则计算。

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们复习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通过复习要进一步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能正确、熟练地进行四则计算。

一、复习四则运算的意义

我们在小学阶段学过了哪几种运算?

举例说说它们的意义各是什么?

进一步理解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的意义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二、复习四则运算法则

先计算下列各题,再思考回答问题

整数、小数和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法则有什么共同点?

小数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法则与整数乘法和除法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有什么不同?

说一说分数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法则。

完成教材85页中的计算题。

(要结合运算法则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指出应注意什么)

指导口算,说出口算过程。

完成教材85页下边的题目。

完成练习86中第1、2、题。

三、进一步掌握四则运算中的特殊情况。

完成教材86页上边的练习。

(应使学生明确a代表一个数,当学生做完后,能用语言叙述式子。

如a+0=a,一个数加上零还等于这个数)

四、进一步理解四则运算关系

完成教材87页中间的等式。

并说说怎样运用这些关系对加、减、乘、除法的计算题进行验算。

完成教材87页中的“做一做”

五、巩固练习

完成练习十七3~6题。

课后反思:

 

运算定律与简便算法、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要求: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学阶段所学习的运算定律,能应用其进行合理灵活的计算。

2、进一步理解四则混合运算顺序,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运算定律与简便算法。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小学阶段学过了哪些运算定律?

请同学们把教材87页上边的表填完整。

学习例1

观察例1这个算式的各个数什么特点,能用什么运算定律进行简算。

学生独立解答例1,并说明如何运用计算定律的。

小结:

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应注意的问题。

试做87页的“做一做”。

二、复习四则混合运算

说明第一级运算和第二级运算的概念。

请同学们说说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请学生独立完成例2

小结:

在进行四则混合运算式题中,应做到:

一看,算式中含有哪些运算?

有哪些数?

二想,这些运算和数字有何特点,是否可以简算?

三算,动笔计算。

四检验,检查各计算是否正确。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90页第7题。

学生做完后,可以互相交流一下简算的方法。

选择正确的答案序号填在括号里。

4/7+4÷4/7+4计算结果是()A1B114/7C12

8×(6+1/4)=8×6+8×1/4=48+2=50的计算依据是()

A乘法结合律B乘法交换律C乘法分配律

(2)完成教材90页第8题。

练习中,先让学生判断正确还是错误的,然后分析错误的原固,最后再改正过来。

(3)完成教材90页第9、10题。

课后反思:

 

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练习课)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定律、法则。

2、能正确地、合理灵活地进行四则计算和四则混合计算,

教学过程:

1、选择正确答案的题号填在括号里。

计算(58/15+7.8-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