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高中生物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3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76993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61.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版高中生物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3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版高中生物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3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版高中生物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3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版高中生物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3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版高中生物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3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版高中生物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3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docx

《版高中生物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3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高中生物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3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版高中生物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3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docx

版高中生物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3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

第3节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目标导读] 1.结合教材P101图5-11和温室效应示意图,分析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特点,并说明碳循环失调与温室效应的关系。

2.结合教材P102~103内容,设计实验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3.尝试建立概念图,说明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关系。

[重难点击] 1.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和特点。

2.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关系。

方式一 右图为美国耗资2亿美元建立的地球生物圈2号。

它是透明的,为什么呢?

需要输入光能。

它又是封闭的,难道它不需要外界提供所需要的各种物质吗?

方式二 20世纪50年代,人们曾经在农田中广泛使用DDT杀虫剂,并取得了较好的杀虫效果,然而让人们意想不到的是,在远离施药地区的南极大陆的企鹅体内竟也发现了DDT!

DDT是如何进入南极企鹅体内的呢?

生态系统的物质是否也能流动?

具有什么特点?

学完这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后,我相信同学们就能解释这些问题了。

一、碳循环

1.碳循环过程

2.碳循环的分析

(1)碳存在形式

(2)碳循环形式

项目

进入生物群落

生物群

落内部

返回无机环境

形式

CO2

含碳有机物

CO2

方式

光合作用和

化能合成作用

通过食物链

或食物网

①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呼吸作用;

②分解者的分解作用;③化石燃料的燃烧

是否

双向

3.温室效应

(1)形成原因:

化石燃料短时间内燃烧使大气中CO2含量迅速增加,打破了碳循环的平衡。

(2)危害:

加快冰川的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进而对人类和其他许多生物的生存构成威胁。

问题探究

结合下图,探究分析碳循环的过程

(1)写出图中①②③代表的生理过程:

①呼吸作用,②光合作用,③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2)写出④⑤在生态系统中代表的成分:

④生产者,⑤消费者。

(3)物质循环的形式有两种即:

④⑤与大气之间主要以CO2形式进行;在④与⑤之间以有机物形式沿食物链传递。

(4)温室效应形成的原因是:

上图⑥(填序号)中,短时间内化石燃料大量燃烧。

(5)预防温室效应要采取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和保护植被等措施。

1.判断正误

(1)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使物质能够循环利用(  )

(2)碳循环在生物群落内部以CO2形式进行(  )

(3)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  )

(4)碳元素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传递时,只有生产者与无机环境之间的传递是双向的,其他成分间都是单向的(  )

答案 

(1)√ 

(2)× (3)√ (4)√

2.如图表示生物圈中碳循环的部分示意图。

A、B、C、D构成生物群落,箭头①~⑨表示循环过程。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大气中的气体X是指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B.完成①过程的能量主要是由⑧过程提供的

C.D经⑤、⑥、⑦过程获得的能量占A、B、C总能量的10%~20%

D.C处于第三营养级

答案 D

解析 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碳循环是以CO2的形式进行的,故图中大气中的气体X代表CO2;图中A为生产者,B为初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C为次级消费者(第三营养级);完成①过程的能量主要由太阳能转化的活跃的化学能提供;捕食食物链中相邻两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10%~20%。

故选D。

一题多变

(1)上题中的生物A的细胞中一定含有叶绿体吗?

答案 不一定,A为生产者,可能是绿色植物、蓝藻、光合细菌或硝化细菌等可以进行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的生物,而只有绿色植物细胞中含有叶绿体。

(2)适度松土可以促进图中的什么过程?

答案 适度松土可促进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即过程⑧。

(3)若D中含有细胞核,则D中将含碳有机物转化为CO2的具体场所是什么?

答案 细胞质基质或线粒体基质。

(4)写出图中的捕食链。

答案 A→B→C。

(5)图中碳元素以有机物形式进行传递的过程有哪些呢?

答案 ②③⑤⑥⑦。

(6)如果人们不按生态规律办事,乱砍滥伐森林或将化石燃料进行大量燃烧,对大气中的气体X有何影响?

答案 二者都会打破碳循环平衡,前者使大气中CO2进入生物群落的过程受阻,大气中CO2的含量就会明显增多;后者使CO2在很短时间内释放出来,使大气中CO2的含量增高,进而导致温室效应。

方法链接 碳循环中各成分的确定方法

图中①与④之间为双箭头,故一个为生产者,另一个为大气中的CO2库;又因为其他各个成分都有箭头指向④,所以④为大气中的CO2库、①为生产者。

其他生物部分的箭头都指向③,所以③是分解者,剩余的②为消费者。

二、物质循环及其与能量流动的关系

1.物质循环

(1)概念:

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元素,都不断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

(2)特点

①全球性:

物质循环的概念中所说的“生态系统”并不是一般的生态系统,而是指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因此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的特点。

②循环性:

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可以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即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物质可以反复出现、循环利用,周而复始地进行循环,不会消失。

2.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关系

项目

能量流动

物质循环

形式

光能→化学能→热能(一般形式)

化学元素形式流动

过程

沿食物链(网)单向流动

在无机环境和生物

群落间往复循环

范围

生态系统各营养级

全球性

特点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反复出现,循环流动

联系

同时进行、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①能量的固定、储存、转移和释放,离不开物质的合成和分解;

②物质是能量沿食物链(网)流动的载体;

③能量是物质在生态系统中往复循环的动力

问题探究

1.如图是某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流向示意图,h、i、j、k表示不同用途的有机物(j是未利用部分),方框大小表示使用量,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h、i、k分别指代用于细胞呼吸、流入下一营养级、流向分解者的有机物量。

(2)进入该生态系统的CO2量应该包括各h产生的CO2总量和未利用部分的总和。

(3)因为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所以生产者i的量大于被初级消费者同化有机物的量。

(4)能量流动是单向的,所以流向分解者的k不能被生产者直接吸收利用。

2.既然氮元素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也是不断循环的,为什么还要往农田中不断地施加氮肥?

答案 物质循环是指在生物圈范围内的物质是循环的。

农田中不断有粮食产出,基本元素不断地被输出,所以要不断地施加氮肥。

3.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时逐级递减,环境中的一些有毒物质比如农药或重金属盐是不是浓度也越来越低?

答案 伴随着物质循环过程,环境中的一些有毒物质会出现生物富集现象,即沿着食物链,营养级越高,富集物浓度越高。

3.如图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碳循环的关系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对物质循环起关键作用的生态系统的成分是[  ]和[  ]。

(2)图中的①③⑤表示的生理过程分别是:

①,③,⑤。

(3)c生物处于第营养级,若要使c增加200kg,至少需要消耗akg。

答案 

(1)a 生产者 d 分解者 

(2)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分解作用 (3)三 5000

解析 据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原理可知,a为生产者,①是光合作用;b是初级消费者;c为次级消费者,②③④为呼吸作用;d为分解者,⑤为分解作用。

按照能量逐级递减的原则,若使c增加200kg至少需要a的量为200×5×5=5000kg。

一题多变

分析上题简图,不能得到的结论是(  )

A.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着食物链(网)流动

B.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返

C.能量2、3、4、5的总和便是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

D.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CO2的形式进行的

答案 C

方法链接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关系分析

(1)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相伴而行,但能量在传递过程中由光能→化学能→热能,而物质在循环中,由无机物(CO2)→有机物→无机物(CO2)。

(2)能量流动的终点是热能散失到无机环境中,不能循环利用。

而物质循环产生的CO2又被重新利用,所以没有终点。

三、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1.实验原理

(1)土壤中存在种类、数目繁多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为分解者。

(2)分解者的作用是将环境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其分解速度与环境中的温度、水分等生态因子相关。

2.案例设计

项目

案例1

案例2

实验假设

土壤微生物能分解落叶使之腐烂

土壤微生物能分解淀粉

实验组

对土壤高温处理

A烧杯中加入30mL土壤浸出液+淀粉糊

对照组

对土壤不做任何处理(自然状态)

B烧杯中加入30mL蒸馏水+与A等量的淀粉糊

自变量

土壤中是否含有微生物

是否加土壤浸出液

实验现象

在相同时间内实验组落叶腐烂程度小于对照组

A

A1

不变蓝

A2

产生砖红色沉淀

B

B1

变蓝

B2

不产生砖红色沉淀

结论分析

微生物对落叶有分解作用

土壤浸出液中的微生物能分解淀粉

注:

在A1、B1中加入碘液,在A2、B2中加入斐林试剂并加热。

问题探究

1.碘液与斐林试剂的检测作用是不是一样?

答案 前者检测淀粉的分解是否彻底完成,后者检测淀粉的分解是否发生。

2.探究实验中实验组、对照组如何确定?

答案 根据题意首先弄清实验研究的自变量是什么,然后找到接受自变量处理的实验结果是未知的,为实验组;未接受自变量处理的实验结果是已知的,为对照组。

4.土壤中生活着肉眼看不见的细菌、丝状真菌和呈放射状的放线菌,这些微生物的数量是极其繁多的。

某同学要探究土壤微生物对淀粉是否有分解作用,设计了以下实验。

请你帮助完成有关问题。

(1)作出假设:

土壤微生物对淀粉有分解作用。

(2)实验用具及药品:

烧杯、纱布、玻璃棒、试管、酒精灯、水、蒸馏水、碘液、斐林试剂,淀粉糊等。

(3)实验步骤:

①将取自农田、林地或花盆等处的土壤放入里面垫有厚纱布的烧杯中,加水搅拌,然后将纱布连同土壤一起取出。

将留在烧杯中的土壤浸出液静置一段时间备用。

②另取两只烧杯,编号A和B,

③在室温(20℃左右)下放置7d,分别取A、B烧杯中的溶液20mL,各放入两支试管中,分别编号为A1、A2、B1、B2。

④在A1、B1试管中加入;在A2、B2试管中加入,并进行水浴加热。

⑤观察试管中溶液的颜色变化,记录实验结果。

(4)实验现象:

①如果支持所作的假设,则实验现象是。

②如果不支持所作的假设,则实验现象是。

答案 (3)②放入等量淀粉糊,在A烧杯中加入30mL土壤浸出液,B烧杯中加入30mL蒸馏水 ④碘液 斐林试剂 (4)①与B1、B2相比,A1无蓝色出现,A2出现砖红色沉淀 ②A1、A2的颜色分别与B1、B2相同,A1出现蓝色,A2无砖红色沉淀

解析 题目未要求确定某种微生物,而是将土壤微生物作为整体予以研究。

总体思路:

本题为探究性实验,要先作出“是”或“否”的假设;据所给药品可知,碘液是检验淀粉的,斐林试剂是检验还原糖的(即淀粉水解产物);据实验步骤(3)②,可知实验分为A、B对照;所以综合起来讲,围绕假设通过A、B的显色情况作出结论。

一题多变

另一位同学要探究土壤微生物能否分解农药,并尽快得出实验结论,用“敌草隆”(一种除草剂)进行实验:

取等量砂土分装于相同的两个容器中,a组高压灭菌,b组不灭菌。

下列有关事项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向a、b中喷入等量的“敌草隆”,再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