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厂安全操作规程汇编.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764143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1.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力厂安全操作规程汇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动力厂安全操作规程汇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动力厂安全操作规程汇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动力厂安全操作规程汇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动力厂安全操作规程汇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动力厂安全操作规程汇编.docx

《动力厂安全操作规程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力厂安全操作规程汇编.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动力厂安全操作规程汇编.docx

动力厂安全操作规程汇编

更改状态一览表

版本号

更改次数

更改理由

更改人

审核人

批准人

实施时间

 

1目的:

为了规范职工安全作业行为,真正的落实安全操作规程的会讲、会背、会用,杜绝违章作业,进一步提升员工的安全操作水平,根据岗位要求制定文件化的安全操作规程汇编。

2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动力厂范围内各生产车间。

3相关文件: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

《动力厂安全生产责任制》

4职责:

4.1安全科负责协助安全厂长对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进行审核。

4.2各车间主任负责本车间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的制定。

4.3各岗位人员按安全操作规程规定操作。

5管理内容和要求

5.1制氧车间安全操作规程

5.1.13800制氧空分工安全操作规程

5.1.1.1熟悉本岗位设备性能,严格执行安全操作、维护规程。

5.1.1.2设备的安全联锁装置必须灵敏可靠,各种仪表必须准确齐全。

5.1.1.3开关阀门时要站在侧面,用力不要过猛。

5.1.1.4排放低温液体时,应穿戴好保护用品,严禁穿凉鞋,以防冻伤,排放液体时要有人监护。

5.1.1.5制氧厂房内严禁吸烟和动用明火,棉丝、破布及易燃物不得随地乱扔,更不准存放易燃品。

5.1.1.6室内通风良好,含氧量要在19.5-23%,厂房内需动火时,必须按动火安全技术规程执行。

5.1.1.7随时注意并严格控制液氧中爆炸物的含量,定期分析,碳氢化合物含量超过100×10-6时排放液氧,乙炔含量超过0.1×10-6时应按规程排放部分液氧,当排放无效并大于1×10-6时,应申请调度停车加热。

5.1.1.8手动氧气阀门时,应先将阀门两端的压力调至平衡,只有在阀门前后压差小于0.3MPa时,才允许操作,开关要缓慢,确认好阀门开关方向。

5.1.1.9进入工作岗位,必须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

5.1.1.10进入噪声大于等于75分贝区域时戴好耳塞。

5.1.23800制氧空压机工安全操作规程

5.1.2.1熟悉本岗位的设备性能,严格执行安全操作维护规程。

5.1.2.2联锁装置必须灵敏可靠,各种仪表必须准确齐全。

5.1.2.3开关阀门要站在侧面,用力不要过猛。

5.1.2.4制氧厂房内严禁吸烟和动用明火,棉丝、破布及易燃物不随意乱扔,更不准存放易燃易爆物品。

5.1.2.5室内通风良好,含氧量要在19.5-23%,厂房内需动火时,必须按动火安全技术规程执行。

5.1.2.6空压机开车启动时,由班长指挥,谁盘车谁启动开车,禁止他人按键启动。

5.1.2.7进入工作岗位,必须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

5.1.2.8进入噪声大于等于75分贝区域时戴好耳塞。

5.1.33800制氧氧(氮)压机工安全操作规程

5.1.3.1熟悉本岗位的设备性能,严格执行安全操作维护规程。

5.1.3.2进入工作岗位,必须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

5.1.3.3设备的安全联锁装置必须灵敏可靠,各种仪表必须准确齐全。

5.1.3.4开关阀门要站在侧面,用力不要过猛。

5.1.3.5制氧厂房内严禁吸烟和动用明火,棉丝、破布及易燃物不随意乱扔,更不准存放易燃易爆物品。

5.1.3.6室内通风良好,含氧量要在19.5-23%,厂房内需动火时,必须按动火安全技术规程执行。

5.1.3.7手动氧气阀门时,应先将阀门两端的压力调至平衡,只有在阀门前后压差小于0.3MPa时才允许操作,开关要缓慢,确认好开关方向。

5.1.3.8氮压机附近通风要良好,防止氮气泄露,避免氮气窒息。

5.1.3.9做好巡回检查,定期限检查各级排气压力温度、油压油温、水压水温、电机温度等。

5.1.3.10ZW—60/30氧(氮)压缩机出现活塞杆带油中心偏移密封有明显漏气、响声等异常情况时,需停车检查处理运转中的氧压机,视情况每班用美沙克灵擦拭活塞杆1—2次。

5.1.3.11氧(氮)压缩机启动前,必须用美沙克灵清除气缸侧填料压盖及周围的油污。

5.1.3.12氧(氮)压缩机开车启动时,由班长指挥,谁盘车谁启动开车,禁止他人按键启动。

5.1.3.13进入噪声大于等于75分贝区域时戴好耳塞。

5.1.43800制氧循环水泵工安全操作规程

5.1.4.1室内严禁吸烟及存放易燃易爆物品。

5.1.4.2熟知室内设备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5.1.4.3认真做好巡回检查,注意监测水泵轴承、电机温度、水池水位、水泵出口压力,1#机组保持在0.55MPa左右,电机电流不得大于359A;2#机组保持在0.45MPa左右,电机电流不得大于297A.

5.1.4.4停止水泵运转后,关闭出口阀门,防止水泵倒转。

5.1.4.5上岗前要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

5.1.4.6进入噪声大于等于75分贝区域时戴好耳塞。

5.1.53800制氧预冷工安全操作规程

5.1.5.1熟知氮水预冷的工艺流程、设备性能及安全操作规程。

5.1.5.2注意监视水冷塔、空气冷却塔两塔液位,正常液位水冷塔为1000㎜,空气冷却塔为800㎜,空气冷却塔大于或等于1200㎜报警,大于等于1400㎜两台离心泵停车,水冷塔如果水位偏低有可能造成泵内吸入管进气,影响水冷机组运转,应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排水和补水。

5.1.5.3做好冷水机组的保养、维护,严格按正确的操作规程启、停冷水机组,严禁违章操作,出现问题及时向班长报告。

5.1.5.4随时注意水分离器底部排放阀,发现水后开大并立即报告班长。

5.1.5.5室内严禁吸烟和非工作性明火,需动火时按动火规程执行。

5.1.5.7上岗前必须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

5.1.5.7进入噪声大于等于75分贝区域时戴好耳塞。

5.1.63800制氧化验工安全操作规程

5.1.6.1进入工作岗位,必须穿戴好劳保用品。

5.1.6.2化验室内严禁吸烟,如需动火时应按动火制度执行。

5.1.6.3化验室内禁止吃东西,禁止将化验器具作为饮具和餐具使用。

5.1.6.4涉及有毒有害气体和药品分析,室内通风良好,防止窒息和毒害。

5.1.6.5浓酸稀释时,须加浓酸于水中,徐徐加入,边加边搅拌。

5.1.6.6用强酸强碱时,要戴胶皮手套,用毕要用玻璃瓶和聚乙烯瓶密封,置于安全处所。

5.1.6.7不要将盛热溶液的容器塞紧,以免冷却后产生真空,造成瓶壁破裂;开启瓶塞时要小心,以防瓶塞喷出伤人。

5.1.6.8严格执行液氧中乙炔、总碳氢化合物检测要求和控制指标。

5.1.6.9气瓶使用前要安全检查,开启阀门要站在侧面,防止高压气体泄出伤人。

5.1.6.10用电应遵守安全用电知识。

经常检查用电线路、电源开关、电气设备,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5.1.6.11进入噪声大于等于75分贝区域时戴好耳塞。

5.1.715000制氧空分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5.1.7.1认真执行岗位责任制,精心操作、熟练掌握本岗位的工艺参数、事故处理

、及危险因素。

5.1.7.2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安全、技术培训,取得特种设备操作证方可上岗。

5.1.7.3上岗前劳保穿戴齐全,进入噪声大于等于75分贝区域时戴好耳塞。

5.1.7.4开关阀门要站在侧面,用力不要过猛,严禁用金属敲击设备、管道、阀门。

5.1.7.5排放低温液体时,应穿戴好劳保用品,严禁穿凉鞋,以防冻伤,排放液体时要有人监护。

低温阀门开关必须加热化霜后方可进行。

5.1.7.6、岗位禁止吸烟、动火及存放易燃易爆物品,棉丝等清扫工具定置管理。

5.1.7.7操作人员必须按时巡检,发现异常情况时要及时汇报并查明原因,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进,情况紧急时,立即按紧急事故处理方法操作。

5.1.7.8安全联锁装置必须灵敏可靠,各种仪表必须准确齐全。

5.1.7.9随时注意并严格控制液氧中爆炸物的含量,定期分析,超过极限时应按规程排放部分液氧,当排放无效时,应申请调度停车加温。

5.1.7.10放散氧气时应通知周围严禁动火,并设专人监护。

5.1.815000制氧氮压机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5.1.8.1认真执行岗位责任制,精心操作、熟练掌握本岗位的工艺参数、事故处理

、及危险因素。

5.1.8.2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安全、技术培训,取得特种设备操作证方可上岗。

5.1.8.3上岗前劳保穿戴齐全,进入噪声大于等于75分贝区域时戴好耳塞。

5.1.8.4开关阀门要站在侧面,用力不要过猛,严禁用金属敲击设备、管道、阀门。

5.1.8.5巡检和设备清扫时,禁止接触运转部位和带电部位,保持现场卫生清洁,地面和设备严禁有油污。

5.1.8.6岗位禁止吸烟、动火及存放易燃易爆物品,棉丝等清扫工具定置管理。

5.1.8.7操作人员必须按时巡检,发现异常情况时要及时汇报并查明原因,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进,情况紧急时,立即按紧急事故处理方法操作。

5.1.8.8安全联锁装置必须灵敏可靠,各种仪表必须准确齐全。

5.1.8.9氮压机岗位附近通风要良好,防止氮气泄露窒息。

5.1.915000制氧空压机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5.1.9.1认真执行岗位责任制,精心操作、熟练掌握本岗位的工艺参数、事故处理

、及危险因素。

5.1.9.2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安全、技术培训,取得特种设备操作证方可上岗。

5.1.9.3上岗前劳保穿戴齐全,进入噪声大于等于75分贝区域时戴好耳塞。

5.1.9.4开关阀门要站在侧面,用力不要过猛,严禁用金属敲击设备、管道、阀门。

5.1.9.5巡检和设备清扫时,禁止接触运转部位和带电部位。

5.1.9.6岗位禁止吸烟、动火及存放易燃易爆物品,棉丝等清扫工具定置管理。

5.1.9.71操作人员必须按时巡检,发现异常情况时要及时汇报并查明原因,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进,情况紧急时,立即按紧急事故处理方法操作。

5.1.9.8安全联锁装置必须灵敏可靠,各种仪表必须准确齐全。

5.1.1015000制氧水泵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5.1.10.1认真执行岗位责任制,精心操作、熟练掌握本岗位的工艺参数、事故处理

、及危险因素。

5.1.10.2上岗前劳保穿戴齐全,进入噪声大于等于75分贝区域时戴好耳塞。

5.1.10.3岗位禁止吸烟、动火及存放易燃易爆物品,棉丝等清扫工具定置管理。

5.1.10.4巡检和设备清扫时,禁止接触运转部位和带电部位。

5.1.10.5开泵时要注意压力变化,严禁造成憋压现象,倒泵时紧密配合,防止水压波动。

5.1.10.6手上潮湿时,不准接触电器设备,以防触电。

5.1.10.7机器在运行时,禁止在靠背轮上接递各种物品。

5.1.10.8上塔、上池巡回检查工作时要注意防止滑入池中,必要时要有人监护,严禁单独行动、禁止闲杂人员上塔、上池。

5.1.10.9机器运转部分必须有安全护罩。

5.1.1115000制氧氧压机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5.1.11.1认真执行岗位责任制,精心操作、熟练掌握本岗位的工艺参数、事故处理

、及危险因素。

5.1.11.2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安全、技术培训,取得特种设备操作证方可上岗。

5.1.11.3上岗前劳保穿戴齐全,进入噪声大于等于75分贝区域时戴好耳塞。

5.1.11.4开关阀门要站在侧面,用力不要过猛,严禁用金属敲击设备、管道、阀门。

5.1.11.5巡检和设备清扫时,禁止接触运转部位和带电部位,保持现场卫生清洁,地面和设备严禁有油污。

5.1.11.6岗位禁止吸烟、动火及存放易燃易爆物品,棉丝等清扫工具定置管理。

5.1.11.7操作人员必须按时巡检,发现异常情况时要及时汇报并查明原因,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进,情况紧急时,立即按紧急事故处理方法操作。

5.1.11.8安全联锁装置必须灵敏可靠,各种仪表必须准确齐全。

5.1.11.9检修后必须用氮气试车,开车前必须盘车,禁止点试车。

5.1.11.10氧压机周围如需检修动火时,必须按动火安全技术规程执行。

5.1.1215000制氧预冷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5.1.12.1认真执行岗位责任制,精心操作、熟练掌握本岗位的工艺参数、事故处理

、及危险因素。

5.1.12.2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安全、技术培训,取得特种设备操作证方可上岗。

5.1.12.3上岗前劳保穿戴齐全,进入噪声大于等于75分贝区域时戴好耳塞。

5.1.12.4巡检和设备清扫时,禁止接触运转部位和带电部位,保持现场卫生清洁,地面和设备严禁有油污。

5.1.12.5注意监视水冷塔、空冷塔液位,保持正常液位,并做好水冷机组的维护、保养工作。

5.1.12.6岗位禁止吸烟、动火及存放易燃易爆物品,棉丝等清扫工具定置管理。

5.1.12.7操作人员必须按时巡检,发现异常情况时要及时汇报并查明原因,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进,情况紧急时,立即按紧急事故处理方法操作。

5.1.12.8安全联锁装置必须灵敏可靠,各种仪表必须准确齐全。

5.1.1315000制氧化验工安全操作规程

5.1.13.1进入工作岗位,必须穿戴好劳保用品,进入噪声大于等于75分贝区域时戴好耳塞。

5.1.13.2化验室内严禁吸烟,如需动火时应按动火制度执行。

5.1.13.3化验室内禁止吃东西,禁止将化验器具作为饮具和餐具使用。

5.1.13.4涉及有毒有害气体和药品分析,室内通风良好,防止窒息和毒害。

5.1.13.5浓酸稀释时,须加浓酸于水中,徐徐加入,边加边搅拌。

5.1.13.6用强酸强碱时,要戴胶皮手套,用毕要用玻璃瓶和聚乙烯瓶密封,置于安全处所。

5.1.13.7不要将盛热溶液的容器塞紧,以免冷却后产生真空,造成瓶壁破裂。

5.1.13.8室内消防设备要妥善保管,经常检查,不能失效,所有消防用具不得乱动。

5.1.13.9用电应遵守安全用电知识。

经常检查用电线路、电源开关、电气设备,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5.1.14氧气充装工安全操作规程

5.1.14.1必须持有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处下发的气瓶充装作业人员证上岗。

5.1.14.2接班时要对压力表、工具、电铃进行检查是否安全、灵敏、可靠。

5.1.14.3气瓶充装前,认真填好气瓶检验登记表,发现不合格的气瓶不许充装。

5.1.14.4气瓶充装温度在10℃时,15MPa的氧气瓶充装压力不超过14.3MPa,在20℃时不超过15.1MPa,在30℃不超过15.8MPa。

5.1.14.5检查瓶阀是否完好,气瓶与卡具连接要牢固可靠,然后打开各气瓶阀门,观察是否漏气,要注意瓶阀开启时候漏气。

5.1.14.6缓慢开启充装排的总阀门并与压缩机间联系准备充气。

5.1.14.7从充气开始随时观察压力变化情况,当压力升至5.0MPa时应检查一次瓶体温度是否正常,瓶内是否有异常音响。

5.1.14.8在检查中若发现有的气瓶不进气,手摸瓶壁无升温或漏气应及时处理。

5.1.14.9充装压力高于12.2MPa时,不得进入充装站,待总阀关闭后,方可进入充装间继续充装。

5.1.14.10向瓶内充气,速度不得大于8m/小时(标准状态气体),,充装时间不应少于30min。

在充装排压力达到充装压力10%以后,严禁插入空瓶进行充装,也不准减少每排的充装瓶数。

5.1.14.11每一排气瓶充装结束后,关闭总阀门,应稍微打开另一排总阀门,再关闭此一排总阀门并及时全开另一总阀门,气瓶充装结束后,应缓慢将每一个气瓶关好,缓慢打开回气阀,待管道压力降至1.9MPa以下时,从充装排上卸下气瓶,检验合格后,带好瓶帽、防震圈,挂好防倒链。

5.1.14.12进入噪声大于等于75分贝区域时戴好耳塞。

5.1.15充装液氧泵安全操作规程

5.1.15.1开停液氧泵由值班长统一指挥,并由空分副操负责操作。

5.1.15.2根据充装班充瓶需求,由充装班班长负责联络开停液氧泵。

5.1.15.3液氧泵开始预冷后,充装班人员必须到达充填场,监视压力并检查各阀门开关情况,坚决避免瓶压超高,液氧泵操作人员也要密切监视压力变化情况,发现异常马上降转或进行停泵操作,泵后压力不允许超过1.35MPa

5.1.15.4预冷液氧泵前必须将贮罐压力增至0.06—0.1MPa,预冷充瓶期间不能延误空分系统向贮罐放液氧。

5.1.15.5雨天,预冷(或启泵)期间,泵头及泵前保温较差的管道必须做好防雨措施,以避免带来不必要的操作和液氧的浪费,并注意泵体放空阀的冻结。

5.1.15.6高温天气启泵后,在充装前两排氧气瓶时,泵体放空阀需适当开大,在保证泵正常运转的情况下,尽量避免液氧浪费。

5.1.15.7启泵时,先接通电磁调速电机控制器电源,检查调速旋钮是否在零点,按下电机运行按钮,然后旋动转速按钮加转,最高转速不得大于700r/min(或临时规定的转速值),并将实际转速与表针指示转速认真核对。

5.1.15.8由于预冷不完全造成液氧泵运转中途不打压,应先开大泵体放空阀,若不见效果再开泵后放空阀(若泵后压力大于2.5MPa需通知充装岗位先卸压,再开泵后放空阀)。

5.1.15.9停泵时应先将泵转速指针调至零,按下电机停止按钮,切断电磁调速电机控制电源,然后关闭液氧泵进泵阀,打开泵体放空阀,卸压操作由充装班进行,打开泵后放空阀,放空阀没液时应及时关闭。

5.1.15.10在液氧泵转速较高,充瓶量比较大时,要避免空温气化器后管道大量结霜。

5.1.15.11进入噪声大于等于75分贝区域时戴好耳塞。

5.1.16氧气瓶检验安全操作规程

5.1.16.1气瓶检验间必须执行“动火安全技术规程”,且严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

5.1.16.2气瓶检查前,应对气瓶进行处理,达到下列要求方可检验。

⑴在确认气瓶内气体压力降为零后,方可卸下瓶阀。

⑵易燃气体气瓶须经置换,严禁压缩空气进行气密性试验。

5.1.16.3气瓶阀门不通时,严禁用嘴吹气疏通。

5.1.16.4修理气瓶和进行水压试验时,工具、零件、手和工作服上严禁有油脂。

5.1.16.5拆卸瓶阀时应用手摸瓶阀,若处于低温不能马上拆,以防低温冷、脆损坏瓶口。

5.1.16.6拆卸瓶阀时,拆卸人的任何部位均不得在气瓶垂直方向,且瓶阀不得朝向门、窗。

5.1.16.7气瓶进行水压试验前,内部必须彻底清理,同时进行内部检验,新制造的气瓶要逐个测定重量,并记录于检验记录上。

5.1.16.8气瓶进行水压实验时,应遵守以下各点:

⑴气瓶灌满水后,在试压前应停留一定时间,以排除瓶内残留气体。

⑵试验环境气温和试验用水温度不得低于5℃。

⑶气瓶与操作人员之间应设置可靠的防护措施。

⑷试压系统不得渗漏和存留气体。

⑸试验时,先升压至设计压力,然后卸压,反复进行数次,以排除水中气体,然后再缓慢升压,如无渗漏现象,至试验压力,在试验压力下的持续时间按新购进高压气瓶不少于一分钟,定期检验的高压气瓶1—2分钟,新购进的低压气瓶不少于3分钟,定期检验的低压气瓶不少于5分钟。

⑹用单缸试压泵进行水压试验时,活塞的起始和终止位置,均应在同一死点上。

⑺不应连续对同一气瓶重复作超压试验。

⑻试压泵上应装有2只级别不低于1.5级的压力表。

⑼气瓶称重衡器的最大刻度值应用常时重量的1.5—3.0倍,其检验期限不超过三个月。

5.1.16.9气瓶检验的其他事项,遵照国定劳动部《气瓶安全监察规程》执行。

5.2仪电车间安全操作规程

5.2.1变电站安全操作规程

5.2.1.1值班人员必须熟悉站内电气设备,不论高压设备带电与否,值班人员不得单位独移开或越过遮栏进行工作;若有必要移开遮栏时,必须有监护人在场。

5.2.1.2雷雨天,需要巡视室外高压设备时,应穿绝缘靴,并不得靠近避雷器和避雷针。

5.2.1.3倒闸操作前必须做好准备工作,明确设备的当前运行状态,严格执行“倒闸操作票制度”。

5.2.1.4在电气设备上工作必须严格执行工作票制度,工作许可制度,工作监护制度,工作间断、转移和终结制度。

5.2.1.5停送电操作:

送电时,从电源侧的开关到负荷侧的开关;停电时,先从负荷侧的开关拉起,依次到电源侧开关;停送电时,绝对不允许带负荷拉刀闸。

5.2.1.6在全部停电或部分停电的电气设备上工作,保证安全的技术措施有:

停电、验电、装设接地线、悬挂标示牌和装设遮栏等。

5.2.1.7高压设备发生接地时,室内不得接近故障点4m以内,室外不得接近故障点8m以内,进入上述范围人员必须穿绝缘靴,接触设备的外壳和架构时,应戴绝缘手套。

5.2.2试验工段安全操作规程

5.2.2.1进入工作场所,必须穿戴齐全各种劳动保护用品。

5.2.2.2进行电气试验时,不能少于两人,一人操作,一人监护。

5.2.2.3进行耐压试验的设备外壳要接地。

被试设备如不在同一地点,另一端应有专人看护,并对试验仪表接线检查无误,待人员撤离后,方可试验,试验完毕要放电。

5.2.2.4到变、配电室工作时,应与值班人员说明工作内容,带领值班人员指明被试设备,办理工作票并经双方共同验电、放电、接地后方可进行工作。

5.2.2.5用兆欧表测绝缘电阻时,应防止有人触及正在测试的线路或设备。

5.2.2.6进入两侧无隔板停电的高压柜内工作时,为防止触及其它带电体,要设专人监护,并防止电流互感器开路和电压互感器短路。

5.2.2.7试验结束后,要进行检查,并向值班人员说明情况。

5.2.2.8在各类检修、抢修工作中必须严格执行《电气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5.2.3检修工段安全操作规程

5.2.3.1进入工作场所,必须穿戴齐全各种劳动保护用品。

5.2.3.2严格遵守工作票制度、工作许可制度、工作监护制度。

5.2.3.3严格贯彻巡检制度,发现并消除事故隐患。

5.2.3.4巡视高压电气设备时,注意人与带电设备的安全距离:

10KV及以下0.7m;35KV为1m;110KV为1.5m。

5.2.3.5高压电气设备停电检修时,必须采取停电、验电、装设接地线、悬挂标示牌等技术措施。

5.2.3.6在部分进行停电的地方工作时,要对有电的地方设置明显的标志,以防误入造成触电事故。

5.2.3.7在工作时,要注意不准手拿长金属杆接近有电的设备,以免造成触电。

5.2.3.8工作人员身体不适,衣鞋潮湿禁止工作。

5.2.3.9在各类检修、抢修工作中必须严格执行《电气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5.2.4电仪工安全操作规

5.2.4.1进入工作场所,劳动保护用品必须穿戴齐全。

新人要经过安全教育,并由老工人带领,以保证人身安全

5.2.4.2在检修电气仪表设备时一般不准带电工作,作业时应二人进行,一人监护,一人工作。

及时排除电气、仪表故障,在处理联锁系统故障时,严格按照有关规程进行

5.2.4.2高度2米及以上的作业,要系好安全带。

5.2.4.4在检修10KV以上的线路时,停电后要验电、放电、接地,挂标志牌,然后进行工作。

5.2.4.5不允许带负荷接头以及截断导线,以免发生火花和触电事故。

5.2.4.6电气设备检修时,停电以后要加装接地线,先接接地端,后接导体端,拆除时顺序相反进行,全部拆除后,方能送电。

5.2.4.7在工作时,要注意不准手拿长金属杆接近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