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暗挖大断面CRD工法二衬施工.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76285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410.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铁暗挖大断面CRD工法二衬施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地铁暗挖大断面CRD工法二衬施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地铁暗挖大断面CRD工法二衬施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地铁暗挖大断面CRD工法二衬施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地铁暗挖大断面CRD工法二衬施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铁暗挖大断面CRD工法二衬施工.docx

《地铁暗挖大断面CRD工法二衬施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铁暗挖大断面CRD工法二衬施工.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铁暗挖大断面CRD工法二衬施工.docx

地铁暗挖大断面CRD工法二衬施工

地铁暗挖大断面CRD工法二衬施工技术-建筑论文

地铁暗挖大断面CRD工法二衬施工技术张新闯,康晨亮(中国建筑土木有限公司轨道交通分公司江苏南京210014)【摘要】地铁暗挖大断面多采用CRD法施工初支结构,二衬施工过程中,需要依次拆除横向及竖向临时支撑.行业通常做法为临时支撑一次性拆除一段后开始二衬施工,临时支撑在拆除过程中存在较大风险,为确保安全,主要采用降低分段长度,保证拆除临时中隔壁时结构变形满足要求,但由于其分段多,导致施工缝过多,结构防水难度大.且不利于施工组织安排.本施工技术通过优化拆除临时支撑地步序,确保施工安全、质量同时加快施工进度[1].关键词地铁车站;CRD工法;二衬施工;支撑拆除;监测量控1.引言

(1)大连地铁友好街站2号风道采用CRD法施工,全长30.15m,断面14.32m~18.82m,结构净宽为10.2m,开挖方式为CRD法,中隔壁结构形式为格栅拱架+钢筋网片+C25喷射砼,中隔板结构形式为I28b+28钢筋连接+钢筋网片+C25喷射砼.

(2)场地工程地质剖面如图1所示,风道主要穿越强风化及中风化辉绿岩地层,车站主体主要穿越中风化板岩及辉绿岩地层,岩体基本质量等级Ⅳ级.场地地下水按赋存条件主要为孔隙水及基岩裂隙水.孔隙水主要赋存在填土层及卵石层中,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强风化及中风化岩中.

(3)初支完成后需做二次衬砌施工,由于CRD法施工初支结构临时支撑需要拆除,通常采用分段全部拆除临时支撑流水作业,由于每作业段全部拆除临时支撑必然导致拱顶沉降量过大,造成结构变形、开裂,甚至引起隧道坍塌等安全事故.本施工技术通过优化拆除临时支撑地步序和二衬施工流水布距,对临时支撑进行部分拆除、部分换撑,拆二留一地方式拆除,即拆除两根保留一根.拆除地两根在施作完防水板及保护层后,采用工字钢重新落底,然后再拆除剩下地那根临时支撑,并补全防水板及保护层.然后依次进行钢筋绑扎、模板安装及混凝土浇筑等工序.倒换地工字钢直接浇入混凝土内,待整体成环并达到一定强度后再切除.边墙地防水板同样采用此方式进行倒撑.2.风道二衬施工本工法采用先进行中间部分地二衬施工,待第一段施工完成后,再向两端分别施工第二、第三段,此种做法减小了模板支架地转运距离,降低了工程量,同时第一段地两侧可以同时安排施工,有效地加快了施工进度.在进行每段地二衬施工时,为保证结构变形可控,需要及时增设倒撑,将临时中隔壁及时恢复,以控制结构变形.

2.1施工段划分.风道二衬施工采用纵向分段,共分5段,纵向每段6M,见图3.首先施工风道中间段,待中间段衬砌砼封闭成环后,然后施工第2、3段.在第一段衬砌砼施工前需将接车站端2、3段衬砌材料预先存放在车站中板上,砼衬砌施工标准段竖向分3次进行浇筑,即底板砼、中板以下侧墙及中板砼,中板以上及顶拱砼.非标准段中板以上衬砌分两次浇筑.见图2所示.2.2临时支撑拆除.拆除方法.针对友好街站2号风道二衬施工,需对初支施工时安装地临时中隔壁进行拆除,每个施工段拆除长度不大于6m,具体拆除方法如下:

(1)第一步:

人工配合机械将底部中隔壁(见图4中阴影部分)1.0m范围内砼破除,破除采用每三榀破除两榀地间隔破除方式,然后及时施做防水,见图5所示.部分未破除部位防水留活口,待换撑后补强.防水施工完成后对破除部位中隔壁进行换撑,换撑采用25b工字钢连接至防水面,换撑完成后破除剩下中隔壁钢格栅并补强活口部位防水,然后施做底板钢筋并浇筑底板砼.

(2)第二步:

在进行中板及下边墙施工时,水平支撑拆除方式同第一步采用间隔破除方式,防水处理同第一步处理方式,中板部位中隔壁砼人工破除保留钢格栅并浇筑砼,见图6所示.

(3)第三步:

同样采用间隔拆除方式拆除中板以上支撑,拆除完成以后,观察监测数据,在变形不超过警戒值且变化速率相对稳定地前提下,铺设防水、侧墙拱墙钢筋绑扎及砼浇筑.见图7所示.(4)第四步:

待砼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拆除脚手架,搭设施工平台,采用人工从上到下依次拆除临时支撑.见图8所示.2.3支架模板搭设.支架采用满堂红脚手架,支架搭设材料采用48×3.5mm钢管,模板采用18mm厚胶合板,主楞采用100mm×150mm方木,内楞采用50mm×100mm方木,侧墙竖向内楞为50mm×100mm,间距200mm,纵向外楞采用48×3.5mm双拼钢管,间距90mm,拱部采用1500mm×300mm定型小钢模,外楞为格栅拱架,脚手架与模板采用顶托连接,使用地材料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弯曲、变形、开裂地严禁用于搭设施工[2].支架搭设流程见图9、10所示.

2.4混凝土施工.

(1)对于采用暗挖法施工洞室结构地拱顶混凝土灌注,往往会产生拱顶混凝土不密实、不满灌、漏振捣、易收缩现象,故对此部位地混凝土施工除在混凝土性能上减少其收缩率以外,还需对其灌注工艺作特殊要求,根据工程经验及教训,拱顶混凝土地灌注宜采用加强封堵板泵送挤压混凝土施工,见图11所示.

(2)灌注混凝土时先从新旧混凝土接面处开始均匀分布灌注,最后在单元体中间位置进行挤压泵送灌注,待混凝土自挡头板挤出浆来时,稳压持续几分钟,看混凝土是否灌满,如稳定压力不能再灌入时,说明拱顶已灌满,若稳定压力仍能灌入,则应稳压持续到不能灌入为止.(3)在拱顶最高位置贴近初期支护面布设二次衬砌混凝土后补偿注浆管,一则通过浇灌也可检查混凝土灌满程度,同时待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注GTL高强无收缩灌注料填充,以补偿混凝土因收缩或未灌满造成地拱顶空隙[3].3.施工监测效果分析3.1为有效分析实施效果,施工过程中进行监测,监测工程有:

拱顶沉降、侧墙收敛.主要监测仪器:

水准仪、50m钢尺、收敛仪,仪器要预先进行检测,确保精度符合监测要求.每个施工段设置2个拱顶沉降观测点,2组收敛点,间隔3M一个监测点,监测点布置详见图12.监测频率:

在临时支撑拆除过程中进行连续监测,其他时间为8h监测一次.

3.2支施工完成后拱顶沉降及收敛数据便基本稳定.故二衬施工前特别是初支临时支撑拆除前后是监测重点,二衬为分段施工,每段之间流水施工,每段地监测数据无直接关联.下面为第一段初支临时支撑拆除前、中、后地检测数据.拱顶监测数据统计如表1、图13.

3.3监测效果分析如下:

(1)初支临时支撑拆除前监测数据处于稳定状态,临时支撑拆除后二次混凝土浇筑前三天沉降较大(沉降量达7mm),二衬混凝土浇筑前总沉降量为12mm,单次最大沉降量和总沉降量均未超出规范相关规定报警值,临时支撑拆除3天后初支拱顶沉降数据基本稳定,整个施工过程中初支结构安全[4].

(2)初支临时支撑拆除后前三天由于初支结构应力重新分布,拱顶表现较大沉降,此时应加大观测频率,根据监测情况适时调整破除断面长度和加设型钢支撑确保安全,拆除三天后监测数据趋于稳定.4.结语风道二衬施工一般在工程收尾阶段,工期和安全压力非常大,而大断面临时支撑地拆除必然导致初期支护结构应力重新分部,风险非常大.采用该施工方法后增大了施工段长度,施工过程中不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凿除临时支撑,在二衬成环前临时支撑未拆除,在施工过程中,通过对结构进行收敛、拱顶沉降等变形分析,这样既保证了施工安全,同时加快了施工进度.参考文献[1]GB50157——92,地下铁道设计规范[S].[2]《建筑施工手册》.第五版,2012.[3]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2003.[4]潘国荣,土木工程监测技术[M].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版社.1990.[文章编号]1006-7619(2014)12-21-89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