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生物多样性应对气候变化.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758045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76.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生物多样性应对气候变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四川省生物多样性应对气候变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四川省生物多样性应对气候变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四川省生物多样性应对气候变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四川省生物多样性应对气候变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川省生物多样性应对气候变化.docx

《四川省生物多样性应对气候变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生物多样性应对气候变化.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川省生物多样性应对气候变化.docx

四川省生物多样性应对气候变化

  

 

  

四川省生物多样性应对气候变化

 

  

 

 

 

 

 

 

 

   

 

 

 

 

 

一生物多样性应对气候变化的作用与意义

1.生物多样性应对气候变化概况

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IPCC第五次报告重点阐明更多的观测和证据证实全球气候变暖,且气候变化已对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产生不利影响。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气温升高、降水格局变化及其他气候极端事件会对生物多样性造成影响:

气候变化造成了物候期的改变,导致了物种分布范围的变化,加剧了病虫害,加快了物种的灭绝速率,使海洋酸化,引起生态系统退化等。

同时,生物多样性也能对气候变化产生反馈,例如,破坏森林会增加温室气体的排放,破坏红树林会加重海岸的侵蚀等。

[1]

2.生物多样性应对气候变化与四川生态建设乃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2]

四川省地处我国青藏高原向第二阶梯的过渡地带,生物多样性丰富,拥有除海洋之外的几乎全国所有的生态类型,拥有生物多样性存在的独特生态条件、空间,是基因、物种、生态系统和景观多样性的宝库,更是中国生物多样性的一个缩影,具有典型意义。

与此同时,四川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气候变化空间格局多元区、多样区、复杂区,气候变化与生物多样性的交叉互动影响,在四川省能得到充分体现与揭示,多样性、多格局、多空间、多形式、多利弊在四川能得到较全面的反映、呈现和应对。

在四川省开展有关生物多样性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工作,是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具体行动,在省级层面开展具有重大的示范意义,向国际社会表明四川省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积极性,有益于人类的共同行动。

同时是天然林保护工程、自然保护工程、退耕还林(草)工程、灾后生态恢复工程、草地和沙化治理工程和石漠化治理工程等的继承和发展,是对已实施的《四川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的继承、配套与开拓,利在当代,功在千秋,为全国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提供战略保障;为推进全省的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总布局、总方向、总战略做出自己独特的贡献。

四川省历史上号称“天府之国”,生态立省战略、《四川生态省建设规划》、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将生物多样性应对气候变化作为生态省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行动必将能在四川结出丰硕的成果,为生态文明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生物多样性应对气候变化大事记

1.《都江堰市生物多样性适应气候变化行动计划》启动编制

2009年,在国家环保部和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的支持下,四川省在全国率先编制了第一个省级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四川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并于2011年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实施。

2011年,在挪威政府的资助下,四川省又成为第一个制定《生物多样性应对气候变化战略与行动计划》的省份,2013年该行动计划编制完成并得到四川省政府批准实施。

为了顺利推动《四川省生物多样性应对气候变化战略与行动计划》的实施,同时争取中挪生物多样性与气候变化二期项目在四川省立项,选择一个市或者县开展生物多样性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与行动计划实施规划编制十分必要。

同时,四川省虽然是生物多样性大省,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屏障建设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在生物多样性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方面还很薄弱。

需要通过示范性项目进行正确的引导、培育和提高。

正是基于以上原因,在调研的基础上,四川省选择了都江堰市作为示范点来编制《生物多样性适应气候变化行动计划》。

选择都江堰市作为示范点主要是考虑到都江堰市人民政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代表处曾编著过《都江堰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策略与行动计划》,该行动计划描述了都江堰市生物多样性的现状,剖析了都江堰市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的问题及其根源,提出了促进都江堰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策略和行动计划,为《都江堰市生物多样性适应气候变化行动计划》的编制提供了良好的资料基础。

《都江堰市生物多样性适应气候变化行动计划》计划于2015年底编制完成,后期将争取获得都江堰市相关政府部门的批准。

该示范点行动计划编制完成将会成为首个地方性生物多样性应对气候变化战略与行动计划,为全国生物多样性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推广树立典范。

同时,也为示范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建设提供项目储备,增加国家、省及社会各界对生物多样性保护与适应气候变化投资的可能性,增加资金来源渠道及各方面的支持。

2.四川省长宁县参加2013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3]

四川省长宁县代表团应邀参加在波兰华沙联合国气候大会中心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中国角”首场边会。

长宁县委书记何文毅作为中国县级城市唯一代表在大会上作交流发言。

何文毅在发言中说,坚持“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竹产业可持续发展道路,将竹林基地建设作为最重要的生态型支柱产业,全县竹林面积达到70万亩,占森林面积的86%,成为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

确立建设国际竹生态养生名城的目标,让竹产业可持续发展成果惠及更多人民群众。

2012年,全县实现林竹产业总值26.5亿元,占GDP的29.3%,林业已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何文毅的发言引起与会各国代表和主流媒体的高度赞许和广泛关注。

中国驻波兰特命全权大使徐坚在大使馆亲切接见了何文毅,高度赞赏长宁县在发展竹产业、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推进国际竹业合作和积极参与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并鼓励长宁县通过联合国气候大会等国际舞台向全世界展示中国基层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所做的努力与贡献。

3.四川省第二次大型“湿地资源调查”结果公布[4]

四川省林业厅于2011年8月至2013年2月开展了“第二次全省湿地资源调查”。

本次调查历时3年,横跨21个市州,超过1200人参与调查。

调查结果于2014年8月正式通过媒体向外公布。

调查结果显示,全省现有湿地总面积174.78万公顷。

有可比性的25个面积大于100公顷的湖泊湿地斑块与2000年第一次调查结果相比,湿地面积共减少了617.79公顷,湖泊湿地面积年萎缩速率为0.55%。

湿地质量总体呈下降趋势。

首先是川西高原大量典型草本沼泽正转变为沼泽化草甸;高原湖泊水位下降,面积缩小。

其次是湿地水质变差,大部分河流、部分湖泊和沼泽湿地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再次,自然河流河道干涸、渠化、库塘化加剧,河流湿地生态功能部分丧失。

特别是,湿地生物多样性有所下降,野生鱼种类和数量减少,典型湿地植被减少;外来物种入侵加剧,喜旱莲子草、凤眼蓝、福寿螺、红耳龟、牛蛙等已成为全省常见的湿地入侵物种,严重排斥湿地乡土物种。

四川省湿地生态价值中湿地固氮释氧的价值最高,反映出湿地对气候的巨大调节作用,全面保护湿地对减缓气候变化具有积极意义。

从“第二次全省湿地资源调查”公布结果来看,四川省湿地保护形势依然严峻。

四川省部分湿地资源开发利用超出了生态阈值。

部分天然河流因修建水库、堤坝、电航工程等而转变为人工湿地,破坏了鱼、虾、蟹类的天然栖息与繁殖生境,导致许多珍稀湿地物种繁殖场、产卵场受到破坏。

接下来四川省将建设和完善以湿地自然保护区为主体、湿地公园和湿地保护小区并存的湿地保护体系。

同时,积极实施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以川西藏区生态建设为契机,加紧对全省功能退化的沼泽、河流、湖泊等湿地,通过生态补水、植被恢复、栖息地营造、水污染治理等措施,进行综合治理。

4.四川阿坝州试点湿地生态补偿[5]

湿地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被称为“淡水之源”、“地球之肾”,发挥着调蓄洪水、调节气候、保持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在人类生存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进一步解决湿地面临的问题、加大湿地保护力度、满足人民群众对湿地功能和良好生态环境的需求、建立湿地生态补偿制度势在必行。

四川阿坝州高原湿地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南缘,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泥炭沼泽湿地,也是长江和黄河上游地区重要的水源涵养地。

2014年根据国家关于湿地生态补偿的试点安排,若尔盖县纳入全国湿地保护奖励试点县,奖励资金达500万元,用于开展补偿试点工作。

同时,红原县列入省级财政湿地生态效益补偿政策机制试点县。

湿地生态补偿资金主要用于实施湿地保护恢复、资源管护、流域生态修复、禁牧限牧、草场沙化治理以及生态移民等工程项目,以进一步提升湿地的生态功能和水源涵养能力,妥善解决生态保护与当地群众增收的问题。

2015年,四川省林业厅下达阿坝州湿地生态效益补偿资金2500万元,用于若尔盖湿地(国际重要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周边[阿坝多美林卡国家湿地公园(试点)、红原嘎曲国家湿地公园(试点)、松潘岷江源国家湿地公园(试点)]湿地保护与恢复[6]。

三生物多样性应对气候变化在推进四川生态建设中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取得的成绩

1.制订了省级生物多样性应对气候变化战略与行动计划,并选择示范点推进

四川省在全国范围内率先编制了《四川省生物多样性应对气候变化战略与行动计划》,该计划主要针对四川省未来气候变化条件下,如何保护四川省生物多样性、如何通过保护生物多样性缓解气候变化,制定相关领域工作流程和对策。

本次共提出了33个优先行动,涉及8个领域,为应对气候变化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省级行动提供实践平台,积累经验,先行示范,是四川省生物多样性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纲领和行动指南。

同时,在全国范围内,四川省又率先选择了都江堰为示范点,启动编制县级层面首个《生物多样性适应气候变化行动计划》,促进示范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为全国生物多样性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推广树立典范,也为示范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建设提供项目储备,增加国家、省及社会各界对生物多样性保护与适应气候变化投资的可能性,增加资金来源渠道及各方面支持。

2.四川省建设完善保护体系,部分湿地正在逐步恢复

截至2014年8月,四川已指定了1处国际重要湿地,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52个、湿地公园28个,位于自然保护区和湿地公园内的湿地面积达89.9万公顷,湿地保护率由第一次调查的36.88%增加到第二次调查的53.13%。

全省湿地保护体系初步建成。

若尔盖县正利用其湿地资源打造黄河大草原生态旅游最佳目的地,其中已有湖泊面积增加了70公顷。

而四川省境内第一大天然淡水湖邛海,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旅游开发、网箱养鱼和农家乐的无序发展,近2/3的湖滨湿地遭到严重破坏。

近年来,随着对湿地进行恢复建设,邛海水域面积已从不足27平方公里增加到32平方公里。

[7]

3.生态补偿资金到位

2010年,阿坝州积极争取将湿地保护、生态移民和沙化治理编入《四川藏区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建设项目》、《青藏高原东南缘—川西北地区总体规划》和《阿坝州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重点领域建设项目十年规划》进行重点申报实施,为湿地生态补偿机制建设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生物多样性保护形势依然严峻

四川既是山地面积大省,也是一个人口大省。

不少人口分散居住于山区,依靠山区资源,尤其是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而生存与发展。

由于长期开发和过度利用,各类生态系统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破坏,物种数量降低。

近半个多世纪以来,随着本省人口的快速增长、工业化速度的不断加快,道路、水电及矿产等开发建设带来的山地生态系统破坏,物种栖息地片断化、孤岛化,以及工业化造成的水体污染、土壤污染和大气污染,使生物生存环境不断恶化,生物多样性赖以维持的基础遭受严重威胁。

此外,外来物种入侵和日益频繁的自然灾害也极大地威胁着四川省的生物多样性。

更值得关注的是日益显著的气候变化威胁。

这一影响全球的威胁不仅正在改变人类自身生产、生活和生存方式,而且给人类赖以生存的生物多样性带来难以预料的后果。

四川省地理位置特殊,易受到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人类活动叠加气候变化将严重威胁四川省生物多样性。

2.政策法律体系化建设有待完善

尽管四川省分别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以及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出台了一系列的法规政策及相关规划,但是现有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各自分开进行,相关部门和机构缺少工作联系和沟通,尚未建立起生物多样性应对气候变化的统筹机制,缺乏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对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估机制,缺乏符合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应对气候变化要求的保护地存量碳汇交易制度和受益者补偿机制,缺乏生物多样性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实施的法律保障、执法监管、政府绩效评估制度以及出现问题后的司法诉讼机制。

3.管理能力不足

全球气候变化将增加极端气候事件和灾害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对生物多样性将带来不利影响。

然而,由于气候变化以及对生物多样性影响的不确定性,认识、应对与管理的难度增加,现有管理机构、机制和管理能力已不适应新情况,不能满足气候变化大背景下的生物多样性保护需求,亟须进行制度完善和能力建设。

4.监测体系有待整合和完善

长期监测物种、栖息地和气候变化相关因子是制定生物多样性适应气候变化措施的关键。

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已经发生,但目前对这些影响的认识还较为肤浅,特别是未来生物多样性应对气候变化的工作,需要基于长时间的监测数据。

尽管目前四川省林业、环保、农业、气象、水利等部门都已经建立了针对森林、湿地、草原、环境质量、气象、水文等的各种监测系统,但已建的监测体系仅能满足各部门职责的需求,尚未形成全省生物多样性应对气候变化的统一体系,需进一步整合和完善,充分发挥其最大效益。

5.缺乏信息共享平台和机制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社会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借助先进工具采集、储存、分析、表达生物多样性保护问题与成果,强化为决策者服务的功能是发展的方向。

四川省的林业、环保、农业、气象、水利等部门已建立的监测体系之间,尚未形成起数据共享机制,也未形成信息化的数据链以及综合管理和联通模式,导致重复建设,浪费了宝贵的社会资源。

同时,还有大量的生物多样性与气候变化数据和信息零散存储在各个研究机构中,缺乏统一的标准和信息平台将这些不同来源的海量信息汇总整合到一起,形成有效的决策支持系统。

6.部门协调和公众参与亟待加强

生物多样性应对气候变化,不仅是环境保护部门或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责,还需要调动更广泛人群的参与,包括政府、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普通民众甚至国外有关企业、机构、非政府组织等,号召更多的人参与到适应气候变化的工作中来。

同时应广泛吸纳不同来源的资金,以保证适应措施的有效实施。

目前,一方面是动员不够,社会参与度不高,另一方面是统筹协调不够,多处于分散、各自为政状态,需要创新机制,拓宽渠道,广泛动员,协力推进。

7.应对气候变化的保护网络尚未形成

目前,四川省已建立的自然保护区和其他各类保护地,以及规划建设的保护优先区,大多缺乏应有的廊道连接。

而气候变化下一些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功能或保护对象将可能失效或消失,一些物种的分布区域会发生迁移,一些种群数量少、分布范围窄,对气候变化自然适应能力差的物种还可能面临灭绝的威胁。

面对这些气候变化给生物多样性带来的潜在负面影响,需要提早筹划迁移通道、庇护所等,建立具有弹性的保护网络或扩大自然保护范围来应对。

8.重要生态系统及其功能保护未得到足够重视

重要生态系统及其功能保护不仅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举措,而且是缓解和适应气候变化的重要内容。

虽然四川省已编制完成了《四川省生态功能区划》,但到目前为止尚未对四川省内重要生态系统和重要生态系统功能区进行保护规划。

9.科学研究薄弱

明确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过程和机制是制定有效适应对策和措施的重要前提。

提高生物多样性保护适应气候变化能力需要深入了解生物多样性与气候变化之间的互动关系,提高预测未来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影响的能力,并探索物种和生态系统适应气候变化的技术体系和手段。

四川省对上述各方面的研究尚不够系统和深入,缺少依据气候变化预测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策略的研究成果,制约了四川省生物多样性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科学性。

四生物多样性应对气候变化展望

1.未来中国生物多样性应对气候变化的展望

我国近期发布了《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确定了包括“森林和其他生态系统”在内的七大重点任务。

对于未来,在借鉴国外的做法基础上,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首先,在国家适应战略实施中应当充分重视生物多样性。

我国的国家适应战略实施过程需要提高决策者的认识,把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适应气候变化作为国家整体适应战略中的基础支撑措施,摆在最紧迫、最优先的位置上,优先研究制订专项战略和行动计划。

这种战略响应方案应涉及经济、贸易、农业和资源政策等诸多方面,尤其是将生物多样性价值(或其损失成本)纳入相关部门政策和法规的审查和修订中,并成立跨部门的专门机构负责。

其次,提升生态系统综合管理能力。

在自然保护区管理目标和战略中考虑适应气候变化的因素,优化布局,建立气候变化下的保护区网络,进行物种与生态系统的集成保护,在设计廊道时考虑气候变化对物种迁移的影响,以满足物种适应气候变化而迁移的需求。

在保护区以外的区域,包括人口密集的城镇地区,同样需要重视这一点。

我国目前正处于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期,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应充分学习并借鉴国际上“绿色基础设施”的理念及方法,通过科学的资源评估和生态规划,构建保证环境、社会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框架。

再次,加强科研监测与风险评估。

监测和评估生物多样性与气候变化的相互影响是科学制定气候变化适应战略的基础。

由于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与适应具有长期、复杂、滞后和难以预测等特点,为深入认识这种复杂性需融合多学科技术,并应用协同方法。

长期以来我国缺乏对生物多样性的系统监测,特别是针对气候变化影响的监测。

现有的监测工作分别隶属于环保、林业、农业等不同政府部门以及中国科学院等科研机构,现有中国生物多样性信息系统、中国森林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物种植被资源信息共享平台、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等多个在线信息获取平台,数据在部门、机构及地区间不能通用或得到汇总,无法从整体上反映国家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系统的状况及可持续性。

因此,亟须整合、完善国家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监测网络系统,并参考国际通行标准制定信息收集、格式兼容等方面的标准,方便不同利益相关方对数据的使用。

最后,在监测基础方面,需要对气候变化下我国生物多样性、脆弱性进行全面并且持续的评估,应包括分析生物多样性对气候变化自然适应的过程和能力,并明确传达气候变化与生物多样性丧失、生态系统服务减少和社会福祉之间的关系。

目前,我国已经开展了一些与生物多样性适应气候变化有关的自然科学领域的评估,但仍然缺乏与社会科学相联系的跨学科研究。

评估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家委员会的作用,统筹协调不同部门、机构间的工作,以进行系统的监测和评估,为建立全面、跨部门的适应战略打下基础。

2.未来四川生物多样性应对气候变化的展望

近期,在2014年通过省政府批准实施的《四川省生物多样性应对气候变化与行动计划》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适应气候变化和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双重压力影响下对生物多样性不利影响的缓解对策体系;增强生物多样性应对或者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

优先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生物多样性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与行动进入常规有序实施过程并取得明显成效。

远期,基本建立适应气候变化和缓解气候变化不利影响的健康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应对气候变化自然灾害的能力明显提高,最大限度地遏制因气候变化导致的生态系统恶化趋势;全省建立起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气候变化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体系、法规政策体系和科学高效管理体系,确保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的安全和对社会经济发展有力、可持续的支撑。

3.四川面临的挑战

(1)四川是中国典型的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带

四川省现有生物多样性集中分布于西部高原山区和盆周山地,这些地区恰恰是气候变化的敏感区、气温上升明显区,并且是自然灾害严重区,自然灾害类型多、频率高、强度大,主要有洪涝、干旱、大风、冰雹、霜冻、大雪等,对生态系统安全、物种安全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构成直接威胁。

更甚者,该区地质构造运动强烈,地质构造大断裂贯穿南北、东西乃至交叉分布,是著名的地震活动带,1900年以来发生七级以上的大地震多达9次,对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冲击大。

与此同时,滑坡、泥石流和水土流失等地质灾害分布广、灾点多、强度大、频率高,对受灾区内的生物和生物多样性常造成毁灭性破坏。

因此,四川省既是生物多样性富集区,又是气候变化敏感区和生态脆弱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任务重、难度大。

(2)四川生态与环境形势严峻,物种与生态系统安全存在较大风险

近几十年来,四川省社会经济得到空前发展,但因此也对自然生态系统造成巨大的干扰和破坏,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虽然下了很大力气进行治理,成绩也不小,但问题仍然突出,形势严峻,压力巨大,依然处于高危状态。

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四川仍将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工业强省是一个重要的战略选择,这就意味着还有更多、更大的水电站、火电厂、化工厂、冶金厂、造纸厂、水泥厂、纺织厂等污染型企业要建设,意味着还有更多的矿山、公路、铁路、城镇要建设,要占用更多的自然生态空间,要排放更多的污染物。

因此,工业四川和生态四川如何协调,双目标如何实现是一个高难度的命题,对生物多样性保护更是一个严峻挑战。

(3)气候变化已存在和潜在的挑战

四川省特别是川西高原是气候变化敏感区。

近50年来,四川已呈现气候变暖的趋势,而气候变化敏感区又与自然灾害集中区和生物多样性丰富区重合,因此,对生物多样性威胁更大。

五四川生物多样性应对气候变化的对策建议

1.建立健全相关的省级政策与法规

初步建立起与全省应对气候变化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相适应的法规和政策体系。

建立健全与国际接轨、与国家相关法规衔接、体现四川特色的生物多样性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法规及政策,完善上下之间、部门之间的无缝对接。

2.提升和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建设

完善四川省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体系,建立协调统一的管理机构和运行机制,解决分属不同部门的交叉、重叠、多头管理的问题,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

建设四川省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资金和人员保障机制,提高人才质量和工作积极性。

建立生物多样性保护防御灾害体系,完善监测预警系统,提高极端气候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

3.建立并完善生物多样性适应气候变化的监测网络体系

建立生物多样性和生态服务功能对气候变化响应的监测指标与方法,在不同类型的森林、湿地、草地和农业生态系统中设置监测站,研究制定和发布监测技术地方标准,规范和优化监测方案和技术规程。

在生物多样性丰富和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区域,对水电站、矿山、铁路公路等大型工程在建设前、建设期和运营期开展气候及生物多样性影响监测。

4.建立完善生物多样性与气候变化信息平台和信息共享机制

建立统一的信息管理标准和系统平台,汇总整理现有的不同单位和相关专家提供的信息,并按照统一的信息管理标准化、规范化,整合成统一的系统平台;制定信息共享机制与规程;建立信息共享和展示与发布制度。

5.加强国际国内生物多样性和气候变化工作的协作和交流

建立起国家与国际之间、国家各部门之间、地方各部门之间,以及国家与地方之间各个层面的联系和协调机制;在政府部门、研究机构、保护组织、资源开发利用者间建立起广泛的伙伴关系,调动国内外利益相关方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积极性。

6.建立并完善引导公众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机制

建立并逐步完善动员、引导、支持公众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有效机制;制定群众举报投诉、新闻舆论监督制度和公民监督参与制度等。

7.强化生物多样性适应气候变化的手段和措施

适当调整自然保护区的规划与布局,开辟物种迁移走廊,建设保护区群和保护网络;增强自然保护区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加强对现有保护地的管理,防止毁林,防治有害生物入侵,减少生物多样性的其他威胁;建立非保护区类型的保护地适应气候变化的技术对策。

加强濒危珍稀物种的抢救性保护,加强自然保护区和重要生态功能区保护与建设,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缓解气候变化压力,帮助其他领域适应气候变化。

8.积极推进缓解气候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天文地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