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域综合治理和开发导学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757560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46.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流域综合治理和开发导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流域综合治理和开发导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流域综合治理和开发导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流域综合治理和开发导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流域综合治理和开发导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流域综合治理和开发导学案.docx

《流域综合治理和开发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流域综合治理和开发导学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流域综合治理和开发导学案.docx

流域综合治理和开发导学案

课题

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以田纳西河流域为例

编写人

莱西一中南校

时间

20XX年8月23日

课标

要求

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学法

指导

自主探究、合作探究

自学预习区

内容

建议

一、治理前的田纳西河流域

(一)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

1.田纳西河发源于美国山脉的西坡,是密西西比河支流——的支流。

2.田纳西河流域的上游地区为高低起伏的,中游地区为,下游地区为冲积平原。

田纳西河落差较大,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和、资源。

3.田纳西河水汽主要来自   和   ,海洋给当地带来了丰沛的降水。

和早春常发生大范围的持续降雨。

4.田纳西河河水流量季节变化大,河流主汛期是月到次年月中旬。

5.该流域内还蕴藏着丰富的、、等矿产资源。

(二)流域的早期开发及其后果

18世纪下半叶就有较发达农业,盛产棉花、马铃薯和蔬菜。

但人口较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不大。

自19世纪后期,流域内人口激增,开始对流域内的资源进行大规模的掠夺式开发,带来一系列的生态环境和社会问题。

问题

产生原因

造成后果

土地退化

老棉花带,长期高强度种植棉花,对地力消耗较大。

老棉花带衰落

植被破坏

扩大耕地面积;炼铜用木炭;矿山开采

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恶化

环境污染

炼铜排放高浓度的SO2,形成酸雨。

污染土壤、水体,许多生物消失绝迹

长期的,加上和经常性的,田纳西河严重,土地大面积荒芜,农业生产条件相当恶劣。

田纳西河的开发利用也仅限于。

到20世纪30年代初,这里已经沦为美国东部最为贫困和落后的地区之一。

自学检测区

内容

自我评价

1.下列水系图中,反映地势低平的是

 

流域的开发以河流的利用与治理为核心,结合流域的具体特征,对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和利用。

据此完成2~4题。

2.田纳西流域管理局主要负责田纳西河流域的统一开发和管理。

它所确定的流域开发的核心是

A.河流的梯级开发B.流域的综合开发

C.流域生态环境的恢复的治理D.防洪、航运、发电、旅游等

3.田纳西流域管理局在流域过程中,合理利用土地的主要措施是

①留出土地用于生态恢复和建立自然保护区②调整农、林、牧业结构

③恢复治理采矿区的土地生态④建立公园、野生动物管理区、风景区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4.下列措施中,不能提高水质的是

A.建设抽水储能电站B.防治水污染

C.保护水源涵养林D.改善库区生态环境

5.田纳西河流域工业走廊的形成,主要是因为

A.修大坝,使通航条件大为改善

B.旅游业带来经济收入

C.大规模的水电开发,促进了高耗能工业的发展

D.防治污染,提高田纳西河的水质

读“田纳西河流域位置示意图”和“诺克斯维尔市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回答6~7题。

6.下列有关田纳西河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美国的中部地区

B.上游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

C.流域内气候类型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D.降水季节变化大,12月至次年4月降水较多

7.下列有关田纳西河流域经济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防洪是流域治理的核心

B.拥有全美最大的水电、火电、核电相结合的电力系统

C.工业以高能耗的机电、塑胶等工业为骨干

D.农业以发展温室蔬菜生产为主

8.有关对田纳西河流域的治理措施中,不利于提高水质的是()

A.建设抽水蓄能电站B.防治水污染

C.保护水源涵养林D.改善库区生态环境

9.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因地制宜的利用土地资源,下列说法中不符合当地实际的是()

A.坡地多的地方以种植果树、蔬菜为主

B.平原集中种植玉米、棉花、大豆等

C.电厂附近,利用余热,发展温室蔬菜生产

D.由于大力发展种植业,近年来产值已超过畜牧业

以橡树岭国家实验室(位于田纳西州)和田纳西大学为基地的田纳西技术走廊是美国的一个高技术中心。

总部设在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TVA),美国投放到日本广岛、长崎的原子弹就是在此研制的。

回答10~11题。

10.19世纪后期对田纳西河流域的开发造成的后果叙述错误的是()

A.长期的棉花种植,造成土地退化

B.由于人口较少,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不大

C.矿山开采,植被破坏,造成大面积水土流失

D.炼铜工业的发展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11.田纳西河两岸能够形成一条“工业走廊”,主要得益于()

A.丰富的矿产资源B.旅游业的带动作用

C.便利的航运条件D.全国最大的电力供应基地

12.由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经验得到的启示是()

①我国也设置了与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一样的独立机构

②我国江河众多,水力、水电开发利用程度比较高 

③我国许多水利工程没有从整个流域综合开发的角度去考虑,给进一步实现流域多目标开发和促进流域

经济综合发展造成了障碍 

④对田纳西河流域开发治理的部分经验我们可以直接借鉴

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

13、下面是澳大利亚东北部地区开发利用示意图,读图并回答:

(1)比较B、E两地的气温曲线与降水柱状图分析判断两地气候类型:

B________________气候,

E_________________气候。

(2)B处修建水库是因为这里处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多__________雨。

(3)C处水库的水源来自__________,因为C地处于_____________________。

(4)C处水库的主要作用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D处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供应城市和乡村__________。

14、我国南方某河流流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该流域的资源特征,其中上游应发展___________工业,其区位优势是什么?

 

(2)近年来,该河流三角洲地区能源日益紧张,请指出解决该问题的对策和措施。

 

(3)该流域在工业发展方面容易造成哪些环境问题?

 

I

课题

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以田纳西河流域为例

学校

莱西一中南校

授课人

编写人

王晓利

审核人

吴松强

时间

20XX年8月23日

课标

要求

以某流域为例,分析该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了解该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以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学习

目标

1.阅读田纳西河流域的地图和文本资料,分析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

2.阅读文本资料,知道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和利用的过程。

重点

难点

流域开发的基本内容和综合治理的措施;流域开发建设和综合治理的一般方法。

学法

指导

自主探究

启、导、练

课堂探究区

内容

提示

导入新课——回归生活,联系实际,创设意境,启动思维

探究活动1“1972年以来,黄河下游已有21年断流,断流的时间和断流河段的长度逐年增加。

70年代平均断流河段的长度是242千米,90年代增加到400多千米。

90年代以前,一年之内断流的月份不超过3个月。

进入90年代,一年内断流最多达227天。

据统计,1992~1996年因断流和供水不足造成的经济损失达268亿元。

1、从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两方面,分析近年来黄河发生断流现象的主要原因。

 

2、河除了断流以外,还存在哪几方面的严重问题?

 

3、合治理黄河,需要采取哪些有效措施?

 

新授内容——合作探究,互动撞击,开拓思路,探寻真知

探究活动2

河流的概况

1、流域和水系:

右图为水系和流域示意图

分水岭:

相邻两条河流之间的山岭或河间高地。

分水岭最高点的连线,称为分水线或分水界。

流域(供水区):

分水岭以内的集水区域,就是这条河流的流域。

供给河流地表水源的地面集水区和地下水源的地下集水区的总称;一般指地面集水区。

水系(河系):

指河流干流、支流和流域内的湖泊、沼泽或地下暗河,彼此连接组成的庞大系统。

支流:

注入干流;二级支流——注入一级支流;三级支流——注入二级支流。

2、流域划分:

外流区域:

直接或间接流入海洋的河流,叫外流河。

供给外流河河水的区域,叫外流区域。

内流区域:

不流入海洋,而是流入内陆湖泊或者中途消失的河流,叫内流河。

供给内流河河水的区域,叫内流区域。

3、河流特征:

1)水系特征:

河流的流程、流向、水系归属、河道(河谷宽窄、河床深浅、河流弯曲系数等)、河网密度(支流多少、河湖关系)、流域面积、水系排列形式、水力资源等

2)水文特征:

河流的流量、水位(汛期、枯水期、断流、干涸)、含沙量、冰情(有无结冰期、冰期长短、凌汛)

4、河流各部分与人类活动和生态环境的关系:

组成部分

重要性

保护重点

上游山地

是河流的发源地,其生态环境直接影响河流的水量和水质

应保护它的植被

河流

是流域中开发利用的主要部分

在利用过程中要注意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水质的保护

河谷平原

是人类活动比较集中的地区

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

流域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区域,是一个自然区域,又是一个经济区域。

区域内各自然要素之间、自然要素和经济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整体。

对河流进行开发利用,除要考虑河流的特点外,更要考虑流域整体性特征进行综合开发。

产业类型、布局与区域关系

区域自然要素

自然状况

区域特征

区域发展方向

地形、降水

落差大小与水量多少

水能资源丰富程度

能源工业水电开发

植被

含沙量大小

地形塑造

特色农业

地质

成矿

矿产资源类型

加工工业

一、治理前的田纳西河流域

(一)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

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决定了河流的利用方式和流域的开发方向。

 

 

探究活动3阅读课本47—48页内容,总结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

1、地形:

田纳西河流域上游地区为高低起伏的,中游为,下游为。

落差大—→蕴藏丰富的水能资源;陆路交通不便,河流航运作用突出

2、气候:

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水汽主要来自和,海洋给当地带来了丰沛的降水,季节常发生大范围的持续降水。

右图看出:

田纳西河流域在季节降水较多,季节降水相对较少。

冬季和早春常发生大范围的持续降水。

—→降水不稳。

3、水文:

由于地形起伏大,河流落差大;受气候影响,水量很不稳定,季节变化大。

河流的主汛期是月到次年月中旬。

径流量季节变化大—→容易发生洪水泛滥。

4、自然资源:

流域内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煤、石油、铁、铜、磷、锌、云母等。

矿产资源丰富成为影响流域开发的重要因素。

探究活动4

1、从农业发展角度讲,夏季是作物主要生长期,需水量较大,而冬季需水量较少。

田纳西河流域的气候条件对农业发展有什么影响?

如何利用田纳西河流域的水资源发展农业?

1、分析水力资源丰富与否从两个方面法分析:

河流水量的大小、河流落差

2、分析内河航运发达的条件-----水量和经济发达程度

发达——水量大;水量变化小;经济发展程度高

不发达——水量小;水量变化大;经济发

展程度低

(二)流域的早期开发及其后果

探究活动5

19世纪后期起,田纳西河流域内人口激增,开发利用强度加大(见下图),致使环境恶化,水旱灾害频发,生产成本不断攀升。

到20世纪30年代初,该流域人均年收入只及美国平均水平的45%。

结合材料,简要说明田纳西河流域早期开发利用对环境的影响。

 

自主与合作探究

前后联系综合分析某一区域相关地理知识,重视理论联系实际。

学习

小结

课后巩固区

内容

自我评价

一、选择题:

1、流域的自然背景决定了河流的利用方式和流域的开发方向。

田纳西河流域的地形、气候、水文、矿产等状况,决定了其综合开发利用的方式。

据此回答1~3题。

1.下列河流及其开发方向组合,正确的是(  )

A.发源地——保护植被生态

B.河流——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

C.河谷平原——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水质保护

D.河口——矿产资源开发和港口建设

2.有关田纳西河流域气候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田纳西河流域属于亚热带地区地中海气候

B.田纳西河流域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C.田纳西河流域的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

D.田纳西河流域属于亚热带地区,气候温暖湿润

3.田纳西河流域矿产资源丰富。

下列资源不属于田纳西河流域矿产资源的是(  )

A.煤炭、锌    B.铁、铜    C.磷、云母   D.铝土、水能

读田纳西河流域位置示意图,回答4~6题。

4.下列有关田纳西河流域经济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防洪是流域治理的核心

B.拥有全美最大的水电、火电、核电相结合的电力系统

C.工业以高能耗的机电、塑胶等工业为骨干

D.农业以发展温室蔬菜生产为主

5.关于田纳西河流域开发历史进程的叙述,合理的是(  )

A.18世纪下半叶,成为较发达的棉花、马铃薯、蔬菜产区

B.18世纪末,大规模的掠夺式开发带来生态和社会问题

C.19世纪30年代初,成为全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

D.19世纪40年代,开始综合开发和治理

6.田纳西河流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成因组合,不正确的是(  )

A.长期高强度的棉花种植——土地退化

B.矿产开采冶炼、扩大耕地面积——植被破坏、水土流失

C.炼铜企业大量排放含硫气体——酸雨污染

D.氟氯烃化合物的大量使用——臭氧层空洞

7.在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中,发电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田纳西河流域内水力资源丰富,在综合开发中,为保护环境只进行了水电站的建设,未开发其他电力

B.在流域开发中共建成30座水电站,并大规模发展火电和核电,使其成为仅次于五大湖地区的电力供应基地

C.廉价而可靠的电力供应,促进了流域内高新技术工业的发展,使其成为美国新兴的高新技术工业区

D.廉价而可靠的电力供应,促进了流域内高耗能工业的发展,在田纳西河两岸形成一条“工业走廊”

8.对田纳西河流域位置的正确叙述是(  )

A.地处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注入五大湖

B.地处美国东南部,是俄亥俄河的支流

C.地处美国西北部,是美国国土的腹心位置

D.地处美国西南部,是密西西比河支流

9、(2011·山东模拟)下图为某国局部地形图及图中N地的气候资料,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M河流域的地形特征是____________。

(2)M河的主汛期出现在___________季节,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

(3)根据以上分析,M河流域多发的气象灾害是_____________灾害,治理此灾害可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4)图示地区成为该国炼铝和化学等工业密集区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课后反思区

答案:

自学检测:

1-5DBBAA6-12DBADBDC

13、

(1)热带雨林热带草原

(2)大分水岭东北部迎风坡地形(3)B大分水岭的背风坡,降水少,

(4)①E处是热带草原气候,分布大面积草原,冬季气候干燥,B处的水通过输水洞引

14、①有色金属冶炼 ②廉价水运廉价水电有色金属原料丰富

(2)开源:

西电东送和建立核电站;节流:

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低能耗的高科技产业和服务业;提高能源利用率(3)酸雨、水体污染等

探究活动4

1、从诺克斯维尔市气温降水柱状图看,田纳西河流域水热条件的匹配并不佳。

冬末春初多阴雨,光照少,不利于作物的播种和生长;而在作物生长的旺季—

—夏季,正是需水量最大的季节,而该季节降水不足,极易形成旱灾,影响作物的生长和成熟。

解决的措施就是发展农田灌溉。

田纳西河水量圈套,能够为农田灌溉提供充足稳定的水源。

探究活动5

扩大种植面积、开矿乱开滥采、用木炭炼铜导致森林砍伐、植被破坏,造成水土流失(加重);高强度利用耕地导致土地退化;大量排出含SO2的废气,不仅污染大气,还会形成酸雨污染土壤和水体,影响生物生长。

课后检测

1、【答案】 A【解析】 联系流域不同部分开发方向不同,发源地影响河流水量和水质,应保护植被生态;河流是开发的主体,应合理分配水源、保护水质;河谷平原是人类活动集中地,应保护生态环境;河口主要是港口建设。

2.【答案】 D【解析】 田纳西河位于美国东南部,属于亚热带地区,气候温暖湿润,降水丰富,年平均降水量在1300毫米左右,冬末春初多降水,夏秋季降水相对较少,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而不是地中海气候。

(地中海气候分布于同纬度大陆西岸,夏季炎热干燥,而田纳西河流域夏秋降水虽少但不能称之为炎热干燥。

3.【答案】 D【解析】 田纳西河流域有丰富的煤、铁、铜、磷、锌、云母等矿产,没有铝土矿,水能资源不属于矿产资源。

4.【答案】 B

【解析】 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的核心是梯级开发,大力发展水电、火电和核电成为全国最大电力供应基地,促进了流域内炼铝、化学等高耗能工业的发展。

农业以种植棉花、马铃薯和蔬菜为主。

5.【答案】 A

【解析】 田纳西河流域开发历史进程及环境发展状况是:

18世纪下半叶,成为重要的农业区,19世纪后期,大规模的掠夺式开发带来生态和发展问题,20世纪30年代初,成为最贫困的地区之一,20世纪40年代,开始进行综合开发和治理。

6.【答案】 D

【解析】 长期高强度的棉花种植导致土地退化;矿产开采冶炼、扩大耕地面积导致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炼铜企业大量排放含硫气体导致酸雨污染,属于田纳西河流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成因;氟氯烃化合物大量使用导致臭氧层空洞与田纳西河流域无关。

7【答案】 D【解析】 田纳西河流域水力资源丰富,在水电开发中,共建成30座水电站,并充分利用流域的水和煤炭等资源,大规模发展火电和核电,使田纳西河流域成为美国最大的电力供应基地;廉价而可靠的电力供应,促进了流域内炼铝、化学等高耗能工业的发展,在田纳西河两岸形成一条“工业走廊”,而高新技术工业并非依赖于廉价电力,且田纳西河流域并非是美国的高新技术工业区。

8.【答案】 B【解析】 田纳西河位于美国东南部,是密西西比河支流俄亥俄河的一条流程最长、水量最大的分支,发源于阿巴拉契亚山的西坡,在肯塔基市附近注入俄亥俄河,同时从几何位置上来看,田纳西河流域也并不位于美国国土的中心位置。

故本题答案为B。

9、【答案】 

(1)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形起伏大。

(2)冬春 受地形影响,位于迎风坡,冬春季降水较多

(3)洪涝 植树造林、修建水利工程。

(4)水能资源丰富、煤炭资源丰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