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卫生学考试重点总结.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748239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138.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卫生学考试重点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环境卫生学考试重点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环境卫生学考试重点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环境卫生学考试重点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环境卫生学考试重点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环境卫生学考试重点总结.docx

《环境卫生学考试重点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卫生学考试重点总结.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环境卫生学考试重点总结.docx

环境卫生学考试重点总结

环境卫生学之绝迹重生版

——byDr.Tree,Linsanity,SwimmingDomino

第一章绪论

环境卫生学(environmentalhealth/hygiene):

是研究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揭示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的发生、发展规律,为充分利用环境有益因素和控制环境有害因素提出卫生要求和预防对策,增进人体健康,提高整体人群健康水平的科学。

环境卫生学以人类及其周围的环境为研究对象(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

自然环境(naturalenvironment):

围绕在人类周围的自然因素(大气圈、水圈、土壤岩石圈和生物圈)。

生活环境(livingenvironment):

是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的各种自然的和人工的环境条件,如居住、工作、娱乐和社会活动环境。

环境(environment):

是指围绕人群的空间及其中能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因素的总体,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庞大系统,由多种环境介质和环境因素组成。

环境介质(environmentalmedia/matrices):

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环境条件,通常以气态、液态和固态三种物质形态而存在,能够容纳和运载各种环境因素;指大气、水、土壤(岩石)以及包括人体在内的所有生物体。

环境因素(environmentalfactors):

是被介质容纳和转运的成分或介质中各种无机和有机的组成成分。

分类:

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

环境介质的特点:

环境介质的三种物质形态往往不完全以单一介质形式存在;环境介质的三种物质形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环境介质的运动可携带环境污染物向远方扩散;环境介质还能维持自身的稳定状态。

人与环境的辩证关系(*):

①人与环境在物质上的统一性;②机体对环境的适应性;③机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④环境因素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双重性;

一次污染物(primarypollutant)指由污染源直接排入环境未发生变化的污染物。

二次污染物(secondarypollutant)指某些一次污染物进入环境后在物理、化学或生物学作用下或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而形成与原来污染物的理化性质和毒性完全不同的新的污染物。

原生环境(primaryenvironment):

指天然形成的未受或少受人为因素影响的环境,其中存在大量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因素,如清洁并含有正常化学成分的空气、水、土壤,充足的阳光和适宜的小气候,秀丽的风光等。

也有不利因素如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次生环境(secondaryenvironment):

指受人为活动影响形成的环境。

环境问题(environmentalproblems):

由自然力或人力引起生态平衡破坏,最后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切客观存在问题。

内分泌干扰物(endocrinedisruptor):

某些对于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和调节和调节发育过程的体内天然激素的生成,释放,转运,代谢,结合,效应造成严重的影响。

全球性环境问题:

(1)全球气候变暖

(2)臭氧层破坏(3)酸雨(4)生物多样性锐减

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

是指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如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有规律地结合所构成的稳定生态综合体。

它由生物的遗传(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部分组成。

环境卫生学的研究内容:

环境与健康关系的基础理论研究;环境因素与健康关系的确认性研究;创建和引进适宜于环境卫生学研究的新技术和新方法;研究环境卫生监督体系的理论依据。

第二章环境与健康的关系

大气圈、水圈、土壤岩石圈和生物圈共同组成了人类的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socialenvironment):

由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因素构成。

生态环境(ecologicalenvironment):

是指生物及其生存繁衍的各种自然因素、条件的总和,是与人类生存和发展有关的生态系统所组成的自然环境。

生态系统(ecosystem):

是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由生物群落及其环境组成,借助于各种功能流(物质流、能量流、物种流和信息流)所联结的稳态系统。

特征:

整体性开放性自调性可持续性组成:

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物质

生态系统服务(ecosystemservice):

由自然系统的生境、物种、生物学状态和生态过程所生产的物质及其所维持的良好生活环境对人类的服务性能。

如供给服务、调节服务、文化服务以及支持服务。

生态系统健康(ecosystemhealth):

根据人类健康的隐喻来建立良好生态的目标。

通常把具有活力、结构稳定和自调节能力的生态系统看做是健康的生态系统。

食物链(foodchain):

生态系统中不同营养级的生物逐级被吞食以满足生存需要而建立起的链锁关系。

生物放大作用(biomagnification):

污染物随着食物链的逐级传递而使高位营养级生物体内污染物浓度增高。

多氯联苯、甲基汞、放射性污染、DDT、六六六、除草剂、橙剂等有明显的生物放大作用。

导致的疾病如:

水俣病、痛痛病。

生物富集作用(bioenrichment):

生物从环境中摄入浓度极低的重金属元素或难降解的化合物,在体内逐渐累积起来,使生物体内该元素或化合物的浓度大大超过环境中的浓度,这种现象称之。

“hormesis”效应:

即某些物质在低剂量时对生物系统具有刺激(有益)作用,而在高剂量时具有抑制作用。

如较大量地长期饮酒可增加食管癌、肝癌和肝硬化的危险性,而少量饮酒可减少冠心病和脑卒中的发生。

低剂量的三氧化二砷可以治疗白血病,而稍高剂量则可以导致健康危害甚至死亡。

环境因素变化有两种转归:

①得到环境自净,逐渐恢复到污染前的状态;②增加人群暴露的机会、增强环境因素对人体的有害性。

环境物质在环境介质中的迁移:

①单一介质内的迁移;②不同介质间的迁移;③生物性迁移。

环境化学物在环境介质中的转化:

①化学转化;②生物转化。

环境介质中的迁移和转化对环境因素暴露的影响:

①扩大暴露范围;②增加暴露途径;③改变污染物性质和毒性;④影响暴露剂量。

暴露途径—通过以下方式影响有害效应的产生:

①影响总暴露量②影响吸收率③改变作用靶

剂量-反应关系(dose-responserelationship):

随着暴露剂量的改变,产生某种反应(定量或定性反应)的数量而随之改变的相互关系。

分无阈值化合物和阈值化合物。

①无阈值化合物:

是指在大于零的剂量暴露下,均可能发生有害效应的化合物,又称为零阈值化合物。

其剂量-反应曲线的延长线通过坐标的原点,为直线型,认为这类化合物无安全剂量。

主要为遗传毒性致癌物。

②有阈值化合物(thresholdcompound):

仅在达到或大于某剂量(阈剂量)才产生其效应,低于其阈剂量则不产生其效应的物质属于单阈值化合物,其剂量-反应曲线多呈S形或抛物线形。

有两个阈值的化合物呈U形。

③制订卫生标准时,单阈值化合物应低于阈剂量,双阈值化合物应考虑适宜浓度范围。

暴露时间:

暴露时间越长,蓄积浓度越高;物半减期越长,相对短时间蓄积量高。

生物半减期(biologicalhalf-life,T1/2):

化合物在体内含量减少一半所需时间。

功能蓄积(functionalaccumulation):

有些环境污染物,进入机体后,能较快地被分解并以多种形态迅速排出体外。

多次重复暴露或长期暴露后,不在机体内蓄积。

但在靶组织或靶器官产生的有害效应可逐渐累积,最终造成器官或组织的病理损害,这称为功能蓄积。

化学物的联合毒性作用(joint/combinedtoxiceffect):

凡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化学物同时或短期内先后作用于机体所产生的综合毒性作用。

环境多因素暴露与联合作用:

相加作用additive;独立作用independent;协同作用synergistic;增强作用potentiation;拮抗作用antagonism。

健康效应:

是在某一环境暴露水平条件下,人体(群)接受有害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的健康状况的损害。

健康效应谱(spectrumofhealtheffect):

指不同级别的效应在人群中的分布。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量变到质变的连续过程。

有冰山现象之称。

健康效应谱从下到上为:

生理负荷增加、生理代偿性变化、生理反应异常、患病、死亡。

易感人群(敏感人群):

对环境有害因素反应更为敏感和强烈的人群。

影响人群易感性的因素:

①非遗传因素:

年龄、健康状况、营养状况、个人行为(吸烟、饮酒、饮食嗜好、运动)。

②遗传因素:

性别、种族、遗传缺陷。

环境应答基因(environmentalresponsegene):

对环境因素的作用产生应答反应有关的基因,环境应答基因的多态性是造成人群易感性差异的重要原因。

自然环境对健康不理的和有害的因素包括物理性,化学性和生物性因素。

自然环境物理因素与健康:

地质灾害(地震火山);气象灾害(台风暴雨干旱冰雹);极端天气(高温寒冷);高原特殊天气。

热浪:

一般以日最高气温≥35℃作为高温天气,持续多日35℃以上的高温天气称之。

寒潮:

凡使当地24h降温10℃以上或48h降温12℃以上、且最低气温降至5℃以下的强冷空气称为寒潮。

必须微量元素生物学效应:

①参与酶的构成和酶的激活,影响酶的活性;②参与某些蛋白质的合成,发挥特殊功能;③参与激素及其辅助因子的合成,与内分泌活动密切相关;④维持正常的生殖功能;⑤微量元素对生长发育、机体免疫功能感官功能等均有明显影响和重要作用。

生物性有毒有害物质与健康:

动物毒素,植物毒素,植物变应原。

自然疫源性疾病(naturalfocusdisease):

动物源性传染病(动物作为传染源的疾病)经常存在于某地区,是由于该地区具有该病的动物传染源、传播媒介及病原体在动物间传播的自然条件,当人类进入该地区时可以被感染得病,称之。

特征:

①区域性②季节性和周期性变化③受人类活动和社会行为影响

环境污染(environmentalpollution):

进入环境的污染物的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造成环境质量下降和恶化,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人体健康。

(环境污染物分物化生三类)

环境污染对人群的急、慢性危害:

①急性危害:

1.大气污染烟雾事件:

伦敦烟雾事件(SO2、烟尘);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NOx、VOCS)

2.过量排放和事故性排放引起的急性危害:

印度博帕尔农药厂毒气泄漏事件(1984年)

3.核泄漏事故的危害:

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事故(1986年)

4.生物性污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介水传染病、军团菌病。

②慢性危害:

1.非特异性影响:

免疫功能抑制(抵抗力下降,易感性增强,人群患病率、死亡率增加)

2.引起慢性疾患:

COPD

3.持续性蓄积危害:

一类是Pb、Hg、Cd、As等重金属(水俣病、痛痛病);

一类是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如有机氯农药、多氯联苯、二恶英等。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rsistentorganicpollutants,POPs):

在环境中长期残留持久存在,在生物体内持续性蓄积的有机污染物。

致癌物的分类及环境化学致癌物:

1类:

确证人类致癌物(107种):

可靠的流行病学调查证据;有剂量反应关系;有调查资料验证或动物实验证据。

2A类:

对人很可能致癌(59种):

人类致癌性证据有限;动物实验证据充分。

2B类:

对人可能致癌(267种):

人类致癌性证据有限,动物实验证据不充分;人类致癌性证据不足,动物实验证据充分。

3类:

对人致癌性尚无法分类(可疑)(508种)

4类:

对人很可能不致癌(1种)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nvironmentalendocrinedisruptors,EEDs):

是指具有类似激素作用,干扰内分泌功能,从而对机体或后代引起有害的健康效应的一类外源性物质。

致畸作用的基本特征:

(1)存在敏感期。

(2)剂量-反应关系仅在特定条件下存在。

(3)种属差异性大,存在个体差异。

(4)致畸物的胎盘转运和转化影响致畸性等。

我国环境与健康标准体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环境质量标准体系和环境卫生标准体系。

基准与标准的比较(知道区别):

基准Criterion

标准Standard

定义

根据环境中有害物质和机体之间的剂量反应关系,考虑敏感人群和暴露时间而确定的对健康不会产生直接或间接有害影响的相对安全剂量(浓度)

以保护人群健康为直接目的,对环境中有害因素提出的限量要求以及实现这些要求所规定的相应措施。

它是评价环境污染对人群健康危害的尺度。

二者的关系

标准的科学依据

基准内容的实际体现

法律效力

环境质量标准(environmentalqualitystandard):

为了保障人体健康、维护生态环境、保证资源充分利用,并考虑技术、经济条件,而对环境中有害物质和因素作出的限制性规定。

环境卫生标准(environmentalhealthstandard):

中的最高容许浓度是指环境中的化学物质在短期或终生、直接或间接作用于人体时,不会引起身体上或精神上的疾患;或者以现有的检查方法在近期或远期、当代或后代检测不到超过生理适应性反应变化的浓度限量。

环境与健康关系的研究方法:

环境流行病学,环境毒理学。

环境流行病学与环境毒理学方法的联系和应用实践。

(需结合方法学共性)

环境暴露测量:

人体接触某一有害环境因素的过程称之为暴露(exposure)。

测定人体接触某一环境有害因素的浓度或剂量称为暴露测量。

在暴露测量中,被检测的剂量有:

外剂量、内剂量、生物有效剂量。

外剂量(externaldose):

环境介质中某种环境因素的浓度或含量,根据人体接触的特征(如接触的时间、途径等),估计个体的暴露水平。

内剂量(internaldose):

机体内已吸收的污染物的量。

生物有效剂量(biologicallyeffectivedose):

生物有效剂量指经吸收、代谢活化、转运最终到达靶部位或替代性靶部位的污染物量。

健康效应测量:

对象:

如果能筛选出高危人群,可以用较小样本的特定人群来进行研究。

☆高危人群即出现某一效应的风险较大的人群,多为高暴露人群或(和)易感的人群。

生物标志(biomarker/biologicalmarker):

是生物体内发生的与发病机制有关联的关键事件的指示物,是机体由于接触各种环境因子所引起机体器官、细胞、亚细胞的生化、生理、免疫和遗传等任何可测定的改变。

分为暴露生物标志、效应生物标志、易感性生物标志。

健康危险度评价(healthriskassessment,HRA)是按一定的准则,对有害环境因素作用于特定人群的有害健康效应进行综合定性、定量评价的过程。

包括四个阶段:

危害认定(hazardidentification)(首要步骤—定性)、剂量-反应关系评价(dose-reponseassessment)(核心—定量)、暴露评定(exposureassessment)(关键)和危险度特征分析(riskcharacterization)。

第三章大气卫生

大气圈Atmosphere:

指包围在地球表面,并随地球旋转的空气层,厚度2000-3000Km以上。

按气温的垂直变化特点可将大气圈自下而上分为5层:

a对流层:

最靠近地面的一层,气象变化的主要发生层。

对人类的影响最大,关系最密切。

1)气温水平,垂直运动;2)h↑,t↓;3)重量,3/4;4)气象变化的主要发生层。

b平流层:

高约15-35km处有厚约20km的臭氧层,能吸收太阳的短波紫外线和宇宙射线。

上部:

h↑,t↑;同温层 h↑,t→

c中间层(55~85Km):

h↑,t↓d热成层(85-800KM)e散逸层(800KM以上)

大气的物理性状主要有:

太阳辐射(紫外线UV,可见光400-760,红外线760-30000)、气象条件和空气离子。

卫生学意义。

紫外线生物学作用:

UV-A(长400-320nm):

色素沉着作用、增强机体免疫力

UV-B(中320-290nm):

抗佝偻病作用、红斑作用

UV-C(短290-200nm):

杀菌作用、致癌

空气离子:

大气中带电荷的物质统称。

分轻、重离子。

新鲜的洁净空气中轻离子浓度高,污染的空气轻离子浓度低。

空气中重离子数与轻离子数之比<50时,空气较洁净。

大气污染(Airpollution):

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使得排放到大气中物质的浓度及持续时间足以对人的舒适感、健康,对设施或环境产生不利影响时,称大气污染。

来源:

天然污染natural(沙尘暴、火山爆发、森林火灾等)

人为污染anthropogenic(工农业生产(主要)—燃料的燃烧、工业生产过程的排放;交通运输;生活炉灶和采暖锅炉;其他如地面尘土,意外事故)

大气污染物的种类:

①大气污染物分类:

化学性污染物(各种有害气体、颗粒物质);物理性污染物(噪声、

电磁波、放射性物质);生物性污染物(介空气传播的病原体,植物花粉),以化学污

染物种类最多、范围最广。

②污染物在大气中的存在状态,可将其分为气态和气溶胶。

大气颗粒物(Particulatematter):

大气气溶胶体系中分散的各种微粒。

粒径是大气颗粒物最重要的性质。

空气动力学直径(Dp):

表示大气颗粒物的大小。

在气流中,如果所研究的大气颗粒物与一个有单位密度的球形颗粒物的空气动力学效应相同,则这个球形颗粒物的直径就定义为被研究大气颗粒物的Dp。

按空气动力学直径(Dp)将颗粒物分为:

总悬浮颗粒物(totalsuspendedparticulates,TSP):

粒径≤100μm颗粒物,包括液体、固体或液体与固体结合存在的,并悬浮在空气介质中的颗粒。

可吸入颗粒物(inhalableparticulates,IP;PM10):

粒径≤10μm颗粒物(飘尘,进入呼吸道)

细颗粒物/细粒子(finepartichlatematter,PM2.5):

粒径≤2.5μm颗粒物

(吸附各种有毒的有机物和重金属元素,进入细支气管和肺泡)

超细颗粒物(PM0.1):

粒径≤0.1μm颗粒物(来自汽车尾气)

污染物按形成过程分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

一次大气污染物(primaryairpollutants):

由污染源直接排入大气环境中,其物理和化学性质均未发生变化的污染物。

二次大气污染物(secondaryairpollutants):

排入大气的污染物在物理、化学等因素的作用下发生变化,或与环境中的其他物质发生反应所形成的理化性质不同于一次污染物的新的污染物,称为二次污染物。

影响大气中污染物浓度的因素

Ⅰ污染源的排放情况

排放量:

是决定污染程度最基本的因素

距污染源的距离:

至烟波着陆点的距离

排出高度:

有效排出高度=烟囱高度+烟气上升高度

排放方式:

按排放时间:

间歇排放,连续排放;按集中排放:

无组织排放,有组织排放。

Ⅱ气象因素

风和湍流:

大气湍流(atmosphericturbulence):

风速时大时小,并在主导风向的下风处上下、左右出现无规则的摆动,风的这种不规则运动称大气湍流。

有利于污染物的稀释和扩散。

温度层结:

①气温的垂直分布;②逆温的类型;③大气稳定度:

波浪形γ>γd不稳定,垂直对流,易扩散;扇形γ<γd稳定,扩散差;锥形γ=γd中性状态,对流不剧烈,可扩散但不充分γ:

大气温度垂直温度递减率:

每增加100m下降0.65°Cγd:

气块干绝垂直温度递减率,每增加100m下降0.986°C。

逆温(temperatureinversion):

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升高而上升,形成上层气温高于下层气温的现象称为逆温(γ<0)。

气压气湿降水、雨雪

热岛效应(heatisland):

城市温度高于郊区的现象,如果在地图上绘制等温图,城区的高温部就像浮在海面上的岛屿,称之热岛效应。

原因:

城市有大量热源;城市建筑物有较高热容量;城市水蒸发少,热量消耗少

大气污染物的转归

·大气的自净:

扩散和沉降(物)、发生氧化综合反应(化)、被植物吸附和吸收(生)。

·转移:

向下风侧更远的地方、向平流层、向土、水转移。

·形成二次污染和二次污染物

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对影响

Ⅰ大气污染对健康的直接危害:

一、大气污染进入人体的途径:

消化道、呼吸道、直接接触粘膜、皮肤进入机体,

二、大气污染对健康的直接危害

㈠急性危害

1烟雾事件⑴煤烟型烟雾;⑵光化学型烟雾。

2故事性排放引起的急性中毒事件

光化学烟雾(Photochemicalsmog):

由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合物(NOx)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在日光紫外线的照射下,经过一系列的光化学反应生成刺激性很强的浅蓝色烟雾。

煤烟型烟雾

光化学型烟雾

污染来源

煤和石油制品燃烧

石油制品燃烧

主要污染物

颗粒物、SO2、硫烟雾、

VOCs、NOx、O3、SO2、CO、PANs

发生季节

冬季

夏秋季

发生时间

早晨

中午或午后

气象条件

气温低、气压低、风速低、湿度高、有雾

气温高、风速低、湿度较低、天气晴朗、紫外线强烈

逆温条件

辐射逆温

下沉逆温

地理条件

河谷或盆地易发生

南北纬度60度以下地区易发生

症状

咳嗽、喉痛、胸痛、呼吸困难、班有恶心、呕吐、发绀等。

死亡原因多为支气管炎、肺炎和心脏病

眼睛红肿流泪、咽喉痛、咳嗽、喘息、呼吸困难、头痛、胸痛、疲劳感和皮肤潮红等,严重者可出现心肺功能障碍或衰竭

易感人群

老年人、婴幼儿以及心、肺疾病患者

心、肺疾病患者

㈡慢性影响(致癌、慢性中毒)1影响呼吸系统功能2降低机体免疫力

3引起变态反应4其他:

有毒元素

㈢心血管功能1短期影响2长期影响

㈣肺癌

Ⅱ大气污染对健康的间接危害

1.温室效应(greenhouseeffect):

大气中的某些气体能吸收地表发射的热辐射,使大气增温,从而对地球起到保温作用。

这些气体称温室气体如:

CO2、CH4、N2O和CFCs等。

2.臭氧层破坏:

氯氟烃

3.酸雨:

降水的PH值小于5.6就是酸雨

4.大气棕色云团(ABC):

是指区域范围的大气污染物,包括颗粒物、煤烟、硫酸盐、硝酸盐、飞灰等。

ABC的棕色就是黑炭、飞灰、土壤粒子以及二氧化氮等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和散射所致。

Ⅲ我国的大气质量标准: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

1.功能分区:

一类区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区;

二类区为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工业区和农村地区。

2.分级:

一级标准(风景区);二级标准(居民区);三级标准(工业、交通区)

1h平均浓度:

是指任何1h污染物浓度的算术平均值。

其限值:

是指任何1h内平均浓度的最高容许值。

24h平均浓度———个自然日24h平均浓度的算术平均值。

大气污染对健康影响的调查和监督

1.大气污染源的调查:

大气污染源分为点源、面源、线源三种类型。

2.大气污染状况的监测

①采样点选择:

点源监测选点:

a四周布点:

以污染源为中心,分8个方位;b扇形布点;c捉烟波采样。

②采样时间的选择

③监测指标的选择

大气卫生防护措施:

一、规划措施㈠合理安排工业布局,调整工业结构㈡完善城市绿化系统

㈢加强居住区内局部污染源的管理

二、工艺防护措施㈠改善能源结构,大力节约能耗㈡控制机动车尾气污染

㈢改进生产工艺,减少废气排放

大气卫生监督与管理:

一、预防性卫生监督㈠参与规划㈡审查图纸

二、经常性卫生监督㈠环境监测㈡健康监测㈢建立了危险品档案㈣信息与决策

第四章水体卫生

水资源的种类及其卫生学特征(主要看三种水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工作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