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第11章学校群体心理.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742062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42.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心理学第11章学校群体心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教育心理学第11章学校群体心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教育心理学第11章学校群体心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教育心理学第11章学校群体心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教育心理学第11章学校群体心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心理学第11章学校群体心理.docx

《教育心理学第11章学校群体心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心理学第11章学校群体心理.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心理学第11章学校群体心理.docx

教育心理学第11章学校群体心理

第十一章学校群体心理

第一节群体与群体规

一、群体的概述

(一)群体的概念

单独活动的个人是个体。

两个人以上,为了达到共同的目标,以一定的方式联系在一起进行活动的人群就是群体。

就群体规模来看,群体可以小到同居一室的两个人,也可以大到民族、国家。

群体一旦形成,大家就有了共同的目标并要遵守相同的群体规,这时在彼此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心理状态、心理特点和心理倾向就构成了群体心理。

学校里的班风、校风往往就是学校群体心理的表现。

(二)群体的特征

群体具有以下的特征。

1.目标与规

目标是群体进行活动的方向和目的,是使群体成员产生共趣和愿望,从而联系在一起的基础。

规是群体成员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成员在活动和认识上必须遵守这些规,保证目标得以实现。

在学校群体中,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是基本的教育目标,而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所制定的校纪校规就是属于群体规性质的东西。

2.组织与沟通

群体存在一定的组织结构。

群体有首领,有成员,成员扮演不同的角色,并构成一定的关系和信息沟通网络。

沟通是群体产生后的一个自然结果,也是群体形成的一个必要条件。

3.群体心理与群体凝聚力

任何群体都有一种反映群体目标和群体多数人价值观的心理和舆论倾向,正是这种目标和共同利益的作用,使群体各成员形成归属感和使他们结合在一起并使他们的成员区别于其他成员的凝聚力。

(三)群体的心理功能

群体的心理功能是指群体情境对个体心理和行为上的影响。

群体的目标、规、舆论、风气等对个体心理活动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学校中群体的心理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归属功能

个体一旦明确自己是属于某个群体的,就能免除孤独与怯懦,获得安全感。

儿童和青少年到了一定的年龄,就有渴望进入学校、参加同龄人的组织并和他们一起活动的需要。

在他们进入学校和自己的班级后,就感到踏实、感到温暖,甚至会为自己是其中的一员感到自豪和骄傲。

2.认同功能

认同是指人们对其所喜欢和崇拜的对象的某些思想和行为的赞同和模仿。

当学生喜欢自己的学校和所属的群体时,会因认同而与学校群体保持共同的看法和评价。

相应的,学校群体对学生所具有的认同作用就明显,个体就愿意接受学校的影响并与学校群体融为一体。

认同功能不仅使得学校能够更好地保持其在的整体性,而且也使学校更容易实现其教育人、塑造人的目标。

3.支持功能

当学生的思想、观点、情感、行为等得到学校群体的肯定与鼓励时,个体就获得了一种支持的力量,就会增强其进一步努力的信心,成为其前进的动力。

每一个学生都需要从群体中得到肯定、鼓励和支持,特别是那些学习与适应困难的学生更是需要这种支持与帮助。

因此,学校尤其是班级要充分发挥群体对个体的支持功能,对每一个学生从情感、社会交往和学习策略等方面给予关心与帮助,这对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是非常重要的。

4.塑造功能

上述群体对个体的归属、认同与支持功能其实最后都可以归结为一个功能,即人才培养或人格塑造功能。

我们应该认识到,学校利用群体规、群体的凝聚力、影响力来教育和塑造人是其整个教育方法与手段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群体规

(一)群体规的概念

群体规是群体中每个成员必须遵守的思想和行为的标准。

群体规使成员知道,在什么情境下应该怎样行为,不应该怎样行为。

群体规包括正式规和非正式规两类。

正式规形成是在正式群体中,由领导者倡导、明文规定、群体成员认同与遵守的思想和行为准则,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的结果。

而非正式规的形成是成员们约定俗成的结果,受模仿、暗示和顺从等心理因素的制约。

(二)群体规的形成

首先研究社会规形成问题的是里夫。

他利用普通心理学所谓的游动现象的实验,揭示了群体规形成的过程。

游动现象的实验要求被试者在暗室中估计正前方出现的一个小的绿色光点在室来回游动的方向和距离。

事实上,暗室光点本身并不移动,但因缺少参照物,由于被试者自身的眼动而产生的知觉效应,这叫游动现象。

 

里夫通过这个实验说明:

群体规是在群体成员相互作用中产生的,从无到有;群体规比个体规对个人行为的约束力更大。

(三)群体规的功能

可以说,没有群体规,共同活动就不可能进行。

群体规的心理功能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1.维系群体的功能

群体规是一切群体得以维持、巩固和发展的支柱。

群体的成员是根据规来互相认同的。

而且一个群体的规越标准化,其成员的活动就越协调,关系也越紧密,整个群体也越集中,也就越容易让人们感到它的存在。

反之,一个群体的规标准化程度越低,整个群体就越松散。

因此,没有群体就没有群体规,没有群体规也就没有群体。

2.评价标准的功能

群体规就像一把尺子,摆在每个群体成员面前,约束着他们,使人们的认识、评价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从而形成了共同的看法和意见。

3.行为导向的功能

群体规不仅约束着成员的认知和评价,还约束着成员的行为,对行为有定向作用。

群体规使成员了解,为了满足个人的某种需要,应该做些什么和不该做什么。

4.惰性功能

群体规也会使群体成员产生惰性,这是群体规消极的一面。

群体规是一种多数人的意见,要求成员行为趋于一致,它约束人的行为,就是为了把人的行为限制在一个中等水平上,既不能积极,也不能落后。

在规的限制下,人们往往把一些创造性行为看做是越轨的、不符合社会要求的行为,这些行为者往往受到打击和排斥,因而不利于群体成员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

(四)学校群体规的意义与作用

群体规会形成群体压力,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产生极大的影响。

在群体压力下,成员有可能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这就是从众。

从众现象的发生,一般认为有两个原因导致。

一是人们往往相信大多数人的意见是正确的,觉得别人提供的信息将有助于他。

二是个人为了避免他人的非议和排斥,避免受孤立,因而发生从众现象。

群体规通过从众使学生保持认知、情感和行为上的一致,并为学生的行为规定了方向和围,成为引导学生行为的指南。

对教师来讲,要尽量利用规的力量来进行管理,调动班集体的力量,用群体意识、群体舆论来约束学生个体的行为。

群体规是我们通过好的纪律、班风、校风来培养学生好思想、好品德的心理根据。

在一个群体中创建并维持什么样的行为规是关系到培养出什么样的人的极为重要的事情。

因此,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应自觉地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规。

 

三、群体的凝聚力

(一)群体凝聚力的概念

群体凝聚力指群体对每一个成员的吸引力。

它可以通过群体成员对群体的忠诚、责任感、荣誉感,成员之间的友谊感和志趣等来说明,群体凝聚力对学校中班级管理功能的实现有重要的影响。

有关的研究表明,关系融洽、凝聚力强的班级,会使学生们产生强烈的自豪感和认同感,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而同学间经常产生摩擦、关系紧、凝聚力弱的班级,会使其成员灰心丧气,离心离德,不利于教育教学任务的完成。

所以,凝聚力常常成为衡量一个班级集体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

教师应采取措施提高班集体的凝聚力。

(二)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

1.成员对群体目标的认同

群体依靠共同目标来聚合成员。

群体成员对某一目标的认同形成了一种共同的忠诚。

共同的忠诚是成员相互认同的基础。

成员对群体目标的认同感越高,群体的凝聚力就越强。

群体缺乏共同目标,或成员不认同,群体就没有了将成员联系起来的灵魂,就没有凝聚力,就会涣散。

2.群体的领导方式

不同的领导方式对群体凝聚力有不同的影响。

勒温、皮特和怀特的研究表明,式比专制式或放任式更有利于提高群体凝聚力。

式领导可以加强群体部的团结,受到成员爱戴的领导者就会成为群体团结的核心。

而专制式领导导致成员对领导者的依赖,同时群体成员之间关系不良,互相争吵,互相攻击。

3.群体部目标结构和奖励方式

所谓目标结构指群体中个人目标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

一般存在三种目标结构,即竞争、合作和独立。

不同的目标结构采用的人际相互作用方式不同,产生对凝聚力的不同影响。

多伊奇等人关于合作竞争的研究结果显示,合作有利于增强凝聚力,而竞争会降低凝聚力。

奖励方式有两种,即个人奖励和群体奖励。

不同的奖励方式对群体成员的情绪和期望有不同的影响。

个人奖励有利于激励个人的积极性,但有离散个体成员之间关系的负面作用。

群体奖励有增强群体成员归属感和认同感,从而密切关系的作用,当然,它的负面作用是可能导致群体中的成员产生依赖感,个人努力不够。

从增强凝聚力来说,无疑合作是有利的。

4.外部影响

当一个群体面临外部压力(如竞争对手的存在)或受到威胁(如表现不好会失去荣誉或受到惩罚)时,其部的凝聚力都会大增强。

因此群体之间的竞争有助于增强群体凝聚力。

 

(三)班级凝聚力的维持

凝聚力的大小是班集体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所不可缺少的条件。

班级的凝聚力如何维持?

首先,从维持班集体凝聚力的角度来看,教师应尽量培养同学间的合作气氛。

其次,要帮助班级里的所有学生对一些重大事件与原则问题保持共同的认识和评价,形成认同感。

再次,引导所有学生在情感上加入群体,参加丰富班级活动,使班集体成员有开放和畅通的沟通渠道,学生以作为班级的成员而感到自豪,形成归属感。

最后,当学生表现出符合群体规和群体期待的行为时,就给予赞许和鼓励,使其行为因强化而巩固,形成力量感。

四、非正式群体

(一)非正式群体的概念

非正式群体是相对于正式群体而言的。

正式群体是指为了达到与组织任务有明确关系的特定目标,根据编制、章程或其他要求正式成立的群体。

如学校的班级就是正式群体。

而非正式群体则是指那些以个人之间共同的价值观、兴趣、爱好和友谊为基础而结成的群体。

非正式群体也称作同伴群体、同辈群体、友伴群体等。

学校中的非正式群体是学生在课、课外联系最密切、交往最频繁的群体,它同样是影响学生态度、品德及个性发展的重要力量。

(二)非正式群体的特点

非正式群体除了有自发性和满足成员心理需要的两个主要特点外,还有以下特点。

(1)凝聚力强。

由于非正式群体是自愿结合产生的,成员之间有一定的思想或情感的基础,在活动中态度一致,感情共鸣能增加相互的认同感,增强服从群体目标的自觉性。

(2)群体有不成文的行为规,对群体成员行为的制约作用甚大,产生极大的标准化倾向。

(3)信息传递快,反应灵敏。

成员之间感情密切,交往频繁,知无不言,很少有心理障碍,信息沟通渠道畅通,反应迅速,而且成员反应有很大的相似性,因此个体成员的反应具有代表性。

(4)自然形成的首领人物受到成员的拥护,有威望,影响力大。

(三)非正式群体的类型

学校非正式群体的分类可依据不同的划分标准而有不同的类型。

从学生非正式群体形成原因的角度,可以将其分为四种类型。

爱好型:

以彼此共同的兴趣和嗜好为基础而形成的同伴团体。

利益型:

以某种利益为基础而形成的同伴团体。

情感型:

以相互间的情感为基础而形成的团体。

亲缘型:

以血缘关系为基础而形成的团体。

 

(2)从学生非正式群体对学校教育目标影响的角度,可以分成四种类型。

积极型:

学生结成的非正式群体所产生的作用与学校教育目标相一致,其活动容及结果对学生学业成就及个人全面发展能起到积极作用。

中性型:

这类的非正式群体与学校的教育目标无直接的关系,一般也难以从中找出同伴活动后果与学校目标之间的明显因果关系。

消极型:

这类非正式群体通常由班级里的差生组成,他们常常不能和其他学生友好相处,喜欢随心所欲地活动,甚至有“反学校文化”的倾向,虽然他们的行为与学校的教育是不一致的,但尚未越轨而构成破坏性的力量。

破坏型:

在破坏型的群体中,他们的行为已经超越了法律许可的围,构成了对社会的危害,比如偷盗、赌博等。

(四)学校非正式群体的作用与影响

非正式群体对于实现正式群体的目标可能有积极的作用,也可能有消极的作用。

非正式群体对个体的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主要取决于非正式群体的性质以及与正式群体的目标的一致程度。

管理班级必须注意协调非正式群体与正式群体的关系。

(1)要不断巩固和发展正式群体,使班学生之间形成共同的目标和利益关系,产生共同遵守的群体规;并以此协调大家的行动,满足成员的归属需要和彼此之间的相互认同,从而使班级成为坚强的集体。

(2)要正确对待非正式群体。

对于积极型的非正式群体,应该支持和保护。

可以利用其成员间感情密切的特点,引导他们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利用其成员相互信任、说话投机的特点,引导他们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利用其成员间信息沟通迅速的特点,可以及时搜集学生的反映,做到心中有数;利用其归属感强、爱好交际的特点,把正式组织无力顾及的工作交给他们去完成;利用其自发形成的领袖人物威信高的特点,可授予其适当的合法权利,使之纳入班级目标的轨道。

对于中性型的非正式群体,要持慎重态度,积极引导,联络感情,加强班级目标导向。

对于消极型的非正式群体,要教育、争取、引导和改造。

而对于破坏型的非正式群体,则要依据校规和法律,给予必要的制裁。

第二节学校人际关系

一、人际关系的概念

人际关系是人们在一定的群体背景中,在活动和交往过程中结成的心理关系,即心理距离。

它的形成与变化,取决于交往双方需要满足的程度。

人际交往是人与人互动的过程、沟通的过程、交流的过程。

人际交往的最基本的功能在于借助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系统传递信息、交流感情,形成一定的社会关系,促进人的行为保持一致和谐。

从社会接触的围来看,中小学生的人际交往对象主要包括同伴、父母和教师。

教师应该成为处理人际关系的艺术家。

吸引与排斥、合作与竞争是学校里主要的人际关系。

 

二、印象形成效应及其对教师认知的影响

(一)印象形成概述

1.印象形成的概念

印象形成是人在社会生活中形成并存储在记忆中的认知对象的形象。

这是一种对于别人或事物进行归类,明确其对于我们的意义,使自己的行为获得明确定向的过程。

2.印象形成的模式

印象形成过程当息的选择是针对人们各个具体特征的。

但事实上,我们最终形成的印象并不停留在各种具体特征上,而总是形成对他人的总的印象,并根据这一总的印象来获得最终的行为定向。

那么,总的印象是怎样形成的呢?

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安德森发现,人在获得各种信息的同时,会按照保持逻辑一致性和情感一致性的原则,将各种具体信息综合起来,以形成一个总的印象或概念。

无论是什么人,都是不能接受各种感受相互冲突或杂乱无章的,他们必须使自己所获得的信息和由其引起的情感最终会聚于一个一致的观念。

在具体的总的印象形成方式上,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情况。

概括起来,总体印象形成的方式有加法模式、平均模式和加权平均模式3种。

(二)印象形成中的若干效应

所谓“效应”就是一种反应效果。

印象形成的效应,指的是由于社会心理规律的作用,人们在形成印象的过程中,对人这种社会刺激的一些特殊反应效果。

主要有以下几种。

1.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许多学者就信息出现的次序对印象形成的作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提出了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这两个现象。

首因效应是指人们比较重视最先得到的信息,据此对他人作判断。

近因效应则是指最后得到的信息对他人的印象形成较强作用的现象。

首因效应的存在表明第一印象至关重要。

与陌生人交往的过程中,所得到的有关对方的最初印象称为第一印象。

第一印象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都有相当大的作用,即所谓的“先人为主”。

作为教师,一方面需要注意自己给学生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这关系到以后一段时间学生是否配合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

另一方面,从教师对学生的印象来看,由于首因效应,教师一旦对学生形成好或坏的印象后,就有可能影响对学生日后的客观评价。

因此,教师必须注意克服首因效应的消极影响,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每一位学生。

同时,由于近因效应的影响,教师还应综合考虑学生的一贯表现。

2.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又称光圈作用,指他人的某种品质或特征非常突出,给人以清晰鲜明的印象,以致掩盖了对他的其他品质和特征的判断,即像晕轮一样,一点发亮,照亮四周,“以点概面”了。

在生活中晕轮效应广泛存在。

无论什么时候遇到某个人,我们都会根据自己认为最重要的特征形成对他人的印象。

在学校工作中,教师往往会受到晕轮效应的影响。

例如,有人曾要求班主任老师写出每个学生的5条优点和5条缺点。

结果是许多教师写不出好学生的那么多缺点,也写不出后进生的那么多优点。

而事实上,5条优点或缺点是在任何一个人身上都存在的,然而整天和学生相处的班主任老师却看不到,这就是晕轮效应使然。

教师因此而对学生产生的认识上的偏差,不仅对学生的行为有影响,而且最终有可能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

3.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又称定型,指社会对某一对象有一种固定的看法。

这就是对一群人的动机或特征加以概括,然后把同一特征归属于群体中的每一个成员,而不管群体成员的实际差异。

社会刻板印象因其对现实的人加以归类,所以,对于我们认识周围的人,可以起到执简驭繁的作用。

但刻板印象又有过度类化的倾向,它抹杀一群人的实际差异,所以又有形成错误印象的潜在危险。

如果这种归类是不符合实际群体特点的,或是在某些非本质的特点的基础上作出的概括,就会形成偏见。

例如,认为知识分子的子女都是聪明勤奋的,小商小贩的子女是不守纪律、不爱学习的。

总的说来,对人形成偏见都是由于缺乏足够的信息而导致的。

因此,教师要防止对学生形成偏见就要注意调查研究,获得比较充分的信息,完全有可能比较正确地认识一个学生。

一旦形成了偏见,我们就应努力消除。

4.投射效应

投射效应是指一个人由于自己的需要和情绪倾向,而将自己的特征投射到别人身上的现象。

投射作用使得人们将自己本来具有的东西看成是别人具有这些东西。

由于投射倾向的存在,我们在知觉一个人时,会歪曲他的特点,把自己身上所具有的特点投射到他人身上,使我们所形成的有关他人的印象实际上更像我们自己。

投射倾向的另一个作用,是人们可以准确评价实际上同他们自己相类似的人。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对别人的判断要比其他人准确。

在学校工作中,教师对学生的认知也容易受到投射效应的影响。

例如,教师以自己的想法代替学生的想法,以自己的思维方式、思维习惯揣度学生,以自己的理解力、接受力来要求学生,等等,教师应注意避免投射效应的消极作用。

三、吸引与排斥

(一)人际吸引与排斥的概念

人际吸引是指交往双方出现相互亲近、相互喜欢的现象,它以认知协调、情感和谐及行动一致为特征。

人际排斥则是交往双方出现关系极不融洽、相互疏远的现象,以认知失调、情感冲突和行为对抗为特征。

 

(二)影响人际吸引与排斥的因素

社会心理学家对人际吸引与排斥问题做了大量的研究,根据这些研究可以概括出以下影响因素。

1.外貌

容貌、体态、服饰、举止、风度、行为等因素在决定是否对他人产生吸引力上有很大作用。

人们很容易“以貌取人”,这是一种自然倾向。

研究发现,外貌美可以产生一种光环作用,即认为外貌美的人也具有其他优良品质,虽然实际上并不一定如此,当双方有了更多的交往时,这种光环作用就会减少。

2.能力

能力与被人喜欢的程度,只在一定限度成正比关系。

超出了这个限度,能力就对交往对象构成了压力。

于是,他们会倾向于逃避或拒绝,而去与自己的才能大致相当的人交往。

实验说明,白璧微瑕的人最具人际吸引力。

比如,教师可以提醒才能出众的学生,避免自命清高,不要将自己装扮成一贯正确的完人,以免被同伴敬而远之。

3.相似

人们喜欢那些和自己相似的人。

各种情况的相似,都能引起一定程度的人际吸引效应,如年龄、经历、个性特征的相似,共同的爱好,等等。

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酒逢知己干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说的就是这种现象。

因此,在交往中应尽量寻找和发现彼此的相似之处。

4.互补

一些研究发现,性格的互补也可能产生吸引。

另外,当交往双方的需要与满足途径构成互补关系时,相互吸引程度也会增加。

例如,具有强烈支配性格的人不容易与相同性格的人相处,但他们可能与具有顺从性格的人和睦相处,甚至建立起密切关系。

5.邻近

邻近是指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和交往频率,影响着他们的关系。

如果其他条件相等,则人们喜欢邻近的人。

时间和空间的邻近性,使人们容易彼此了解,产生吸引力。

俗语“远亲不如近邻”,说明了这种力量的存在。

邻近性也有一定的局限。

我们所喜欢的人往往是邻近的,但我们所厌恶的人往往也是邻近的。

所以邻近是吸引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6.性格特征

这是指一个人的综合心理品质的吸引力。

在所有的人际吸引中,人的性格特征是一种最为可靠、稳定、长久起作用的因素。

培养良好的个性在交往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因为,性格是一个人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它代表着人的本质。

美的东西是好的,好的东西也是美的。

一个有高尚品德和才智的人,往往被认为外貌也是有吸引力的。

那么,什么是好的品质?

心理学家安德逊的研究指出,在人际关系中最受欢迎的10项特质依次排列为:

诚恳、诚实、理解、忠诚、可信、可靠、聪明、关怀、体谅、热情。

相反,妨碍人际吸引的性格特征又是什么?

学者们也做了研究,结果如下:

为人虚伪、自私自利、不尊重人、报复心强、妒忌心强、猜疑心重、苛求于人、过分自卑、骄傲自满、孤独固执。

 

(三)学校里的吸引与排斥

人际吸引和人际排斥使学生在学校里处于不同的地位,出现人缘好的学生、被人嫌弃的学生和遭受孤立的学生。

我国的章志光等人用莫里诺的社会测量法所进行的研究表明:

人缘好的学生是在学校里最受学生欢迎、吸引力最强的学生,因而情绪高涨而稳定,有较高的安全感和自信心,容易产生与班集体相同的价值观和道德观;被人嫌弃的学生是学校里最不受欢迎而被排斥的,他们常常感到不安和气愤,并由此而与集体对立,甚至产生敌意和对抗,很有可能离开班集体而加入落后的小集体;而遭受孤立的学生则被同学们冷落在一旁,既没有欢迎者,也没有反对者,很少与人交往,他们常常因失意而埋怨班集体,甚至迁怒于教师。

因此,学生管理必须重视被嫌弃者和被孤立者。

一方面,针对这些学生的弱点,帮助他们改变不利于人际吸引的个性特征和不利因素,让他们摆脱窘境,增强吸引力。

另一方面,除了教师自己热情关心这些学生外,也要引导全班学生主动接近他们,通过增加交往频率,产生共同的话题和体验,结束不相往来的状况。

四、合作与竞争

(一)合作与竞争概述

1.合作

合作是指学生们为了共同目标在一起学习和工作或者完成某项任务的过程。

合作是一种与竞争相对立的社会相互作用方式。

2.竞争

竞争指个体或群体充分实现自身的潜能,力争按优胜标准使自己的成绩超过对手的过程。

竞争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

一是双方有共同争夺的目标,二是竞争的结果只有一方取得成功。

(二)学校中的合作与竞争

学校里是提倡合作还是提倡竞争,是合作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是竞争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这是一个非常具有实际意义的问题,也是一直存在争议的问题。

社会心理学家多伊奇等人提出一种解释产生竞争与合作不同关系的理论,即目标手段相互依赖理论。

这种理论认为,个人的行为目标或手段与他人的行为目标或手段之间如果存在相互依赖的关系,那么它们之间就会发生相互作用,形成三类目标结构:

合作、竞争、独立。

当不同个体的目标手段之间存在的是积极的或肯定性的依赖关系时,即只有与自己有关的其他人都达到了目标或采取了某种手段时,自己的目标或手段才能得以实现,他们之间就是合作关系。

当不同个体的目标手段之间存在的是消极的或否定性的依赖关系时,即只有与自己有关的他人达不到目标或采取其手段时,自己的目标或手段才能实现,他们之间就是竞争关系。

当不同个体能否达到目标或采取其手段与他人无关,个体注意的是自己对任务的完成情况和自身的进步幅度,那么它们之间形成的是相互独立的关系。

许多研究者认为,三种不同的目标结构均能在一定围和一定环境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其中,合作目标结构所创设的环境对于学生的同伴关系和学习动机能够产生更为积极的影响。

社会心理学家约翰逊等人的研究结果表明,在班级中与他人合作的人比彼此竞争的人和自己单独学习的入学得好。

各学科、各年龄都如此。

研究的进一步分析指出,竞争或合作的关系通过自我知觉、信息交流、学习动机、情绪状态等多方面影响学生的学习行为,从而造成不同的结果。

合作不仅能提高成绩,而且在促进个体社会化,形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