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山区民间儿童歌谣研究.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740405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71 大小:97.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盘山区民间儿童歌谣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六盘山区民间儿童歌谣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六盘山区民间儿童歌谣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六盘山区民间儿童歌谣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六盘山区民间儿童歌谣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盘山区民间儿童歌谣研究.docx

《六盘山区民间儿童歌谣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盘山区民间儿童歌谣研究.docx(7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六盘山区民间儿童歌谣研究.docx

六盘山区民间儿童歌谣研究

六盘山区民间儿童歌谣研究

前言

中国传统民间儿童歌谣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千百年来,世世代代,口耳相传,经久不衰。

优秀的民间儿童歌谣是母亲给孩子最早的心灵滋养和抚慰,是儿童最早学习母语、亲近母语的范本,是儿童学习生活、认识社会最好的途径。

六盘山区儿童歌谣特指流传于六盘山区地方民间的儿童歌谣,这些出自市井村民之口的短小歌谣既成为六盘山区社会生活的镜像,也是六盘山区方言土语的宝藏,是六盘山区历史的另一种见证,更是六盘山区民间文化的一种生动活泼的文学样式。

本文以六盘山区地方文献中所收集的民间儿童歌谣以及还未收集,却在民间广泛流传的童谣为研究对象,探究其所蕴含的地域文化特色、独特的艺术魅力及其突出、深远的教育、娱乐功能。

据目前六盘山区各市县“歌谣”集成资料统计,六盘山区歌谣大约有2000多首。

其中儿童歌谣数量约为135余首,门类大致齐全,有催眠歌、事物歌、娱乐歌和绕口令等。

内容涉及了日常生活中儿童所能触及到的方方面面,在游戏中融入了知识的传授和思想教育。

而占童谣很大一部分的游戏歌和绕口令则侧重于单纯娱乐。

如《青石板上钉银针》:

青石板,板石青,青石板上钉银针。

银针明,变根葱……

这些民间歌谣的集成起到了“固化”童谣研究成果,为孩子们、家长、老师以及儿童文学创作者、研究者提供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数据库。

本文共用五个章节分别阐述了笔者对六盘山区民间儿童歌谣的内容和形式、美学特征、地域特色以及生存现状及民间儿童歌谣走向幼儿园、小学课堂的思考。

 

目录

绪论

第一章六盘山区民间儿童歌谣的内容和形式

第一节包罗万象的内容

第二节别具特色的艺术形式

第二章六盘山区民间儿童歌谣的美学特征

第一节纯朴的民俗风物画

第二节童稚有趣的儿童世界

第三节贴切多样的艺术手法

第四节生动可爱的艺术形象

第五节生动形象的民间口语

第三章六盘山区民间儿童歌谣的地域特色

第一节方音

第二节方言词

第四章六盘山区民间儿童歌谣生存现状调查

第一节16——25岁青年学生所知道的民间儿童歌谣调查

第二节16——25岁青年学生记忆中的童谣调查

第五章六盘山区民间儿童歌谣走向课堂的探索

第一节六盘山区民间儿童歌谣走向课堂的障碍

一、方言和普通话的矛盾

二、方言词语所代表的物象的消逝

三、儿童游戏的变迁

第二节六盘山区民间儿童歌谣走向课堂的举措

一、回归游戏,凸显娱乐功能

二、谱曲、演唱、舞蹈,彰显美育功能。

三、以诵读贯穿幼儿活动的始终,渗透教育功能。

六盘山区民间儿童歌谣研究

绪论

早在春秋时代,人们就唱着这样的诗句:

“心之忧矣,我歌且谣”(《诗经·魏风·园有桃》)可见,歌谣是传达内心情感的手段。

可以想象,在没有语言文字记载之前,人们就已经用声音(即口头语)来传情达意了。

其实古代劳动人民抬木头时的有节奏的呼号“杭唷!

杭唷!

”即是一首诗。

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诗是黄帝时的“弹歌”:

断竹,续竹;飞土,逐宍(宍是肉的古体字)。

这是一首狩猎歌。

这首诗歌的存在说明劳动创造了人类,也同时创造了人类的艺术。

我们可以这样认为,民间口头流传的歌谣是伴随着人类社会而产生的,是人类社会劳动生存的产物,也是人类社会抒情达意的产物。

劳动人民向来把集体创作、口头流传的民间歌谣作为自己表达思想、意志和愿望的重要艺术形式。

因此,民间歌谣,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生活,表现了劳动人民心中的愁苦与欢乐。

同时,千百年来,人们以诵谣唱歌的方式来传授各种生活、生产和历史知识,从而启迪智慧、丰富文化娱乐生活。

儿童歌谣作为民间歌谣的一个分支,它和儿童的生活息息相关。

不论是大人专为儿童创作的以娱乐儿童、催眠儿童为目的的儿歌,还是由儿童自己个人或集体创作的反映儿童嬉戏愉悦、天真无邪情绪的歌谣,都与儿童的生命成长有关,和儿童的生活过程有关。

这些歌谣往往拾取生活片段,触类旁比,顺口而联,富于幻想,成为儿童启蒙教育和娱乐活动的有效途径和艺术手段。

儿童们通过儿歌享受生活、认识自然、掌握生活知识,感悟节奏韵律,学习口头语言,感受美好形象,享受音韵之美和嬉戏之乐。

六盘山区民间儿童歌谣特指流传于六盘山区民间的地方儿童歌谣。

这些出自市井村民之口的为儿童所喜闻乐见的短小精悍的歌谣既是六盘山区社会生活的镜像,也是六盘山区方言土语的宝藏,是六盘山区历史的另一种见证,更是六盘山区民间文化的一种生动活泼的艺术形式。

本文以六盘山区地方文献中所收集的民间儿童歌谣以及还未收集、却在民间广泛流传的儿童歌谣为研究对象,探究其作为民间文化所蕴含的地域特色、所体现的独特的艺术魅力及其突出、深远的教育和娱乐功能。

古人非常重视儿童歌谣的收集和整理,把儿童歌谣视作“天籁”,认为它们“天机活泼”,有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花散月前,无心飞舞”,是毫无雕琢矫饰、直率浑成的“天地妙文”。

明代大文学家杨慎广泛收集童谣,并编成《古今风谣》一书。

杨慎之后的吕坤,根据从陕西、山西、河南、河北等地收集到的童谣,加以改编创作,于1593年编成《演小儿语》一书,这是目前已经发现的我国最早的一部儿童歌谣专集。

自此以后,历代编撰的儿童歌谣集不断涌现,诸如清代郑旭旦的《天籁集》,悟痴生的《广天籁集》,都是以辑录南方浙江儿童歌谣而成的优秀童谣集。

而在北方,意大利驻华使馆的官员韦大利于1896年编印了《北京儿歌》,美国何德兰编译的英汉对照并附有插图的童谣集《孺子歌图》。

这是我国第一部被译介到外国的童谣集。

近代,“五四”新文化运动兴起,儿童歌谣的独特作用得到进一步看重认可,新儿歌备受当时文化界青睐,有不少新文化运动的前驱,纷纷从事儿歌的收集和创作。

周作人先生为童谣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写于1914年的《儿歌之研究》是我国儿童文学史上第一篇系统研究儿歌的文章。

又以三篇专论《读<童谣大观>》《吕坤的<演小儿语>》《读<各省童谣集>》对童谣的研究范畴、性质、作用作了廓清和界定。

强调儿歌童谣的“儿童的”“艺术的”的文学属性。

除此之外,当时有影响的童谣研究文献有冯国华《儿歌的研究》,褚东郊《中国儿歌的研究》等。

现当代,最有影响的儿童歌谣集是当代著名儿童文学家金波先生选编的《中国传统童谣书系》。

自古以来,对于六盘山区文化的研究从未间断。

最活跃、最有历史和考证价值的就是各地方政府(地、市、县)编纂修订的方志。

其乡俗、民情、文化、教育、文学、艺术等面貌皆可窥一斑而见全豹。

据目前各市县“歌谣”集成的资料统计,收集成型的六盘山区民间歌谣大约有2000多首。

儿童歌谣只占其中数量很少的一部分,不到十分之一。

但从内容上看,可谓包罗万象,大致可分为催眠歌、事物歌、娱乐歌和绕口令等。

从形式上看,丰富多彩,几乎体现了民间儿歌的所有艺术形式。

从审美意义上看具有民间艺术极富魅力的审美特色。

下文分别从内容和形式、审美特征、地域特色、教育功能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和探索。

第一章六盘山区民间儿童歌谣的内容和形式

第一节包罗万象的内容

依据《中国歌谣集成·宁夏卷》收集到的135首童谣和宁夏隆德县采集编写的《隆德歌谣》及甘肃静宁县采集编写的《静宁歌谣集》中的民间儿童歌谣以及作者2015年6月——8月搜集调查到的儿童歌谣看,六盘山区儿童歌谣的内容是十分广泛的。

几乎涵盖了人民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

第一,从六盘山区民间儿童歌谣的创作者的角度看,六盘山区民间儿童歌谣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种是由大人创作,也由大人吟唱或吟诵的,比如“摇篮曲”(六盘山区多称“哄娃娃调”);一种是由大人创作的,在和孩子的共同生活中教给孩子们吟唱和吟诵的,比如生活知识一类的小调,绕口令,大人和小孩共同完成的游戏等等;第三种就是由孩子自己或集体创作的,在游戏中吟唱、吟诵的纯粹以娱乐为目的的歌谣。

比如游戏歌,在游戏的过程中即兴吟唱,并在游戏的过程中不断添加、改变。

其次,从内容上看,六盘山区民间儿童歌谣可以分为非政治童谣和政治童谣两大类。

政治童谣指有关政治事象的童谣。

如周宣王时记录在国语和郑语中的“檿弧箕服,实亡周国。

”和《后汉书》“五行志”里的“谐不谐,在赤眉。

得不得,在河北。

”这些政治意义很强的童谣。

这类在六盘山区民间儿童歌谣里很少。

但是也能找到一些反映受到政治影响的生活事件的儿童歌谣。

比如当代童谣《毛主席的像挂在墙上》:

毛主席的像,/挂在墙上。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好八连》:

南京路上好八连,/一条裤子穿九年。

/前三年,后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一、二、三、四,/一二三四。

《学习李向阳》:

学习李向阳/坚决不投降。

/敌人来扫荡,/我就跳高强。

/高强比我高,/我就钻地道。

/地道有炸药,/炸死小日本。

等等。

这些儿歌的创作者不能界定,单从单纯、简单、有趣的内容来看,大约出自儿童之口。

具体来说,六盘山区民间儿童歌谣涉及到六盘山区民间生活的方方面面。

一、歌颂回汉民族团结的歌谣

宁夏是一个回汉民族共同居住的地方,尤其是六盘山区,在长期的相处和交往中,两族人民的文化相互影响,交叉渗透,逐渐成为两族人民共有的精神财富。

回汉人民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建立了稳固的友谊。

这种友谊在儿歌中也有反映。

比如《沙枣花》这首儿歌,以宁夏常见的沙枣花起兴,歌颂了回汉小朋友的友谊,进而反映了回汉民族的友谊。

沙子子开花金锤锤,/我是银川的小回回./沙枣子开花一串串,/我是银川的小汉汉。

/沙子子开花花连花,/回汉娃娃是一家。

(见《中国歌谣集成》宁夏卷中国ISBN中心出版社1996年第一版,第291页)

二、倡导尊老爱幼的歌谣

儿歌肩负着对幼儿进行思想教育的任务,因此大人们特别注意利用儿歌进行劝善劝孝,尊老爱幼的教育。

这种教育是潜移默化的,让儿童在愉悦的念唱中领悟了其中的道理,得到了有益的启蒙。

比如《磨碾馔》:

小石磨,圆又圆。

/我和姐姐磨碾馔。

/咕噜噜,你一转,/咕噜噜,我一转,/磨的碾馔细又软,/送给奶奶来尝鲜。

(见《中国歌谣集成》宁夏卷中国ISBN中心出版社1996年第一版,第291页)

碾馔是一种以青稞嫩粒为原料经过揉搓、碾磨、蒸煮而成的新鲜食品,是回族群众非常喜欢的特色食品,俗称“吃青”,这种食品制作工序复杂,又因为必须要用新鲜的嫩青稞粒儿为原料,因此是平常难以吃到的,这么贵重的食物一定要请家庭中最重要的人最先品尝,谁是最重要的人呢?

当然是家中的长辈了。

“送给奶奶尝尝鲜”!

这首儿歌不仅告诉儿童要孝敬老人,而且在培养孩子的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品质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你一转,我一转”吃苦在前。

“磨的碾馔细又软,送给奶奶来尝鲜。

”享乐在后。

三、称颂幸福生活的歌谣

表达对生活的认识和热爱,也是儿童歌谣的一个重要内容。

《捶了胡麻捞油香》

梆哒儿梆,梆哒儿梆,/打谷场上棒槌响,/你捶下,我捶上,/捶了胡麻捞油香。

/梆哒儿梆,梆哒儿梆,/鸡宰上,羊宰上,/爷爷奶奶都请上,/今年又比往年强。

(见《中国歌谣集成》宁夏卷中国ISBN中心出版社1996年第一版,第291页)

这首儿歌以“梆哒儿梆”的响声起头,渲染了打谷场上捶打胡麻的景象。

这个景象是孩子们熟悉的。

那种“梆哒儿梆,梆哒儿梆”的响声也是孩子们熟悉的。

因此这首儿歌会在孩子们蹦蹦跳跳中学会,并以此表达心中的高兴与快乐。

胡麻是一种油料作物,捶打下来的胡麻榨了油,就可以炸油香吃了。

这也是孩子们最盼望的事情。

“吃好吃的”是孩子的天性,无论在生活拮据的从前还是生活普遍富裕了的今天,“好吃的”永远对孩子们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在粮食收获之后,农人们一般会杀牛宰羊炸油香庆祝丰收感谢真主的赐予,感恩父母的养育,因此儿歌的下一段既是真实的生活写照,又富于教育意义。

让孩子从小就知道,好吃的理应先请长辈吃,粮食丰收了理应感谢赐福给我们的真主。

试想,儿童们在吟唱着这样的儿歌的时候,怎能不觉得生活的快乐,人生的幸福!

四、记录生活苦难的歌谣

在歌颂幸福生活的同时,也有儿歌反映了生活的艰辛和困苦。

《崖背头上走的谁》

崖背头上走的谁?

/马金宝。

/穿的啥?

/烂皮袄。

/襟子里撩的啥?

/花麻枣。

/咋不吃?

/没牙咬。

/给给老婆咋不炒?

/老婆完得早。

(见《中国歌谣集成》宁夏卷中国ISBN中心出版社1996年第一版,第297页)

这首儿歌通过儿童口吻塑造了“马金宝”这个人物形象。

无疑他的生活是苦难的。

形象很落魄。

也许孩子们吟唱或者吟诵这首儿歌最先感受到的是和谐的音韵和整齐的节奏,并从此富于音乐性的音韵和节奏里感受到了美,至于“马金宝”这个人物,也许是生活在他们周围的一个现实中的人,(这个人物也不一定是儿童描述的“穿着烂皮袄”的形象,比如,我小时候二哥教唱的“张海余,扛倒驴。

张国玉,掏洋芋”等等,人物是真实的,后面的话只是为了谐音押韵的需要,并没有实际意义。

)也许只是一个“概念化”的形象,被叫做“马金宝”只是为了和“烂皮袄”“花麻枣”“咋不炒”“没牙咬”等形成押韵,至于老婆是不是“死的早”也不一定和“马金宝”这个人物联系在一起,也许还是押韵的需要。

但是,这样的人,这样在现实生活中还是存在的。

创作者通过儿歌创作告诉儿童一个事实:

“如果一个人没了老婆,他的衣服会很破烂,他的生活会很悲惨。

”从小给儿童灌输“结婚”“成家”“守家”“有老婆就有家”的伦理道德。

对于社会和谐稳定起到一定作用。

再比如《铡鞭杆》:

张老三,李老三,两个老三上南山。

上南山,铡鞭杆,长的长来短的短,圆的圆来扁的扁。

鞭杆尖上钻眼眼,眼眼里面穿线线。

(见《中国歌谣集成》宁夏卷中国ISBN中心出版社1996年第一版,第621页)

说两个老汉“铡鞭杆”的事情。

本来铡鞭杆是一件普通的事情,儿歌的童趣在于鞭杆的长短圆扁不一,也在于看见“鞭杆尖上穿眼眼”“眼眼里面穿线线”这些有趣的事情。

眼眼、线线这些儿童化的叠词让儿童体味到了一种特殊的语言美的魅力。

当然,儿歌创作者的意图也许在于教育儿童做事要认真,不要像李老三和张老三那样马虎,铡出长短不一、圆扁不同的鞭杆。

这层教育意义也许在儿童借以嘲笑同伴的过程中才能体会得出。

《盖瓦房》也很有意思:

道姑子道,盖瓦房,三间瓦房盖得好。

狼推磨,狗烧锅,鸡儿案板上踏馍馍,猴娃担水饮鹁鸽。

鹁鸽手里拿的刀刀子,割了猴娃的脬脬子。

(见《中国歌谣集成》宁夏卷中国ISBN中心出版社1996年第一版,第621页)

这首儿歌把狼、狗、鸡儿、猴子、鹁鸽等动物拟人化,反映了儿童心目中人和动物和谐相处的景象。

还有一层是善意的嘲讽。

笔者小时候也念诵过这首儿歌,念诵的意图是讥讽那些年龄还小、不太会做家务,但是因为生活所迫过早承担了家务的孩子们。

把他们比喻成“狼推磨”“狗烧锅”“鸡儿案板上踏馍馍”。

尤其“割了猴娃的脬脬子”这一句带有明显的“贬损”意思,常常是大人对小孩表达“爱”的一种说法。

在农村,大人拿男孩的性器官作为打趣的对象,这种现象很普遍。

比如,喜欢哪个孩子,就会用“捏牛牛”“割脬脬”这样的举动来表示,当然割也并不是真割,如“割耳朵”一样是吓唬孩子,和孩子逗乐。

“盖瓦房”是当时当地民间最稀罕的事情,盖好“三间瓦房”是大人们对生活的期望,也是儿童憧憬的乐事。

这首儿歌反映了儿童对幸福生活的憧憬和向往。

五、记录生活情趣的歌谣

幼儿的天性是好奇的。

他们睁着一双好奇的眼睛,看见什么,什么就立马变了颜色,变了味道。

那些灯火昏黄的寻常巷陌和打麦场,藏猫猫、打仗等集体游戏、种种场景都会成为儿童们的乐园。

生活里的婚丧嫁娶、吃喝拉撒睡等等平凡的生活在儿童的眼里都是充满趣味和神秘色彩的。

儿童们用押韵的诗句、趣味性的顺口溜来相互调侃嘲骂,上至皇亲贵族总理大臣,下到引车卖将贩夫走卒,以及鸡鸭牛马虫鱼,无所顾忌。

《出嫁》就是一首很有意思的长幼之间的戏谑歌,也反映了儿童对成年生活的向往和憧憬。

二爸呀,二爸呀,/咱娃明儿出嫁。

/你给咱娃陪个啥?

/拖拖趿趿你把二爷逼死去!

/女娃娃,胡嘎拉,/给你陪个老牛没上牙,/陪个老驴没尾巴,/陪个烂车垮塌塌,/我娃你坐上浪娘家。

/那些东西我不要,/要个哈巴好狗娃。

/那些东西你不要,/要个哈巴狗娃做啥去?

/今年给你女儿看门去,/明年给你外孙舔巴巴。

/女娃家,胡嘎拉,/我把你卖给瓜子去!

/吃洋芋,屙疙瘩,/脖子上吊了个瘾呱呱,/眼睛里出了个萝卜花,/你看害怕不害怕!

(见《中国歌谣集成》宁夏卷中国ISBN中心出版社1996年第一版。

第293页)

这是一首流传于宁夏泾源县农村回民族群众之中的儿歌。

儿歌中描述的是侄女和叔叔(二爸)之间的打趣。

小小侄女向二爸要嫁妆,二爸说要陪“没上牙”的老牛,“没尾巴”的驴,“垮塌塌”(方言:

形容极为破烂,一走起来就响的车。

垮塌塌是形容车响的声音。

)的车,这几样东西显然都是没有用的东西,一般不可能真的成为陪嫁之物,可见这只是“二爸”和“侄女”的逗趣之言。

而侄女也用要哈巴狗舔屎巴巴(方言:

屎)和二爸逗趣。

言语之间充满了趣味,而这趣味是互相贬损来实现的。

因此,二爸给侄女的“婚姻祝福”是“我把你卖给瓜子去!

/吃洋芋,屙疙瘩,/脖子上吊了个瘾呱呱(得大脖子病的人),/眼睛里出了个萝卜花,/你看害怕不害怕!

”在儿歌当中有大量这样以“互相贬损”或者“贬损一方”为内容的,这也是民间特有的一种民情世故。

比如大量以“贬损舅舅”和“贬损亲家”为内容的儿歌。

再比如《揪楸子》:

一个娃娃上树揪楸子,跌着下来绊了个泥尻子(尻,方言:

读音gou,意义:

屁股。

),喊爷爷给楸子,喊奶奶擦尻子。

(见《中国歌谣集成》宁夏卷中国ISBN中心出版社1996年第一版。

第297页)

这是一首采集于回族地区的儿歌。

《揪楸子》以儿童化的口吻叙述了一个娃娃上树揪楸子而跌下树来的情形,让人忍俊不禁。

而后面两句,喊爷爷是为了给爷爷楸子,喊奶奶是为了让奶奶给自己擦尻子。

反映了当地民间生活里男女地位和分工,在孩子心目中爷爷奶奶就是完全不同的角色。

爷爷是受人尊敬的(反映了当地男人的大丈夫地位)而奶奶是和蔼可亲的,有了困难总是找奶奶的(反映了女人在当地尤其在回民族中的附属依附地位。

)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出尊老爱幼、子孝母慈的纯朴民风。

而《天亮跑得喝棱棱》也是一首采集于宁夏彭阳县于沟口乡的儿歌。

日落之后,年轻的农民夫妇干完一天的农活回到家里,女人开始生火做饭,男人便哄着自己的小宝宝一起玩耍,比如拍手,唱拍手歌,用极为夸张的语言和语气语调逗引小宝宝。

这首儿歌就是一首拍手歌,节奏明快,语言简练而夸张,表达了父母盼望孩子早日长大,成家立业的心愿。

日头落,/娶老婆,/鸡上架,养个娃。

/头点灯,/打能能。

/天亮跑得喝棱棱。

(见《中国歌谣集成》宁夏卷中国ISBN中心出版社1996年第一版,第299页。

这首儿歌把人一生中最为美好的时节高度浓缩在一天:

日落时分娶上老婆,鸡上架的时候就生个娃娃,到了(头点灯,头,方言,到了……时候)点灯时分,娃娃就能站起来,立住(打能能,方言,站起来,立住的样子。

)天亮就能跑起来。

喝棱棱,方言,形容跑步的响声,极为有力,极快。

喝棱棱,这样的象声词是孩子们极为喜欢用的。

六、反映人情世故的歌谣

“死爷爷,欢孙子。

外孙子高兴得跳丈子。

(跳丈子,甘肃静宁方言,即跳蹦子。

)”

这是一首典型的人情世故歌。

幼儿不懂世事,对于死没有明确的概念,因此,“死了爷爷”,孙子(幼儿)不知道悲痛,还因为丧事期间人多饭菜好而高兴。

外孙子更是欢喜异常,因为在他们的意识里“外公”更不比自己的爷爷亲。

在民间也有“外孙子,菜根子。

”的说法,因此,这首儿歌反映了当地的民俗民情。

再比如《舅舅来了做饭饭》:

打箩箩,磨面面,/舅舅来了做饭饭。

/擀白面,舍不得;/下黑面,丢人呢;/给舅舅宰个大公鸡,/公鸡叫鸣呢;/宰个大母鸡,母鸡下蛋呢;/给舅舅擀上两张棋花面,/舅舅喝面汤,我吃一大碗。

(见《中国歌谣集成》宁夏卷中国ISBN中心出版社1996年第一版。

第293页。

隆德童谣里有一首《舍不得》与此类似:

板凳子花瓣,瓣红花,出门碰着老亲家。

骑大马,披黄袍,骨碌下马来问好,拿你鞭子我挂下,拿你大马我拴下。

我给亲家吃啥呢?

吃白面,舍不得。

吃荞面,粘牙呢。

杀公鸡,叫鸣呢。

杀母鸡,下蛋呢。

鸭子跑到花园呢,踏得花盆乱溅呢,急得老娘脚绊呢,大伯也来呼喊呢,孙子在里头追赶呢。

你看这家真热闹,亲家也出来看失笑。

鸭子飞下水塘去,老小这才不忙跑。

整花盆,重栽花,亲家等了个大饭罢,饿得肚子响如鼓,不得甩气往回走。

大伯上前拉住马,大婶骂着别管他,嘿,什么老亲家?

亲家两脚一夹马,噗达噗达不见他。

眼看亲家已离去,哈哈大笑才说美,(“才说美”是方言词,相当于普通话里的表示程度的副词:

好,很好!

)咱的两碗也没费。

(见《隆德歌谣》隆德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编印。

第261页。

以上两首儿歌反映了当地当时生活情景以及因为生活拮据而“小气”“吝啬”的人情。

在六盘山民间童谣里,反映山区民间人情世故的歌谣还有很多,大多以舅舅、亲家、姐夫这种姻亲关系为戏谑对象,这也反映了当时的另一种世故:

在亲属关系中,姻亲关系是次于血缘关系的。

《隆德歌谣》(宁夏隆德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编印1988年3月第一次印刷)里类似的儿歌还有《两亲家断气》《姐夫来了没人管》《妈咪妈》等等。

《我给马家吆骡子》反映了雇农和雇主之间的关系。

咕噜雁,长脖子,/我给马家吆骡子,/马家嫌我吃得多,我给马家㞎一锅。

”(㞎,方言,屙屎。

(见《中国歌谣集成》宁夏卷中国ISBN中心出版社1996年第一版。

第299页。

这首儿歌虽然语言粗俗,行为粗鲁,但是反映了雇农对雇主的反抗意识。

在六盘山区民间儿歌当中这样儿歌还有很多,其实这种反抗和针锋相对更多地反映了“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人情世故。

还有一类是反映家庭关系的儿歌。

比如《妈妈偏心眼》:

小纺车,吱楞楞,/闺女说话娘爱听,/妈妈生就偏心眼,/儿媳说话耳旁风。

(见《中国歌谣集成》宁夏卷中国ISBN中心出版社1996年第一版。

第626页)

以儿歌的形式反映了婆媳、母女关系。

既是农村婆媳关系的一种反映,又是对这样“偏心眼”婆婆的善意的告诫,也是对幼儿尤其是女孩子的一种“灌输”和“教育”。

让幼儿从小就知道这种“偏心眼”是存在的,也是不正确的。

《后娘来了活受气》是一首反映后娘和子女关系的儿歌:

娃娃娃娃莫耍土,/穿烂衣裳没人补,/亲娘死在阴曹地,/后娘来了活受气。

(见《中国歌谣集成》宁夏卷中国ISBN中心出版社1996年第一版。

第626页。

《娶了媳妇忘了娘》在全国各地的民间歌谣里都有反映,虽内容不尽相同,主题思想是一致的,这就是告诫为人子者一定要孝敬老人。

麻喜鹊,尾巴长,/娶了媳妇忘了娘,/把娘背在石头上,/媳妇背在热炕上。

/娘想吃个水果梨,/没有集,没有梨,/没有刀刀削梨皮。

/媳妇想吃个水果梨,/也有集,也有梨,/也有刀刀削梨皮。

/褡褡兜儿背上快上集,/几十里路上买回梨。

/快吃快咽,甭叫娘见,/娘见了把嘴打烂!

(见《中国歌谣集成》宁夏卷中国ISBN中心出版社1996年第一版。

第627页。

类似的还有采集于彭阳县崾岘乡白岔村的《端为媳妇不为娘》等。

麻溜溜狼,尾巴长,/端为媳妇不为娘,/把娘放到高山上,/媳妇放到热炕上。

/尿盆子放到锅盖上,/千层饼子泡肉汤,/吃着吃着看老娘,/老娘冻得硬梆梆,/媳妇暖得气囊囊。

(见《中国歌谣集成》宁夏卷中国ISBN中心出版社1996年第一版。

第627页。

七、传授生活常识的歌谣

生活常识歌在六盘山区儿童歌谣里占有一定的比例。

这些以生活常识为内容的歌谣显然担负着给婴幼儿传授生活常识的任务。

可以看出当地人对儿童的教育、启蒙意识。

在六盘山各县都有流传的是这首以“烟筒眼,冒冒烟”开头的儿歌,虽然在表述上略有出入,但是内容大体一致:

烟筒眼,冒冒烟,/牛拉櫎,种夏田。

/夏田黄,收上场。

/槤枷打,簸箕扬,/一扬扬了七八装。

/黑驴驮,麻驴换,/一换换到后庄院。

/磨子疙载,细箩细筛。

/大姐洗手,二姐洗手,/洗下的手儿白拉拉,/擀下的长面长沙沙,/下着锅里莲花转,/捞着碗里一盘线,/大哥吃了八碗半,/二哥锅前转一转。

(选自《静宁歌谣集》中国歌谣集成甘肃卷、静宁县民间文学三套集成编辑部。

1988年10月版。

第115页。

这首儿歌描述了小麦从耕种到收获到打碾到磨粉到做成“长面”(即臊子面)的全过程,有形象有声音有动作,有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机械仪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