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绿色新农村.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739414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58.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设绿色新农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建设绿色新农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建设绿色新农村.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建设绿色新农村.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建设绿色新农村.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设绿色新农村.docx

《建设绿色新农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设绿色新农村.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建设绿色新农村.docx

建设绿色新农村

建设绿色新农村

蓝天碧水、鸟语花香,曾经是农村常见的景色,农村也是许多城市人休闲放松的好去处。

然而,近年来,随着城市经济逐步向农村转移,以及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的环境不断遭到严重的破坏,水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气物污染、空气污染等现象非常普遍,严重影响了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和日常生活,也阻碍了农村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农村的环境污染问题不是短时间内形成的,而是经过了较长时间的积累,有其产生的深层次的原因。

一是长期以来,我国重城市、轻农村的发展思路,导致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没有引起各方重视,因此也缺乏系统的整体规划。

二是农村经济发展模式从半机械化向机械化、产业化发展转变的过程中,没有注重发展与环境相协调,对农村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

三是投入不足,农村环境治理需要大量经费投入,多方面筹措资金,建立农村的环保基础设施体系。

四是乡镇企业环保基础薄弱,多数乡镇企业规模较小,治污设施不健全或者根本没有相关设备。

五是村民环保意识淡薄,缺乏相应的环保知识的培训和教育。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村容整洁就是指农村的生产生活环境洁净、整齐,就是要做到少污染、无污染。

加强农村环保工作,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具体要求,必须引起各方重视,切实采取可行措施,解决当前农村环境面临的问题。

   一是要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各地的农村环保工作。

要将农村环保工作纳入重要的工作中来,制定可行的目标和具体措施,落实各方的责任和职权范围,做到专人负责。

同时,还要健全对农村环境质量的检测和报告制度,对一些重要环境污染事件做到早发现、早治理。

定期报告重要水源和检测点的检测情况,及时掌握污染情况。

   二是要加大对农村环保工作的资金投入。

从地方政府的财政预算中划拨专项经费,用于提高农村环保技术的引进和改造,建设农村环保的基础设施,包括设立垃圾桶、垃圾集中堆放点和垃圾处理厂等。

同时,可以就地招聘农村环卫工作人员,并支付工资。

加强对专项资金使用的监督和审计工作,将资金落到实处。

   三是促进农村循环经济的发展。

发展农村循环经济技术,如建立沼气池,回收牲畜粪便和农作物的秸秆用来产生沼气,再用沼气来做饭等,既节能又环保。

还可以利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减少对环境的危害。

   四是加大对乡镇企业的排查力度。

对一些高污染的企业严格执行污染物排放标准,责令企业购置污染物处理设备,做到污染物的零排放。

设立奖惩措施,对环境保护做得好的企业给予表彰和各项优惠政策,对造成严重环境污染的企业停产整顿,甚至取消其营业资格。

   五是在农村居民中开展环保知识的培训和教育。

让环保工作组进村驻组,集体开展环境保护知识的讲解,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强化村民自觉维护农村环境的意识。

   让天蓝起来,让水绿起来,农村环境保护需要社会各方力量的共同参与,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下,建设一个绿色的新农村!

生物多样性

【背景】

   18年前,也就是1992年的5月22日,在肯尼亚内罗毕召开的政府间谈判会议上,通过了《生物多样性公约》文本。

一年后,1993年12月29日,公约正式生效。

在2010年6月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生物多样性公约》顺利通过,并有153个国家首脑在会上签署公约。

《生物多样性公约》签约国家之多,生效之快,在联合国的历史上少见,这说明保护生物多样性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

   【范文】

                加大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 构建人与自然的共同家园

   生物多样性是我们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关系到当代发展和子孙福祉的大事。

由于过度开发、环境污染和生境破碎化等诸多原因,过去多年来生物多样性丧失速率加快,许多物种在人类没有发现之前就已经灭绝了。

为了人类生存环境的生机长存,为了子孙后代的长远发展,加大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力度已变得越发重要。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

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和李克强副总理就加强物种资源管理和自然保护区建设曾多次做出重要指示。

在各地区、各部门和广大生态保护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国部分地区生物多样性锐减趋势得到初步遏制,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基本保持稳定。

生物多样性保护法律体系和运行机制也初步建立。

我国已制定《环境保护法》、《野生动物保护法》、《海洋环境保护法》等20多部相关法律法规。

   但我们也必须看到,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

一是生物多样性下降的总体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

一些区域生态系统不断退化,物种栖息地不断减少。

我国一些重要生物资源流失国外。

二是一些新的国际生物多样性问题对我国形成新的压力。

外来物种入侵呈蔓延之势,危害日趋严重。

三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

生物多样性保护尚未纳入各级政府的规划或议事日程,缺少综合配套的保护政策,特别是一些自然保护区日常监管缺失。

   为此,我们必须及时采取措施,使以上这些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首先,处理好资源开发利用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系。

《生物多样性公约》提出的三大目标是,保护优先、持续利用和惠益分享。

中华民族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依然保存着一份比较完整而又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弥足珍贵。

千万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

要确保生物多样性成为区域环评、规划环评重点考虑的因素,明确开发建设活动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任务和措施。

   其次,优先搞好对生物多样性重要区域的保护。

自然保护区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主阵地,要科学构建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体系,实现自然保护区从数量增长向数量增长与质量提升并重转变,让重要生态系统休养生息。

   再次,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基础能力建设。

深入开展生物物种调查,尽快摸清我国生物物种资源家底;抓紧建立监测体系,开展生物多样性评估;加强物种资源的收储工作,抢救性收储一批关乎国家长远利益的重要生物物种资源;进一步规范生物物种资源的采集、收集、研发、贸易、交换、出入境等活动,加大执法检查力度。

   最后,拓展和深化国际合作。

认真履行国际义务,广泛宣传我国的保护政策和成就。

加强不同公约之间的协调配合,最大限度地维护国家利益。

深化国际合作,借鉴国际先进理念和经验。

   生物多样性保护势在必行,任重道远。

我们必须顺应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需要,自觉遵循自然规律,在积极探索中国环境保护新道路的进程中,努力提高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水平和成效。

我们相信,随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不断深入,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进一步推进,随着生物多样性年中国行动方案的顺利实施,我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必将迎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文化创意产业

【背景材料】

   2010年1月中旬,胡锦涛总书记来到依托原上海汽车制动器公司一片闲置厂房开发而成的“8号桥”创意园区,发表谈话说:

创意产业蕴藏着巨大发展潜力。

要进一步做好园区规划,不断完善服务体系,努力营造创新氛围,真正把创意产业打造成上海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2009年,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中国文化创意产业逆市上扬,不论是在产值的创造还是文化服务的质量上都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文化创意产业是国家形象塑造的有力塑造者。

以日本为例,1995年确立“文化立国”战略,直接组建、参与和支持设立各种文化创意产业基金组织,疏通、拓宽资金流入渠道,保障文化资金供给充足。

瞄准迪斯尼在东京和香港登陆,日本迎头而上,强力启动动漫产业。

先是用自己创造的“口袋妖怪”、“皮卡丘”、“Kitty猫”等围攻“米老鼠”,把国内的少年儿童拉拢过来,然后直“袭”美国本土。

之后,日本动漫席卷全球。

动漫出口利润一举超过汽车和钢铁工业,带动整个文化创意产业高歌猛进。

   【题目】

   参考背景材料,围绕“中国文化创意产业”,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

观点明确,论证有力,语言流畅,字数1000字左右。

   【范文】

                  以创意为突破口 提升文化产业价值链

   作为新兴产业的文化创意产业,有着巨大的经济效益,尤其在经济寒潮的背景下,在人们普遍借文化产品来慰藉心灵的市场需求下,它更显示出极大的发展优势。

我国紧跟时代潮流,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并成为一些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我国各地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所呈现的朝气蓬勃的景象令人欣喜,但是,在其发展过程中却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其中,最为重要也是最为根本的问题在于,对文化创意产业的认识不够,从而导致了“重产业、轻文化”或者“有文化,却无创意”等问题。

   “文化是土壤,创意是种子,产业是果实”这句话一语道破了文化创意产业的本质,文化创意产业只有立足文化,通过创意的种子来充分吸收文化沃土中的营养,最终培育出产业的硕果。

我国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为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多可供利用和发掘的文化素材。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必须深深扎根本土文化,并适当吸取西方文化,从而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

事实证明,真正获得巨大成功的作品都是有中国特色的作品,这特色就来源于中国的传统文化。

以中国动画业为例,真正形成影响力的《大闹天宫》、《小蝌蚪找妈妈》等动画片,都是传统文化浸润的结果。

   创意是连接中国传统文化和文化创意产业的纽带,实现了二者的对接统一,不但为传统文化的现代产业价值的实现提供了切入点,更为产业长远发展所需的深厚文化内涵积淀提供了必要的接入点。

《2012》的高票房、《哈利波特》的风靡全球等都是以创意为依托,通过独特的创意才实现了自己的价值,引起全世界的关注。

因此,创意才是文化创意产业的灵魂,而创意的产生离不开创意的主体——创新型人才。

大力发展中国文化创意产业,核心在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一方面要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促进人才队伍建设。

首先要形成一定的机制,重视对人才的培养。

其次要通过加大投入、加强培训等方式,为人才的成长提供有利的社会环境。

在此基础上,要形成比较稳定的人才队伍,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人员保障和智力支持。

   另一方面要注重人才综合素质的提高,重点培养创新型人才。

创新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离开了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一切创新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水之源。

对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首先要立足本土文化,提高传统文化的修养,其次要博采众长,吸取外国优秀文化,在中外文化交流碰撞中培养创新型人才。

   以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来实现创意的异军突起,通过创意打通中国传统文化与产业发展的阻隔。

只要我们做到这些,相信中国创意文化产业定能蓬勃发展,产出傲人的创意文化产品,向全世界昭示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的伟大复兴和中华民族永不枯竭的巨大创造力。

   【点评】

   文章整体着眼于“重产业、轻文化”和“有文化,却无创意”两大问题,有针对性地论证了振兴文化创意产业中的文化之重、创意之重,从而一并引出了培育创新型人才之必要及具体举措。

本文大致可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1、2段,文首铺陈了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势头,进而引出了发展中存在的两大问题。

   第二部分为3、4段,分别论明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文化的重要基础地位,以及创意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灵魂。

   第三部分为5、6段,主要论述了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两方面举措,即一方面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促进人才队伍建设;另一方面要注重人才综合素质的提高,重点培养创新型人才。

   第四部分即文尾,点出“以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来实现创意的异军突起,通过创意打通中国传统文化与产业发展的阻隔”的文旨。

   全文谋篇布局合理精巧,主线清晰可判。

文首蓄势而待发,两大问题的引出可谓顺应文势而出。

论证之中有理有据,如《大闹天宫》、《2010》等实例的引入。

另一特色在于文章的几转几折,由“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喜人形势”转到“现存的两大问题”上,再由“两大问题”转到“文化、创意的重要”上,又由“创意的重要”提升到“创新型人才之重要”,并最终引出应举之策——即培养创新型人才。

本文言辞用语也同样可圈可点,尤其是文尾的远景展望所用之辞,既有力地撑起了文旨,又显得气势磅礴,达到了震撼人心的效果。

总体来说,本文立意精当,用语不俗,论证有力,当属佳作。

文化产业

  在“十二五”规划中,文化产业将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中对此也有涉及。

2011年江西公务员考试将很有可能加入全国联考,该部分有可能成为申论命题的热点之一。

下面是江西公务员考试网为大家整理的该话题理论知识和若干分析,考生可加以借鉴。

   一、理论知识

   文化产业,这一术语产生于二十世纪初。

最初出现在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合著的《启蒙辩证法》一书之中。

它的英语(论坛)名称为CultureIndustry,可以译为文化工业,也可以译为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和特殊的经济形态,影响了人民对文化产业的本质把握,不同国家从不同角度看文化产业有不同的理解。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文化产业的定义如下:

文化产业就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

从文化产品的工业标准化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角度进行界定。

   2003年9月,中国文化部制定下发的《关于支持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将文化产业界定为:

“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

文化产业是与文化事业相对应的概念,两者都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产业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和现代生产方式的不断进步而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

   2004年,国家统计局对“文化及相关产业”的界定是:

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

所以,我国对文化产业的界定是文化娱乐的集合,区别与国家具有意识形态性的文化事业。

   尽管世界各国对文化产业从不同角度进行了不同的定义,但文化产品的精神性、娱乐性等基本特征不变,因此,文化产业是具有精神性娱乐性的文化产品的生产、流通、消费活动。

   (摘自胡晓明、肖春晔编著《文化经纪理论与实务》,中山大学出版社)

   二、政策解读

   2004年,国家统计局在与中宣部及国务院有关部门共同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从国家有关政策方针和课题组的研究宗旨出发,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将文化及相关产业概念界定为:

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

   根据这一概念,文化产业的范围为:

   1、为社会公众提供的实物形态文化产品的娱乐产品的活动,如书籍、报纸的出版、制作、发行等。

   2、为社会公众提供可参与和选择的文化服务和娱乐服务,如广播电视服务、电影服务、文艺表演服务等。

   3、提供文化管理和研究等服务,如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图书馆服务、文化社会团体活动等。

   4、提供文化、娱乐产品所必须的设备、材料的生产和销售活动,如印刷设备、文具等生产经营活动。

   5、提供文化、娱乐服务所必须的设备、用品的生产和销售活动,如广播电视设备、电影设备等生产经营活动。

   6、与文化、娱乐相关的其他活动,如工艺美术、设计等活动。

   我国现在的文化产业标准是国家统计局发的《文化及其相关产业分类》,在具体实践中,各省、各市都结合各自实际,有所出入。

但这是唯一的官方标准:

   第一部分文化服务一、新闻服务、二、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三、广播、电视、电影服务四、文化艺术服务、五、网络文化服务、六、文化休闲娱乐服务、七、其他文化服务

   第二部分相关文化服务八、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九、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销售

   三、背景知识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文化市场以“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方针为指引,基本形成了由娱乐市场、演出市场、音像市场、电影市场、网络文化市场、艺术品市场等组成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文化市场体系,初步建立起以综合行政执法、社会监督、行业自律、技术监控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市场监管体系。

   到2007年底,全国文化系统登记注册的文艺表演团体达4512个,艺术表演场所2070个,演出经纪机构1024个,文化娱乐场所82174家,艺术品经营机构1112家,音像制品批发零售出租机构87137家,网吧13万多家,其他文化经营单位11783家。

文化市场形成多样化、多层次、多渠道的文化产品供给新格局和传播快、覆盖广、容量大的文化产品流通新网络。

   2007年中国文化产品和服务进出口贸易总额为166.4亿美元,其中核心文化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129.2亿美元,比2006年增长26.6%,是2001年的3.7倍;文化服务进出口贸易总额为37.2亿美元,比2006年增长39.9%,是2001年的6.1倍,中国文化产品进出口不平衡的局面有所改观。

   截至2007年底,中国经营性文化产业机构已达27.2万家。

文化产业日益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文化产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上升。

   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国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开拓出文化产业新的发展空间;新闻出版媒体“整体上市”,标志着文化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技术进步酝酿突破,广电和电信产业的融合稳步推进;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逐步成型,所有这些与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宏观总体形势都令人鼓舞。

   文化产业是投资回报最好的行业之一。

当代社会各种产业利润主要靠领先的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来实现,而文化产业正是自主创造和技术含量高的一个门类。

加上政策因素和市场因素的作用,文化产业的资本盈利率比较高,文化产业方面投资热将会长期存在。

从消费角度看,文化产品是与日俱增的消费热点。

   四、原因分析

   在金融危机从美国发端并蔓延全球之际,到2008年底为止,中国文化产业已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

与感应最明显的制造业特别是出口外向型企业相比,危机对文化企业带来的影响还没有呈现集中爆发势头,对于一些坚持创新的文化企业来说,风暴虽然潜藏风险,但更蕴含机遇。

   这次金融危机正好可以迫使中国下决心进行经济结构的转型,会加速文化产业转型的步伐。

国家拉动内需、拉动消费、减少收入差别程度等政策的实施,以及教育、卫生、文化等领域的改革,都会直接推动文化消费,直接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五、对策措施

   “十一五”规划已经把文化产业作为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举措,从中央到地方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文化部明确提出在五年内文化产业要实现年均15%的增长。

北京、上海、浙江、广东、云南、重庆、四川、河南、山西等诸多省、市提出建设文化大省、文化强省的目标,在规划中都提出文化产业要高于GDP的增长速度。

   十七届五中全会公报指出: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

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推进文化创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增强文化发展活力,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

   六、历年试题

   其实关于文化产业问题有许多省考已经考查过,可是国考还没出过相关主题,这次国家发展规划重点提出,可看出这个问题的重要性与可能出题的机率性。

   已经考查过的试题有:

   2006年江西省考从自主创新的角度谈推动结构调整和提高国家竞争力。

   2008年春季福建省考主题是全球汉语热和文化软实力的问题;2010年上半年福建省考关于中国文化创意产业问题。

以上便是对文化产业问题的综合分析和指导,希望考生从中找到答题思路和作答要点,全面深入的吃透这个热点问题,更多的信息也要持续关注。

低碳社会

【背景材料】

   200年来地球上CO2(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了25%,导致全球平均气温升高了2度多,主要诱因是欧美等发达国家快速工业化的高碳排放。

据测地表温度目前还在以每年0.2摄氏度的速度快速升高,全球气候变暖已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

“低碳”概念随之进入人们视野,各种“低碳”提法应运而生,尽快建设“低碳社会”成为了人们梦想。

   【题目】

   结合上述材料,请围绕“建设低碳社会”的话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

观点明确,分析具体,条理清晰,语言流畅,字数1000~1200字。

   【范文】

                     建设低碳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

   全球气候变暖已给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低碳”的概念随之进入人们视野,各种“低碳”提法也应运而生,尽快建设“低碳社会”成为了人们的梦想。

而我国作为需要长期保持经济高增长的发展中大国,短期内快速发展“低碳”十分困难。

惟有主动出击、因地制宜、积极参与“低碳”建设,方可实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的国情和发展阶段的特征,决定了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比发达国家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

全球减缓气候变化的核心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其中主要是与能源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

我国当前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随着经济快速增长,能源消费和相应二氧化碳排放必然有合理增长。

我国人口多,经济总量大,当前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已与美国相当,均占全世界排放量的20%左右,成为世界最大的两个排放国之一。

就人均排放而言,1990年我国为世界平均水平的50%,2000年为60%,当前已与世界平均水平相当。

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的增长趋势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

为此,我们必须积极作为,大力构建低碳社会,以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强化节能减排、注重能效提高,全面促进全民的低碳消费和生活意识。

要继续深化高能耗领域节能减排工作,加大力度实施“关闭五小企业、改造和淘汰落后产能、加快循环经济示范、治理污染排放”等综合性整治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行动。

同时,要科学引导居民建筑和生活用能。

建议对居民取暖采用分户计量收费、地热取暖、太阳能蓄热、补贴双层玻璃窗用户等措施;装修时使用纤维板等节能性材料;建房使用隔热空心保温砖等,努力推行民众低碳生活方式。

   突出规划、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低碳经济建设。

要重视能源规划的制定与落实,要尽快制定和完善能源总体规划和不可再生、可再生及新能源等各类专项规划,把能源开发的区域和时限进行有序安排,适时微调和修正,严格按规划稳步推进,以综合提高我国能源的可持续供应能力;应充分发挥国家工业生态园示范作用,积极探索低碳发展之路。

   开展科技创新、加大新能源开发,积极发展低碳技术。

要依托现有实用技术,淘汰落后技术,推动产业升级,实现技术进步与效率改善。

要大力推动技术创新,包括碳捕获和碳封存技术等,要在理论、原理、方法、评价指标等方面求得新突破,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生产率和能源利用率。

加快发展新能源及清洁能源技术。

不单指风能、太阳能、地热能、潮汐能、可燃冰、水电、核电等清洁和新能源本身,也包括能源传输方式如超高压、智能电网等。

   走低碳道路,逐步减少对高碳能源的依赖,是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

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社会,既有缓解能源短缺压力、履行减排义务的现实考虑,更有占领未来科技制高点、开拓经济发展空间的长远打算,当前,我们应在政府主导下,依靠技术创新、制度创新、观念更新以及对外合作,将我国的低碳社会计划稳步推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