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库上部结构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729802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182.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灰库上部结构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灰库上部结构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灰库上部结构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灰库上部结构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灰库上部结构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灰库上部结构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

《灰库上部结构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灰库上部结构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灰库上部结构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

灰库上部结构施工作业指导书

目录

一、工程概况1

二、编制依据1

三、施工准备2

四、施工作业方案3

五、施工工艺流程4

六、施工质量标准、验收依据及质量目标14

七、本工程中采用的强制性条文20

八、安全施工措施及注意事项21

九、文明施工措施22

十、危险源因素辨识22

十一、环境保护措施23

十二、附件一:

相关计算24

十三、附件二:

相关附图28

 

一、工程概况

华能莱芜百万机组“上大压小”扩建工程灰库位于1号圆形煤场西南方向,位置特征坐标分别为:

(X=4000937.18,Y=561438.78)、(X=4000937.18,Y=561476.38)。

灰库采用三筒连体结构,筒壁底标高-3.0m,顶标高27.0m。

上部设置女儿墙,女儿墙高0.5m。

灰库底部设置大门共计六樘,两筒之间在5.95m层设置大门两樘。

灰库内共分为三层,分别是5.95m层、12.0m层、27.0m层。

内侧在2.3m层设置卸料控制平台。

每层平台梁与筒壁连接,平台板与筒壁外伸挑沿连接。

灰库西侧设有风机基础三座,北侧设有气化风机房两座,四周设有独立基础共计10个。

其中,气化风机房待灰库上部结构施工到顶排架拆除后方可施工,其余结构穿插进行施工。

钢筋采用HRB300、HRB400两种等级,筒壁钢筋采用搭接的方式。

其余钢筋规格小于22mm的采用搭接,大于及等于22mm的采用直螺纹连接。

钢筋保护层厚度:

筒仓壁30mm,梁柱30mm,构造柱、圈梁25mm,板15mm(其中12.0m层板25mm)。

筒壁模板采用木模板,外侧采用镀膜的木胶合板,内侧采用普通木胶合板。

混凝土强度等级C30。

灰库±0.00m标高相当于绝对标高227.5m,本工程设计使用年限50年,结构安全等级:

二级,抗震等级:

三级。

二、编制依据

1、《灰库基础图(第一次修改)》37-FA10033S-T0406

(1)A

2、《灰库上部结构图》37-FA10033S-T0406

(2)

3、《沟道与盖板》02J311

4、《土建通用图》37-FA10033S-T0103

5、《预埋件图集》37-FA10033S-T0104

6、《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范和构造详图》11G101-1

7、《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第一部分:

土建工程DL/T5210.1-2012

8、《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版)

9、《电力建设施工技术规范第1部分土建结构部分》DL5190.1-2012

10、《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

热轧光圆钢筋》GB1499.1-2008

11、《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

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2007

12、《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2010

13、《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

14、《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设部分2013年版)

15、《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第一部分:

火力发电厂》DL5009.1-2002

16、《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GBT28001-2011

17、《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18、《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

19、《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电力工程部分》(2011年版)

20、《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

21、相关设计变更、图纸会检、工程联系单等

三、施工准备

1、劳力安排

序号

工  种

数 量

1

塔吊操作工

1

2

塔吊指挥工

1

3

混凝土工

15

4

钢筋工

25

5

木工与架子工

20

6

电焊工

3

7

普工

15

8

电工

3

2、主要机具

序 号

名 称

规格型号

数 量

1

QTZ40(4808)自升塔式起重机

1

2

50型混凝土搅拌楼

1

3

75型混凝土搅拌楼

1

4

混凝土运输车

6

5

混凝土泵车

2

6

水准仪

1

7

全站仪

1

8

50米钢卷尺

1

9

钢筋套丝机

2

10

钢筋切断机

2

11

电焊机

4

12

振捣棒

5

13

电锯

2

4、施工作业方案

1、作业方案

灰库上部结构施工顺序:

底板及基础梁施工→第一板筒壁定位放线→第一板筒壁钢筋制作安装→第一板模板安装→第一板混凝土浇筑→内外侧脚手架搭设→第二板筒壁钢筋制作安装……各板施工依次类推,平台板与筒壁同时施工。

卸料控制平台待筒内侧第一层平台施工完成,底部排架拆除后,穿插施工。

施工时按照设计要求预埋气化风机房梁钢筋,待外侧排架拆除后施工气化风机房。

灰库西侧设计有风机基础三个、支墩三个,北侧设有支墩四个,南侧设有独立基础四个,风机基础与其余独立基础结构施工顺序:

垫层施工→基础钢筋施工→基础模板施工→基础混凝土浇筑→模板拆除→基础上部凿毛→移交安装单位→设备安装完成后二次灌浆。

灰库上部结构(包括构造柱,从底板顶算起)共计30.5m,模板采用1.22m*2.44m规格,横向布置。

每块模板背肋横向设置15mm模板上下各一道,竖向设置70*50mm木方九道,每两道木方之间上下各安装一个50*5mm角钢进行加固,如右图所示。

模板加固主要采用Ф12mm对拉螺栓进行加固,对拉螺栓间距为800mm*600mm。

模板拼缝处采用双面胶带粘贴,模板安装时两块模板之间顶紧不得出现错缝,模板拼接处采用木方进行固定。

灰库上部自基础梁顶(-2.2m)至女儿墙顶部高度共计29.7m,模板宽度为1.22m,模板竖向布置为1.22m*23+0.42m,为保证清水混凝土效果,故将多出的0.42m模板使用在筒壁最下方,详见模板配板图(详见附图二、三)。

筒壁钢筋采用绑扎连接,其余部位钢筋直径小于22mm的采用绑扎连接,大于及等于22mm的采用直螺纹连接。

混凝土浇筑时每两板即2.44m作为一施工单元,现场配置四套模板进行翻模施工。

筒壁外侧搭设双排架,内侧搭设满堂脚手架,在灰库东南角及西南角各设置步道一个。

混凝土由搅拌站集中供应,罐车运输,泵车布料,确保混凝土浇筑过程连续性,从而杜绝施工缝。

五、施工工艺流程

1.钢筋工程

1.1、当钢筋的品种、级别或规格需作变更时,应办理设计变更文件。

1.2、钢筋进场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等的规定抽取试件作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必须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1.3、钢筋安装时,受力钢筋的品种、级别、规格和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1.4、钢筋断料时,应严格按图纸翻样表执行,翻样表应经专工审批后执行,并应合理利用材料,尽量减少废料。

1.5、钢筋翻样必须按照图纸要求进行,重点控制箍筋的下料和绑扎,箍筋不能超大,确保混凝土构件的钢筋保护层厚度满足要求。

1.6、筒壁竖向及水平钢筋采用搭接连接,其余部位直径小于22mm的采用搭接,直径大于及等于22mm的采用直螺纹连接。

1.7、采用机械连接的钢筋,下料时,应采用无齿锯切割,其端头截面应与钢筋轴线垂直,并不得翘曲。

下料时将钢筋两端卡于套丝机上套丝,钢筋套丝完整牙数见下表,套丝时要用水溶性切削冷却润滑液进行冷却、润滑。

钢筋直径(mm)

22

25-28

32

40

完整牙数

8~9

10~11

12

13

1.8、机械连接的钢筋,需经监理、第三方试验室现场见证取样,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

1.9、钢筋绑扎前,必须对对拉螺栓进行定位,对拉螺栓不得与筒壁内的竖向及水平筋相碰,避免对拉螺栓弯曲。

1.10、钢筋成品、半成品运到现场后,分别按规格、型号分类堆放整齐、底部垫方木以防泥水污染,并挂好标识牌,注明规格、型号、使用部位及试验状态。

1.11、钢筋安装完成后需经四级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模板施工。

1.12、混凝土垫块是保证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关键,为防止垫块在混凝土振捣过程中掉落,因此在验收时必须严格检查混凝土垫块的数量、间距、位置。

垫块采用塑料圆形垫块@600(梅花型)布置,不得漏放。

2.模板工程

2.1、加工、制作及安装

(1)、模板的选择及配板筒壁外侧模板采用厚度15mm的镀膜木胶合板,不使用带字母的模板,内侧及筒内侧平台采用普通木胶合板,厚度大于12mm。

模板表面应平整、光滑,无变形、破损,以保证能够达到设计效果。

每板竖缝与上下相邻两板竖缝交错布置,具体布置详见附图一。

对于A-A剖面,从北侧肋间开始排版,第一板水平方向模板按照2440mm长排版,考虑相邻错缝布置及最后两板长度协调,至南侧肋间排版如下:

2.44m*20+1.955m*1+2.205m*1,共计22块定型模板;

第二板水平方向排版如下:

1.22m*1+2.44m*20+1.47m*2,共计23块定型模板;

B-B剖面,北侧从东开始排版,南侧从西开始排版,第一板水平方向排版如下:

2.44m*8+1.898*1+2.032*1,共计10块定型模板;

第二板水平方向排版如下:

1.22m*1+2.44m*8+1.355m*2,共计11块定型模板。

奇数板排版样式同第一板一致,偶数板排版样式同第二板一致。

竖直方向,自底标高-2.2m至27.5m(包括女儿墙),高度共计29.7m,采取

1.22m*23+1.64m排版方式,其中1.64m置于底部。

(2)、模板及其支架应根据工程结构形式、荷载大小、地基土类别、施工设备和材料供应等条件进行设计。

模板及其支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浇筑混凝土的重量、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

(3)、模板及其支架拆除的顺序及安全措施应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

(4)、模板安装应满足下列要求:

1)、模板的接缝严密不漏浆;在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内垫层应浇水湿润,但不得有积水;

2)、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脱模剂;

3)、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内的杂物必须清理干净。

(5)、模板的施工:

1)、安装模板前先用全站仪投出筒壁中心及角度线,用红油漆标示明确,以便于模板的安装和校正。

2)、用水准仪把水平标高根据实际要求,直接引测到模板安装位置。

3)、按模板配板图拼装模板,模板要错缝搭接,拼装尺寸准确,安装完毕用线锤校正。

4)、安装对拉螺栓,螺栓一定要平直,为保证牢固可靠,底部对拉螺栓加双螺母固定。

5)、侧壁模板底部应找平,下端与事先做好的定位基准点靠紧垫平。

6)、支模所设置的水平撑与剪刀撑,按构造与整体稳定性布置。

7)、模板上下要保持中心线一致,用经纬仪找正。

8)、模板的拆除:

侧模在混凝土施工完毕3~4天后即可拆除。

折除模板时不得用撬棍撬,以防损坏模板。

平台板及梁需混凝土强度达到100%后方可拆除。

(6)、模板加固系统筒壁模板加固主要采用对拉螺栓进行加固。

对拉螺栓采用§¶12的形式,侧壁对拉螺栓按照800*600mm进行布置。

模板加固采用架管Ф48*3.5mm、50¡Á70mm方木及对拉螺栓。

1)、对拉螺栓孔

对拉螺栓外套PVC套管,在套管两头采用专门加工制作的塑料堵头进行封堵,同时在堵头末端粘贴橡胶密封圈,垫圈与模板直接接触,使接缝严密、不漏浆。

塑料堵头使用硬质塑料加工制作,使用硬质塑料加工需在堵头末端粘贴橡胶密封圈。

堵头前端的直径根据对拉螺栓直径设计,一般比对拉螺栓直径大2mm。

拆模后,塑料堵头周圈的混凝土表面平整光滑、无漏浆现象,橡胶垫圈塑料堵头回收清理后,可再次使用。

螺栓孔使用107胶、细砂、黑白水泥7:

3比例掺合后进行封堵。

采用砂浆封堵前应首先根据当地的砂石、水泥材质情况进行试配,经试验封堵处无色差后方可大面积进行封堵。

(7)、预埋件

a、埋件钢板下料采用剪板机和半自动切割机,不得采用气割下料。

b、预埋件安装表面平整,尺寸准确。

C、对筒侧埋件,根据图纸保护层厚度,提前计算埋件外表面与主筋距离,在预埋位置附加钢筋与筒壁水平筋绑扎连接,预埋件锚筋直接焊接固定在附加钢筋上。

d、所有埋件表面都贴双面胶带,减少埋件与模板之间由于未贴紧而发生漏浆。

3.混凝土工程

3.1混凝土性能要求

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应使混凝土在满足强度、耐久性及混凝土的观感要求的前提下具有良好的施工性能。

主要从选择原材料来控制混凝土的基本颜色;根据强度、和易性、扩展度、含气量、坍落度、坍落度损失、初凝时间、表面颜色等指标进行调整试验,优化混凝土的配合比,确定混凝土的生产工艺参数,性能指标及施工控制指标和技术参数。

3.2、原材料的选择:

(1)、水泥选用强度等级42.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要求质量较稳定、含碱量低,标准稠度用水量小,水泥原材料色泽均匀,且采用同一批熟料。

(2)、碎石选用连续级配好,颜色均匀,且含泥量小于1%,大于5mm的泥块含量小于0.5%,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大于15%,骨料不含杂物。

(3)、砂的细度模数要求在2.3以上,颜色一致,含泥在3%以内,大于5mm的泥块含量小于1%,有害物质按含量计不大于1.0%。

(4)、掺和料采用Ⅱ级粉煤灰,外加剂选用高效泵送剂。

(5)、现场应对对混凝土的颜色、和易性、流动性以及坍落度进行试验,保证满足要求。

(6)、运输至现场的混凝土由第三方试验室进行现场测试,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与搅拌站联系。

(7)、为保证筒壁清水混凝土的效果,筒壁施工时采用的水泥及砂石采用同一厂家提供的商品,其中水泥尽量采用同一批次的。

3.3、混凝土浇筑前,应认真做好如下准备工作:

(1)、模板的轴线、标高和截面几何尺寸应准确、符合设计要求。

(2)、结构的支撑体系,应满足刚度与稳定性的要求。

底部必须支承在可靠的基层上,浇筑过程中不得下沉。

(3)、浇筑前木模板应浇水湿润,但模板内不应有积水。

模板内的杂物应清除干净,脱模剂应均匀涂刷。

(4)、振捣器配备充足,做好泵车等各种机具的现场维修准备工作,夜间照明灯具的准备工作等。

3.4、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用于检查结构构件混凝土强度的试件,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抽取。

取样与试件留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100m3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2)、每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3)、当一次连续浇筑超过100m3时,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200m3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4)、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5)、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3.5、现浇结构不应有影响结构性能和使用功能的尺寸偏差。

混凝土设备基础不应有影响结构性能和设备安装的尺寸偏差。

3.6、对超过尺寸允许偏差且影响结构性能和安装、使用功能的部位,应由施工单位提出技术处理方案,并经监理(建设)单位认可后进行处理。

对经处理的部位,应重新检查验收。

3.7、混凝土浇灌前对钢筋、模板分项工程进行验收,对整个框架的加固系统进行彻底、全面的检查,特别要逐根检查梁底的立杆的下部是否悬空。

确保模板支撑系统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验收合格后方可浇灌混凝土。

3.8、运到现场的混凝土坍落度严格控制在160mm范围内,确保混凝土及时、按量供应。

3.9、浇灌混凝土前还应对现场道路、施工用水、用电,浇灌用机器具检查,以确保混凝土浇灌开工后的连续性。

3.10、混凝土的浇灌主要方式为罐车运输、泵车布料。

3.11、混凝土浇筑时,按照每两板作为一个施工单元。

浇筑时,从每个筒壁肋间开始浇筑,分层环向浇筑,每层厚度不大于500mm。

混凝土上下层之间不允许出现施工冷缝。

一般每层厚度为300-400mm,振捣平后再浇筑上层,并在下一层混凝土初凝前将上一层混凝土浇筑完毕。

浇筑上层混凝土,需将振捣器插入下层混凝土5cm左右以便形成整体。

3.12、混凝土振捣时,振点均匀排列,每次移动距离不应大于振动棒作用半径R的1.5倍(即50cm左右),采用梅花桩布点前进。

使用振动棒时要做到“快插慢拔”,防止面层砼发生分层、离析,及振动棒抽出时造成空洞等现象。

振捣时间为20—30s,以砼表面呈水平,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表面泛浆为准。

预留洞口两侧适当加长振捣时间,以使模板底面混凝土浇注密实。

振捣方法可根据情况采用垂直振捣或斜向振捣,操作时要快插慢拔,上下略为振动,插点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得遗漏,使混凝土达到均匀振实。

3.13、冬期施工混凝土浇筑时,尽量加快混凝土的浇注速度,防止热量散失过多,混凝土的出机温度不宜低于10℃,入模不得低于5℃。

在施工操作上加强混凝土的振捣,尽可能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振捣时间应比常温时有所增加。

雨雪天气平台浇筑混凝土时,棉毡外也应盖一层塑料布,防止棉毡结冰。

3.14、混凝土找平、搓压

模板四周抄上控制标高,中间部位,砼表面,在钢筋骨架上焊接钢筋头控制标高。

混凝土搓压不少于三遍,以减少表面裂缝。

3.15、混凝土的养护及成品保护

(1)、混凝土浇灌完毕后进行养护。

由于灰库施工时,气温较低。

应严格按照冬期施工措施执行。

混凝土浇筑后,在裸露混凝土表面铺一层塑料布再加盖棉毡的方法进行保温。

(2)、混凝土成品保护:

对于浇筑完成的成品混凝土地面(主要指筒内侧平台),不得直接搭设排架,上面移动机械时,应杜绝直接拖拽,防止划伤混凝土表面。

3.16、混凝土试块留置

混凝土试块的留置:

用于检查混凝土强度的试件采用现场制作和养护,制作边长为100mm的立方体试件,在28d龄期后,用标准方法测得的抗压强度总体分布中的一个值,强度低于该值的百分率不超过5%。

混凝土每100m3取样不得少于一组。

同条件养护试件留置:

每次浇筑混凝土时留设同条件养护试件一组,灰库共留设C30同条件养护试件13组。

同条件试块放置在钢筋加工区一侧(靠近灰库筒壁较近),在达到等效养护龄期时,在监理见证取样情况下,在第三方试验室进行强度试验。

4.脚手架工程

4.1、筒壁施工时,外侧搭设双排脚手架,基本参数为:

横距1.5m,纵距0.9m,步距1.8m。

内侧采用满堂脚手架,由于12m层板厚350mm,梁截面较大,包括500*1200mm,600*1400mm,700*1500mm三种,脚手架按照横距0.6m,纵距0.6m,步距1.8m搭设;5.95m层、27m层板厚及梁截面较小,脚手架按照横距0.8m,纵距0.8m,步距1.8m搭设。

4.2、脚手架搭设

(1)、脚手架及支撑材料:

钢管采用φ48*3.5钢管;扣件采用直角扣件、旋转扣件和连接扣件;脚手板采用杉木或松木,板厚不应小于50mm,垫板采用50mm厚的木板。

(2)、搭设工艺流程:

放线→铺垫板→标定立杆位置→放置扫地杆→竖第一排立杆→连接第一步大横杆→竖立第二排立杆→搭设小横杆→依次搭设第二步横杆、立杆、小横杆→加设剪刀撑→挂设安全网、密目网→验收、挂牌使用。

(3)、立杆接长必须采用对接扣件。

对接接头应交错布置:

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得设置在同步内,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得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得大于步距的1/3。

(4)、脚手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

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

横向扫地杆亦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

当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应大于1m。

靠边坡上方的立杆轴线到边坡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

(5)、纵向水平杆设置在立杆内侧,单根长度不得小于3跨,接长尽量采用对接,接头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宜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内;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得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得大于纵距

的1/3。

(6)、脚手架脚手架竖向每隔3步,纵向每隔5跨与筒壁内侧脚手架利用对拉螺栓连接,如右图所示。

(7)、脚手架在结构层设置安全通道和堆料平台,脚手架外侧为安全走道,脚手架内侧为堆料平台。

安全通道用安全密目网围护。

每层满铺脚手板,设置两道防护栏杆,下方用斜撑加固。

栏杆高1.2m,下部水平杆距脚手板0.5~0.6m,栏杆刷红、白相间油漆;侧面设180mm高挡脚板,涂刷黄、黑相间漆。

(8)、在作业层铺设脚手板,脚手板应铺设平整,两端用铁丝封牢。

采用对接平铺时,其下两侧支撑杆件的距离应控制在100mm~200mm之间。

(9)、拟在灰库东南角、西南角靠脚手架外侧搭设两道1.5m宽的“Z”字型安全通道(坡度1:

3),供施工人员上下,安全通道采用木板铺设,上绑50*30mm防滑条,间距300mm;侧面设180mm高挡脚板,涂刷黄、黑相间油漆。

扶手拉杆高度1.2m,栏杆刷红、白相间油漆。

(10)、脚手架外侧面满挂密目网,密目网挂设在脚手架外立杆及纵向水平杆外侧,要求挂设严密,表面绷紧。

在密目网外侧设置架体纵向连续剪刀撑,斜杆与地面夹角为45~60度,剪刀撑必须从地面连续搭设至脚手架顶面。

满堂脚手架之间设置横向及纵向剪刀撑,斜杆与地面夹角为45~60度。

剪刀撑要求刷红、白相间漆(长度为600mm),达到醒目、美观的效果。

4.3、搭设质量和使用规定

(1)、在架子上设置的材料必须码放整齐稳固,不影响操作人员的通行。

(2)、在作业中禁止随意拆除脚手架的杆件、连接扣件。

(3)、人员上下必须走安全通道,严禁人员攀登脚手架垂直上下。

(4)、脚手架立杆垂直度≤1/300,并不大于75mm;纵向平杆的水平偏差≤1/250,且全长不大于55mm。

(5)、临时堆放荷载小于270kg/m2。

(6)、立杆接长除顶层顶步外,其余各层各步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

(7)、钢管上严禁打孔。

(8)、外脚手架采用密目网封闭,采用铁丝将密目网栓在安全通道架体钢管上,表面绷紧,接缝严密。

(9)、外脚手架架、操作架、安全通道投入使用后,要时常检查、修整、加固,确保安全。

4.4、脚手架拆除

(1)、拆除脚手架前的准备工作应符合下列规定:

a、拆除前应全面检查脚手架的扣件连接情况、连体件、支撑及加固系统的加固情况以确保排架拆除前的整体稳定性;

b、凡参与排架拆除的所有施工人员必须经安全技术交底后,方可参加排架拆除施工。

c、排架拆除前应清除脚手架上的杂物及地面障碍物。

(2)、拆除脚手架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a、拆除作业必须由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

b、连体件必须随脚手架逐层拆除,严禁先将连体件整层或数层拆除后再拆脚手架;分段拆除高差不应大于两步横杆,如高差大于两步横杆,应增设连体件加固;

c、当脚手架拆至下部最后一根长立杆的高度时应先在适当位置搭设临时抛撑加固,再拆除连体件;

d、当脚手架采取分段、分立面拆除时,对不拆除的脚手架两端,应按规定先设置连体件和横向斜撑加固。

(3)、拆除过程的安全控制

a、脚手架板施工区域必须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拉设警戒绳,悬挂警示标志牌,地面设立专人跟踪监护,严禁任何人员在脚手架拆除过程中进入施工作业区。

b、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正确配戴好自己的安全防护用品(安全帽、安全带),在施工时必须正确使用。

c、施工人员必须持证上岗,非专业人员严禁从事特殊作业。

d、排架拆除时严禁有立体交叉作业,同时施工的项目,必须错开施工时间。

4.5、脚手架的检查与验收:

(1)、脚手架及其地基基础应在下列阶段进行检查与验收:

a、基础完工后及脚手架搭设前;

  b、作业层上施加荷载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工作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