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初中八历史级上册教案全册.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729154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50.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初中八历史级上册教案全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部编版初中八历史级上册教案全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部编版初中八历史级上册教案全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部编版初中八历史级上册教案全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部编版初中八历史级上册教案全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初中八历史级上册教案全册.docx

《部编版初中八历史级上册教案全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初中八历史级上册教案全册.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初中八历史级上册教案全册.docx

部编版初中八历史级上册教案全册

课题第一单元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第课时总序第个教案

第1课鸦片战争

课型编写时间年月日执行时间年月日

课标内容:

(1)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

(2)简述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批注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指导学生解答鸦片输入对中国的危害,增强学生的概括与归纳能力。

(2)通过学习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和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使学生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和《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判断问题的能力,以及透过历史现象揭示历史本质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感知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国社会带来的严重危害,林则徐为维护中华民族利益进行虎门销烟的壮举,以及英国以此为借口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的经过和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使学生积累有关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2)结合时代背景学习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逐步学会分析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方法;分析鸦片战争的原因、经过、结果和影响,指导学生掌握系统有序的历史知识链,逐步形成良好的逻辑思维习惯和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是一种罪恶的掠夺手段,表明资本主义侵略的贪婪性和侵略性。

(2)学习林则徐维护中华民族利益和尊严的爱国主义精神,认识林则徐是伟大的民族英雄。

(3)鸦片战争中,中国军民的顽强抵抗,表现了中华民族反抗侵略的坚强意志和爱国主义的崇高精神;清政府的动摇不定、妥协求和,暴露了清政府统治者的腐朽本质。

(4)吸取鸦片战争“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和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感。

教学重点:

林则徐虎门销烟和中英《南京条约》。

教学难点: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原因和鸦片战争的影响。

教学用具:

PPT课件常规教学用具

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小组探究学习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七年级所学历史知识,指出“一百多年前的一场战争把中国拖入世界。

从此开始,中国遭受了列强的百般蹂躏;从此开始,中国人经受了寻找新出路的百般苦难。

”展示多媒体问题,然后让学生阅读教材第一目。

新授内容:

一、林则徐虎门销烟

1、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

鸦片是什么?

(学生回答,图片形象展示)

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输入鸦片?

(教师讲解当时的世界形势,主要是英国的发展状况,以帮助学生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2、鸦片输入对中国的危害:

提供典型史料,学生结合史料及毒品危害,讨论回答。

在讨论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更深切地认识:

珍惜生命,远离毒品。

3、林则徐虎门销烟(同时展出《虎门销烟》图片):

学生简述史实;

引导学生根据前面所学史实理解虎门销烟的重大意义;

根据史实,评价历史人物林则徐。

二、英国发动鸦片战争(1840-1842年)

1、鸦片战争的爆发和经过

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以上所学知识,分析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导火线);

根据《鸦片战争形势图》讲述鸦片战争的经过。

2、中国军民的英勇斗争:

有侵略就有反侵略。

请学生讲述鸦片战争中中国军民英勇斗争的典型历史史实,体会中国人民勇于斗争的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三、中英《南京条约》

1、中英《南京条约》签订:

展示《南京条约》签订的情景图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

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2、《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的主要内容:

学生看教材,结合图片和表格,完成中英《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的主要内容;

教师引导分析条约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危害

由《南京条约》签订的背景及其主要内容,分析得出《南京条约》的性质。

3、鸦片战争的影响:

根据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及结果,《南京条约》及附件的内容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危害分析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引导学生从社会性质、主要矛盾、革命任务三个方面的变化分析鸦片战争的影响。

教师要结合国家主权的被破坏,社会性质的变化,透彻地讲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这一性质贯穿了整个中国近代史,是学习中国近代史的关键词之一。

学生思考:

“鸦片战争为什么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教师引导解答。

[小结]

1、回顾本课知识要点,点明本课的重点,要求学生掌握。

2、课堂练习竞答。

[作业]1、温习本课知识;2、预习第2课。

教学反思:

课题:

第2课:

火烧圆明园和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课标内容]

 

(1)知道洪秀全,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

 

(2)简述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

探研目标:

知识与能力: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的罪恶行径,清朝统治者的腐败无能,使中国举世闻名的皇家宫苑付之一炬,主权进一步丧失,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以及在国难当头的岁月里,农民起义军反抗斗争的历史史实。

2.思考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说它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培养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运用历史知识、学习历史发展过程,掌握时空结合的历史学习方法。

2.培养学生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并透过现象看本质(即列强之所以肆无忌惮,如此嚣张、放肆的根源所在)从中领会太平天国农民运动斗争的首要目标为什么是清政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反抗侵略和压迫永远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强大力量。

2.认识一个民族的强与弱,国家的先进与落后,这与它们的命运息息相关,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绪,为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强大而发愤学习,努力奋斗,进而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3.通过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史实进行中国人民一贯具有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决心和光荣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

探研重点:

1、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发生及列强侵华罪行。

2、通过阅读课文与图片相结合的方式来加深印象,加强理解。

探研难点:

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的关系

教学方法:

1.复习提问法。

2.说、看、议结合法。

3.分析归纳法。

探研过程: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师:

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中英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给中国带来了什么严重后果?

生: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师:

《南京条约》使侵略者攫取了许多利益、中国遭受到了沉重的灾难,列强是否满足既得的利益呢?

他们为什么要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又是什么?

我们一起P7的资料后回答。

学生阅读材料,分组交流,由小组代表发言。

师:

列强并没有满足贪婪的欲望,想要通过修订条约来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权益。

遭到清政府拒绝后,他们便找借口发动战争,想要迫使清政府就范。

由于这场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所以它被叫做第二次鸦片战争。

2、讲授新课:

一、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发生

1、战争的起止时间是:

1856年10月至1860年10月

2、侵略国:

主凶──英、法联军帮凶──美、俄

[教师过渡]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烧杀抢劫,在中国犯下了滔天罪行。

其中,最可恶的是把“万园之园”──圆明园给烧了。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列强的罪行

1.英法──火烧圆明园

在北京西郊有一个兼具江南和江北风光的“万园之园”──圆明园。

它综合了中西建筑的精粹,收藏着难以数计的奇珍异宝、艺术精品、古玩字画、图书典籍。

然而,今天我们看到的却是断壁残垣,园内的古籍珍宝荡然无存。

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一现象的出现吗?

圆明园的断壁残垣又说明了什么问题?

带着这些疑问让我们共同学习: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的罪行。

英法联军进北京后,闯入圆明园先进行一番抢劫,为掩人耳目,又放火把它化为灰烬。

法国著名文学家雨果的报道(P7-8)足以证明他们的罪行。

看到今天圆明园的断壁残垣,你有什么感想?

师生交流:

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大耻辱,我们要努力学习,正视历史、不忘历史,将侵略者的残暴和丑恶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

它表明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只有国家富强了,我们才能挺直腰杆,面对外来无理的要求,大声说“不”等等。

议一议:

近年来有人提出要重修圆明园,也有人反对,你同意哪种观点?

为什么?

(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

[教师过渡]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侵略者除了焚毁圆明园外,在其它地方的表现也暴露了他们的强盗本性。

更为可恶的是俄国趁火打劫,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我国东北和西北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

差不多有今天的新疆那么大。

那么,这些领土是怎样被割去的?

通过哪些条约割去的?

我们学习完下面的内容,同学们就会明白的。

2.沙俄──割占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

请同学们看《沙俄侵占中国北方领土示意图》,然后试着叙述沙俄侵占我国北方领土的情况。

学生再看书并结合图表,总结出沙俄侵占我国大片领土的简表。

时间

不平等条约

割占范围

割占领土面积

师:

从此图表来看,第二次鸦片战争使得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了。

那么,为什么中国会遭到如此的劫难,主观原因是什么?

生:

清政府的腐败,一再妥协退让,和中国的落后。

师:

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严重后果,清政府为了支付列强的赔款,加重了对人民的搜刮,战后人民反抗清朝腐败统治的斗争,风起云涌。

1851年至1864年的太平天国运动就是其中重要的一次。

太平天国运动是近代的一场农民运动,它担负着反对清朝腐败统治和反对外来侵略的双重任务。

它沉重地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在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又一大突破.

三、第二次鸦片战争引发的斗争──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师提问,学生结合书上的内容回答

1.农民政权主要领袖是谁?

定都在哪里?

(领导人:

洪秀全定都:

天京)

2.打击的目标是什么?

(清政府与外国侵略者)

3.取得了哪些成果?

(1)1853年占领南京,建立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

(2)1860年,青浦之战大败洋枪队;

(3)1862年,慈溪战斗击毙华尔,严惩洋枪队。

4.结果怎么样?

(1864年由于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被镇压下去。

讨论:

太平军的斗争,说明中国人民怎样对待国内的腐败政府和外国的侵略势力?

(“落后就要挨打”是中国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深刻的历史教训。

所以,要想改变落后挨打的命运,就必须推翻国内的腐败政府,坚决抗击外来的野蛮侵略。

小结:

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为进一步扩大侵略权益,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割占我国大片领土等罪恶行径,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了。

列强之所以肆无忌惮,如此嚣张放肆,是因为当时社会制度的落后及清政府的腐朽统治。

这警醒我们“落后就要挨打”,作为青年学生更应该为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强大发愤学习,努力奋斗,不让历史悲剧重演。

面对外敌侵略,中国人民始终没有放弃过反抗斗争,才避免了中国沦为殖民地的命运。

这种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

作业:

见书本P11的温故之新

教学后记

课题第一单元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第课时总序第个教案

第3课收复新疆和甲午风云

课型编写时间年月日执行时间年月日

课标内容:

(1)了解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基本史实。

(2)讲述甲午战争中邓世昌的主要事迹,体会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民族气节和斗争精神。

(3)简述《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说明《马关条约》与中国民族危机加剧的关系。

批注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通过评价左宗棠,培养学生辩证唯证地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2)通过对收复新疆与甲午战争与中国战败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多角度综合分析历史事物的能力。

(3)通过比较《马关条约》与《南京条约》的危害,培养学生的比较思维能力。

(4)通过观察《奋勇冲向敌舰的致远舰》图和《时局图》,培养学生的历史想象能力和看图说史能力;通过观察《甲午中日战争形势》和《1898年英国租借新界示意图》,培养学生正确识读历史图表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感知左宗棠收复新疆、邓世昌血战黄海的史实,积累对近代民族英雄的认识,理解中国近代爱国主义以反抗外来侵略、维护国家主权为重要内涵,学会从优秀历史人物身上学习优秀品质以完善人格的方法。

(2)感知新疆危机、甲午战争、瓜分狂潮等史实,积累对19世纪晚期时代特征的认识,理解当时民族危机的加深,学会从宏观高度把握时代特征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新疆危机、甲午战争和瓜分狂潮是19世纪晚期帝国主义对中国的进一步侵略,加剧了中华民族的危机。

由此进一步认识外国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侵略是中国近代贫弱的外部根源。

(2)制度落后、国力衰弱和投降路线是中国近代对外战争失败的内部根源。

由此进一步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和提高综合国力的信念。

(3)认识近代日本是一个富有侵略性的国家,并且十分残忍,增强对日本军国主义复活的警惕性。

(4)通过左宗棠收复和开发新疆、清政府设立新疆行省的史实,认识新疆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5)学习左宗棠、邓世昌等民族英雄坚决反击外来侵略,维护国家主权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1)左宗棠收复和开发新疆;

(2)邓世昌黄海血战。

教学难点:

(1)中国在甲午战争中失败的原因;

(2)《马关条约》。

教学用具:

PPT课件常规教学用具

教学方法:

问题导学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知识回顾,导入新课。

新课学习:

一、左宗棠收复新疆

感知历史:

教师指导学生通读本目教材,并使用课件讲述基本史实。

探究问题:

(1)19世纪六七十年代哪些外国势力侵略新疆?

目的何在?

(2)左宗棠是怎样收复新疆的?

为什么他能收复新疆?

(3)左宗棠为开发新疆做了哪些贡献?

(4)伊犁是哪年收回的?

(5)新疆在哪一年建省?

新疆建省有何意义?

实践创新:

(1)“大将西征人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

新栽杨柳三千里,

赢得春风度玉关。

”这首诗赞扬了左宗棠的哪些功绩?

(2)你怎样评价左宗棠?

(3)新疆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请用所学历史知识说明这一点。

引导学生进行问题探究、讨论学习。

二、黄海大战

感知历史:

先指导学生通读本目教材,再用课件讲述本目史实。

探究问题:

(1)甲午中日战争哪年爆发?

为什么称为甲午战争?

(2)日本为什么要挑起甲午战争?

(3)讲述黄海大战中邓世昌血战

的主要事迹。

(4)甲午中日战争哪一年结束?

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5)中国为什么在甲午战争中败给日本?

实践创新:

(1)邓世昌身上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2)观察《奋勇冲向敌舰的致远舰》图,描绘该图反映的战场场景。

(3)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给我们留下了哪些沉痛教训?

(4)谈谈你对旅顺大屠杀的看法?

(5)根据《甲午中日战争形势》图,讲述战争的主要过程。

引导学生进行问题探究、讨论学习。

三、中日《马关条约》

感知历史:

指导学生通读本目教材,用课件讲述本目基本史实。

探究问题:

(1)《马关条约》是哪一年签订的?

清政府派谁签订的?

(2)《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相对于《南京条约》,《马关条约》

给中国造成哪些进一步的危害?

(3)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加剧表现在

哪些方面?

(4)租借地、势力范围是什么意思?

(5)“门户开放”

的含义是什么?

美国为什么要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产生了什么影响?

实践创新:

(1)有人说《马关条约》是中国近代最严重的卖国条约之一,

对中国祸害深远,试用史实说明。

(2)观察《1898年英国租借新界示意图》,

讲述英国是怎样一步一步侵占香港地区的?

香港哪一年回归祖国?

香港的割让与收回的过程说明了哪些道理?

(3)观察《时局图》,谈谈你的感想。

[小结]通过提问,以师生互动方式进行。

[作业]1、指导学生独立完成课内习题。

2、预习第4课。

教学反思:

课题:

第4课八国联军侵华

[课标内容]

 

(1)知道义和团运动和抗击八国联军侵华史实。

(2)结合《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辛丑条约》对中华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

探研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通过对“扶清灭洋”、义和团失败等的分析,培养学生多角度分析历史事物的能力。

(2)通过观察《义和团运动形势》图,培养学生识读历史地图的能力。

]

(3)通过对畅想天地栏目中材料题的解答,培养学生对历史材料的阅读理解,提炼信息和正确评价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感知八国联军侵华暴行、义和团对八国联军的抗争、《辛丑条约》等史实,深化对中国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时代特征的认识,理解当时民族危机的全面加深与中国人民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2)通过梳理八国联军、义和团、清政府之间的活动,学会整理历史发展线索的方法。

(3)通过分析《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其影响,学会透过历史现象看本质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八国联军侵华是中国近代重大的国耻,由此进一步认识帝国主义侵略者凶恶而贪婪的本质,帝国主义的侵略是中国近代贫弱的重要根源之一,从而增强对帝国主义侵略的警惕性,激发爱国主义情感,不忘国耻,以振兴中华为己任。

(2)义和团运动是中国人民又一次伟大的抗争,义和团坚决反抗外来侵略的爱国精神值得弘扬。

(3)抗击八国联军的失败,说明在综合国力落后的形势下,落后阶级领导的采用落后观念与斗争方法的反侵略斗争是无法抵挡用强大的物质力量和先进技术武装起来的侵略者的;进一步认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增强奋发图强、振兴中华的决心,培养面向世界、与时俱进、学习先进、勇于革新的思想意识。

探研重点:

八国联军的侵华暴行;《辛丑条约》

探研难点:

义和团运动

教学方法:

“读、讲、议、评”四步教学法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课前引导:

引导学生回顾上课内容,然后教师指出:

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列强对中国的新侵略——八国联军侵华,以及中国人民的又一次伟大抗争——义和团运动。

导入新课

一、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

1、义和团运动的兴起

读:

要求学生阅读本目内容,观察《义和团的旗帜》图。

讲:

请学生来讲:

(1)义和团的前身叫什么?

在哪一带活动?

参加者主要是些什么人?

他们是怎样开展活动的?

(2)义和团运动是哪一年在山东兴起的?

旗号是什么?

说一说义和团在山东兴起时的两件大事。

(3)针对义和团运动兴起,清政府的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此后,义和团得到怎样的发展?

议:

(1)19、20世纪之交,为什么会爆发义和团运动?

(2)为什么义和团运动首先在山东爆发?

(3)你怎样看待义和团“扶清灭洋”的口号?

(4)清政府为什么对义和团由镇压改为招抚的政策?

评:

(1)分析义和团爆发原因和在山东兴起的原因,要结合已学知识和时代背景去分析,着眼于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的加剧。

(2)评价“扶清灭洋”口号要采取一分为二的态度。

(3)分析清政府招抚义和团的原因,可以从清政府与义和团和列强的三角关系,来看政策选择的可能性。

2、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

读:

指导学生阅读本目内容。

讲:

讲学生讲一讲:

八国联军是什么时候发动侵华战争的?

参加联军的是哪八个国家?

议:

(1)八国联军为什么要发动侵华战争?

八国联军的参加国中,哪一国对中国侵略时间最长?

哪一国侵占中国领土最多?

哪两国侵略中国的开始时间也比较早?

还有哪两国侵略中国的时间比较晚,19世纪末示开始起步,但来势凶猛?

评:

分析八国联军侵华的原因,可以从根本原因的借口两层次进行;从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深入趋势和要求来看根本原因,从义和团运动兴起看侵略的时机和借口。

二、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

1、义和团英勇抗击八国联军

读:

要求学生阅读本目内容及相关图片。

讲:

(1)义和团与清军抗击八国联军有哪三次重大战役?

(2)要求学生依照地图讲述八国联军的入侵路线和大致经过。

(3)你们还了解哪些抗击八国联军的故事,将你感触最深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议:

(1)义和团运动为什么会失败?

(2)有人认为,义和团运动的失败,“只是由于武器不良之故”。

你同意这一观点吗?

请说说理由。

(3)义和团运动有哪些功绩和教训?

评:

(1)分析失败原因可以从客观和主观两个角度进行,也可以从综合国力的强弱、文明程度的高低、组织战争的水平三个层次着手。

(2)分析教训应从失败原因进一步引申,立意应在怎样才能避免失败,走向成功。

2、八国联军的暴行

读:

要求学生阅读本目教材内容。

讲:

(1)请学生讲讲史海拾贝栏目里的故事。

(2)请学生讲讲八国联军的其它暴行。

议:

了解八国联军侵华暴行后,你有何感想?

评:

对八国联军暴行感受,可从三个角度谈:

对其本质的认识、对其影响的认识、对其教训的认识。

三、《辛丑条约》

读:

指导学生阅读本目教材内容。

讲:

(1)《辛丑条约》是哪一年签订的?

有哪11个国家强迫中国签订?

(2)为什么这个条约抵消《辛丑条约》,这个条约的赔款叫庚子赔款?

(3)条约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议:

(1)近代以不定期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规定清政府赔款的有哪些?

哪个条约中的赔款最多?

(2)《辛丑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是什么?

[小结]

根据板书所列问题,师生互动进行。

[作业]

指导学生独立完成课内习题。

教学后记

课题第二单元近代化的起步第课时总序第个教案

第5课洋务运动

课型编写时间年月日执行时间年月日

课标内容:

(1)列举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

(2)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批注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通过理解洋务派、近代企业、新式海陆军的内涵,培养理解历史概念的能力。

(2)通过分析洋务派创办近代企业会遇到哪些困难及思考当时中国除向西方学习外还有没有别的强国之路的问题,培养切入历史情景进行合理想象的能力。

(3)通过对洋务运动中军事工业与民用工业对比,培养学生比较思维能力。

(4)通过评价洋务运动与李鸿章,培养辩证思维能力与创新思维品质。

二、过程与方法

(1)感知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创办、新式海陆军建立、介绍西学与兴办新式学堂等史实,积累对洋务运动的认识,理解洋务运动为民族自强做了努力并启动了中国近代化。

(2)学会从生产力标准和从人类文明演进高度运用历史标准去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中国由封建王朝发展模式向工业化发展模式的社会转型中,洋务运动作了最初的努力,启动了中国近代化。

由此培养顺应历史潮流、积极追求进步的精神。

(2)学习洋务派敢于改革的勇气、面向世界的开放态度,追求民族自强的爱国主义情感。

(3)洋务运动的失败在于改革未触动封建体制,由此认识到实行体制创新和建立近代企业制度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近代工业的创办;洋务运动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教学难点:

洋务运动为什么会失败?

对李鸿章的评价。

教学用具:

PPT课件常规教学用具

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自主合作探究、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由学生相对而言比较熟悉的历史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