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亡羊补牢》教案精选.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116284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6.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亡羊补牢》教案精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部编版《亡羊补牢》教案精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教部编版《亡羊补牢》教案精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人教部编版《亡羊补牢》教案精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人教部编版《亡羊补牢》教案精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亡羊补牢》教案精选.docx

《人教部编版《亡羊补牢》教案精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亡羊补牢》教案精选.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部编版《亡羊补牢》教案精选.docx

人教部编版《亡羊补牢》教案精选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亡羊补牢人教部编版

二年级下册语文《亡羊补牢》教学设计

【知识与技能】

1.会认1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说出“亡羊补牢”和“揠苗助长”这两个成语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

在朗读中感知课文内容,感悟词句,了解寓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团结协作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语言的表达能力。

3、懂得做错了事一定要及时改正和做事不可急于求成的道理。

4、用所懂得的道理指导生活实践。

【重点与难点】

重点:

1.会认1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说出“亡羊补牢”和“揠苗助长”这两个成语的意思

难点:

1、懂得做错了事一定要及时改正和做事不可急于求成的道理。

2、用所懂得的道理指导生活实践。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自制教具等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前常规问候)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喜欢故事吗?

(喜欢);都喜欢什么故事?

(生自由答)

2、老师这里有一些图片,同学们能根据图片猜一猜都有什么故事吗?

(老师播放图片,生自由说,师相机表扬:

同学们读得书真多,能知道这么多的故事,它们都是寓言故事,寓言故事就是用一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的文学作品。

3、今天,老师这里也有两个寓言小故事,请同学们打开12课,看一看,12课是不是共有两个寓言小故事(生:

是)所以“二则”就是“两个”的意思,“寓言二则”就是有两个寓言故事。

4、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第一则寓言故事。

(出示课题,指导书写“亡”和“牢”

)课题是一个成语,让我们一起来读一遍(学生齐读)

5、请同学们做一套选择题。

“亡”是什么意思?

(丢失);“牢”呢?

(关牲口的圈,在课文中指羊圈)

6、这里还有“亡”的两个小亲戚,同学请看(出示忙、芒,引导生组词),

7、从这个课题中,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

二初读课文,扫除障碍。

1、检查自学效果(这里有一些带拼音的生字宝宝,谁来给我们介绍一下。

)(指名读,相机纠错)(真棒,谁还想来给我们介绍一下)。

2、去掉拼音以后,大家还认识它们吗?

(认识)谁想试着来读一下?

3、经过这几位同学的介绍,我们都认识这些生字宝宝了吗(认识)?

让我们开火车来读一下。

(学生齐读)

4、现在这些生字宝宝回到了词语妈妈中,大家还认识它们吗?

(认识),大家一起来读一下。

(齐读)去掉拼音以后,大家还认识吗?

(认识)大家再一起来读一下(生齐读)。

5、大家看一下这“悔”字,如果把竖心旁换成三点水是什么字?

(生答:

海)组词(大海)。

6、这里还有一个字很有意思,羊圈的圈还有另一个读音,是什么(生答quān,圆圈)真棒,(出示多音字圈),谁来领读一下。

(生领读)

7、同学们的声音真响亮,读得真正确,谁能告诉老师,你是怎样来区分多音字的?

(问父母、问老师、查字典)(不错,大家的方法挺多的,尤其是查字典,这是最便捷的方法!

三、通读课文,理解内容。

1、本课的生字词我们都弄清楚了,请大家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篇寓言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生答,如不完整,找其他同学补充)师总结:

同学们回答的真不错,老师这里有一个填空题,是对这个故事内容的总结,大家一起来做一下。

(出示填空题,老师引导学生边说,边出示答案)

四、再读课文,品读释疑

(一)、同学们对故事内容把握得真好,现在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养羊人一共丢了几次羊?

(两次);第一次丢羊是什么原因?

养羊人是怎么说的?

又是怎么做的?

第二次丢羊是什么原因?

养羊人是怎么说的?

又是怎么做的?

(1)如果你是养羊人,现在会怎么做。

可是这个养羊人是怎么做的?

(2)所以请你评价一下这位养羊人,说说你认为他是个怎样的人。

(小组合作讨论后,选代表回答)

(3)从哪里看出他是一个不听劝告的人?

(小组讨论)(从他与街坊的对话中,可以看出他不听别人的劝告)

(4)他的话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

(漫不经心、毫不在意、无所谓),大家尝试读一读(生自由读);(谁想来挑战一下)指名朗读。

(5)街坊的话应该怎样来读?

你是从哪个词知道的(赶快)(师总结:

对,从“赶紧”这个词知道街坊很为他着急,感到可惜,所以要读出劝的语气)

(4)分角色来读对话(师相应评价、总结,直至读到位。

)体会对话双方不同的心情。

(二)、他不听街坊劝告的结果是什么?

(齐读第四自然段)

(1)从第四自然段中的两个“又”,感觉他这个人太一意孤行了。

有第一次丢羊,就应该想到还会丢,可他偏偏不去修补羊圈,导致他又有了第二次丢羊。

这两个“又”应该怎样来读,大家尝试读第四自然段,体会养羊人的可气之处。

小结:

那么这部分可以用课题中哪两个字来概括?

(亡羊)

师总结,这个养羊人真是可气!

那么养羊人就没有一点儿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吗?

(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学生发表看法)(结合朗读,学生自由回答,老师总结:

养羊人后悔了,赶快把羊圈补上了,以后再也没有丢过羊。

(4)、想象一下,如果他在发现错误后,沉浸在后悔和自责中,总是认为晚了,会有什么后果呢?

(一只羊也留不住,全被狼吃掉)

(5)可见,知道及时改正错误,任何时候都不晚。

六、拓展

1、

(1)养羊人由开始的不在乎,到后来的后悔,到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

如果你是养羊人,是不是有满腹的话语想对大家说呢?

(2)、你想对《亡羊补牢》中的养羊人说些什么呢?

(我想对《亡羊补牢》这则寓言中的放羊人说,你能知错就改,也不算晚。

2、

(1)在现实生活中,如果遇到像养羊人那样的人,你会对他们说些什么?

 

(2)在我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应该怎样去做

七:

板书设计

12、寓言二则

亡羊补牢

知错能改未为迟也

 

12.《亡羊补牢》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亡羊补牢》是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里的第一课。

这则寓言只用了几断简短的文字讲叙了一个生动有趣的,并且很与现实生活接近的这么一个小故事。

从养人的羊圈破了个洞丢了羊,邻居劝告修补羊圈,他认为没用,到第二天又丢了羊才番然醒悟,应该听取别人的忠告,找到补救的方法之后再也没丢过羊的小故事。

理解了故事内容之后,重点是让孩子们从这个小故事中得到一个道理,就是无论做错什么事,只要善于听取别人善意的劝告后,及时改正还不算晚。

 

学情分析

《亡羊补牢》是一则寓言故事,通过简短的故事告诉人们深刻的道理,这个道理是对故事中的具体形象和故事情节作的最高概括,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是有一定的高度的。

但是引导学生通过在具体的环境中感知人物,感知故事内容,对于多数学生来说,是能够体会出这则寓言的寓意的。

教学建议

寓言常常是以一个小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

教学中应抓住课文篇幅短小、内容生动有趣的特点,引导学生结合课文的插图,抓住、理解重点词句,分析人物的言谈举止和心理活动,读懂课文内容。

同时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理解和感悟寓言,从中受到教育和启发。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15个生字,会写“寓、则、亡”等15个生字,会写“亡、牢、钻”等8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说出“亡羊补牢”这个成语的意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懂得做错了事一定要及时改正和做事不可急于求成的道理。

重点与难点

重点:

理解成语“亡羊补牢”“揠苗助长”的意思。

难点:

读懂蕴含在成语故事中的深刻道理。

懂得做错了事一定要及时改正和做事不可急于求成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1、播放《亡羊补牢》动画视频片段,引导学生观看并让他们简单说说自己对故事主要内容的感知。

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明确故事的名称(亡羊补牢)。

指导读题,同时点明故事的体裁(寓言故事),并简单补充关于“寓言”的知识。

二、初识题意,感知故事

1、引导学生自主朗读故事《亡羊补牢》,试着根据故事内容说说题目“亡羊补牢”的意思。

2、学生自读,教师适时引导他们明确“亡”在课文中并不是指“死亡”,而是“丢失”的意思;“牢”也并非指“牢房”,而是指“羊圈”。

引出题目的意思是“丢失了羊后去修羊圈”。

3、引导学生思考讨论:

谁丢失了羊(从前有个人)?

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根据故事内容说一说这个人前后一共丢失了几次羊(两次)。

(板书:

第一次第二次)同时引导他们从文中找出两次丢羊所在的自然段(1、4自然段),课件出示两个自然段,指名朗读,教师指导生字读音,适时范读,注意“圈”是多音字,在文中读“juàn”,“窿”虽然是第二声,但在词语“窟窿”中应该读轻声,另外注意“叼”中间有个介韵母,不要读成了“刀”的音。

4、再读故事,看看在两次丢羊的过程中牧羊人都经历了什么事情(街坊劝他,他先是不听,后来又听从了劝告把羊圈补好了)。

重点提醒在“街坊”中“坊”读轻声。

5、引导学生在读故事的基础上试着用自己的话简单概述故事内容,教师适时归纳。

三、精读故事,明白寓意

1、快速读故事,看看牧羊人前后两次丢羊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边读边从课文中找出答案。

2、教师适时出示故事第1~4自然段,聚焦句子:

A、“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钻进去,把羊叼走了。

”引导学生从中明确羊被叼走的原因。

B、“原来狼又从窟窿钻进去,把羊叼走了。

”引导学生探究交流:

牧羊人第二次丢羊的原因是什么?

师:

面对街坊让他修羊圈的劝告,这位牧羊人是怎么想的呢?

师:

你觉得牧羊人这样想对吗?

为什么?

师:

事实证明了牧羊人确实想错了,第二天早上,他发现羊又丢了一只(补充板书:

再次丢羊),真是一个固执的人。

3、想象体验:

看到羊再次被叼走了一只,牧羊人心里又会怎么想(感到很后悔)?

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最后一段,看看牧羊人在第二次丢羊后又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教师重点引导学生抓住“赶紧、结结实实”等词语体会牧羊人是个犯了错误及时改正的人。

同时引导学生抓住最后一句话,明确他再没丢过羊的原因是“听街坊的劝告”(板书:

听从劝告再没丢羊)。

4、延伸拓展:

(1)出示课文中的插图,引导学生观图并想想自己最想对牧羊人说什么。

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明确犯了错误时听从劝告与不听从劝告会带来完全不同的结果(板书:

及时补救,为时未晚)。

(2)引导学生试着联系生活,说一说生活中类似的事例,同时引导他们说说自己从这些事例中都明白了怎样的道理,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故事的寓意。

(课件出示“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认真改正,就不算晚。

”)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了探究交流法,让学生在互动交流的过程中不断激活思维,同时对故事所阐明的道理有了更为准确的认知。

四、拓展延伸

1.故事我们已经读懂了,那么这个故事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

再把课文认真读一读,想一想,把你的想法和爸爸妈妈先交流一下。

(板书:

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2.师总结:

是的,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能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并认真改正,还不算晚。

所以人们常说:

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板书:

为时不晚)

板书设计:

12、寓言二则

亡羊补牢

(第一次)不听劝告(再次丢羊)

(第二次)听从劝告(再没丢羊)

(及时补救,为时未晚)

 

学科

语文

年级/册

二年级下册

教材版本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一、教材分析

《亡羊补牢》这则寓言用简短的文字给我们讲叙了一个生动有趣的,贴近生活的小故事。

从养人的羊圈破了个洞丢了羊,邻居劝告修补羊圈,他认为没用,到第二天又丢了羊才后悔,应该听取别人的忠告,修好羊圈之后再也没丢过羊的小故事。

故事内容理解之后,重点是让孩子们从中感悟“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认真改正,就不算晚”的深刻道理,通过具体的环境中来感知人物,感知故事内容,对于多数学生来说都可以悟出寓言的寓意的。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