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 两次工业革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729122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36.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72 两次工业革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72 两次工业革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72 两次工业革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72 两次工业革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72 两次工业革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72 两次工业革命.docx

《72 两次工业革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72 两次工业革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72 两次工业革命.docx

72两次工业革命

1.英、美、法、德工业生产总和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例表

年代

1870

1896~1900

1913

比例

78%

74%

72%

由上表可以推知,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  )

A.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开始盛极而衰

B.世界各地的工业化有所发展

C.世界各国工业发展差距明显缩小

D.世界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答案 B

解析 此题可用排除法。

由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资本主义国家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此时属于资本主义调整发展时期,A项错误;表格信息并没有反映世界各国的工业发展状况,不能说明差距的扩大或缩小,C项错误;经济结构反映的是不同经济类型间的比例状况,表格中并无此方面的信息,D项错误。

2.英国工业革命接近完成之际,卡莱尔在《文明的忧思》中发出感叹:

“当整个国家仅仅只在乎金钱和被金钱所主宰的时候,再下一步便不是踏在地上,而是悬在深不见底的深渊上空。

”可见,卡莱尔注意到了英国(  )

A.煤矿大量开采导致土地塌陷

B.工业革命中社会财富急增

C.经济发展与人文精神的对立

D.工业革命中人文精神缺失

答案 D

解析 题干材料中“只在乎金钱和被金钱所主宰”这一信息反映出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拜金主义盛行,说明作者认识到社会发展过程中人文精神的缺失,D项与此相符。

A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B项与作者的意图不符;追求金钱,追求世俗生活的幸福,也是人文精神的体现,C项表述错误。

3.在19世纪末的西欧,一个资本家要新建纺织厂,为提高产量,他应该优先选址在(  )

A.商业繁盛的地区B.盛产煤炭的地区

C.邻近河流的地区D.电力充足的地区

答案 D

解析 抓住题干时间“19世纪末”,这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电力成为当时的主要动力,故答案选D。

4.有人描述19世纪初英国的情景时说,妇女和女孩们曾从黎明到深夜整天不断地使用的嘤嘤作响的纺车,如今已被弃置屋隅,那些打着拍子砰然作响的手织机也多半闲置无闻。

这说明(  )

A.生产领域出现革命性变化

B.工业革命推动妇女解放

C.重工业成为国民经济主导

D.家庭手工业已不复存在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工业革命的影响。

根据题干时间“19世纪初”和材料情景可知,英国的纺车和手织机被闲置起来,其主要原因是蒸汽机的使用使新式纺织机器出现,故A项为正确答案。

题干没有反映妇女政治地位的提高,因此不能体现工业革命推动妇女解放,故B项错误。

纺织业的发展反映的是轻工业的变化,不能说明重工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而且这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故C项错误。

工业革命开始后,家庭手工业仍存在了很长时间,故D项说法过于绝对,应排除。

5.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指出,“尽管有这些(关税)保护措施,大工业仍使竞争普遍化了,大工业创造了交通工具……把所有的资本都变成为工业资本,从而使流通加速,资本集中”“它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

”对此最恰当的理解是(  )

A.关税保护阻碍不了资本主义竞争

B.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C.交通工具扩大了工业文明的影响

D.自由竞争增强了工业资本的流通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题目中关键的信息包括“大工业”“交通工具”“工业资本”“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依赖于整个世界”,以上信息可以解读为:

工业革命使手工生产发展为机器大生产;工业革命推动了交通工具的改变;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即世界市场基本形成,故选B项。

A、C、D三项都只是反映了材料的一个侧面,故排除。

6.在英国,狭窄的铁路跨过像绿色海洋一样的乡间,把沿途被装进火车里的英国人民,抛进城门口越来越稠密的人群之中。

这一现象反映了工业革命(  )

A.缩小城乡差距B.促进农业快速发展

C.推动城市化进程D.加速农村城镇化进程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工业革命的影响。

材料反映了工业革命后铁路的发展使更多的人进入到城市中。

A、B、D三项与题干信息无关,故错误;C项与题干的意思一致,故正确。

7.陈乐民在《欧洲文明的进程》中说:

“‘重商主义’不是一个现成的理论,它毋宁是‘经验主义’的产物。

这是民族国家,或还没有建成统一的民族国家的政治实体,为了增强自己的实力所不能不采取的政策……到十八世纪各民族间的经济贸易的发展开始冲击民族界限,贸易自由主义逐渐取代‘重商主义’。

”据材料可知,在近代的欧洲(  )

A.重商主义在本质上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B.封建君主和新兴资产阶级在根本利益上一致

C.各国的民族界限在工业革命后逐渐消失

D.自由主义取代重商主义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答案 D

解析 重商主义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存在于资本主义不同的发展阶段,A项错误;重商主义时期封建君主与新兴资产阶级在追逐财富上暂时一致,在根本利益上并不一致,B项错误;C项与史实不符;重商主义盛行于资本主义兴起初期,需要王权保护,而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壮大,资产阶级主张自由主义,以实现商品资本的自由流动,从而维护了资产阶级的利益,这一转变的背后是生产力的发展,故D项正确。

8.内燃机的发明,其意义远远超过瓦特对蒸汽机的改良,它造就了20世纪的石油世纪,使石油变成了战略资源,打开了石油的“潘多拉盒子”。

“打开了石油的‘潘多拉盒子’”的含义是指(  )

①新能源及新兴工业发展 ②动力革命推动交通工具的革命 ③国际关系更复杂,对能源产地争夺更激烈,严重污染环境 ④促成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A.②③④B.①②④

C.①③④D.①②③

答案 D

解析 根据所学,①②③说法正确。

④促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的标志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故排除。

9.世界博览会上的展品是一个国家发出的名片,一定程度上能反映一个国家的基本状况。

1876年美国费城世界博览会上,中美两国展示了各自的代表性展品(见下表)。

两国代表性展品的差异说明了(  )

国家

代表性展品

美国

大功率发电机、电动机,电话,留声机等

中国

丝绸,茶叶,银器,雕花瓷器,景泰器等

A.中国已沦为西方国家的原料产地

B.中美两国经济发展模式根本不同

C.美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源地

D.中美两国的政治制度根本不同

答案 B

解析 表格中列出的展品,美国主要是工业产品,中国主要是农业和手工业产品,反映了两国经济发展水平和模式的不同,B项正确。

A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第二次工业革命同时在多国展开,故C项表述不准确;政治制度和材料中反映的展品信息关系不大,故排除D项。

10.第一次工业革命是英国“一枝独秀”,第二次工业革命是欧美先进国家“遍地开花”。

产生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英国经济发展缓慢

B.美、德等国家经济发展迅速

C.自然科学研究的重大进展

D.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的确立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第一次工业革命是英国“一枝独秀”,因为英国最早确立资本主义制度,进行工业革命的条件成熟;而第二次工业革命是“遍地开花”,原因是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主要国家进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或改革,一大批国家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起来,因此本题选D项。

11.下图是英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指数变化(1500~1900年)示意图,图中体现出英国在两次工业革命中的特点是(  )

A.英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快速提高

B.后者比前者产生的经济推动力更大

C.英国工业发展速度均高于世界其他国家

D.两次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两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从图中曲线趋势来看,1700~1800年基本保持平衡,故A项不正确;图片反映的是英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指数变化,并没有与世界比较,故C项不正确;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但到第二次工业革命时,英国逐渐落后,失去“世界工厂”的地位,故D项不正确;从图中可以看出19世纪末,英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速度高于18世纪,故B项正确。

12.历史语境中的语言和文化

材料 16世纪,英语主要是英格兰人的语言。

到18世纪中后期,英语已扩展到英国的殖民地,并在国际商贸活动中广泛使用。

二战后,英语逐渐超越其他语言,成为科教领域和众多国际组织的通用语言,被称为语言的“日不落帝国”。

阅读材料,分析英语发展成为语言的“日不落帝国”的历史原因。

答案 英语由单一民族语言演变为国际通用语言,是近代以来英美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

政治:

英国通过殖民活动,在世界范围内确立了政治优势。

二战后,美国取代英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

经济:

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在技术和经济领域确立了主导地位,成为“世界工厂”。

二战后,美国取代英国,成为世界经济和技术领域的主导者。

文化:

英语文化首先在英属殖民地传播,并逐渐扩展到全球。

二战后,经济全球化和政治、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强化了英语文化的优势地位。

解析 首先概括总原因,即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然后从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阐述具体原因。

13.生产流水线是美国工业生产组织形式的一种创新。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亨利·福特的创新是用于生产的流水线。

放上零件的人不去固定它,放上螺栓的人不用装上螺帽,装上螺帽的人不用去拧紧它。

正因为流水线有如此的速度,福特才得以在以后的十年中每年的生产量成倍地增长,并使零售价降低了三分之二。

到1914年,路上行驶的每两辆汽车中就有一辆是福特汽车。

——摘编自韦尔奇《美国创新史》

材料二 流水作业法的普遍采用推动了汽车时代的到来,从而引起了居住方面的革命……汽车的普及推动了一场社会革命,遏制了人口进一步向城市集中,从而使人口得以从饱和的城市向郊区扩散。

——李庆余《美国现代化道路》

材料三 1921年,喜剧大师卓别林兴冲冲地参观了海蓝公园的福特工厂,并与福特在总装流水线旁微笑合影。

当时人们把福特看作一个创造奇迹的大师,但在15年后,他已经成为劳动者的公敌。

在《摩登时代》里,卓别林毫不客气地讽刺了他的这位资本家朋友和残酷的流水线。

这部默片时代的经典电影也是迄今为止对大机器生产的非人性批判得最深刻的一部。

——杜君立《历史的细节》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工业发展的角度,指出福特“创新”产生的原因,简析其影响。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工业革命以来汽车普及前后的人口移动趋势。

(3)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大机器生产的非人性”这一观点,从客观公正的立场写一篇小论文。

答案 

(1)原因:

大规模工业生产的需要。

影响:

劳动生产率提高,成本降低;产量增加,更多人使用汽车;有助于垄断组织产生。

(2)普及前:

由农村向城市移动(向煤铁生产地区移动)。

普及后:

由城市向郊区移动。

(3)略

解析 第

(1)问,第一小问,第二次工业革命大规模工业生产的需要使得流水线这种生产组织形式产生。

第二小问可从劳动生产率、产量及推动垄断组织产生等角度分析。

(2)问,注意材料关键信息“遏制了人口进一步向城市集中,从而使人口得以从饱和的城市向郊区扩散”,其说明汽车普及前人口向城市集中,汽车普及后人口开始向城郊转移。

第(3)问,注意题目要求,要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撰写小论文,不能有过于偏激的言论。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盛宣怀(1844~1916),江苏武进人。

从1870年开始充当李鸿章幕僚,创办了一系列实业与教育事业。

1896年,他将自办银行的见解向清廷作了系统的表述:

“银行昉(开始)于泰西,其大旨在流通一国之货财,以应上下之求给。

立法既善于中国之票号、钱庄,而国家任保护,权利无旁挠,故能维持不敝。

各国通商以来,华人不知务此,英、法、德、俄、日本之银行乃推行来华,攘我大利……商务枢机所系,现又举办铁路,造端宏大,非急设中国银行,无以通华商之气脉,杜洋商之挟持。

——摘编自谢俊美编《中国通商银行》

材料二 1897年5月27日,经过盛宣怀一段时间的筹备,中国自办的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在上海正式成立。

银行股份全属华股,总董全是华人,其构成不是封建官僚就是买办商人,实行“权归总董,利归股商”。

它的内部章则制度完全仿照英商汇丰银行章程来拟订,用洋人为大班,掌握业务经营上的实权。

它以上海总行为中心,积极开展业务。

中国通商银行(上海总行)各类放款占其放款总额百分比

——摘编自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金融研究室编

《中国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的初创时期》

19世纪中后期中国与世界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根据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世界经济的基本状况。

答案 工业革命和科技革命深入开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解析 联系工业革命的影响回答即可。

15.海军强国是近代以来众多国家的历史选择。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1548年,为了发展渔业,为海军培养和训练水手,英国国会特地宣布每个星期三为食鱼日,而将传统的戒斋节(天主教节日,规定不食肉和鱼)修改为可以吃鱼不准吃肉。

材料二 进入19世纪后,英国工业革命由以轻工业为主转向以重工业为主,19世纪20年代后,机器制造工业部门也建立起来,钢铁和煤炭两大工业支柱发展尤为迅速,1830年产铁67.8万吨,1850年速增至270万吨,为法国产量的六倍。

煤到1850年已为5000万吨,比法国多11倍。

与此同时,英国还建立起全球交通运输网。

工业革命为海军建设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与技术条件,从而极大地推动了海军的发展和近代化。

不到半个世纪,英国建立起一支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因而成为世界霸主。

——张天、时春荣《英国工业革命与海军的发展》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食鱼日”得以确立的原因。

英国“食鱼日”的推行反映了英国政府的哪一强烈愿望?

(2)依据材料二分析,工业革命是如何推动英国海军发展的。

(3)英国海军强国梦的实现对世界历史发展带来了哪些影响?

答案 

(1)原因:

政府大力推行;发展渔业,培养水手和海军人才;宗教改革冲击了天主教传统习俗。

愿望:

建设一支强大的海军。

(2)机器制造部门的产生,推动英国造船业的发展;钢铁和煤炭工业的发展,提供了造船材料和动力燃料;全球交通运输网的建立,为远洋航行提供了便利条件。

(3)英国占据了大量殖民地,使东方从属于西方;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给落后地区带来灾难的同时,也传播了资本主义先进文明。

解析 第

(1)问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即可总结得出,注意不要遗漏知识点。

(2)问依据材料二可总结为“机器制造部门的产生”“钢铁和煤炭工业的发展”“全球运输网的建立”。

第(3)问要从“世界历史”的角度来回答,即要有世界眼光。

16.在史学研究中,人们对同一历史事件由于不同的史观,如革命史观、唯物史观、全球史观、欧洲中心史观等,就会产生不同的认识,关于工业革命起因的研究即为一例。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欧洲不是靠自身的经济力量而兴起的,当然也不能归因于欧洲的理性、制度、创新精神、技术、地理——简言之,种族的特殊性。

我们将会看到,欧洲兴起的工业革命……是分沾了亚洲的生产、市场和贸易的好处——简言之,从亚洲在世界经济中的支配地位中谋取好处。

欧洲从亚洲的背上往上爬,然后暂时站在了亚洲的肩膀上。

——弗兰克《白银资本》

材料二 “生态缓解”这一概念,在波梅兰茨的用法中,指的是英国从新大陆获得大量土地密集的产品(如糖和棉花),从而缓解了英国自身的人口对土地的压力……因为食品、燃料、纤维和建筑材料这四项必需品均要占用土地来生产,当纺织机械的革命新增加了对于棉花纤维的需求后,必然相应减少了食品、燃料和建筑材料所能占用的土地,从而提高了食品和燃料的价格。

当食品和燃料的价格高于工资后,纺织业的技术革新也无法使工业革命持续下去,因为此时更多的土地和人力必须投入到四项必需品的生产中去,可见,孤立的技术革新无法形成持续的工业革命。

美洲新大陆提供的“生态缓解”是英国工业革命的关键因素。

——崔之元《生态缓解、奴隶制与英国工业革命》

材料三 持续的工业进步背后是欧洲特有的文化条件的结果……工业革命从根本上说主要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而不是纯粹的技术现象。

这已经变得一目了然了。

人们注意到,最先工业化的国家是那些与英国的文化和社会最相似的国家。

——奇波拉《工业革命前欧洲的社会与经济》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欧洲经济力量兴起的因素,“欧洲从亚洲的背上往上爬”又是通过什么途径?

(2)概括材料二中美洲大陆的“生态缓解”为英国工业革命提供的有利条件。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哪些“文化和社会”现象促进了工业革命的发生。

(4)材料一、二主要体现了哪种史观?

这种史观在认识工业革命的起因上有何特点?

答案 

(1)因素:

欧洲从亚洲获取了生产、市场和贸易的利益。

途径:

新航路的开辟;海外殖民活动(扩张、掠夺)。

(2)条件:

降低了生活必需品的价格,节约了土地和劳动力。

(3)现象:

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确立;圈地运动提供了自由劳动力;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等解放了思想;经典力学等科技的进步。

(4)史观:

全球史观。

特点:

整体性或全面性。

解析 第

(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中“欧洲兴起的工业革命……是分沾了亚洲的生产、市场和贸易的好处”分析;第二小问,联系亚洲所遭受过的屈辱回答。

(2)问,从材料二“英国从新大陆获得大量土地密集的产品(如糖和棉花),从而缓解了英国自身的人口对土地的压力”分析。

第(3)问,根据英国在工业革命前的政治、思想文化运动、科技发明、对外关系等方面回答。

第(4)问,第一小问,材料一是从欧洲和亚洲之间的联系阐述的,材料二是从英国在殖民地地区进行掠夺的角度进行阐述的,因此属于全球史观。

第二小问,根据全球史观整体性的特点回答。

易错题:

不能全面认识新航路开辟

西班牙在美洲的主要黄金来源地是新格拉纳达。

到1600年,从这里出口了400多万盎司的黄金。

新格拉纳达的黄金产量逐步上升,到18世纪,其产量约为16世纪产量的三倍。

这些黄金的流入直接导致西班牙(  )

A.国力增强,确立世界霸主地位

B.资本积累,引发本国工业革命

C.贸易发达,成为世界市场中心

D.物价上涨,冲击封建生产关系

[错解] A

[错因分析] 本题易错的原因是不能全面理解新航路的开辟的影响。

[正解] D

[解析] A、B两项不符合史实,西班牙并没有确立世界霸主地位,工业革命开始于英国;C项也不符合史实;黄金大量流入西班牙,导致物价上涨,这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从而导致了封建生产关系的衰落,所以答案是D项。

[心得体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