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安全培训手册资料.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572586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3.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消防安全培训手册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消防安全培训手册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消防安全培训手册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消防安全培训手册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消防安全培训手册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消防安全培训手册资料.docx

《消防安全培训手册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防安全培训手册资料.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消防安全培训手册资料.docx

消防安全培训手册资料

消防安全培训手册

 

一、消防工作的重要性。

二、火灾定义、分类、常见火灾原因。

三、防火措施。

四、电气火灾预防。

五、家用燃气火灾预防。

六、火灾报警。

七、常见消防设施、消防器材的使用与维护。

八、初起火灾扑救。

九、安全疏散、逃生自救。

十、消防规章、消防法规。

 

消防安全培训手册

一、消防工作的重要性

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火灾情况日益复杂。

引起火灾的原因也日益多样化,对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形成了更大的威胁。

当今世界,火灾是各类灾害中发生频率较高的一种,其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伤亡也呈上升趋势,给人们的心灵也留下了难以愈合的创伤,给许多家庭酿成家破人亡的悲剧。

火灾对人类社会造成如此严重的危害,同时也教育了人们,为了保障生产和生活,保障大自然和人类创造的财富,保障人类自身安全,必须同火灾作坚决的斗争。

二、火灾定义、分类、常见火灾原因

(一)火灾定义:

凡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

(二)火灾分类

1.按燃烧物质特性分类

A类火灾:

固体物质火灾。

灭火时可用水、泡沫、磷酸铵盐干粉、卤代烷、二氧化碳等灭火剂。

B类火灾:

液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

灭火时可用喷雾水、泡沫、干粉等灭火剂。

C类火灾:

气体火灾。

灭火时应先将气体输送阀门或管道关死,截断气源,再冷却灭火。

D类火灾:

金属火灾。

灭火时忌用水、泡沫及含水物质,也不能用卤代烷、二氧化碳及常用干粉灭火剂,一般用干砂掩埋的方式。

2.按火灾损失分类

特大火灾:

(1)死亡10人以上(含本数,下同);

(2)重伤20人以上;

(3)死亡、重伤20人以上;

(4)受灾50户以上;

(5)直接财产损失100万元以上。

重大火灾:

(1)死亡3人以上;

(2)重伤10人以上;

(3)死亡、重伤10人以上;

(4)受灾30户以上;

(5)直接财产损失30万元以上。

一般火灾:

不具有以上两项情形的火灾。

(三)常见火灾原因

1.电气:

主要指电气线路、设备不良或安装使用不当等原因引起的火灾,这类火灾最多,且呈上升趋势。

从全国来看,已由1986年的17.5%上升至1999年的45.7%。

这类原因常引起大火。

2.生活用火不慎:

主要是人们在烧火做饭,照明时因设备不良或使用不慎引发的火灾。

占12%左右。

3.违反安全规定:

指在生产、经营中违章操作、违章经营、违章储存、运输或违章用火用电等引起的火灾。

占24.6%,且呈上升趋势。

4.吸烟:

危险的流动火源。

占10%左右。

5.放火:

含违法犯罪分子放火和精神病人放火。

占9%左右,近年呈上升趋势。

6.玩火:

主要是儿童玩火,占8%左右。

7.自燃:

主要是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和植物秸秆蓄热引起的自燃火灾,占2%左右。

8.其它:

不属于以上原因引起的火灾,如雷击、静电等,占1%左右。

三、防火措施

(一)控制可燃物。

在建筑中尽量减少可燃物的使用,如用难燃或不燃材料代替可燃材料,用水泥代替木材;将可燃材料浸泡或涂刷防火涂料,提高材料的耐火性能;对于具有火灾爆炸危险性的场所,采取强制通风的方法,以降低易燃易爆气体、蒸气或粉尘在空气中的浓度,使之达不到燃烧浓度;将性质上能相互作用的物品分开存放等。

(二)隔绝空气。

使用易燃易爆物质的生产应在密闭设备中进行;对于有异常危险的生产,充装惰性气体保护;隔绝空气储存活性较强的物质,如金属钠存于煤油中,黄磷存于水中,二硫化碳用水封闭存放等。

(三)消除着火源。

如在易燃易爆场所禁止烟火、禁穿化纤衣服和带铁钉、铁掌的鞋,使用防爆电器,采取隔离控温、避雷、遮挡阳光、防止撞击等。

(四)阻止火势蔓延。

在建筑物之间建筑防火墙,留防火间距;在可燃气体管道上安装阻火器和安全水封,在通风管道上安装防火阀等,不使新的燃烧条件形成,使火灾熄灭,防止蔓延。

四、电气火灾预防

(一)短路的预防措施

1.线路安装应由专业电工负责,不能随意乱拉电线。

2.线路运行过程中要经常检查绝缘层有无损坏,并定期检查绝缘强度。

3.导线绝缘必须符合线路电压的要求。

4.要根据导线使用的具体环境选用不同的类型的导线。

一般场所可采用一般绝缘导线,特殊场所应采用特殊绝缘导线。

如干燥无尘的场所可采用一般绝缘导线,潮湿场所应采用有保护层的绝缘导线,如铅皮线、塑料线或在钢管内或塑料套管内敷设普通绝缘线;在有可燃粉尘和可燃纤维较多的场所,应采用有保护层的绝缘导线;有腐蚀气体的场所,可采用铅皮线、管子线(钢管涂耐酸漆)、硬塑料线;高温场所应采用以石棉、瓷管、云母等做为绝缘层的耐燃线;经常移动的电器设备,应采用软线或软电缆。

5.安装线路时,导线与导线之间、导线与墙壁、顶棚、金属建筑构件之间,以及固定导线用的绝缘子之间,应达到规定的要求。

6.线路上要按规定安装断路器或熔断器,以便在线路发生短路时能及时切断电源

(二)过负荷预防措施

1.根据用电负荷合理进行规划,不准乱拉电线和接入过多负载,在原线路设计或新改建线路时要留出足够余量。

2.定期用测量或计算的方法检查线路的实际负荷情况。

3.定期检查线路的短路器、熔断器的运行情况,严禁使用铜丝、铁丝代替熔断器的熔丝,或更换大容量的保险丝,以保证过负荷时能及时切断。

(三)接触电阻过大的预防措施

1.导线与导线或导线与电气设备的连接,必须牢固可靠。

大截面导线的连接可用焊接法或压接法,铜铝导线相接时,一般应采用铜铝过渡接头。

2.经常对运行的线路和设备进行检查,发现接头松动或发热,及时紧固或作适当处理。

3.在易发生接触电阻过大的部位涂变色漆或安放试温蜡片。

以便及时发现过热现象。

(四)照明灯具的防火措施

1.应根据环境场所的火灾危险性选择不同类型的照明灯具。

2.白炽灯、碘钨灯与可燃物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50cm。

3.碘钨灯灯管附近的导线,应采用以玻璃丝、石棉、瓷珠(管)

等为耐热绝缘材料为护套的导线,而不应直接使用具有延燃性的绝缘导线,以免灯管的高温破坏绝缘层引起短路。

4.严禁用纸、布或其他可燃物遮挡灯具。

5.灯泡的正下方不应堆放可燃物品。

6.镇流器安装时应注意通风散热,不准将镇流器直接固定在可燃吊顶、墙壁或柜台、展览橱窗内。

7.镇流器与灯管的电压、容量必须相同。

8.暗装灯具及其发热附件周围应用不燃材料做好防火隔热处理。

(五)电热器具的防火措施

1.为防止过负荷,选择导线时必须考虑足够的截面积,工业用电热器具应采用单独线路。

民用的电热器具不宜直接接在灯座上,最好单独安装线路。

2.为防止电炉、电熨斗长时间使用烤着可燃物,应安装在离可燃物质较远的地方。

放在台板上或可燃物件上时,下边应垫有耐火砖等不燃材料,还应防止绝缘导线线芯裸露、插头损坏形成短路引起火灾。

3.在有可燃气体、蒸气和粉尘的车间不得设有电热器具。

4.电热器具接通电源后一定要有专人看管。

5.较大的电热器具应安装温度控制或温度调节器,以防温度过高。

6.停电时应将电源切断,以防复电时电热器具过热发生危险。

(六)家用电器的防火措施

1.家用电器应正确接线安装,必须按照产品使用说明书中要求设置或安装。

2.家用电器在使用中应经常检查和保养,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已损坏的绝缘零件应及时更换。

3.对于家用电器上已老化或破皮的电源线应及时更换,更换时应符合原电源线的规格。

4.应经常注意保养家用电器,及时清除其污染和灰尘,防止灰尘积聚造成短路引起火灾。

5.家用电器应放在室内干燥、远离热源的地方,防止绝缘老化造成短路。

6.禁止用湿手去触摸带电的开关或家用电器外壳,也不能用湿布去擦带电的家用电器。

7.家用电器过热时应停止使用,严禁用水降温。

8.家用电器旁严禁堆放各种易燃品。

9.各种发热的家用电器用完后应及时关掉电源,严禁放置在木质家具和易燃品上,防止引燃它物引起火灾。

10.应注意一些家用电器的特殊防火要求。

如电视机应考虑防雷保护、洗衣机应注意长期在潮湿的环境中发生绝缘老化现象等等。

(七)静电的防火措施。

1.减少摩擦起电。

2.增加空气湿度。

3.加抗静电添加剂。

4.进行静电接地连接。

5.防止人体带电。

五、家用燃气火灾预防

(一)煤气管道防火措施

1.经常巡查管道的完好情况,严禁使用明火检漏。

在已废弃不用的煤气管道上动火时,也要使用测爆仪测定,确认安全后,才能动火。

2.煤气管道需要停气降压时,其放散管的高度应超过2米,并且应远离居民点和存在火源的区域。

3.在泄漏严重的场所检修煤气管时应保证邻近区域无火灾爆炸危险后方可进行。

4.煤气管道破漏燃烧时,应采取隔离警戒,消除邻近的可燃物,并关闭两端的煤气阀门,断绝煤气来源。

(二)家用燃气意外危险性的预防和控制

1.及时排除漏气

人进入厨房后,如果闻到很重的燃气味,就说明发生了漏气。

此时要及早打开门窗,加强室内外空气的对流,降低室内燃气的浓度。

然后迅速查明漏气点,在处理时,室内禁止明火,也不要动电器开关,开关打出微小的火花,就足以使混合气体着火或爆炸。

另外,处理燃气泄漏事故的关键是要保持镇静。

2.钢瓶爆裂的预防

在燃气用户中,钢瓶爆裂的事故并不十分多见,但一旦发生,往往后果不堪设想。

因此,用户应该重视防止这类事故发生。

1)钢瓶绝对不能超量灌装。

2)钢瓶质量要严格符合要求。

3)钢瓶应不受高温。

3.切断气源,扑救火灾

1)一旦漏气失火,必须尽快进行扑救,及时将火扑灭。

扑救火灾要讲究方法,不然还可能使事故扩大,失火的根源是漏气,切断气源就是扑救火灾的关键。

如果是管道供应的燃气应及时关闭进户总阀门。

2)角阀漏气着火时,由于高压气喷出燃烧,往往带有啸叫声。

有人害怕不去关角阀,担心钢瓶马上要爆炸,其实这是不必要的。

只要钢瓶起立放置,燃烧的火焰就不会直接烧到瓶体上,升温就不会太快,再加上往外喷气泄压,瓶内压力就不会急剧升高到爆破压力,钢瓶也就不会发生爆炸。

3)有一点是需要提醒引起注意的,那就是在扑救钢瓶火灾时,如果发现火焰有发白并且伴有“吱吱”声响,瓶体出现颤抖摇晃时,这就是爆炸前的征兆,应立即撤离危险区域,以避免造成不应有的人员伤亡事故。

4)火灾现场或其附近还有其他钢瓶时,应立即挪到远处,防止被烧烤爆破。

5)燃气火灾的发生发展都很快,一定要抓紧时间处理。

在关闭气源并采取紧急措施的同时,应立即向当地消防部门报警,并通知维修服务站(或供应站),派人协助处理事故。

六、火灾报警

(一)正确拨打“119”火警电话。

(二)准确说明起火单位、地址。

(三)详细说明燃烧物质。

(四)着火位置、火势大小。

(五)火场有无危险物品。

(六)留下联系电话、姓名、单位便于确定火警的真实性。

(七)消防队说能挂电话才可以放下电话。

(八)如果火势发生变化比如火势扩大或已被扑灭也请通知消防队。

(九)路口迎接消防车。

七、常见消防设施、消防器材的使用。

(一)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简单介绍)

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概述

火灾的早期预报主要是通过安装在保护现场的火灾探测器,感知火灾发生时燃烧所产生的火焰、热量和烟雾等特性,而实现的。

其报警过程大致为:

当火场参数超过某一给定阈值时,火灾探测器动作,发出报警信号,该信号经过连接导线传送至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和集中火灾报警控制器,发出声光报警信号,同时显示火灾发生的部位,以通知消防值班人员做出反应,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从工作原理上来看,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由触发装置、火灾报警装置、火灾警报装置和电源等四部分组成。

2.感烟火灾报警探测器、感温火灾报警探测器、火灾报警控制器的功能及使用与维护。

(二)自动灭火系统(简单介绍)

1.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2.气体灭火系统

(三)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简单介绍)

1.水灭火系统的控制

2.防火、防烟、排烟系统的控制

3.消防广播及通讯系统的控制

4.气体灭火系统的控制

(四)常见消防器材的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