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第九章第3节大气压强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724192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73.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物理第九章第3节大气压强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初中物理第九章第3节大气压强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初中物理第九章第3节大气压强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初中物理第九章第3节大气压强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初中物理第九章第3节大气压强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物理第九章第3节大气压强教案.docx

《初中物理第九章第3节大气压强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物理第九章第3节大气压强教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物理第九章第3节大气压强教案.docx

初中物理第九章第3节大气压强教案

第九章第3节大气压强教学设计

【教材内容分析】

物理课程不仅应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而且应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以及科学态度、科学精神方面的培养。

本节课既是对以往固体液体压强知识的复习巩固,又是对压强知识的深化和提高,也为后面大气压知识的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大气压强知识对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技术和科学研究等有广泛的意义。

【学习者特征分析】

初中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和表现欲,喜欢动手动脑,他们的思维方式正在由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过渡,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

大气压是重要的物理现象,生活应用非常广泛,八年级学生对大气压虽然不陌生,但对它的存在及大小认识是表面的肤浅的。

所以本节课需要通过多个实验和事例让学生感知大气压的存在和大小,并利用大气压知识解释相关现象。

【课标要求】

知道大气压强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实验,检验大气压强的存在。

能通过实例说出大气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能简单描述托里拆利实验,能说出大气压的数量级,能说出大气压随高度变化的规律。

3.能说出液体沸点跟气压的关系。

4.了解活塞式抽水机的工作过程和原理。

5.经历探究大气压存在的过程,让学生感受物理知识和科学技术、社会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

养成自觉运用物理知识来解释生活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习惯,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

6.培养学生勇于探索、不怕失败、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

【重点】

大气压强的存在。

【难点】

大气压强的存在和大气压的测量。

【教学方法】

创设问题情境,将目标细化为导学问题,学生自主探究逐个突破。

【教学用具】

课件、小罐头瓶、打火机、两个空纯净水瓶、一瓶酸奶,两瓶藿香正气口服液,普通吸管两根,口服液吸管两根、玻璃杯、水槽、水。

【课堂活动】

一、利用生活图片引入新课

学生思考并解释,引入新课出示课题

教师追问:

谁能为我拔个罐呢?

(通过学生亲自动手拔罐,激发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

二、大气压强的存在

1.实验一:

拔罐(备小罐头瓶、打火机、一头固定酒精棉的铁丝)

体验:

请学生上台做拔罐实验(吸在教师的手掌心或者手臂上)

失败后鼓励学生们想办法提建议,鼓励他们不怕失败,勇于尝试。

展示:

成功后,教师将掌心或手臂朝不同的方向,发现罐都不掉下。

追问:

如何取下罐子呢?

请学生动手并解释。

(学生亲自动手后才能发现不容易,产生继续探究的欲望)

2.实验二:

(备4个空矿泉水瓶和足量的热水)。

展示:

用手夸张地挤压空矿泉水瓶,使其变形。

提问:

是什么力量使瓶变形了?

(学生都答是手的压力)

追问:

如果不用手,你能想办法让瓶子变形吗?

请学生自主设计方案,并抽几名学生上台动手展示。

学生热情高涨积极参与,有的用嘴吸瓶子,有的倒入热水后迅速倒出并拧紧瓶盖。

(此设计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感知大气压的存在)

3.实验三:

我们用吸管喝饮料,你是否想过饮料是怎样进入你口中的,到底是谁的功劳呢?

(备两瓶酸奶,两瓶藿香正气口服液,普通吸管4根,口服液吸管两根)

学生议论纷纷,多数都认为是嘴巴吸力的作用

比赛一:

一瓶酸奶不加盖插入普通吸管由一位女同学喝;另一瓶酸奶加橡胶塞紧密插入普通吸管由一位男同学喝。

看谁先喝完!

结果女生迅速喝完,男生满头大汗瓶子还是满的。

提问:

同样的吸管,同样的酸奶,是仅靠嘴巴的吸力吗?

吸到饮料到底还有谁的功劳呢?

(教师点拨精讲)

比赛二:

一瓶藿香正气口服液插入普通吸管男生喝;另一瓶藿香正气口服液插入口服液专用吸管女生喝。

让他们谈谈感觉。

提问:

瓶口都密封,为什么口服液吸管喝着就容易呢?

口服液吸管和普通吸管有何不同呢?

作用是什么呢?

学生:

回答五花八门,长短不同,粗细不同等

讨论:

把插入两种不同吸管的口服液瓶传给学生观察触摸,思考交流。

展示:

学生积极发表看法,对大气压的作用理解更深。

补问:

吸管下端为何是尖的?

(通过学生思考,教师追问,启发引导,交流讨论,活跃学生思维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4.小结:

1.实验证明,大气压强确实是存在的。

大气压强简称为________或_________。

它的产生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提问,由学生补充或更正)

2.追问:

你对大气压的特点有哪些认识呢?

学生:

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大气压很大、大气压很有用等。

过渡:

大气压到底有多大呢?

你有办法测量吗?

(由学生自主小结,训练学生总结归纳能力。

三、大气压的测量(备玻璃杯、水槽、水)

设疑:

我们在小学科学课上就做过覆杯实验,若不用纸板,

你还能用其他办法让倒置杯子中的水不流出来吗?

演示:

用玻璃杯装满水倒插入水槽中,慢慢上提,保持杯口不离开水面。

杯中的水还会充满而不流下来吗?

追问:

换用更长的玻璃管,水还会充满不下落吗?

追问:

如果我们能测出大气压能托起液柱的最大高度,那通过计算管中液柱的压强,我们不就能测出大气压的大小了吗!

(由实验演示到追问思考,过渡到大气压的测量。

由于水银有毒,所以用观看视频来替代实验。

视频:

学生观看托里拆利实验视频。

思考:

请大家分析视频,并结合课本第40页“大气压的测量”部分,完成下列导学问题:

1.最早测定大气压值的科学家是__________。

2.标准大气压p0相当于______mm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等于________Pa。

3.本实验为间接测量,利用了我们前面学习的什么知识______。

4.请大家计算,一个标准大气压大约能托起多高的水柱?

并思考本实验为什么用水银而不用水呢?

5.请评价下列做法是否会影响测量结果。

A.玻璃管略微倾斜

B.玻璃管换为粗的或弯的

C.将玻璃管略向上提起,但不离开水银槽液面

D.插入水银槽前,玻璃管中水银没有灌满

E.实验时不小心将玻璃管打破了个裂缝

展示:

提问上述问题,反馈疑难杂症。

讨论:

小组讨论导学问题3和5(提示学生通过受力分析解决问题)

(关于托里拆利实验的相关问题,我先出示导学问题,有学生自主思考,疑难问题小组讨论。

训练学生自主学习和交流合作的能力。

精讲:

问题3:

假想薄叶片,分析其受水银柱向下的压力和大气向上的压力,在静止状态下二力平衡。

问题5:

测量管内外液面高度差,与倾斜、粗细等无关。

未灌满则导致叶片多受到一个管内气体向下的压力,使管内水银柱高度减小,测量值偏小。

(通过精讲突破难点,并教给学生画图分析和做受力分析解决问题的意识。

四、大气压的变化

阅读课本上“气压计”和“大气压的变化”两部分部分。

提问:

(1)你知道这两种气压计的优缺点吗?

(2)生活中你在哪里见过气压计?

请举例。

(课件出示图片)

(3)大气压随高度如何变化?

水的沸点随大气压如何变化?

(通过多组图片让学生体会生活中的物理知识及科技给我们带来的便利)

五、小测试。

(学习不低调,亮出真功夫)

1.下列说法正确吗?

(说明理由)

A用针管把药液推入体内,利用了大气压强

B粘贴式挂衣钩,是大气压的应用

2.标准大气压相当于______mm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等于________Pa。

3.“高压锅”中“压”字的含义指的是_____(选填“压强”或“压力”);高压锅能更快地煮熟食物,不仅节约了时间,更节约了能源。

高压锅能更快煮熟食物是利用了“气压增大,沸点_____”的原理。

4.有时保温瓶未灌满水,第二天软木塞不易拔出,主要原因是()

A塞子与瓶口间摩擦力太大B瓶口遇冷收缩

C瓶内气压小于大气压D原先塞子塞的太紧

问:

我们喝水的杯子有时也会出现盖子拧不开的现象,你有哪些办法拧开它呢?

你的办法利用了什么物理原理呢?

5.请估算大气对大拇指指甲盖的压力大约有多大?

(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检测流程:

独立完成---做完就交---小组讨论4、5两题---教师总结第4题中的多种方法及原理

(当堂检测,发现问题及时反馈纠正。

做好现场落实并课后复做巩固)

六、总结、拓展

总结:

1.学完本节课后,你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请提出来。

2.生活中你还有哪些想要了解的大气压现象,请提出来。

我们共同解决。

拓展:

请大家在课下调查并查阅相关资料,思考下列问题。

1.罐头瓶盖向下凹,且盖子上标明“若安全钮凸起,请勿选购”。

有些食品包装袋标有“若胀包,请勿食用”。

这是怎么回事呢?

2.我们呼吸与气压有什么关系呢?

3.周末在家自制气压计(参考课本“想想做做”),并带着它坐电梯从一楼到十几楼(或者带它爬山),观察管中水柱的升降体验大气压随高度的变化。

(课下的现象观察和动手制作,让他们养成观察思考的习惯和利用物理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七、板书设计

【案例反思】

本节课我采用本校“六化四环节”的教学模式,将教学内容分为三部分,将学习目标都设计多层次的导学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完成学习活动,小循环边学边练,及时训练巩固。

中间穿插演示实验和学生体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并促进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

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究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主动展示、科学提问的意识和能力。

“拔罐”、“使矿泉水瓶形变”、“吸管喝饮料比赛”等几个小实验都提前设计好实验意景、实验流程和引导问题,努力将学生的好奇心转化为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究欲,这样才能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课堂中。

这节课的设计和实施还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如为了让课堂活跃起来,我很看重学生活动,但是有些活动表面热闹却没有深度。

有时活动太频繁,导致学生忙于动手而没有深层的思维。

另外教师的引导语言不够精炼,浪费了一些学生活动时间。

在以后的教学中还需要做出改进的地方:

备课时合作教研,精心设计学生活动流程,努力创设探究意境,仔细斟酌每个导学问题,组织好设问语言,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

【教学流程】

问题导学---实验展示---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教师精讲---练习巩固---课外拓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