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核桃基地建设方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651247 上传时间:2022-12-3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5.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XXXX核桃基地建设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XXXX核桃基地建设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XXXX核桃基地建设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XXXX核桃基地建设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XXXX核桃基地建设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XXXX核桃基地建设方案.docx

《XXXX核桃基地建设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XX核桃基地建设方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XXXX核桃基地建设方案.docx

XXXX核桃基地建设方案

广元市利州区(工农镇)万亩核桃

种植示范基地建设项目

总体规划

 

1、项目背景

 

1.1现有产业的生产现状

核桃是四大干果之一,其核仁营养丰富,风味独特,是我国传统的外销商品,我区各地都有分布、生产,深得广大农民群众的喜爱,全区现有核桃资源48万余株,约合面积2万亩,主要分布在荣山、工农、三堆、龙潭等地,平均年产量383.1吨,年产值在400万元以上,由于我区独特的自然环境条件,适宜于核桃的生长发育,在长期的栽培与选择中,形成了众多的核桃地方农家品种,以薄壳核桃为主,品质优良,适生性强,产量较高,核桃在全区经济林生产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占干果产量的78.98%。

1.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核桃栽培在我区具有悠久的历史,现有资源较为丰富,我区核桃生产发展过程中,在面积、规模上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重发展,轻管理的现象较普遍,科技与生产资料投入滞后,生产经营粗放,科技含量低,导致产量低而不稳,大小年严重,形成质量差,病虫害严重、座果率低,效益低的局面,未能充分发挥核桃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很多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降低,对现有资源放任自流,甚至出现毁林现象。

为改变现状,充分发挥核桃这一生态经济兼用树种的优势,从栽植规模,生产产量上有大的飞跃,其生产发展要逐步由粗放、半放任状态向集约经营、基地化、规模化方向迈进,有利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因此提出实施该项目,该项目的实施具有极大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希望能通过示范基地建设,进一步推动和促进我区核桃产业发展。

1.3项目区概要

1.3.1项目区分布状况

项目实施区位于广元市利州区工农镇。

1.3.2地形地貌

广元市利州区地处四川盆周山地区,位于秦巴山地南坡,地貌以中低山为主,海拔一般在600—1500米,新构造运动强烈,地层剧烈褶皱,构造裂隙发育,断层密集,破碎岩层深厚,山体高大,河谷深切,谷坡陡峻。

1.3.3河流水系

项目区属嘉陵江流域,河流过境长度20余公里。

1.3.4气候

项目区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温度年较差大,垂直气候显著,年均气温16.1℃,≥10℃积温3600—5300℃,无霜期263天。

年降雨量1000—1300mm,为四川省降雨量较多的地区之一,但降雨量年度分布不均,多春旱。

1.3.5土壤

项目区地层构造复杂,岩石种类繁多,主要有石灰岩、砂岩、页岩等。

土壤基带为黄壤,因受地貌和气候影响,土壤类型较多,具有垂直分异现象,分布有黄壤、黄棕壤、紫色土等。

1.3.6植被

项目区植被组成复杂,种类丰富,类型多样,垂直分异明显。

分布有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等,树种以马尾松、华山松、柏木、栎类为主。

1.3.7水土流失

项目区水土流失面广,强度大,危害严重。

水土流失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55%,土壤年均侵蚀模数达4500吨/km2·a,强度以上侵蚀占侵蚀总量的40%,水土流失已到十分严重的地步。

生态恶化已基本得到控制,但形势仍不容乐观。

1.3.8社会经济状况

广元市利州区工农镇现有10个村,1个居委会,65个村民小组,2170户,总人口8156人,其中农村劳动力5234人。

该镇以种植业为主,工业建设基础薄弱,2006年粮食总产量3489.1吨,农村人均收入2715元。

由于该镇地处广元市近郊区,并处于川陕公路要道,交通、通讯等基础条件较好,全镇各村基本实现了电通、讯通、路通,良好的社会经济及基础设施建设为大规模发展核桃产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1.3.9土地利用现状

广元市利州区工农镇总面积129000亩,林业用地面积80662亩,占总面积的62.53%,其中有林地50162亩,占林业用地面积的62.19%,未成林造林地10160亩,占12.59%,森林覆盖率为38.89%;现有耕地8476亩,其中坡耕地6780亩。

由于该镇位于四川盆周山地和嘉陵江上游,要发挥巨大生态效益,现有森林资源还明显不足,林业用地潜力还很大,兼用型经济林发展具有极大的空间及市场。

 

2、项目目标及内容

 

2.1项目概要

2.1.1项目实施单位

广元市利州区工农镇人民政府。

2.1.2项目技术支撑单位

广元市利州区林业局

2.1.3项目建设规模

项目区内营造8000亩核桃示范林,综合改造项目区内60000余株零星分布的核桃树,培养一支技术管理队伍。

2.1.4项目投资概算

本项目总投资500万元。

2.2建设目标

2.2.1新建

在项目区内营造8000亩核桃示范林,当年造林成活率达95%以上,三年后保存率为100%;

2.2.2改造

完成项目区内60000株零星分布的核桃树的综合改造,达到换优扶壮的目的。

2.2.3技术培训

通过建立示范基地,成立核桃协会,开展技术培训和科技推广,培养一支技术管理队伍,进一步带动和促进整个项目区及其周边地区核桃产业的发展,提高项目区林农的科技意识及生产经营水平。

2.2.4水土保持

示范林建设采取改土整地、林粮结构调整、薄坡瘦地种草等水保措施,达到有效地改善项目区内水土流失现状,改善区域的生态环境,为嘉陵江流域的生态治理提供新的示范模式。

2.3建设内容

2.3.1规模及布局

按照相对集中连片,便于示范推广的原则,该项目分布于工农镇,项目造林总规模为8000亩,技改2000亩,营造核桃示范林,对陡坡地进行改土,林下栽植多年生牧草或矮杆农作物。

2.3.2项目建设进度安排

2007年秋季完成营造739.6亩采穗圃基地;

2008年完成造林1260.4亩,综合改造20000株,成立核桃协会;

2009年完成造林3000亩,综合改造20000亩;

2010年完成造林3000亩,综合改造20000亩,对历年造林成效进行检查整改;

2011年对历年造林成效进行检查整改,开展技术培训,进行示范推广,全面完成示范基地建设,充分发挥基地示范效应。

2.4普及推广规划

2.4.1培训

因为核桃栽培在我区已有多年历史,群众参与的积极性高,所以普及推广工作重点以技术培训为主。

对项目参与工作人员开展培训,组织考察学习,培训对象以专业技术人员和林农为主,培训内容为核桃造林技术及管理方法。

2.4.2宣传推广

将示范林的技术及管理经验印成小册子和宣传资料,对农民及周边辐射区发送,进行宣传推广。

2.4.3总结研讨

在2010—2011年,组织项目参与人、相关专家,对项目实施成效和经验开展总结研讨。

2011年底组织项目竣工验收。

 

3、项目建设方案

 

3.1树种选择

根据项目区立地条件及气候特征,确定项目造林树种,全部选用核桃嫁接苗,以本地品质优良的品种为主,也可引进经过引种实验表现性状优良的品种。

核桃(JuglansregiaLinn.):

亦称胡桃,又名羌桃。

属双子叶植物纲、胡桃科,核桃属。

落叶乔木,高15-20m,果穗轴短,仅含果1-3,果实核果状,外壳球形,幼时有腺毛,成熟时光滑,坚果球形。

第三纪温带落叶林孑遗种,原产西亚,在中国仅分布于新疆天山西部,生于海拔1200-1700m处,现在西南、西北地区广泛栽培,核桃在我国栽培种植约有2000多年的历史,现在北京、河北、山东、山西、陕西、河南、甘肃、新疆、湖北、云南、贵州、四川、辽宁等地区均有种植。

以河北、新疆、云南等地核桃质量最佳,具有个大、皮薄、种仁肥大的特点。

核桃属在我国常见有四个种类即:

普通核桃、核桃揪、麻核桃、野核桃。

我们通常食用的普通核桃是经过驯化引种的,其它三种均为果壳厚、仁粒小、食用价值低的种类。

核桃是我国出口的传统商品,也是国际干果市场上一项重要的大宗商品。

世界核桃主产区和出口国为:

美国、中国、土耳其、印度、法国、意大利、智利等国家。

美国年产量最多,近几年约15万~25万吨,法国、意大利、土耳其近几年产量约1.5万~2万吨,其它几个国家年产约在万吨左右。

近几年来我国核桃的年产量约在15万~20万吨左右,产量仅次于美国,每年出口量都要超过万吨,近几年多在3万~5万吨,主要销往德国、英国、澳新地区及日本、中东等国家。

核桃的经济价值很高,核桃仁是富有营养价值的高级食品,其脂肪含量为70%左右,蛋白质为30%左右,还有粗纤维、碳水化合物,以及多种维生素和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等,是一种很好的滋补营养食品。

国外的核桃作为节日的吉祥物,并作为礼品互相赠送。

另外核桃仁还是很好的油料,核桃树皮及绿果皮中含单宁物质较多,可以作为鞣制皮革或染料的原料。

核桃皮可作为优良的活性炭和填充物。

核桃树的木材坚硬且有弹性,可以做枪托或精致的高级家具。

3.2主要造林技术要点

3.2.1种苗

准备苗木是完成果园建设一项重要的工作,它不仅需要掌握所需苗木的来源、数量,更重要的是应保证苗木质量,将直接关系到项目成败与经济效益。

苗木质量除要求品种优良纯正外,还要求苗木生根发达,侧根完整,无病虫害,分枝力强,容易形成花芽,抗逆性强,符合国家苗木质量标准Ⅱ级以上的种苗,苗木培育应遵循就近的原则。

3.2.2整地

高标准整地是核桃今后高产、稳产、优质的保障,核桃园地应选择向阳、背风、土层深厚又疏松肥沃,湿润又排水良好的沙质土或壤土为主,在定植前一个月沿等高线大穴整地,株行距为5×4m,植穴规格为80×80×60cm,每坑用50-25kg有机肥和25kg人粪尿与本土拌匀后,再覆盖表土层,留待一个月后定植。

3.2.3定植

定植在春季或秋季进行,核桃苗根系发达,在运输和定植过程中应注意保护根系,定植时先将种苗定植在表土层内,然后再将苗向上轻提,使其根系舒展,忌根系直接接触底肥,再分层覆土,踩紧踩实,定植后浇足定根水,对干旱地区应覆膜保墒。

核桃树体较大,定植密度较低,为防止水土流失,前期可在地下种植多年生牧草,如紫花苜蓿,黑麦草、矮杆农作物等,以草养地,以肥促产。

3.2.4抚育管理

3.2.4.1土壤管理

核桃的土壤管理,前期以促进幼树生长发育为主,应及时松土,清除树体周围的杂草,松土可在每年夏、秋两季各进行一次,其深度为10-15cm,夏季可浅些,秋季则深些,注意不宜伤根。

3.2.4.2施肥

合理施肥是保证核桃树体生长发育正常和达到高产稳产的重要措施,核桃树生长较快,每年要从土壤中吸收大量的养分,尤其是进入产果期后,如果土壤供肥不足,会影响树体生长,产量下降,幼树在结果前,年施肥量(有效成分)为氮(N)肥50g,磷(P)钾(K)肥各10g,进入结果期后,应视其产量和树势,适当增加施肥量,应适当增加磷肥和钾肥的用量。

整地时放入基肥,以农家肥为主,追肥每年进行2次,第一次是在核桃开花前或展叶初期进行,以氮肥为主,应占全年追肥量的50%,第二次追肥在幼果发育期(6-7月份)进行,施肥方法以环状施肥为主,沿滴水线下施肥。

3.2.4.3水

在定植时就灌足定根水,后期灌水应根据气候、土壤及水源条件而定,项目区降雨较为充沛,但年降雨量分布不均,多春旱,所以在春秋时节应结合施肥灌水。

3.2.4.4整形修剪

整形修剪应把握“因树修剪,随枝作形,有形不死、无形不乱”的原则。

在1.2-1.5米处定干,可采用疏散分层形和自然开心形,幼树应轻剪,以培养树形为主,结果期应控制营养枝和结果枝的比例,保证丰产稳产,防止大小年。

3.2.4.5管护

核桃园区应加强管护,防止人畜破坏,随时观察,及时防病治虫,主要虫害有核桃举肢蛾、核桃长足象、核桃扁叶甲,云斑天牛等,病害主要有核桃黑斑病、根腐病、炭疽病、枝枯病等,应进行综合防治。

3.3老树改造

当前示范区的核桃大树、老树普遍存在品质不优,产量不高,核仁比例小,夹仁比例大,树龄高,果树多已衰弱老化。

因其自然生长,放任管理,主次层次不明,大枝过多,通风透光不良,结果部位外移,核桃举肢蛾、腐烂病等病虫害严重,果实及枝干病虫较多,加之普遍存在早采抢采现象,导致果实产量低,品质差,市场竞争力及经济效益不高,为了延长核桃老树的经济寿命,提高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应大力示范推广核桃老园改造技术。

3.3.1土壤管理

扩盘放盘,深翻改土,疏松上镶对土层薄、土壤粘重板结,硕石多的果园应采用客取好土,加厚土层,压粘、掏挖捡拾大石块、大硕石,每年冬季对树盘进行中耕、垦覆深翻等措施来扩盘放盘,熟化改良土壤,提高通透性及保水蓄肥能方。

一般中耕深度为I0-20厘米,深翻深度为30—50厘米。

3.3.2肥水管理

施肥结合扩放树盘、深翻改土于春季或秋季每树施入腐熟优质有机肥50公斤以上,具体施肥量应因树而定,花前及果实膨大期每株追施速效氮肥l—2公斤,磷肥1公斤。

基肥采用条状沟或放射状或全盘全园撒施法施入,追肥采用放射状或穴状施入。

3.3.3除杂

中耕除草生长季每年中耕除草2-3次,经常使树盘保持疏松无杂草状态。

3.3.4间作

可合理间作,加强管理尽量间作浅根系低秆作物,以间作豆类、薯类、药材及绿肥类作物为宜,间作应留出树盘树带,并应加强间作物的土肥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以免间作物与核桃树争水争肥争光,加重病虫害。

3.3.5修剪

适度修剪逐年疏除部分轮生、对生、并生、重叠枝及过密大技,剪除病虫枝,枯死枝,疏除部分背后、背上大枝及强旺枝,并在适当部位落头开心,打开光路,解决光照。

对过长过大过弱产侧枝及结果枝组适度回缩,并及时进行更新复壮。

3.3.6清盘

休眠期即时清除树盘下及果园中的枯枝落叶,病虫烂果,集中深理或烧毁。

生长过程即时捡拾病虫青果深埋,从而达到减少病源虫源之目的。

3.3.7涂干

刮除树干上的粗老翘皮,并集中除理,在落叶前后进行树干涂白。

3.3.8防治病虫

喷药防治核桃举肢蛾、瘤蛾、燕尾水青蛾、横沟象、天牛、小吉丁虫,腐烂病、炭疽病、黑斑病、白粉病等,根据我区的气候特征和观察到的物候情况,应在四月底到五月初分两次喷施由省林科院研制的核桃保果灵液,施用方式严格按其技术要求进行。

3.3.9高接技改

对部分低产劣质树可在春季核桃芽口萌动前,进行高接换优,选用品种为辽核1号、辽核4号、鲁光1号、香玲、元丰、丰辉、云新、夏早、硕星等优良品种,建议以鲁光1号、香玲、云新、夏早、硕星为主,包括在培育嫁接苗时也应以这几个品种为主,不提倡选用未在我市开展过引种试验的品种。

3.3.10疏花

在发芽前疏除70-90%的雄花序,以便节省水分和养分。

3.3.11灌水保墒

春季树盘覆盖保墒,干旱时应即时浇灌水。

采果

适时采收在果实充分成熟时采打,切莫采收过早或过晚,以免影响产量和品质,根据我区的物候来看,一般年份应在9月上、中旬采打,此时采收种仁饱满,产量最高,品质最好,并且对树势的影响不大。

3.3.12环割

对旺长壮树可采用果树管理中的常用的环割技术,制造机械创伤促进结果。

山区雨量多,湿度大,有些核桃树枝叶生长旺盛,但不结果,果区群众采用断根、树干凿洞、砍伤、去皮块等机械创伤方法,抑制生长,促进花芽分化,提高产量。

机械创伤能增产的原因是,部分地破坏了韧皮部有机养分运输的通道,较多地留在地上部分,改变了树体糖分和含氮物质的比例,因而有利于花芽分化和开花结果。

(1)断根,在落叶后或发芽前,刨开根部土壤,在距根颈0.6—2米处,截断5—15厘米粗的侧根1—2条,使断口流水,断根后覆土。

(2)砍伤,每年冬季在树干基部用快斧砍伤树皮,深达木质部,使其流水,增产效果显著。

(3)去皮块,落叶后在主根上剥去8平方厘米大的皮块,然后覆土,挂果可以增多,品质变好。

应当注意,上述这些方法应在加强土肥水管理的基础上结合进行,如果放松土肥水管理,过于频繁地使用机械损伤方法,必然会削弱树势,造成树体早衰,大幅度减产。

 

4、组织管理和保障措施

 

4.1质量管理

为保证项目实施的质量,必须加强质量技术监督,从规划设计、整地、种苗到栽植等一系列活动,每个环节都要有专人负责,必须建立严格的监督机制。

4.2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

本项目的推广示范工作,涉及面广,必须建立有效的运营机制,才能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

项目实施区的乡镇、村组都要有严格的责权范围,建立目标责任制,必须层层落实责任,形成层层负责、人人有责的管理机制。

4.3加强技术培训

本项目旨在建立产业示范基地,进行科技示范推广,通过项目的实施,要充分体现科技的显现度,应举办各类培训班,加强推广应用技术培训,把科技应用到生产中去,让参与项目的各类人员,熟练掌握技术成果的要点和施工程序,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

4.4资料管理

项目实施涉及的各项技术资料,要分门别类建档,形成完善的技术档案,以备分析、检查、验收。

4.5资金管理

项目实施,经费必须保障,可结合我区正在实施的其他工程项目,统筹安排,上级补助点,自己筹一点,多渠道筹集资金,保障项目的实施,对于项目经费,要按照专项资金的管理要求,必须实行专款专用,单独核算,严格按照项目工程经费管理办法开支,严格审计制度。

4.6组织检查,确保质量

为保证本项目的顺利实施,圆满完成项目建设任务,必须组织有关林业专家和经济、生态工程建设方面的专家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检查、研讨,总结经验教训,及时解决问题,确保项目建设质量。

 

5、项目投资概算

 

5.1投资概算

项目投资按当前施工条件,中等劳动强度及当地现行市价等进行估算,本项目总投资500万元。

5.2投资构成

总投资600万元,其中直接费用500万元,占总投资的83.3%,间接费用100万元,占总投资的16.7%。

5.2.1直接费用

(1)种苗费:

200万元(含现有资源改造费用),占总投资的33.3%。

(2)劳务费:

300万元,占总投资的50%。

5.2.2间接费用

(1)规划设计及检查验收费10万元,占总投1.7%。

(2)技术培训费60万元,占总投资的10%。

(3)项目实施工作经费20万元,占总投资的3.3%。

(4)不可预见性开支10万元,占总投资的1.7%。

5.3资金来源

项目总投资600万元人民币,争取争取项目专项资金300万元,占总投资的50%,主要用于种苗费,技术培训等费用,群众投劳折资300万元,占总投资的50%。

 

6、效益分析

通过核桃生产基地建设项目的实施,增加有林地面积8000亩,将发挥森林的蓄水、保土、保肥、净化空气、调节气候等多种功效,尤其是采取了水保措施,对于拦截地表径流,减少水土流失,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发挥积极的任用。

营建8000亩核桃林,技改2000亩,形成示范基地,将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带动我区的干果业生产,促进干果加工业的发展,对解决劳动就业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核桃投产后,平均按每株年产核桃10kg计算,平均每亩按30株计算,年产量可达3000吨,产值在3000万元以上,这对于增加农民收入、开拓税源都是极为可观的。

综上所述,从其今后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分析来看,该项目的实施是切实可行的。

广元市利州区(工农镇)核桃种植

示范基地建设项目

 

广元市利州区林业局

二OO七年七月三十日

 

项目名称:

广元市利州区(工农镇)万亩核桃

种植示范基地建设项目总体规划

编制单位:

广元市利州区林业科技推广中心

广元市利州区林业调查设计队

行政负责:

向茂才

技术负责:

侯泽勇

项目编写:

张忠荣

统计制图:

张忠荣

调查人员:

王文生、杨秀、何静、王少波

审核:

侯泽勇

 

附件: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