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行道路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723733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53.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车行道路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车行道路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车行道路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车行道路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车行道路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车行道路施工方案.docx

《车行道路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车行道路施工方案.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车行道路施工方案.docx

车行道路施工方案

 

1.工程概况

1.1拟建道路工程概况

园区内原有现状沥青混凝土外环路和内环路,本次为局部新建、大面改造。

新建沥青混凝土路面:

外环路东南入口和西南入口需改造与在建的奥体中路相接,需新建沥青混凝土路面及入口为8100m2,路面宽度同原外环路15m,入口同奥体中路接顺;综合训练馆周边新建内环路350m约合2450m2。

铣刨改造沥青混凝土路面:

外环路除上述新建部分外其余21000余平米全部铣刨4cm,后铺设AC-16细粒沥青混凝土路面40厚;现有内环沥青混凝土路面9200平米全部铣刨9cm,后铺设AC-25粗粒沥青混凝土路面50厚、AC-16细粒沥青混凝土路面40厚。

另外新增加中心体育场二层平台下部8~10m不等宽约6900m2钢筋混凝土道路新建。

将本工程拟建的各条道路命名如下:

道路A-----外环路东南入口新建沥青道路

道路B-----外环路西南入口新建沥青道路

道路C-----综合训练馆新建内环沥青道路

道路D-----内环路铣刨改造沥青道路

道路E-----外环路铣刨改造沥青道路

道路F-----体育场二层平台下钢筋混凝土道路

各条道路的平面位置分布详见图1-1《道路工程平面分布图》

1.2现状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

道路D、道路E(内环外环旧沥青混凝土路面)因为前期各种管线穿越,有多处横断处,路基已经破坏,尤其是道路D内环路新建燃气干线与路顺行,通长约1m宽范围内路基已经挖除。

已破除部分的路基如果处理不好,不可避免产生不均匀沉降,导致路面局部下陷,沥青路面层开裂等质量事故,因此已破坏路基的处理是改造沥青路面需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新建沥青混凝土路面下有新建雨水管线,新建雨水井周围难以夯实,井周围的路基处理是新建沥青路面需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1.3工期要求

2007年9月份测试赛将在奥体中心体育场和英东游泳馆举行,为满足测试赛的交通需求,2007年8月底必须保证道路A(东南入口新建沥青路)、道路B(西南入口新建沥青路)、道路C(综合训练馆新建内环沥青路)、道路D(内环路铣刨改造沥青道路)施工至粗粒沥青混凝土面层;道路F(体育场二层平台下钢筋混凝土道路)全部施工完毕。

上述道路的细粒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及道路E(外环路铣刨改造沥青道路)的工期可以拖后至2007年10月底完成。

1.4质量要求

作为本市政工程的重要分部,道路工程的质量要求按照DBJ01-11-2004《城镇道路工程施工质量检验标准》达到合格标准。

道路A、道路B路基质量按照城市次干路标准控制,道路C、道路D、道路F路基质量按照支路标准控制。

2.路面施工的组织机构设置

出于路面工程施工范围大,质量要求高,特成立生产小组、质量控制小组和保障小组。

路面施工管理组织框架

序号

小组名称

职务

姓名

性别

文化程度

备注

1

总负责人

项目经理

刘向阳

本科

协调内外部资源事宜

2

生产小组

生产经理

高春

本科

综合协调解决现场内外部事宜

3

土建工长

刘艳国/余连发

本科

1、分管分包作业班组1,完成路A、路B、路F的施工

2、做好路床、底基层、基层的隐蔽记录

3、做好沥青混凝土进场、摊铺测温记录;做好碾压沥青混凝土测温记录

4、做好施工日志

4

土建工长

丁鹏珠

专科

分管分包作业班组2,完成路C、路D的施工,其余同刘艳国

5

土建工长

刘艳国

本科

分管分包作业班组3,完成路F的施工,其余同刘艳国

6

分包作业班组1

先后完成路A、路B的施工

7

分包作业班组2

先后完成路C、路D的施工

8

分包作业班组3

先后完成路F的施工

9

质量控制小组

项目总工

周远智

本科

综合协调技术问题及解决,综合管理质量控制小组

10

经理助理

管滨

本科

协助项目总工完成具体技术问题解决方案的制订

11

测量员

李小龙

本科

1、路床施工前测量原状地坪标高,绘制纵断面地形图

2、路床施工前测放大致边线

3、路床标高基本到位并压实后测放中线桩、边线桩

4、底基层碾压完毕后,重新测放已破坏的中线桩、边线桩

5、上部基层施工完毕后,铺油前重新测放中线桩、边线桩并配合现场指导摊铺机导向板的安装

6、沥青路面施工完毕,复核高程,形成路面平整度检查记录

12

测量员

李乐

本科

13

试验员

高茜楠

本科

1、底基层施工前完成灰土和素土土工击实试验

2、路床填方分层环刀取样,挖方在路床碾压密实后表层下30cm范围内取样检验密实度

3、混合料进场后,使用前完成击实试验、抗压强度、含灰量试验。

4、混合料基层施工完毕,灌砂法测定混合料基层的压实度

5、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完成后,钻孔取样,采用蜡封法测定沥青混合料的压实度

14

质检员

李贸华

专科

密切巡视施工现场,对不符合操作规范,可能产生质量隐患的部位和班组下发整改通知单

15

资料员

陈洁

本科

及时整理收集施工资料,使施工质量的控制过程具有可追溯性

16

保障小组

机电工长

余连发

本科

保证现场施工的用水用电正常

保证夜间施工的照明器具正常

17

材料员

杨小东

本科

保证材料的及时进场

18

安全员

王荣

本科

密切巡视现场,对违反安全和环保作业的行为进行处罚和整改,确保工程的环境安全环保

19

预算员

熊辉

本科

就经济方面与甲方沟通,给与项目足够的经济保障

3.施工部署及进度计划

在测试赛前须完成的新建沥青路面1万余平米,新建的钢筋砼路面约7000平米,改造沥青路面8000余平米。

具体工作量如下:

路号

位置

面积

计划安排

路A

外环路东南侧新建沥青路

约4111平米

由刘艳国、余连发负责

分包作业班组1在8月底完成

路B

外环路西南侧新建沥青路

约4313平米

路C

综合训练馆新建内环沥青路

约2542平米

由丁鹏珠、王俭负责

分包作业班组2在8月底完成

路D

内环改造沥青路

约8200平米

路F

体育场二层平台下新建钢筋砼路面及排水沟

约7000余平米,排水沟约700余米

由刘艳国负责

分包作业班组3在8月底完成

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在8月底测试赛举行前须完成的作业量是相当大的,为了保证工期,必须采取平行施工,我们拟划分为三个作业班组分别由三位综合工长负责,具体部署及进度计划如下:

团队A(刘艳国、余连发/作业班组1):

a.2007.7.10~2007.8.1完成路A的作业至无机料基层摊铺碾压完毕,结束路A中占用劳动力较多的工序;与此同时完成路B路床开挖至设计标高,路床下雨水管线施工并回填完毕,路床碾压完毕;

b.2007.8.2~2007.8.21路A处劳动力转移至路B,完成路B的作业至无机料基层摊铺碾压完毕,同时路A无机料基层养生完毕后依次完成透层油洒布、粗粒沥青混凝土摊铺碾压、道牙安装、人行步道铺砖(铺装方法具体详见地面砖施工方案);

c.2007.8.21~2007.8.31路B无机料完成养生后依次完成透层油洒布、粗粒沥青混凝土摊铺碾压、道牙安装,人行步道砖铺贴甩项至铺装大面展开时完成。

团队B(丁鹏珠/作业班组2):

a.2007.7.10~2007.8.1完成路D手球训练馆和综合体育馆北侧部分基层处理(包括道路北侧的贵宾停车位的旧面砖挖除及其基层处理);同时完成路D英东游泳馆和综合训练馆北侧道路北侧的贵宾停车位旧面砖挖除;同时完成路C南侧不受通讯和燃气管线影响部位的路床以上障碍物及余方的清理工作,并完成路床下雨水管线的施工及回填。

b.2007.8.2~2007.8.22完成手球训练馆和综合体育馆北侧路D旧路面清洗和铣刨、道牙安装、贵宾停车位铺装;同时完成路D英东游泳馆和综合训练馆北侧部分基层处理(包括道路北侧的贵宾停车位基层处理)、路D旧路面的清洗和铣刨、路D北侧道牙安装、贵宾停车位铺装的70%;同期完成路C北侧受通讯和燃气管线影响部位的路床清理,整条路C的基层施工至无机料基层摊铺碾压完毕。

c.2007.8.22~2007.8.31完成英东游泳馆和综合训练馆北侧的剩余贵宾停车位铺装;最后待路C无机料基层养生完成后,内环路C、D整体洒布透层油、摊铺碾压粗粒沥青混凝土面层。

团队C(刘艳国/作业班组3):

a.2007.7.15~2007.8.1完成路F体育场南看台、西看台、北看台垃圾清理和路床整平,并清理老排水沟完毕。

b.2007.8.1~2007.8.20完成路F体育场南看台、西看台、北看台下的部分钢筋绑扎及混凝土浇筑压光;同时完成路F东看台垃圾清理和路床整平,并清理老排水沟;同期完成南看台、西看台、北看台排水沟修复工作的70%。

c.2007.8.21~2007.8.31完成路F体育场东看台下的钢筋绑扎及混凝土路面浇筑压光;同时完成剩余老排水沟的修复工作

4.机械材料用量及劳动力计划

4.1机械进场计划

(1)土方作业机械选用

本分部工程施工时存在大量土方和渣土外运,为了满足土方作业配备2台日立EX100反铲挖掘机,4台大宇DHV55小型挖掘机,6台T140推土机,50台CA142自卸车。

(2)路面基层及面层作业设备的选择

本工程需铣刨旧沥青混凝土路面4万余m2,新建沥青混凝土道路8000m2,外环沥青路面为15m,旧路面上有检查井盖、铸铁箅子等。

根据以上情况和工作量,配备16t振动压路机两台压实基层,乳化沥青喷洒车一台喷洒下透层和上封层,沥青摊铺机选用华晨华通HP95两台,最大摊铺宽度9.5m,最大摊铺厚度320mm,最大摊铺速度17m/min,配套双钢轮压路机两台;铣刨旧路配备两台德国维特根2000DC型路面铣刨机联合作业,每台铣刨机配备3辆斯太尔汽车清运渣土,配备LX-1000C小型铣刨机补铣检查井盖、雨水箅子及路面不平未铣刨到的路面。

(3)机械设备管理措施

为保证施工机械在施工过程中运行的可靠性,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强对设备的维修保养,对机械零部件的采购储存。

2)对挖掘机、电焊机、压路机等于生产相关的重要机械设备,落实定期检查制度。

3)为保证设备运行状态良好,项目备齐两套常用设备配件,维修人员长驻现场,确保发生故障在2小时内修复。

拟投入的主要机械设备表

序号

机械或设备名称

型号规格

数量

额定功率或特征

(KW)

备注

进退场时间

1

反铲挖掘机

日立EX-100

2台

1.0m3

路基

2007.7.10-2007.9.3

2

小反铲挖掘机

大宇DHV55

4台

0.55m3

路基

2007.7.10-2007.9.3

3

推土机

T140

6台

103KW

路基

2007.7.10-2007.9.3

4

自卸车

CA142

50台

5T

路基

2007.7.10-2007.9.3

5

打夯机

Y90-4,1.0KW,380V

6台

2.2KW

路基

2007.7.10-2007.9.3

6

压路机

3Y12/14

2台

12T

道路

2007.7.10-2007.9.3

7

压路机

SD175

2台

16T

道路

2007.7.10-2007.9.3

8

摊铺机

华晨华通HP95

2台

133KW

沥青路面

2007.8.2-2007.9.3

9

铣刨机

德国维特根2000DC

2台

沥青路面改造

2007.8.2-2007.9.3

10

小型铣刨机

LX-1000C

6台

沥青路面改造

2007.8.2-2007.9.3

4.2材料使用及进场计划

(1)工程实体材料进场计划

主要材料需用计划表

序号

名称

规格

数量

进场时间

1

混凝土

C25

840M3

2007.8.1起分批进场

2

白灰

480T

2007.7.15起分批进场

3

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

3000M3

2007.7.15起分批进场

4

沥青混凝土

500M3

2007.8.2起分批进场

5

透水砖

100*200*60

4600M2

2007.8.2起分批进场

注:

以上数据为估算,不作为结算依据。

4.3劳动力进场计划

根据工程量情况及作业班组划分情况劳动力需求如下:

作业班组1施工路A、路B,需要劳动力40人;

作业班组2施工路C、路D,需要劳动力60人;

作业班组3施工路F,需要劳动力40人。

5.道路工程施工方法

园区内原有现状沥青混凝土外环路和内环路,本次仅为局部新建,大面改造工程。

5.1道路工程施工测量

5.1.1人员及仪器配置

人员配备:

测量负责人由测量专业毕业的长期从事大型工程测量的高级工程师担任,全面负责测量工作质量、进度、技术方案编制与实施;测量工程师1名,负责日常轴线、标高测量及内业资料等;各作业队配备专职或兼职测量员,负责日常测量放线工作。

仪器设备配置见下表:

仪器配置表

序号

名称

型号规格

精度指标

数量

用途

1

全站仪

2mm+2ppm

1台

布设测量控制网

2

电子经纬仪

J2

2″

2台

测设轴线、管线、道路线投测

3

水准仪

S3

±3mm

4台

标高传递

4

钢尺

50m

Ⅰ级

4把

轴线量测

5

对讲机

2对

通讯联络

以上仪器设备均经技术监督局检定合格。

5.1.2场区控制网的测设

1)场区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及要求

a.平面控制先从整体考虑,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

b.轴线控制网的布设根据设计总平面图、现场施工平面布置图等进行。

c.控制点应选在通视条件良好、安全、易保护的地方。

d.要求见下表

平面控制网布设技术要求

等级

测角中误差(mβ)

边长相对中误差(k)

一级

±9″

1/24000

2)平面控制网的布设

我测量人员接到业主提供的坐标控制点成果后,使用2″级电子全站仪对控制点进行复测,无误后开始测设坐标控制网。

对现场进行仔细踏勘,共布设11个临时坐标点(N1~N11)。

这些点要能覆盖整个现场,利用这些坐标控制点作为施工放线依据。

由于临时坐标点易受破坏,需在奥体园区外布设5个坐标基准点。

坐标点用水泥钢钉和红油漆做标记(若是未硬化处,则要挖坑埋设预埋件),并编号、绘制点位图做好记录。

坐标点布设完毕,使用高精度电子全站仪,测出各点的坐标。

为保证精度,必须测2个测回。

坐标控制点布置及引测示意图

坐标点标石埋设图

5.1.3道路工程主要测量方法

a.根据道路敷设的水准点,用水准仪测出中线上各里程桩和加桩处的地面高程,然后根据测得的高程和相应的里程桩号绘制纵断面图。

纵断面图表示出道路中线上地面的高低起伏和坡度陡缓情况。

b.由于本工程场区地形变化不大,局部有起伏,只作局部横断面测量。

根据纵断面图和局部横断面图,可计算出土方量。

c.路基施工前,详细检查、核对纵横断面图,发现问题时应进行复测。

d.路基施工前,根据恢复的路线桩、设计图表、施工工艺和有关规定钉出路基施工桩。

施工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所有标志,特别是原始控制点。

e.填方段路基每填一层恢复一次中线、边线并进行高程测设。

在据路床顶1.5m内,按设计纵、横断面数据控制;达到路床设计高程后准确放样路基中心线及两侧边线,并将路基顶设计高程准确测设至中心及两桩位上,按设计中线、宽度、坡度、高程控制并自检。

f.直线段中线桩测设间距不大于50m,平曲线上为20m;当地势平坦且曲线半径大于800m时,其中桩间距为40m。

在测设道路的圆曲线时,先测设出圆曲线的起点、中点和终点,然后在主点间进行加密,在加密过程中同时测设里程桩。

g.路面基层施工测量重点在控制各层厚度和宽度。

平面测设时,定出该层的中心与边线桩位。

边线桩位放样时比该层设计宽度大100mm,以保证压实后该层的设计宽度。

高程测设时,将设计高程按一定下反数测设到中线与边线高程控制桩上;在使用摊铺机作业时,此时高程控制采用可调式托盘;且桩位间距不大于10m,在匝道处可加密至5m。

当分段施工时,平面及高程放样须进入相邻施工段50-100mm,以保证分段衔接处线性的平顺美观。

在进行路面下面层施工测量时,在摊铺压实后及时复测,以保证摊铺厚度。

路面中、上面采用浮动基准梁作业,在摊铺机起步阶段测量烫平板的平整度及高度,进入正常摊铺后,在摊铺压实后及时复测高程,以保证摊铺厚度。

路缘石放样时,直线上桩位测设不大于10m,平曲线上为5m;道路曲线半径和缓和曲线长度小于30m时,桩位间距不大于3m。

5.2路A、路B、路C新建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

奥体中心园区内外环路东南入口和西南入口需改造与在建的奥体中路相接,需新建沥青混凝土路面及入口为8100㎡,路面宽度同原外环路15m,入口与奥体中路顺接;综合训练馆周边新建内环路350m约合2450㎡。

即路A、路B、路C。

(1)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工艺流程如下:

路床施工→灰土底基层、石灰粉煤灰碎石基层施工→附属工程施工1(雨水口、雨水口支管施工,路缘石安砌)→乳化沥青透层→粗粒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细粒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乳化沥青封层施工→附属工程施工2(步道砖铺砌)。

新建沥青混凝土路面做法如下图:

(2)路床施工

1)测量放线及前期土工试验

工程施工时全段每隔20~25m设置一组中心桩,曲线段需做好起、中、终点的桩点控制,曲线中间点按5~10m间隔做好加密桩;每100m设置一临时水准点,按顺序编号;各流水作业段每20m设一组边桩,并按设计道路断面放出围边坡角线。

施工过程中发现桩点错位或丢失应及时校正或补桩。

现场进行土工试验,为土方及路床施工提供各项试验数据。

2)试验路段

路基开工前,在监理工程师旁站下结合路段选择有代表性的路段作为试验路段,进行压实试验;并将试验结果报告监理工程师批准。

试验时,记录设备的类型、最佳人机组合方式、碾压遍数、碾压速度及每层材料的松铺厚度和含水量等。

并根据试验数据制定施工措施以指导路基施工。

施工中如发现土质与设计文件不符而路床不能施工时,施工单位应及时与业主和设计单位联系,以制定切实可行的处理措施。

3)路床平整

在路床下雨水管线施工完毕后,用平地机对现况地面按设计标高进行找平,然后重新压实,压实度须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路床施工以机械为主,人工为辅(施工前应先清除路床范围内垃圾、树根、建筑物基础等),对树坑、沟道等采用回填砂石或9%灰土处理,并按市政工程施工技术规程的要求,分层回填至路床以下。

路床整形施工采用推土机大致找平,人工挂线细平。

经压路机初压后,挂线或用水准仪逐个断面进行核测路床中线高程及路拱成型情况,并及时检查处理层厚度、路床平整度,直至每个断面的纵、横坡符合设计要求。

4)路床压实

整平的填土层,使用自行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

碾压速度在3~4km/h。

含水量保持在最佳含水量。

路床以压路机碾压无明显轮迹经测试密实度达到90%以上标准时,经监理工程师验收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路床压实标准:

a.填方路床:

填土时分层压实,由道路路床算起80cm范围内密实度达到93%,80~150cm密实度达到87%;

b.挖方路床:

30cm以内达到95%(重型击实标准),以防路基沉陷。

(3)3:

7灰土底基层施工

3:

7灰土厚度为20cm,施工时采用固定地点机械翻拌。

石灰采用袋装磨细生石灰粉,生石灰活性物含量应≥80%,按照计算好的土方与生石灰方量混合,来回拌合均匀后,再拉至施工现场摊铺。

铺筑好的灰土在满足最佳含水量条件下开始进行碾压,碾压以“先轻后重”为原则,先用14t型压路机稳压后,及时检查平整度及纵、横坡,再用16t以上重型压路机碾压成活,达到密实度、平整度等施工质量要求。

石灰土成活后要求洒水并养生三天以上。

施工接茬处理:

应在接茬处预留30~50cm灰土不予压实,以便与接茬的灰土施工段衔接,在灰土接茬处洒水润湿后,再进行碾压。

(4)石灰粉煤灰碎石基层施工

1)施工条件及步骤

灰土底基层经验收合格后,即可进行石灰粉煤灰碎石基层施工。

材料进场前需要作好质量检查,不合格者严禁使用。

2)摊铺要点

石灰粉煤灰碎石的摊铺由推土机及人工配合摊铺,松铺厚度为压实厚度乘以压实系数(约1.2~1.4,具体可由试验段数据经计算得出),摊铺时应减少接茬,最后由人工根据高程挂线找横纵坡。

摊铺时进行洒水,其含水量宜高于最佳含水量0.5~1.0%,以补偿摊铺及碾压过程中的水份损失。

面层混合料由摊铺机摊铺,摊铺前,应在两侧混合料的边沿设置挡土梗,挡土梗高度35cm左右。

3)碾压:

碾压原则先轻后重,初压用轻碾,压1~2遍后进行找补找平。

然后用14t~16t重碾碾压至无轮迹,压实度达到最佳密实度98%以上。

直线段内由两侧向中心碾压。

压路机外侧轮的1/2压在路肩上,以60~70m/min速度,每次重轮重叠1/2~1/3轮宽,逐渐压至路中心,随后及时检查平整度、高程,修整后继续碾压至规定的压实度。

碾压成活后作到及时洒水养生,养护期间应封闭交通。

4)养生

a.石灰粉煤灰碎石在养护期间要保持一定的湿度,不要过湿或忽干忽湿。

养护期不低于7天。

养护方法采用洒水,每次洒水后,用两轮压路机将表层压实,但初期禁止重型车辆通行。

b.在养护期间未采用覆盖措施的级配砂砾和石灰碎石上,除洒水车外,封闭交通。

c.级配砂砾和石灰碎石施工时,下层石灰粉煤灰级配砂砾碾压完成后,养护7天后再铺筑上一层。

(5)乳化沥青透层施工

1)施工工艺流程

基层验收并清扫干净→附属构筑物覆盖保护→乳化沥青洒布→撒布石屑→碾压→质量检查→封闭交通

2)施工要点

a.透层紧接在基层施工结束表面稍干后浇洒,当基层表面少量洒水,并对道牙等附属构造物进行覆盖保护,待表面稍干后浇洒透层沥青。

b.透层大面积施工前先在路上进行试洒,已确定喷洒速度及洒油量,施工时采用沥青洒布车按照1L/m2的用量一次喷洒均匀,当有遗漏及路边缘喷洒不到的部位,采用人工补洒,做到外观不露白、不缺边。

c.透层乳化沥青均匀淋洒后,洒布用量为3m3/1000m2的石屑,完成石屑洒布后,用CC21型双轮压路机稳压1-2遍。

在铺筑沥青混凝土前,局部若有多余的透层沥青未渗入基层时,予以清除。

(6)沥青混凝土施工

1)沥青混凝土原料质量控制

a.本工程沥青面层为两层,上层为4cm厚细粒沥青混凝土,型号AC-16,下层为5cm厚粗粒式沥青混凝土,型号AC-25,沥青混凝土材料选用与我方长期合作的成熟材料供应商提供。

b.外观控制和来料温度控制:

沥青混合料到场温度控制在140℃~160℃之间,混合料外观必须均匀一致,无花白料,无粗细料分离和结团成块现象。

c.运输组织:

供料方和施工方建立起完备的通讯联系制度,由供料方派人到现场协调油料供应,保证沥青混合料连续、充足的供应,满足施工时的连续作业。

2)沥青混凝土摊铺

a.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前,在监理工程师的监督下,在单幅长100m以内的路段进行试验路段的铺筑,以检验施工工艺和各种施工机械的设备性能,以获取各类沥青混合料施工的技术指标。

b.在监理工程师批准的路段,按设计图纸在路段两侧进行测量放线,直线段每10m钉一桩橛,曲线段每5m钉一桩橛,并用水准仪测出高程。

正常路段,沿路中线每15~25m设一路面高程控制点,路口加宽段除纵向外,横向也须每5~10m设一点。

c.路面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