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形成与气候变迁.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71367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9.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形成与气候变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形成与气候变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形成与气候变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形成与气候变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形成与气候变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形成与气候变迁.docx

《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形成与气候变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形成与气候变迁.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形成与气候变迁.docx

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形成与气候变迁

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形成与气候变迁

  农耕区与畜牧区是依人类经济生活方式而划分的基本区域,介于两者之间的则为农牧交错地带。

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地带的范围很广,大致走向从大兴安岭东麓经辽河中、上游,循阴山山脉、鄂尔多斯高原东缘至祁连山,直抵青藏高原东缘(注:

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经济地理室:

《中国农业地理总论》第286页,科学出版社,1980年。

),延绵于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宁夏、甘肃数省区,东西长达数千公里。

这一地带在历史上虽然也一度出现过以农业或畜牧业为主要生产方式的时期,但农、牧业混杂应是最具代表性的地域特征,因此一般称其为农牧交错带。

  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不仅仅是农、牧两种生产方式的交错分布区,在自然地带上也是半湿润与半干旱、暖温带与温带的邻界带,在地理学中这一环境地带属于生态敏感带。

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之所以在环境上具有敏感特征,与这里自然地带的过渡性直接相关。

每当全球或一定地区出现环境波动时,气温、降水等要素的改变首先发生在自然带的边缘,这些要素又会引起植被、土壤等发生相应变化,进而推动整个地区从一种自然带属性向另一种自然带属性转变。

  农牧交错带的环境敏感特征,不但导致自身自然属性的变化,而且也会影响到人类的经济生活方式。

特别是在人类历史的早期,这样的影响几乎对人类经济生活方式起决定性的控制作用,促使人们从一种生产类型转向另一种生产类型。

由于农、牧业生产依托的环境不同,因此随着农牧交错带自然属性的变化,人类首先打破原始农业“一统天下”的局面,在原始农业基础上萌生了畜牧业,然后渐次形成独立于农耕业的畜牧业空间区域,并在其南部边缘与农耕区交错分布,形成农牧交错带。

  由此可见,畜牧业从农业中分离以及畜牧区的出现是农牧交错带形成的标志。

目前的考古学研究成果证明,距今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国北方是以原始农业占主导地位并辅有采集、渔猎等经济文化类型的区域。

大约在距今3500~3000年左右,畜牧业逐渐从原始农业中分离出来,并伴随马具的应用及骑马民族诞生而不断扩大空间分布范围,在历史上首次形成以畜牧业占主导地位的经济文化区。

由于畜牧业是从原始农业中分离出来的,因此畜牧区的形成与扩展过程,也就是农耕区的退缩过程;从距今3500~3000年前畜牧业向东、向南甚至向西开始其扩展过程,农耕区在相应方向的退缩始终与之相伴,这样的退缩过程一直持续到汉代。

《史记》中记载“龙门、碣石北多马、牛、羊、旃裘、筋角”,不但明确了农牧交错带的基本走向,而且肯定了长达1000余年农、牧两种生产方式的空间转换过程已经完成。

      一、畜牧业分离前农牧交错带原始农业的类型及分布

  农牧交错带是在原始农业基础上,因气候变化而形成于畜牧区与农耕区之间的经济文化类型过渡带。

因此,探讨农牧交错带的形成,必须首先明确在畜牧业从原始农业中分离出来之前,原始农业的分布状况及其文化类型。

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绵延数千公里,依其文化区域和地理方位,大体可分为三部分,即内蒙古中部、内蒙古东部及辽西地区、甘青地区。

    

(一)内蒙古中部

  这一区域包括东自张家口、锡林郭勒,西至包头、东胜,北迄阴山,南达晋陕的空间范围,公元前5000年这里属于在仰韶文化影响下的原始农业区。

考古研究表明,这一地区大概经历了三个文化融合阶段。

大约公元前5000~4300年溯黄河北上的仰韶文化半坡类型与自东部而来的后岗一期文化首先在内蒙古中部地区相遇,形成红台坡下类型;约公元前4000年左右,属于仰韶文化的庙底沟类型沿汾河北上,在内蒙古中部形成王墓山类型;公元前3000年,源于太行山东侧的大司空文化与红山文化又汇聚到这一地区,形成海生不浪文化;到公元前2000年,红山文化居民的后裔再次与先于此时进入内蒙古中部地区的仰韶文化人群相汇,形成了老虎山文化(注:

a.田广金、郭素新:

《北方文化与草原文明》,见《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二辑)》第1~12页,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

  b.田广金:

《论内蒙古中南部史前考古》,《考古学报》1997年第2期。

)。

  上述文化类型所包含的文化成份的地域来源虽然不同,但在遗物种类上却显示出共同的农业文明特征。

红台坡下遗址中发现的遗物主要是各类陶器,以及斧、凿、锛、磨棒、磨盘等石器。

王墓山类型文化的聚落遗址,不但出土了许多石刀、石磨棒、石斧等生产工具及陶罐、钵等生活器皿。

在山坡中间还发现大型房址,房前有一片宽阔的广场,广场下部则按等高线分布有成排的小房址;许多小房址中均出土了成组的生活器皿和生产工具,显示出每座房屋既是一个生活单位,也是一个生产单位,具有农业社会的显著特征(注:

田广金:

《内蒙古岱海地区仰韶时代文化遗址的调查》,见《内蒙古中南部原始文化研究文集》第31~54页,海洋出版社,1991年。

)。

属于海生不浪文化的遗址很多,多数发现有房址,因年代不同而呈方形或长方形,且成排向阳排列,每座房址中都出土一定数量的生产工具和生活器皿(注:

魏坚、计红:

《试论海生不浪类型》,《内蒙古文物考古》1995年第1、2期。

)。

老虎山文化以石城聚落为代表,目前在内蒙古中部共发现三处属于老虎山文化的石城聚落群;这些石城聚落均依山势分布,呈不规则形,一般在缓坡筑墙,陡峭处不筑墙,个别险要地段却要修筑两道墙。

石城内部以老虎山遗址为例,房址均按等高线分布于层层台地上,每隔一段距离有2~3间为一组,可能为一夫一妻制家庭所有;石城内靠近水源的地方为窑址区(注:

田广金、郭素新:

《北方文化与草原文明》,见《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二辑)》第1~12页,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

)。

  这些出现在内蒙古中部地区的文化类型虽然内涵不同,但所包含农业文明的信息却是相近的,不但石斧、刀等生产工具反映了原始农业的基本状况,而且各类遗址中房址、石城等的变化也显示了与农业相伴的定居生活发展进程。

大约公元前2000年左右出现的老虎山文化中,已经发展出规模可观的原始农业。

    

(二)内蒙古东部及辽西地区

内蒙古东部及辽西地区自公元前6000年前后已出现了原始农业,先后形成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富河文化、红山文化、小河沿文化等新石器时代文化,以及青铜时代的夏家店下层文化。

  兴隆洼文化的先民处在原始农业的初期,出土遗物显示出渔猎、采集是主要谋生手段。

兴隆洼聚落外有壕沟环绕,其内的房址南北成排、东西成行,每一座房屋可能代表一个家庭。

赵宝沟文化是继兴隆洼文化发展而来,遗址内房址虽然大小不一,却排列有序,同时还发现大型石斧、耜。

富河文化主要分布在乌尔吉木伦河流域,是兴隆洼文化与北方草原狩猎文化融合而成的文化类型,其原始农业中含有很大的狩猎、采集成份。

红山文化时期,原始农业又有了长足的发展,不但遗址中发现大量大型石耜、穿孔石刀,而且出现坛、庙、冢等建筑,反映了高度发达的原始农业进程。

小河沿文化也是以原始农业为主,石棚山墓地发掘的77座墓葬中,男性墓多随葬生产工具,女性墓则随葬纺轮、骨针,仅从这一原始农业发展到较高阶段才会出现的男女分工现象,就可以推知此文化类型所代表的经济生活方式应是高度发达的原始农业。

夏家店下层文化是这一地区发达原始农业的又一个代表,不但遗址中出土的石斧、铲、刀等农业生产工具显示出与黄河流域相近的技术特征,而且石城聚落所表现出的建筑风格和空间布局特征,也反映了原始农业社会的基本风貌。

属于这一文化类型的石城聚落,规模和数量均很可观,仅阴河、英金河流域就发现30余处,规模最大的面积达10万平方米(注:

田广金、郭素新:

《北方文化与草原文明》,见《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二辑)》第1~12页,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

)。

  从大约公元前6000年左右,先后出现在内蒙古东部及辽西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类型,虽然存在彼此互为渊源的“血亲”关系,并因此被苏秉琦先生称为“红山诸文化”,但各文化类型之间仍存在分布上的空间差异。

兴隆洼文化的分布范围西起洵河,东至医巫闾山,北抵乌尔吉木伦河以北,南迄渤海北岸。

赵宝沟文化的发源地在努鲁儿虎山以南的滦河下游一带,在其发展的鼎盛期不断向北挺进,并越过西拉木伦河与北面主要分布在乌尔吉木伦河流域的富河文化相遇。

红山文化所代表的发达的原始农业文化遗存分布范围很广,在西拉木伦河南北都有这一文化的遗址发现。

至红山文化后期,小河沿文化勃然兴起,其分布区域在一定范围内有与红山文化重合的趋势。

此后的夏家店下层文化,集中分布在西拉木伦河以南,以及老哈河和大、小凌河流域(注:

a.朱延平:

《辽西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纵横》,见《内蒙古东部区考古学文化研究文集》第9~14页,海洋出版社,1991年。

  b.田广金:

《内蒙古石器时代――青铜时代考古发现和研究》,《内蒙古文物考古》1992年第1、2期。

)。

“红山诸文化”与夏家店下层文化的分布范围显示,从公元前6000年到公元前2000~1500年期间,内蒙古东部及辽西地区北起乌尔吉木伦河流域,南到大、小凌河流域,都存在发达的原始农业。

依托原始农业的发展,人们不但营建了石城等聚落建筑群,而且已经形成严密的社会组织和血缘氏族集团,并在此基础上萌生了原始宗教,从而将原始农业推向新的发展高度。

    二、甘青地区

  目前在甘青地区先后发现了马家窑文化以及秦安大地湾遗址等代表新石器时代西部农业文明的重要文化遗存,这些考古发现显示了这一时期甘、青地区以原始农业占主导地位的经济文化特征。

  秦安大地湾遗址包括数期文化堆积,其中一期文化的年代在公元前5800~5300年之间,被考古学界视为前仰韶文化遗存,此后的数期文化分别具有仰韶文化早、中、晚期的特点。

不但出土了各类陶器及粮食遗骸,而且还发掘出颇具规模的建筑遗迹,其中大地湾F901这一原始殿堂式建筑充分显示了遗址所在地农业文明的发达程度(注:

a.甘肃省博物馆、秦安县文化馆 大地湾发掘小组:

《甘肃秦安大地湾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存》,《文物》1981年第4期。

  b.甘肃省文物工作队:

《甘肃秦安大地湾901号房址发掘简报》,《文物》1986年第2期。

)。

  马家窑文化是由甘肃东部延伸到青海东部及四川西北部的重要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根据文化特征的变化从早到晚可将其分为石岭下类型、马家窑类型、半山类型和马厂类型。

根据碳十四测年数据推定其年代,石岭下类型约为公元前3813±175年,马家窑类型约为公元前3100±190年,半山类型在公元前2600~2300年之间,马厂类型在公元前2200~2000年之间。

马家窑文化均以经营农业为主,出土器物中不但有石斧、凿、锛、刀、磨谷器等农业生产工具,而且在属于马厂类型的柳湾墓地还发现许多装满粟的陶瓮。

依托于原始农业,马家窑文化诸遗址都出现颇具规模的聚落和房址,其中属于马厂类型的永登蒋家坪遗址出土的房址不但有单间,而且出现双套间、多套间结构。

这一切均显示了马家窑文化所代表的是一个高度发达的农业文明。

  马家窑文化依其类型不同,分布范围略有伸缩。

其中,马家窑类型的分布范围较广泛,东起泾、渭河上游,西至黄河上游的龙羊峡附近,北入宁夏清水河流域,南达四川岷江流域;半山类型主要分布在黄河上游及其支流湟水、洮河、庄浪河流域,还见于渭河上游的天水、武山一带以及宁南、河西走廊等地。

马厂类型的分布区域基本上与半山类型相同,只是在西北部延伸至玉门一带(注: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第105~117页,文物出版社,1984年。

)。

马家窑文化在甘肃大部、青海东北部、宁夏南部以及四川北部营造了以原始农业为主的经济文化区。

  如上所述,考古发掘和研究成果展示了大约从公元前6000年至公元前2000年间,中国北方西起甘青地区,东至内蒙古东部及辽西一带以原始农业为主的经济文化形态(表一)。

各文化类型所反映的农业文明,虽然文化渊源和传承体系不同,分布地域与影响范围不同,但经济生活中却都同样存在原始农业以及狩猎、采集成份。

这一包含农业文明的文化带,不仅覆盖了上述地区,还一直向南延伸并与中原地区的农业文明相汇合,共同构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