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二下册数学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71112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111 大小:62.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岛版二下册数学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1页
青岛版二下册数学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1页
青岛版二下册数学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1页
青岛版二下册数学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1页
青岛版二下册数学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青岛版二下册数学教案.docx

《青岛版二下册数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版二下册数学教案.docx(1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青岛版二下册数学教案.docx

青岛版二下册数学教案

青岛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数与代数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能认、读、写万以内数的数,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

2、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运算的意义会口算百以内加减法、能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及两步的加减、乘加、乘减混合运算。

结合现实素材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空间与图形

1、通过观察、操作,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初步认识五边形、六边形。

2、指出并测量具体图形的周长,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

3、结合生活实际,体会千米,知道分米、毫米,能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并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估测、测量一些物体的长度。

统计与概率

1、能用合适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

2.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掌握分段统计的方法。

实践与综合运用

1、加深对万以内数的认识及长度单位的认识。

2、加深对统计意义的理解,巩固分段统计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从生活情境中认识较大数的过程,能用万以内的数描述具体的事物,发展初步的观察、分析、抽象、概括能力,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

2、经历探索三位数加减法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索的意识。

在进行估算的过程中,初步形成估算的意识。

3、在解决简单的混合运算问题中,体会分析问题的基本的思想方法,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三)解决问题

1、能用加减法、乘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能用加减、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知识,解决两步计算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3、能用统计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有关问题。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初步学会与同伴合作。

(四)情感与态度

1、在他人的鼓励和鼓励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和兴趣,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2、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生活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作用。

3、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发现错误并及时改正,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和连续退位的笔算方法;两步的加减混合运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掌握带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及中间、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计算。

单元划分:

1、野营——有余数的除法智慧广场2、游览北京——万以内数的认识3、甜甜的梦——毫米、分米、千米的认识实践活动——奇妙的动物世界4、勤劳的小蜜蜂——万以内数的加减法

(一)5、谁的眼睛亮—观察物体6、田园小卫士——万以内数的加减法

(二)7、爱心行动——图形拼组8、休闲假日——解决问题9、我是体育小明星——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一)漂亮的花朵10、奥运在我心中——总复习

学生情况分析:

我们班共有学生30人,这些学生我已经教了半年了,对他们的各方面情况都比较了解。

他们大多活泼可爱,求知欲很强。

他们掌握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及提出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学期针对本班学生们的特点,重点抓好后进生的辅导和转化工作,注重培养学生们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材情况分析:

1、选取的素材既广泛又贴近学生生活,能够引导学生认识家庭,认识社会,认识自然。

2、注重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优化单元知识结构。

3、把解决问题与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融合为一个过程。

4、强化对学生进行问题意识的培养。

5、提倡多样化的学习方式,重视学生个性发展。

教学建议、措施:

1、实现多维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认真钻研教材,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论。

在教学中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把握课标的新理念,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个维度确立学习目标。

2、在教学中,教学过程要体现探索性。

要注意创设生动有趣的现实情景,引导学生开展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活动中,理解知识,掌握技能,体会数学思想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经验。

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

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努力激发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寻找解决问题策略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觉主动地用数学眼光“看世界”的意识。

4、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要在保证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尊重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不同水平和个体差异,鼓励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进行交流,使人人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使不同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5、要重视口算练习和计算正确率的及时检测,全面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6、创造性地利用教科书,教材中的一些不太适合本校学生接受的信息窗可以有选择、有限度地进行删改,但一定要保证知识点的不遗漏。

7、采用多元化的评价。

加强评价的改革,进一步探索多元化的评价。

利用各种评价时机,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学进度表

周次日期教学内容备注

12月(17-21)有余数的除法

22月(24-28)有余数的除法

33月(3-5)万以内数的认识

43月(10-14)万以内数的认识

53月(17-21)万以内数的认识

63月(24-28)毫米、分米、千米的认识

73月(26-31)万以内的加减法

(一)学生口算比赛

83月31-4月4万以内的加减法

(一)数学优质课评比

94月(7-11)观察物体

104月(14-18)期中复习

114月(21-25)期中考试及试卷分析交流

124月28-5月2万以内的加减法

(二)

135月(5-9)万以内的加减法

(二)

145月(12-16)图形与拼组

155月(19-23)解决问题

165月(26-30)数据收集与整理

(一)

176月(2-6)总复习

186月(9-13)期末复习

196月(16-20)期末考试

206月(23-27)期末考试分析

 

第一单元野营

教学内容:

有余数的除法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结合生活情境,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并会用竖式进行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

能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学会合作、交流、表达,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和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难点:

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学措施:

1、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氛围进行教学。

2、注重动手操作,丰富直观表象。

3、引导学生用有余数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尊重学生差异,逐步提高有余数除法的计算能力。

5、注重结合具体的活动进行评价。

课时安排:

5课时。

 

信息窗1—分食品

——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第一课时有余数的除法。

学习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通过创设情境和动手操作活动,感受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

 

2 、过程与方法:

在动手操作、认识余数的过程中,发现余数与除数的大小关系。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经历发现知识的过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分析、判断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懂得余数一定比除数小的道理 。

教学难点:

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懂得余数一定比除数小的道理。

 教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

课件 小磁球  

学生准备:

20个小圆片 

教学过程:

一、板题、示标

师:

同学们,咱们一起来学习有余数的除法。

请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板书课题:

有余数的除法。

)请看今天的学习目标:

1、认识有余数的除法算式。

2、能够熟练正确的进行计算。

目标明确的请举手,有信心完成目标的请把手放下。

这节课咱们要进行男女生比赛,(板书:

男女)比一比谁得的五角星最多。

现在进行第一场比赛:

比一比看书时谁的坐姿最端正,谁思考问题最积极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有余数的除法。

二、口述自学指导(教师边口述,学生边自学)

师:

现在请把课本打开,翻到第2页,手指第2页的信息窗,(表扬××已经指好了)仔细观察信息窗中的图片和文字从图中你能找出哪些数学信息?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并用你喜欢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三、先学(看一看)

(一)过渡:

下面自学开始,比一比谁看书最认真,思考问题最积极。

(二)看一看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认真看书,师巡视,并督促每个学生认真自学。

(要保证每个学生都能认真地看看、想想,如果学生看完,可以复看。

(三)说一说

师:

同学们看完了么?

看完的请举手?

好,下面来考考大家。

从图中你能找出哪些数学信息?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生回答,老师板演有价值的问题)

问题1、9个面包平均分给4人,怎样分呢?

生解决问题的方法有:

①1个1个地分。

分掉4个,剩下5个,还可以继续分。

又分掉4个,还剩1个,不够每人再分1个了。

②2个2个地分

9个面包平均分给4人,每人分2个,还余1个。

用算式表示:

9÷4=2(个)…… 1 (个)   余数

读作:

9除以4商2余1

问题2、其他食品平均分给4人,怎样分呢?

112个苹果平均分给4人,每人分3个。

用算式表示:

12÷4=3(个)

213根黄瓜平均分给4人,每人分3根,还余1根。

用算式表示:

13÷4=3(根)…… 1 (根) 

314根火腿肠平均分给4人,每人分3根,还余2根

用算式表示:

14÷4=3(根)…… 2(根)

........

师:

你发现了什么?

生:

我发现生活中有余数的除法问题真多。

师:

思考:

18片饼干可以平均分给几人?

怎样分呢?

师:

要求可以平均分给几人,先要知道每人分几片面包?

生:

每人分2片,可以分给9人;每人分3片,可以分给6人;每人分4片,可以分给4人,还余2片;......

师:

应该分别怎样列式?

生:

18÷2=9(人)

18÷3=6(人)

18÷4=4(人)……2 (片)

............

师:

通过这些算式,你能发现余数比除数()。

生:

我发现余数比除数小。

(四)做一做

师:

下面老师来考一考同学们,看谁能做对与例题类似的题目。

自主练习第1题。

(1)2生板演,其他学生做在课本上。

(2)师巡视,发现其他同学的错误。

讲述:

做完的同学,请认真看黑板上同学做的。

(要求:

学生认真看板演的同学做的是否有错误,还要检查检查自己做的是否正确。

四、后教(议一议)

1、学生更正

师:

和黑板上做的不一样的来黑板上改正。

(提示:

把错误的或不同的答案用红粉笔圈起来,在旁边改正)

2、讨论(议一议)

(1)认为xxx写的正确的举手。

(2)错的则问:

错在哪里?

3、评议板书,正确率。

4、同桌对改并更正错误。

五、当堂训练

师:

刚才同学们做的都很好,下面我们接着做题,小组比赛,看哪个组得的红星最多。

练习:

自主练习第2、3、4题。

1、学生独立完成写在书上。

2、写完检查。

3、全班集体对改。

4、生更正错题。

六、全课小结

1、今天这节课你学了什么知识?

2、评比本节课比赛情况,获胜的表扬,失败的鼓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