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妇科的超声诊断.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710044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2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五章 妇科的超声诊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第十五章 妇科的超声诊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第十五章 妇科的超声诊断.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第十五章 妇科的超声诊断.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第十五章 妇科的超声诊断.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十五章 妇科的超声诊断.docx

《第十五章 妇科的超声诊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五章 妇科的超声诊断.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十五章 妇科的超声诊断.docx

第十五章妇科的超声诊断

第15章妇科的超声诊断

第一节盆腔器官的超声解剖

一.解剖概要

(一)盆腔及其内的结构:

1.骨盆:

(Pelvis)

(1).组成:

由骶骨、尾骨及左右髋骨所组成;两耻骨之间有纤维软骨形成耻骨联合。

(2)。

分部:

以骶骨岬经两侧弓状线→耻骨梳→耻骨嵴至耻骨联合上缘连成的环状曲线为界线,以此分为大、小骨盆。

(3)。

内容物:

1)。

大骨盆内:

主要为肠道,两侧为升结肠及降结肠;中部为小肠。

2)。

小骨盆内:

前为膀胱尿道,中部为卵巢、输尿管,子宫和阴道;后方为直肠、输尿管下段、乙状结肠。

3)。

盆腔结构的分部:

将盆腔从前向后分为前、中、后三部分:

前部主要为膀胱;中部正中为子宫、阴道、子宫颈;两侧为子宫附件;后部为Dauglas腔(即:

子宫后与盆后壁之空间,纳有小肠、系膜、直肠和乙状结肠)。

4).盆腔陷窝;骨盆腔内由腹膜反折在膀胱、子宫和直肠之间形成三个潜在腔隙:

即:

前腹膜与膀胱之间的前腹膜陷窝;膀胱子宫陷窝和直肠膀胱陷窝。

(二)。

女性内生殖器官及其血液供应:

.1.女性内生殖器官:

(1)。

阴道:

位于小骨盆腔下部的中央,由粘膜层、肌层和纤维层构成,上端包围子宫颈,下端开口于阴道前庭后部;前邻膀胱与阴道;后邻直肠。

其环绕子宫颈周围的部分叫阴道穹窿,分左、右、前、后穹窿四部。

其中以后穹窿为最深,其顶端邻子宫直肠窝。

(2).子宫:

位于小骨盆中央,呈倒置梨形,长7—8Cm、宽4—5Cm、

厚2—3Cm。

1)功能:

性交时,为精子到达输卵管的通道;受孕后,为胚胎着床、发育、成长所在;分娩时,子宫收缩使胎儿及其附属物娩出。

2)微细结构

1内膜:

软而光滑,从青春期开始,内膜受卵巢激素的影响,其表面2/3层可发生周期性变化称功能层;近肌层的1/3内膜细胞无周期性变化,称为基底层。

2子宫肌层:

由平滑肌及弹性纤维组成,内含血管,子宫收缩时,血管被压缩而制止子宫出血。

3浆膜层:

复盖于子宫表面的腹膜。

3)。

外表分部:

子宫底、子宫体、子宫颈

4)内腔分部:

子宫腔、子宫颈管

5).口道;两输卵管口、子宫颈管内口、子宫颈管外口

(3)输卵管:

一对细长而弯曲的管道,长8—14Cm,内连子宫角,外端游离,邻近卵巢。

功能:

为卵子与精子相遇的场所,并将受精卵向子宫腔运行。

分部:

①间质部:

嵌于子宫壁内的部分,长约1Cm;

②峡部:

间质部出宫壁的一段,官腔最窄,长约2—3Cm;

③壶腹部:

位于峡部外侧,官腔较宽大,长约5—8Cm

4漏斗部:

为输尿管末端,开口于腹膜腔,游离缘呈漏斗状,有拾卵的作用。

(4)卵巢:

为一对扁圆形的性腺,具有产生卵子及女性激素的功能。

位置:

位于输卵管的后下方,子宫两侧的后上方,借系膜连阔韧带。

形态:

青春期前,卵巢表面光滑;从青春期开始排卵,其表面就逐渐凹凸不平;绝经后,卵巢萎缩变小变硬。

结构:

卵巢表面为一层致密结缔组织,称为白膜;白膜内下方为皮质,其内含数以万计的原始卵泡及致密结缔组织;最中央为髓质,内含丰富的血管神经,淋巴管及疏松结缔组织。

二.正常声像图及正常测值

(一)、盆腔内结构的声像图表现《自学》

(二)、正常子宫、输卵管和卵巢声像图表现

1.正常子宫的声像图和正常测值:

(1)、纵切图:

子宫位于充盈尿液的膀胱后方,形状如茄子形状;轮廓清晰,边缘光滑整齐;1)、最外层为浆膜层:

呈现一光滑、纤细、稍增强的线状包膜回声。

2)、中层为肌层:

较厚,呈中等密集细小的均质低回声光点。

3)、子宫内膜与子宫腔:

位于子宫声像图中央,表现为一线状或梭状高回声,其周围可见弱回声内膜围绕,又叫宫腔线波;其厚度和形态随月经周期改变,是识别子宫图像的重要标志。

4)、子宫最高处为子宫底,其下方为子宫体,体下方为子宫颈;子宫体与子宫颈相连处可见一稍弯曲的角度为子宫峡部,是子宫颈内口所在处。

(2)、横切图:

沿宫底向子宫颈方向作一横切面,见子宫位于膀胱无回声区的后方;其中子宫底切面呈三角形,两侧如鸟嘴状突起;相当于子宫角水平向下横扫为子宫体的横切面图,呈椭圆形,其中心可见较强宫腔波呈一字形强回声;再向下横扫为子宫颈图像,呈圆柱状,回声较子宫体稍强而密集。

(3)、子宫的测量及正常值:

测量方法:

适当充盈膀胱后,先纵扫,测量子宫体和子宫颈的纵径及子宫体前后径;然后再横扫,自耻骨联合上缘向上滑行,连续观察各横切面子宫图像,测量子宫的最大横径。

1)、子宫体的测量:

分别测量子宫体长径、前后径和横径。

①、测量子宫的长径和前后径时,应取子宫纵切图,以清楚显示宫腔线和子宫颈管线相连为标准纵切面图像。

子宫体长径:

为子宫底至子宫颈内口的距离,正常为5.0---7.5Cm

子宫体前后径:

为子宫体纵轴相垂直的最大前后距离,正常为3.0—4.5Cm

②、子宫体横径:

取近子宫底部的横切面,显示宫腔线最宽处,测子宫体两侧的最大横径,正常为4.5—6.0Cm。

正常生育过的子宫三径线之和为15—18Cm,未生育过的妇女为12—15Cm

2)、子宫颈的测量:

取测子宫体的长径、前后径的同一切面进行。

①、子宫颈长径:

测子宫颈内口(子宫峡部内面)至子宫颈外口之距离,正常为2—3Cm。

②、子宫颈前后径:

测垂直子宫颈管纵轴的最大前后径距离,正常为1.5-2.0Cm。

③、子宫颈横径:

测量子宫颈横切面的最大宽径,正常为2—3Cm。

2.输卵管正常声像图:

输卵管由子宫角部向外延伸,呈高回声边缘的弯曲管状结构;但由于输卵管细而弯曲,位置不固定,加上周围有肠管遮盖,因而正常时不显示影像;只有当输卵管积液时,输卵管被无回声的液体衬托,才可清楚显示。

3、卵巢正常声像图:

(1)、位置:

横扫时,位于子宫体两侧旁,也可位于子宫后方及直肠陷窝内。

(2)、声像图:

横扫时,呈杏仁形(或扁椭圆形),内部为中低等回声均匀的细小光点,比子宫回声稍强,其内为一个或多个卵泡为圆形无回声区。

(3)、大小:

4ⅹ3ⅹ1.0Cm

4.月经周期中子宫、卵巢声像图特点:

(1)子宫内膜月经周期的周期性变化

1)、月经期:

(第1—4日)内膜光滑,厚约3-6mm,初为不均匀回声;当月经基本干净后,表现为均匀的等回声。

2)、增殖期:

(第5—14日)内膜腺体增生,子宫功能层为低回声,基底层呈高回声,加上宫腔线的高回声形成三线征。

3)分泌期:

(第15—28日)内膜发生分泌反应,增厚,而呈均质高回声。

(2)卵巢月经周期变化:

1)、排卵期:

卵巢体积增大,卵巢内有圆形的无回声区,大小为直径1—2Cm,成熟卵泡在排卵时,靠近卵巢表面突出。

2)、黄体期:

排卵后,卵巢内黄体形成,呈边缘皱缩而不规则,内有弱回声光点。

3)成熟卵泡的特点:

①成熟卵泡的直径在1.8—2.5Cm之间,多为单个,但是,使用促排卵药

物治疗时,一个卵巢内可有多个成熟卵泡,其最大直径可达5.0Cm,以2.2—3.0Cm时受孕率高。

②成熟卵泡呈圆形或椭圆形,饱满。

向卵巢表面突起。

③成熟卵泡壁薄,清晰,有立体感;部分成熟卵泡内见呈强光点的卵丘。

4)、已经排卵的卵巢声像图特征:

①、卵泡消失或明显缩小。

②、卵泡壁塌陷,边缘皱缩,其内可见不规则的无回声区,其无回声区内有小弱回声光点。

③、约有50%以上的人在子宫直肠窝内可见少量无回声区,大约2—3天消失。

第二节妇科器官的超声检查方法

一、仪器和检查技术

(一)、仪器

1、B型超声诊断仪-----常规检查仪器

要求:

有较高的灰阶(如:

256级灰阶),较高的动态范围(60dB或90dB)和较高的幀频(如25或30幀)。

探头:

经腹部扫查,首选凸阵探头,其次为线阵探头;探头频率多为3.5—5.0MHZ;凸阵探头的曲率半径多为50—60mm之间为合适;线阵探头长在50—100mm之间。

模式:

一般用B模式,产科时要用B+M模式,用以测胎心。

2.彩色多谱勒血流显像仪(CDFI)

为要了解形态学与血液动力学相结合信息,选用它为妇科疾病的鉴别诊断及肿块的的良恶性判断提供血流动力学和血流分布方面信息;在产科中可用于评定子宫胎盘和胎儿的血流情况。

3.腔内超声:

(1)经阴道超声探测:

探头频率为5—7.5MHZ,扇形扫查角度60—120度;将探头涂上耦合剂,套入消毒的胶套内,再放些石蜡油,插入阴道内,行各方向及多平面扫查。

其特点是:

无需充盈膀胱,图像分辨率高,但技术难度大,要求检查者操作技巧高。

(2)、经宫腔超声探测:

采用特制的经宫腔超声探头,探头直径约2—7mm,探头顶部、中部及下部有不同频率的换能器,频率在7.5—20MHZ范围,穿透深度约2Cm,主要用于观察子宫内膜、肌层及宫颈较小的病变。

(3)经直肠超声探测:

采用侧式扫查的线阵或凸阵探头,最好是用多平面探头;即在前端还有一个端式扫查的凸阵换能器,直径约10mm左右,频率在5—7MHZ。

(二)、检查技术:

1、经腹壁体表扫查:

(1)、检查前的准备:

为避免肠气干扰,于检查前1小时饮水300—500ml,使膀胱适当充盈,以能显示子宫底部为宜。

(2)扫查技术:

取平卧位,经下腹部直接扫查。

1)、纵向扫查:

探头方向朝上,自腹部正中线分别向左右两侧移动扫查;图左侧为头端,图右为足端;图上端为腹部,图下端为背部;在盆腔纵切面:

图左为宫底,图右为宫颈、阴道;图上为膀胱,图下为盆后壁。

2)、横切面扫查:

将探头横置于耻骨联合上方,平行移动探头;探头方向朝向左侧,图左为人体右侧,图右为人体左侧;图上为腹侧,图下为背部。

在盆腔横切面:

图左为人体右侧附件,图右为左侧附件;图上为膀胱,图下为直肠、盆壁肌肉。

3)、斜向扫查:

介于纵扫与横扫之间的扫查。

2、经阴道超声检查:

(1)、检查前准备:

无需充盈膀胱,无明显不适感;检查不受肥胖及盆腔器官位置的改变的影响。

(2)、扫查方法:

取膀胱截石位或用枕头垫高臀部,有助于充分暴露女阴,把阴道探头外套上加入少量耦合剂的消毒避孕套,将阴道探头缓缓插入阴道,探头置入阴道穹窿,然后行纵、横、斜扫查。

三.图像分析方法:

(一)。

观察和分析的方法:

1.判别肿块形态轮廓:

是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界清楚或模糊;边缘光滑或粗糙,连续或中断。

2、确定肿块内部结构:

(1)。

肿块的物理性质:

含液性、实质性、混合性。

(2)、分析肿块内部结构的细节:

如:

肿块内部回声、有无间隔、厚薄是否均匀

(3)、肿块后方有无增强效应或声影

3.了解肿块的位置以及子宫的毗邻关系:

通常子宫直肠窝内为盆腔脓肿、积液、卵巢癌的好发部位;子宫底上方为囊性畸胎瘤、卵巢良性肿瘤的好发部位。

4、测量子宫及肿块的大小:

常测量厚度、宽度、上下径

5、肿块对周围和远隔脏器有无影响:

如:

肿块可否推动、输尿管有无积水

6.有无腹腔积液征像

(二)、注意事项:

1、探查子宫时,须使膀胱充盈尿液的上界达到宫底;但膀胱不宜过度充盈,以免子宫移位或扭转。

2、经腹壁直接扫查时,受检查者应呼吸自如,腹部放松。

3.探头接触皮肤时的压力应适当和均匀,一般先纵扫,后横扫。

4、使用阴道内探头时,应防止交叉感染。

 

第三节子宫疾患

一、子宫肌瘤

【概念】由子宫平滑肌组织增生而形成的良性肿瘤;好发30—50岁女性。

【病理】多为多发性,大小不一。

瘤组织周围肌壁的结缔组织束和肌纤维形成一假包膜包围肿瘤,包膜上有血管供应营养,包膜内为增生的肌组织,其中夹有少量结缔组织。

肿瘤生长过快、供血不足可发生中心缺血,形成玻璃样变、粘液样变、囊性变和钙化。

根据发生部位分:

①、粘膜下肌瘤:

肌瘤由粘膜下向宫腔内突出,表面覆盖有粘膜;②、肌壁间肌瘤:

肌瘤长在平滑肌层内,周围被平滑肌包围;③、浆膜下肌瘤:

肌瘤向子宫表面生长,表面覆盖以浆膜。

【临床表现】与肌瘤生长的部位、生长速度肌有无变性等有关。

主要症状为子宫不规则出血或月经过多。

1、粘膜下肌瘤:

月经过多、不规则阴道流血、由于肿瘤表面有溃疡而月经淋漓不尽,常重度贫血。

2、肌壁间肌瘤:

月经过多、肿瘤越大、月经越多,导致贫血,经期延长。

3、浆膜下肌瘤:

无月经改变,但可有下腹部肿块,剧烈腹痛。

【声像图表现】

1、子宫肌瘤声像图表现:

⑴、壁间肌瘤:

1)、子宫增大:

与肌瘤大小、多少成正比,呈非对称性。

2)、单发性肌瘤呈局限性结节性弱回声,多发性肌瘤使子宫体形态失常,宫壁表面凹凸不平,宫壁内多发性结节状弱回声。

3)、使宫腔线反射偏移。

⑵、浆膜下肌瘤:

子宫形态不规则,表面有结节状突出,呈弱或中等回声。

⑶、粘膜下肌瘤:

子宫腔内见弱回声团,与肌壁间有窄裂隙为诊断要点;宫腔回声呈弧形光带。

2、子宫肌瘤变性表现:

凡肿块>5Cm者多有变性。

⑴、玻璃样变:

常见,由于肌瘤缺乏血供,变性区没有条纹状结构,而为均质地较软的组织。

声像图表现:

肌瘤内呈低回声,边界不清,后方回声增强。

⑵、囊性变:

玻璃样变进一步液化,形成腔隙,内含液体。

声像图表现:

肌瘤内显示大小不一、边界清楚的圆形无回声区;也可融合成大腔,后壁回声增强。

⑶、钙化:

绝经后随激素水平下降,子宫供血减少,肌瘤出现萎缩与钙化。

声像图表现:

肿块内出现环状、半环状或片状强回声伴声影。

【诊断要点】

临床资料;月经量多,出血;妇查:

子宫增大,质硬。

声像图表现:

子宫增大、形态不规则、子宫体回声部均匀。

【鉴别诊断】

1、卵巢肿瘤:

子宫不大,肿块位于盆腔两侧,包快与子宫之间有界线,可与子宫分开;包块内部回声与子宫有界线,可与子宫分开;包块内部回声与子宫内部回声不一致。

滑行扫查时,向两旁扫查,肿块清晰出现;逐向中间滑行扫查,肿块随之消失。

2、子宫内膜增生:

在子宫内呈梭形腔回声光团;纵横扫查对照,发现强回声沿宫腔形态分布,无宫腔分离和局部隆起表现。

月经停止后复查B超,因月经前增殖的内膜增厚,月经停止后可缩小;而子宫粘膜下肌瘤光团大小无变化。

3、子宫肥大症:

子宫肥大症多有多产史,月经过多,子宫均匀性增大,子宫内膜线居中,宫腔无不平结节,宫腔线无变形。

4、子宫腺肌病:

子宫肌层内含有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子宫内膜呈憩室样长入子宫肌层所致。

临床资料:

发生于生育年龄妇女,有进行性痛经,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妇科双合诊子宫呈球形增大,质硬,经期有压痛。

声像图:

子宫区回声粗糙,月经期检查可见出血小囊状无回声区,后壁增厚明显。

5子宫畸形:

双子宫,残角子宫可见宫腔反射光带,肌瘤瘤体内无宫腔反射波。

【临床价值】

1、超声诊断子宫肌瘤的正确率在90%以上。

2、能准确地测量子宫的大小,肌瘤大小、数目及部位。

3、对小的粘膜下肌瘤易漏诊,对带蒂的浆膜下肌瘤、宫颈肌瘤有时定位困难。

 

二、子宫体癌Carcinomaoftheuteri

【概念】是子宫内膜腺体上皮发生的恶性肿瘤,有叫子宫内膜癌;为女性常见三大肿瘤之一,多发生与50岁以上绝经期妇女。

【病理】早期病变局限与子宫内膜或突入子宫腔→表面常伴有感染,使内膜增厚→然后蔓延整个内膜→再侵入肌层→最后穿过子宫外膜→扩散至周围。

病理分型:

⑴、弥漫型:

子宫内膜癌累及大部分子宫内膜,呈不规则乳头状充满整个子宫腔,进一步发展可侵犯肌层。

⑵、局限型:

肿瘤累及部分子宫内膜,多侵犯子宫底内膜,亦可侵犯肌层。

⑶、息肉型:

子宫腔内有息肉样癌瘤突出,宫壁侵犯范围小。

【临床表现】

⑴、绝经期前、后有不规则的阴道出血为主要症状,晚期于出血中可夹有烂肉样组织。

⑵、阴道分泌物:

①、早期仅少量带血性白带排出。

②、晚期因感染而坏死,则有大量恶臭脓血液体流出。

⑶、下腹痛:

约10—40%患者发生,多在晚期;严重时呈顽固性进行性疼痛。

⑷、妇查:

早期无阳性发现,晚期子宫增大。

【声像图表现】

1、早期子宫癌;临床上有症状,声像图可无特殊发现,须用诊断性刮宫确诊。

2、中晚期子宫体癌:

⑴、子宫外形:

子宫增大呈球形,轮廓规则,子宫颈管增粗。

⑵、子宫腔内回声:

子宫腔不规则高、中、弱混合回声,呈粗糙不整齐的光点、线状肌团块状强回声。

⑶、子宫腔积脓时,子宫腔内有无回声区伴散在光点。

【诊断要点】

临床资料:

不规则阴道流血,尤其在绝经后。

声像图表现:

子宫增大,子宫回声不均匀,应高度疑为子宫体癌。

确诊:

诊断性刮宫

 

 

三、子宫发育异常

《一》、先天性声殖管道的发生:

胚胎6周,男、女胚胎都有两套生殖管道:

即中肾旁管(muller氏管)、

中肾管(wolff氏管)。

男性:

中肾旁管退化,中肾小管形成睾丸输出小管与睾丸网接通;中肾管头端形成附睾管,尾端形成输精管和射精管开口于尿生殖窦。

女性:

中肾管退化;中肾旁管头、中段形成两侧输卵管;左、右尾端合成子宫和阴道穹窿;窦结节附近尿生殖窦内胚层加厚,形成阴道板(为一实心结构),然后阴道板中央逐渐形成空腔而成为阴道,胚胎5周时,窦结节处形成处女膜。

 

《二》、声像图表现:

1、先天性无子宫:

双侧中肾旁管向中线汇合时,停止发育或退化,则无子宫、阴道形成,但可有正常的输卵管和卵巢。

临床表现:

可无任何症状,仅表现为青春期月经未来潮。

声像图:

在耻骨联合上方扫查:

盆腔内无子宫及阴道图像显示,横扫时,膀胱后圆形的低回声区为卵巢

报告例举:

于膀胱充盈下探查,未见正常子宫显示,膀胱后方可见肠腔气体回声;未见阴道气体线回声。

双侧卵巢尚可见,其大小正常。

诊断:

①、先天性无子宫、无阴道②、双侧卵巢存在,大小正常。

2、幼稚子宫(子宫发育不良)

青春期前任何时期,子宫停止发育,则出现各种不同程度的子宫发育不全;表现为子宫颈比子宫体长,子宫比正常小。

临床表现;痛经、月经少、闭经或不孕。

声像图:

①、子宫前后径小于2.0Cm

②、子宫体与子宫颈长度之比变小(正常为1.88:

1)为1比1或1比2

③、子宫内膜回声变薄。

 

报告例举:

下腹部探查:

(成年已婚为孕妇女)后屈位子宫,大小为5.5Cmⅹ2.8Cmⅹ2.3Cm,轮廓清晰,宫颈较长,约3.0Cm;宫体较短,约2.0Cm;子宫三径线值小于12Cm。

双侧附件未见异常。

诊断:

①、幼稚子宫②、双侧卵巢大小正常

3.双子宫:

双侧中肾旁管尾端没有融合,彼此分开而成,各发育成一组输卵管、子宫、阴道。

双子宫体狭长,左、右并排,外侧有卵巢,下方有阴道。

声像图:

①、纵扫:

探头在腹壁上垂直移动,与不同切面上分别见2个完整子宫图像。

②、横扫:

见两个并列的子宫颈回声或子宫体回声呈蝴蝶状,中央隔以强回声纤维组织。

③、每个子宫测径小于正常。

报告例举:

下腹部探查:

在膀胱充盈下:

于耻骨联合上方稍偏左侧见一子宫回声;当探头向右滑行扫查时,左侧子宫消失后,在稍偏右侧处即又出现又一子宫回声;其大小分别为7.6Cmⅹ5.4Cmⅹ4Cm及7.0Cmⅹ4.8Cmⅹ3.8Cm;均呈前倾位,轮廓清晰。

横切面可见双阴道气线;亦见双子宫颈及双子宫体回声。

两侧宫腔反射可见,子宫呈蝴蝶状。

双侧附件区未见包块回声。

诊断:

①、双子宫并双阴道②、双侧附件未见异常

4、双角子宫

双侧中肾旁管尾端已大部分汇合,末端中隔被吸收,相当于子宫底会合不全,其他部位已吸收为一个子宫颈和一个阴道。

子宫底左、右为一角。

声像图:

于耻骨联合上方横扫,宫底较宽,稍下陷;宫底平面呈显羊角形的两个子宫角,两角内含分叶状宫腔反射,在膀胱后壁内产生一“V”字形压迹,见两个宫腔回声。

报告例举:

下腹部探查:

横切面可见阴道、子宫颈、子宫体回声;大小测值正常,于子宫底两侧各见一实性包块,似羊角状。

两实性包块内均见一强光带回声,“宫腔波”膀胱后壁于横断面时呈“V”字形压迹。

两侧附件未见包块回声。

诊断:

①、双角子宫②、双侧附件未见异常

四.子宫积液

【概念】为子宫腔内积脓和积血的总称;其中积血为处女膜闭锁所致。

【临床表现】

1、处女膜闭锁----积血

由于尿生殖窦发育异常,导致尿生殖窦未能向阴道前庭部贯穿所致处女膜无孔。

幼年时无症状,但从初潮年龄开始,少女月经不来潮,出现下腹部进行性加重的周期性疼痛为特征;妇查:

下腹部扪及肿块,处女膜向外膨隆,第二性征发育良好。

2、积脓阴道排出脓样分泌物,有臭味;子宫呈球形增大,

【声像图】

1、子宫积血纵扫:

阴道显著扩张,呈长圆形无回声区,外形呈囊状膨隆;阴道前后径大于子宫前后径,子宫无回声区常与阴道无回声区连通。

报告例举:

下腹部探查,见子宫颈、子宫体、阴道的区域内分别见到大小不一的类圆形无回声区,无回声区中可见低回声光点漂浮;上述各无回声区互相联通。

诊断:

处女膜闭锁,阴道、子宫颈管、子宫腔积血合并感染。

2、子宫积脓子宫呈球形增大,边界清晰;宫腔内为无回声区,有较多光点漂浮。

五、宫内节育器IntrauterineDevice简IUD

【宫内节育器的作用】

⑴、对着床不久的胚胎产生机械损伤,导致流产。

⑵、节育器导致大量吞噬细胞产生,吞噬精子,溶解受精卵。

⑶、节育器加强输卵管蠕动,过早把未受精卵运送至子宫腔和阴道。

⑷、节育器使子宫内炎症细胞增多,导致着床胚胎产生中毒样作用。

【宫内节育器的种类】

⑴、不锈钢圆环:

由不锈钢丝绕成,应用广。

⑵、不锈钢麻花环:

由不锈钢丝绕成,再交叉成麻花形。

⑶、混合环:

外绕不锈钢丝的塑料芯混合环。

⑷、带铜的节育环:

以塑料为支架,纵臂绕铜丝,有T形、V形、蛇形。

⑸、塑料节育环:

由含硫酸钡的聚乙稀制成的花瓣状环。

【检查方法】

1、检查前的准备:

病人须充盈膀胱。

2、检查的体位及扫查方式:

仰卧位:

与耻骨联合上方作纵、横扫查,显示子宫底部、子宫内膜。

了解子宫的位置,测量子宫的长径、横径和前后径。

再测量节育环上缘至子宫底外缘的距离,判断节育环位置是否正常、有无移位、嵌顿、带环受孕等併发症。

【宫内节育器的声像表现】

1、主要声像图表现:

以纵扫为主观察,于子宫腔内呈带状强回声,形状与环的类型一致。

强回声后方伴锥状声影,即:

慧星尾征。

横扫时,可见完整环影。

2、几种节育环的声像表现:

⑴、不锈钢单环:

纵行扫查的切面上见环呈2个慧星状强回声影,即:

“慧星尾征”。

2个慧星状声影平面连线与宫体冠状面平行;横扫时,可见整个环影。

⑵、T形环:

纵切面T环竖臂在宫腔内呈“串珠状”强回声光带,与子宫纵切面平行;后位子宫呈多个小“=”字形的平行强光条。

环的上端至宫底,下端接近子宫内口。

3、节育器的超声定位诊断:

宫内节育环的避孕机理:

节育器作为一种入侵子宫腔的异物,直接对局部子宫内膜组织刺激产生一系列病理变化,从而干扰和阻碍受精卵的着床和发育而达到避孕的目的。

由于绝大多数受精卵在宫腔上部的前壁和后壁着床,故宫内节育器必须放在子宫底部的内腔内才能达到最佳避孕效果。

宫底肌层的厚度为1.0-2.0Cm。

超声诊断宫内节育器位置正常的标准为:

宫底外缘至节育器上缘的距离(即用FUD表示),正常为11—17mm;同时环周围见到低回声的内膜晕圈环绕。

另一种方法是从子宫底外缘至宫颈内口作一连线,节育环在连线的1/2以上,也说明宫内节育器位置正常。

【节育器移位的超声诊断】

凡节育器不在子宫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制度规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