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利用典型实例的编写方法及示例.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708765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0.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档案利用典型实例的编写方法及示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档案利用典型实例的编写方法及示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档案利用典型实例的编写方法及示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档案利用典型实例的编写方法及示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档案利用典型实例的编写方法及示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档案利用典型实例的编写方法及示例.docx

《档案利用典型实例的编写方法及示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档案利用典型实例的编写方法及示例.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档案利用典型实例的编写方法及示例.docx

档案利用典型实例的编写方法及示例

【档案目标管理指导文本第三批:

档案编研资料(3-8)】

写作要诀:

简而言之,就是何人何时何地因何事利用何档案或资料解决何问题或取得何效果。

一、专题概要写法举要

 一、定义和作用

  定义档案利用典型实例是档案馆(室)管理人员所提供的档案信息资料为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直接或间接的重大社会、经济效益的典型实例。

  作用档案利用典型实例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1、是交流档案工作经验的重要资料;

  2、是宣传档案工作以及档案法规的必要途经;

  3、是档案利用成果的一种反馈;

  

二、档案利用典型实例的编写要素

  1、利用者的单位、姓名、身份;

  2、利用档案的确切时间和地点或提供档案的部门;

  3、利用档案的目的和动因;

  4、利用档案的内容、成分或数量、人次等反复过程;

  5、利用档案所获得的效益(增值或节省资金、人力、物力和时间,提高效率的比例和对比数据、社会效果、社会反响等);

  6、该实例的提供者(是哪一个档案室提供的或个人);

  7、档案利用实例要冠拟鲜明准确的标题。

 

三、需要注意的事项

  1、只有事件、而没有结果;

  2、只有结果、而没有利用过程;

  3、不够典型、缺乏生动;

  4、编写的要素不全,叙述不完整、利用不明确;

  5、缺乏真实、事实有水分、效益计算的不科学、不能使人信服。

二、档案利用典型实例示例

示例一:

一起农民上访在档案中平息

  东安县钟宝镇文书朱良明2004年3月8日在镇政府档案室和青林村档案室为核实一起上访事件查阅档案资料。

  本镇青林村四组村民王晓琴因原瓦子坪乡政府宅基地恢复农田后的使用问题与镇政府发生争议,从2003年11月25日开始先后三次到县信访局上访。

她一至声明原瓦子平乡政府在93年社教时将她在青林村二组的承包耕地取掉了,为了给她补偿损失,就让她将原乡政府宅基地恢复后耕种,不交税费、属她所有。

并扬言说:

“这件事如果镇政府不能解决好,我就要到市、到省继续上访。

”由于事情的年头太久,镇政府曾多次找到她和当时的当事人进行调解,都未起到效果。

通过对当时的当事人的调查了解,在镇政府档案室调出原瓦子坪乡政府93年所有的社教档案,查阅档案50多卷次,终于在147卷永久卷第120页查到1993年3月7日关于乡政府宅基地恢复农田后有关事项的党委扩大会议记录:

“乡政府宅基地恢复农田后租种给农户,每亩地每年交60元租金,一年一订合同”。

同时在青林村档案室文书档案行政类A12.8目录第8号永久卷查到1993年王晓琴卖房的协议,她在青林村二组的承包地属当时卖房时转包给了别人,并不是原瓦子坪乡政府将她承包地给取掉了。

  通过在档案中查到这些有力的证据,说明村民王晓琴现耕种的原瓦子坪乡政府宅基地恢复的农田是属于租种,并不是补偿给她的。

王晓琴在档案面前自知理亏,不得不承认自己上访是无理取闹,想把土地占为自己使用,免交税费。

政府也一次收回了10年的土地使用费和租赁费。

一场政府与农民间的土地纠纷引起的上访事件就这样用档案平息了。

(此实例由东安县钟宝镇档案室提供)

示例二:

档案利用效果实例汇编

【编辑说明】档案是历史的真实记录,在社会实践中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凭证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档案的这种作用越来越被更多的人们所认识,实践证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离不开档案和档案工作,该《档案利用效果实例选编》一书中记录的大量实例又一次证明了这一点。

在编辑过程中,我们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注重入选实例的典型性,代表性和真实性。

该《档案利用效果实例选编》对各级领导和各界人士进一步了解档案的作用和价值,增强档案意识,从而进一步重视支持档案工作,促进档案事业的发展,使其更好地为改革开放和三个文明建设服务具有重要指导和参考作用。

该《档案利用效果实例选编》由杜西珍主编。

由陈山坤、冯小敏审定。

由于我们水平所限,在编辑中有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恳请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

东安县档案馆

  2006年9月

(一)档案发挥政策依据作用

临淄区民政局、水利局积极响应党的号召,认真做好移民安置工作,但在移民迁置过程中,却找不到针对移民的具体补偿标准和上级的有关政策规定。

于是,他们来到临淄区档案馆现要求查阅国家对库区移民政策的有关规定,档案局的工作人员很快从现行文件中查到了有关库区移民的具体补偿办法、标准、规定等,民政局依据上级文件的政策规定,积极宣传有关移民政策的规定,得到移民的理解,保证了移民工作的顺利进行,充分发挥了档案的政策依据作用。

(二)为编史修志提供丰富翔实的资料

金岭回族镇的同志前来我馆要求帮助查阅有关档案资料,以便搞好党史资料的征集工作。

党史记录着党的建设和发展足迹,镌刻着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

因此,我馆领导给予高度重视,亲自带领馆内工作人员认真仔细查阅了近百卷档案,为党史委的编写工作提供了真实、准确、丰富、完整的资料。

(三)土地权属档案发挥重要依据作用

辛店街道办三个村庄,在开发利用本地资源时,由于三村山界相临,开发中出现了矛盾,但是,三方又拿不出证据,镇党委、政府多次调解无效。

致使纠纷越演越烈。

直接影响了资源开发建设的顺利进行,最后,镇政府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来到区档案馆要求查找有关土地确权方面的档案,工作人员认真查阅了土地勘界档案,档案中对各村的边界四至等问题写得清清楚楚。

并为他们出具了文件复印件证明,拿回去给三村的干部群众看,让他们彻底弄清了山界的权属问题。

于是,镇党委、政府按照档案的真实记载,妥善地解决了三村长时间解决不了的山界纠纷,为三村资源的合理开发开通了道路。

(四)设备档案为工厂企业节约资金20万元

东安县一工厂从上海购进了一台汽车配件设备,买回来就先天不足,不能使用,只好闲置。

后来由于生产量的不断扩大,必需重新购买一台。

才能满足生产需要。

如果新购一台,需资金20多万元。

这时技术车间的技术员想起存放在档案馆的设备档案,并向领导提出了改进这台闲置机器的设想,得到了厂领导支持,于是该技术员兴冲冲地来到档案馆要求查阅他们厂存放的设备档案,负责管理档案的工作人员很快从现有设备档案中找到。

该技术员拿到这份设备图纸后,兴奋异常,经过反复推敲研究,终于使这台沉睡已久的机器醒来,重新投入了生产,解决了生产的需要,为厂节约资金近20万元。

生产的产品亦非常受市场的欢迎。

(五)档案服务构建和谐社会

2006年6月,天气日渐炎热,东安县一工厂李某为证明其单位老厂长1982年前担任过厂级领导干部,从而可享受厂级干部待遇一事,先后两次到档案馆查阅有关干部任免的档案。

档案馆查档接待人员热情为其服务,使其顺利找到了所需的干部任职批文,并给其复印证明,从而为其解决该厂厂级干部待遇问题找到了确凿证据。

他在留言簿上这样写道:

“十分感谢贵局查档服务中心同志的热情、周到、耐心、细微的指点和不厌其烦的服务,两次查阅相关干部任免档案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贵局在服务时提供的优质硬、软件环境令人钦佩,对构建和谐社会,打造文明东安提供了好的服务窗口。

”这是一名基层工作人员,也是一名普通市民对东安县档案馆及工作人员的高度评价,同时,也是对东安县档案馆今后为民服务为基层服务提出的切实要求。

(六)档案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

临淄区某企业的张某与同事李某一起来到档案馆查阅档案。

他们单位在整理职工人事档案时发现他们的人事档案中少了进公司的原始凭证,为了把档案补充齐全,解决后顾之忧,他们相约来到档案馆查找相关档案,档案馆工作人员热情接待了他们,通过计算机检索很快地查到了他们当年的高校毕业生行政介绍信存根、报到证,并为他们提供了复印件证明,使他们在短短的几分钟办成了原以为要搭上老半天的事,张某与李某对临淄区档案馆工作人员的热情帮助深表谢意,对档案馆现代化管理及高效率的工作节奏赞叹不已,并一再致谢。

(七)档案补足了她的工龄

赵××在齐鲁石化炼油厂厂工作,现已到了退休年龄,她在办理退休手续时发现,其职工档案中缺少当年下乡的记录,因此无法确认她的那段工龄。

为此,她在丈夫李某的陪同下,抱着试试看的心情,顶着烈日来到档案馆,查找相关档案。

根据她的回忆,她是1970年从炼油厂到敬仲青年农场下乡。

据此,档案馆工作人员认真查阅了知青办等全宗档案,在全宗内中找到了赵某的下乡材料,并为其提供了原始资料复印件,出具了档案证明。

这份档案关系着这对夫妇的切身利益,对他们尤为重要,找到档案后他们的感谢之情溢于言表。

(八)档案帮助离休干部找回了工资待遇

2006年8月上旬,东安县某局退休干部王××终于在县档案馆如愿地找到足以证明他参加革命工作的有力证据。

这位年近八旬的老人十分激动地说:

“档案真是帮了我的大忙啊!

”今年初,上级主管部门专门下发文件,着力解决1950年前参加革命工作而又未享受到离休待遇的老同志工资偏低问题。

王XX老人根据文件精神自认为条件符合,要求该局上报有关部门审批。

该局政工干部经过多方查询,终因相隔时间较久,材料收集不齐,管理较为混乱等原因,始终无法找到王XX是在1950年前参加革命工作的有力证据,导致上报审批工作无法正常进行。

最后,王XX老人与该局政工干部一道,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来到县档案馆,要求查阅1950年度县委县府全宗档案,终于在县委第3号全宗中查到:

“王××,1950年1月11日在东阳八区时任土地改革领导小组组长......”,看到这来之不易的证据,在场人员都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九)档案帮助老人找回退休待遇问题

2006年初,临淄区某公司退休职工74岁高龄的老人孟某为提高退休工资一事,来到档案馆要求查找有关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工资制度改革方面的文件。

档案馆负责查档的工作人员热情地为老人服务,根据他提供的情况,很快地帮他找到了相关文件,并为他提供了复印证明,当老人拿到相关文件时,他的高兴、激动、感激,一一呈现在脸上。

档案馆工作人员的热情与负责,让其感受到了实实在在为民服务的工作作风,让其感觉到了阳光般的温暖与亲切,让他真切感受到了档案馆作为党和政府与百姓沟通的桥梁与纽带作用。

(十)知青档案使她看到了希望

2006年8月下旬,东安县档案馆接待了一位老知青,她叫苗××,52岁,青岛人,是来档案馆查找知青回城档案的。

去年底,她所在的单位的劳动部门贴出通知:

凡六八届下乡的,回城知青可凭“知青回城名单”,延续工龄,并享受退休后89%的工资待遇。

她是1968年上山下乡插队来到东安县地方(公社)镇一大队的。

现已到了退休年龄。

苗XX得知这一消息后,心情异常激动。

但当她先后到当地派出所、民政局查找档案都没查到后,心急如焚。

最后,她抱着一线希望来到东安县档案馆,当管理人员在档案馆馆藏档案中仅有的“知青回城名单”中查到“苗××”这个名字时,她的眼泪一下就流出来了,激动得半天没说出话来,最后,她声音颤抖地说:

在我几乎绝望的时候,是档案又让我看到了希望。

(十一)一张旧报纸的见证

东安市某工厂黄女士,1957年响应党鼓励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号召去农村锻炼,被分配到东安县地方镇(原地方公社)红石岭村第一生产队劳动锻炼,后回城当工人,现已到了退休年龄。

根据政策她在下乡务农这段时间可以计算工龄,但是她的职工档案中缺少了记载。

为了查找下乡依据,她于2006年6月17日来到东安县档案馆查找有关档案资料,档案馆负责查档的工作人员从现有的全宗中并没有找到当时她下乡的名单,黄女士十分着急,查档人员耐心劝慰她静下心来好好回忆当时的情况,据她本人的回忆,当时曾有《大众时报》社的记者采访过他们。

根据这一线索,工作人员很快从《大众日报》1957年刊登的“又有一批中学生到农业社安家落户”一文中找到名单。

黄女士感慨万分,真是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她一再致谢并连声称赞档案馆同志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十二)婚姻档案作证为办理户口转移提供帮助

江西财经大学的付博士在办理妻子与孩子户口转移时,当地户籍管理部门要求出示结婚证明。

付博士的妻子系我县七中教师,并在我县登记结婚,因此,付博士打来长途电话要求我们给予帮助,查阅当时的结婚证存根,工作人员迅速地从1998年的婚姻档案查到了他们的结婚证存根。

并以快件的方式邮寄给对方,使问题得以圆满解决。

(十三)婚姻档案作证,改变了一个人的命运

2006年7月初,档案馆接待了一位脸色十分疲惫的中年妇女,她在单位领导的陪同下要求查找本人的婚姻档案。

原来这位中年妇女家境优越,可不幸的是丈夫酗酒成性、骄横跋扈,把她撵出家门。

单位领导鼓励她拿出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尊严,可离婚需出示结婚证书,如今家门都无法进,到哪儿找结婚证书?

她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来到档案馆,档案馆的工作人员很快查到了她的婚姻档案,她单位的领导高兴地说:

“只要有了这份档案,就可以到法院起诉,离婚就可以合理合法地拿到应得的家产。

”事隔三个月后,档案馆工作人员进行电话回访。

得知她已成功离婚,仅分得的房产就卖了20多万元,如今她又结婚成家,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真是一纸档案改变了一个人的命运。

(十四)婚姻档案作证,为律师办案提供原始依据

东安县第一法律服务所一律师,代理了一起离婚诉讼案。

该女子由于长期受其夫打骂并致伤,忍无可忍,终于提出离婚诉讼。

但其夫耍赖,扣留了结婚证。

无奈律师带着当事人来到档案馆,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要求查阅其婚姻档案存根。

负责查阅档案的工作人员很快从民政局的全宗卷找到了其结婚证存根,并为其复印了原件。

婚姻档案,为律师办案提供了重要的原始依据。

(十五)死亡干部档案为后人立碑写撰提供详细的材料

东安县某单位职工刘XX准备为其父立写碑文,以示纪念。

却苦于找不到其父的生前简历,很是着急。

后经人介绍来到档案馆,要求查阅有关死亡干部档案。

管理人员很快从组织部、人事局转交的死亡干部档案中查出,并给予了复印证明,为其父碑文的撰写提供了详细的材料。

(十六)寻先进用档案

东安县档案馆每年都要利用馆藏档案搞大量的文件汇编。

《东安县干部任免文件汇编》、《东安县土地问题批复文件汇编》、《东安县表彰先进文件汇编》等四十余种汇编资料。

其中,《东安县表彰先进文件汇编》利用率颇高。

近日,一广电系统退休职工吴先生,来到我馆要求帮助查阅他曾受政府表彰的名单。

如能找到此证明,他将能享受到政府发给的补助金。

看着老人急切的心情,我们急他人之所急,利用文件汇编,很快地从《东安县表彰先进文件汇编》中找到老人的名字,老人十分感激,口称档案帮了大忙。

 

示例三:

2002年档案利用实例50例

1、原水泥厂职工石树根即将退休,在办理手续时发现还缺少在原水泥厂(1973-1977年)工作时的一些证明材料而无法办理退休手续。

2002年12月5日,石树根连同女儿、女婿来到档案馆查找证明材料,获得了其本人进厂时的招工材料和当时水泥厂的职工名册等证明材料,使其退休问题及时得到了解决。

2、县水利水电局工会主席王岳钧在办理工会开户银行更换时而不能提供其本人的任职文件受阻。

2002年12月17日,他来到县档案馆查找文件,获得了新昌县总工会新总组字(88)第92号《关于同意新昌县水电局机关工会委员会选举结果的批复》,使其顺利完成了银行帐户的更换。

3、浙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罗健民同志自己办厂当厂长,在企业验收时要求厂长有工程师资格,但罗健民同志未办理资格证书。

在去绍兴市职改办补办证书时,需要县职改办发的关于罗健民同志具有工程师任职资格证明文件。

2002年12月16日,罗健民同志委托公司工作人员黄丽娅来馆查阅档案,获得了新昌县职称改革领导小组发的新职改办(88)第59号《关于罗健民等二十三位同志具有工程师职务任职资格的通知》,解决了所缺的证明材料问题。

4、新昌新兴工业城在土地征用时,在山林所有权上产生了瓜葛。

2002年12月13日,县发展计划局干部丁良明同志来到县档案馆,查找并复制了所属村的山林权属档案,明确了各村山林权属,为加快工业城的建设打下了基础。

5、大明市镇铁丁山村村民张萍已与丈夫姚湘南离婚,但其女儿的抚养费问题一直没有解决。

2002年12月3日,张萍来到县档案馆查找其当时的离婚材料,在其离婚材料上明确记载了当时离婚时的一些具体情况,为其解决女儿的抚养费问题提供了帮助。

6、原长诏乡十字路村符某长期拖欠县某合资企业款项,符某本人又长期在新疆工作,家中有一套房屋在其妻陈某名下,该企业决定向其妻登记的房产追索债权。

2002年11月21日,该企业委托浙江元大律师事务所律师张月萍来馆查阅并获得了符某与陈某的夫妻关系证明,为该企业的债权追讨提供了有力依据。

7、新昌万家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陈少林同志去银行办理房产抵押贷款,因房产权属中要涉及到夫妻共同财产的问题,所以银行工作人员要求其出具结婚证,但陈少林的结婚证几年前就不见了。

2002年11月11日,他来到了档案馆,婚姻登记档案帮助他解决了麻烦,随后他带上补办的结婚证与其它证件,上银行顺利地办理了贷款。

8、2002年9月20日,县法律服务中心吕锋同志来档案馆查找立案所需的证明材料,因为他受理了李伟萍起诉离婚辩护一案,由于结婚证书被被告方持有,原告方无法提供结婚登记证明。

根据相关法律及司法解释精神,办理结婚登记所实的合法夫妻关系起诉离婚,原告一方必须提供身份证明及登记证据。

通过查找复印李伟萍婚姻登记档案,使本案件顺利被法院受理。

9、2002年12月7日,新昌源盛矿产有限公司刘月秋等两同志来馆查阅原砩石矿档案,他们查阅了1980年岐头山林地资料,为解决即将的土地征用提供了必要的帮助。

10、小将镇里小将村为改善自来水水质,村两委会决定拓宽加高用作本村自来水供应的马达水库。

但加宽加高水库,势必要从旁边的土地取土,取土问题涉及到了村民自留山。

但自留山分户已有二十多年,村民自己自留山权属证绝大多数已遗失。

没有书面依据,村民纠纷无法解决。

2002年12月20日,他们来到了县档案馆,查看了当时各户自留山权属证的存根,明确了各户自留山的四至,从而为妥善处理村民纠纷提供了方便。

11、拔茅王家园章槐康所办的农机厂在1988年12月底兼并了瓦铁阀门总厂,签订了房屋转让协议,并通过公证处公证。

在当时,章槐康同志对房产证不太重视,也没有办理过户手续。

2002年,为了企业发展,章槐康同志打算去银行贷款,这需要有房产证作为抵押。

6月份他去房管局办理房产证手续,因缺少了房屋的来源证明而没有办成。

后来通过朋友提议,在6月24日他来到了县档案馆,通过查找二轻的档案,找到了当时所签订的合同,顺利解决了章槐康同志的心头大事。

12、城南乡朱家岙村农民石国新,因为找不到住房的土地权属来源证明而没能领取土地使用权证。

他听村民说,在县档案馆能找到“建筑许可证存根”,9月30日,他来到了县档案馆,在接待人员的帮助下,找到了他父亲石洪年名下的“建筑许可证存根”,如愿以偿,他可去土管所办理土地使用权证了。

13、2002年度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在普遍调整的基础上,在企业退休的军转干部还可以适当增发一部分。

10月16日,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陈义来档案馆查找我县建国以来军转干部情况,复印了军转干部名单,为审核退休人员的身份提供了方便。

14、小将镇芹塘村两委研究决定,将沙桥岗及大、小架乌一带荒山进行低产林改造,并向镇提出了低产林改造,改种经济林的书面申请。

但在向县林业局报批的材料中还缺少1982年县府颁发的山林权属证复印件。

2002年10月21日,芹塘村干部贝国忠来到县档案馆,查找并复印了芹塘村山林权属证,使报批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15、儒岙镇工业园区为了加快发展,决定征用周边一些村的土地,为了打好有备之战,儒岙镇人民政府王柏秋同志于12月3日来到县档案馆,查找所要征用土地的权属、亩数、归属等问题,并复印备用,为下一步开展工作,妥善处理问题奠定了基础。

16、新昌县道南中学原先名为新昌五中,是一所老校。

2002年暑假,学校决定改造翻建老教室,去县国土资源局办理翻建手续,该局要校方出具原校园土地权源证明,否则就要重新办理土地审批手续。

由于建校年代已久远,从学校的档案中已无从查找。

9月4日,道南中学梁庄才老师找到了县档案馆,档案馆工作人员查找了大量有关当时的文件资料,终于在当时民政科1958年的档案里查找到了由新昌县人民委员会发文的《关于同意拨给第五中学机动土地作建造校舍基地的通知》,并在其符件里有当时新昌五中所打的报告:

五中字第28号,关于申请拨给建造校舍工程所需基地的报告。

在报告里,土地座落、土地名称、校舍平面图,一应俱全,一目了然。

有了这个文件,道南中学校舍翻建,无需再办理土地审批手续了,为学校的翻建工作节省了时间,节省了财力。

17、2002年6月6日,新昌县森源木材有限公司吕超英同志来到县档案馆。

因转制需要,需查找沙溪木材购销站房产情况。

档案馆向他提供了1965年由新昌县人民委员发文的民字第19号《关于同意森工站沙溪木材组征用土地问题的批复》复印件,这份档案清楚地记载了土地的历史情况,使他们明晰了产权。

18、县农产品加工园区征用了城关镇葫芦岙和馒头山两村的部分山林,需要到林业局做产权征用手续。

2002年4月24日,园区石雷曼同来到县档案馆,在档案馆的山林档案中查找到了两村集体所有的山林权属证。

在山林权属证上,地名、面积等资料都有详细记录。

为园区办理产权手续提供了必需材料。

19、104国道线新昌段改道是我县的一项重大决定,具体承办单位县交通局更是加紧了工程前期工作。

2002年7月2日,县交通局毛小法同志来到县档馆,查印104国道所要路过的挂帘山、南泥湾等村的山林权属档案。

在工作人员的热情接待下,圆满完成了查印工作。

这些档案资料的取得,为计算占用林地面积、砍划有林面积,提供了依据,为向省林业厅申报批办手续提供了必要的资料。

20、新昌县汽运公司下属的汽车北站因县城防二期工程需要,将整体拆除。

因汽车北站建立时间已有二十多年,在公司的基建档案中没能找到当时汽车站建立的文件及详细资料,给房屋评估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

汽运总公司想到了县档案馆,想到档案馆有可能存有他们需要的文件资料。

9月20日,新昌县汽运总公司王伟来到县档案馆,在大量的档案中,总于找到了在1976年由新昌县革委会发文的新地革(76)16号《关于确定新昌汽车站地址的决定》,这份文件资料的取得给房屋评估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帮助。

21、结局山村是小将镇人民政府黄晓才同志的联系村,为使该村的农林业经济能够快速增长,改变贫穷落后面貌,他想起了办法,打起了主意。

当得知县林业局将在明年全县有条件的村开展低产林改造的消息后,马上想到了该村有一块山叫焦坑山,土地肥沃,适宜于林种改造。

他为该村的低产林改造立项报批作着积极准备,但去林业局报批的过程中得知还要82年的该村山林权属证复印件,11月20日他来到了县档案馆,并顺利查找复印了该村焦坑山的山林权属证,为黄晓才同志在这件事上的努力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22、县劳动与社会保障局在争取档案管理上县一级的工作中,编写编研材料是一个重要内容。

要求对大事记、机构沿革,全宗卷进行完善与修改,为了使其真正达到真实、准确的要求,陈家珍同志到县档案馆坐了下来,查阅了劳动局1987年前的全部档案,摘录了大量的史料,为编研材料的修改与编写搜集到了详实的事实。

23、粮食收储公司下属的长沼粮库在转制时在土地所有权上与所在的前岸村发生了纠纷,前岸村认为长沼粮库的土地是属于前岸村的,长沼粮库又拿不出当时征用土地的有力凭证,所以矛盾一直没有解决。

长沼粮库建造于六十年代,在本单位的档案中已无从找到当时征用土地的情况,于是他们想到了县档案馆。

2002年11月28日,收储公司丁苏英同志带着希望来到了县档案馆,因查找线索太少,只能从大量的档案中一本一本找,在工作人员努力下,翻遍了革委会60年代的档案,终于从革委会的档案中找出了他们所要的档案,新革生(69)286号关于长沼粮库的国家建设征用土地批复,及当时长沼粮库的建设征用土地申请表,这份档案有力地说明了长沼粮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