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13济南市情.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707284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45.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3013济南市情.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3013济南市情.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3013济南市情.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3013济南市情.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3013济南市情.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3013济南市情.docx

《3013济南市情.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013济南市情.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3013济南市情.docx

3013济南市情

济南,中国环渤海地区南翼和黄河中下游地区中心城市,山东省省会,山东省第一大城市,山东省政治、文化、教育中心,华东五大城市之一,区域性金融中心,副省级城市。

济南位于山东省中西部,北临黄河,南依泰山。

济南分别与西南部的聊城、北部的德州和滨州、东部的淄博、南部的莱芜和泰安交界。

济南有着2700余年的历史,是龙山文化的发祥地。

因境内有“七十二名泉”故被称为“泉城”,并素有“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美誉。

济南历史上涌现了很多文人墨客,著名有李清照、辛弃疾等。

济南是国家创新型城市、中国软件名城、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

继济南全运会取得圆满成功后,2013年济南将举办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并成为2015年“第二十二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主办城市,为济南建设国际大都市注入了新的活力。

中文名称:

济南

外文名称:

Jinan,Tsinan

别名:

泉城

行政区类别:

副省级城市,省会

所属地区:

中国山东

下辖地区:

济阳县、平阴县、商河县、章丘市

政府驻地:

济南历下区龙鼎大道1号龙奥大厦

电话区号:

0531

邮政区码:

250000

地理位置:

山东半岛中西部,中国华东地区

面积:

8227平方公里

人口:

681.4万(2011年)

方言:

冀鲁官话-石济片-济南话

气候条件:

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

趵突泉,大明湖,千佛山,灵岩寺,红叶谷,跑马岭,九如山等

机场:

济南国际机场

火车站:

济南站,济南东站,济南西站

车牌代码:

鲁A

市树:

柳树

市花:

荷花

著名高校:

山东大学、济南大学等

国民生产总值:

4812.68亿元(2012)

市委书记:

王敏

目录

简介

历史沿革远古夏商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

汉朝三国时期

隋唐宋元时期

明清时期

民国时期

解放后

地理环境地形

气候

水文

资源

行政区划

交通航空

铁路

公路

轨道交通

BRT快速公交系统

人口

社会市政设施

社会保障

体育运动

政治

经济区位优势

经济概况

济南知名企业机构

驻济大型企业集团

文化艺术文化起源

济南有关的文章

市鸟

济南方言

美食文化

教育

旅游市区景点

郊区景点

著名人物文学家

政治家

书画家

明星

地方特产平阴阿胶

章丘大葱

龙山小米

明水香稻

黄河大米

平阴玫瑰

红玉杏

鲁绣

商河县彩椒

龙山黑陶

友好城市

展开简介

历史沿革远古夏商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

汉朝三国时期

隋唐宋元时期

明清时期

民国时期

解放后

地理环境地形

气候

水文

资源

行政区划

交通航空

铁路

公路

轨道交通

BRT快速公交系统

人口

社会市政设施

社会保障

体育运动

政治

经济区位优势

经济概况

济南知名企业机构

驻济大型企业集团

文化艺术文化起源

济南有关的文章

市鸟

济南方言

美食文化

教育

旅游市区景点

郊区景点

著名人物文学家

政治家

书画家

明星

地方特产平阴阿胶

章丘大葱

龙山小米

明水香稻

黄河大米

平阴玫瑰

红玉杏

鲁绣

商河县彩椒

龙山黑陶

友好城市

展开编辑本段简介济南趵突泉

济南,地处北纬36°40',东经117°00',南依“天下第一山”——泰山,北跨“母亲河”——黄河,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日照充分,年平均气温14摄氏度,年平均降雨量650到700毫米。

济南,又称“泉城”,下辖6区(包含滨河新区)、3县、1市,总面积8227k㎡,人口681.4万,其中市区人口433万。

济南地处中国知识人才密集的齐鲁大地,人力资源齐备,高等院校众多,科研机构密集。

现有各类高校40所,在校大学生近60万人,科研机构200多个。

其中10个国家级实验室,53个省级科研院所,25个省级重点实验室,科技人员达35万人,能够满足各类企业、不同层次的人才需求。

电子信息、交通装备、机械制造、生物制药、食品纺织等主导产业在国内外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济南高新技术、信息产业发达,并被国家批准成为“中国软件名城”。

拥有占地20公顷、亚洲最大的环形建筑——国家级软件基地“齐鲁软件园”,及“CIIIC国家信息通信国际创新园”、“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等一批电子信息研发机构,现已有1200余家国内外IT研发企业入园发展。

济南现代服务业繁荣发达、服务功能健全,市区范围共有各类商业网点数量近40000个,其中购物中心、商场、超市、便利店等布局合理、数量庞大,商业潜力雄厚。

2012年济南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高于上海,人均可支配收入北方大城市中仅次于北京。

济南也具有良好的农业资源,悠久的蔬菜种植传统,享有“中国精品菜篮”的美誉,培育出“章丘大葱、鲍芹”、“商河大蒜、彩椒”、“平阴玫瑰、阿胶”、“仁风西瓜、曲堤黄瓜”、“张而草莓”、“张夏玉杏”、“马山栝楼”等一批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在国际市场亦具有较高知名度。

投资环境优势。

济南市成立了“加快科学发展,建设美丽泉城”领导小组,由市四大班子领导挂帅,以大力促进“发展实体经济、建设美丽泉城、优化发展环境、创新社会管理”,努力将济南市政府打造成——全国“审批最快、服务最优、效率最高”的廉洁高效服务型政府,并出台了一系列招商引资优惠及扶持政策,大大提高了投资者在济南投资的效率及便利水平。

济南抓住发展的战略机遇期,解放思想、干事创业、加快发展、实现三步走的阶段性战略目标,2012年在全市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4812.68亿元,人均GDP超过1.1万美元,建立起现代化省会城市的发展框架;到2020年城市人口将达到800万,建成区面积达1000平方公里,把济南建设成为现代化、国际化的区域中心城市。

济南风景(7张)济南自然风光秀丽,自古素有“泉城”之美称。

尤以趵突泉、黑虎泉、五龙潭、珍珠泉四大名泉久负盛名,自古享有“家家泉水,户户垂柳”之美誉。

济南拥有的泉水之多,流量之大,景色之美,独步天下。

泉水纵横分布,错落有致,既有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五龙潭四大泉群,又有郊区泉群散落各处,誉称七十二名泉。

众泉如翡翠在济南大地镶嵌,日夜叮咚,光彩闪耀。

众泉汇流成的护城河流淌到大明湖,与周围的千佛山、鹊山、华山等济南

构成了“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独特风光。

济南,也成为世界少有的集“山、泉、湖、河、城”于一体的独特魅力城市。

2012年根据央视的调查,幸福感排名前十的省会城市(十大幸福之城)济南位列第八。

中国服务型政府十佳城市,济南位列第十。

[1]

济南都市风貌(78张)名称由来

秦朝建立郡县制时,今天的济南地区属于济北郡。

汉初,设立济南郡,含义为“济水之南”,是地理方位形成的地名。

济水即俗称大清河,古济水(音己,三声)发源于现河南省济源市,流域大致相当于现在的黄河山东段。

后因黄河改道被其夺取河床,成为了黄河下游的干流河道。

而济源、济南、济阳、济宁等地名还是保存了下来,济南由此得名。

自明朝以来,济南一直山东省省会。

1929年7月设立济南市。

济南行政区划

城市荣誉

“中国最具特色的十大旅游城市”(2010)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综合性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

济南图片(4张)“中国金融十佳生态城市”

“国家园林城市”

“全国首批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

“科技强警示范城市”

“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2007)

“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

“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

“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示范城市”

“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先进城市”

“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城市”

“全国双拥模范城”

“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市”

中国服务外包最具特色城市[2]

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12)等[3]

绚烂的济南夜景

选择济南作为省会的原因

济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但历史上临淄、青州曾经是山东区域的政治中心之一。

明初,置山东行省,济南始为山东首府,从此,济南成为山东地区的政治中心。

1929年正式设立济南市。

历史文化因素:

济南地区有着4000多年的历史,是龙山文化的发祥地。

现在的以原历城县为基础的城区也有着2600多年的建城史。

在文化上是以临淄、青州、为基轴的齐文化和以曲阜、泰山为基轴的鲁文化的交界点,兼有齐鲁文化的一些特性。

虽然在历史上济南属齐国地域,但是受中国封建社会的影响,偏重于鲁文化。

同时在远古济南也是龙山文化和大汶口文化的交界点。

近代,济南大明湖和大观园周边成为山东曲艺的发源地,和北京、天津一起成为中国北方曲艺的三个重镇,相声界素有北京学艺,天津练活,济南踢门槛的说法,被称为曲山艺海。

山东快书和吕剧虽都不是在济南产生,却都是以济南这个平台为基础推向全国的。

地理交通因素:

魅力济南(40张)济南接近于山东省的中心,与各个地区的距离都比较合理,不存在路程过远的问题,各个地区都能够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方便的到达。

这在省内统筹调度、集中会议、出访调研、教育咨询、灾害救助、医疗援助、应急处置等方面是十分有利的。

但是为何山东省会不是更为接近中心的临淄和青州呢?

因为,人类文明大都在平原地带分布,而大型的城镇群落也都分布在平原地带。

在山东的地理上,鲁中山区和黄河(古为济水、大清河)将山东省的平原分割为三大部分:

山前冲击平原、黄泛平原和鲁西南低丘平原。

山前冲击平原包括淄博、潍坊,一直通向胶东半岛;黄泛平原是华北平原的一部分,包括德州、聊城、滨州,向北通向北京、山海关,向西通向太行山区;鲁西南低丘平原是淮海平原的一部分,包括济宁、泰安、菏泽,向西通向中原,向南通向江浙。

山东省大部分城镇都集中在这三个平原地带上,且地理上以此划界。

济南处于鲁中山前冲击平原西部,是这三个平原的过渡地带,也是这三个平原的交叉联结点,从而成为三个平原上的城镇群落的交通联络枢纽。

济南奥体中心

经济因素:

在以农业文明为基础的时代,济南地处鲁中山前冲击平原,近似于盆地的地形,水资源易于汇集,土地肥沃,能够保证农业的发展。

北部沿小清河地带形成江北为数不多的大片湿地水田(吴家铺-北园-华山-遥墙-白云湖直到邹平交界一带)。

华北多干旱,在农业文明时期,这种地理条件相对来说相对容易抵御干旱的侵扰。

同时济南地势南高北低,能够减弱黄河水向济南城区摆动的趋势,使黄河水患对于济南城中心的威胁减小。

而且山地、平原、河川、湿地、湖泊的多样地形地貌也使济南地区的物产多样和丰富,这是济南成为鲁菜发源地之一的最根本原因。

在近代,通过延胶济和京沪铁路一带逐步发展出近代工商业,成为中国自开商埠的第一座城市。

现代通过铁路公路的建设,能够方便的到达全国各个城市,成为中国重要的物流中心之一。

同时依靠大学集中,人文底蕴丰厚的优势形成以齐鲁软件园为代表的高科技工业。

军事因素:

济南两面有山丘,两面有河流,以山区的谷地平原和渡口(桥梁)

济南标志性建筑(11张)为关口,形成易守难攻的地势。

市区多条南北向的河流分布加上黄河(济水、大清河)、小清河、大明湖和一些零星的山丘形成层层的军事障碍,历史上依靠市区河流又修建了护城河和城墙(注:

城墙已拆除),更加加强了济南的军事防御能力。

除去穿过济南的这些山脉和河流,又以平原地形为主,基本无险可守。

这样的地形,相对容易对周围进行军事控制。

同时济南不沿海,不易受到海上力量的直接攻击。

直到近代这样的地势也在军事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靖难之变、北伐战争(济南5.3惨案)和解放战争(济南战役)的历史过程中都凸现了济南作为军事重镇的重要性。

现在济南是全国七大军区之一(济南军区)总部驻地,管辖山东、河南两省。

编辑本段历史沿革远古夏商时期

舜(约公元前22世纪)曾“渔于雷泽,躬耕于历山”。

历山即济南市区南部的千佛山。

所以市内至今还散落有各种以舜命名的地名,如“舜井”、“舜耕路”、“舜华路”、“舜耕山”等。

最早出现史册上的名称为“泺”(《春秋左传》),系因本市诸泉汇为泺水,故名。

春秋战国时代,济南为齐国之泺邑。

随后,齐国又把泺邑改为历下。

商代末期帝乙、帝辛(纣)克东夷时甲骨文卜辞中的“泺(音洛,四声)”字即今日的趵突泉,从而把济南泉水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上溯至3552年前(即公元前1542年)。

 中国首部诗歌总集《诗经》中有谭人所作讽刺诗《大东》,是现存最早的有关济南的文献。

2100多年前的汉代改称济南(《史记》)。

因地济水之南,故名。

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战国时属齐国。

秦置历城县,属济北郡。

西汉文帝十六年(公元前164年)以济南郡置济南国。

景帝三年(公元前155年)济南王谋反被诛,国除为郡。

西晋永嘉中,移治历城县(今济南市区)。

南朝宋元嘉九年(公元432年)于济南郡侨治冀州,北魏皇兴元年(467年)复名齐郡。

汉朝三国时期

据《三国志》记载,曹操曾任济南相。

曹操做顿丘令和济南相的时间都很短,累计约1年。

做济南相的时候,当地大修庙宇来祭奠西汉的城阳王刘章,淫祀之风甚猛。

一些商人和职务比较低的官员利用祭奠的机会,搜刮民脂民膏,造成了很坏的影响。

曹操上任后,把这些庙宇全部摧毁,而且不许再祭奠。

隋唐宋元时期

隋开皇初废郡,大业初复置齐郡。

唐武德元年(618年)改齐郡为齐州,次年置总管府。

贞观元年(627年)撤总管府,贞观七年又置总督府。

天宝年间先后改称临淄郡、济南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齐州。

宋代至道三年(公元997年),分全国为15路,济南属京东路,为齐州(《宋史》)。

徽宋政和六年(公元1116年),齐州升为济南府,辖历城、禹城、章丘、长清、临邑5县,治所设历城,为府治之始。

金仍置济南府,属山东东路,领历城、临邑、齐河、章丘、禹城、长清、济阳7县。

元初改为济南路,属中书省,领历城、章丘、邹平、济阳4县及棣、滨2州,棣州治厌次(今惠民县),辖厌次、商河、阳信、无棣4县;滨州治渤海(今滨州市),辖渤海、利津、沾化3县。

明清时期

明初仍为济南府,属山东布政使司(简称行省),洪武九年(1376年)省治由青州移治济南,济南遂成为全省政治中心。

清仍置济南府,雍正二年(1724年)由济南府析出泰安、武定、滨州3州升为直隶州,新泰、莱芜、长清,阳信、海丰、乐陵,利津、沾化、蒲台9县分属3州。

光绪年间,济南府仍辖有历城、章丘、邹平、淄川、长山、新城、齐河、齐东、济阳、禹城、临邑、长清、陵县、德平、平原15个县及德州。

明清以来,济南府一直为山东的治所所在地。

民国时期

中华民国成立后,改府为道,济南初属岱北道,1914年改称济南道。

1928年5月3日,日军在济南制造了五三惨案,屠杀济南人民1.2万,每年这一天,济南在全市范围内,包括各区县,都要拉响防空警报,以示纪念。

1929年7月,设立济南市。

全市面积为175平方千米,设城内一、二、三区,城外一、二、三区,商埠一、二、三、四区,共10个区。

1938年,日军侵占济南后,划为11个区,称城内东区、城内西区、城外东区、城外西区、商埠东区、商埠西区、商埠中区、东乡区、南乡区、西乡区、北乡区。

1945年日本投降后,仍为11个区,总面积177.62平方千米。

解放后

1948年9月2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了济南,设立济南特别市。

1949年3月,将一、二区合并为城区。

1949年5月改为济南市。

下辖第一至第十一共11个区。

1950年改为市区6个、郊区5个。

1951年4月17日,撤销直属乡,设立郊六区。

1954年合并调整为市、郊各5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济南的发展掀开了新的一页。

1955年9月,各区由以序数命名改为以地名命名。

各区的名称分别为:

历下区、泺源区、市中区、槐荫区、天桥区、黄台区、北园区、段店区、药山区、玉符区。

1956年7月16日,撤销泺源区,其行政区域分别划入天桥区、历下区、市中区;以原该5个郊区的行政区域设立郊区办事处。

1957年12月25日,撤销济南市郊区建置,所属16个乡(镇)并入历城县,历城县归划济南市。

1958年9月15日,章丘县、长清县划归济南市。

同年12月8日,撤销泰安专区,将新泰县、莱芜县、宁阳县和泰安市划归济南市。

1959年7月撤销市中区,原该区所辖的10个街道中,普利门以东的2个划归历下区,以西的8个划归槐荫区。

同时设立市东区,以历下区以东、郭店以西地区为其行政区域。

区机关驻王舍人庄。

1959年9月,平阴县、肥城县划归济南市;新泰县孙村人民公社和汶南人民公社的一部分地区划出,设立新汶市,仍归济南市管辖;撤销长清县,其行政区域分别划入历城、肥城和平阴县。

1959年12月7日,撤销市中区,将原市中区所属两个街道办事处划归历下区;将8个街道办事处划归槐荫区。

同时将市区周围的工矿企业、机关、学校及职工家属宿舍等64个单位分别划入天桥区、槐荫区;新建市东区,管辖历下区以东、郭店以西地区的企业、机关、学校等67个单位。

1960年撤销长清县,原该县行政区域分别划入平阴、肥城、历城3县;同年析新泰县孙村公社全部及汶南、城关、宫里3公社各一部分置新汶市;同年,平阴县初属济南,后改属菏泽专区。

1961年,因泰安专区恢复,济南市原辖各县、市除历城县外,均复归泰安专区。

同年5月撤销市东区,划回历城县。

同年恢复市中区。

1978年11月17日,章丘、长清2县划入。

1980年3月,重设济南市郊区。

调整后,济南市共辖历下、市中、天桥、槐荫、郊区5个区和历城、章丘、长清3个县。

1985年3月27日,平阴县划归济南市。

总面积5775平方千米。

1987年4月11日,撤销郊区和历城县建制,设立济南市历城区,以原历城县的行政区域和郊区的洪家楼镇、华山镇、王舍人镇为历城区行政区域。

将原郊区的北园镇划归天桥区管辖,七贤镇划归市中区管辖,段店镇、吴家堡镇划归槐荫区管辖,姚家镇划归历下区管辖。

调整后,市区面积1943平方千米。

1989年12月2日,国务院批准,原属德州地区的济阳、商河两县划归济南市,原齐河县的靳家乡、大王乡和桑梓店镇划归济南市历城区。

同月22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决定,商河县奎台乡划归德州地区乐陵市。

调整后,济南市总面积为8227平方千米,市区面积2119平方千米。

1990年1月1日,商河县的奎台乡划归乐陵市管辖;济南市历城区桑梓店镇的油坊赵和大漠刘两村划归齐河县焦斌屯乡管辖。

1991年,设立国家级济南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992年3月1日,撤销章丘县,设立章丘市(县级),行政区域不变,由山东省直辖,济南市代管。

1994年2月被确定为副省级城市。

1996年1月13日,平阴县的旧县乡划归泰安市东平县。

2000年,济南市行政区划具体调整方案为:

1.历城区的党家庄、十六里河两镇整建制划归市中区管辖;2.历城区的桑梓店、大桥两镇和靳家乡整建制划归天桥区管辖

2001年6月26日,撤消长清县,设立长清区。

截至目前,全市总面积8177平方千米。

辖6区3县1市,即:

历下、市中、天桥、槐荫、历城、长清6区,商河、济阳、平阴3县,2013年计划将章丘撤县级市改为区,即章丘区。

编辑本段地理环境地形

济南市位于北纬36°40′,东经117°00′,南依泰山,北跨黄河,地处鲁中南低山丘陵与鲁西北冲积平原的©2013Baidu-Data©NavInfo&CenNavi&道道通

济南市

本数据来源于XX地图,最终结果以XX地图数据为准。

交接带上,地势南高北低。

地形可分为三带:

北部临黄带,中部山前平原带,南部丘陵山区带。

境内主要山峰有长城岭、跑马岭、梯子山、黑牛寨等等。

山地丘陵3000多平方千米,平原5000平方千米。

最高海拔1108.4米,最低海拔5米,南北高差1100多米。

气候

济南地处中纬度地带,由于受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和地理环境的影响,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型气候。

其特点是季风明显,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少雨,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干燥,冬季寒冷少雪。

由于独特的地形作用,济南的气候极端性明显强于周边地区;年平均气温13.8℃,极端气温最高42.5℃(1955年7月24日),极端最低气温零下19.7℃(1953年1月17日)。

最高月均温27.2℃(7月),最低月均温-3.2℃(1月)。

年平均降水量685毫米。

年日照时数1870.9小时(2009年)。

千佛山上俯瞰济南城

济南是季风气候明显区域之一。

冬季亚洲大陆北部形成了蒙古高压,济南被极地大陆气团所控制,常受来自北方冷空气侵袭,寒冷晴朗,雨雪稀少,多偏北风。

夏季受热带、副热带海洋气团影响,盛行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天气炎热,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多偏南风。

春季和秋季是冬季转夏季、夏季转冬季的过渡季节,风向多变。

一年之中,在不同季节,全市处在不同大气环流控制之下,构成了春暖、夏热、秋爽、冬冷四季变化分明的气候。

济南冬季长达136~157天,一般在11月上旬至次年3月下旬;夏季为105~120天,一般在5月下旬至9月上旬;春、秋季最短,都不足两个月。

多于一般北方城市的夏季降水,加之三面环山的地形,令水汽和热空气回流聚集不宜扩散,导致了济南的夏季闷热难耐。

谷歌地图济南市

月份123456789101112全年

平均气温(摄氏度)-3.20.36.515.422.125.927.226.221.915.87.3-0.213.8

降水量(mm)710152851801961655535189669

水文

济南素有“泉城”之称;境内泉水众多,著名的“天下第一泉”趵突泉是济南的三大名胜之一,老舍曾多年居住济南,著《趵突泉》一文盛赞趵突泉。

除此之外,境内河流主要有黄河、小清河两大水系,还有环绕老城区的护城河,以及南北大沙河,玉符河等河流。

湖泊有市内的大明湖(水源来自趵突泉等泉群)和章丘市辖的白云湖;百脉泉,黑虎泉等公园内也布有大小泉池。

编辑本段资源济南矿产资源丰富,粘土、石灰岩、白云岩,特别是石灰岩品位高、储量大,花岗石的黑色花岗石,质地纯正,为国内独有。

“济南青”辉长岩和“柳埠红”花岗岩已远销欧亚非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济南的铁、煤、花岗石、耐火粘土以及铜、钾、铂、钻等多种有色金属、稀有金属和非金属资源丰富。

林木资源主要有乔木、灌木两大类60多科300多种。

当地盛产苹果、黄梨、柿子、核桃、山楂、板栗、大枣等,并产有远志丹参、枣仁、野菊、香附等多种药材。

另外,白莲藕、大葱、玫瑰花、芦苇等植物也有较高的产量,并在省内外享有盛名。

由降水及黄河侧渗补给形成的全市天然水资源总量为16.07亿立方米,济南素以泉水众多而闻名,据统计有四大泉域,十大泉群,733个天然泉,在国内外城市中罕见,是天然岩溶泉水博物馆,也被誉为“泉都”。

济南的泉水不仅数量多,而且形态各异,精彩纷呈。

盛水时节,在泉涌密集区,呈现出“家家泉水,户户垂杨”、“清泉石上流”的绮丽风光。

编辑本段行政区划济南市现辖6个市辖区、3个县,1个县级市:

市辖区:

市中区、历下区、天桥区、槐荫区、历城区、长清区;

县:

平阴县、济阳县、商河县;

县级市:

章丘市(2013年计划设为区)。

济南市各区(县、市)面积与人口数据(六普)名称面积(平方千米)常住人口(万人)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历下区100.8775.417475.96

市中区280.3371.362545.57

槐荫区151.6547.683144.08

天桥区258.7168.842660.89

历城区1,303.88112.43862.27

长清区1,208.5457.87478.84

区小计3303.98433.591312.33

平阴县715.1833.17463.80

济阳县1,097.1551.79472.0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