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复习提纲.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706913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复习提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复习提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复习提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复习提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复习提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复习提纲.docx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复习提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复习提纲.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复习提纲.docx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复习提纲

2016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复习提纲

2016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复习提纲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6-9)

概述: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民族探索史,是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救亡图存不断探索的历史。

地主阶级、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由于自身的阶级局限性,都不能提出科学的革命纲领,始终没有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救国道路,都没有使中国走上近代化道路,当然也没能改变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这也说明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改变中国的命运,也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对四次近代化探索联系和区别的理解

1联系:

都是先进的中国人探索中国近代化的努力。

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戊戌变法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而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促进资本主义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而新化运动在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和政治制度以后又一个层次的学习,即学习西方思想化。

2区别:

洋务运动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都反对封建主义,主张发展资本主义,但戊戌变法采用的是改良的方式要建立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辛亥革命是采用暴力革命方式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3探索的经历:

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三个层次:

从学习西方军事技术到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化。

在先进的中国人发动的重大运动中,洋务运动侧重于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侧重于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新化运动侧重于学习西方的思想化。

一、中国近代化的三步曲

一》洋务运动

背景: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内外交困。

运动时间:

19世纪60-90年代

领导阶级:

地主阶级洋务派

运动目的:

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

代表人物:

中央是奕訢,地方有曾国藩、李鸿、左宗棠、张之洞

顽固派和洋务派的区别:

顽固派盲目排外,仇视一切外洋事物;洋务派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口号主张:

自强(前期)求富(后期)

主张:

师夷长技

性质:

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主要内容:

1、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了近代军事工业

军事工业名称

创办人

创办时间地点

地位安庆内军械所

曾国藩

1861

洋务派创办的第一个军事工业,是洋务派仿造西式船炮的开端江南制造总局

曾国藩李鸿

186上海

是洋务派开办的最大的近代军事工业福州船政局

左宗棠

1866

当时远东的第一大船厂

 

2、洋务运动后期,又以“求富”为口号,开办一些民用工业。

民用工业名称

创办人

创办时间地点

地位轮船招商局

李鸿

1872上海

中国近代第一个轮船公司,洋务派兴办的第一个民用企业汉阳铁厂

张之洞

1890

中国近代第一个钢铁企业湖北织布局

张之洞

 

3、筹划海防,创办海军:

南洋、北洋、福建三支海军。

时间:

19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

4、创办新式学堂,培养新式人才:

京师同馆(1862年奕创办)——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中国近代第一所新式学堂。

目的:

为适应中外交涉和开展洋务运动的需要。

宗旨:

培养外语翻译和外交人才

洋务运动失败标志:

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洋务运动随之破产。

失败根本原因:

洋务派企图单纯的引进西方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而不是彻底的变革封建制度只学习西方先进技术而没有触动封建制度,布新而没有除旧。

评价:

洋务运动发生在中国近代社会新旧交替的特殊历史阶段中,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洋务派的主观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而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

它没有使中国富强起。

但引进了西方先进的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近代化开辟道路。

对外国经济势力的入侵也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开端。

二》戊戌变法

1背景:

《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2、运动时间:

189年~1898年

3、领导阶级:

资产阶级改良派或资产阶级维新派

4、领导人物:

康有为和梁启超等人。

、政治主张:

维新变法、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

6、性质:

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7、活动:

⑴上书皇帝请求变法:

189年康有为、梁启超“公车上书”(拉开序幕)⑵创办刊物、宣传变法:

《万国公报》后改为《中外纪闻》。

⑶组织学会,宣传变法:

政治团体:

强学会。

形成标志:

把《万国公报》改为《中外纪闻》,作为强学会机关报发行。

⑷实施变法。

8、戊戌变法──维新变法高潮

1898年6月到9月,光绪帝按维新派意图实行变法。

9月,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戊戌变法失败。

1898年是旧历戊戌年,历史称这次变法为“戊戌变法”。

这次变法历时103天,因此历史上又称它为“百日维新”

9、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

政治上:

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

经济上: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思想化上:

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军事上:

训练新式军队等。

10、结果:

9月慈禧太后(顽固派)发动政变,变法失败,谭嗣同被杀中国变法而流血牺牲的第一人

戊戌六君子:

谭嗣同、刘光地、林旭、杨锐、杨深秀、康广仁

11、失败原因:

1》领导变法运动的民族资产阶级自身的软弱性,妥协性,维新力量小2》没有发动人民群众,只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

3》客观上,顽固派势力强大

12、意义:

戊戌变法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是一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目的),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主要功绩)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有利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参与政权,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为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推动了中国近代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13、教训:

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

14、康有为等人勇于向先进的国家学习,敢于开拓进取、创新变革和高度的历史使命感、责任感值得我们学习。

三》辛亥革命

1时间:

1911年

2领导人物:

孙中

3领导阶级:

资产阶级革命派

4革命目的:

反帝反封建,建立真正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

早期运动:

名称

成立时间

人物

地点

性质

纲领兴中会

1894年11月

孙中

檀香(今美国夏威夷)

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合众政府中国同盟会

190年8月

孙中

日本东京

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推翻清朝统治\废除君主专制\建立民主共和\改革土地制度

 

兴中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初步形成。

中国同盟会的成立大大推动了全国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

(作用)

6、创办机关报:

《民报》

7、《同盟会的政治纲领》:

“驱逐鞑虏(民族主义),恢复中华(民族主义),建立民国(民权主义),平均地权(民生主义)。

”孙中在《民报》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

三民主义是孙中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性质:

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8革命高潮:

武昌起义(19111010)其后各省纷纷独立1911年是旧历辛亥年,历史上称这次革命为“辛亥革命”。

9、中华民国成立:

1912年1月1日(民国元年)孙中在南京就职,定都南京。

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下诏退位。

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职,建立起北洋军阀统治,标志着辛亥革命的失败

民国纪年=公元纪年—1911

10革命结果:

推翻了清朝统治和封建帝制,但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11革命意义:

成功: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失败:

辛亥革命的果实被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窃取了,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改变

12性质:

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3失败原因:

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脱离人民群众;中外反动势力强大;袁世凯玩弄两面派手段。

四》新化运动

背景:

政治上,袁世凯专制独裁,反对共和,为了维持专制独裁,提出了“尊孔”;经济上,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希望建立一个真正的民主共和国;思想上,民主思想进一步传播,但思想界的尊孔逆流不断涌现

191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青年杂志》的诞生,标志着新化运动兴起。

时间:

191—1919

领导阶级:

中国进步知识分子)

代表人物:

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

斗争目标:

推翻尊孔复古的封建化。

旗帜(运动口号指导思想):

“民主和科学”;

主要阵地:

《新青年》杂志

主要内容:

⑴前期内容:

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学,反对旧学。

⑵后期内容: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主流。

时间:

1917年以后人物:

李大钊(第一个向中国人宣传马克思主义):

《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1918年发表于《新青年》)颂扬十月革命,热情地宣传:

“试看将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创办刊物:

《每周评论》(北京,1918年)

其他:

①陈独秀在《青年杂志》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提出“民主”和“科学”的口号,是新化运动开始的标志。

②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孔子与宪法》,指出反封建必须反孔。

③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学改良刍议》,主张以白话代替言。

为新学形式作出初步设想④1918年,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白话短篇小说《狂人日记》。

把反封建的革命内容同新学形式结合起。

树立了新学的典范。

历史意义与评价:

新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性质)。

它启发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

不过,新化运动中也有对东西化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这一直影响到后。

二、标志性事:

洋务运动破产的标志:

189年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维新变法兴起的标志:

189年春,公车上书

辛亥革命爆发的标志:

19111010武昌起义

新化运动兴起的标志:

191年《青年杂志》的诞生

三、近代化探索的特点:

层层递进,由表及里逐渐深入

洋务运动:

技术层面(器物)经济上:

工业化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政治制度层面,政治上:

民主化

新化运动:

思想化方面思想化:

理性化

*近代化探索历程的感悟近代化的探索是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救亡图存的探索。

中国近代化探索的最终结果怎样?

你从中得到了哪些启示?

答:

没有使中国走上近代化道路。

启示:

①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改变中国的命运。

②资本主义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走不通。

③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

④只有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才能成功。

⑤中国人民具有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不会向帝国主义低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