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最近两年 语文试题分析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702277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2.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杭州市最近两年 语文试题分析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杭州市最近两年 语文试题分析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杭州市最近两年 语文试题分析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杭州市最近两年 语文试题分析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杭州市最近两年 语文试题分析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杭州市最近两年 语文试题分析及.docx

《杭州市最近两年 语文试题分析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杭州市最近两年 语文试题分析及.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杭州市最近两年 语文试题分析及.docx

杭州市最近两年语文试题分析及

初中语文试卷

马鸣风萧萧

杭州市最近两年中考语文试题分析及

2016年中考模拟命题说明

一、试卷总体评析

杭州市2014年、2015年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语文试题整体内容切合新课标要求,符合中考命题思路。

题型设计规范合理,试卷整体难度适中,试卷长度合适,大多数学生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考试。

从内容和选材上,既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运用,又突出对学生能力的考查。

整个试卷基本上没有偏题、难题和怪题,体现情境,贴近生活,让学生能轻松上手,同时又能很好的贯彻新大纲对学生的各层面要求,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开放性,亦具有清新的时域特色。

2016年中考模拟命题就按照近两年的命题思路。

二、试卷基本情况分析

1.试题结构

2014年和2015年杭州市中考语文卷满分均为120分,分为四大板块24小题。

其中,第一板块为基础知识及运用,10小题,每一小题3分,总共30分;第二板块为现代文阅读,8小题,总共30分;第三板块为古诗文阅读,5小题,总共20分;第四板块为作文,总共40分。

每一板块具体如下表:

年份

题型

2014年杭州市中考考点

2015年杭州市中考考点

答题方式

分值

语音

四选一

3分

汉字

四选一

3分

近义词

四选一

3分

语言连贯

两年没单独考

3分

标点符号

放在连贯结构中考

3分

名句默写

有所增加,难度提高

4分

文学常识

四选一

3分

句子组合

两年没考

语病

四选一

3分

内容概括

和标点、连贯一起考

语言得体

和综合性学习一起考

5分

综合性学习

和语言得体一起考

读写

仿写或描写

试题分析:

2014年和2015年在基础知识及运用这一板块,除了个别题型和个别题目的答题方式略作调整外,其他大致相同。

常规题型基本不变的基础上择取10个题型,略作调整,规范出题。

年份

考查内容

类型

2014年杭州市中考考点分析

2015年杭州市中考考点分析

(16分)

9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9题考查关键字词在文中的作用的能力

10题考查品味赏析文学作品语言的能力

10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

11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11题考查品味赏析文学作品语言的能力

12题考查对文章主旨的理解和把握的能力

12题考查关键字词含义及文章主旨的把握能力

说明文

议论文

(14分)

13题考查理解重要词句的能力

13题考查对语段的作用的分析能力

14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

14题考查对文章内容要点的把握能力

15题考查对文章内容要点理解的能力

15题考查对论证方法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16题考查对文章的感受和评价的能力

16题考查对文章观点的概括能力

试题分析:

2014年和2015年,这两年的杭州市中考语文试题卷的现代文阅读,第一个都是一个记叙文阅读,在对上表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得出最近两年记叙文的考点基本不离这四点:

1、概括内容情节;2、体会思想感情;3、鉴赏艺术特色;4、理解作品意义。

而2015年在第二个阅读上作了调整,2014年考议论文,2015年考说明文阅读。

结合以上分析归纳,2016年杭州市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卷的现代文阅读部分,也将安排为一个记叙文阅读和一个议论文阅读,试题的安排上,各个小题的分值安排会略微有点变动,记叙文的题型方面基本参照近两年的阅读题型,议论文的题型基本参照2014年。

年份

考查内容

类型

2014年杭州市中考考点分析

2015年杭州市中考模拟考点安排

(15分)

17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的能力

17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词语的能力

18题考查对常用文言实词一词多义的理解能力

18题考查对常用文言实词一词多义的理解能力

19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言文语句的能力

19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言文语句的能力

20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分析理解能力

20题考查学生对人物形象的分析理解能力

(5分)

21

(1)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

21

(1)题考查学生对诗歌中关键字词的分析和理解能力

21

(2)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名句的鉴赏能力

21

(2)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名句的鉴赏能力

试题分析:

古诗文阅读,包括文言文阅读和古诗词赏析。

根据对最近几年的杭州市中考语文试题卷古诗文试题的分析,文言文阅读方面,主要考查:

常用文言词语的意义、重要的语句和语段的理解、文章基本内容的把握,以及评析文章的思想内容。

而古诗词的鉴赏方面,常见的题型为:

对词句的理解,感知诗歌中的艺术形象;理解诗歌关键字词的思想感情;品味诗歌的语言。

通过以上分析,再结合对具体试题的研究,发现:

近几年,古诗文这一板块,在“不变”中也有“变”,从选择的材料看,更多地触发学生进行哲理性思考,让考生不仅能欣赏到诗文的艺术魅力,更能产生深刻的人生思考。

从问题的出发点看,它一改往年对试题诗句的单一赏析,要求学生进行理性赏析,拓宽了考查范围。

所以,2016年的杭州市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卷将基本承袭最近两年的风格,但在保持平稳中也会有一些变化,估计主观题会有增加,凸显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的提升。

四、作文(40分)

年份

中考考测内容

考查特点和命题思路

2015年

著名作家金克木,年轻时曾是大学图书管理员。

一次,他偶然看到某位大学者的一份借书单,心想,大学者都要阅读的书,一定很有价值。

于是,他一有时间就找来书单上的书阅读。

渐渐地,他读的书越来越多,眼界越来越开阔,学问越来越深厚。

只有小学学历的他,最后成为在文学、史学、翻译等诸多领域卓有成效的学者。

有阅卷老师指出,前几年中考作文常见辞藻华丽,情感虚假,思想萎缩的问题,去年中考作文命题就加强了思辨性,今年也如此。

章新其也举例,中考作文题讲究思辨性,是逼迫学生去思考,选择自己的立场或观点,之前网上准备好的作文就套不上去。

2014年

中国气象视频网“@中国气象”发了一条微博,用气象学解读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也是一个气象圈,有晴有阴,有风有雨,有暖流也有寒流。

而每个人的气象

又是相互影响、相互塑造的。

你把自己变成南极冰川,别人回报你严寒;你把自己变成副热带高压,别人回报你炎热。

所以,多给人家温湿气流,人家也会回报你充沛的降雨、暖和的天气。

试题分析:

作文这一板块,是中考语文测试卷的重头戏,所占分值也很大。

从最近两年的中考题目可见,作文内容越来越开始倾向于走进课文走近生活走近自己,让学生能够触摸到,能够切切实实感觉,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反思成长,思考人生,思想导向上积极健康。

鉴于此,2016年杭州市中考模拟语文作文也将秉承这一特点。

2.试题特点

特点

最近两年中考卷

2015年中考卷

(1)难易适中,突出基础亦强调能力。

整卷既切符杭州大市的中考要求,亦体现了新课标的考查要求-即语言考查重在语用知识在情景中的运用。

最近三年的杭州市中考语文试卷充分体现了人文性和语文味并重的原则,突出了能力考查的重心,考试指向保持平稳,在题型的“变”与“不变”中彰显了语文试卷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进行综合考查的特点。

整卷既切符杭州大市的中考要求,亦体现了新课标的考查要求-即语言考查重在语用知识在情景中的运用。

整份考卷随处散发着生活气息,既体现时代性和开放性,同时,将人文性和语文味并重。

整体上看,试题真正面向绝大多数学生,引导学生了解身边生活、关心社会现象、感受地域文化。

在题型的“变”与“不变”中彰显语文试卷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进行综合考查的特点。

(2)依纲据本,选材广泛时新。

基础知识的考查基本源于课本,高于课本。

语篇理解选材广泛。

这些试题让学生更好的掌握了基础知识,充分发挥出了应有的水平。

基础知识的考查基本源于课本又高于课本。

材料方面的选择更是贴近生活,有的反映地域特色,利于学生的理解世界。

(3)试题不落俗套,原创新颖。

纵观全卷,在全面考查基础知识点、考查学生能力的同时,大多数题目都具有原创的特点。

出题思路清晰,少有照抄照搬的现象。

在题型上也多有改进,如作文题作文,而采用材料作文,这增强了写作内容的限制性,降低了学生考前押中题目的可能性,写作更依赖于学生的考场发挥,更有助于考查学生真实的写作能力。

纵观全卷,在全面考查基础知识点、考查学生能力的同时,绝大多数题目都具有原创的特点,部分题目是根据最近年各地中考卷改编。

出题思路清晰,少有照抄照搬的现象。

如写作,是以激发学生产生自信、激励学生不断努力为前提,使学生感到贴近生活,适当增加思辨性,贴近自身,最终能写、愿写、有话可写。

(4)体现义务教育的特点,注重激励全体学生。

整个试卷面向全体,尤其选项合理不刁钻,学生易于上手。

在测试过程中,学生能正常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与技能去分析解决问题。

全卷中没有出现偏、难、怪题,学生普遍评价较好。

整个试卷面向全体,尤其选项合理不刁钻,学生易于上手。

在测试过程中,学生能正常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与技能去分析解决问题。

全卷中没有出现偏、难、怪题。

(5)整个试卷可操作性强。

评分标准客观公正,易于对比。

电脑阅卷使评分更加客观公正。

本试卷除选择题外,绝大多数为主观题。

主观题为采点得分,学生就容易答题。

有些主观题还具有开放性的特点,自圆其说即可。

评分标准客观公正,易于对比。

电脑阅卷使评分更加客观公正。

本试卷除选择题外,绝大多数为主观题。

主观题为采点得分,学生就容易答题。

个别主观题还具有开放性的特点,自圆其说即可。

三、2016年模拟卷命题说明

从整体上讲,本人出的2016年中考模拟比赛卷,基本原创。

把握了课改与语言趋展的总体方向。

命题标准规范,思路清晰,难易恰当,考查层面到位,贴实合时,有新意也有创意,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

2016年中考模拟卷

语文卷

考生须知:

1. 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  答题前,在答题纸上写姓名与准考证号,并在试卷首页的指定位置写上姓名与座位

号。

3.  必须在答题纸的相应答题位置上答题,写在其他地方无效。

答题方式详见答题纸上

的说明。

4. 考试结束后,试题卷和答题纸一并上交。

试题卷

一(30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面语段中加点字的拼音正确的一项是(原创)

这一路上我们坚持着认为对的东西,遇上失败会有嘲笑,没有收获会有苦口婆心的劝诫。

即使摔伤,即使路途遥远,只有我们自己懂得这份倔强;无论成功与否,至少也对自己的人生有个交代。

A.cháojièjuèqiángB.zhāojiějuéjiàng

C.zháojiějuèqiángD.cháojièjuéjiàng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原创)

A.今年,央视财经频道315记者深入一些假牙制做工厂发现,这些厂家铸造义齿支架时,使用的是没有任何标志,也没有医疗器械许可证号的碎钢。

B.银监会3月15日发布通知,对银行业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违法犯罪工作全面布署。

C.梦想那么昂贵,我们都囊中羞涩。

梦想又那么廉价,卖煎饼的大妈都可以滔滔不绝。

积极进取每一天,不让梦想变空想。

D.宋词以姹紫嫣红、千资百态的神韵,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艳,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盛。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原创)

A.知识是形成新创意的素材。

但这并不是说,光凭知识就能够拥有创造性。

B.我们希望看到一个落英缤纷、屋舍俨然、民风淳朴的都市桃花源。

C.杭州各相关部门正严阵以待,迎接“G20”峰会的到来。

D.被列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的“圣人”孔子,不仅在中国家喻户晓,也为世界许多国家和人民所推崇。

4.下列各组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原创)

A.今年G20召开期间,无论高速公路是否收费,预计浙江省的自驾出游车辆都不会减少。

B.游泳专家表示:

有人溺水时,非专业人士如果盲目下水救人,不仅相当危险,而且施救的难度很大。

C.全体市民人人参与,为杭州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市添砖加瓦而努力。

D.通过大家的努力,使香积素食文化和灵隐腊八节习俗成功入选第六批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5.古诗文名句填空。

(6分)

①     ,客行悲故乡。

  ,人迹板桥霜。

(温庭筠《商山早行》)

②持节云中,    ,    ,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③  ,山是眉峰聚。

,眉眼盈盈处。

(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④三月春光明媚,太子湾花开正好,西湖边绿柳成荫。

此时你能想到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创)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亩田,种桃种李种春风。

酷爱农作的陶渊明种田水平不高,但是梦想却何其相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园田居·其三》)(原创)

⑥《三峡》中的“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和《与朱元思书》一文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异曲同工之妙。

6.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

(7分)(原创)

(1)读古今中外小说名著,不仅可以学到丰富的知,识而且能够了解社会,懂得人生道理。

从___①___《西游记》里孙悟空的身上,我们能学到爱憎分明的品格;从老舍《  ②   》里祥子的遭遇中,我们能了解到旧社会的黑暗;从罗贯中《三国演义》里被称为  ③  的吴用的身上,我们能学到忠诚和智慧。

(2)《格列佛游记》用“________”、“________”(国名)抨击______(国家)l8世纪的资本主义统治,颇具__________的色彩。

7.2016年是9月,G20峰会将在浙江杭州召开。

学校团委决定于6月8日(周三)中午12点,在学校报告厅举行一次“G20知识竞赛”,请各班同学踊跃到班主任处报名参加,报名截止时间为5月28日。

请你帮助拟写一则通知。

(5分)(原创)

二(3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8—15题。

(一)母亲是我心中的一盏明灯

谢焕勇

(原创选自《世界日报》2016年2月18日)

①夜深了,我躺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心里突然响起一个奇怪的念头,“我幸福吗?

②每天摊开报纸,抑或打开电脑,看着各种诉诸自己遭遇多么不幸,社会多么不公的文字,不免也感觉自己身陷其中,闷闷不乐。

③的确,对于踏出校园就远赴异国他乡的自己,生活的单调,工作的无聊,人事的碰壁,人际的复杂,这些生活上的不如意或多或少都会影响到自己的情绪。

庆幸的是,每次碰上这些烦心事的时候,我的心底总会亮起一盏明灯,指引着我默默前行。

④那盏灯,就是我的母亲。

⑤有道是“穷人家里是非多”,小时候,因为生活的窘迫,母亲与祖母有时发生口角,母亲是个很要强的人,便和祖母“冷战”,幼时还不懂事的我自然站在母亲一边,也跟着和祖母“冷战”。

可每次母亲都会训斥我,“小孩子要懂礼貌,不能对奶奶无理。

”我不理解,“奶奶对妈妈不好,就是坏人,为什么我还要对奶奶好?

”每当这时,母亲总会语重心长地告诉我“因为她是你奶奶”。

我至今十分清楚地记得母亲说这句话时看着我的眼神,清澈见底的眸子,似是不经意的平平淡淡的话语中,却有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让我不由自主地低下那颗打小就倔强的小脑袋,双手拽着衣角,站在角落,似是在理直气壮地表达自己的满腹委屈,却又不明所以地羞愧难当。

⑥还记得小时候,经常有双目残疾的算命先生经过我家,因为老家门口离公路有十几级台阶,母亲怕算命先生会不小心摔倒,便每次都让我牵着他们一步一步走下台阶,直到大路上。

并且还叮嘱我,对长辈要有礼貌,要叫那些先生“阿公”。

次数多了,还闹过笑话。

我曾好长一段时间都以为那些算命先生是我家的亲戚,加上幼时的我身边没见过双目残疾的人,就以为凡是双目残疾的人都是我家的亲戚。

直到有一次母亲正和邻里聊天,我问起这件事,当时还惹得大伙儿哭笑不得。

⑦母亲就是这么言传身教,教育我做一个善良的人。

⑧母亲性格温和,与人相处总是和和气气的,但有时候对我却是例外。

记得有一次,我不小心摔碎了一个碗,担心挨骂,就偷偷把碎片清理了。

不想还是被母亲发现了,母亲问我,我推说不知道。

可能是没撒过谎的缘故,我回答母亲时不由自主地低下了头,母亲大概已经知道了。

再一次问我,语气很严厉,回想起来母亲当时应该很生气,我心里想承认,但倔强的我一开口依然是否认。

母亲气极,转身夺过门后暗黄色的竹子枝条,雨点般在我身上抽打了起来,口中还气极地吼道“叫你撒谎,叫你撒谎”。

当时的我低着头,不知道母亲眼里已经噙着泪。

我跟母亲是一个性子,就这样,倔强的幼时的我就站在那儿,任由母亲抽打着,一动不动。

后来,母亲终于忍不住了,抱着我大哭起来,看到母亲哭了,我不知所措,后悔不已,也抱着母亲大哭,哽咽着承认“妈妈,你别哭了,你别哭了,是我,是我打碎的碗,你别哭了。

”可母亲似是听不见一般,仍是不停地哭,现在想来,当时我真是伤了母亲的心。

⑨也不知过了多久,母亲抚着我的脸,我清楚地看到母亲脸上都是泪水,但母亲只顾着帮我擦干眼泪,柔声问我“疼吗?

”我哽咽着说“不疼!

”“你现在就撒谎,将来还能有什么担当?

我一直教你不能撒谎,记住了吗?

”“记住了!

”我用力地点了点头。

“记住了吗?

”生怕我忘了似的,母亲又问了一遍,“记住了!

”我看着母亲的眼睛,似是承诺般,郑重地点了下头!

现在想来,幼时的我怎么会知道“竹条打在我的身上,却疼在母亲的心里”;幼时的我又怎么会理解,身上的这点痛比起我撒谎让母亲担心我将来没担当的心里的痛,又能算得了什么呢!

从呱呱坠地到蹒跚学步,再到现在长大成人,漂泊异乡,蓦然回首,这一路走来的每个脚印,无不深深印着母亲的殷殷心血,无不深深烙着母亲的殷切期望。

此时的母亲,鬓边已多了几丝白发,脸上也刻下了不少皱纹,但眼眸依然清澈如昔,此时的我想微笑着对母亲说“放心吧,妈,您的儿子会是一个心地善良、铁骨铮铮的好男儿!

8.为什么说“母亲是我心中的一盏明灯”?

(4分)

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

(4分)

①清澈见底的眸子,似是不经意的平平淡淡的话语中,却有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②母亲气极,转身夺过门后暗黄色的竹子枝条,雨点般在我身上抽打了起来,口中还气极地吼道“叫你撒谎,叫你撒谎”。

10.为什么小时候,母亲总是让“我”牵着算命先生走下台阶?

(4分)

11.文中的母亲是个怎样的人?

请根据文章内容简要概括。

(4分)

(二)有才不能任性

陈鲁民

(原创选自《报刊文摘》2016年2月28日,有删改)

  ①少年得志的编剧于正,这一回跌了个大跟头。

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在二零一四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对琼瑶起诉于正等侵权案进行宣判,于正被判公开道歉,被告停止对《宫锁连城》的复制、传播和发行,被告共计赔偿五百万元。

这让我突然想起一句流行语:

“有钱也不能任性。

”这句话已成为大家基本共识,那么“有才”能不能任性呢?

答案也是否定的,于正的马失前蹄就是最好例证。

②“才”是极其稀缺宝贵的,用才就像跳高,正常时可以上下翻飞,摘金拿银,失衡时则会摔得很重。

所以,有才一定要珍惜,要用好。

否则,有才不用是暴殄天物,用才来做坏事就会增加破坏力。

而现实生活中,有才的人一般都是有个性的,或桀骜不驯,或恃才傲物……这其实就是任性的意思。

③古往今来,那些吃亏的才子,追根究底,多多少少都与任性有关。

西晋才子嵇康,广闻博识,多才多艺,却豪放不羁,目中无人,当朝大臣钟会慕名前来拜访,他爱答不理,连起身招呼都不打,只顾自己打铁,这就得罪了钟会,为其诬陷,被司马昭处死。

编剧于正的任性,不仅使他付出巨额经济赔偿,而且多年英名毁之一旦,今后在编剧圈里很难再混下去了,正所谓“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同样是才子、编剧的宁财神,则因为随心所欲,不计后果,被警方拘留十五天,虽还算不上身败名裂,但名声受损,事业受挫是肯定免不了的。

④所以,任性使气,自命不凡、不听劝告、一意孤行,早晚会有吃亏的一天。

而且,“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本来就容易才高见嫉,有很多人对才子羡慕嫉妒恨,你再不检点,被人拿了把柄,才子倒台,扔砖头、看热闹的人会更多。

⑤但,倘若才用得法,用以正途,则会起到巨大作用。

被世人称为“力学之父”的牛顿,20多岁就创立了微积分,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但他并没有自命不凡,也没有把功劳全归于自己,因此更受世人的尊重。

孙叔敖面对吊问者,没有怪罪,反而谦虚待见,终获得宝贵的意见。

⑥人才难得,得人才者得天下,全社会都要爱才、敬才、用才;才子则要自爱、自重、自律,低调做人,谨慎行事,万万不能任性妄为。

毕竟,人才的价值就在于他善用自己过人的才华成就一番事业。

12.文章开头从“少年得志的编剧于正”说起,有何用意?

(3分)

13.第二段的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有何作用?

(3分)

14.第五段能否删除?

为什么?

(4分)

15.从全文看,作者认为“有才不能任性”的原因有哪些?

(4分)

三(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19题。

丞相苏公祠堂记(原创)

朱文公①:

“熹少从先生长者游,闻其道故相苏公②之为人,以为博洽古今,通知典故,伟然君子长者也。

熙宁中掌外制,时王丞相用事,尝欲有所引拔,公以其人不可用,且非故事,封上之③,用此罢归。

不自悔,守益坚,当世高其节,与李才元、宋次道并称三舍人云。

后得毗陵④邹公所撰公行状,又知公始终大节盖章章如是。

以是心每慕其为人。

属来为吏同安务⑤,同安公邑里也,以公所为问县人,虽其族家子不能言,而泉人往往反喜道曾宣靖、蔡新州,吕太尉事以为盛。

予不能识其何说也。

然尝伏思之,士患不学耳。

而世之学者,或有所怵于外,则眩而失其守。

如公学至矣,又能守之,终其身一不变,此士君子之所难,而学者所宜师也。

因为之立祠于学,岁时与学官弟子拜祠焉。

而记其意如此,以视邑人云。

——《八闽通志·卷八十三》

[注]①朱文公,即朱熹。

②苏颂,字子容,汉族,原籍福建泉州府同安县人。

北宋中期宰相,杰出的天文学家、天文机械制造家、药物学家。

③“李定事件”。

苏颂认为李定不符合破格提拔的要求,拒绝草诏任命李定为太子中允、权监察御史里行。

他三次拒绝起草诏书,于是被宋神宗撤职。

④毗陵,地方名,现常州。

⑤地方名,厦门六市之一。

1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故相苏公之为人(已故)B.掌外制(担任)

C.守益坚(更加)D.有所怵于外(害怕)

1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4分)

A.以是心每慕其为人不以物喜

B.士患不学耳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C.伟然君子长者泯然众人矣

D.闻其道故相苏公之为人食之不能尽其材

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4分)

(1)不自悔,守益坚,当世高其节,与李才元、宋次道并称三舍人云。

(2)如公学至矣,又能守之,终其身一不变,此士君子之所难,而学者所宜师也。

19.苏颂是一个怎么样的人,请根据文意简要概括。

(4分)

20.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

(1)

(2)两小题。

(5分)

洞庭阻风

张泌

空江浩荡景萧然,尽日菰蒲泊钓船。

青草①浪高三月渡,绿杨花扑一溪②烟。

情多莫举伤春目,愁极兼无买酒钱。

犹有渔人数家住,不成村落夕阳边。

【注】①青草:

指青草湖。

②一溪:

指湖边的港汊。

 

(1)颔联“青草浪高三月渡,绿杨花扑一溪烟”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色?

(2分)(原创)

(2)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3分)(原创)

四(40分)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