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编制考试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共五套.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699945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57 大小:62.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教师编制考试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共五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幼儿教师编制考试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共五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幼儿教师编制考试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共五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幼儿教师编制考试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共五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幼儿教师编制考试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共五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幼儿教师编制考试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共五套.docx

《幼儿教师编制考试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共五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教师编制考试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共五套.docx(5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幼儿教师编制考试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共五套.docx

幼儿教师编制考试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共五套

2020年幼儿教师编制考试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共五套)

|

看过该分享的人还喜欢看:

大家发表的互动观点(0人发表)

还没有人发表过观点,你还不做第一个?

窗体顶端

发表

直接输入观点,最多8个字

窗体底端

其中好友观点为:

2020年幼儿教师编制考试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

一、不定项选择题

1、幼儿能用语言说出图形有大小一般是在()

A、2周岁B、3周岁C、4周岁D、5周岁

2、注意是一种()

A、独立的心理过程B、认识风格C、心理现象D、个性特征

3、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

A、聚合思维B、直觉思维C、发散思维D、形象思维

4、认为迁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迁移理论是()

A、形式训练说B、相同要素说C、经验类化说D、关系转换说

5、最早有关学习迁移的代表性理论是()

A、形式训练说B、相同要素说C、经验类化说D、关系转换说

6、“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体现的是()

A、创造性B、学习动机C、学习迁移D、学会学习

7、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马斯洛B、班杜拉C、韦納D、阿特金森

8、元元为了得到老师和父母的表扬二努力学习,他的动机属于()

A、高级动机B、低级动机C、外部动机D、内部动机

9、由过去经验和习惯的影响而产生的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属于()

A、定势B、变式C、原型D、内化

10、在学习动机理论中,需要层次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A、马斯洛B、班杜拉C、韦納D、阿特金森

11、气质,性格与活动的关系,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表现在活动中。

B、对活动有直接影响。

C、不直接决定活动的完成。

D、直接影响活动的效率。

12、下列不属于言语过程的是()

A、听故事B、练习打字C、弹琴D、练声

13、现行的幼儿园体制大多是按幼儿的()分班。

A、心理年龄B、实际年龄C、智力年龄D、知识经验

14、下列不属于5——6岁幼儿特征的是()

A、认识依靠行动B、开始掌握认知方法C、开始接受任务D、最初步的生活自理

15、《西游记》中描写的孙悟空的形象属于()

A、无意想象B、再造想象C、创造想象D、幻想

16、根据我国现实通行的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3——4岁儿童属于()

A、先学前期B、幼儿中期C、幼儿初期D、幼儿晚期

17、1—1.5岁儿童使用的句型主要是()

A、单词句B、电报句C、简单句D、复合句

18、下列各项中是用来描述个性的词是()

A、自私自利B、心胸狭窄C、宽容大度D、相貌出众

19、“童言无忌”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看是()

A、儿童心理落后的表现

B、符合儿童年龄特征的表现

C、超常的表现

D、父母表现不当所致

20、儿童最初的创造想象是()

A、无意的自由联想

B、随意的自由联想

C、愿望性想象

D、情境性想象

21、幼儿()所形成的新形象,不仅可以是过去未曾感知过的,还可以是现实中不存在甚至是不可能有的形象

A、想象B、印象C、感觉D、知觉

22、在幼儿的记忆中,()占主要地位,比重最大

A、形象记忆B、情绪记忆C、动作记忆D、语词记忆

23、攻击性行为产生的直接原因主要是()

A、榜样B、强化C、挫折D、父母的惩罚

24、亲子关系通常被分为三种类型(ABC)

A、民主型B、专制型C、放任型D、溺爱型

25、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观点强调的是人的()

A、社会性B、自然性C、共同性D、差异性

26、发展幼儿的移情能力可以从()等方面入手

A、理解教育B、表情识别C、情景理解D、情绪追忆

27、影响幼儿品德形成的外部条件有()

A、家庭教养方式B、道德认识C、社会风气D、同伴群体

28、幼儿的亲社会行为的主要表现有()

A、同情B、关心C、合作D、谦让E捐献

29、人的性格的结构特征包括()

A、性格的态度特征

B、性格的意志特征

C、性格的情绪特征

D、性格的理智特征

30、测的一名儿童的智商为60,他属于()

A、正常儿童B、智力超常儿童C、弱智儿童D、聋哑盲儿童

二、填空题

1、动机分为间接动机和直接动机,幼儿行动的动机往往是(),在学习和劳动活动中的动机主要是()。

2、意志包括三个基本特征:

()()()

3、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具有()

4、婴儿最早的学习方式是()

5、在幼儿阶段儿童的内部动机以()为主

6、儿童个性中最本质最核心的是()

7、儿童合群性养成和独立性培养的最好手段是()

8、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应以()幼儿为主

9、由自己或别人的举止行为是否符合社会道德标准二引起的情感称之为()。

10、注意的两个的主要特点是()和()

11、()是指人们成功的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

12、儿童的动作发展先从()和()的动作开始,然后发展到双臂和腿部的动作,在后是手的精细动作

13、人们按照预定目的,有意识的调节自己的行动客服困难的心理过程称为()

14、()及个人使用语言的过程包括理解别人运用语言和自己运用语言的过程。

15、矫正口吃的重要方法是()

三、辨析题

1、皮亚杰认为,儿童道德发展在可逆性阶段时,儿童的道德观念倾向于主持公道、平等,体验到公正、平等应符合每个人的特殊情况。

这时的儿童往往更多地从行为的动机而不单纯是行为的后果来判断行为的责任。

2、孩子苦恼要玩具时母亲不予理睬这是惩罚。

3、教师为儿童搭建向上发展的平台,引导教学的进行,使儿童掌握内化所学的知识技能,并为下一阶段的进步发展再构建平台,属于支架式教学。

4、“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体现的是创造性。

5、让儿童对已经学过的技能和行为进行反复练习,加深儿童对某个行为或技能的理解和掌握,从而形成稳定的行为习惯的方法是行为练习。

四、简答题

1、简述如何在活动中克服不良情绪

2、简述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准有哪些?

3、简述幼儿动作发展的规律

4、如何培养儿童的创造力?

五、论述题

1、试述如何有效培养幼儿的学习动机

2、试述影响幼儿行为改变的方法

心理学6—10章试题答案

一、不定项选择题

1C2C3C4B5A6C7D8C9A10A11ABC12BCD13B14ACD15C16C17A18ABC19B20D21A22A23C24ABC25A26BCD27ACD28ABCD29ABCD30C

二、填空题

1直接动机间接动机2明确的目的、意识调节行动、克服困难3稳定性和可变性4经典条件作用5好奇6性格7游戏8正常9道德感10指向性、集中性11能力12头部、躯干13意志14言语15消除紧张

三、辨析题

1、答:

错误。

皮亚杰认为,在公正道德阶段,儿童的道德观念倾向于主持公道、平等,体验到公正、平等应符合每个人的特殊情况。

这时的儿童往往更多的从行为的动机而不单纯是行为的后果来判断行为的责任。

2、答:

错误。

这是消退。

消退是指反复呈现条件刺激却不呈现无条件刺激,条件反应的强度就会减弱或消失。

3、答:

正确。

4、答:

错误。

体现的是学习迁移,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5、答:

正确。

答案:

1、

(1)成人瑶善于发现与辨别孩子的情绪

(2)从幼儿的情绪表现来分析幼儿的内心情感世界

(3)要注意幼儿的个别差异,对不同的孩子采取不同的方法

(4)注意对孩子积极情感的引导,让积极情感称为幼儿情感的主旋律,减少消极情感的产生。

2、

(1)动作发展正常

(2)认知活动积极

(3)情绪积极向上

(4)人际关系融洽

(5)性格特征良好

(6)没有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

3、

(1)从整体到局部的规律

(2)首尾规律

(3)近远规律

(4)大小规律

(5)无有规律

4、

(1)创设情境,激发求知欲

(2)营造宽松的活动环境

(3)有意识支持并促进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4)培养幼儿的好奇心与想象力

(5)蒙台梭利的感知训练与幼儿的创造力

五、论述题

1、答:

(1)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幼儿的认知兴趣与求知欲

(2)重视活动中的游戏动机

(3)为幼儿学习创设安全,开放温馨的氛围

(4)让幼儿体验学习的成功与快乐

(5)运用适宜反馈激发幼儿的学习动机

2、答:

(1)强化法。

强化是用来培养新的适应行为。

根据学习原理,一个行为发生后,如果紧跟着一个强化刺激,这个行为就会再一次发生.

(2)代币奖励法。

代币是一种象征性强化物,筹码、小红盖章的卡片、特制的塑料币等都可作为代币。

(3)行为塑造法。

行为塑造指通过不断强化逐渐趋近目标的反应,来形成某种较复杂的行为。

(4)示范法。

观察、模仿教师呈示的范例(榜样),是学生社会行为学习的重要方式。

模仿学习的机制是替代强化。

(5)惩罚法。

惩罚的作用是消除不良行为。

惩罚有两种:

一是在不良行为出现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二是在不良行为出现时,撤销一个愉快刺激。

(6)自我控制法。

自我控制是让当事人自己运用学习原理,进行自我分析、自我监督、自我强化、自我惩罚,以改善自身行为。

 

 

2020年幼儿教师编制考试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二)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不是用来描述个性的词是(  )。

A.自私自利

B.心胸狭窄

C.宽容大度

D.相貌出众

2.个性的(  )指人与人之间没有完全相同的个性。

A.独特性

B.整体性

C.稳定性

D.社会性

3.从一个人行为的一个方面可看出他的个性,这是个性(  )的表现。

A.独特性

B.整体性

C.稳定性

D.社会性

4.个性倾向性是以人的(  )为基础的动机系统,它是推动个体行为的动力。

A.理想

B.动机

C.需要

D.志向

5.对幼儿来说,个性发展的主要内容是(  )开始形成的。

A.自我意识

B.个性特征

C.调控系统

D.情绪状态

5.在一定程度上说,(  )的成熟标志着儿童个性的成熟。

A.自我意识

B.个性特征

C.能力倾向

D.个性倾向

7.孩子从刚出生开始,就显出个人特点的差异,这主要是(  )的差异。

A.言语特征

B.记忆过程

C.思维特征

D.气质类型

8.自我意识萌芽最重要的标志是(  )。

A.会叫“妈妈”

B.思维出现

C.学会评价

D.掌握代词“我”

9.自尊心、自信心和羞愧感等是(  )的成分。

A.自我评价

B.自我体验

C.自我控制

D.自我觉醒

10.关于需要和动机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需要是人脑对生理和社会的要求的反映

B.动机是在需要刺激下直接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动力

C.需要一旦产生,就转化成为推动人活动的动力

D.需要必须有诱因条件才能转化为动机

11.关于学前期儿童性格的形成和发展,不正确的说法是(  )。

A.儿童的性格尚未表现出明显的个别差异

B.儿童性格的发展具有明显受情境制约的特点

C.学龄晚期开始,行为受内心制约,且习惯已经形成

D.学龄晚期阶段,性格的改造更加困难

12.(  )迅速发展是幼儿学习的基础。

A.语言能力

B.模仿能力

C.认识能力

D.特殊能力

13.气质、性格与活动的关系,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表现在活动中

B.对活动有直接影响

C.不直接决定活动的完成

D.直接影响活动的效率

14.不同气质特点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针对(  )的孩子,应防止粗枝大叶,虎头蛇尾。

A.胆汁质

B.多血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15.心理学和生理学的研究证明,儿童智力发展的关键期是(  )。

A.婴儿期

B.学前期

C.学龄初期

D.学龄中期

16.能够集中反映人的心理面貌的独特性的是(  )。

A.个性的调节系统

B.个性的倾向性

C.个性的心理特征

D.个性的能动性

17.不属于气质的特性是(  )。

A.遗传性

B.先天性

C.易变性

D.稳定性

18.“老师说我是好孩子”说明幼儿对自己的评价是(  )。

A.独立性的

B.个别方面的

C.多方面的

D.依从性的

19.表现在人对显示的态度和惯常的行为方式中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是(  )。

A.道德感

B.理智感

C.气质

D.性格

20.布鲁姆认为,(  )是智力发展的最高点。

A.13岁

B.15岁

C.17岁

D.19岁

21.下面不属于幼儿社会性需要的形式是(  )。

A.安全

B.交往

C.游戏

D.尊重

22.个性心理特征不包括(  )。

A.需要

B.能力

C.气质

D.性格

23.直接影响活动效率的因素是(  )。

A.气质

B.性格

C.能力

D.兴趣

24.托马斯·切斯将儿童的气质分为三种,即容易抚育型、困难抚育型和(  )。

A.情绪不稳定型

B.多愁善感型

C.掩蔽现象型

D.起动迟缓型

25.(  )不是幼儿期儿童性格的典型特点。

A.活泼好动

B.喜欢交往

C.好奇好问

D.稳定性较强

二、填空题

1.______是一个人比较稳定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点或品质的独特组合。

2.对自己所作所为的看法和态度,包括对自己的存在以及与周围人或物的关系的意识,就是______。

3.需要是个性积极性的源泉。

需要分______需要和______需要两种。

4.______是在需要刺激下直接推动人进行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部动力。

它可能是被意识到的,也可能是未被意识到的。

5.兴趣有三个特点:

______、______和______。

6.气质指一个人所特有的、主要是生物性决定的、相对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主要表现在心理活动的______、______及______、______方面。

7.______是指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惯常的行为方式中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

性格的特点包括______和______。

8.根据心理活动的速度、强度及灵活性的不同,在日常生活中,一般将人的气质划分为四种类型,即______、______、______及______。

9.个性心理特征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

10.兴趣有三个特点:

______、______和______。

三、名词解释

1.个性

2.自我意识

3.需要

4.动机

5.兴趣

6.气质

7.性格

8.能力

9.智力分化论

10.智力复合论

11.智力内容变化论

四、简答题

1.个性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2.简述个性的结构特点。

 

3.个性形成的主要标志是什么?

 

4.简述幼儿个性的形成和发展对其心理和行为发展的意义。

 

5.简述动机和需要的关系。

 

6.幼儿性格的年龄特点是什么?

 

7.简答自我意识的基本特征。

 

8.简述个性倾向性的含义及其特征。

 

9.简述幼儿动机和需要的发展。

 

10.简要回答能力的分类。

 

11.简述幼儿能力的发展。

 

12.什么是“掩蔽现象”?

 

五、论述题

1.试述幼儿的气质对其心理活动和行为发展的意义。

 

 

2.试述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

 

 

3.试述教师对幼儿进行个性评价的意义。

 

 

4.如何对幼儿进行个性评价?

 

 

六、案例分析

儿童在两三岁的时候经常说“我的”,开始不让人家动他的东西。

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孩子逐渐会用“我”这个词来表达自己的愿望。

请你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参考答案与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D.个性是一个人比较稳定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点或品质的独特组合,相貌出众则不属于这一类。

2.A.没有完全相同的个性是独特性的体现。

3.B.一个方面可以看出另一个方面,这说明个性的整体性。

4.C.需要是动机系统的基础。

5.B.对幼儿来说,个性特征是个性发展的主要内容。

6.A.自我意识的成熟是儿童个性的成熟。

7.D.气质类型是先天的,是刚出生时就表现出来的差异。

8.D.掌握代词“我”是自我意识萌芽的最重要的标志。

9.A.自尊心、自信心和羞愧感等是从自我评价中产生的。

10.C.需要要成为推动活动的动力,还必须有外在的诱因。

11.A.儿童的性格已经表现出明显的个别差异。

12.B.模仿能力是幼儿学习的基础。

13.D.能力不直接影响活动的效率。

14.B.这是针对多血质儿童的弱点。

15.A.儿童智力在学龄前就成熟了。

16.C.个性心理特征最能集中反映一个的心理面貌。

17.C.气质相对稳定。

18.D.儿童对自我评价不稳定,容易受外界影响。

19.D.个性是一个人比较稳定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点或品质的独特组合。

20.C.布鲁姆认为,智力发展的最高点在17岁。

21.A.安全的需要不属于社会性需要。

22.A.需要是个性倾向性的内容。

23.C.能力直接影响活动的效率。

24.D.托马斯·切斯将儿童的气质分为容易抚育型、困难抚育型和起动迟缓型三种。

25.D.幼儿期儿童性格的典型特点是活泼好动、喜欢交往、好奇好问和模仿性强。

二、填空题

1.个性   2.自我意识  3.生理社会   4.动机   5.指向性 情绪性 动力性6.强度 平衡性 灵活性 指向性7.性格 对现实稳定的态度  惯常的行为方式8.胆汁质 多血质 粘液质 抑郁质  9.能力 气质 性格  10.指向性 情绪性 动力性

三、名词解释

1.个性:

是指一个人比较稳定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点或品质的独特组合。

人与人之间个性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每个人待人接物的态度和言行举止中。

要了解一个人的个性,主要看他的言行表现,而在言语和行为两者中,行为表现更能反映一个人真实的个性。

2.自我意识:

对自己所作所为的看法和态度,包括对自己的存在以及与周围人或物的关系的意识,就是自我意识。

3.需要:

指人脑对生理和社会的要求的反映。

它在心理上通常被体验为一种不满足感,或者是有获得某种对象和现象的必要感。

需要是个性积极性的源泉。

需要分生理需要和社会需要两种。

4.动机:

是指在需要刺激下直接推动人进行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部动力。

动机可能是意识到的,也可能是未被意识到的。

5.兴趣:

是指人积极地接近、认识和探究某种事物并与肯定情绪相联系的心理倾向。

兴趣有三个特点:

指向性、情绪性和动力性。

6.气质:

指一个人所特有的、主要是生物决定的、相对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主要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反应的大小)、平衡性(兴奋或抑制的优势)及灵活性(转换的速度)、指向性(有人倾向于外部事物,有人倾向于内心世界)方面。

气质的特点包括天赋性、遗传性、稳定性。

7.性格:

是指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惯常的行为方式中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

性格的特点包括对现实稳定的态度、惯常的行为方式。

8.能力:

指人们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

能力通过人的活动体现出来;反过来,又是成功完成活动的条件。

9.智力分化论:

这种理论认为,儿童的智力最初是混沌不分化的,儿童智力因素的数量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开始是一般化的智力,后来逐渐发展为一些智力因素群。

这种理论认为,将智力分成一般智力(决定一个人智力高低的主要因素)和特殊智力(完成某些特定任务所必需的),比较适合于儿童智力发展的规律。

10.智力复合论:

这种理论认为,儿童的智力最初已经是复合的、多维度发展的,其发展趋势是各种智力因素的比重和地位不断变化,复合性因素的比重越来越大。

11.智力内容变化论:

这种理论认为,同一智力因素本身随着年龄增长而发生变化。

同是智力的一般因素,在婴儿期,其内容是感知动作性质的,以后则是认知性质的。

四、简答题

1.个性的基本特征是独特性、整体性、.稳定性和社会性。

(1)个性的独特性。

个性的独特性是指人与人之间没有完全相同的,人的个性千差万别。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无法找到两个完全一样的人。

另外,个性的独特性并不排斥在人与人之间的共同性。

虽然每个人的个性是不同于他人的,但对于同一个民族、同一性别、同一个年龄段的人来说,个性中往往存在着一定的共性。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种文化背景中的人的心理都有一些比较普遍的特点。

(2)个性的整体性。

个性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结构,是由各个密切联系的成分所构成的多层次、多水平的统一体。

在这个整体中,各个成分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依存,使每个人行为的各个方面都体现出统一的特征。

(3)个性的稳定性。

个性具有稳定性的特点。

个人的偶然行为不能代表他真正的个性,只有比较稳定的、在行为中经常表现出来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才能代表一个人的个性。

个性是相对稳定的,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因为,现实生活是非常复杂的,现实生活的多样性和多变性带来了个性的可变性。

(4)个性的社会性。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在人的个性的形成和发展中,人个性的本质方面是由人的社会关系决定的。

个性特征的形成,和一个人所处的社会生活环境及其所受的教育密切相关。

即使比较基本的个性特征的形成,也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密不可分。

个性具有强烈的社会性;是社会生活的产物。

影响个性形成的社会因素包括:

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

个性具有社会性,但个性的形成离不开生物因素。

生物因素给个性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社会因素使这一可能变成现实。

2.个性是一个复杂的、多侧面、多层次的动力结构系统,主要包括个性的调控系统和个性心理特征两个方面。

(1)个性的调控系统,包括个性的调节系统和个性的倾向性。

个性的调节系统以自我意识为核心,自我意识是个性形成和发展的前提;是个性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制约着个性的发展;自我意识的成熟标志儿童个性的成熟。

个性倾向性是以人的需要为基础的动机系统,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志向、理想、信念和人生观等。

了解幼儿个性倾向性发展的特点,是进行有效教育的前提。

(2)个性心理特征。

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一个人身上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是人的多种心理特点的一种独特结合。

因此,它集中地反映了人的心理面貌的独特性。

个性心理特征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3.一般把3—6岁作为个性形成过程的开始时期,标志有四方面:

①心理活动整体性的形成;②心理活动稳定性的增长;③心理活动独特性的发展;④心理活动积极能动性的发展。

4.学前期儿童的一些个性特点对他们后来的发展有很直接的影响,成为个性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学龄前期儿童个性发展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儿童日后的发展。

也可以说,我们每个人身上的特点,都可以在我们小的时候找到根源。

这也提醒教育者,要注意幼儿良好个性的培养,为儿童的健康成长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学前期儿童个性的发展主要表现在自我意识、需要、动机、兴趣、气质、性格及能力的发展各方面。

5.需要和动机既有联系又有差别。

需要是一种刺激,人的活动动机是在这种刺激下产生的:

有了某种需要,人就会想办法满足它,从而产生活动动机;但需要产生之后,并不一定就成为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动力,需要变成动机往往要有一个发展阶段。

处于萌芽状态的需要,能使有机体产生不安之感;需要增强到一定程度,会使人产生一定的愿望;而愿望变成动机的过程还需要有一定的诱因条件,才能为满足愿望而采取行动去达到一定的目的。

6.在儿童性格差异日益明显的同时,幼儿性格的年龄特征也越来越明显,具体表现在:

(1)活泼好动。

活泼好动是幼儿的天性,也是幼儿期儿童性格的最明显特征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兵器核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